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央视网多模态叙事与分众化传播探析
1
作者 谭可可 王家宁 《新闻前哨》 2024年第5期29-31,共3页
本文从社会认同的角度,扒梳央视网守正创新的特点,探究多模态叙事与分众化传播促使主流舆论社会化液态流动的实现路径,在时间与空间维度上,对媒体内容生产与分众化传播提出些许对策,希冀为新型主流媒体建设发展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 新型主流媒体 多模态叙事 分众化传播 社会认同
下载PDF
跨学科视域下的乔治·艾略特小说--《织工马南传》的多模态叙事研究
2
作者 王明霞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3年第5期102-105,共4页
小说《织工马南传》包含哲学、宗教、伦理学、心理学、社会学以及生态学的内涵,具有跨学科研究和分析的意义。在哲学和宗教层面,乔治〃艾略特强调个人要进行自我完善,对他人和社会尽义务。在伦理学和心理学层面,作者详细描写人物的内心... 小说《织工马南传》包含哲学、宗教、伦理学、心理学、社会学以及生态学的内涵,具有跨学科研究和分析的意义。在哲学和宗教层面,乔治〃艾略特强调个人要进行自我完善,对他人和社会尽义务。在伦理学和心理学层面,作者详细描写人物的内心活动,发掘出人物善恶美丑的伦理境界。在社会学和生态学层面,作者侧重描写社会变革,引出关于人与自然的话题,在文本内部形成多维关联模式。在层层递进的文本分析基础上,小说中丰富的叙事内容和跨学科内涵--展现出来,显示出这部作品的跨学科含义和丰富的文学空间,揭示了作者的跨学科创作思想,在一定程度上拓宽了这部小说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乔治〃艾略特 织工马南传 跨学科 多模态叙事研究
下载PDF
中国原创绘本情感表达的多模态叙事研究
3
作者 罗美君 《新闻研究导刊》 2023年第8期39-42,共4页
文章采用佩因特的图像多模态叙事方法,对《民间传说故事》系列绘本中的图像和文字进行数据编码,分析各数据的特征,从而发现此系列绘本中情感表达的人际意义、概念意义、组篇意义的建构特征和方式。人际意义建构主要是从侧面引导读者的阅... 文章采用佩因特的图像多模态叙事方法,对《民间传说故事》系列绘本中的图像和文字进行数据编码,分析各数据的特征,从而发现此系列绘本中情感表达的人际意义、概念意义、组篇意义的建构特征和方式。人际意义建构主要是从侧面引导读者的阅读;概念意义的建构采用了绘图加事件进展的方式;组篇意义的建构主要依赖绘本的版面布局。文章发现,系列绘本的意义建构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敛含蓄特征,间接呈现情感的方式符合汉民族情感表达的特点,以事喻人、以物写实的表现手法符合汉民族的情感表达方式,和合面版面的大量应用凸显了图像对低龄儿童认知中国传统文化的作用。由此,文章得出系列绘本的叙事方式和模式,有利于汉民族儿童在体会、感知系列绘本情感的过程中树立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的结论。文章还发现,绘本含蓄间接表达情感的方式,使儿童在阅读活动推进过程中,可能不会快速有效地处理文字、图像等多模态信息,进而影响他们的阅读兴趣。针对这一情况,创作者可以开创更为多样化的写作形式,创作出更多能提高儿童阅读兴趣、符合儿童认知特点的绘本,同时拓展低龄儿童获得信息的渠道,建构适合他们的阅读模式,从而激发其阅读兴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创绘本 情感表达 多模态叙事 人际意义 概念意义 组篇意义
下载PDF
多模态叙事教学对高职学生英语词汇学习效能的影响
4
作者 万宇婷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科研》 2023年第12期0104-0106,共3页
对江西某高职院校的160名学生进行教学改革实验,探讨多模态叙事教学对高职学生英语词汇学习效能的影响。将实验前后实验班和对照班的词汇成绩进行比较,发现英语多模态叙事教学法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词汇水平;通过对比实验前后实验班的... 对江西某高职院校的160名学生进行教学改革实验,探讨多模态叙事教学对高职学生英语词汇学习效能的影响。将实验前后实验班和对照班的词汇成绩进行比较,发现英语多模态叙事教学法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词汇水平;通过对比实验前后实验班的问卷结果,得出该教学法可以有效地转变学生的词汇学习观念和策略。在英语词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尽可能的创设多种模态并开展叙事教学,从而能更好地帮助学生习得词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模态叙事教学 高职学生 词汇学习效能
下载PDF
英语词汇的多模态叙事教学 被引量:18
5
作者 吴春明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71-174,共4页
多模态叙事教学融合了多模态理论和叙事教学法,以多模态的手段、叙事化的形式设计和组织教学。在英语的词汇教学中,多模态叙事教学使词汇教学突破了词和句本位,上升到语篇的层次,更加注重词汇运用的语境性、交际性、文化性和得体性。本... 多模态叙事教学融合了多模态理论和叙事教学法,以多模态的手段、叙事化的形式设计和组织教学。在英语的词汇教学中,多模态叙事教学使词汇教学突破了词和句本位,上升到语篇的层次,更加注重词汇运用的语境性、交际性、文化性和得体性。本文在分析多模态理论与叙事教学法的基础上,提出多模态叙事教学,阐述其含义与意义,并探讨了多模态叙事教学在英语词汇教学中的教学目标、教学条件、教学程序和教学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语词汇 多模态 叙事 多模态叙事教学
下载PDF
视觉“江湖”:金庸武侠小说多模态叙事 被引量:5
6
作者 陈风华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35-143,196,197,共11页
金庸武侠小说在中国当代文学中拥有重要的地位,当前学界对金庸小说的研究主要是文本视角,结合小说图像和文本多模态叙事视角的研究尚不多见。以视觉设计语法、图像认知框架和图文符际模型为理论指导,以金庸"御用"画家为金庸... 金庸武侠小说在中国当代文学中拥有重要的地位,当前学界对金庸小说的研究主要是文本视角,结合小说图像和文本多模态叙事视角的研究尚不多见。以视觉设计语法、图像认知框架和图文符际模型为理论指导,以金庸"御用"画家为金庸小说创作的插画为研究语料,深入考察插画图文的再现意义、互动意义、构图意义及图文关系,研究发现:第一,插画以武侠人物的群体形象为主要内容;第二,插画建构与受众之间形成的是平等权势;第三,插画图文关系的数量依次为扩展、延展和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庸武侠小说 多模态叙事 视觉设计语法 图像隐喻 符际模型
下载PDF
基于视觉语法的多模态叙事语篇图文关系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刘晓华 《蚌埠学院学报》 2022年第4期61-67,共7页
从系统功能语法的视角,以Kress&van Leeuwen的视觉语法为理论框架,对多模态叙事语篇进行话语分析,探讨图像和言语模态在多模态语篇中的内在关系,以及两种模态之间的互动与整合。研究验证了视觉语法在多模态叙事语篇分析中的强大阐释... 从系统功能语法的视角,以Kress&van Leeuwen的视觉语法为理论框架,对多模态叙事语篇进行话语分析,探讨图像和言语模态在多模态语篇中的内在关系,以及两种模态之间的互动与整合。研究验证了视觉语法在多模态叙事语篇分析中的强大阐释力,同时为多模态叙事语篇的生成以及解读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觉语法 多模态叙事语篇 图文关系 多模态话语分析
下载PDF
基于视觉叙事分析框架的多模态叙事语篇意义构建——以几米绘本为例 被引量:2
8
作者 刘晓华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第12期5-10,共6页
多模态语篇的图像意义构建是系统功能语言学的研究热点。依据Painter等的视觉叙事分析框架,以几米绘本为语料,从聚焦系统、情感系统、氛围系统、人物表征、事件关系、背景关系和图文布局关系分析图像在多模态叙事语篇中如何构建人际意... 多模态语篇的图像意义构建是系统功能语言学的研究热点。依据Painter等的视觉叙事分析框架,以几米绘本为语料,从聚焦系统、情感系统、氛围系统、人物表征、事件关系、背景关系和图文布局关系分析图像在多模态叙事语篇中如何构建人际意义、概念意义和组篇意义,并总结在多模态叙事语篇中图像意义生成的特点,验证该框架应用于多模态叙事语篇分析的可行性,同时也发现该框架存在不足,需要进一步修改和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觉叙事 多模态叙事语篇 几米 绘本
下载PDF
信息化背景下智慧教学环境中英语词汇多模态叙事教学研究
9
作者 吴锡艳 佟靖 《中国新通信》 2022年第20期191-193,共3页
教育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对英语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智慧教学加速了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改革融合的趋势,为英语教学开创了新方向。智慧教学环境也为英语词汇教学新方法的实施提供保障。本文基于目前英语词汇教学现状,探究在智慧教学环境下... 教育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对英语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智慧教学加速了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改革融合的趋势,为英语教学开创了新方向。智慧教学环境也为英语词汇教学新方法的实施提供保障。本文基于目前英语词汇教学现状,探究在智慧教学环境下如何将多模态叙事教学融入英语词汇教学之中,旨在开拓词汇教学的新思路,为一线教师提供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化 智慧教学 英语词汇 多模态叙事教学
下载PDF
儿童绘本多模态叙事语篇的意义构建及其翻译——《谢谢您,阿嬷!》为例
10
作者 易艺 余柔 《海外英语》 2022年第21期6-7,共2页
根据Painter等人的新视觉语法分析框架,以儿童绘本《谢谢您,阿嬷!》的中英文版为语料,对其人际意义、概念意义、组篇意义及其译文对比分析,研究儿童多模态叙事语篇意义的构建及其翻译的问题。研究发现,绘本引进后,在图像模态不变的情况... 根据Painter等人的新视觉语法分析框架,以儿童绘本《谢谢您,阿嬷!》的中英文版为语料,对其人际意义、概念意义、组篇意义及其译文对比分析,研究儿童多模态叙事语篇意义的构建及其翻译的问题。研究发现,绘本引进后,在图像模态不变的情况下,其中文字模态发生些许变化,相比于原绘本,中文版本文字模态语言更加浅显生动,调整更为符合目标读者的认知能力和识读习惯;图像和文字模态虽然共同作用完成意义的构建,但在改写后的文字模态和图像模态的相互作用传递了更丰富的情感,有助于凸显绘本的主题意义。合格的绘本译者应当能够分析儿童多模态叙事语篇的意义构建,来帮助自己更好翻译出目标读者喜闻乐见的绘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觉语法 多模态叙事语篇 意义构建 儿童绘本翻译 《谢谢您 阿嬷!》
下载PDF
跨媒介转化、多模态叙事及共同体构筑:西藏脱贫故事的传播策略分析--以《西藏脱贫影像志》为例
11
作者 陈怡博 《新闻文化建设》 2021年第15期55-56,共2页
本文以《西藏脱贫影像志》为例,用跨媒介理论说明西藏脱贫故事的转化策略,运用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说明西藏脱贫故事的叙事策略,并阐述了西藏脱贫故事的传播目的,即建构集体记忆、构筑中华民族共同体。
关键词 跨媒介转化 多模态叙事 中华民族共同体 西藏 脱贫
下载PDF
融媒体作品的跨媒体叙事研究——基于“景德云媒”等平台作品的分析
12
作者 王亿本 《江西开放大学学报》 2024年第1期83-88,共6页
媒体深度融合带来传媒格局的变化,也带来叙事模式的巨大改变,多个传播渠道同时传播同一信息不是简单重复,而是相互协作共同叙述同一故事,实现跨媒体叙事。融媒体作品是多主体参与互动生产、多种符号型构、多渠道协作的互文表意。
关键词 融媒体 跨媒体叙事 多模态叙事 互文表意
下载PDF
基于语料库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多模态视像化叙事建构
13
作者 席蕊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96-112,共17页
本文基于自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多模态语料库,借助多模态隐喻和转喻理论,从模态表征类型、映射类型、分类占比、认知理据、运作机制等方面系统识解多模态隐喻和转喻,解构政治理念多模态视像化建构的叙事逻辑和过程范式。定量定性研... 本文基于自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多模态语料库,借助多模态隐喻和转喻理论,从模态表征类型、映射类型、分类占比、认知理据、运作机制等方面系统识解多模态隐喻和转喻,解构政治理念多模态视像化建构的叙事逻辑和过程范式。定量定性研究发现:语料运用图像、文字、布局、颜色、几何5种模态主要通过源域图像—目标域文字的跨模态映射和图像单独构成隐喻、文字阐释目标域的同模态映射构建了8种多模态根转喻和6种多模态根隐喻,多种模态符号同频共振,隐转喻良性互动,邀约海内外受众共通叙事。通过“政治、经济、安全、文化、生态”等多重叙事辅线,建构了“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全球治理的叙事主题。语料历时演变趋势表明图像模态在叙事建构中地位提升、呈现高度自明性,类型占比契合事变时移,视像化建构理路深受器重,但仍存在叙事内容不均、视觉表征同质化、叙事表达累赘繁复、内隐外显叙事背道而驰、叙事主体单一独白等不足,今后需在多模态叙事内容、叙事符号、叙事表达、叙事主体和叙事方式等维度持续深度耕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命运共同体 多模态隐喻 多模态转喻 多模态叙事 多模态语料库 政治理念
下载PDF
叙事结构的评价韵律与多模态叙事语篇的交际功能 被引量:8
14
作者 董敏 冯德正 《外语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3-38,共6页
评价意义可以超越语篇微观结构,在语篇宏观结构如叙事结构中形成韵律。根据元功能假说,叙事结构中,评价意义在概念元功能维度的活动目标中断与目标实现的交替支配下,在移情介入和预期介入的语篇机制作用下,基于叙事阶段和语篇片段编织... 评价意义可以超越语篇微观结构,在语篇宏观结构如叙事结构中形成韵律。根据元功能假说,叙事结构中,评价意义在概念元功能维度的活动目标中断与目标实现的交替支配下,在移情介入和预期介入的语篇机制作用下,基于叙事阶段和语篇片段编织中性、正面、负面情感意义交替更迭的波形韵律模式。电视广告语篇在叙事结构融合产品、归化产品效果和移情介入、预期介入两种语篇机制作用下,由语言与视觉图像在语篇片段中共同构建产品或者服务引发改变的宏观评价韵律,实现其劝说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评价韵律 叙事结构 活动目标 语篇机制 多模态叙事语篇的交际功能
原文传递
概念意义视阈下多模态叙事绘本图文关系研究 被引量:8
15
作者 胡勇 《江西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04-111,共8页
话语研究的多模态转向成为当今语言学研究和话语分析的重点关注对象。其中,图文关系是探讨多模态之间协同互补机制中最为重要的一组关系。以系统功能语言学和视觉分析框架为理论方法,探究多模态叙事绘本中,图文符号系统概念意义的创建... 话语研究的多模态转向成为当今语言学研究和话语分析的重点关注对象。其中,图文关系是探讨多模态之间协同互补机制中最为重要的一组关系。以系统功能语言学和视觉分析框架为理论方法,探究多模态叙事绘本中,图文符号系统概念意义的创建以及图文意义的跨符号互补机制,并在此基础上,结合视觉叙事的有关概念,进一步挖掘图文符号系统在语篇共同实例化过程中的概念意义投入以及图文符号系统承载、激活和表达的意义总量,可为中国语境下多模态叙事语篇的图文互补机制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和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模态叙事 图文互补 概念意义 投入分析
原文传递
英语儿童绘本叙事中死亡意义的多模态建构——《爸爸会很快回来吗?》多模态叙事分析 被引量:16
16
作者 孟玲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2-19,159,共9页
本研究考察英语死亡教育儿童绘本《爸爸会很快回来吗?》中死亡意义的多模态建构。对语料的概念意义实例化分析和叙事分析发现,绘本所建构出对死亡阐释为:1)生物性:不可逆性、原因性、无机能性、普遍性、自然性; 2)文化性; 3)情绪反应性... 本研究考察英语死亡教育儿童绘本《爸爸会很快回来吗?》中死亡意义的多模态建构。对语料的概念意义实例化分析和叙事分析发现,绘本所建构出对死亡阐释为:1)生物性:不可逆性、原因性、无机能性、普遍性、自然性; 2)文化性; 3)情绪反应性。在概念意义层面,这些死亡意义通过图文实例化,借助不同的图文投入以及耦合中的分歧和聚合得以建构。本研究对中国情境的儿童死亡教育提出了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死亡教育 儿童绘本 死亡意义 多模态叙事分析
原文传递
双语纪录片《致我们共同的地球》的多模态叙事分析
17
作者 张莉 《中国电视》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05-108,共4页
双语纪录片《致我们共同的地球》别出心裁地将镜头聚焦于中国青年积极投身于国内外公益事业的真实故事,通过多元化的视角,采用问题导入、层层递进的叙事结构,生动地展现了其主动参与世界和平发展的决心和勇气。同时,该片也对人类命运共... 双语纪录片《致我们共同的地球》别出心裁地将镜头聚焦于中国青年积极投身于国内外公益事业的真实故事,通过多元化的视角,采用问题导入、层层递进的叙事结构,生动地展现了其主动参与世界和平发展的决心和勇气。同时,该片也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进行了生动阐释,从一个全新的视角展现出了中国人在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道路上的探索和行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我们共同的地球》 多模态叙事 命运共同体
原文传递
元功能视角下多模态语篇的图文意义建构-以《三只小猪》为例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萍 张庆彬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3期73-82,共10页
基于功能语法与视觉语法理论,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探讨美国凯迪克获奖绘本《三只小猪》中的文本和图像是如何创造意义的。研究结果表明,《三只小猪》在文本写作和图像呈现上都极符合儿童早期语言发展的需要:其文本的物质过... 基于功能语法与视觉语法理论,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探讨美国凯迪克获奖绘本《三只小猪》中的文本和图像是如何创造意义的。研究结果表明,《三只小猪》在文本写作和图像呈现上都极符合儿童早期语言发展的需要:其文本的物质过程和行为过程占比较高,大量使用陈述语气和祈使语气,叙述性与互动性较强;图像较多呈现反应过程和言语/心理过程,且多为正面介入的接触类图像;文本和图像两种符号模态共同传达意义时在概念功能、人际功能以及语篇功能三个层面上相互增强,相辅相成,具有双向意义投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绘本 多模态叙事语篇 功能语法 视觉语法 图文关系 符号模态间协同作用 《三只小猪》
下载PDF
叙事的两条共生藤蔓——图文小说叙事特点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王虹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3期144-149,共6页
本文就国外研究热门——图文小说这一体裁的叙事特点进行介绍性研究。在分析与对比国外学者关于图文小说研究的基础上,本文概述了图文小说的定义及特点,阐述了其四个重要组成部分,以及各自在叙事中的作用。简言之,图文小说属于多模态叙... 本文就国外研究热门——图文小说这一体裁的叙事特点进行介绍性研究。在分析与对比国外学者关于图文小说研究的基础上,本文概述了图文小说的定义及特点,阐述了其四个重要组成部分,以及各自在叙事中的作用。简言之,图文小说属于多模态叙事,通过图和文两种符号渠道进行,两者互相合作、互为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文小说 叙事特点 多模态叙事
下载PDF
后真相时代的教育研究——2019AERA美国教育研究协会年会述评 被引量:2
20
作者 冷璐 林静 《教育发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3期118-124,共7页
美国教育研究协会(AERA)年会是国际教育领域中最具有影响力的会议。本文简要介绍了AERA的组织架构,总结了过去十年AERA的科研热点。回应2019年年会"后真相时代的教育"主题,本文介绍了AERA主旨演讲者们对于后真相时代教育问题... 美国教育研究协会(AERA)年会是国际教育领域中最具有影响力的会议。本文简要介绍了AERA的组织架构,总结了过去十年AERA的科研热点。回应2019年年会"后真相时代的教育"主题,本文介绍了AERA主旨演讲者们对于后真相时代教育问题的分析,辅以相关文献总结了学者们的前沿学术建议,并站在一个教育学者的角度就后真相时代的教育与研究提出了几点建议,以期对引导当今教育科学研究有所助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真相 AERA美国教育研究协会 前沿教育研究 多模态叙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