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3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深度学习的多模态控制插座系统设计 被引量:1
1
作者 陈琪 徐楠 +4 位作者 熊圣君 任新旺 端英俊 周端 杨振 《物联网技术》 2024年第8期105-107,112,共4页
随着深度学习技术应用于国计民生的诸多领域,智能家居进入千家万户,为大众生活带来极大便利。当前,市面上已有多种类型的智能插座,其中多数是由用户通过手机上的专用APP进行操作,但在某些场景中存在无法直接操控的情形。为满足各类用户... 随着深度学习技术应用于国计民生的诸多领域,智能家居进入千家万户,为大众生活带来极大便利。当前,市面上已有多种类型的智能插座,其中多数是由用户通过手机上的专用APP进行操作,但在某些场景中存在无法直接操控的情形。为满足各类用户对插座智能控制的需求,文中设计了一款基于深度学习的多模态控制智能插座系统,该系统使用传感器捕捉用户手势获取图像、语音和声纹等多模态信息,通过肢体、自然语言等方式来快速、准确地识别用户的控制意图,实现对插座的控制。系统硬件由ESP8266模块、继电器驱动电路模块、语音采集与识别模块、摄像头模块、树莓派模块等构成;系统软件实现了声纹控制、手势控制、安卓APP控制等功能。系统具备手势识别控制、声纹识别与语音控制功能,同时,针对用户远程控制的需求,开发了配套的应用APP及网页系统,实现了不同情景的功能性优化,满足了用户的个性化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联网 深度学习 多模态控制 手势识别 声纹识别 智能插座
下载PDF
超长拉索多模态控制的黏滞阻尼器参数优化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杨超 陈政清 +2 位作者 华旭刚 黄智文 王亚飞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124-1132,共9页
苏通大桥500 m级斜拉索的振动响应实测表明:超长拉索可能存在剧烈的高阶涡振,且发生风雨振的模态阶数也远高于传统中、短索。传统的控制斜拉索前若干阶模态的黏滞阻尼器参数优化方案无法满足超长索的高阶模态振动控制要求。为此,对拉索... 苏通大桥500 m级斜拉索的振动响应实测表明:超长拉索可能存在剧烈的高阶涡振,且发生风雨振的模态阶数也远高于传统中、短索。传统的控制斜拉索前若干阶模态的黏滞阻尼器参数优化方案无法满足超长索的高阶模态振动控制要求。为此,对拉索黏滞阻尼器系统高阶模态的附加模态阻尼比及最优阻尼系数进行了推导;再以模态阻尼比为控制指标,研究了适用于控制超长拉索多模态振动的阻尼器参数方案,并与传统前若干阶模态控制方案进行了分析对比。研究表明:相邻的较低阶模态对应的最优阻尼系数之间差别巨大,导致阻尼器按照控制前几阶模态进行参数设计时,控制效果随着模态阶数的提高而急剧下降;而随着模态阶数的提高,相邻模态对应的最优阻尼系数之间差别将减小。若不考虑对第1,2阶模态的控制,从第3阶模态开始考虑(即ζ3≥ζmin)设计阻尼器参数,阻尼器对超长拉索控制的模态范围能够被大幅扩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拉桥 涡振 风雨振 超长拉索 多模态控制
下载PDF
基于22MN快锻液压机多模态控制策略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孔祥东 窦雪川 +2 位作者 姚静 李楠 赵悦 《液压与气动》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2-14,共3页
22MN快锻压机液压系统是高压大流量的大功率系统,具有负载干扰大、运动惯量大、系统冲击大等特点,为抑制这些负面影响,提高控制精度并改善系统的静动态特性,针对22MN快锻液压机的工作特性,建立其数学模型,设计了多模态控制器,用MATLAB/S... 22MN快锻压机液压系统是高压大流量的大功率系统,具有负载干扰大、运动惯量大、系统冲击大等特点,为抑制这些负面影响,提高控制精度并改善系统的静动态特性,针对22MN快锻液压机的工作特性,建立其数学模型,设计了多模态控制器,用MATLAB/Simulink软件进行仿真。结果表明,与单纯PID控制器相比,多模态控制更好地抑制了外负载干扰,使系统动态性能得到了大幅度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锻压机 多模态控制 建模 仿真
下载PDF
多模态控制的研究与应用综述 被引量:8
4
作者 刘吉臻 李露 房方 《控制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869-874,共6页
多模态控制系统可以根据系统运行状态,实时选用最合适的控制方法,实现多种控制策略优势的综合,使得系统的控制性能满足较高的要求。在多模态控制结构的设计中,模态的划分与各模态下的控制策略的选取直接影响多模态结构的控制效果。模态... 多模态控制系统可以根据系统运行状态,实时选用最合适的控制方法,实现多种控制策略优势的综合,使得系统的控制性能满足较高的要求。在多模态控制结构的设计中,模态的划分与各模态下的控制策略的选取直接影响多模态结构的控制效果。模态的划分取决于设计者对所应用的工业背景及复杂对象的深入了解与分析,而具体的控制方法则包括变增益控制、滑模控制、人工智能控制、基于多模型的控制。结合多个领域的研究现状,介绍上述各方法的特点与应用形式,对于设计一个实际的多模态控制系统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模态控制 应用现状 神经网络 模糊控制 人工智能控制
原文传递
MTMD对建筑结构多模态控制的减震分析 被引量:11
5
作者 涂文戈 邹银生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174-179,共6页
本文研究了MTMD对建筑结构多模态减震控制。将主结构简化为多自由度模型,MTMD对结构的反力与地震荷载共同作为结构的荷载输入进行分析;基于主结构多模态耦合进行推导分析,阐述了MTMD与结构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提出MTMD的复惯性质量。提... 本文研究了MTMD对建筑结构多模态减震控制。将主结构简化为多自由度模型,MTMD对结构的反力与地震荷载共同作为结构的荷载输入进行分析;基于主结构多模态耦合进行推导分析,阐述了MTMD与结构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提出MTMD的复惯性质量。提出MTMD的控制类型是加速度相关型的无源被动控制。从频域传递函数,白噪声、宽带和窄带地震激励下的结构相对位移和绝对加速度谱密度,以及El-centro地震波作用下结构的地震响应三个方面,分析了MTMD对顶部带有结构附属物的结构的控制效果。并且给出TMD的控制效果加以比较验证。算例说明MTMD多模态控制对结构的相对位移和绝对加速度均有较好的控制效果,并且优于TMD控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TMD TMD 减震 多模态控制 复惯性质量
下载PDF
基于Fuzzy-PID多模态控制的位置跟踪系统 被引量:5
6
作者 张涛 薛鹏骞 蒋静坪 《江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8年第3期304-307,共4页
针对PID控制和模糊控制在位置跟踪系统应用中的局限性,利用它们的各自优点,采用多模态控制方法对位置跟踪系统进行控制,给出模糊控制器的设计过程以及采用PID控制和模糊控制相结合的多模态控制方法的运行结果.跟踪结果表明,该方法不仅... 针对PID控制和模糊控制在位置跟踪系统应用中的局限性,利用它们的各自优点,采用多模态控制方法对位置跟踪系统进行控制,给出模糊控制器的设计过程以及采用PID控制和模糊控制相结合的多模态控制方法的运行结果.跟踪结果表明,该方法不仅减小了系统稳态误差,而且改善了系统动态特性,证明了多模态控制在位置跟踪系统中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模态控制 PID控制 模糊控制 位置跟踪系统
下载PDF
发动机恒速运转下离合器接合过程的多模态控制 被引量:3
7
作者 孔慧芳 罗文俊 鲍伟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888-891,共4页
在离合器动力学简化模型的基础上,通过对膜片弹簧压力与膜片弹簧释放量关系曲线的分段线性化,建立了离合器接合量与发动机转速关系的数学模型;采用多模态算法对离合器接合过程进行控制,以确保发动机恒转速运转。仿真结果表明,采用多模... 在离合器动力学简化模型的基础上,通过对膜片弹簧压力与膜片弹簧释放量关系曲线的分段线性化,建立了离合器接合量与发动机转速关系的数学模型;采用多模态算法对离合器接合过程进行控制,以确保发动机恒转速运转。仿真结果表明,采用多模态控制可获得满意的控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合器接合 发动机 恒转速 多模态控制 仿真
下载PDF
弹射座椅多参数多模态控制仿真分析 被引量:5
8
作者 封文春 林贵平 《系统仿真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2283-2286,2292,共5页
提出了安全高度影响因子法,比较分析了弹射启动时飞机的几种飞行参数对救生高度的影响。建立了多模态控制仿真模型,确定了多模态控制输入参数,划分了30种弹射工作模式。通过仿真,比较分析了HTY-8多模态控制模型与K36D-3.5A和ACESII座椅... 提出了安全高度影响因子法,比较分析了弹射启动时飞机的几种飞行参数对救生高度的影响。建立了多模态控制仿真模型,确定了多模态控制输入参数,划分了30种弹射工作模式。通过仿真,比较分析了HTY-8多模态控制模型与K36D-3.5A和ACESII座椅在最低安全救生高度上的差异。并比较了国军标(GJB1800-93)所规定的68种弹射条件所需最低安全救生高度。能够实现0高度0速度横倾90o条件下的弹射救生;在倒飞条件下,最低安全救生高度平均降低约40m左右。分析表明,多模态控制能够达到改善中低速低空不利姿态条件下救生性能的目的,而对于速度大于1000km/h的高速弹射条件,则起不到改善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射座椅 多模态控制 最低安全救生高度 影响因子
下载PDF
基于专家规则的自选择式多模态控制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常少莉 姚锡凡 《制造技术与机床》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25-28,共4页
目前模糊控制和PID控制等各种控制器对于非线性过程都各有其不足。文章提出了一种将模糊控制、PID控制和Bang-Bang控制相结合的、以专家规则为选择依据的自选择式多模态控制方法,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多模态控制器的控制策略,并以... 目前模糊控制和PID控制等各种控制器对于非线性过程都各有其不足。文章提出了一种将模糊控制、PID控制和Bang-Bang控制相结合的、以专家规则为选择依据的自选择式多模态控制方法,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多模态控制器的控制策略,并以非线性的切削加工过程为对象,进行仿真实验。结果表明,其超调量和调节时间明显优于模糊控制,超调量和控制器自身计算时间显著少于PID控制,而且此方法具有很好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家规则 多模态控制 鲁棒性 自选择式 切削加工
下载PDF
多模态控制器的设计及应用 被引量:2
10
作者 赵付涛 杜维 +1 位作者 徐义亨 周春晖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520-524,共5页
1引言由于负荷升降或操作条件变化等因素的影响,工业过程常表现出复杂的动态特性[1、2],传统的单一控制模式一般难以获得满意的控制品质。由于在不同的工作点对象特性变化较大,故设计的鲁棒控制器将趋于保守,而一般的自适应控... 1引言由于负荷升降或操作条件变化等因素的影响,工业过程常表现出复杂的动态特性[1、2],传统的单一控制模式一般难以获得满意的控制品质。由于在不同的工作点对象特性变化较大,故设计的鲁棒控制器将趋于保守,而一般的自适应控制遗忘有用信息[3],计算量大,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制系统 控制 多模态控制 自适应控制
下载PDF
多模态控制系统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郝立军 贾辉军 +2 位作者 陈向民 颜翠英 董林红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02年第2期16-21,共6页
提出的多模态控制系统主要是基于变结构、自适应、分级模糊控制策略。首先 ,根据被控对象性能指标构造模糊变量集 ,再由该变量集构造模糊控制规则集并由此改变分级模糊控制的控制参数。在此基础上该系统辅以变结构及自适应控制使控制系... 提出的多模态控制系统主要是基于变结构、自适应、分级模糊控制策略。首先 ,根据被控对象性能指标构造模糊变量集 ,再由该变量集构造模糊控制规则集并由此改变分级模糊控制的控制参数。在此基础上该系统辅以变结构及自适应控制使控制系统在大幅度改变给定值 ,及系统参数大幅度变化时 ,以改善系统控制品质。该系统实际应用于电加热渗碳炉的温度控制并收到较好的控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结构控制 自适应控制 分级模糊控制 多模态控制系统 模糊变量集 模式规则
下载PDF
一种新型多模态控制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常少莉 姚锡凡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2005年第3期49-51,共3页
目前模糊控制和PID控制等各种控制器都有其不足 ,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专家知识、Bang -Bang控制、模糊控制和PID控制相结合的多模态控制方法 ,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控制规则 ,并以非线性的切削加工过程为对象 ,进行仿真实验。结果表... 目前模糊控制和PID控制等各种控制器都有其不足 ,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专家知识、Bang -Bang控制、模糊控制和PID控制相结合的多模态控制方法 ,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控制规则 ,并以非线性的切削加工过程为对象 ,进行仿真实验。结果表明 ,其超调量和调节时间明显优于模糊控制 ,超调量和加工速度显著优于PID控制 ,而且此方法具有很好的鲁棒性 ,是一种值得广泛推广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模态控制 模糊控制 BANG-BANG控制 PID控制 切削加工
下载PDF
基于变形体的热驱动部件多模态控制策略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胡旭晓 赵亮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632-636,共5页
为了提高基于变形体的具有大进给力热驱动部件的进给速度和控制精度,提出通过控制热驱动部件的温度场实现z方向微进给的方法.由导热微分方程推导热驱动部件的数学模型,在实验的基础上采用分段逐级拟合指数型函数的方法确定此模型的参数... 为了提高基于变形体的具有大进给力热驱动部件的进给速度和控制精度,提出通过控制热驱动部件的温度场实现z方向微进给的方法.由导热微分方程推导热驱动部件的数学模型,在实验的基础上采用分段逐级拟合指数型函数的方法确定此模型的参数,然后采用时间最优控制和双环温度控制相结合的策略.实验结果表明,在满足快速性的条件下,热位移终值波动为40~50nm.该策略能克服进给速度和控制精度之间的矛盾,采用时间最优控制保证进给速度,采用双环控制保证控制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驱动部件 变形体 多模态控制 策略研究 时间最优控制 控制精度 进给速度 导热微分方程 数学模型 拟合指数 双环控制 进给力 微进给 温度场 型函数 控制 快速性 热位移 实验 波动
下载PDF
非线性对象的两种多模态控制方案 被引量:3
14
作者 周超俊 蒋慰孙 《信息与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6期356-360,共5页
本文考虑了利用非线性系统多个工作点上的线性化模型来设计多模态控制器的问题,构造了两种类型的多模态控制器,参数内插型和输出内插型多模态控制器,由于综合利用了非线性系统多个工作点上的静态与动态方面的信息,与传统的基于单个... 本文考虑了利用非线性系统多个工作点上的线性化模型来设计多模态控制器的问题,构造了两种类型的多模态控制器,参数内插型和输出内插型多模态控制器,由于综合利用了非线性系统多个工作点上的静态与动态方面的信息,与传统的基于单个线性化模型设计的控制器相比较,在较大的范围内具有较好的性能,仿真例子表明了本文所设计的多模态控制器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性系统 VE控制 多模态控制
下载PDF
基于神经网络的多模态控制器设计(英文) 被引量:1
15
作者 沈毅 刘勇 胡恒章 《控制理论与应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387-392,共6页
基于神经网络所具有的定性推理和定量数值并行计算能力 ,以及学习记忆能力 ,集成非线性系统的多个特征模型和控制器 ,实现了控制系统的多模态智能控制 .该方法充分结合系统的定性知识和定量数学描述信息 ,实现了参数大范围变化时变系统... 基于神经网络所具有的定性推理和定量数值并行计算能力 ,以及学习记忆能力 ,集成非线性系统的多个特征模型和控制器 ,实现了控制系统的多模态智能控制 .该方法充分结合系统的定性知识和定量数学描述信息 ,实现了参数大范围变化时变系统的良好控制 .最后用该方法对某型激光制导炸弹设计了一多模态控制器 ,仿真结果表明了该方法的优良性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网络 多模态控制 激光制导炸弹 设计
下载PDF
基于多模态控制的智能车辆路径跟踪 被引量:4
16
作者 刘飞飞 陈臻阳 +2 位作者 彭辉辉 代云勇 陈文涛 《制造业自动化》 CSCD 2020年第6期99-102,共4页
为了使智能车辆的路径跟踪精度更加准确,设计了一种基于MPC控制和LQR控制相结合的多模态控制器,通过对跟踪路径曲率的判断,控制器选择相对应的控制模式,并解析车辆当前状态量和跟踪路径上相对应参考点状态量的偏差,输出控制集,最终完成... 为了使智能车辆的路径跟踪精度更加准确,设计了一种基于MPC控制和LQR控制相结合的多模态控制器,通过对跟踪路径曲率的判断,控制器选择相对应的控制模式,并解析车辆当前状态量和跟踪路径上相对应参考点状态量的偏差,输出控制集,最终完成路径跟踪。MATLAB仿真结果表明,这种多模态控制算法能精确快速的跟踪上参考路径,并保持良好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车辆 MPC LQR 多模态控制
下载PDF
复杂大系统中基于智能策略的多模态控制(英文) 被引量:1
17
作者 谭显坤 李雷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8期136-140,共5页
针对复杂大系统工业底层难以实施数学建模控制的问题,探讨了一种基于智能策略的多模态控制方法。分析了复杂大系统的控制论特性,指出了复杂过程控制存在的难题,讨论了分解协调原理,将复杂过程分解为若干子过程,面向独立子过程,提出了基... 针对复杂大系统工业底层难以实施数学建模控制的问题,探讨了一种基于智能策略的多模态控制方法。分析了复杂大系统的控制论特性,指出了复杂过程控制存在的难题,讨论了分解协调原理,将复杂过程分解为若干子过程,面向独立子过程,提出了基于多模态控制的智能策略,对工业底层的子过程构造了多模态控制算法。以惯性滞后过程为例进行仿真的比较实验。结果证明:采用多模态控制有比较好的动静态控制品质。研究结果表明提出的控制策略是合理与可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过程 多模态控制 智能控制策略
下载PDF
船舶航迹间接多模态控制方法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程启明 《应用科学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2期153-156,共4页
提出了一种船舶航迹间接多模态控制方法 ,船舶航向、航迹偏差、转向分别采用 P- Fuzzy- PID、BB- P- PID、P- PI- PD- PID多模态控制方法 .仿真结果表明此法航迹运行可靠 ,航迹控制性能良好 ,能自动捕捉转向点 ,并精确保持航迹 ,在航线... 提出了一种船舶航迹间接多模态控制方法 ,船舶航向、航迹偏差、转向分别采用 P- Fuzzy- PID、BB- P- PID、P- PI- PD- PID多模态控制方法 .仿真结果表明此法航迹运行可靠 ,航迹控制性能良好 ,能自动捕捉转向点 ,并精确保持航迹 ,在航线转向点处能自动进行转向 ,且转向快速平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迹控制 模糊控制 多模态控制 船舶操纵 自动舵 航线转向点 航迹编差
下载PDF
基于仿人智能控制理论的钢坯加热炉多模态控制策略 被引量:5
19
作者 张翠英 田建艳 《太原科技大学学报》 2008年第1期12-15,共4页
为了解决钢坯加热炉普遍存在的炉温控制精度低,能耗大等难题,文章根据仿人智能控制原理,利用钢坯加热过程的动态特征对加热炉温度控制系统进行了模态划分,不同模态采用不同的控制策略,从而实现钢坯加热炉炉温的多模态控制。最后进行了MA... 为了解决钢坯加热炉普遍存在的炉温控制精度低,能耗大等难题,文章根据仿人智能控制原理,利用钢坯加热过程的动态特征对加热炉温度控制系统进行了模态划分,不同模态采用不同的控制策略,从而实现钢坯加热炉炉温的多模态控制。最后进行了MATLAB仿真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钢坯加热炉采用多模态控制可以取得较好的控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炉温控制 多模态控制 MATLAB仿真
下载PDF
复杂不确定性过程中基于智能的多模态控制策略(英文) 被引量:1
20
作者 肖前军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19-123,共5页
数学模型难以描述复杂不确定性的过程。为了避免复杂不确定性过程控制中用数学范式建模与控制的困境,探索了一种基于无模型的智能控制策略。基于分解协调原理,对过程控制的难点进行了剖析,总结了底层复杂不确定性过程的控制论特征,研究... 数学模型难以描述复杂不确定性的过程。为了避免复杂不确定性过程控制中用数学范式建模与控制的困境,探索了一种基于无模型的智能控制策略。基于分解协调原理,对过程控制的难点进行了剖析,总结了底层复杂不确定性过程的控制论特征,研究了面向独立子过程的无模型多模态智能控制策略,并构造了一种多模态控制算法。实验仿真的响应曲线表明:基于仿人智能控制的多模态控制策略能获得预期的良好控制品质。研究结果表明:提出的多模态控制策略是合理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确定性 复杂过程 智能控制策略 多模态控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