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10篇文章
< 1 2 6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鹦鹉热合并侵袭性真菌感染继发多脏器功能衰竭1例
1
作者 李周平 贺小旭 +1 位作者 杨竞铖 薛晓艳 《中国合理用药探索》 2023年第5期28-34,共7页
患者,男性,74岁,社区获得性肺炎继发呼吸衰竭、肾衰竭、肝损害。入院后患者的血常规示白细胞轻度升高、血小板减少,血生化示血肌酐、转氨酶显著升高,铁蛋白、降钙素原、白介素-6等炎症指标显著升高。痰标本的宏基因组二代测序(mNGS)示... 患者,男性,74岁,社区获得性肺炎继发呼吸衰竭、肾衰竭、肝损害。入院后患者的血常规示白细胞轻度升高、血小板减少,血生化示血肌酐、转氨酶显著升高,铁蛋白、降钙素原、白介素-6等炎症指标显著升高。痰标本的宏基因组二代测序(mNGS)示白念珠菌、光滑念珠菌、鹦鹉热衣原体;血标本的mNGS示白念珠菌。痰培养烟曲霉阳性,血EB病毒DNA检测阳性,给予机械通气、血液净化、抗感染等治疗。发病2周后,患者的感染得到控制,肾功能恢复且暂停了血液净化,并尝试降低呼吸机参数和恢复肠内营养。但患者病情再次恶化,血培养示鲍曼不动杆菌、解鸟氨酸拉乌尔菌、屎肠球菌,最终患者去世,考虑死亡原因为脓毒症和多脏器功能衰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鹦鹉热衣原体 烟曲霉 脓毒症 多脏器功能衰竭 宏基因组二代测序
下载PDF
不同血液净化模式对治疗脓毒症多脏器功能衰竭的疗效分析
2
作者 时建茹 《临床研究》 2023年第12期50-53,共4页
目的探究脓毒症多脏器功能衰竭应用不同血液净化模式的临床效果。方法将南阳市中心医院2020年1月至2022年10月收治的82例脓毒症多脏器功能衰竭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治疗)和实验组(脉冲式高容量血液滤... 目的探究脓毒症多脏器功能衰竭应用不同血液净化模式的临床效果。方法将南阳市中心医院2020年1月至2022年10月收治的82例脓毒症多脏器功能衰竭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治疗)和实验组(脉冲式高容量血液滤过治疗),各41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疾病严重程度[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炎症因子水平[血尿素氮(BUN)、白细胞介素-6(IL-6)、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血肌酐(Scr)]、免疫功能(CD4^(+)、CD8^(+)、CD4^(+)/CD8^(+))、凝血功能[血小板计数(PLT)、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时间(TT)及D-二聚体(D-D)]。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有效率(80.49%)高于对照组(95.12%);治疗前,两组患者APACHE-Ⅱ评分、炎症因子水平、免疫指标水平及凝血功能指标水平一致,治疗后,两组患者APACHE-Ⅱ评分、炎症因子水平、CD8^(+)水平、FIB、TT、D-D水平均下降,且实验组各指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治疗后,两组患者CD4^(+)与CD4^(+)/CD8^(+)数值、PLT水平均升高,且实验组各指标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脉冲式高容量血液滤过治疗相较于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治疗在脓毒症多脏器功能衰竭患者中更有效,能有效改善患者炎症因子水平、免疫功能、凝血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多脏器功能衰竭 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 脉冲式高容量血液滤过
下载PDF
大承气汤联合乌司他丁对脓毒症合并多脏器功能衰竭综合征患者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0
3
作者 王丹 夏炎火 +1 位作者 周小洁 何杰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414-1417,共4页
目的:探讨大承气汤联合乌司他丁对脓毒症合并多脏器功能衰竭综合征患者血清中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年3月—2014年3月脓毒症合并多脏器功能衰竭综合征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乌司他丁组(UTI组)和大承气汤... 目的:探讨大承气汤联合乌司他丁对脓毒症合并多脏器功能衰竭综合征患者血清中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年3月—2014年3月脓毒症合并多脏器功能衰竭综合征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乌司他丁组(UTI组)和大承气汤联合UTI治疗组(联合治疗组),每组20例,评价患者疾病严重程度评分(APACHEII评分)及感染性炎性反应评分(SOFA评分)。在入院24 h内及接受治疗7 d后,测定两组患者血清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白细胞计数以及血清中IL-4,IL-6,IL-10,IL-12,IL-18,IFN-r的含量,并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患者血液中CD4+、CD8+T淋巴细胞数以及CD4+/CD8+的比值。结果:两组患者在年龄和性别上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治疗前两组患者的APACHEII评分和SOFA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在UTI组和联合治疗组在治疗前APACHEII评分分别为(27.8±6.32)分和(28.1±3.77)分,经治疗后分别降低为(22.41±3.37)分和(19.83±4.43)分,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78,4.31,P<0.05)。治疗前两组的SOFA评分分别为(15.57±4.54)分和(16.39±5.57)分,治疗后分别下降至(11.4±4.61)分和(9.97±3.43)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8,4.51,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中PCT、CPR及WBC的测定值均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P<0.01),且联合治疗组患者血清中PCT、CPR及WBC的测定值均低于UTI组,且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P<0.01)。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中炎症因子IL-4、IL-6、IL-10、IL-12、IL-18和IFN-r的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与治疗前比较,IL-4、IL-6、IL-12的水平有统计学差异(P<0.05,P<0.01)。联合治疗组,在治疗前血清中IL-4和IL-6的含量分别为(75.98±8.34)ng/m L和(71.95±6.67)ng/m L,治疗后(34.51±6.12)ng/m L和(22.47±9.93)ng/m L,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与UTI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采用不同方法治疗后,CD8+T淋巴细胞数无变化,但采用UTI治疗后,CD4+T淋巴细胞百分比分别由(33.17±3.87)%增加至(47.13±4.41)%,CD4+/CD8+的值由(1.25±0.45)增加至(1.84±0.34),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大承气汤和UTI联合治疗后,CD4+T淋巴细胞百分比分别由(32.96±3.45)%增加至(53.29±3.31)%,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4+/CD8+的值由(1.24±0.33)增加至(2.15±0.17),且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大承气汤联合UTI可以有效治疗脓毒症合并MODS,且能够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在临床使用中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承气汤 乌司他丁 脓毒症 多脏器功能衰竭综合征
原文传递
心内直视手术后多脏器功能衰竭的危险因素与防治措施 被引量:14
4
作者 陈林 肖颖彬 +3 位作者 钟前进 王学锋 陈柏成 陈进劲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81-83,共3页
目的 探讨心脏直视手术后多脏器功能衰竭 (MSOF)的危险因素和防治措施。方法 回顾分析 33例心脏直视手术后MSOF的临床资料 ,并就基础心脏病变、术前心肺功能状况、体外循环时间等与MSOF的发生率和病死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本组MSOF... 目的 探讨心脏直视手术后多脏器功能衰竭 (MSOF)的危险因素和防治措施。方法 回顾分析 33例心脏直视手术后MSOF的临床资料 ,并就基础心脏病变、术前心肺功能状况、体外循环时间等与MSOF的发生率和病死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本组MSOF发生率为 0 73% (33/ 4 5 5 0 ) ,总计发生衰竭脏器 91个 ,平均 2 76个 ;总的病死率为 5 4 5 % (18/ 33) ,2个衰竭脏器的病死率为 36 8% (7/ 19) ,3个衰竭脏器的病死率为 6 2 5 % (5 / 8) ,4个衰竭脏器的病死率为 10 0 % (6 / 6 )。结论 基础心脏病变重、术前心肺功能差、体外循环时间过长是MSOF发生的高危因素 ,病死率与衰竭脏器数有关 ,数目越多病死率越高 ,重在预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内直视手术 多脏器功能衰竭 防治
下载PDF
老年COPD急性发作期多脏器功能衰竭28例分析 被引量:5
5
作者 邓青南 郭振辉 +3 位作者 孙杰 肖猛 宣敏 周娟 《广东医学》 CAS CSCD 2002年第10期1009-1010,共2页
目的 观察COPD急性加重期的多脏器功能衰竭及病死率。方法 收集 2 8例老年COPD急性发作期的患者 ,对其肺、心、脑、肝、肾、消化等器官监测评价及血气分析监测。结果  2 8例均有多脏器衰竭 ,病死率达 5 0 % ,感染为主要诱发因素 ,心... 目的 观察COPD急性加重期的多脏器功能衰竭及病死率。方法 收集 2 8例老年COPD急性发作期的患者 ,对其肺、心、脑、肝、肾、消化等器官监测评价及血气分析监测。结果  2 8例均有多脏器衰竭 ,病死率达 5 0 % ,感染为主要诱发因素 ,心脏是首发受损器官。结论 老年人脏器功能低下、缺氧、组织低灌注是MOFE的主要原因。为防止MOFE的发生 ,制定提前防范措施 ,可以减少病死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发作期 多脏器功能衰竭 老年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 预后 动脉血氧分压
下载PDF
老年急性脑血管病并发多脏器功能衰竭185例分析 被引量:9
6
作者 卫丽 卫萍 王健瑜 《重庆医学》 CAS CSCD 2008年第10期1139-1141,共3页
关键词 老年急性脑血管病 多脏器功能衰竭 并发 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 老年多器官衰竭 MOFE MODSE 脑血管患者
下载PDF
极量秋水仙碱中毒并发多脏器功能衰竭1例 被引量:7
7
作者 何新华 李春盛 +1 位作者 张海燕 沈露晖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89-190,共2页
秋水仙碱(又名秋水仙素)是从百合科植物秋水仙中提取的一种生物碱,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有选择性抗炎作用,为高效抗痛风药。近年来,秋水仙碱被用于冶疗慢性活动性肝炎、肝硬化、Sweet综合征及白塞(Behcet)病等,并取得了一定疗效... 秋水仙碱(又名秋水仙素)是从百合科植物秋水仙中提取的一种生物碱,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有选择性抗炎作用,为高效抗痛风药。近年来,秋水仙碱被用于冶疗慢性活动性肝炎、肝硬化、Sweet综合征及白塞(Behcet)病等,并取得了一定疗效。随着临床应用范围扩大,秋水仙碱中毒机会增加。我科最近收治1例大剂量秋水仙碱中毒患者,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秋水仙碱 中毒 多脏器功能衰竭
下载PDF
非糖尿病老年急性心肌梗塞的血糖升高与多脏器功能衰竭关系的探讨 被引量:16
8
作者 林绍彬 林敏瑜 陈桦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 CAS 1999年第3期29-30,共2页
关键词 非糖尿病 多脏器功能衰竭 急性心肌梗塞 老年 MSOF
下载PDF
老年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8
9
作者 胡桃红 卢才义 +2 位作者 梁珺 杨军珂 白玉蓉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06年第3期196-198,共3页
目的通过分析老年多脏器功能衰竭(MOFE)死亡患者住院基本情况,探讨MOFE死亡的相关因素,为MOFE的预防和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对269例MOFE死亡患者的基础疾病、衰竭器官数目及死亡率、诱因等统计分析。结果MOFE死亡患者基础疾病中心血管疾... 目的通过分析老年多脏器功能衰竭(MOFE)死亡患者住院基本情况,探讨MOFE死亡的相关因素,为MOFE的预防和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对269例MOFE死亡患者的基础疾病、衰竭器官数目及死亡率、诱因等统计分析。结果MOFE死亡患者基础疾病中心血管疾病占首位(29.4%);衰竭脏器数以2或3个为主;MOFE死亡患者衰竭脏器的频率分布以肺部最多;MOFE患者死亡的主要诱因为肺部感染。结论基础疾病、年龄、肺部感染等是MOFE患者死亡的主要因素。强化对器官功能的保护及治疗有助于降低MOFE患者的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多脏器功能衰竭 死亡 分析
下载PDF
床旁配制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置换液抢救多脏器功能衰竭 被引量:4
10
作者 李欣 冯婉娜 +6 位作者 谢美珍 李志坚 王饶萍 陈桂芳 许元文 吴培根 沈清瑞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1年第9期904-904,共1页
关键词 多脏器功能衰竭 床旁配制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 置换液 治疗 抢救
下载PDF
炎性因子在急性脑卒中致多脏器功能衰竭中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4
11
作者 栾丽芹 石秋艳 +1 位作者 张瑞彪 孟霞 《临床荟萃》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334-336,共3页
关键词 脑血管意外 多脏器功能衰竭 C反应蛋白 肿瘤坏死因子Α
下载PDF
连续性血液净化抢救多脏器功能衰竭的疗效 被引量:14
12
作者 黄存军 李孝生 +4 位作者 谢艳 王益芳 黄文英 刘址忠 陈家玉 《当代医学》 2010年第36期2-4,共3页
目的评价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continuous blood purification therapy,CBPT)在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治疗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33例各种病因下造成的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采用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模式,每例平均治疗(3.0... 目的评价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continuous blood purification therapy,CBPT)在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治疗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33例各种病因下造成的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采用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模式,每例平均治疗(3.0±2.1)d,监测患者治疗前后肝肾功能、电解质、血气分析等项目,对临床资料作回顾分析。结果 33例MODS患者CBPT治疗后病情明显改善,各项指标均明显好转(P<0.01或<0.05)。33例患者抢救成功21例。结论连续性血液净化过程中血流动力学稳定,连续性血液净化能有效纠正氮质血症和水电解质酸碱紊乱,是治疗MODS合并少尿无尿者一种有效和安全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性血液净化 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 多脏器功能衰竭
下载PDF
连续性血液净化在多脏器功能衰竭中的应用及护理 被引量:6
13
作者 武声纳 陈建民 +1 位作者 林春华 姜玲 《齐鲁护理杂志》 2005年第8期1034-1035,共2页
关键词 多脏器功能衰竭 连续性血液净化 护理体会 连续肾脏替代治疗 急性肾功能衰竭 血液净化中心 治疗模式 CRRT 危重患者
下载PDF
血液净化对脓毒症多脏器功能衰竭患者血清中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6
14
作者 陶静 颜碧清 +3 位作者 殷颖杰 黄钦 盖磊 史超路 《中国现代医生》 2020年第1期18-21,共4页
目的 探讨血液净化对脓毒症多脏器功能衰竭患者血清中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8年11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脓毒症多脏器功能衰竭患者7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采取血液净化进行治... 目的 探讨血液净化对脓毒症多脏器功能衰竭患者血清中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8年11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脓毒症多脏器功能衰竭患者7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采取血液净化进行治疗,对照组采取常规方式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PCT(血清中降钙素原)、CRP(C反应蛋白)、免疫功能各项指标和存活率。结果 研究组患者体内PCT和CRP指标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的CD8^+、CD4^+/CD8^+和CD4^+指标水平低于研究组(P<0.05);研究组的存活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对脓毒症多脏器功能衰竭患者应用血液净化治疗中,取得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能够净化患者血浆中存在的炎症因子,使血流动力学恢复平稳,改善患者体内血清中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指标水平,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有利于患者疾病的康复,值得在各大医院临床上进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净化 脓毒症多脏器功能衰竭 血清中降钙素原 C反应蛋白 免疫功能
下载PDF
高血压性脑出血并多脏器功能衰竭40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4
15
作者 付生泉 吴银霞 金志刚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2年第9期750-750,共1页
关键词 高血压性脑出血 多脏器功能衰竭 临床分析 合并症 MOF
下载PDF
血必净、酚妥拉明联合多巴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并发多脏器功能衰竭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8
16
作者 李占欣 李栋 +3 位作者 张苏棉 杨维明 房焕云 邓彦来 《医学综述》 2016年第6期1215-1218,共4页
目的探讨血必净、酚妥拉明、多巴胺联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并发多脏器功能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7月至2014年7月河北省民政总医院收治的AECOPD并发多脏器功能衰竭患者15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 目的探讨血必净、酚妥拉明、多巴胺联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并发多脏器功能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7月至2014年7月河北省民政总医院收治的AECOPD并发多脏器功能衰竭患者15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观察A组和观察B组,每组50例。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观察A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5%葡萄糖200 m L+酚妥拉明10 mg+多巴胺20 mg,静脉滴注;观察B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血必净100 m L每日2次静脉滴注,联合5%葡萄糖200 m L+酚妥拉明(10 mg)+多巴胺(20 mg),静脉滴注。治疗周期为15 d。比较三组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炎症指标[外周血白细胞计数(WBC)、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凝血功能指标[血浆D-二聚体、血小板计数(PLT)、纤维蛋白原(Fib)]及心功能指标[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对照组、观察A组和观察B组总有效率分别为42.0%(21/50)、62.0%(31/50)和80.0%(40/50),三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B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和观察A组(P<0.05)。治疗后观察B组患者WBC、CRP及PCT水平分别为(10.0±3.1)×109/L、(20±6)mg/L、(0.23±0.11)μg/L,且显著低于对照组[(17.2±5.8)×109/L、(61±8)mg/L、(0.71±0.19)μg/L]和观察A组[(17.6±2.2)×109/L、(61±9)mg/L、(0.69±0.27)μ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三组患者PLT和LVEF水平显著上升,Fib及D-二聚体水平均显著下降;观察A组PLT和LVEF水平为(160±45)×109/L、(57±5%),观察B组分别为(201±50)×109/L、(61±5)%,均显著高于对照组[(138±36)×109/L、(54±4)%],且观察B组显著高于观察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A组Fib、D-二聚体水平为(3.9±0.9)g/L、(1.2±0.8)mg/L,观察B组分别为(3.2±1.0)g/L、(0.7±0.2)mg/L,均显著低于对照组[(4.4±0.9)g/L、(1.6±0.6)mg/L],且观察B组显著低于观察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血必净+酚妥拉明+多巴胺治疗AECOPD并发多脏器功能衰竭,能快速有效地改善患者炎症、凝血功能及心脏功能,疗效显著,优于单用酚妥拉明+多巴胺联合常规疗法,值得推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 多脏器功能衰竭 血必净
下载PDF
老年多脏器功能衰竭病因相关因素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银鹏飞 黄永杰 +3 位作者 孙达 张鸿丽 富晶 马小倩 《北京医学》 CAS 2009年第8期507-507,共1页
老年多脏器功能衰竭(multipleorgan failure in the elderly,MOFE)发病机制复杂,病情凶险,进展迅速,治疗困难,病死率高。现对1998年1月至2008年10月我院480例MOFE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探讨MOFE发生的相关因素,以期对临床预防和... 老年多脏器功能衰竭(multipleorgan failure in the elderly,MOFE)发病机制复杂,病情凶险,进展迅速,治疗困难,病死率高。现对1998年1月至2008年10月我院480例MOFE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探讨MOFE发生的相关因素,以期对临床预防和治疗提供参考,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脏器功能衰竭 老年 病因 MOFE 发病机制 临床预防 病死率 治疗
原文传递
持续静-静脉血液滤过治疗重症热射病合并多脏器功能衰竭临床分析 被引量:5
18
作者 林开平 余毅 +4 位作者 黄睿 王琰 孙淑清 林曰勇 陈今 《世界临床药物》 CAS 2010年第5期283-286,I0002,共5页
目的探讨持续静-静脉血液滤过(CVVH)对重症热射病合并多脏器功能衰竭(MOF)的治疗作用。方法回顾分析4例重症热射病合并MOF,及时应用CVVH并采取综合治疗措施,对重症热射病合并MOF行血液净化治疗进行总结。结果通过早期积极采取CVVH联合... 目的探讨持续静-静脉血液滤过(CVVH)对重症热射病合并多脏器功能衰竭(MOF)的治疗作用。方法回顾分析4例重症热射病合并MOF,及时应用CVVH并采取综合治疗措施,对重症热射病合并MOF行血液净化治疗进行总结。结果通过早期积极采取CVVH联合综合治疗措施,快速降低患者体温,防止因高热引起的恶性循环,纠正水、电解质紊乱,2例患者未遗留脏器功能障碍,治愈出院。另2例患者因严重MOF伴重症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死亡。结论 CVVH可用于重症热射病合并MOF治疗,其可早期快速降低机体体温和纠正电解质及酸碱紊乱,且对代谢产物和炎症因子的清除也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射病 多脏器功能衰竭 持续静-静脉血液滤过
下载PDF
重症脑卒中合并肺部感染致多脏器功能衰竭临床分析 被引量:7
19
作者 杨雪梅 杨杰 刘茜 《海南医学》 CAS 2007年第10期68-68,12,共2页
目的探讨重症脑卒中合并肺部感染导致多脏器功能衰竭(MOF)的临床情况,旨在早期干预,降低死亡率。方法回顾分析136例重症脑卒中患者,80例合并肺部感染,其中导致MOF43例;单纯重症脑卒中仅5例出现MOF,对此进行临床分析。结果(1)重症脑卒中... 目的探讨重症脑卒中合并肺部感染导致多脏器功能衰竭(MOF)的临床情况,旨在早期干预,降低死亡率。方法回顾分析136例重症脑卒中患者,80例合并肺部感染,其中导致MOF43例;单纯重症脑卒中仅5例出现MOF,对此进行临床分析。结果(1)重症脑卒中极易合并肺部感染;(2)重症脑卒中合并肺部感染MOF发生率高于单纯重症脑卒中;(3)合并意识障碍者肺部感染发病率高;(4)合并肺部感染的老年重症脑卒中患者病死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脑卒中 肺部感染 多脏器功能衰竭
下载PDF
1例急性心肌梗死心肺复苏术后合并多脏器功能衰竭患者的护理 被引量:4
20
作者 张丽娟 刘爱琴 孙贵凤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3年第2期25-26,31,共3页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指冠状动脉急性闭塞使血流中断所引起的局部心肌的缺血性坏死,临床可表现为持久的胸骨后疼痛、休克、心律失常和心力衰竭,并有血清心肌酶增高以及心电图的改变,已成为当今对人类威胁最大的疾病之一。AMI患者发...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指冠状动脉急性闭塞使血流中断所引起的局部心肌的缺血性坏死,临床可表现为持久的胸骨后疼痛、休克、心律失常和心力衰竭,并有血清心肌酶增高以及心电图的改变,已成为当今对人类威胁最大的疾病之一。AMI患者发病急、变化快、病情凶险,猝死率高。本例患者为突发心肌梗死导致猝死,于心肺复苏术后并发心、肝、肾、胃肠、中枢等多脏器衰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心肺复苏术 多脏器功能衰竭 护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