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9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点阵激光联合多磺酸粘多糖乳膏治疗儿童术后瘢痕的效果研究
1
作者 刘欣欣 毕田田 +2 位作者 陈立新 宫泽琨 李钦峰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24年第3期63-66,共4页
目的探讨超脉冲CO_(2)点阵激光联合多磺酸粘多糖乳膏处理早期手术切口,预防切口瘢痕增生的效果。方法筛选303例皮肤肿物切除术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CO_(2)点阵激光+多磺酸粘多糖乳膏组(实验组)、CO_(2)点阵激光组(激光组)和多磺酸粘... 目的探讨超脉冲CO_(2)点阵激光联合多磺酸粘多糖乳膏处理早期手术切口,预防切口瘢痕增生的效果。方法筛选303例皮肤肿物切除术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CO_(2)点阵激光+多磺酸粘多糖乳膏组(实验组)、CO_(2)点阵激光组(激光组)和多磺酸粘多糖乳膏组(对照组)。其中实验组103例,于完整拆除缝线后2周使用CO_(2)点阵激光处理切口,于脱痂后即刻涂多磺酸粘多糖乳膏,持续1月,重复治疗4次,术后6个月评估瘢痕情况。激光组99例,拆线2周单纯应用点阵激光治疗。对照组101例,拆线后2周外涂多磺酸粘多糖乳膏。对比三组患儿术后瘢痕情况,以改良曼彻斯特瘢痕量表(mMSS)为依据,观察CO_(2)点阵激光联合多磺酸粘多糖乳膏在预防切口瘢痕增生的效果。结果拆线2周后实验组mMSS总评分为(15.80±2.58)分,激光组为(15.50±2.32)分,对照组为(15.60±2.71)分;6个月后,实验组mMSS总评分为(5.80±1.49)分,激光组为(7.60±1.42)分,对照组为(9.70±1.65)分,三组与治疗前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6个月后三组m MSS总评分和m MSS各单项评分[视觉模拟量表(VAS)、颜色、平整度和外形]均较拆线2周时减少,实验组各项评分均低于激光组和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拆线后尽早应用CO_(2)点阵激光联合多磺酸粘多糖乳膏可预防手术切口处瘢痕增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点阵激光 瘢痕 多磺酸粘多糖乳膏 改良曼彻斯特瘢痕量表
下载PDF
0.03%他克莫司软膏联合多磺酸粘多糖乳膏治疗面部单纯糠疹的效果观察
2
作者 阳眉 龙莉 +1 位作者 冯燕艳 饶朗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4年第2期73-77,共5页
目的:观察探讨0.03%他克莫司软膏联合多磺酸粘多糖乳膏治疗面部单纯糠疹的美学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1月-2022年1月门诊收治的105例面部单纯糠疹患儿为观察对象,通过随机数字法随机分为联合组(n=53)和对照组(n=52),对照组给予多磺酸粘... 目的:观察探讨0.03%他克莫司软膏联合多磺酸粘多糖乳膏治疗面部单纯糠疹的美学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1月-2022年1月门诊收治的105例面部单纯糠疹患儿为观察对象,通过随机数字法随机分为联合组(n=53)和对照组(n=52),对照组给予多磺酸粘多糖乳膏治疗,联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0.03%他克莫司软膏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症状体征评分、皮肤生理功能指标[角质层含水量(Water content of stratum corneum,WCSC)、皮肤油脂(Skin sebum,SC)、经表皮水分流失(Transepidermal water loss,TEWL)]、复发情况、不良反应及美学效果满意度。结果:治疗4周后,联合组总有效率为88.68%,对照组为71.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儿各项症状体征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两组患儿鳞屑、瘙痒、色素减退、皮损面积及皮损数量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联合组各症状体征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儿皮肤生理功能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两组患儿WCSC和SC均显著升高(P<0.05),TEWL均显著降低(P<0.05),且联合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束治疗随访4周,联合组患儿复发率(14.89%)低于对照组(27.0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儿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联合组患儿美学效果总满意度(96.23%)显著高于对照组(82.69%)(P<0.05)。结论:0.03%他克莫司软膏联合多磺酸粘多糖乳膏治疗面部单纯糠疹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儿皮损症状和皮肤生理功能,能有效预防复发,提高美学效果,且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他克莫司软 多磺酸粘多糖乳膏 面部 单纯糠疹 美学效果
下载PDF
中药热敷联合多磺酸粘多糖乳膏治疗动静脉内瘘血肿的效果观察
3
作者 时宽凡 温永双 魏亚琼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4年第4期662-665,共4页
目的探讨中药热敷联合多磺酸粘多糖乳膏对动静脉内瘘血肿的护理效果。方法本研究为随机对照试验。选取2021年2月至2023年2月连云港市中医院门诊动静脉内瘘血肿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照组30例和联合组30例。参照组男21例,女9例... 目的探讨中药热敷联合多磺酸粘多糖乳膏对动静脉内瘘血肿的护理效果。方法本研究为随机对照试验。选取2021年2月至2023年2月连云港市中医院门诊动静脉内瘘血肿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照组30例和联合组30例。参照组男21例,女9例,年龄(47.58±7.15)岁,采用多磺酸粘多糖乳膏联合常规护理;联合组男20例,女10例,年龄(46.45±6.14)岁,在参照组基础上实施中药热敷。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的皮下血肿消退时间和疼痛持续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护理满意度。采用t检验、χ^(2)检验。结果联合组患者的皮下血肿消退时间、疼痛持续时间均短于参照组[(7.54±2.25)d比(10.85±3.14)d、(4.25±0.48)d比(6.50±0.51)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934、9.072,均P<0.001);联合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参照组[6.67%(2/30)比26.67%(8/30)],护理总满意度高于参照组[90.00%(27/30)比66.67%(20/3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320、4.812,P=0.038、0.028)。结论中药热敷联合多磺酸粘多糖乳膏可加快动静脉内瘘血肿患者的皮下血肿消退,缩短疼痛持续时间,提升护理满意度,减少并发症发生,缓解炎症,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静脉内瘘 血肿 中药热敷 多磺酸粘多糖乳膏 护理效果
下载PDF
多磺酸粘多糖乳膏联合阿达帕林凝胶治疗玫瑰痤疮的疗效及对皮肤屏障功能的影响
4
作者 赵秘密 曾慧 +1 位作者 欧阳飞 刘婷婷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4年第1期103-107,共5页
目的:研究多磺酸粘多糖乳膏联合阿达帕林凝胶治疗玫瑰痤疮的疗效及对皮肤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8月-2021年8月笔者医院126例玫瑰痤疮患者进行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以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3例,两组均给... 目的:研究多磺酸粘多糖乳膏联合阿达帕林凝胶治疗玫瑰痤疮的疗效及对皮肤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8月-2021年8月笔者医院126例玫瑰痤疮患者进行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以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3例,两组均给予盐酸多西环素片口服同时采用阿达帕林凝胶局部外涂治疗,观察组患者另加用多磺酸粘多糖乳膏治疗,两组疗程均为8周。比较两组治疗有效率,治疗后皮肤屏障功能、角质层分析结果和炎症反应水平。结果:治疗8周后,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85.71%,高于对照组(68.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两组角质层含水量和表皮油脂含量均明显升高(P<0.05),两组经表皮失水率(Transepidermal water loss,TEWL)和红斑指数(Erythema index,EI)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角质层含水量和表皮油脂含量高于对照组,TEWL和EI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两组皮肤粘脱蛋白质含量、丝氨酸蛋白酶活性及血清抗菌肽LL-37、白介素6(Interleukin 6,IL-6)、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9,MMP-9)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各项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磺酸粘多糖乳膏和阿达帕林凝胶联合治疗丘疹脓疱型玫瑰痤疮可有效改善局部炎症反应,减轻皮肤组织损伤,促进皮肤屏障功能恢复,提升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玫瑰痤疮 多磺酸粘多糖乳膏 阿达帕林凝胶 皮肤屏障 炎症反应
下载PDF
多磺酸粘多糖乳膏联合京万红软膏治疗Ⅰ、Ⅱ期压疮的效果观察
5
作者 黄际红 张鉴 +1 位作者 肖同彦 曹太阳 《中国医药指南》 2024年第12期56-58,共3页
目的探讨多磺酸粘多糖乳膏联合京万红软膏在治疗Ⅰ、Ⅱ期压疮的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4月至2023年9月在本院骨科收治的带入Ⅰ、Ⅱ期压疮患者60例参与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使用传统换药治疗,试验组采... 目的探讨多磺酸粘多糖乳膏联合京万红软膏在治疗Ⅰ、Ⅱ期压疮的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4月至2023年9月在本院骨科收治的带入Ⅰ、Ⅱ期压疮患者60例参与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使用传统换药治疗,试验组采用多磺酸粘多糖乳膏联合京万红软膏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临床指标、治疗舒适度、治疗前后创面恢复及生活质量的差异性。结果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63.33%(19/30),试验组的治疗有效率为86.67%(26/30),试验组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试验组在水泡吸收时间、创面结痂时间、压疮愈合时间、换药次数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舒适度为66.67%(20/30),试验组的治疗舒适度为90.00%(27/30),试验组的治疗舒适度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在治疗前,PUSH评分和WHOQOL—Bref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PUSH评分均比治疗前有所降低,WHOQOL—Bref评分有所升高,且试验组PUSH评分低于对照组,WHOQOL—Bref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多磺酸粘多糖乳膏联合京万红软膏治疗Ⅰ、Ⅱ期压疮中发挥良好的功效,能提高临床的治疗效果,促进伤口愈合,提高患者治疗的舒适感和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磺酸粘多糖乳膏 京万红软 Ⅰ、Ⅱ期 压疮
下载PDF
超脉冲二氧化碳点阵激光联合多磺酸粘多糖乳膏治疗凹陷性痤疮瘢痕的临床效果
6
作者 陈素红 李知 《中国医疗美容》 2024年第1期43-46,共4页
目的分析超脉冲二氧化碳点阵激光与多磺酸粘多糖联合治疗凹陷性痤疮瘢痕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选取我院2022年10月-2023年10月临床收治凹陷性痤疮瘢痕患者60例,随机分组为对照组(30人)与治疗组(30人),所有患者均接受超脉冲二氧化碳点阵... 目的分析超脉冲二氧化碳点阵激光与多磺酸粘多糖联合治疗凹陷性痤疮瘢痕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选取我院2022年10月-2023年10月临床收治凹陷性痤疮瘢痕患者60例,随机分组为对照组(30人)与治疗组(30人),所有患者均接受超脉冲二氧化碳点阵激光治疗,观察组在治疗中联合多磺酸粘多糖乳膏治疗,对比组间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接受治疗组ECCA评分相较于对照组更低(P<0.05);治疗组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3.33%VS 20.00%)(P<0.05);治疗组治疗6个月后临床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7.925,P<0.05)。结论激光联合药物治疗凹陷性痤疮瘢痕的疗效更佳,能显著降低患者痤疮瘢痕症状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用多磺酸粘多糖乳膏 超脉冲二氧化碳点阵激光 凹陷性痤疮瘢痕
下载PDF
HITH-4远红外线治疗仪联合多磺酸粘多糖乳膏对糖尿病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功能的保护效果研究 被引量:10
7
作者 胡春燕 李雅婧 +1 位作者 耿同会 张东雪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951-954,共4页
背景动静脉内瘘的功能维护对糖尿病血液透析患者至关重要。远红外线照射可以明显改善糖尿病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功能的不良状况,但HITH-4远红外线治疗仪联合多磺酸粘多糖乳膏对糖尿病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功能的保护作用的有效性... 背景动静脉内瘘的功能维护对糖尿病血液透析患者至关重要。远红外线照射可以明显改善糖尿病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功能的不良状况,但HITH-4远红外线治疗仪联合多磺酸粘多糖乳膏对糖尿病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功能的保护作用的有效性评价报道较少。目的探讨HITH-4远红外线治疗仪联合多磺酸粘多糖乳膏对糖尿病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功能的保护效果。方法选取2020-01-01至2020-06-01在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肾内科应用自体动静脉内瘘的糖尿病血液透析患者6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应用多磺酸粘多糖乳膏局部涂抹;干预组:应用HITH-4远红外线治疗仪进行内瘘侧肢体照射并局部涂抹多磺酸粘多糖乳膏。干预半年,比较两组患者针眼愈合时间、血痂消失时间、透析血流量、透析动脉压、肱动脉血流量以及内瘘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针眼愈合时间与血痂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治疗后透析血流量和动脉压高于对照组,肱动脉血流量多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患者内瘘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HITH-4远红外线治疗仪联合多磺酸粘多糖乳膏维护动静脉内瘘,能够降低血管狭窄的风险及血管并发症的发病风险,有效地维护了糖尿病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TH-4远红外线 多磺酸粘多糖乳膏 喜辽妥 糖尿病 肾透析 动静脉内瘘 肱动脉血流量
下载PDF
红外线理疗联合多磺酸粘多糖乳膏在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8
作者 龚金生 罗连华 《医疗装备》 2023年第22期120-123,共4页
目的探讨红外线理疗联合多磺酸粘多糖乳膏在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2月至2022年10月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66例采用自体动静脉内瘘行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33例。对照组外用多磺酸粘... 目的探讨红外线理疗联合多磺酸粘多糖乳膏在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2月至2022年10月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66例采用自体动静脉内瘘行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33例。对照组外用多磺酸粘多糖乳膏,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红外线理疗。比较两组干预前与干预3个月后血管弹性,干预前与干预1、3个月后内瘘血流量、血管内径、静脉壁厚度、疼痛程度[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干预3个月后,观察组血管弹性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1、3个月后,观察组内瘘血流量、血管内径均大于对照组,静脉壁厚度小于对照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红外线理疗联合多磺酸粘多糖乳膏可有效改善血液透析患者的血管弹性,提升内瘘血流量,优化血管内径与静脉壁厚度,并可减轻疼痛程度,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线理疗 多磺酸粘多糖乳膏 血液透析 内瘘血管 并发症
下载PDF
多磺酸粘多糖乳膏联合50%硫酸镁热敷治疗新生儿经外周静脉穿刺的中心静脉导管机械性静脉炎的临床效果
9
作者 卜倩倩 《妇儿健康导刊》 2023年第6期68-70,共3页
目的探究新生儿经外周静脉穿刺的中心静脉导管(PICC)机械性静脉炎应用多磺酸粘多糖乳膏+50%硫酸镁热敷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于2021年1月至12月南京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新生儿PICC机械性静脉炎患儿中抽取74例进行本次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 目的探究新生儿经外周静脉穿刺的中心静脉导管(PICC)机械性静脉炎应用多磺酸粘多糖乳膏+50%硫酸镁热敷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于2021年1月至12月南京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新生儿PICC机械性静脉炎患儿中抽取74例进行本次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37例)采取抬高置管处肢体与热敷50%硫酸镁治疗,观察组(37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同时应用多磺酸粘多糖乳膏治疗。对比两组患儿临床疗效、治愈时间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儿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治愈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不良事件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多磺酸粘多糖乳膏+50%硫酸镁热敷用于新生儿PICC机械性静脉炎治疗,效果显著,推广价值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磺酸粘多糖乳膏 50%硫酸镁 新生儿 经外周静脉穿刺的中心静脉导管机械性静脉炎
下载PDF
毫火针联合多磺酸粘多糖乳膏治疗中重度痤疮临床疗效观察
10
作者 薛文杰 李烁 王郁冲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3年第8期159-162,共4页
目的:探究毫火针联合多磺酸粘多糖乳膏治疗中重度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20年11月笔者医院收治的中重度痤疮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40例,对照组40例。对照组采用多磺酸粘多糖乳膏进行治疗,观察... 目的:探究毫火针联合多磺酸粘多糖乳膏治疗中重度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20年11月笔者医院收治的中重度痤疮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40例,对照组40例。对照组采用多磺酸粘多糖乳膏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毫火针联合多磺酸粘多糖乳膏进行治疗。治疗8周后,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评估治疗前、治疗8周后的炎性皮损积分、痤疮严重程度评分(Global acne grading system,Gags),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随访1年期间痤疮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7.50%,高于对照组的85.00%(P<0.05);治疗后,观察组对照组的炎性皮损评分分别为(15.76±2.85)分、(26.48±3.36)分,Gags评分分别为(11.29±2.25)分、(17.38±2.81)分,各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各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7.50%和12.50%,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1年的随访,记录患者痤疮复发情况,其中观察组有5人复发,对照组有13人复发,观察组复发率为12.50%,低于对照组的32.50%(P<0.05)。结论:毫火针联合多磺酸粘多糖乳膏能够有效提高中重度痤疮患者的疗效,改善瘢痕情况,同时能够降低寻常痤疮的复发率,治疗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毫火针 寻常痤疮 多磺酸粘多糖乳膏 瘢痕
下载PDF
多磺酸粘多糖乳膏联合地奈德乳膏治疗慢性湿疹的临床疗效
11
作者 庞惠文 王维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3年第30期152-155,共4页
目的观察多磺酸粘多糖乳膏联合地奈德乳膏治疗慢性湿疹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3月—2023年1月前海人寿广西医院收治的慢性湿疹患者9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地奈德组(n=47)与联合组(n=47)。地奈德组给予地奈德乳膏治疗,联合组在地奈... 目的观察多磺酸粘多糖乳膏联合地奈德乳膏治疗慢性湿疹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3月—2023年1月前海人寿广西医院收治的慢性湿疹患者9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地奈德组(n=47)与联合组(n=47)。地奈德组给予地奈德乳膏治疗,联合组在地奈德组基础上联合多磺酸粘多糖乳膏治疗,2组均治疗4周。比较2组临床疗效、症状消失时间、免疫球蛋白E(IgE)、炎性因子[嗜酸粒细胞分数、白介素-2(IL-2)、γ干扰素(IFN-γ)]、皮肤屏障功能指标[皮肤油脂(SC)、经表皮水分流失(TEWL)、角质层含水量(WCSC)]及不良反应。结果联合组总有效率高于地奈德组(91.49%vs.74.47%,χ^(2)=4.821,P=0.028)。治疗4周后,联合组瘙痒、红斑、丘疹消失时间短于地奈德组(P<0.01);2组嗜酸粒细胞分数及血清IgE、IL-2、IFN-γ水平低于治疗前,且联合组低于地奈德组(P<0.01);2组SC、WCSC高于治疗前,TEWL低于治疗前,且联合组升高/降低幅度大于地奈德组(P<0.05或P<0.01)。联合组与地奈德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39%vs.8.51%,P=1.000)。结论多磺酸粘多糖乳膏联合地奈德乳膏治疗慢性湿疹的效果较佳,可更有效地减轻患者机体免疫炎性反应,快速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皮肤屏障功能,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发生风险,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湿疹 多磺酸粘多糖乳膏 地奈德 皮肤屏障功能 炎性反应
原文传递
低分子肝素联合多磺酸粘多糖乳膏治疗下肢静脉栓塞的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12
作者 汪坤 王淑英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3年第18期26-29,共4页
目的分析低分子肝素联合多磺酸粘多糖乳膏治疗下肢静脉栓塞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86例下肢静脉栓塞患者,采用数字抽签方法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低分子肝素治疗,联合组采用低分子肝素联合多磺酸粘多糖乳膏治疗。比较两... 目的分析低分子肝素联合多磺酸粘多糖乳膏治疗下肢静脉栓塞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86例下肢静脉栓塞患者,采用数字抽签方法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低分子肝素治疗,联合组采用低分子肝素联合多磺酸粘多糖乳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治疗前后下肢血流速度、血管内径及凝血功能指标。结果治疗后,两组下肢血流速度和血管内径均优于治疗前,且联合组下肢血流速度(27.38±5.63)cm/s和血管内径(4.37±0.67)mm均优于对照组的(22.29±5.14)cm/s、(5.81±0.83)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97.67%高于对照组的79.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D-二聚体(D-D)、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均优于治疗前,且联合组D-D(0.31±0.05)mg/L、PT(12.19±1.04)s、APTT(33.61±4.26)s均优于对照组的(0.39±0.07)mg/L、(10.38±0.75)s、(30.08±3.87)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下肢静脉栓塞采用低分子肝素联合多磺酸粘多糖乳膏治疗疗效显著且安全性高,能够帮助患者改善下肢静脉血流动力学和机体的凝血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静脉栓塞 低分子肝素 多磺酸粘多糖乳膏
下载PDF
多磺酸粘多糖乳膏对降低恶性血液病患者阿扎胞苷注射后不良反应及疼痛发生率的影响
13
作者 张亚银 李金霞 蔡亚宁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3年第17期3017-3019,共3页
目的:探讨多磺酸粘多糖乳膏对降低恶性血液病患者阿扎胞苷注射后不良反应及疼痛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2年6月我院收治的恶性血液病患者6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2例。两组均皮下注射阿扎胞苷,对照组注射后局部湿... 目的:探讨多磺酸粘多糖乳膏对降低恶性血液病患者阿扎胞苷注射后不良反应及疼痛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2年6月我院收治的恶性血液病患者6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2例。两组均皮下注射阿扎胞苷,对照组注射后局部湿敷,观察组注射后加用多磺酸粘多糖乳膏。比较两组注射不良反应、疼痛发生率及舒适度。结果:观察组注射部位硬结、红斑、疼痛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生理、心理、精神、社会文化和环境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依从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磺酸粘多糖乳膏可降低恶性血液病患者阿扎胞苷注射后不良反应及疼痛发生率,提高患者舒适度及依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血液病 多磺酸粘多糖乳膏 阿扎胞苷 不良反应 疼痛
下载PDF
使用多磺酸粘多糖乳膏预防醋酸亮丙瑞林注射致皮肤脓肿反应1例
14
作者 钟辉云 刘冬梅 宋碧辉 《感染.炎症.修复》 2023年第1期42-43,F0003,共3页
目的:报告1例使用多磺酸粘多糖乳膏(商品名为喜辽妥)有效预防醋酸亮丙瑞林注射致皮肤脓肿反应的临床过程。方法:患者初次在前臂、第2次腹部、第3次复又在前臂皮下注射醋酸亮丙瑞林微球注射液后均出现临床少见的皮肤脓肿,第4次在前臂皮... 目的:报告1例使用多磺酸粘多糖乳膏(商品名为喜辽妥)有效预防醋酸亮丙瑞林注射致皮肤脓肿反应的临床过程。方法:患者初次在前臂、第2次腹部、第3次复又在前臂皮下注射醋酸亮丙瑞林微球注射液后均出现临床少见的皮肤脓肿,第4次在前臂皮下注射后即刻局部涂擦多磺酸粘多糖乳膏,每日3次,持续1周,观察其效果。结果:经每日局部涂擦多磺酸粘多糖乳膏后,醋酸亮丙瑞林微球注射液注射局部皮肤无明显红肿、硬结等不良反应,显示预防处置有效。结论:局部涂擦多磺酸粘多糖乳膏可预防醋酸亮丙瑞林微球注射液注射后导致的罕见的皮肤脓肿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磺酸粘多糖乳膏 多磺酸亮丙瑞林 皮肤脓肿
下载PDF
窄谱中波紫外线光疗联合多磺酸粘多糖乳膏治疗玫瑰糠疹的临床疗效分析
15
作者 陈勇燕 黄彩花 +2 位作者 方杜鹃 周小琴 赖辛凤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3年第18期37-40,共4页
目的:探究窄谱中波紫外线联合多磺酸粘多糖乳膏治疗玫瑰糠疹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0月至2021年4月收治的96例玫瑰糠疹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48例。A组实施窄谱中波紫外线光疗,B组实施多磺酸粘多糖乳膏联合窄谱中波... 目的:探究窄谱中波紫外线联合多磺酸粘多糖乳膏治疗玫瑰糠疹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0月至2021年4月收治的96例玫瑰糠疹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48例。A组实施窄谱中波紫外线光疗,B组实施多磺酸粘多糖乳膏联合窄谱中波紫外线光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不同时间(治疗前、治疗10 d、治疗20d)症状、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B组治疗有效率为97.92%,高于A组的8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玫瑰糠疹严重程度(PRSS)量表中皮疹数量、红斑、浸润、鳞屑、瘙痒评分及总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0 d、治疗20 d时,B组PRSS量表中皮疹数量、红斑、浸润、鳞屑、瘙痒评分及总分均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红斑、瘙痒、疼痛、鳞屑消失时间均短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33%,与A组的16.67%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玫瑰糠疹患者应用窄谱中波紫外线光疗联合多磺酸粘多糖乳膏治疗,可提升治疗效果、缩短病程,且治疗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玫瑰糠疹 窄谱中波紫外线光疗 多磺酸粘多糖乳膏
下载PDF
马铃薯联合多磺酸粘多糖乳膏治疗自体动静脉内瘘穿刺相关皮下血肿的效果分析
16
作者 孙可佳 《中外医药研究》 2023年第17期33-35,共3页
目的:探究马铃薯联合多磺酸粘多糖乳膏治疗自体动静脉内瘘穿刺相关皮下血肿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4月—2023年4月揭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自体动静脉内瘘穿刺相关皮下血肿患者80例为观察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 目的:探究马铃薯联合多磺酸粘多糖乳膏治疗自体动静脉内瘘穿刺相关皮下血肿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4月—2023年4月揭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自体动静脉内瘘穿刺相关皮下血肿患者80例为观察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冷热外敷治疗,观察组给予马铃薯与多磺酸粘多糖乳膏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症状改善时间、疼痛程度、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血肿消退和疼痛消除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治疗后,两组患者视觉模拟评分均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采用马铃薯联合多磺酸粘多糖乳膏治疗自体动静脉内瘘穿刺相关皮下血肿患者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疼痛程度,缩短血肿消退和疼痛消失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体动静脉内瘘穿刺 皮下血肿 马铃薯 多磺酸粘多糖乳膏 冷热外敷
下载PDF
多磺酸粘多糖乳膏用于乳腺癌术后腋网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3
17
作者 辛明珠 张惠婷 +4 位作者 刘凤 兰茂林 罗庆华 张丽娟 唐海林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6年第20期32-34,共3页
目的探讨多磺酸粘多糖乳膏(喜辽妥)对乳腺癌术后腋网综合征的应用效果。方法将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发生腋网综合征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由乳腺专科护士按常规进行健康教育及功能锻炼指导,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 目的探讨多磺酸粘多糖乳膏(喜辽妥)对乳腺癌术后腋网综合征的应用效果。方法将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发生腋网综合征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由乳腺专科护士按常规进行健康教育及功能锻炼指导,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外加喜辽妥外涂,并以旋转推进手法按摩。比较干预1周、2周、1个月后两组腋网综合征改善情况。结果干预后两组上肢酸痛、紧绷感、条索状结构发生率均下降,干预1周、2周、1个月后干预组上述症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喜辽妥用于辅助治疗乳腺癌术后腋网综合征,能够快速有效地改善和减轻腋网综合征症状,促进患肢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癌 改良根治术 腋网综合征 上肢酸痛 紧绷感 条索状结构 多磺酸粘多糖乳膏 护理
下载PDF
多磺酸粘多糖乳膏对小面积深Ⅱ度烧伤创面愈合作用临床观察 被引量:5
18
作者 项铁 姚建 +2 位作者 季建峰 杨军 龚振华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76-77,共2页
目的探索多磺酸粘多糖乳膏对小面积深Ⅱ度烧伤创面愈合的作用。方法将门诊符合入选标准的3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以磺胺嘧啶银霜剂换药,治疗组以多磺酸粘多糖乳膏换药,记录换药第7天开始的创面渗出评分、疼痛评分、创面愈合率、愈... 目的探索多磺酸粘多糖乳膏对小面积深Ⅱ度烧伤创面愈合的作用。方法将门诊符合入选标准的3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以磺胺嘧啶银霜剂换药,治疗组以多磺酸粘多糖乳膏换药,记录换药第7天开始的创面渗出评分、疼痛评分、创面愈合率、愈合时间及不良反应情况等。结果治疗组第7天的创面渗出评分、疼痛评分比对照组显著减小,两组创面平均愈合时间有显著差异,治疗组愈合时间比对照组缩短3 d左右。未发现治疗组有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多磺酸粘多糖乳膏可以减少小面积深Ⅱ度烧伤创面的渗出和疼痛,促进创面愈合,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口愈合 烧伤 多磺酸粘多糖乳膏
下载PDF
多磺酸粘多糖乳膏治疗52例小腿湿疹的效果 被引量:6
19
作者 易江华 翁智胜 +3 位作者 廖梦怡 彭洁雯 李晓辉 辛甜甜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5期2424-2425,共2页
目的评价多磺酸粘多糖乳膏治疗小腿湿疹的疗效。方法将95例小腿湿疹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2例)和对照组(43例),观察组采用多磺酸粘多糖乳膏治疗,对照组采用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治疗,疗程结束后以临床症状的总积分变化为标准评价疗效。结... 目的评价多磺酸粘多糖乳膏治疗小腿湿疹的疗效。方法将95例小腿湿疹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2例)和对照组(43例),观察组采用多磺酸粘多糖乳膏治疗,对照组采用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治疗,疗程结束后以临床症状的总积分变化为标准评价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前疾病积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两组间疾病积分和下降指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多磺酸粘多糖乳膏治疗小腿湿疹疗效肯定,不良反应小,容易被患者接受,是临床治疗小腿湿疹的理想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磺酸粘多糖乳膏 小腿湿疹 丁酸氢化可的松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