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9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肿瘤干细胞诱导多核型髓源抑制性细胞形成介导免疫逃逸探讨中医扶正解毒法防治肿瘤转移的可能机制 被引量:1
1
作者 毛启远 张英 +4 位作者 李道睿 郑琦 赵志正 林洪生 王学谦 《北京中医药》 2023年第7期782-785,共4页
多核型髓源抑制性细胞(PMN-MDSCs)在肿瘤的免疫逃逸中扮演重要角色,尤其体现在逃逸T淋巴细胞免疫监视方面。肿瘤干细胞具有病理性活化中性粒细胞(PMNs)诱导PMN-MDSCs形成的能力,进而在PMN-MDSCs的帮助下实现免疫逃逸发生转移。中医扶正... 多核型髓源抑制性细胞(PMN-MDSCs)在肿瘤的免疫逃逸中扮演重要角色,尤其体现在逃逸T淋巴细胞免疫监视方面。肿瘤干细胞具有病理性活化中性粒细胞(PMNs)诱导PMN-MDSCs形成的能力,进而在PMN-MDSCs的帮助下实现免疫逃逸发生转移。中医扶正解毒法对PMN-MDSCs的活化形成及肿瘤干细胞的生物学行为均具有一定的调控作用,这可能为中医药防治肿瘤转移提供了新的依据。基于肿瘤干细胞诱导PMN-MDSCs形成而逃避免疫监视,探讨中医扶正解毒法干预肿瘤转移的可能机制,以期为中医药防治肿瘤转移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干细胞 多核型髓源抑制性细胞 免疫逃逸 肿瘤转移 中医 扶正解毒
原文传递
具核梭杆菌富集髓源抑制细胞对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预后的影响
2
作者 梁梦夏 刘怡文 +4 位作者 孙蔚 李婉莹 孔金玉 张宁 周福有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7-13,共7页
目的:探讨具核梭杆菌(Fn)富集髓源抑制细胞(MDSC)对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Fn感染KYSE150细胞情况。将健康人PBMC分别给予:体外单独培养(对照组),与KYSE150体外共培养(KYSE150组),Fn感染(Fn组),F... 目的:探讨具核梭杆菌(Fn)富集髓源抑制细胞(MDSC)对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Fn感染KYSE150细胞情况。将健康人PBMC分别给予:体外单独培养(对照组),与KYSE150体外共培养(KYSE150组),Fn感染(Fn组),Fn感染且与KYSE150体外共培养(KYSE150+Fn组);各组分别于培养24、48和72 h后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PBMC中MDSC(CD45^(+)HLA-DR^(-)CD11b^(+)CD33^(+)细胞)百分比。采用RNAscope及免疫组化SP法分别检测130例ESCC组织中Fn感染和MDSC富集情况。比较Fn+MDSC阳性组与阴性组ESCC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差异。采用Cox回归分析ESCC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Fn可成功感染KYSE150细胞,并定植于细胞质。与KYSE150共培养及Fn感染均可升高PBMC中MDSC百分比,且两者存在协同作用(P<0.05)。ESCC组织中Fn感染与MDSC富集具有较高一致性(Kappa=0.912,P<0.001)。与Fn+MDSC阴性组比较,Fn+MDSC阳性组中男性、有吸烟及饮酒史者居多,且肿瘤多为低分化、有淋巴结转移、侵及外膜,临床分期多为Ⅲ、Ⅳ期(P<0.05)。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Fn+MDSC阳性是影响ESCC预后的危险因素[HR(95%CI)为2.997(1.417~6.341),P=0.004]。结论:Fn可通过富集MDSC削弱机体抗肿瘤免疫反应,促进ESCC的恶性进展,影响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鳞状细胞 梭杆菌 抑制细胞 预后
下载PDF
恩格列净对2型糖尿病小鼠脾脏髓源性抑制细胞增殖的影响
3
作者 谢修竹 张金英 +2 位作者 张琳 靳丽媛 叶平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625-628,共4页
目的探讨恩格列净对2型糖尿病小鼠脾脏髓源性抑制细胞(MDSC)增殖的影响。方法选择C57BL/6J小鼠5只作为对照组。KKay自发2型糖尿病小鼠10只,采用高脂KK鼠料诱导2周,2型糖尿病模型建立后随机分入模型组4只和治疗组6只;对照组和模型组小鼠... 目的探讨恩格列净对2型糖尿病小鼠脾脏髓源性抑制细胞(MDSC)增殖的影响。方法选择C57BL/6J小鼠5只作为对照组。KKay自发2型糖尿病小鼠10只,采用高脂KK鼠料诱导2周,2型糖尿病模型建立后随机分入模型组4只和治疗组6只;对照组和模型组小鼠给予普通饮水,治疗组给予恩格列净3.75 mg/(kg·d)灌胃。各组小鼠继续饲养12周,监测随机血糖和体质量。12周后麻醉下留取血液用于后续血清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IL)-6、IL-10和TNF-α检测,测量脾脏长度,称重后计算脾脏指数。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小鼠脾脏MDSC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血清IL-6、TNF-α水平明显升高,IL-10水平明显降低,治疗组小鼠血清IL-6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小鼠血清IL-6、TNF-α水平明显降低,IL-10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模型组和治疗组脾脏MDSC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2.90±0.92)%、(4.47±1.00)%vs(1.19±0.41)%,P<0.01],且治疗组MDSC水平较模型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恩格列净能够改善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和脾脏免疫环境,促进脾脏MDSC增殖,从而改善全身炎症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血糖药 抑制细胞 小鼠 糖尿病 2
下载PDF
卡博替尼、克唑替尼和奥西替尼对小鼠髓源抑制性细胞亚型和凋亡的影响
4
作者 李南 韩德平 +4 位作者 孙佳 李雨濛 张亚丽 王豪勋 马军 《基础医学与临床》 CSCD 2019年第8期1119-1124,共6页
目的探讨卡博替尼、克唑替尼和奥斯替尼(AZD9291)对小鼠骨髓或脾脏源性抑制细胞(MDSCs)亚群比例、凋亡及增殖的影响。方法免疫磁珠法分离BALB/c小鼠(雄性)骨髓G-MDSCs和M-MDSCs,分别加入卡博替尼(0.01、0.1、0.3和0.9μmol/L)、克唑替尼... 目的探讨卡博替尼、克唑替尼和奥斯替尼(AZD9291)对小鼠骨髓或脾脏源性抑制细胞(MDSCs)亚群比例、凋亡及增殖的影响。方法免疫磁珠法分离BALB/c小鼠(雄性)骨髓G-MDSCs和M-MDSCs,分别加入卡博替尼(0.01、0.1、0.3和0.9μmol/L)、克唑替尼(0.2、2、20和200μg/mL)或AZD9291(0.01、0.1、1和10μmol/L)培养24h,采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3种靶向药物对MDSCs亚型的影响,CCK-8法检测MDSCs增殖;流式细胞分选仪分选小鼠骨髓Gr-1+CD11b+细胞,检测Gr-1+CD11b+细胞凋亡。结果克唑替尼处理组骨髓粒细胞型MDSCs(G-MDSCs)、单核细胞型MDSCs(M-MDSCs)比例均下降(P<0.05);卡博替尼处理组脾脏G-MDSCs比例下降(P<0.05);卡博替尼、克唑替尼处理骨髓MDSCs后早期凋亡比例增加(P<0.05),AZD9291处理的MDSCs凋亡比例无明显变化。结论卡博替尼和克唑替尼可能通过诱导MDSCs凋亡降低MDSCs比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制性细胞 靶向药物 卡博替尼 克唑替尼 奥斯替尼
下载PDF
菊粉增加非酒精性脂肪肝病小鼠外周血、肝脏及脾脏单核细胞型髓源性抑制细胞比例并调节炎症因子的分泌 被引量:6
5
作者 鲍婷 王振 +6 位作者 朱丽丽 卢海霞 汪婷 张艳婷 张晓霞 王浩 杨少奇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28-235,共8页
目的探讨菊粉(INU)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小鼠单核细胞型髓源性抑制细胞(M-MDSC)和血浆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C57BL/6小鼠随机分为正常饮食组、INU对照组、NAFLD模型组和INU处理的NAFLD模型组。正常饮食组和INU对照组给予普通饲料,NA... 目的探讨菊粉(INU)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小鼠单核细胞型髓源性抑制细胞(M-MDSC)和血浆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C57BL/6小鼠随机分为正常饮食组、INU对照组、NAFLD模型组和INU处理的NAFLD模型组。正常饮食组和INU对照组给予普通饲料,NAFLD模型组和INU处理的NAFLD模型组给予高脂饲料(含60%脂肪)。同时INU对照组和INU处理的NAFLD模型组给予INU(5 g/kg),喂养14周后,处死小鼠并收集小鼠外周血、肝脏和脾脏细胞。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肝脏和脾脏中M-MDSC比例。细胞因子流式微球阵列检测技术(CBA)检测血浆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10(IL-10)表达水平。Pearson统计分析各组织M-MDSC比例和血浆炎症因子水平的相关性。结果与正常饮食组相比,NAFLD模型组外周血、肝脏和脾脏中M-MDSC的比例明显增加,血浆中TNF-α水平显著升高,IL-10水平变化不明显。与NAFLD模型组相比,INU处理的NAFLD模型组外周血、肝脏和脾脏中M-MDSC的比例明显增加,TNF-α水平显著降低、IL-10水平显著升高。NAFLD小鼠外周血、肝脏及脾脏中M-MDSC分别与TNF-α呈负相关,与IL-10呈正相关。结论INU可募集NAFLD小鼠外周血、肝脏及脾脏中M-MDSC,发挥抗炎作用,延缓NAFLD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 细胞抑制细胞(M-MDSC) 炎症因子 菊粉(INU)
原文传递
髓源抑制性细胞在日本血吸虫感染小鼠脾脏及外周血富集的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潘伟 沈玉娟 +7 位作者 刘华 胡媛 姜岩岩 周何军 徐馀信 袁忠英 王燕娟 曹建平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6-11,共6页
目的分析日本血吸虫尾蚴感染小鼠体内髓源抑制性细胞(myeloid.derivedsuppressorcells,MDSC)的富集情况.初步探索其在抗血吸虫感染免疫中的作用。方法日本血吸虫尾蚴用腹部贴片法感染C57BL/6小鼠(20条/鼠)24只。感染后1、2、6... 目的分析日本血吸虫尾蚴感染小鼠体内髓源抑制性细胞(myeloid.derivedsuppressorcells,MDSC)的富集情况.初步探索其在抗血吸虫感染免疫中的作用。方法日本血吸虫尾蚴用腹部贴片法感染C57BL/6小鼠(20条/鼠)24只。感染后1、2、6和8周采集小鼠(各6只)外周血,感染6、8周组小鼠脱颈处死后取脾组织,制备单细胞悬液。各时段同时设健康对照组(各6只)。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小鼠脾组织和外周血中的Gr-1+细胞、CD11b+细胞及MDSC比例。通过CD4+T细胞增殖抑制试验验证感染小鼠Gr-1+粒细胞的功能。结果感染后6周和8周组小鼠外周血MDSC、Gr-1+细胞、CD11b+细胞分别约占总单核细胞(MNC)的38.2%~57.8%和47.1%~77.6%,28.9%~44.6%和40-4%~72.9%,36.0%-48.1%和40-3%-68.3%,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15.1%~20.4%,8.4%~17-3%,9.8%~22.6%)、感染后1周(16.2%~19.8%,13.0%~16.8%,17.6%~19.4%)及2周组(19.8%-29.5%,17.2%~22.2%和20.9%-33.3%)(P〈0.01)。而感染后1周、2周组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脾组织与外周血中的MDSC、Gr—1+细胞、CD11b+细胞变化趋势一致。此外,从感染小鼠脾组织分离到的Gr-1+细胞显著抑制刀豆球蛋白诱导的健康小鼠的CD4+T细胞增殖能力。结论日本血吸虫感染可诱导小鼠体内MDSC富集,且感染Gr.1+细胞可抑制正常CD4+T细胞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血吸虫 抑制性细胞 免疫逃避 流式细胞
下载PDF
乳腺癌患者肿瘤组织中髓源抑制性细胞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5
7
作者 杜伟娇 于津浦 +7 位作者 李慧 杨莉莉 沈春 于文文 辛宁 安秀梅 曹水 任秀宝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45-548,共4页
目的:研究乳腺癌患者肿瘤组织中髓源抑制性细胞(myeloid-derived suppressor cells,MDSCs)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收集天津肿瘤医院2009年2月至2009年12月间35例乳腺癌根治术的手术切除组织标本,制成单细胞悬液;流式细胞术... 目的:研究乳腺癌患者肿瘤组织中髓源抑制性细胞(myeloid-derived suppressor cells,MDSCs)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收集天津肿瘤医院2009年2月至2009年12月间35例乳腺癌根治术的手术切除组织标本,制成单细胞悬液;流式细胞术检测其中MDSCs(Lin-CD33+CD13+CD14-CD15-)比例,免疫组化法检测同一肿瘤组织中ER、PR、Her-2表达;分析MDSCs比例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乳腺癌患者肿瘤组织中MDSCs比例与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关,Ⅲ期患者MDSCs比例[(11.70±7.85)%]高于Ⅰ/Ⅱ期患者[(5.32±4.59)%],发生3个以上淋巴结转移患者的MDSCs比例[(10.97±7.87)%]高于3个以下(含3个)淋巴结转移的患者[(5.86±5.26)%](P<0.05)。未观察到MDSCs比例高低与患者年龄、病理类型、肿瘤直径、组织学分级,以及ER、PR、Her-2表达有关(P>0.05)。结论:乳腺癌患者肿瘤组织中MDSCs比例与患者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关,MDSCs增多可能是乳腺癌患者发生免疫抑制的重要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抑制性细胞 流式细胞
原文传递
抑制髓核细胞Ⅱ型胶原表达的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1β、白细胞介素6及肿瘤坏死因子α 被引量:11
8
作者 梁卫东 任周梁 +2 位作者 盛军 曹锐 盛伟斌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1期3410-3417,共8页
背景:炎性因子在椎间盘退变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其抑制Ⅱ型胶原表达机制尚未完全明确。目的:探讨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1β、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对髓核细胞Ⅱ型胶原表达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由新疆医科大学动物实... 背景:炎性因子在椎间盘退变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其抑制Ⅱ型胶原表达机制尚未完全明确。目的:探讨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1β、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对髓核细胞Ⅱ型胶原表达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由新疆医科大学动物实验中心提供,实验方案经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动物实验伦理委员会批准(批准号为IACUC20151203-09)。分离、培养及鉴定SD大鼠髓核细胞,将其随机分为7组:①对照组;②白细胞介素1β(50μg/L)组;③白细胞介素6(100μg/L)组;④肿瘤坏死因子α(20μg/L)组;⑤白细胞介素1β(50μg/L)+740Y-P组(PI3K激活剂);⑥白细胞介素6(100μg/L)+740Y-P组;⑦肿瘤坏死因子α(20μg/L)+740Y-P组;并进行相应干预。48 h后收集髓核细胞进行RT-PCR,Western Blot检测及免疫荧光染色,分别检测白细胞介素1β、白细胞介素6和肿瘤坏死因子α对髓核细胞中基质金属蛋白/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炎性因子表达对Ⅰ型、Ⅱ型胶原蛋白,聚集蛋白聚糖以及PI3K/AKT信号通路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与结论:①白细胞介素1β组和肿瘤坏死因子α组中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m RNA表达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白细胞介素1β、白细胞介素6和肿瘤坏死因子α组中基质金属蛋白酶9和基质金属蛋白酶13 mRNA表达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所有实验干预组中白细胞介素6 mRNA表达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白细胞介素1β、白细胞介素6和肿瘤坏死因子α组中白细胞介素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m RNA表达量明显高于对照组;白细胞介素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组中白细胞介素1ra表达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②与对照组相比,白细胞介素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组的Ⅱ型胶原和聚集蛋白聚糖表达明显降低,而白细胞介素6组的则略有降低;与白细胞介素1β、白细胞介素6和肿瘤坏死因子α组相比,对应的给予PI3K激活剂组的表达则明显升高;③结果表明: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1β、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可能通过抑制PI3K/AKT细胞增殖通路来抑制髓核细胞Ⅱ型胶原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介素1β、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 细胞 胶原 PI3K/AKT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17体外抑制小鼠髓源抑制性细胞的凋亡 被引量:2
9
作者 王娟 田洁 +3 位作者 田新宇 王运刚 许化溪 王胜军 《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7年第1期24-26,共3页
目的:体外观察白细胞介素17(interleukin17,IL-17)对小鼠髓源抑制性细胞(myeloid-derived suppressor cells,MDSCs)凋亡的影响。方法:通过皮下注射Lewis细胞构建荷瘤小鼠模型,采用免疫磁珠分选技术(MACS)分离脾脏MDSCs,常规培养。经IL-1... 目的:体外观察白细胞介素17(interleukin17,IL-17)对小鼠髓源抑制性细胞(myeloid-derived suppressor cells,MDSCs)凋亡的影响。方法:通过皮下注射Lewis细胞构建荷瘤小鼠模型,采用免疫磁珠分选技术(MACS)分离脾脏MDSCs,常规培养。经IL-17处理24 h后,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MDSCs凋亡率;经IL-17处理6 h后通过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细胞Bcl-2的表达。结果:IL-17处理组活细胞数量为(9.547±0.962 6)×10~4,明显高于对照组活细胞数[(4.123±0.259 8)×10~4,P<0.01];IL-17处理组活细胞比例为(59.55±2.831)%,明显高于对照组[(45.33±1.556)%,P<0.05];对照组晚期凋亡细胞比例为(22.87±1.349)%,明显高于IL-17处理组[(13.70±1.003)%,P<0.01]。蛋白质印迹检测结果显示,IL-17处理后的MDSCs抗凋亡蛋白Bcl-2表达水平明显上调(P<0.05)。结论:IL-17体外可明显抑制MDSCs的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介素17 抑制性细胞 凋亡 BCL-2
下载PDF
环氧化酶-2通过影响髓源抑制性细胞增殖及活化参与肝细胞肿瘤进展 被引量:1
10
作者 万晓龙 董蕾 +2 位作者 王加中 郑彩霞 秦斌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9年第21期3770-3774,共5页
目的:以COX2-PGE2通路为靶标,探讨其调控髓源抑制性细胞(myeloid-derived suppressor cell,MDSC)增殖及活化,进而影响肝细胞肿瘤(hepatocelluar carcinoma,HCC)进展的可能机制。方法:建立小鼠肝细胞肿瘤模型,利用流式细胞术分析外周血... 目的:以COX2-PGE2通路为靶标,探讨其调控髓源抑制性细胞(myeloid-derived suppressor cell,MDSC)增殖及活化,进而影响肝细胞肿瘤(hepatocelluar carcinoma,HCC)进展的可能机制。方法:建立小鼠肝细胞肿瘤模型,利用流式细胞术分析外周血及脾脏组织中的MDSC比例,CFSE标记法分析肿瘤浸润MDSCs对T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ELISA检测肿瘤组织体外培养上清中PGE2水平,Western blot检测肿瘤组织中COX-2表达,最终腹腔注射COX2-PGE2通路的小分子抑制剂吲哚美辛,证实该通路在调控MDSCs增殖活化,进而影响肿瘤进展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结果:随着HCC的进展,小鼠外周血及脾脏中MDSC比例逐渐升高,其对T淋巴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即免疫抑制功能显著增加;肿瘤组织COX-2及PGE2表达水平较正常肝脏显著升高,腹腔注射吲哚美辛能够有效抑制肿瘤生长;过继回输MDSC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吲哚美辛的肿瘤抑制作用。结论:HCC发展过程中,肿瘤细胞通过COX2-PGE2通路活化MDSC,促进肿瘤进展。COX2-PGE2通路抑制剂吲哚美辛可通过抑制MDSC介导的免疫抑制作用,减缓肿瘤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肿瘤 抑制性细胞 环氧化酶-2 吲哚美辛
下载PDF
髓源抑制性细胞的功能及其逆转策略 被引量:2
11
作者 秦国慧 张毅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073-1080,共8页
髓源抑制性细胞(myeloid-derived suppressor cell,MDSC)是在骨髓中产生的一群具有高度异质性的免疫抑制细胞,在肿瘤等病理状态下大量聚集,是促进肿瘤进展、降低患者对传统治疗反应性的关键因素。近年来,免疫检查点阻断剂和基因工程T细... 髓源抑制性细胞(myeloid-derived suppressor cell,MDSC)是在骨髓中产生的一群具有高度异质性的免疫抑制细胞,在肿瘤等病理状态下大量聚集,是促进肿瘤进展、降低患者对传统治疗反应性的关键因素。近年来,免疫检查点阻断剂和基因工程T细胞过继回输治疗延长了许多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的生存期,但上述免疫疗法在肺癌、结直肠癌等实体瘤中有效率仅为15%~40%,这与实体瘤免疫抑制微环境密切相关。MDSC在肿瘤微环境中聚集,通过抑制T细胞或NK细胞增殖及功能减弱宿主抗肿瘤免疫反应,是患者对免疫治疗耐受的关键机制。因此,明确MDSC聚集及功能特征是探索提高免疫治疗效果的重要研究方向。本文将系统阐述MDSC的产生、聚集及其免疫抑制功能的调控机制,概述目前靶向MDSC治疗的最新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制性细胞 免疫抑制功能 MDSC产生与迁移 肿瘤联合免疫治疗
原文传递
以髓源抑制性细胞为靶点的竹荪多糖抗肿瘤机制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江洪 王小红 《中国医药科学》 2019年第24期21-26,共6页
目的研究竹荪多糖诱导髓源抑制性细胞(MDSC)凋亡的效应及分子机制。方法构建荷瘤小鼠模型,检测竹荪多糖的体内抗肿瘤活性,体外实验中通过流式细胞学检测竹荪多糖对MDSC比例及亚群的影响,采用Western Blot检测竹荪多糖处理后MDSCs分子变... 目的研究竹荪多糖诱导髓源抑制性细胞(MDSC)凋亡的效应及分子机制。方法构建荷瘤小鼠模型,检测竹荪多糖的体内抗肿瘤活性,体外实验中通过流式细胞学检测竹荪多糖对MDSC比例及亚群的影响,采用Western Blot检测竹荪多糖处理后MDSCs分子变化。结果竹荪多糖DP15可抑制小鼠体内路易斯肺癌细胞系LLC的肿瘤生长;DP15可显著下调荷瘤小鼠脾脏中MDSCs比例,该效应与上调MDSCs中P53基因及下调Bcl-2基因表达有关。结论竹荪多糖DP15通过促进MDSC凋亡而下调其比例,DP15可作为候选的抗肿瘤生物活性分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荪 多糖 抑制性细胞 抗肿瘤
下载PDF
癌症患者髓源抑制性细胞的分析进展及其意义 被引量:1
13
作者 朱培元 栾建凤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990-993,共4页
髓源抑制性细胞(myeloid derived suppressor cells,MDSC)是一组处于不同分化阶段的异质性未成熟髓系细胞,可存在荷瘤小鼠和癌症患者体内。MDSC对于维持癌症患者或动物的免疫无能和耐受状态,抑制机体抗肿瘤免疫,以及促进肿瘤生长、增殖... 髓源抑制性细胞(myeloid derived suppressor cells,MDSC)是一组处于不同分化阶段的异质性未成熟髓系细胞,可存在荷瘤小鼠和癌症患者体内。MDSC对于维持癌症患者或动物的免疫无能和耐受状态,抑制机体抗肿瘤免疫,以及促进肿瘤生长、增殖和转移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由于缺少特异性标志物,人MDSC的表型还没有完全明确,目前认为其表达共同髓系标志物CD33但不表达成熟髓系标志物HLA-DR。人MDSC可分为CD15+粒细胞样和CD14+单核细胞样两个主要亚群,两者均为HLA-DR-/lowCD33+。已经证明人MDSC能够通过L-精氨酸代谢、诱导氧化应激、激活和扩增调节性T细胞以及产生可溶性抑制因子等机制抑制免疫应答。此外,检测外周血中循环MDSC对于癌症患者具有判断预后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制性细胞 癌症 预后
下载PDF
宫颈癌肿瘤微环境中髓源性抑制细胞、钙黏附蛋白E的表达及其与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的关系 被引量:3
14
作者 丁磊 郑建华 邹泽阳 《中国性科学》 2022年第6期75-78,共4页
目的观察宫颈癌肿瘤微环境中髓源性抑制细胞(MDSC)、钙黏附蛋白E(E-cad)的表达,并分析两者与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2月至2021年2月北京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康复医院收治的52例高危型HPV感染宫颈癌... 目的观察宫颈癌肿瘤微环境中髓源性抑制细胞(MDSC)、钙黏附蛋白E(E-cad)的表达,并分析两者与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2月至2021年2月北京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康复医院收治的52例高危型HPV感染宫颈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纳入高危组;另回顾性分析同期收治的52例低危型HPV感染宫颈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纳入低危组。记录两组的基线资料、实验室指标,重点分析宫颈癌患者宫颈肿瘤微环境中MDSC、E-cad的表达与高危型HPV感染的关系。结果高危组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分期高于低危组,血清鳞癌抗原(SCC)、细胞角蛋白19的可溶性片段(CYF21-1)、糖类抗原125(CA125)及肿瘤微环境中MDSC百分比高于低危组,肿瘤微环境中E-cad百分比低于低危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Kendall′s tau-b相关系数分析结果显示,FIGO分期、血清SCC、CYF21-1、CA125及肿瘤微环境中MDSC表达均与高危型HPV感染呈正相关(r>0,P<0.05),肿瘤微环境中E-cad表达与高危型HPV感染呈负相关(r<0,P<0.05)。结论宫颈癌肿瘤微环境中MDSC、E-cad的表达与高危型HPV感染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高危人乳头瘤病毒 抑制细胞 钙黏附蛋白E
下载PDF
急性脑梗死患者外周血髓源抑制性细胞比例与预后的关系
15
作者 何谦益 石晓娟 +2 位作者 连晶瑶 刘莎莎 张毅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08-112,共5页
目的:探讨髓源抑制性细胞(MDSC)与急性脑梗死预后的关系。方法:采集12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以及100例健康对照外周血进行流式细胞学检测并分析MDSC的比例。用改良Rankin评分评价急性脑梗死患者随访90 d的预后(0~2分为预后好,3~5分为预后差... 目的:探讨髓源抑制性细胞(MDSC)与急性脑梗死预后的关系。方法:采集12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以及100例健康对照外周血进行流式细胞学检测并分析MDSC的比例。用改良Rankin评分评价急性脑梗死患者随访90 d的预后(0~2分为预后好,3~5分为预后差)。分析预后好组(n=51)与预后差组(n=77)临床参数之间的差异,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急性脑梗死预后的因素,采用ROC曲线评价患者外周血MDSC比例对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急性脑梗死组外周血中多形核MDSC(PMN-MDSC)以及单核MDSC(M-MDSC)的比例上调(P<0.05)。与预后差组相比,预后好组急性脑梗死患者外周血中PMN-MDSC以及M-MDSC的比例上调(P<0.05)。PMN-MDSC与M-MDSC比例是影响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PMN-MDSC比例预测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的AUC为0.619(95%CI为0.519~0.720),截断值是4.220,敏感度为0.588,特异度为0.636;M-MDSC比例的AUC为0.747(95%CI为0.661~0.833),截断值是1.410,敏感度为0.784,特异度为0.623。结论:MDSC比例在急性脑梗死患者外周血中增加,并且可以作为患者的预后判断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抑制性细胞 预后
下载PDF
AMD3100对Lewis肺癌进展及荷瘤鼠脾脏髓源抑制性细胞积聚的影响
16
作者 董伯升 解瑞玲 +4 位作者 庞慧 卞俊杰 郭伟华 成媛 李醒亚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301-1304,共4页
目的观察趋化因子受体CXCR4拮抗剂AMD3100对Lewis肺癌进展及荷瘤鼠脾脏髓源抑制性细胞(myeloid derived suppressor cells,MDSCs)积聚的影响。方法 60只荷Lewis肺癌C57BL/6小鼠分为2组:PBS组(腹腔只注射PBS液,0.2ml/只)、AMD3100组[腹... 目的观察趋化因子受体CXCR4拮抗剂AMD3100对Lewis肺癌进展及荷瘤鼠脾脏髓源抑制性细胞(myeloid derived suppressor cells,MDSCs)积聚的影响。方法 60只荷Lewis肺癌C57BL/6小鼠分为2组:PBS组(腹腔只注射PBS液,0.2ml/只)、AMD3100组[腹腔注射溶解有2mg/(kg·d)AMD3100的PBS液,0.2ml/只,1次/d,共26d],每组30只。隔日测2组小鼠体质量,记录成瘤时间。26d随机处死2组荷瘤鼠各15只,剥离瘤体称量,观察肺转移灶数目,用免疫组化法计数瘤组织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流式细胞仪测小鼠脾脏MDSCs比例;统计2组剩余小鼠自然生存天数。结果 PBS组、AMD3100组小鼠Lewis肺癌成瘤时间分别为(8.03±1.47)、(9.97±1.50)d,接种瘤细胞后26d瘤质量分别为(3.54±0.93)、(2.09±0.66)g,MVD值分别为(41.40±6.44)、(32.47±5.33)个/HP,肺癌肺转移灶数目分别为(18.27±9.78)、(7.40±5.83)个/只,MDSCs比例分别为(19.57±3.59)%、(31.42±5.04)%,中位生存时间分别是第29、34天,2组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AMD3100可延缓Lewis肺癌进展,但可能对荷Lewis肺癌小鼠免疫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体 趋化因子 AMD3100 Lewis肺 抑制性细胞 免疫 生存期 小鼠 近交C57BL
原文传递
髓源抑制性细胞与肾脏疾病
17
作者 徐孝东 鲍浩 《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67-71,共5页
髓源抑制性细胞(MDSCs)是一类未成熟且具有免疫负调控作用的髓系细胞群体,在维持机体免疫平衡和慢性肾脏病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MDSCs为一群异质性的细胞群体,对其细胞表型和作用机制目前并未完全阐明,本文就MDSCs的来源、表型鉴定... 髓源抑制性细胞(MDSCs)是一类未成熟且具有免疫负调控作用的髓系细胞群体,在维持机体免疫平衡和慢性肾脏病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MDSCs为一群异质性的细胞群体,对其细胞表型和作用机制目前并未完全阐明,本文就MDSCs的来源、表型鉴定及在肾脏疾病中的作用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制性细胞 肾脏疾病
下载PDF
髓源抑制性细胞的免疫抑制机制及临床应用进展
18
作者 孔祥军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955-959,共5页
髓源抑制性细胞(Myeloid-derived suppressor cells,MDSCs)是一群在癌症、急慢性炎症和感染过程中异常增多的细胞,能够抑制机体天然和获得性免疫系统中T细胞和NK细胞的免疫功能,包括髓源性祖细胞和未成熟的巨噬细胞、
关键词 NK细胞 免疫抑制机制 抑制性 临床应用 cells 急慢性炎症 异常增多
下载PDF
肾癌患者外周血中CD33^+HLA-DR^-髓源抑制性细胞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5
19
作者 奉松青 刘春晓 +3 位作者 郑少波 黄鹏 陈玢屾 郭凯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50-553,共4页
目的探讨肾癌患者外周血中CD33+HLA-DR-髓源抑制性细胞(MDSCs)的表达及其与肿瘤分期和病理类型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肾癌患者(44例)和健康志愿者外周血中CD33+HLA-DR-MDSCs水平,并分析其与肿瘤进展及肿瘤病理类型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肾癌患者外周血中CD33+HLA-DR-髓源抑制性细胞(MDSCs)的表达及其与肿瘤分期和病理类型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肾癌患者(44例)和健康志愿者外周血中CD33+HLA-DR-MDSCs水平,并分析其与肿瘤进展及肿瘤病理类型的相关性。结果肾癌患者外周血中CD33+HLA-DR-MDSCs的表达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1.91±0.66)%vs(0.62±0.22)%,P<0.001];根据肿瘤分期划分,晚期(Ⅳ期)肾癌外周血CD33+HLA-DR-MDSCs表达明显增高:Ⅰ+Ⅱ期∶Ⅲ期[(1.46±0.44)%∶(2.04±0.35)%,P<0.01];Ⅲ期:Ⅳ期[(2.04±0.35)%∶(2.50±0.64)%,P<0.05];肿瘤患者外周血中CD33+HLA-DR-MDSCs的表达与患者性别和年龄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肾癌患者外周血中CD33+HLA-DR-MDSCs表达与肿瘤分期、分型相关,对肾癌患者的预后及肿瘤免疫方面的研究有显著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癌 抑制性细胞 CD33+HLA-DR- 流式细胞技术 肿瘤免疫
下载PDF
5型磷酸二酯酶抑制剂可通过减少骨髓源性抑制细胞的功能,从而增强内源性抗肿瘤免疫功能
20
作者 林涛 《中华男科学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8期763-764,共2页
关键词 5磷酸二酯酶抑制 抗肿瘤免疫功能 抑制细胞 磷酸二酯酶-5抑制 抗肿瘤免疫反应 PDE5抑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