期刊文献+
共找到311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模拟多学科诊疗模式在规培生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教学中的应用
1
作者 马长秀 张颖 +2 位作者 陈海龙 叶静 赵大海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教育科学》 2025年第3期149-152,共4页
探讨模拟多学科诊疗模式(MDT)在规培生诊治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教学中的应用。方法 选择规范化培训的规培生60名,分为传统教学组(30名)和模拟MDT组(30名),通过理论考试、技能考试和问卷调查对两组规培生的教学效果进行对比。结果 ... 探讨模拟多学科诊疗模式(MDT)在规培生诊治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教学中的应用。方法 选择规范化培训的规培生60名,分为传统教学组(30名)和模拟MDT组(30名),通过理论考试、技能考试和问卷调查对两组规培生的教学效果进行对比。结果 与传统教学组相比,模拟MDT组规培生理论考试中的基础知识、鉴别诊断、诊疗计划成绩和技能考试成绩均显著提高,问卷调查中规培兴趣满意度、教学模式满意度、诊疗思维掌握度和疾病知识掌握度得分显著提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模拟MDT对于提高规培生OSA的综合诊疗能力和临床思维能力具有一定应用价值,同时提高了规培生对于规范化培训制度的满意度,可考虑推广到规培生的常规教学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拟 多学科诊疗模式 规培生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 规范化培训
下载PDF
基于案例教学法、问题式教学法联合多学科诊疗模式在肝癌放疗护理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2
作者 韦志翠 吕玉洁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教育科学》 2025年第2期059-062,共4页
选取放疗科实习的学员作为研究样本,运用案例教学法(CBL)与问题导向学习法(PBL)结合多学科团队诊疗(MDT)的教育模式,针对这些学员在肝癌放射治疗护理教育中的教学成效进行深入分析与探讨。方法 本研究聚焦于68位自2022年9月至次年9月在... 选取放疗科实习的学员作为研究样本,运用案例教学法(CBL)与问题导向学习法(PBL)结合多学科团队诊疗(MDT)的教育模式,针对这些学员在肝癌放射治疗护理教育中的教学成效进行深入分析与探讨。方法 本研究聚焦于68位自2022年9月至次年9月在放射肿瘤科进行实习的参与者,利用随机数字分配原则,将这些参与者均衡地划分为两个群体,分别标记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包含34名成员。在教育实践环节,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采纳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即讲授式学习,LBL)、CBL+PBL+MDT的综合教学模式。研究旨在对比分析两组在接受不同教学干预前后的临床技能测试成绩、批判性思维能力提升情况以及对于教学过程的满意度变化。结果 在教学评估的各项指标中,对比对照组,观察组的理论知识考核、实践操作考核以及专项护理考核的分数均展现出显著较高的水平(P<0.05);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在中文版批判性思维能力测量表(CTDI-CV)的评估上展现了更高水平(P<0.05);就教学满意度的调查结果而言,观察组的满意度评分也呈现出相对于对照组更高的趋势(P<0.05)。结论 对于放疗科实习阶段的学生,将CBL、PBL与MDT模式融入肝癌放疗护理教学之中,能够达成显著的教学成效,不仅有利于提升实习生的临床考核表现,还能增强他们的临床分析与判断能力,并进而提高整体教学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疗科 肝癌放疗护理 案例教学法 问题式教学法 多学科诊疗模式
下载PDF
多学科诊疗模式下对严重多发伤患者早期临床治疗效果的应用研究
3
作者 高海军 叶满通 +1 位作者 李妙如 陈淑玲 《当代临床医刊》 2025年第1期5-6,共2页
目的研究多学科诊疗模式对严重多发伤患者早期临床治疗效果。方法筛选我院严重多发伤患者114例为研究样本,按救治流程划分两组各5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传统模式,观察组采用急诊MDT。分析两组损伤程度、早期临床治疗效果、凝血功能指标、... 目的研究多学科诊疗模式对严重多发伤患者早期临床治疗效果。方法筛选我院严重多发伤患者114例为研究样本,按救治流程划分两组各5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传统模式,观察组采用急诊MDT。分析两组损伤程度、早期临床治疗效果、凝血功能指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损伤程度0级、1级、2级比例均高于对照组,3级、4级、5级比例低于对照组(P<0.05);急诊停留、急诊抢救至手术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早期漏诊误诊率低于对照组(P<0.05);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均长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多学科诊疗模式较常规传统模式对严重多发伤患者早期临床治疗效果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重多发伤 多学科诊疗模式 损伤程度 临床治疗效果 凝血功能
下载PDF
一日门诊联合多学科诊疗模式对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自我管理及母婴结局的影响
4
作者 施展宏 张爱慕 +3 位作者 张烨 林慧敏 董晓飞 吴洁丽 《浙江医学》 2025年第6期655-658,共4页
目的探讨一日门诊联合多学科诊疗模式(MDT)对妊娠期糖尿病(GDM)孕妇体重指数(BMI)和血糖自我管理及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择2022年6月至2024年2月孕24~28周并接受75 g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筛查的孕妇450例,均确诊为GDM,且在温州市... 目的探讨一日门诊联合多学科诊疗模式(MDT)对妊娠期糖尿病(GDM)孕妇体重指数(BMI)和血糖自我管理及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择2022年6月至2024年2月孕24~28周并接受75 g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筛查的孕妇450例,均确诊为GDM,且在温州市中心医院完成定期产检及分娩。根据是否自愿参加一日门诊联合MDT,将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225例和对照组225例。对照组行常规GDM门诊管理模式,进行运动指导,观察组在对照组管理模式基础上参加一日门诊联合MDT。比较两组GDM孕妇BMI、血糖的控制情况及母婴结局。结果失访28例,纳入观察组212例,对照组210例。入组时,两组对象BMI、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分娩前观察组BMI增长、FPG、HbA1C分别为(1.41±0.94)kg/m^(2)、(4.83±0.83)mmol/L、(5.69±0.41)%,均低于对照组的(2.28±1.18)kg/m^(2)、(5.06±1.03)mmol/L、(5.86±0.59)%(均P<0.05),分娩前两组2 h PG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自然分娩率60.38%(128/212),高于对照组的49.52%(104/210),剖宫产率38.68%(82/212),低于对照组的48.57%(102/210)(均P<0.05);观察组产钳助娩2例(0.94%)、对照组4例(1.9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胎膜早破、羊水过多、早产、巨大胎儿、新生儿窒息、新生儿低血糖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一日门诊联合MDT能有效提高GDM孕妇对BMI和血糖的自我管理水平,减少母婴并发症,提高自然分娩率,获得良好的母婴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日门诊 多学科诊疗模式 妊娠期糖尿病 自我管理 母婴结局
下载PDF
多学科诊疗模式联合基于问题学习的教学法在神经内科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5
作者 张丽玲 魏明阳 +1 位作者 孙慧 张建斌 《中国卫生产业》 2024年第12期8-11,共4页
目的探讨多学科诊疗模式(multi-disciplinary team,MDT)联合基于问题的学习(project-based learning,PBL)教学法在神经内科实践教学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22年7月—2023年6月在长治医学院附属和济医院神经内科实习的70名实习生为研究对象... 目的探讨多学科诊疗模式(multi-disciplinary team,MDT)联合基于问题的学习(project-based learning,PBL)教学法在神经内科实践教学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22年7月—2023年6月在长治医学院附属和济医院神经内科实习的70名实习生为研究对象,按教学模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名。对照组使用常规教学模式,观察组使用MDT模式联合PBL教学法,对比两组的教学效果、迷你临床评价量表(Mini-Clinical Evaluation Exercise,Mini-CEX)评分、教学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理论成绩(92.74±2.31)分、操作成绩(93.68±2.04)分、病案成绩(93.07±2.25)分均高于对照组(83.08±5.72)分、(82.54±5.41)分、(82.84±5.6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980、9.821、8.589,P均<0.05)。观察组体格检查、病史询问、人文关怀、临床判断、卫教咨询、组织效能和整体表现等Mini-CEX评分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教学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MDT模式联合PBL教学法在神经内科实践教学中的应用效果较好,能有效提升教学质量和实习生的成绩,还能提高实习生的临床能力、增进对教学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内科 实践教学 多学科诊疗模式 基于问题的学习教学法 应用效果
下载PDF
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建立“多学科诊疗模式的Ⅰ期新药临床试验病区”的思考与探索
6
作者 李蒲 雷灏 +6 位作者 张成 饶希 黄世博 曹端文 周江玲 许重远 温金华 《中国医药导刊》 2024年第10期964-968,共5页
新药研发的高质量发展是全民健康的重要保障。近年来,我国的新药研发发展方兴未艾,新药临床试验的发展日新月异。Ⅰ期临床试验研究作为新药研发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新药的安全性和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具有重要价值。传统的Ⅰ期临床试验病... 新药研发的高质量发展是全民健康的重要保障。近年来,我国的新药研发发展方兴未艾,新药临床试验的发展日新月异。Ⅰ期临床试验研究作为新药研发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新药的安全性和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具有重要价值。传统的Ⅰ期临床试验病区管理模式在医疗管理相关制度流程、急救保障体系、质量管理体系、医生团队综合能力、护理团队临床实践能力等方面尚待完善,如何构建高质量发展的Ⅰ期临床试验管理体系和运行模式是当前亟需面对的挑战和问题。本研究结合我院Ⅰ期新药临床试验病区运行经验,提出“多学科诊疗模式的Ⅰ期新药临床试验病区”运行模式概念,倡导多专业领域的研究医师、研究护士团队与研究药师共同组建高质量的多学科诊疗模式研究团队,把控新药Ⅰ期临床试验的各个关键核心环节,确保对新药毒副反应与疗效的科学评价,保障新药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的精准,维护患者的利益与安全。本研究认为,“多学科诊疗模式的Ⅰ期新药临床试验病区”目前虽仍在探索阶段,必将为新药Ⅰ期临床研究的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药研发 Ⅰ期临床试验 多学科诊疗模式 患者安全 药代动力学
下载PDF
多学科诊疗模式下PCE联合教学法在本科生肿瘤学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7
作者 张伟杰 罗辰笑 +6 位作者 赵馨萍 史舒淇 马志俊 薛磊 李雅哲 李艳华 李雯 《肿瘤基础与临床》 2024年第6期739-741,共3页
目的 探讨多学科诊疗(MDT)模式下PCE联合教学法在肿瘤学本科生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方法 将2023年3月至2024年5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内科参与临床学习的60名本科实习生,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对照组(传统教学法)和研究组(MDT与PC... 目的 探讨多学科诊疗(MDT)模式下PCE联合教学法在肿瘤学本科生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方法 将2023年3月至2024年5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内科参与临床学习的60名本科实习生,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对照组(传统教学法)和研究组(MDT与PCE联合教学法),每组30名,分别进行临床教学,并通过考试来量化评价教学成果,通过问卷星收集反馈来评价教学的主观感受,从而对2种教学法进行综合评估。结果 研究组理论成绩和病例分析成绩均高于对照组(t=10.422,P<0.001;t=8.528,P<0.001)。研究组学习兴趣、合作能力、临床思维能力、文献检索分析评分高于对照组(t=3.418,P<0.001;t=4.676,P<0.001;t=2.957,P=0.005;t=5.166,P<0.001)。研究组教学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26)。结论 MDT模式下PCE联合教学法在本科生肿瘤学临床教学中应用,能够显著提升学生临床思维,激发其学习热情,临床教学成效得以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学科诊疗模式 基于问题学习教学法 基于案例学习教学法 基于证据学习教学法 肿瘤学 本科生 临床教学
下载PDF
多学科诊疗模式下问题为导向教学法在神经病学临床实习教学中的效果 被引量:1
8
作者 许春香 邓琳 沈维维 《中国卫生产业》 2024年第9期193-196,共4页
目的探究在神经病学临床实习教学中实施多学科诊疗(Multidisciplinary Diagnosis and Treatment,MDT)模式下问题为导向(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教学法的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1—12月东台市人民医院神经病学科的60名规培生为研究对... 目的探究在神经病学临床实习教学中实施多学科诊疗(Multidisciplinary Diagnosis and Treatment,MDT)模式下问题为导向(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教学法的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1—12月东台市人民医院神经病学科的60名规培生为研究对象,以教学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参照组,各30名。参照组行PBL教学法,观察组行MDT模式下PBL教学法。比较两组带教前后的考核成绩(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临床工作能力(自学能力、临床分析能力、临床思维能力及团队合作能力)及带教满意程度。结果观察组的考核成绩、临床工作能力及带教满意程度均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MDT模式下PBL教学法能够改善神经病学临床实习教学中规培生考核成绩,改善临床工作能力,提高带教满意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学科诊疗模式 问题为导向教学法 神经病学 临床实习教学 临床工作能力 带教满意程度
下载PDF
多学科诊疗模式在神经内科老年患者失禁性皮炎预防管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1
9
作者 朱真 赵丽蓉 +1 位作者 张丽 章心如 《老年医学与保健》 CAS 2024年第1期201-204,215,共5页
目的探讨多学科诊疗模式(MDT模式)在神经内科老年患者失禁性皮炎(IAD)预防管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21年5月—2022年4月在华东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64例老年失禁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对照组实... 目的探讨多学科诊疗模式(MDT模式)在神经内科老年患者失禁性皮炎(IAD)预防管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21年5月—2022年4月在华东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64例老年失禁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与对照组相同处理的基础上联合MDT模式的管理。比较2组IAD发生率、PAT评分、IADS评分、NRS2002评分、ICI-Q-LF评分。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IAD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5%vs 15%)(P<0.05);观察组患者PAT评分、IADS评分、ICI-Q-LF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2组NRS2002评分均逐渐下降趋势,观察组评分低于对照组[(2.14±0.48)分vs(2.76±0.47)分](P<0.05)。结论MDT模式应用于神经内科老年失禁患者,可能有效减少IAD的发生,降低患者发生营养不良的风险,减轻对患者生活的影响程度,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失禁性皮炎 多学科诊疗模式 神经内科 预防
下载PDF
多学科诊疗模式在结直肠溃疡教学中的应用
10
作者 苏文涛 王琮 +2 位作者 张芳 齐艳美 刘宝珍 《中国科技经济新闻数据库 教育》 2024年第8期194-196,共3页
探讨多学科诊疗模式(Multi-DisciplinaryTreatment,MDT)在结直肠溃疡教学中的应用。方法 将2023年1月-2023年12月在我院消化内科实习的40名医学实习生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使用常规教学方法,实验组使用MDT教学模式,对比两组的基础知识成... 探讨多学科诊疗模式(Multi-DisciplinaryTreatment,MDT)在结直肠溃疡教学中的应用。方法 将2023年1月-2023年12月在我院消化内科实习的40名医学实习生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使用常规教学方法,实验组使用MDT教学模式,对比两组的基础知识成绩、病例分析成绩、自我学习能力、教学满意度等。结果 实验组考核总成绩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83.45±4.55比80.20±4.40,P=0.012),其中实验组病例分析成绩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41.80±3.17比39.00±2.64,P=0.003),实验组学生基础知识成绩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实验组临床思维能力方面优于对照组(4.70±0.47比4.05±0.89,P=0.012),实验组获取信息能力优于对照组(4.25±0.79比3.75±0.91,P=0.038),而实验组在学习态度、沟通能力、教学满意度等方面与对照物无明显差异。结论 MDT在结直肠溃疡教学中的应用效果较好,能有效提高学生病例分析能力、临床思维能力与获取信息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溃疡 多学科诊疗模式 教学效果 教学满意度
下载PDF
多学科诊疗模式应用于动静内瘘假性动脉瘤患者的效果
11
作者 罗玉霞 曹敏芝 +2 位作者 龚艳艳 周路夷 何婷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24年第6期873-878,共6页
目的 探讨多学科诊疗模式(MDT)应用于动静脉内瘘(AVF)假性动脉瘤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1月—2023年1月医院收治的137例AVF假性动脉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组间基本特征具有可比性的原则分为对照组68例和观察组69例。对照组给予... 目的 探讨多学科诊疗模式(MDT)应用于动静脉内瘘(AVF)假性动脉瘤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1月—2023年1月医院收治的137例AVF假性动脉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组间基本特征具有可比性的原则分为对照组68例和观察组6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即在患者入院后予以健康指导,提高患者的疾病认知度,并依据其透析情况及时进行干预,护士在做好穿刺评估后可采用跳跃式或绳梯式穿刺方法,成功后进行透析,结束后利用纱布加压止血。观察组在多学科诊疗模式基础上组建内瘘专项小组,建立患者健康档案进行分类及分层管理,小组成员通过语言及示范等多种方式在透析前后进行健康宣教,透析时选用适合的血管进行穿刺并依据患者血检报告调整止血时间,依据患者具体情况制订外科治疗方案。观察两组自我护能力,穿刺次数及瘤体情况,生活质量,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干预3个月后,观察组自我护理技巧、自我概念、健康知识水平及自我护理责任感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平均穿刺次数及瘤体个数均少于对照组,观察组瘤体较对照组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3个月后,观察组KDQOL-SFTM量表中SF-36总分及肾病和透析相关生存质量量表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单一接受常规护理比较,对AVF假性动脉瘤患者予以MDT模式可减少穿刺次数,提高自我护能力,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学科诊疗模式 动静脉内瘘 假性动脉瘤 自我护能力 并发症发生率
下载PDF
探究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与多学科诊疗模式教学法联合教学能否提升ICU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效果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海波 丁昕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教育科学》 2024年第5期0201-0204,共4页
探究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联合多学科诊疗模式教学法在提升ICU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效果方面的应用。方法 选取的84例研究对象为2021年7月到2023年7月在本院ICU进行规范化培训的住院医师,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n=42)和观察组(n=42),对照... 探究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联合多学科诊疗模式教学法在提升ICU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效果方面的应用。方法 选取的84例研究对象为2021年7月到2023年7月在本院ICU进行规范化培训的住院医师,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n=42)和观察组(n=42),对照组规培医师接受传统住院医师床旁带教,观察组规培医师接受问题导向教学和多学科诊疗模式教学,比价两种教学模式对住院医师规培质量的影响。结果 统计两组规培医师的理论、临床思维和技能以及危重症案例处置考核结果,观察组的医师各项考核成绩相对更好(P<0.05);针对两组医师对教学的满意度进行组间比较,观察组医师对教学模式的整体认可度相对更高(P<0.05)。结论 ICU进行住院医师规培时采用问题导向教学联合多学科诊疗模式教学的方式更有利于促进规培医师的全面发展,为其更好地开展临床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 多学科诊疗模式教学法 ICU住院医师 规范化培训
下载PDF
前列腺黏液腺癌多学科诊疗模式诊治2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13
作者 武鹏 王福利 +5 位作者 张静 任静 全志永 徐婉妮 魏丽春 秦卫军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154-157,共4页
目的探讨多学科诊疗模式(MDT)下前列腺黏液腺癌的临床表现、病理特征及全程化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9月—2023年4月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收治的2例典型前列腺黏液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病例1临床表现为肉眼血尿,初始前列腺... 目的探讨多学科诊疗模式(MDT)下前列腺黏液腺癌的临床表现、病理特征及全程化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9月—2023年4月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收治的2例典型前列腺黏液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病例1临床表现为肉眼血尿,初始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为1.2 ng/mL,行多参数磁共振(mpMRI)提示前列腺实性结节,临床分期T4N1Mx,68 Ga标记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PET/CT(68 Ga-PSMA PET/CT):摄取值为4.2~5.3,穿刺活检为浸润性黏液腺癌,行前列腺及盆腔野外放疗+雄激素剥夺治疗(ADT)+抗雄治疗,复查影像学病灶明显缩小。病例2临床表现为排尿困难,初始PSA为91.78 ng/mL,mpMRI提示前列腺肿块侵犯膀胱,临床分期T4N1M1b,68 Ga-PSMA PET/CT:前列腺、盆腔淋巴结、多处骨病灶呈核素摄取增高,穿刺病理示前列腺腺癌伴有少许黏液腺癌成分,先行内分泌治疗,3个月后复查PSA降至0.083 ng/mL,影像学检查肿瘤明显缩小,行机器人辅助腹腔镜减瘤性前列腺切除术+扩大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后继续行内分泌辅助治疗。结论前列腺黏液腺癌与传统腺泡腺癌具有不同的病理特征、临床表现及预后,MDT模式下的全程管理对这一特殊类型前列腺癌的诊断及治疗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 黏液腺癌 全程管理 多学科诊疗模式 内分泌治疗 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手术 减瘤性前列腺切除术
下载PDF
多学科诊疗模式在下肢慢性创面护理中的临床观察
14
作者 杨卫娟 曹新会 齐珊珊 《中国医疗美容》 2024年第9期86-88,共3页
目的 探讨多学科诊疗模式在下肢慢性创面护理中的效果。方选取2018年1月至2023年12月在郑州市骨科医院接受慢性创面修复的患者42例,全部患者均行多学科诊疗模式护理,比较患者干预前后创面修复情况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 与干... 目的 探讨多学科诊疗模式在下肢慢性创面护理中的效果。方选取2018年1月至2023年12月在郑州市骨科医院接受慢性创面修复的患者42例,全部患者均行多学科诊疗模式护理,比较患者干预前后创面修复情况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 与干预前比较,干预后患者的抑郁和焦虑评分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干预前比较,干预后患者的创面颜色、创面面积评分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护理满意度为100.00%。结论 多学科诊疗模式在下肢慢性创面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确切,可缓解患者负性情绪,改善创面美观度,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创面 下肢 多学科诊疗模式 美观度 满意度
下载PDF
多学科诊疗模式在慢性创面护理中的临床观察
15
作者 吴曼丽 姚剑霞 李淑萍 《中国医疗美容》 2024年第6期79-82,共4页
目的分析多学科诊疗模式(Multidisciplinary-Treatment-Model,MDT)在慢性创面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莆田市第一医院烧伤整形科在2022年6月-2023年6月收治的331例慢性创面患者进行分析,对其实施MDT护理,评估所有患者临床数据。结果... 目的分析多学科诊疗模式(Multidisciplinary-Treatment-Model,MDT)在慢性创面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莆田市第一医院烧伤整形科在2022年6月-2023年6月收治的331例慢性创面患者进行分析,对其实施MDT护理,评估所有患者临床数据。结果331例患者中,愈合时间为(17.88±2.26)d、换药次数为(4.02±1.12)次、创面深度为(0.85±0.26)cm、创面面积为(2.58±0.41)cm^(2)。331例患者干预第7 d VAS、HAMA、HAMD评分均低于干预前(P<0.05);331例患者干预第7 d的IL-4、TNF-a、IL-1β指标均低于干预前(P<0.05)。结论MDT在慢性创面护理中的临床应用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缩短愈合时间,并且有效控制疼痛感受,是一种值得推广和应用的治疗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学科诊疗模式 慢性创面 护理 临床观察
下载PDF
多学科诊疗模式下个体化肺康复管理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中的应用
16
作者 彭琪 陶奇 陈蓉 《基层医学论坛》 2024年第22期112-115,共4页
目的探究多学科诊疗模式下个体化肺康复(pulmonary rehabilitation,PR)管理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ECOPD)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萍乡市第二人民医院2021... 目的探究多学科诊疗模式下个体化肺康复(pulmonary rehabilitation,PR)管理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ECOPD)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萍乡市第二人民医院2021年1月—2022年9月收治的80例AECOP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信封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多学科诊疗模式下个体化PR管理。对比2组患者的肺功能[第1秒用力呼吸容积(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the first second,FEV_(1))和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VC)]、血气指标[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rtial pressure of carbon dioxide,PaCO_(2))和动脉血氧分压(partial pressure of oxygen,PaO_(2))]、6 min步行距离(6-minute walk test,6MWT)、改良版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呼吸困难量表(modified British Medical Research Council dyspnea scale,mMRC)评分及简明健康状况问卷量表(the MOS item short from health survey,SF-36)评分。结果出院时及出院6周后,研究组肺功能指标、血气指标、6MWT、mMRC和SF-36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多学科诊疗模式下个体化PR管理运用于老年AECOPD患者中,能显著改善其肺功能、血气指标,提高运动能力,降低呼吸困难程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 老年患者 多学科诊疗模式 个体化肺康复管理 肺功能
下载PDF
案例教学法+问题式教学法联合多学科诊疗模式应用于放射科临床教学中对实习生理论成绩的影响
17
作者 史浩 彭瑜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教育科学》 2024年第11期0129-0132,共4页
评估案例教学法(缩成CBL)+问题式教学法(缩成PBL)+多学科诊疗模式(缩成MDT)对于放射科临床教学的作用。方法 选择近3年入放射科实习的70名实习生,以入科时间均分,予以观察组CBL+PBL+MDT教学,而参照组则予以传统教学法(缩成LBL),组间相... 评估案例教学法(缩成CBL)+问题式教学法(缩成PBL)+多学科诊疗模式(缩成MDT)对于放射科临床教学的作用。方法 选择近3年入放射科实习的70名实习生,以入科时间均分,予以观察组CBL+PBL+MDT教学,而参照组则予以传统教学法(缩成LBL),组间相互比较教学成果。结果 两组相互比较于理论成绩等指标,均是P<0.05。结论 CBL+PBL+MDT教学可以提升放射科实习生的理论成绩,培养其综合能力,具有显著的教学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案例教学法 问题式教学法 多学科诊疗模式 放射科 临床教学
下载PDF
慢性创面多学科诊疗模式在伤口护理门诊中的应用
18
作者 韦芊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期0085-0088,共4页
探究在伤口门诊护理采用慢性创面多学科诊疗模式的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21.7-2023.7期间纳入的80例门诊伤口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照组(n=40,常规护理)及干预组(n=40,多学科诊疗模式),观察患者创面愈合速度、愈合率、医护满意度... 探究在伤口门诊护理采用慢性创面多学科诊疗模式的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21.7-2023.7期间纳入的80例门诊伤口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照组(n=40,常规护理)及干预组(n=40,多学科诊疗模式),观察患者创面愈合速度、愈合率、医护满意度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干预组创面愈合时间[(41.33±4.07)d]短于参照组[(58.62±5.79)d],愈合率(92.50%)高于参照组(70%),数据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的医护满意度评分[(91.33±5.24)分]及护理满意度评分[(92.46±5.70)分]均高于参照组[(80.25±5.06)分]、[(83.73±5.61)分],数据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慢性创面患者采用多学科诊疗模式,可促进伤口愈合,提升愈合率,且患者接受度较高,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创面 多学科诊疗模式 伤口护理门诊
下载PDF
多学科诊疗模式下“三位一体”无缝隙护理服务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41
19
作者 吴丹 洪普 +1 位作者 王娟 揭深秋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6年第30期114-117,共4页
目的探讨多学科诊疗模式下“三位一体”无缝隙护理服务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2年9月~2014年9月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孕检妊娠24~28周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确诊为妊娠期糖尿病的2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 目的探讨多学科诊疗模式下“三位一体”无缝隙护理服务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2年9月~2014年9月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孕检妊娠24~28周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确诊为妊娠期糖尿病的2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0例。对照组确诊后接受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则接受多学科诊疗模式“三位一体”下无缝隙护理服务去控制血糖和体重。比较两组孕期胰岛素的使用率及体重指数(BMI)的变化情况;监测两组护理前后血糖相关指标;观察患者围生期孕妇及新生儿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孕期需使用胰岛素控制血糖和△BMI≥6 kg/m^2者及孕期体重增加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均P〈0.01)。观察组经护理后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均P〈0.01)。观察组患者围生期的剖宫产、羊水过多、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和产后出血者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且观察组巨大儿、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胎儿窘迫、死胎和胎儿畸胎者均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多学科诊疗模式下“三位一体”无缝隙护理服务应用于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中能将体重控制在合理增长范围内,可明显改善血糖相关指标,将血糖控制在合理水平,降低产妇围生期并发症和新生儿并发症的发生率,从而改善妊娠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期糖尿病 “三位一体”无缝隙护理 多学科诊疗模式 妊娠结局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