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82篇文章
< 1 2 7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稀疏贝叶斯学习的大规模多用户检测算法
1
作者 陈平平 王宣达 +2 位作者 谢肇鹏 方毅 陈家辉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86-197,共12页
针对现有算法大都基于高斯逆伽马先验模型的稀疏贝叶斯学习(GIG-SBL),忽略了稀疏解所对应的支撑集向量稀疏性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伯努利高斯逆伽马先验模型的稀疏贝叶斯学习(BGIG-SBL)架构,通过引入一个伯努利先验的二元向量,设计了单... 针对现有算法大都基于高斯逆伽马先验模型的稀疏贝叶斯学习(GIG-SBL),忽略了稀疏解所对应的支撑集向量稀疏性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伯努利高斯逆伽马先验模型的稀疏贝叶斯学习(BGIG-SBL)架构,通过引入一个伯努利先验的二元向量,设计了单测量向量(SMV)的BGIG-SBL-SMV算法,结合支撑集向量的稀疏性提高重构性能。进一步将该算法扩展到多测量向量(MMV)方案,通过共享相同控制稀疏解的超参数,利用MMV的联合稀疏性提出BGIG-SBL-MMV算法。实验结果表明,所提BGIG-SBL-SMV算法相较于传统GIG-SBL-SMV算法,在mMTC用户检测场景可实现2 dB的性能增益;同时,所提BGIG-SBL-MMV算法相对于单测量向量BGIG-SBL-SMV算法,用户检测率和数据检错率的性能增益可达到4 dB,证明了所提算法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疏贝叶斯学习 压缩感知 多用户检测 海量机器通信
下载PDF
基于高斯近似的异步非正交多址接入多用户检测算法
2
作者 王培森 王悦能 +2 位作者 程波铭 杨悦 叶能 《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 2023年第1期73-81,共9页
码域非正交多址接入(NOMA)技术是卫星互联网实现泛在互联接入的潜在技术之一。考虑到星地传输具有大传播时延、高信道动态等特点,地面接入设备间保持严格定时同步将导致难以忍受的时间资源开销。多用户需要在松弛的同步关系下实现接入... 码域非正交多址接入(NOMA)技术是卫星互联网实现泛在互联接入的潜在技术之一。考虑到星地传输具有大传播时延、高信道动态等特点,地面接入设备间保持严格定时同步将导致难以忍受的时间资源开销。多用户需要在松弛的同步关系下实现接入。现有码域NOMA的多用户检测算法大多基于同步传输假设,无法准确建模并高效缓解异步多用户传输引入的复杂干扰。为此,将用户间的相对时延引入传统的二部因子图中构建一种新颖的多层因子图模型,并基于此提出一种基于高斯近似的低复杂度异步多用户检测算法。该算法在每个用户的估计之间进行迭代,并在用户之间传播估计信息改进近似。仿真结果表明,在高信噪比区域,所提出检测算法性能优于同步NOMA的类似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正交多址接入 异步 多用户检测 消息传递算法
下载PDF
基于最大后验概率准则的天基星座网络多用户检测方法
3
作者 张克楠 李兴乾 +1 位作者 杨胜 丁凯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66-72,共7页
天基星座网络中用户可以随意进出自由组网,活动用户的数量、身份和发送的数据随机变化,对接收用户的性能造成很大影响。多用户检测是指识别每个活动用户的身份并检测每个活动用户发送的数据。传统方法假设活动用户数等于网络可以容纳的... 天基星座网络中用户可以随意进出自由组网,活动用户的数量、身份和发送的数据随机变化,对接收用户的性能造成很大影响。多用户检测是指识别每个活动用户的身份并检测每个活动用户发送的数据。传统方法假设活动用户数等于网络可以容纳的最大用户数,这种方法模型比较简单且误码率性能不够理想。提出了一种基于最大后验概率准则的多用户检测方法,该方法将用户的活动状态建模为马尔科夫链,并将多用户检测转换为在网格图中使用BCJR算法搜索最优路径。仿真结果表明,当活动状态错误概率和符号错误概率达到10^(-3)时,本文所提方法与对照方法相比分别获得2.6 dB和1 dB信噪比增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基星座网络 多用户检测 最大后验概率准则 BCJR算法 马尔科夫链 网格图
下载PDF
免授权NOMA系统中基于变步长自适应匹配追踪的抗干扰多用户检测算法
4
作者 李玉阁 王天荆 +2 位作者 沈航 罗小康 白光伟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322-328,共7页
第五代移动通信系统(5G)通过非正交多址(NOMA)技术对无线通信资源进行非正交复用,以过载的方式提高了频谱利用效率和系统容量。NOMA系统采用免授权的方式减少了系统流程和信令开销,但是接收端需要进行多用户检测。基站利用活跃用户的稀... 第五代移动通信系统(5G)通过非正交多址(NOMA)技术对无线通信资源进行非正交复用,以过载的方式提高了频谱利用效率和系统容量。NOMA系统采用免授权的方式减少了系统流程和信令开销,但是接收端需要进行多用户检测。基站利用活跃用户的稀疏特性,采用压缩感知(CS)重构算法恢复活跃用户的混合稀疏向量,实现了高效的多用户检测。但5G网络中基站密集部署增强了相邻小区间的干扰,因而增加了CS检测难度及降低了检测精度。针对免授权NOMA系统中多用户检测存在干扰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变步长自适应匹配追踪的抗干扰多用户检测算法。在稀疏度未知的情况下,该算法以大步长快速接近、小步长精确逼近稀疏度的自适应变步长方式,实现抗干扰的活跃用户检测。仿真结果表明,在不同过载率下,所提算法的误比特率均低于传统的基于OMP,gOMP和SAMP的多用户检测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授权NOMA系统 多用户检测 抗干扰 变步长自适应匹配追踪
下载PDF
线性受限最小二乘恒模盲多用户检测算法 被引量:11
5
作者 傅洪亮 酆广增 《信号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490-493,共4页
本文将线性受限条件运用于最小二乘恒模算法,提出了一种线性受限最小二乘恒模盲多用户检测算法,称为LCLSCMA,并将它与传统的最小二乘恒模算法(LSCMA)进行了仿真比较。仿真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LCLSCMA算法比传统的最小二乘恒模算法的信... 本文将线性受限条件运用于最小二乘恒模算法,提出了一种线性受限最小二乘恒模盲多用户检测算法,称为LCLSCMA,并将它与传统的最小二乘恒模算法(LSCMA)进行了仿真比较。仿真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LCLSCMA算法比传统的最小二乘恒模算法的信干比性能和误码率性能要好,特别在低信噪比强多址干扰情况下性能仍优于LSCM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性受限 恒模算法 多用户检测 LCLSCMA LSCMA 最小二乘恒模算法 多用户检测算法 线性 CMA算法 仿真比较
下载PDF
一种新的盲空时多用户检测器 被引量:3
6
作者 王伶 焦李成 刘芳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835-838,共4页
多用户检测是DS CDMA系统中的一项关键技术 ,而阵列天线也是一项减轻多用户干扰的方法 .许多现存的多用户检测器需要知道很多系统参数 ,并且其自适应实现需要发送训练序列 .在多径衰落信道下 ,这些参数是很难获得的 .本文提出了一种新... 多用户检测是DS CDMA系统中的一项关键技术 ,而阵列天线也是一项减轻多用户干扰的方法 .许多现存的多用户检测器需要知道很多系统参数 ,并且其自适应实现需要发送训练序列 .在多径衰落信道下 ,这些参数是很难获得的 .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Kalman滤波的盲空时多用户检测器 (BSTKAL) ,这种多用户检测器不需要发送训练序列 .研究结果表明 ,检测器具有较强的抑制多址干扰和克服“远 近”效应的能力 ,并且能快速收敛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用户检测 DS-CDMA 多用户检测 空时处理 多址干扰 多径衰落
下载PDF
无线扩频通信系统中多用户检测技术的探究
7
作者 郭伟民 《数字技术与应用》 2023年第8期44-46,共3页
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扩频通信技术作为一种抗干扰性能较好的通信技术逐渐得到了广泛应用。扩频通信技术可以在信号传输过程中采用一种特殊的编码方式来扩展信号的频谱宽度,从而使得信号在传输过程中能够抵御多种形式的干扰,提... 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扩频通信技术作为一种抗干扰性能较好的通信技术逐渐得到了广泛应用。扩频通信技术可以在信号传输过程中采用一种特殊的编码方式来扩展信号的频谱宽度,从而使得信号在传输过程中能够抵御多种形式的干扰,提高了通信质量和可靠性。本文旨在综述无线扩频通信系统中多用户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和应用,介绍多用户检测技术的基本原理和算法,探讨多用户检测技术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并提出一些未来的研究方向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扩频通信 信号传输过程 无线通信技术 频谱宽度 扩频通信技术 编码方式 多用户检测技术 质量和可靠性
下载PDF
基于NLMS的CDMA盲自适应多用户检测算法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钱小聪 郑宝玉 贾孝德 《信号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912-916,共5页
多用户检测是抑制DS-CDMA系统多址干扰最有效的技术之一。由于所需的先验知识仪有期望用户的地址码,盲多用户检测技术的研究尤受重视。最小输出能量(MOE)准则被广泛用于盲线性多用户检测。目前已提出的该类检测器多采用LMS或RLS算法。... 多用户检测是抑制DS-CDMA系统多址干扰最有效的技术之一。由于所需的先验知识仪有期望用户的地址码,盲多用户检测技术的研究尤受重视。最小输出能量(MOE)准则被广泛用于盲线性多用户检测。目前已提出的该类检测器多采用LMS或RLS算法。本文则研究基于NLMS算法的盲自适应检测技术,并进一步提出盲自适应变步长NLMS检测器和参数可变的盲自适应变步长NLMS检测器。它们具备很好的收敛速度和跟踪能力,以及较高的输出信干比,同时计算复杂度仅为O(3N)或O(4N),非常适合硬件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用户检测 多用户检测 归一化LMS(NLMS) 码分多址(CDMA)
下载PDF
一种基于可变禁忌长度的多用户检测方法 被引量:2
9
作者 温万惠 刘光远 《信号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89-391,共3页
CDMA系统的性能很大程度上受多用户干扰影响。多用户检测是抑制多用户干扰的有效方法。文中介绍一种基于可变禁忌长度的多用户检测方法。该方法以传统匹配滤波器的判决输出为初始解,采用禁忌长度可变的禁忌搜索(TS)算法,使禁忌长度与搜... CDMA系统的性能很大程度上受多用户干扰影响。多用户检测是抑制多用户干扰的有效方法。文中介绍一种基于可变禁忌长度的多用户检测方法。该方法以传统匹配滤波器的判决输出为初始解,采用禁忌长度可变的禁忌搜索(TS)算法,使禁忌长度与搜索空间的崎岖程度相适应,以避免搜索限入局部最优。仿真实验证明,该方法具有较好的误比特性能和抗远近效应能力,并具有多项式复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码分多址(CDMA) 多用户检测(MUD) 禁忌搜索(TS)算法 搜索空间 多用户检测方法 禁忌搜索 长度 可变 抗远近效应能力 CDMA系统
下载PDF
基于RLS的多用户检测算法的设计与仿真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婷 钱承旭 +5 位作者 郭宇宁 柳勍婧 史洁丽 郭丹 王斌 张立毅 《天津商业大学学报》 2008年第3期21-23,共3页
在研究自适应MMSE多用户检测算法基本原理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RLS的自适应MMSE多用户检测算法,选取了代价函数,推导了算法的迭代公式,进行了计算机仿真,分析了仿真结果。仿真结果表明随着传输信号信噪比的增加,算法误码率降低。
关键词 自适应多用户检测 自适应MMSE多用户检测 RLS算法 MATLAB
下载PDF
Turbo编码STBC系统中削弱误差传播的迭代多用户检测技术 被引量:1
11
作者 金奕丹 吴伟陵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666-670,共5页
空时编码(STC)技术将天线阵列信号处理和信道编码技术联合起来实现无线信道容量的有效增加。为了抑制空时分组编码(STBC)系统的共道用户干扰,对低复杂度的多用户检测算法进行研究,该文提出了一种STBC系统的迭代(turbo)多用户接收机。该... 空时编码(STC)技术将天线阵列信号处理和信道编码技术联合起来实现无线信道容量的有效增加。为了抑制空时分组编码(STBC)系统的共道用户干扰,对低复杂度的多用户检测算法进行研究,该文提出了一种STBC系统的迭代(turbo)多用户接收机。该接收机由一个软入软出(SISO)基于均值的软判决多用户检测器(Soft Decision Multi-User Detector,SDMUD)和一组SISO Turbo信道解码器构成。两者之间通过迭代交换外信息,精确地估计用户信号。仿真结果表明这种接收技术经3次迭代后性能改善约2dB,并且系统性能会随着接收天线的增多而得到明显提高,从而大大增加系统容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时编码 多用户检测 信道容量 迭代处理 软判决多用户检测 Turbo信道解码
下载PDF
基于LMS的自适应MMSE多用户检测算法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婷 高以宽 +3 位作者 刘文艳 宋科科 孙云山 张立毅 《天津商学院学报》 2007年第6期9-11,共3页
阐述了自适应MMSE多用户检测算法的基本原理,提出了一种基于LMS的自适应MMSE多用户检测算法,推导了算法的迭代公式并进行了计算机仿真。仿真结果表明,随着传输信号信噪比的增加,算法误码率降低。
关键词 CDMA 自适应多用户检测 MMSE多用户检测 LMS算法
下载PDF
频选瑞利快衰落信道下的迭代多用户检测算法
13
作者 彭岳星 吴镇扬 +1 位作者 王维新 刘陈 《应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45-250,共6页
针对频选快衰落信道,提出一种新的信道模型及相应的自适应信道跟踪算法;针对宽带DS CDMA系统上行链路,提出一种改进的部分并行干扰消除(PPIC)算法.PPIC算法在估计出的信道信息辅助下实现干扰抑制与多用户检测,同时将检测结果反馈至信道... 针对频选快衰落信道,提出一种新的信道模型及相应的自适应信道跟踪算法;针对宽带DS CDMA系统上行链路,提出一种改进的部分并行干扰消除(PPIC)算法.PPIC算法在估计出的信道信息辅助下实现干扰抑制与多用户检测,同时将检测结果反馈至信道跟踪算法辅助实现自适应地估计时变信道,从而实现频选快衰落信道下DS CDMA系统上行链路的迭代多用户检测.数值仿真实验验证了本文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衰落信道 多用户检测算法 DS-CDMA系统 迭代多用户检测 瑞利 并行干扰消除 跟踪算法 上行链路 信道模型 干扰抑制 时变信道 检测结果 仿真实验 自适应 估计 宽带 反馈
下载PDF
功率控制和多用户检测在WCDMA系统中的联合应用 被引量:1
14
作者 许鸿奎 付宏志 《信息技术与信息化》 2005年第4期48-49,101,共3页
功率控制技术是WCDMA系统中克服“远近效应”、降低多址干扰(MAI)、保证链路质量、提高系统容量的关键技术。多用户检测技术是消除MAI的有效手段。本文分析两种技术的工作原理,指出二者之间的关系,探讨在WCDMA应用中结合使用两种技术的... 功率控制技术是WCDMA系统中克服“远近效应”、降低多址干扰(MAI)、保证链路质量、提高系统容量的关键技术。多用户检测技术是消除MAI的有效手段。本文分析两种技术的工作原理,指出二者之间的关系,探讨在WCDMA应用中结合使用两种技术的可行性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率控制 多用户检测 WCDMA MMSE 最小二乘准则 WCDMA系统 功率控制技术 多用户检测技术 应用 远近效应
下载PDF
多用户检测技术及其在窄带CDMA中的应用前景 被引量:1
15
作者 唐友喜 《通信世界》 2000年第S6期10-18,共2页
关键词 线性多用户检测 检测技术 检测方法 检测算法 最优多用户检测 抗多址干扰 窄带CDMA 自适应算法 复杂度 多级型
下载PDF
现代中国移动通信中的多用户检测算法研究
16
作者 臧爱军 《煤炭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57-159,共3页
对CDMA系统的不同多用户检测技术进行了探讨。重点对最小均方误差(MMSE)多用户检测算法就误码率方面做了研究和仿真。仿真结果表明MMSE多用户检测算法系统误码的性能可得到显著提高,MMSE多用户检测器兼顾了减小背景噪声和消除多址干扰... 对CDMA系统的不同多用户检测技术进行了探讨。重点对最小均方误差(MMSE)多用户检测算法就误码率方面做了研究和仿真。仿真结果表明MMSE多用户检测算法系统误码的性能可得到显著提高,MMSE多用户检测器兼顾了减小背景噪声和消除多址干扰两方面的要求,具有较好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MA 最小均方误差 多用户检测 (MMSE)多用户检测
下载PDF
同步CDMA系统中多步迭代多用户检测技术
17
作者 于秀兰 《信息技术》 2005年第4期40-41,44,共3页
同时考虑系统性能和运算量,将多步联合检测和迭代多用户检测技术结合起来,提出了多步迭代多用户检测技术。相对于单纯的MSJD,系统性能将大大提高;相对于单纯的迭代多用户检测,运算量将大大减少。
关键词 同步CDMA系统 迭代多用户检测 多步联合检测 多步迭代多用户检测
下载PDF
基于共轭梯度算法的自适应多用户检测
18
作者 魏志强 张郑亮 霍永亮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 2010年第4期98-100,共3页
阐述了自适应多用户检测的基本原理,提出了一种基于自适应共轭梯度(CG)算法的自适应MMSE多用户检测算法,推导了算法的迭代公式并进行了计算机仿真.仿真结果表明,与LMS算法、RLS算法相比,CG算法具有良好的性能.
关键词 CDMA 自适应多用户检测 自适应MMSE多用户检测 共轭梯度(CG)算法
下载PDF
基于子空间盲多用户检测算法的设计和仿真
19
作者 王钧 《信息技术》 2012年第6期153-157,共5页
随着数字移动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以码分多址(CDMA)为核心的第三代移动通信(3G)技术已经走入人们的日常生活。CDMA系统具有容量大、软容量、抗多径衰落强等优点,但多址干扰(MAI)的存在却严重的影响了系统的性能和容量,因此如何消除和抑... 随着数字移动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以码分多址(CDMA)为核心的第三代移动通信(3G)技术已经走入人们的日常生活。CDMA系统具有容量大、软容量、抗多径衰落强等优点,但多址干扰(MAI)的存在却严重的影响了系统的性能和容量,因此如何消除和抑制这种干扰就成了CDMA技术研究的热门话题之一,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已经将多用户检测技术(MUD)作为克服多址干扰的有效方法之一。文中主要研究了直接序列扩频码分多址(DS-CDMA)系统中的盲多用户检测算法,深入的研究了基于卡尔曼滤波的盲多用户检测算法,通过在卡尔曼滤波算法上引入子空间提高了原有卡尔曼滤波算法的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码分多址 多用户检测 多用户检测
下载PDF
并行干扰抵消算法在多用户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3
20
作者 李绍辉 张鸣 韦惠民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24-227,共4页
首先提出了一种将完全并行干扰抵消(PIC)与阵列天线相结合的空时多用户检测技术。给出的仿真结果证明:引入PIC算法后的空时多用户检测系统性能得到改善,计算复杂度得以降低;但是由于PIC随着级数的增加出现不稳定状态,因此针对它的收敛... 首先提出了一种将完全并行干扰抵消(PIC)与阵列天线相结合的空时多用户检测技术。给出的仿真结果证明:引入PIC算法后的空时多用户检测系统性能得到改善,计算复杂度得以降低;但是由于PIC随着级数的增加出现不稳定状态,因此针对它的收敛文中又提出一种大系统中(用户数和扩频增益趋于无穷,而其比值保持恒定)的部分并行干扰抵消算法,以此作为完全PIC算法的一种改进。仿真结果表明:这种部分PIC算法误码率最终收敛于MMSE算法,并且收敛因子的计算有所简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部分并行干扰抵消 多用户检测技术 空时多用户检测 应用 MMSE算法 仿真结果 计算复杂度 不稳定状态 PIC 阵列天线 系统性能 扩频增益 收敛因子 用户 大系统 误码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