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88篇文章
< 1 2 3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层板半固化片防错方法谈
1
作者 刘锐 邓辉 +1 位作者 李加余 涂圣考 《印制电路信息》 2024年第1期58-60,共3页
0引言印制电路板(printed circuit board,PCB)生产中用到半固化片(prepreg,PP),因其树脂处于半固化状态,固称其为PP。多层PCB压合过程中PP多放、少放、错放等造成损失成本越来越高,因此PCB工厂对PP规格、数量等管理的系统化。
关键词 半固化片 印制电路板 多层PCB 多层板 损失成本
下载PDF
基于DIC的多层板热翘曲实验及仿真研究
2
作者 葛一铭 沈飞 柯燎亮 《力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900-1909,共10页
在微电子封装中,普遍存在由不同材料组成的多层板结构,当温度变化时,各层级材料的热膨胀失配将会导致热翘曲现象,而过大的翘曲将导致芯片开裂、芯片分层、焊点失效等封装失效问题,因此针对典型多层板结构的热翘曲问题的研究非常有必要.... 在微电子封装中,普遍存在由不同材料组成的多层板结构,当温度变化时,各层级材料的热膨胀失配将会导致热翘曲现象,而过大的翘曲将导致芯片开裂、芯片分层、焊点失效等封装失效问题,因此针对典型多层板结构的热翘曲问题的研究非常有必要.文章基于三维数字图像相关方法(DIC)搭建热翘曲测量平台,对多层板升温过程中的热翘曲进行实验测量.利用红外热像仪温度成像结果修正仿真过程中的温度加载曲线,建立了多层板热翘曲的等效仿真模型,并对热翘曲仿真结果和实验结果进行对比验证.在实验和仿真分析中,讨论了板厚度、材料属性和层数对热翘曲值的影响.进一步利用基于DIC的热翘曲测量技术对芯片表面翘曲值进行测定,并与白光干涉法测量结果进行了对比验证.研究结果表明,在升温过程中,基于DIC技术测量得到的多层板热翘曲结果与仿真结果吻合较好,单层材料和厚度的变化对翘曲影响较大.使用DIC和白光干涉法测量得出的芯片表面翘曲结果一致,基于DIC的测量技术可为微电子封装中典型多层结构的热翘曲测量提供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图像相关法 多层板结构 热翘曲 封装 有限元分析
下载PDF
真空汽相焊冷却速率对多层板焊点质量的影响
3
作者 吴彬勇 李婧 +2 位作者 邱静萍 李少聪 张绍东 《宇航材料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87-92,共6页
为解决多层印制板真空汽相焊由于焊后冷却不足导致的焊点纹路问题,本文确定多层板焊点纹路出现的根本原因,对焊后冷却区进行改造,进而研究不同焊接工艺对焊点表面形貌、内部组织形貌及焊点力学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快冷下焊点形成... 为解决多层印制板真空汽相焊由于焊后冷却不足导致的焊点纹路问题,本文确定多层板焊点纹路出现的根本原因,对焊后冷却区进行改造,进而研究不同焊接工艺对焊点表面形貌、内部组织形貌及焊点力学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快冷下焊点形成的界面金属化合物(IMC)更薄,焊点组织也更加均匀,即Pb在Sn中的分布更弥散。快冷下形成的IMC层晶粒直径在1μm左右,剪切强度为17.26 MPa,较慢冷提高了43%,达到细晶强化的目的。此外,由于冷却速度过慢导致的焊点表面纹路缺陷也得到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却速率 多层板 焊点纹路 真空汽相焊
下载PDF
一种多层板夹销钉定位钻孔的方法
4
作者 郭志伟 徐杰 杨俊 《印制电路信息》 2023年第8期1-3,共3页
0引言为提高企业竞争力,提升生产效率及降低生产成本显得愈发重要。通过优化作业方式可以节约生产成本,提高工作效率。本文介绍一种多层板夹销钉定位钻孔方法,优化机械钻孔的作业流程,达到节约成本和提高效率的目的。
关键词 多层板 机械钻孔 钻孔方法 销钉 作业流程 优化作业 提高效率 节约成本
下载PDF
微波多层板基材的性能要求 被引量:7
5
作者 胡文成 杨传仁 +2 位作者 龙继东 邱滟 朱琳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2004年第12期19-21,18,共4页
介绍了微波多层板所用基材的性能参数,重点阐述了材料的介电常数、介质损耗、热胀系数、特性阻抗对多层板性能的影响。通过对微带线特性阻抗公式的理论计算,得出了带线的线宽W、导体层的厚度t、介质的厚度h以及介电常数ε_r的精度对特... 介绍了微波多层板所用基材的性能参数,重点阐述了材料的介电常数、介质损耗、热胀系数、特性阻抗对多层板性能的影响。通过对微带线特性阻抗公式的理论计算,得出了带线的线宽W、导体层的厚度t、介质的厚度h以及介电常数ε_r的精度对特性阻抗Z_0的影响程度。这4个因素中,介质的厚度h和带线的线宽W对特性阻抗Z_0的精度影响最大。总结了国内外微波介质材料的研究情况,优选了适合于制造微波多层板的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板 特性阻抗 线宽 微带线 基材 介电常数 厚度 微波介质材料 研究情况 制造
下载PDF
Ti-6Al-4V合金多层板结构的超塑成形/扩散连接工艺研究 被引量:20
6
作者 韩文波 张凯锋 王国峰 《航空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2005年第6期29-32,51,共5页
采用气压成形方法对多层板结构件进行了超塑成形/扩散连接(SPF/DB)技术研究。研究表明,最佳的扩散连接工艺参数为:连接温度T=930℃,连接时间t=30m in,连接压力P=10MPa。对连接试件的微观组织进行了观察,显示在界面处形成良好的连接。最... 采用气压成形方法对多层板结构件进行了超塑成形/扩散连接(SPF/DB)技术研究。研究表明,最佳的扩散连接工艺参数为:连接温度T=930℃,连接时间t=30m in,连接压力P=10MPa。对连接试件的微观组织进行了观察,显示在界面处形成良好的连接。最佳的成形参数为:成形温度Tf=930℃,成形压力Pf=0.6MPa,成形时间tf=55m in。最后对成形后的板厚分布进行了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塑成形/扩散连接 多层板结构 TI-6AL-4V合金
下载PDF
Ti2AlNb合金多层板结构超塑成形/扩散连接数值模拟及试验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刘雨生 李萍 +2 位作者 王斌 李贝贝 薛克敏 《机械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43-49,共7页
研究内容为Ti2Al Nb合金多层板结构的超塑成形/扩散连接(Superplastic forming/diffusion bonding,SPF/DB)工艺。采用恒应变速率法对Ti2Al Nb热轧板材进行单向拉伸试验,得到最佳超塑成形条件如下:变形温度=940℃,应变速率=0.000 5 s–1... 研究内容为Ti2Al Nb合金多层板结构的超塑成形/扩散连接(Superplastic forming/diffusion bonding,SPF/DB)工艺。采用恒应变速率法对Ti2Al Nb热轧板材进行单向拉伸试验,得到最佳超塑成形条件如下:变形温度=940℃,应变速率=0.000 5 s–1。利用MARC有限元软件对Ti2Al Nb合金多层板结构的超塑成形过程进行数值模拟,预测构件的壁厚分布情况和可能产生的缺陷。进行三层板和四层板结构的SPF/DB试验,采用优化的压力-时间曲线进行超塑成形的压力加载,扩散连接工艺参数如下:温度=940℃,压力p=10 MPa,时间t=180 min。结果表明,三层板结构在面板出现明显的沟槽现象,沟槽的深度为4.49mm,宽度为8.85 mm;四层板结构成形效果较好,表面平整,无褶皱、沟槽等缺陷;对扩散连接处的微观组织进行观察,显示扩散界面的连接质量良好。研究结果为Ti2A1Nb合金在航空航天复杂薄壁夹层结构件的制造方面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塑成形/扩散连接 多层板结构 壁厚分布 压力-时间曲线 数值模拟
下载PDF
复合材料多层板边缘效应起因分析 被引量:4
8
作者 佟景伟 谢马岳 +3 位作者 沈珉 李鸿琦 P.Priolo F.Aym erich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71-174,共4页
为分析引起复合材料多层板自由边沿效应与端部效应的物理因素 ,分别研究了弹性模量、泊松比和上下两层材料主轴方向夹角对自由边沿效应的影响 ,给出了相应的三维有限元层间应力解及其三维分布图 .结果表明 ,弹性模量和上下两层材料主轴... 为分析引起复合材料多层板自由边沿效应与端部效应的物理因素 ,分别研究了弹性模量、泊松比和上下两层材料主轴方向夹角对自由边沿效应的影响 ,给出了相应的三维有限元层间应力解及其三维分布图 .结果表明 ,弹性模量和上下两层材料主轴方向夹角使层合板上下两层变形不一致 ,引起多层板自由边沿效应与端部效应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多层板 自由边沿效应 弹性模量 泊松比 有限元方法 应力分析 边缘效应
下载PDF
单板与铝箔复合多层板的燃烧性能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李江晓 武轲 +3 位作者 陈广辉 杨亚峰 李普宪 杨红旗 《木材工业》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2-16,共5页
利用杨木单板和铝箔制备复合多层板,采用锥形量热仪法进行板材燃烧性能测试,探讨铝箔在板坯中位置对复合胶合板燃烧性能的影响与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随着铝箔位置由板坯中心层逐渐向上下两面对称配置,点燃时间逐渐延长,热释放速率HR... 利用杨木单板和铝箔制备复合多层板,采用锥形量热仪法进行板材燃烧性能测试,探讨铝箔在板坯中位置对复合胶合板燃烧性能的影响与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随着铝箔位置由板坯中心层逐渐向上下两面对称配置,点燃时间逐渐延长,热释放速率HRR和总释放热THR逐渐降低,质量损失速率MLR和有害气体减少,但总生烟量上升,且后期的烟释放量增大。铝箔位于外层时,复合多层板的耐火和阻燃性能更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多层板 铝箔 单板 锥形量热仪 燃烧性能
下载PDF
多层板壳结构在水下接触爆炸载荷作用下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陈卫东 于诗源 +1 位作者 王飞 陈浩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9-22,共4页
对多层板壳结构在3种不同装药量进行了水下接触爆炸试验,对试验模型所产生的结构变形、破口尺寸、破口形状及试验模型典型部位的动态响应情况进行了观测与分析.验证了试验之前的理论分析和数值仿真的正确性和合理性,即在不同装药量下分... 对多层板壳结构在3种不同装药量进行了水下接触爆炸试验,对试验模型所产生的结构变形、破口尺寸、破口形状及试验模型典型部位的动态响应情况进行了观测与分析.验证了试验之前的理论分析和数值仿真的正确性和合理性,即在不同装药量下分别破坏1层、2层及3层靶板.同时探讨了有无水下防御结构的利弊及防护效果,这对于舰船舷侧防护结构在水下接触爆炸载荷作用下的防护机理研究具有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下接触爆炸 多层板壳结构 破口 动态响应 试验研究
下载PDF
铝合金多层板靶板损伤形式及其微观组织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乔立 周古昕 +3 位作者 王有祁 宋建民 王生 米文宇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2009年第5期88-91,共4页
采用53式7.62 mm弹道枪、7.62 mm穿燃弹入射铝合金多层板,弹速为824 m/s。利用光学显微镜观察靶板侵彻后的弹坑微观组织。结果表明,距贯穿初始位置约4.3 mm开始出现绝热剪切带,距贯穿初始位置约3 mm开始出现裂纹。裂纹均存在于面板中。... 采用53式7.62 mm弹道枪、7.62 mm穿燃弹入射铝合金多层板,弹速为824 m/s。利用光学显微镜观察靶板侵彻后的弹坑微观组织。结果表明,距贯穿初始位置约4.3 mm开始出现绝热剪切带,距贯穿初始位置约3 mm开始出现裂纹。裂纹均存在于面板中。在弹丸冲击下,出现于面板弹坑微观组织中的绝热剪切带与裂纹相比,是一种更有效的能量耗散方式。背板贯穿处边缘未见裂纹和绝热剪切带。中间填料层对裂纹扩展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合金多层板 抗弹试验 损伤失效 微观组织分析
下载PDF
水下接触爆炸载荷作用下多层板壳破坏概率分析 被引量:6
12
作者 施兴华 张婧 王善 《弹道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4,18,共5页
为研究水下接触爆炸载荷作用下舰船防护板壳结构的可靠性,取钢板弹性模量、切线模量、极限强度和炸药密度作为基本变量,利用随机数生成程序得到50组随机变量的样本值;利用有限元程序LS-DYNA对水下接触爆炸作用的多层板壳结构进行仿真计... 为研究水下接触爆炸载荷作用下舰船防护板壳结构的可靠性,取钢板弹性模量、切线模量、极限强度和炸药密度作为基本变量,利用随机数生成程序得到50组随机变量的样本值;利用有限元程序LS-DYNA对水下接触爆炸作用的多层板壳结构进行仿真计算,得到各层板的最大应力值;通过检验,最大应力服从正态分布,提出了破坏指标的概念,求得各层板及板壳结构系统的破坏概率.结果表明,在被装药量为460 kg TNT的武器攻击时,整个防护结构完全破坏的概率很小.该方法可很好地解决爆炸作用下结构的可靠性问题,为工程结构的防护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舰船 多层板壳结构 爆炸载荷 概率 破坏指标
下载PDF
多层板架结构在2次攻击下的动态响应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施兴华 张婧 +1 位作者 王善 蔡金志 《解放军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25-130,共6页
为研究多次爆炸作用下舰船舷侧多层防护结构的破坏变形情况,借助于大型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LS-DYNA对该结构在2发武器攻击下的动态响应进行模拟,分别分析了炸药相对加强筋位置不同的3种模型,在武器同时攻击和先后攻击下的破坏情况,描... 为研究多次爆炸作用下舰船舷侧多层防护结构的破坏变形情况,借助于大型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LS-DYNA对该结构在2发武器攻击下的动态响应进行模拟,分别分析了炸药相对加强筋位置不同的3种模型,在武器同时攻击和先后攻击下的破坏情况,描述了钢板的破口大小、最大位移、有效应力以及塑性区的范围等动态参数。对2种攻击情况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表明,破损结构在遭受第2发武器攻击时产生的破坏更大,因此,2发武器先后攻击更为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板架结构 动态响应 数值模拟 水下爆炸
下载PDF
低碳钢多层板点焊动态过程测试与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李桂中 丁建 +1 位作者 秦玉蝉 王文权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89-92,117,共4页
在电阻点焊生产过程中,时常会遇到不同层数的搭接点焊接头.由于多层板接头在实际点焊过程的焊材厚度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使得焊机二次回路中的阻抗大幅度波动.因而焊接热量也必然产生显著波动.若不能及时有效地实时调节焊接热量,熔核质量... 在电阻点焊生产过程中,时常会遇到不同层数的搭接点焊接头.由于多层板接头在实际点焊过程的焊材厚度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使得焊机二次回路中的阻抗大幅度波动.因而焊接热量也必然产生显著波动.若不能及时有效地实时调节焊接热量,熔核质量无法保证.通过对焊接热过程的动态测试与分析,探讨了3种不同机制监控方法对低碳钢多层数点焊的适应性,为生产企业选择准确的监控模式和进行有效的质量控制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碳钢 多层板点焊 动态过程 监控模式选择
下载PDF
聚碳酸酯(PC)多层板窗在建筑中的节能效果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峥嵘 汪海生 +2 位作者 顾书英 许乾慰 张懿 《建筑节能》 CAS 2013年第3期24-27,共4页
浅析了PC多层板的材料及结构特性,利用EnergyPlus模拟了某建筑的全年能耗,对比分析了4种PC多层板窗与普通双层玻璃窗的得(失)热量,并计算其耗能量及费用。
关键词 窗玻璃 聚碳酸酯(PC)多层板 窗户得(失)热量 能耗
下载PDF
复合材料多层板壳大挠度非线性问题的迭代解法 被引量:6
16
作者 尹邦信 《应用数学和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7期721-728,共8页
在王震鸣等人提出的各向异性多层扁壳的大挠度方程的基础上,提出了复合材料多层板壳大挠度非线性问题的迭代解法·分析了四边简支的复合材料多层矩形扁壳,与小挠度线性理论解析解及有限元非线性解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载荷... 在王震鸣等人提出的各向异性多层扁壳的大挠度方程的基础上,提出了复合材料多层板壳大挠度非线性问题的迭代解法·分析了四边简支的复合材料多层矩形扁壳,与小挠度线性理论解析解及有限元非线性解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载荷较小并发生小挠度时,所得的大挠度解和小挠度解析解非常接近,载荷较大时,所得解和有限元非线性解非常接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多层板 大挠度 迭代法 非线性问题
下载PDF
多孔多层板发散冷却特性(一)直通道 被引量:1
17
作者 吴海玲 彭晓峰 +1 位作者 陶涛 张志学 《航空发动机》 2004年第1期19-22,共4页
多孔多层板发散冷却技术是解决现代高性能燃气轮机冷却问题的有效途径。针对Lamilloy类型的 3层多孔层板结构 ,以层板单元为对象 ,进行了直通道内多孔多层板流动换热特性的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 ,层板单元内流动换热关于对角面对称 ,... 多孔多层板发散冷却技术是解决现代高性能燃气轮机冷却问题的有效途径。针对Lamilloy类型的 3层多孔层板结构 ,以层板单元为对象 ,进行了直通道内多孔多层板流动换热特性的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 ,层板单元内流动换热关于对角面对称 ,各层板间隙内流动结构基本相同。流体在层板间隙内经历了小孔高速射流冲击板面及绕过支撑凸台向下一层板小孔汇流的过程。层板内换热非常强烈 ,换热最强的部位在冲击射流滞止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孔多层板 发散冷却 燃气轮机 直通道 压缩比
下载PDF
两种点焊机多层板点焊工艺性的比较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凌 程方杰 +1 位作者 廉金瑞 唐新新 《焊接技术》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3-34,共2页
对传统工频点焊机和逆变点焊机的多层板焊接质量进行比较,在相同的参数条件下,分别使用2种焊机进行焊接,经对焊件抛光、拍照后,讨论其形核特点的不同,并分析了使用逆变直流点焊机焊接时,熔核容易产生大孔洞的原因。
关键词 多层板 点焊 逆变点焊机 工频点焊机
下载PDF
TA3多层板及TA3+TC4真空扩散焊 被引量:5
19
作者 熊江涛 李京龙 +2 位作者 杨思乾 张赋升 马彩霞 《航天制造技术》 2002年第4期10-13,共4页
介绍了TA3多层板及TA3+TC4真空扩散焊工艺,并进行了接头质量分析。结果表明,高的焊接温度造成了晶粒的长大。加压不均匀容易造成结合界面上孔洞收缩不彻底,而留有晶内微孔。TA3+TC4属于软硬结合,有利于界面孔洞的消失,但应注重焊前表面... 介绍了TA3多层板及TA3+TC4真空扩散焊工艺,并进行了接头质量分析。结果表明,高的焊接温度造成了晶粒的长大。加压不均匀容易造成结合界面上孔洞收缩不彻底,而留有晶内微孔。TA3+TC4属于软硬结合,有利于界面孔洞的消失,但应注重焊前表面清理;以去除表面致密的氧化膜TiO2,避免接头氧化膜夹渣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A3 TC4 真空扩散焊 钛合金 多层板 航空结构 航天结构
下载PDF
多孔多层板发散冷却特性 (二)横流作用 被引量:1
20
作者 吴海玲 彭晓峰 +1 位作者 陶涛 张志学 《航空发动机》 2004年第2期31-34,共4页
针对Lamilloy类型的3层多孔层板结构,对有横流存在的多孔多层板的流动换热特性进行了数值模拟,考察了层板结构内的流动和壁面换热特性及层板热侧横流中的复杂流动换热现象,分析了多孔多层板发散冷却特性和流动换热机理。结果表明,多孔... 针对Lamilloy类型的3层多孔层板结构,对有横流存在的多孔多层板的流动换热特性进行了数值模拟,考察了层板结构内的流动和壁面换热特性及层板热侧横流中的复杂流动换热现象,分析了多孔多层板发散冷却特性和流动换热机理。结果表明,多孔多层板发散冷却高效且均匀,层板结构内部的流动换热特性受横流影响很小,层板内强烈的冲击和对流换热是层板高效冷却的关键因素,如增大层板热侧开孔孔径或采用斜孔,可以进一步改善发散冷却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孔多层板 发散冷却特性 横流作用 燃气轮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