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9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火电厂锅炉运行优化目标值计算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10
1
作者 吴智群 王顶辉 +2 位作者 黄廷辉 胡洪华 吴涛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27-29,共3页
通过分析锅炉运行目标值的影响因素,指出运行目标值可分为直接运行参数和间接性能参数两类;提出了间接性能参数目标值的计算方法,并通过某电厂600MW机组运行优化管理系统的实际应用,给出了直接运行和间接性能两类参数的耗差计算方法。... 通过分析锅炉运行目标值的影响因素,指出运行目标值可分为直接运行参数和间接性能参数两类;提出了间接性能参数目标值的计算方法,并通过某电厂600MW机组运行优化管理系统的实际应用,给出了直接运行和间接性能两类参数的耗差计算方法。应用结果表明,两类参数对煤耗的影响量一致,可用于锅炉性能监测和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厂 锅炉 运行优化 耗差分析 目标 计算方法
下载PDF
一种异形支架结构的多目标优化设计方法 被引量:1
2
作者 冯凯 王军 +1 位作者 林君哲 韩清凯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50-255,共6页
以航空发动机润滑油箱在机匣上安装时所采用的成附件安装结构支架为典型代表,具有复杂结构形式的异形支架,要求具有相对较高的刚度和较轻的质量,为此,建立了综合正交试验方法、有限元分析方法和神经网络拟合方法相结合的一种结构动力学... 以航空发动机润滑油箱在机匣上安装时所采用的成附件安装结构支架为典型代表,具有复杂结构形式的异形支架,要求具有相对较高的刚度和较轻的质量,为此,建立了综合正交试验方法、有限元分析方法和神经网络拟合方法相结合的一种结构动力学特性的优化设计方法,对于具有复杂结构形式的支架结构具有较高的优化设计效率。应用正交试验方法,在支架样件模型的设计变量的可行域内合理地选择零件的解集,使该解集能充分反映优化的目标变量与设计变量之间的关系;使用有限元参数化仿真方法,对选择出的样件模型进行参数化仿真计算,得到解集中每个样件模型对应的优化的目标变量值;基于神经网络拟合方法,基于参数化仿真得到的数据,构建出设计变量与优化目标变量之间的数学模型,并使用多目标优化算法NSGA-Ⅱ进行迭代求解,得到最终优化设计结果;优化样件与初始样件的固有频率相对变化率与仿真计算值基本一致,可以验证支架结构多目标优化设计方法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附件安装结构 正交试验方法 多目标优化设计 有限元分析
下载PDF
多目标层次分析方法在沈阳市初始水权优化分配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孙娟 《水利技术监督》 2018年第6期94-97,共4页
文章采样多目标层次分析方法对沈阳市的初始水权进行优化分配。结果表明:相比于优化前,沈阳市各行政县农业用水比例增加,平均增加224万m^3水量,行政市区工业用水增加比例较大,平均增加1178万m^3水量,各行政县的生活用水均相比优化前有... 文章采样多目标层次分析方法对沈阳市的初始水权进行优化分配。结果表明:相比于优化前,沈阳市各行政县农业用水比例增加,平均增加224万m^3水量,行政市区工业用水增加比例较大,平均增加1178万m^3水量,各行政县的生活用水均相比优化前有所减少,而行政市区的生活用水比例有所提高,生态用水呈现一定程度的增加,增加比例为138万m^3。研究成果对于市县未来水权合理定量分配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目标层次分析方法 水权优化分配 工业用水 农业用水 生活用水 生态用水 沈阳市
下载PDF
基于分析的空调系统运行控制的多目标优化 被引量:10
4
作者 方兴 晋欣桥 +2 位作者 杜志敏 王逸骏 范波 《制冷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7-14,38,共9页
针对空调系统运行效率低下,且运行过程中子系统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问题,本文基于分析方法提出一种空调系统多目标运行优化方法,以提高空调系统整体的运行效率。以某机场航站楼空调系统为研究对象,采用分析方法建立了空调系统... 针对空调系统运行效率低下,且运行过程中子系统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问题,本文基于分析方法提出一种空调系统多目标运行优化方法,以提高空调系统整体的运行效率。以某机场航站楼空调系统为研究对象,采用分析方法建立了空调系统的生产结构图,并根据生产结构将空调系统划分为3个子系统。在建立子系统分析模型的基础上,以3个子系统的最小损为优化目标,采用多目标粒子群优化算法(MOPSO)对空调系统的运行参数进行优化。针对某一典型日的运行工况对空调系统进行多目标优化,结果表明:相对于空调系统的原始控制方式,采用多目标运行优化方法可以有效减小空调各个子系统以及整个系统的损,使空调系统的运行效率明显提高,达到了节能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调节系统 优化控制 多目标优化方法(火用)分析
下载PDF
基于灰色关联和主成分分析的车削加工多目标优化 被引量:24
5
作者 刘春景 唐敦兵 +1 位作者 何华 陈兴强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293-298,292,共7页
采用田口方法构建以切削速度、进给速度和切削深度为设计变量,以表面粗糙度、切削力和刀具磨损为输出特性指标的车削试验模型,基于灰色关联和主成分分析对车削加工进行多目标优化,灰色关联度计算中的权重系数由输出特性指标的主成分分... 采用田口方法构建以切削速度、进给速度和切削深度为设计变量,以表面粗糙度、切削力和刀具磨损为输出特性指标的车削试验模型,基于灰色关联和主成分分析对车削加工进行多目标优化,灰色关联度计算中的权重系数由输出特性指标的主成分分析获取。钛合金车削加工参数最优的水平组合为A3B1C1,即切削速度为240 m/min、进给速度为0.10 mm/r、切深为0.15 mm,此时表面粗糙度为0.168μm,切削力为163.636 N,刀具磨损为0.129 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削加工 田口方法 灰色关联 主成分分析 多目标优化
下载PDF
基于NSGA-Ⅱ算法的VM循环热泵多目标优化分析 被引量:7
6
作者 谢英柏 周博滔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807-1813,共7页
以系统性能COP和效率ηe作为综合优化目标函数,选取热源温度、循环平均压力、冷热腔容积比和转速作为决策变量。在决策变量的约束条件内,采用Matlab软件和NSGA-Ⅱ算法,得到Pareto最优前端,利用TOPSIS优选方法优选COP和效率ηe综合指标... 以系统性能COP和效率ηe作为综合优化目标函数,选取热源温度、循环平均压力、冷热腔容积比和转速作为决策变量。在决策变量的约束条件内,采用Matlab软件和NSGA-Ⅱ算法,得到Pareto最优前端,利用TOPSIS优选方法优选COP和效率ηe综合指标最佳的工况。对于以上4个决策变量,热源温度对目标函数的影响最大,冷热腔容积比与转速影响相对较小,循环平均压力的影响最小。因此在实际运行中,应首先保证热源温度恒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M循环热泵 系统性能 [火用]效率 多目标优化 NSGA-Ⅱ算法 TOPSIS优选方法
原文传递
复杂电路分析的最优化程序方法与应用 被引量:2
7
作者 侯祥林 历风满 《控制工程》 CSCD 2002年第5期85-87,96,共4页
应用最优化基本原理 ,提出了以支路电流和节点电位为设计变量 ,以电路平衡条件为目标函数的任意复杂电路分析的框架式目标函数优化程序方法。该方法所构造的框架式目标函数 ,将根据具体电路输入参数 ,合理地设计变量分配与排序和完成目... 应用最优化基本原理 ,提出了以支路电流和节点电位为设计变量 ,以电路平衡条件为目标函数的任意复杂电路分析的框架式目标函数优化程序方法。该方法所构造的框架式目标函数 ,将根据具体电路输入参数 ,合理地设计变量分配与排序和完成目标函数的累积运算 ,可快速实现任意组合电路的分析计算。电路问题算例验证了这种程序方法的可行性和通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电路分析 优化程序方法 框架式目标函数 人工神经网络
下载PDF
基于遗传算法的多目标优化方法 被引量:6
8
作者 钱艳婷 王鹏涛 《天津理工大学学报》 2010年第3期20-22,共3页
本文通过建立多目标问题模型,提出了运用改进的遗传算法求解多目标物流网络问题.该算法借鉴AHP方法的思想,采用将其与遗传算法混合的求解策略,并采用分阶段化的实数编码思想以及相应的遗传算子设计,对遗传算法进行适应性改进.
关键词 遗传算法 多目标优化 AHP(层次分析)方法
下载PDF
约束多目标优化问题的区间极大熵方法 被引量:2
9
作者 宋协武 王海军 《徐州工程学院学报》 2005年第1期68-72,共5页
根据多目标优化的基本原理,提出一种新的评价函数法,结合区间分析的方法,提出了求解多目标规划问题的区间极大熵方法,并进一步证明了此方法的收敛性.
关键词 极大熵方法 多目标优化问题 评价函数法 基本原理 区间分析 规划问题 收敛性 求解
下载PDF
探究多目标电网规划的分层最优化方法 被引量:2
10
作者 方丽丽 桂轩 宋畅 《通讯世界》 2017年第13期137-138,共2页
如今我国各个领域均得到了很好的发展,而社会各界对电能的需求也越来越高,无论是质量方面,还是总量方面均有所提升。在此种情况下传统的电网规划已经难以满足社会发展要求和发展趋势,实现多目标电网规划已经是必然趋势,其可以有效解决... 如今我国各个领域均得到了很好的发展,而社会各界对电能的需求也越来越高,无论是质量方面,还是总量方面均有所提升。在此种情况下传统的电网规划已经难以满足社会发展要求和发展趋势,实现多目标电网规划已经是必然趋势,其可以有效解决传统电网规划中存在的问题。本文通过查阅相关资料,简要介绍了多目标电网规划中存在的问题、分层最优化的模型、多目标电网规划建设方法,并进行了案例分析,以期能够为促进多目标电网规划方面的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目标 电网规划 分层最优化方法 问题 模型 案例分析
下载PDF
面向余热回收的超临界CO_(2)动力循环高级[火用]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姜悦茂 王顺森 +2 位作者 吴杰鹏 颜晓江 宋立明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3-55,共13页
针对常规[火用]分析方法不能揭示部件总[火用]损中那部分是由自身不可逆性造成的以及有多少可以通过优化而避免的问题,对面向余热回收的超临界CO_(2)动力循环进行了高级[火用]分析,找出[火用]损来源,探究部件真实提升潜能。首先,从热力... 针对常规[火用]分析方法不能揭示部件总[火用]损中那部分是由自身不可逆性造成的以及有多少可以通过优化而避免的问题,对面向余热回收的超临界CO_(2)动力循环进行了高级[火用]分析,找出[火用]损来源,探究部件真实提升潜能。首先,从热力学、经济与紧凑性3个角度对回热式循环余热回收系统进行了多目标优化,进行了热经济与常规[火用]分析;继而,将每个部件的[火用]损细分为内源可避免、内源不可避免、外源可避免与外源不可避免4部分,进行了高级[火用]分析;最后,比较了常规[火用]与高级[火用]分析结果,揭示了常规[火用]分析方法的局限性。结果表明,经优化后系统净发电量、平准化度电成本与单位功率面积分别为6.24 MW、4.48美分/(kW·h)与0.19 m^(2)/kW;回热器总[火用]损率最高,约为36.7%。由于关键设备技术限制,系统极限[火用]效率相比理想工况低约7%,系统总[火用]损主要由部件自身不可逆性产生,其中有42.9%可通过部件改进而减少。在不同燃机工况下,透平具有最高的内源可避免[火用]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余热回收 超临界CO_(2)动力循环 多目标优化 热经济分析 高级[火用]分析
下载PDF
基于多目标优化策略的曲线钢轨非对称打磨设计 被引量:1
12
作者 周骏 刘林芽 李纪阳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3166-3178,共13页
铁路曲线钢轨打磨一直是养护维修工作的重点之一,虽然钢轨的磨损不可避免,但适当打磨型面能有效减缓磨损。为了降低打磨去除量,改善轮轨接触性能,提高铁路系统的安全性和经济性,提出一种基于多目标协方差矩阵自适应优化策略(MO-CMA-ES)... 铁路曲线钢轨打磨一直是养护维修工作的重点之一,虽然钢轨的磨损不可避免,但适当打磨型面能有效减缓磨损。为了降低打磨去除量,改善轮轨接触性能,提高铁路系统的安全性和经济性,提出一种基于多目标协方差矩阵自适应优化策略(MO-CMA-ES)的曲线段打磨型面设计方法。首先,通过主成分分析方法(PCA),从钢轨磨耗型面中选取代表性的磨耗型面作为初始种群。接着,采用NURBS曲线拟合算法对这些型面进行曲线拟合,以建立参数化模型。随后,使用MOCMA-ES算法进行多目标优化,其中目标函数包括降低打磨去除量、轮重减载率和轮轴横向力。根据每个型面在不同目标函数下的适应度值,进行种群的进化与连续迭代,直到满足终止条件,即适应度函数值不再显著变化。最后,从最终的种群中选取目标适应度值最小的子代个体作为最优解。优化结果显示,优化型面降低了45.3%的打磨去除量,同时内外轨轨顶的打磨下降高度分别降低了0.84 mm和0.23 mm。静态轮轨接触方面,优化后的轮轨接触点分布更加均匀,且轨距角过渡区域的跳跃现象得到改善。动力学性能方面,优化型面降低了列车车体的横向加速度和轮轨横向力。此外,有效减小了轮对的横向位移,并微幅降低了轮轨最大接触应力。研究结果为曲线钢轨打磨提供了一种智能化的设计方法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轨磨耗 主成分分析方法 多目标协方差矩阵自适应优化算法 磨耗代表型面 钢轨打磨去除量
下载PDF
基于协同优化的耐压柱壳多学科多目标优化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萌 刘峰 +1 位作者 田震 杨松源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2-69,共8页
为提高耐压柱壳的设计效率和结构性能,本文基于多学科设计优化思想,进行了耐压柱壳多学科设计优化的学科分解,确定了耐压柱壳多学科优化设计的设计参数,明确了设计变量间的耦合关系,设计了耐压柱壳参数化分析流程,进行了设计变量灵敏度... 为提高耐压柱壳的设计效率和结构性能,本文基于多学科设计优化思想,进行了耐压柱壳多学科设计优化的学科分解,确定了耐压柱壳多学科优化设计的设计参数,明确了设计变量间的耦合关系,设计了耐压柱壳参数化分析流程,进行了设计变量灵敏度分析。在利用响应面模型建立了具有较高拟合精度耐压柱壳近似模型的基础上,以质量排水量比和极限载荷为目标函数,建立了基于协同优化方法的耐压柱壳多学科多目标优化模型,在确定了系统层和学科层的优化求解方法基础上,设计了基于协同优化的耐压柱壳多学科多目标优化框架,进行了优化的求解工作,得到了优化方案。与初始方案的对比表明:所得到的Pareto解集中,部分方案在2个目标函数上均得到了优化,验证了优化框架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压柱壳 设计参数 耦合关系 参数化分析流程 近似模型 目标函数 协同优化方法 多学科多目标优化 优化框架
下载PDF
基于田口方法与灰色关联分析的碰撞射流通风系统优化 被引量:3
14
作者 齐贺闯 叶筱 +1 位作者 亢燕铭 钟珂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27-133,142,共8页
采用田口试验正交表和信噪比理论,研究送风口高度、送风温差、送风速度等设计变量对碰撞射流通风(impinging jet ventilation, IJV)各项性能(如头足温差、吹风感、呼吸区空气龄、送风能量利用系数)的影响,给出了单一指标达到最佳时设计... 采用田口试验正交表和信噪比理论,研究送风口高度、送风温差、送风速度等设计变量对碰撞射流通风(impinging jet ventilation, IJV)各项性能(如头足温差、吹风感、呼吸区空气龄、送风能量利用系数)的影响,给出了单一指标达到最佳时设计变量的组合关系。以降低头足温差、吹风感、呼吸区空气龄和提高送风能量利用系数为目标进行多参数优化,利用灰色关联分析得到使IJV整体通风性能达到最优的设计变量匹配组合关系,并通过方差分析确定了各设计变量对IJV整体通风性能影响的显著性。通过试验对所获得的最佳设计变量组合进行合理性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碰撞射流通风 田口方法 灰色关联分析 多目标优化 通风性能
下载PDF
船载GT-sCO_(2)双布雷顿联合循环经济分析与多目标优化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群 姜悦茂 +3 位作者 王哲 韩凤翚 纪玉龙 蔡文剑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87-99,共13页
为了进一步提高船载动力系统中燃气轮机的效率且降低能源消耗与经济成本,本文对由燃气轮机循环与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组成的双布雷顿联合循环系统GT-sCO_(2)进行了热力性能与经济性能的分析与优化。对拟建系统进行了[火用]经济分析,选取... 为了进一步提高船载动力系统中燃气轮机的效率且降低能源消耗与经济成本,本文对由燃气轮机循环与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组成的双布雷顿联合循环系统GT-sCO_(2)进行了热力性能与经济性能的分析与优化。对拟建系统进行了[火用]经济分析,选取6个决策变量并研究参数对[火用]效率和单位电力成本两个目标函数的影响。采用基于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的多目标优化方法,对联合循环进行优化以获得最优的系统参数。结果表明,在设计工况下,相对于单一的燃气轮机循环,GT-sCO_(2)联合循环净功率增加了29.44%,[火用]效率提高了29.21%,单位电力成本降低了6.2%,联合循环从热力性能和经济性能上都具有明显优势。联合循环各部件的[火用]损失之和约占总输入[火用]的31.66%,[火用]损失成本占总成本的69.85%,需要优化关键部件的热力参数以提高循环的[火用]经济性。通过控制变量进行的参数研究结果表明,系统[火用]效率及单位电力成本具有不同决策变量的最优值。多目标优化获得联合系统最佳的[火用]效率为48.44%,最佳的单位电力成本为0.292 6元/(kW·h),循环的净输出功率为42 804 kW。本文从热力性和经济性的角度为船舶燃气轮机循环及其余热回收循环的联合性能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气轮机循环 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 船载动力系统 [火用]经济分析 多目标优化
下载PDF
基于Isight软件的白车身多目标优化方法 被引量:1
16
作者 华翔 田国红 +1 位作者 栾海 刘嘉楷 《汽车实用技术》 2023年第11期95-100,共6页
白车身(BIW)是汽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驾乘人员的安全起到最直接的保护作用,其基本性能尤为重要,然而各性能之间往往存在冲突性,某一项性能的提升往往对其他项性能产生消极作用。为了在汽车车身设计过程中,更好地权衡某些性能,找到与设... 白车身(BIW)是汽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驾乘人员的安全起到最直接的保护作用,其基本性能尤为重要,然而各性能之间往往存在冲突性,某一项性能的提升往往对其他项性能产生消极作用。为了在汽车车身设计过程中,更好地权衡某些性能,找到与设计车型目标性能更为匹配的设计参数,文章以某一小型纯电动汽车的白车身为例,通过有限元方法仿真分析其性能,再应用Isight软件采集数据并建立模型,找到多目标最优解,以供设计师选择满足设计目标且性能尽可能优异的设计参数,该设计方法对白车身参数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车身 多目标优化方法 有限元分析 灵敏度分析 最优解集 PARETO前沿 Isight软件
下载PDF
考虑风光消纳的风光核储混合系统容量优化
17
作者 聂雪颖 程懋松 +1 位作者 左献迪 戴志敏 《综合智慧能源》 2025年第1期51-61,共11页
本研究主要通过多目标进化算法对风光核储混合能源系统进行容量优化配置。混合能源系统包括光伏电池、风机、小型模块化钍基熔盐堆(smTMSR),以及蓄热系统等。以提高供电稳定性、减小发电成本、降低弃电率(ECP)和提高可再生能源在整个供... 本研究主要通过多目标进化算法对风光核储混合能源系统进行容量优化配置。混合能源系统包括光伏电池、风机、小型模块化钍基熔盐堆(smTMSR),以及蓄热系统等。以提高供电稳定性、减小发电成本、降低弃电率(ECP)和提高可再生能源在整个供电系统的出力占比(可再生能源占比(REF))为目标,选择光伏容量、风机容量,以及蓄热系统容量作为优化参数,并选取武威市当地的气象数据作为输入参数,通过对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Ⅱ,Ⅲ(NSGA-Ⅱ,NSGA-Ⅲ),以及强度帕累托进化算法(SPEA-SDE)性能的比较,选择较优的算法对多目标优化问题进行求解得到帕累托解集。通过基于指标相关性的指标权重确定(CRITIC)方法确定目标权重,采用理想解排序法(TOPSIS)对得到的帕累托解进行排序,从而选择最佳折中解。结果表明NSGA-Ⅱ相较于其他算法收敛速度最快,但解集均匀性较差。NSGA-Ⅲ尽管收敛速度较慢,但相较于其他算法其解集均匀性最好。优化结果显示最优容量配置功率供应缺失率(DPSP)为0.9686%,平准化电力成本(LCOE)为0.0857美元(/kW·h),ECP为4.8986%,REF为21.2589%。其中弃电量主要来自核电弃电,可再生能源弃电量较少。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光伏容量对DPSP,ECP及REF的影响最为显著,风机容量对LCOE的影响最为显著。风光核储混合能源系统可有效促进可再生能源消纳,保证了系统供电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光核储混合能源系统 多目标容量配置优化 可再生能源消纳 指标权重确定方法 理想解排序法 敏感性分析
下载PDF
基于方法的空调冷热源系统优化决策 被引量:9
18
作者 龚光彩 曾巍 常世钧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16-19,共4页
结合方法和热经济学原理建立了空调冷热源系统的分析模型,阐述了产品成本是评价冷热源系统方案优劣的关键因素.采用多目标模糊决策方法,综合考虑了单位产品成本、初投资、技术先进性、安装面积、运行安全可靠性、维护管理难易... 结合方法和热经济学原理建立了空调冷热源系统的分析模型,阐述了产品成本是评价冷热源系统方案优劣的关键因素.采用多目标模糊决策方法,综合考虑了单位产品成本、初投资、技术先进性、安装面积、运行安全可靠性、维护管理难易程度和环保性等多种影响因素,基于方法的冷热源优化决策算法.通过应用实例,说明了此新优化决策算法相比工程中传统决策方法,可靠性更高,使各决策方案间优劣区分度更加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热源系统 [火用] [火用]分析方法 产品火用成本 优化决策
下载PDF
大型燃煤发电机组热力性能优化集成分析研究现状 被引量:6
19
作者 杨勇平 黄圣伟 +3 位作者 付鹏 李承周 谭天宇 王宁玲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89-95,共7页
为进一步提高大型燃煤发电关键设计和运行技术水平,总结我国当前的火电行业构成与能耗水平特点,并与国际先进水平进行对比,针对当前我国燃煤发电机组的深度节能需求,从火电机组能量系统的分析和优化两个层面开展调研。系统分析侧重于揭... 为进一步提高大型燃煤发电关键设计和运行技术水平,总结我国当前的火电行业构成与能耗水平特点,并与国际先进水平进行对比,针对当前我国燃煤发电机组的深度节能需求,从火电机组能量系统的分析和优化两个层面开展调研。系统分析侧重于揭示燃煤发电机组能耗的空间分布规律,而系统优化则基于机组节能潜力提出科学有效的方案寻优策略。对目前国内外在燃煤发电机组系统集成优化上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提炼,以期对现有机组的节能改造提供理论基础,为未来机组的优化设计提供新的方法和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燃煤发电机组 能耗作用 火用经济分析 多目标优化
下载PDF
基于轨迹灵敏度分析的电力系统稳定器参数优化设计 被引量:22
20
作者 周保荣 房大中 孙景强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9期20-23,84,共5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时域仿真的电力系统稳定器(PSS)参数优化方法。该方法将 PSS 的参数设置归结为优化问题首先通过轨迹灵敏度仿真得到目标函数的梯度信息,再应用共轭梯度技术优化多个 PSS 参数。由于在目标函数中考虑了电力系统大扰动中的... 提出了一种基于时域仿真的电力系统稳定器(PSS)参数优化方法。该方法将 PSS 的参数设置归结为优化问题首先通过轨迹灵敏度仿真得到目标函数的梯度信息,再应用共轭梯度技术优化多个 PSS 参数。由于在目标函数中考虑了电力系统大扰动中的非线性特征,该方法可以抑制小扰动引起的自发性振荡及有效阻尼大扰动引起的系统振荡。在两个IEEE典型系统上进行的特征值分析及时域仿真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实用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稳定器 时域仿真 PSS 参数优化方法 振荡 灵敏度分析 目标函数 大扰动 归结 IEEE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