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89篇文章
< 1 2 10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HPLC及LC-MS测定榛子中氯吡苯脲和多菌灵残留
1
作者 桑育黎 王沛 +2 位作者 郝延军 李楠楠 戚建忠 《辽宁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1期8-15,共8页
本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和液相色谱-质谱法(LC-MS)对干果榛子中氯吡苯脲和多菌灵残留量进行含量测定.HPLC和LC-MS均使用C18色谱柱,含量测定采取等度洗脱,流动相:甲醇-水(55∶45,体积比);体积流量:1.0 mL·min-1;测定波长:260 ... 本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和液相色谱-质谱法(LC-MS)对干果榛子中氯吡苯脲和多菌灵残留量进行含量测定.HPLC和LC-MS均使用C18色谱柱,含量测定采取等度洗脱,流动相:甲醇-水(55∶45,体积比);体积流量:1.0 mL·min-1;测定波长:260 nm;柱温:30℃.LC-MS采取电喷雾离子源,梯度洗脱,体积流量:0.6 mL·min-1,柱温:30℃.结果表明,榛子中氯吡苯脲与多菌灵存在残留,氯吡苯脲质量浓度在1.00~10.00μ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加样回收率在95.58%~100.58%;多菌灵质量浓度在1.005~15.075μg·mL-1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加样回收率在95.61%~104.39%.实验证明,HPLC与LC-MS相结合的方法具有操作简便、灵敏度高、检出限低等优点,能有效地检测到榛子样品中膨大剂氯吡苯脲及杀菌剂多菌灵的残留,并确定其残留量,线性关系和回收率结果均令人满意.根据被检测的8批样品中氯吡苯脲和多菌灵两项农药残留量推断,作为一般干果食用榛子是安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榛子 氯吡苯脲 多菌灵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 液相色谱-质谱法(LC-MS)
下载PDF
25%溴菌腈·多菌灵可湿性粉剂配方及药效研究
2
作者 马超 段小莉 +7 位作者 赵宜君 张力卜 张彦辉 张喆 曲继林 赵淑元 徐军 陈昶 《现代农药》 CAS 2024年第1期55-61,79,共8页
为开发25%溴菌腈·多菌灵可湿性粉剂产品,采用干法粉碎工艺,对配方中的润湿分散剂、填料等组分进行筛选。25%溴菌腈·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最优配方:溴菌腈20.0%、多菌灵5.0%、甲基萘磺酸钠甲醛缩合物分散剂(DMF-6)4.0%、改性萘磺... 为开发25%溴菌腈·多菌灵可湿性粉剂产品,采用干法粉碎工艺,对配方中的润湿分散剂、填料等组分进行筛选。25%溴菌腈·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最优配方:溴菌腈20.0%、多菌灵5.0%、甲基萘磺酸钠甲醛缩合物分散剂(DMF-6)4.0%、改性萘磺酸甲醛缩合物和阴离子润湿剂混合物(DMF-4)4.0%、白炭黑5.0%、柠檬酸0.15%、消泡剂Defoam X 0.5%,煅烧高岭土ZT补足至100%。田间试验结果显示:所制25%溴菌腈·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对柑橘炭疽病的防治效果较好,在有效成分用量为625和833 mg/kg时,对叶片炭疽病的防效分别为82.25%和85.57%,对果实炭疽病的防效分别为76.56%和81.0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溴菌腈 多菌灵 可湿性粉剂 配方 柑橘炭疽病 防治效果
下载PDF
同时快速检测蔬菜中百菌清和多菌灵的胶体金免疫层析法
3
作者 许奂源 梁植雯 +6 位作者 许景皓 黄苇 尹青春 李斌 江林峰 郭美媛 徐振林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2024年第8期139-148,共10页
该研究制备分别特异性识别百菌清、多菌灵的两种单克隆抗体,并建立一种同时快速检测蔬菜中百菌清和多菌灵的胶体金免疫层析法。在最适工作条件下,所建立的方法对百菌清、多菌灵的检测限分别为0.08 ng/mL和1.95 ng/mL,线性范围分别为0.08... 该研究制备分别特异性识别百菌清、多菌灵的两种单克隆抗体,并建立一种同时快速检测蔬菜中百菌清和多菌灵的胶体金免疫层析法。在最适工作条件下,所建立的方法对百菌清、多菌灵的检测限分别为0.08 ng/mL和1.95 ng/mL,线性范围分别为0.08~10.00 ng/mL和1.95~250.00 ng/mL。黄瓜、番茄、包菜3种样品加标回收率为79.2%~112.1%(百菌清)和63.3%~97.5%(多菌灵),变异系数均低于18.9%,试纸条所需检测时间为20 min,可应用于蔬菜中百菌清、多菌灵残留的现场高通量快速筛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菌清 多菌灵 单克隆抗体 胶体金免疫层析 同时检测
下载PDF
杀菌剂甲基托布津和多菌灵对泥鳅的急性毒性及肝脏酶活性的影响
4
作者 谭婷 杨超超 +2 位作者 杨娜 王琪 雷忻 《水产学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60-66,共7页
为了解甲基托布津(Methyltobuzine,TM)和多菌灵(Carbendazim,BCM)对水生动物的毒性效应,在水温(25±2)℃下,将平均体长(6.3±0.7)cm和平均质量(2.4±0.5)g的6月龄泥鳅(Misgurnus anguillicaudatus)置于65 mg·L^(-1)、8... 为了解甲基托布津(Methyltobuzine,TM)和多菌灵(Carbendazim,BCM)对水生动物的毒性效应,在水温(25±2)℃下,将平均体长(6.3±0.7)cm和平均质量(2.4±0.5)g的6月龄泥鳅(Misgurnus anguillicaudatus)置于65 mg·L^(-1)、85 mg·L^(-1)、112 mg·L^(-1)、146 mg·L^(-1)、191 mg·L^(-1)TM和26 mg·L^(-1)、34 mg·L^(-1)、45 mg·L^(-1)、58 mg·L^(-1)、76mg·L^(-1)BCM下,采用半静水实验法,研究TM和BCM的24 h、48 h、72 h、96 h的半致死浓度(LC50)和24 h安全浓度(SC);并在0.05 mg·L^(-1)、0.50 mg·L^(-1)、5.00 mg·L^(-1)TM和0.02 mg·L^(-1)、0.10 mg·L^(-1)、0.50 mg·L^(-1)、2.50 mg·L^(-1)BCM中胁迫7 d、14 d、21 d、28 d,检测泥鳅肝脏过氧化物酶(POD)、谷丙转氨酶(GPT)、谷草转氨酶(GOT)活性变化。结果表明,TM对泥鳅的24 h、48 h、72 h、96 h LC50分别为35.48 mg·L^(-1)、26.98 mg·L^(-1)、17.25 mg·L^(-1)和10.03 mg·L^(-1),24 h SC为6.16 mg·L^(-1);BCM对泥鳅的24 h、48 h、72 h、96 h LC50分别为23.53 mg·L^(-1)、17.66 mg·L^(-1)、6.54 mg·L^(-1)和3.58 mg·L^(-1),24 h SC为3.98 mg·L^(-1);TM和BCM胁迫下POD、GOT、GPT活性随浓度升高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随着胁迫时间延长各参数的活性呈下调趋势。BCM处理组较TM处理组变化趋势更显著。综上所述,TM对6月龄泥鳅具有低毒性作用,BCM对6月龄泥鳅则具有中等毒性作用;一定剂量TM和BCM长期胁迫对泥鳅造成严重影响,对POD、GPT、GOT活性具有明显抑制作用,随胁迫时间延长抑制加剧,其中BCM较TM抑制作用更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鳅 甲基托布津 多菌灵 急性毒性 酶活性
下载PDF
多菌灵人工抗原的合成及其鼠源性多克隆抗体的制备
5
作者 张宇彤 李洋洋 +1 位作者 郑佳慧 艾金霞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63-167,共5页
目的合成多菌灵人工抗原,制备多菌灵多克隆抗体并鉴定其特性。方法利用混合酸酐法引入羧基制备多菌灵半抗原。将小分子半抗原与大分子载体牛血清白蛋白(BSA)和卵清蛋白(OVA)偶联合成多菌灵人工抗原和包被抗原,利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 目的合成多菌灵人工抗原,制备多菌灵多克隆抗体并鉴定其特性。方法利用混合酸酐法引入羧基制备多菌灵半抗原。将小分子半抗原与大分子载体牛血清白蛋白(BSA)和卵清蛋白(OVA)偶联合成多菌灵人工抗原和包被抗原,利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对人工抗原进行鉴定。用制备的人工抗原免疫小鼠获得抗多菌灵多克隆抗体,利用间接ELISA对抗体效价以及特异性进行测定。结果成功制备多菌灵人工抗原。免疫小鼠后获得的抗体效价可达1:12800。抗体对多菌灵的半数抑制剂量(IC_(50))为0.107μg/mL,且与苯菌灵、噻菌灵的交叉反应率均<1%。结论成功获得高敏感性、高特异性的多克隆抗体,为多菌灵残留快速检测方法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菌灵 人工抗原 多克隆抗体
原文传递
氮掺杂碳基Mg单原子催化剂功能化激光诱导石墨烯电极对多菌灵的高效测定
6
作者 甘甜 陈莉珂 张馨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2期169-175,共7页
通过高能束辐照聚酰亚胺薄膜一步制备三维多孔网络结构石墨烯,并同步实现图案化柔性电极(LIGE)阵列的高精度组装。将基于热解策略制备的氮掺杂碳基Mg单原子催化剂(MgNC)修饰在工作电极区域,构建比表面积大、催化性能优异的MgNC/LIGE传... 通过高能束辐照聚酰亚胺薄膜一步制备三维多孔网络结构石墨烯,并同步实现图案化柔性电极(LIGE)阵列的高精度组装。将基于热解策略制备的氮掺杂碳基Mg单原子催化剂(MgNC)修饰在工作电极区域,构建比表面积大、催化性能优异的MgNC/LIGE传感平台。采用循环伏安法和微分脉冲伏安法,开展了杀菌剂多菌灵的电化学传感分析。结果表明,多菌灵在该MgNC/LIGE上有灵敏的电流响应,且多菌灵的氧化峰电流与其浓度在1.0 nmol/L~55μmol/L范围内成线性关系(R=0.999),检出限为0.23 nmol/L(R_(SN)=3)。采用标准加入法对环境和食物样品中的多菌灵进行测定,回收率为97.2%~102.0%,表明MgNC/LIGE对复杂样品中多菌灵的检测具有可靠性。该传感平台制备简单、绿色环保、成本低,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诱导石墨烯 单原子催化剂 柔性电极 多菌灵 电化学检测
下载PDF
38%咪铜·多菌灵悬浮剂分析方法研究
7
作者 罗琳 袁玉兵 《世界农药》 CAS 2024年第3期43-47,共5页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乙腈-乙酸铵水溶液为流动相,Eclipse XDB-C84.6 mm×250 mm、5μm色谱柱和紫外检测器(235 nm),对试样中的咪鲜胺与多菌灵进行分离和定量。结果表明:该分析方法对于咪鲜胺铜盐、多菌灵的线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9...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乙腈-乙酸铵水溶液为流动相,Eclipse XDB-C84.6 mm×250 mm、5μm色谱柱和紫外检测器(235 nm),对试样中的咪鲜胺与多菌灵进行分离和定量。结果表明:该分析方法对于咪鲜胺铜盐、多菌灵的线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9993、0.9998,标准偏差分别为0.10%、0.03%,变异系数分别为0.36%、0.40%,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6%、99.5%。该分析方法具有操作简单、快速等优点,并且能同时检测2种有效成分,大大减少了分析的时间及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咪鲜胺铜盐 多菌灵 高效液相色谱 分析
下载PDF
2023年福州地区市售新鲜橄榄中多菌灵残留检测与分析
8
作者 林冬瑾 《中国果业信息》 2024年第3期60-61,共2页
在福州市10个区县的商场超市、农贸批发市场采集20份新鲜橄榄样品,经乙腈提取,选取MgSO4150 mg+乙二胺-N-丙基硅烷50 mg+十八烷基硅烷50 mg作为净化剂,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仪建立一种快速、准确检测橄榄中多菌灵残留的新方法,... 在福州市10个区县的商场超市、农贸批发市场采集20份新鲜橄榄样品,经乙腈提取,选取MgSO4150 mg+乙二胺-N-丙基硅烷50 mg+十八烷基硅烷50 mg作为净化剂,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仪建立一种快速、准确检测橄榄中多菌灵残留的新方法,并对其残留情况进行检测。20份样品中均有多菌灵残留,检出率为100%,含量为0.005~0.1 mg/kg,均在允许的残留量范围之内,可安全食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州 橄榄 多菌灵 监测 分析
下载PDF
基于SERS标记免疫分析技术苹果中多菌灵的检测方法
9
作者 黄晓玮 张宁 +4 位作者 李志华 石吉勇 孙悦 张新爱 邹小波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478-1484,共7页
多菌灵(Carbendazim,甲基-1H-2-苯并咪唑氨基甲酸酯)是一种内吸性广谱杀菌剂,广泛应用于苹果种植过程中的轮纹病和褐斑防治,若不合理使用会在苹果中残留危害消费者身体健康。采用表面增强拉曼光谱免疫分析技术(surface-enhance Raman sp... 多菌灵(Carbendazim,甲基-1H-2-苯并咪唑氨基甲酸酯)是一种内吸性广谱杀菌剂,广泛应用于苹果种植过程中的轮纹病和褐斑防治,若不合理使用会在苹果中残留危害消费者身体健康。采用表面增强拉曼光谱免疫分析技术(surface-enhance Raman spectroscopy combined immunoassay,SERSIA),以SERS高灵敏度和分子“指纹”图谱特性为基础,结合免疫特异选择性,实现苹果中多菌灵的微/痕量检测。制备核-分子-壳“三明治式”结构的Au@M@Ag纳米SERS材料和结合抗原的SERS免疫探针,在包被抗体的Fe3O4磁性纳米材料可分离功能下,实现多菌灵的特异性检测。采用透射电镜(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 TEM)、紫外-可见光谱和拉曼光谱等方法对制备的材料进行表征并优化了实验参数。研究表明多菌灵浓度与标记分子4-巯基苯甲腈的2 227 cm^(-1)处特征峰强度值在0.5~300 nmol·L^(-1)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同时该免疫探针信号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重现性。对不同加标浓度的苹果实际样本进行检测,得到的平均回收率为95.6%~98.3%,相对标准偏差(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 RSD)为0.15%~0.99%。该方法操作简单,检测灵敏度高、选择性强、稳定性好,为苹果中痕量多菌灵的检测提供了新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 免疫分析技术 多菌灵 苹果 快速检测
下载PDF
UPLC-PDA快速检测即食性蔬菜中氯虫苯甲酰胺、甲基硫菌灵和多菌灵残留
10
作者 王建华 王首萌 +3 位作者 屈淑帆 乔雪阳 王晓 李广领 《河南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3年第6期32-38,共7页
残留分析物从含0.1%乙酸的乙腈溶液中提取,提取液用适量C18、PSA和NANO进行基质分散萃取净化,以Waters ACQUITY UPLC BEH C18柱为分离分析柱,以乙腈和水为色谱流动相梯度洗脱,以254 nm为紫外检测波长,建立叶菜(生菜)、瓜菜(黄瓜)和果菜... 残留分析物从含0.1%乙酸的乙腈溶液中提取,提取液用适量C18、PSA和NANO进行基质分散萃取净化,以Waters ACQUITY UPLC BEH C18柱为分离分析柱,以乙腈和水为色谱流动相梯度洗脱,以254 nm为紫外检测波长,建立叶菜(生菜)、瓜菜(黄瓜)和果菜(西红柿)中氯虫苯甲酰胺、甲基硫菌灵和多菌灵残留的QuEChERS样品前处理程序和UPLC-PDA分析方法.检测方法的性能指标验证结果显示,优化色谱条件下,0.01 mg/L~5 mg/L质量浓度的三种目标分析物在UPLC-PDA上均有良好的线性响应;在三种样品基质中设定的三种目标分析物在三个添加水平下的回收率分别为76%~115%,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10%;三种蔬菜中三种农药的检测限均低于0.05 mg/kg.总体来看,该QuEChERS样品前处理程序简单、高效、可靠、节省有机溶剂;优化的UPLC-PDA分析方法快速、灵敏、可靠,可以用于三种即食性蔬菜中氯虫苯甲酰胺、甲基硫菌灵和多菌灵的残留量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即食性蔬菜 多菌灵 甲基硫菌灵 氯虫苯甲酰胺 多残留分析 UPLC-PDA
下载PDF
植物源性食品中多菌灵应用现状及其在农产品中的风险评估研究进展
11
作者 庞宏宇 祝愿 +3 位作者 王晓鹭 赖飞 杜楠 蔡滔 《农业灾害研究》 2023年第4期4-6,共3页
多菌灵(Carbendazim,CBZ)是苯并咪唑类(Benzimidazole)内吸型低毒农药,广泛应用于叶面喷施、拌种和土壤处理等农业生产,能有效防治由真菌引起的黑斑病、褐斑病等病害。多菌灵自20世纪中期问世以来,已在36个作物上登记近1 000个农药产品... 多菌灵(Carbendazim,CBZ)是苯并咪唑类(Benzimidazole)内吸型低毒农药,广泛应用于叶面喷施、拌种和土壤处理等农业生产,能有效防治由真菌引起的黑斑病、褐斑病等病害。多菌灵自20世纪中期问世以来,已在36个作物上登记近1 000个农药产品。由于其施用对象广泛,人体摄入食品中可能造成一定积累。以多菌灵的理化性质、毒性及其代谢特点为基础,综述了多菌灵农药登记、残留与标准限量、与现行农产品质量安全领域中前沿的联合暴露风险评估中的浓度相加、独立作用和相互作用的方法与研究进展,探讨多菌灵对公共卫生安全的可接受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菌灵 农药登记 限量 风险评估
下载PDF
基于双核酸适配体的夹心试纸条法在多菌灵检测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高加乐 刘诺亚 +2 位作者 宋玉竹 张金阳 韩芹芹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81-86,共6页
建立了一种胶体金标记核酸适配体的试纸条用于多菌灵的快速检测。将核酸适配体CZ13与AuNPs结合作为信号探针,生物素标记的核酸适配体CZ12固定在链霉亲和素包被膜上作为捕获探针。优化了影响灵敏度的实验条件,如信号探针制备中使用的NaC... 建立了一种胶体金标记核酸适配体的试纸条用于多菌灵的快速检测。将核酸适配体CZ13与AuNPs结合作为信号探针,生物素标记的核酸适配体CZ12固定在链霉亲和素包被膜上作为捕获探针。优化了影响灵敏度的实验条件,如信号探针制备中使用的NaCl和适配体的浓度,检测线上链霉亲和素与生物素标记的核酸适配体的摩尔比等。在最佳实验条件下,多菌灵检测范围为0.5~40μg/mL,检测限为0.45μg/mL。该方法可用于实际样品检测,检测时间为15 min,与果蔬中常见农残不存在交叉反应,方法准确、可靠、使用简便,适合样品的现场快速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菌灵 核酸适配体 试纸条 胶体金 快速检测
下载PDF
多菌灵对泥鳅肝脏典型生物标志物的影响及其可逆性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谭婷 杨超超 +2 位作者 杨娜 王琪 雷忻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45-455,共11页
多菌灵(carbendazim,BCM)作为一种常用的广谱性杀菌剂,可通过地表径流汇入周边水域,对水生生物存在潜在威胁。为探究BCM对水生生物的毒性效应,以泥鳅(Misgurnus anguillicaudatus)为受试动物,采用半静态亚急性毒性法分别检测4个BCM浓度(... 多菌灵(carbendazim,BCM)作为一种常用的广谱性杀菌剂,可通过地表径流汇入周边水域,对水生生物存在潜在威胁。为探究BCM对水生生物的毒性效应,以泥鳅(Misgurnus anguillicaudatus)为受试动物,采用半静态亚急性毒性法分别检测4个BCM浓度(0.020、0.075、0.282和1.060 mg·L^(-1))胁迫10、20、30 d时其肝脏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和8-羟基脱氧鸟苷(8-hydroxy-2 deoxyguanosine,8-OHdG)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和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活性、7-乙氧基-3-异吩恶唑酮-脱乙基酶(7-ethoxy-3-isophenoxazolone deethylase,EROD)和谷胱甘肽巯基转移酶(glutathione S-transferase,GST)活性、Cu/Zn-sod、cat3、cyp1a1和gst基因mRNA表达量,随后在自然水体恢复驯养30 d时进行再检测,运用综合生物标志物指数(integrated biomarker response,IBR)对BCM毒性效应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显示,BCM胁迫下泥鳅肝脏MDA含量在胁迫中后期持续上升,恢复期仍显著增加,高浓度组毒性效应显著,8-OHdG含量在暴露周期内、恢复期均受到积极诱导;SOD活性与Cu/Zn-sod表达量在暴露前期受到显著诱导,CAT活性受到明显抑制作用而cat3表达量呈显著上升趋势,恢复期抗氧化酶活性均受到显著诱导,抗氧化酶活性与其表达量表达并不完全一致;EROD活性与cyp1a1基因表达量在短时间暴露受到诱导,而长期暴露及恢复期均受到不同程度抑制,GST活性与gst表达量在暴露期均受到明显诱导,随着时间延长诱导作用减弱,但恢复期受到明显抑制;IBR指数与BCM胁迫时间及浓度存在显著正相关,恢复期IBR指数略有下降但毒性损伤效应仍显著存在。综上,一定剂量的BCM胁迫会对抗氧化酶系和代谢解毒酶系造成严重损伤,肝脏综合毒性效应明显,具有一定生物毒性,进行短期恢复驯养机体损伤出现一定程度可逆性,但并未恢复至正常水平,因此BCM污染应得到广泛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菌灵 泥鳅 氧化代谢 基因表达 IBR指数
下载PDF
基于上转换-磁分离免疫荧光法检测蔬菜中的多菌灵
14
作者 赵凌燕 金靓怡 +3 位作者 朱文博 尹泽芝 郝佳佳 宋洋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0-45,共6页
为了能够快速检测出黄瓜和洋白菜中的多菌灵残留,基于性能良好的上转换纳米材料NaYF4:Yb,Er@SiO2@NH2,构建上转换-磁分离免疫荧光法并对样品前处理过程进行优化,建立了对2种蔬菜中多菌灵的快速高效检测方法.选取市售黄瓜和洋白菜作为检... 为了能够快速检测出黄瓜和洋白菜中的多菌灵残留,基于性能良好的上转换纳米材料NaYF4:Yb,Er@SiO2@NH2,构建上转换-磁分离免疫荧光法并对样品前处理过程进行优化,建立了对2种蔬菜中多菌灵的快速高效检测方法.选取市售黄瓜和洋白菜作为检测样品,经过乙腈提取、盐析、净化、PBS稀释等处理基本消除基质影响,采用上转换-磁分离免疫荧光法对样品中的多菌灵残留进行检测,并与HPLC法进行比对.结果表明:在最佳工作条件下,上转换-磁分离免疫荧光法中,黄瓜和洋白菜样品的前处理时间分别为10 min和8 min,回收率分别为83.2%~86.8%和86.3%~89.4%,检出限均为0.5μg/kg.上转换-磁分离免疫荧光法对黄瓜和洋白菜的检测结果与HPLC检测结果一致,表明该方法准确性良好,可以实现蔬菜中多菌灵残留的快速灵敏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菌灵 上转换纳米材料 磁分离 免疫荧光法
下载PDF
不同土壤湿度下多菌灵的连续施用对土壤氮矿化速率与脲酶动力学的影响
15
作者 刘梦婷 郭涛 +1 位作者 邹冬生 张满云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61-70,共10页
明确在不同土壤水分环境下农药多菌灵对土壤氮循环和生物学属性的影响,对于评价多菌灵对土壤氮循环与生态环境的影响有重要意义。研究了在不同土壤湿度下连续添加不同浓度的多菌灵对土壤氮矿化、几丁质酶活性、土壤脲酶动力学参数以及... 明确在不同土壤水分环境下农药多菌灵对土壤氮循环和生物学属性的影响,对于评价多菌灵对土壤氮循环与生态环境的影响有重要意义。研究了在不同土壤湿度下连续添加不同浓度的多菌灵对土壤氮矿化、几丁质酶活性、土壤脲酶动力学参数以及微生物生物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多菌灵添加量对土壤铵态氮、硝态氮、几丁质酶活性和微生物生物量氮具有显著影响;土壤湿度和多菌灵添加量的交互作用对铵态氮、硝态氮、矿化速率、脲酶酶促反应初速度(V_(max)/K_(m))值以及微生物生物量氮有显著影响。在60%土壤最大持水量(WHC)条件下,5 mg·kg^(-1)多菌灵的连续添加显著增加了铵态氮含量;在不同土壤湿度条件下,25 mg·kg^(-1)多菌灵的连续添加显著增加了硝态氮含量。在60%WHC条件下连续添加10 mg·kg^(-1)多菌灵的处理矿化速率显著高于不添加多菌灵的处理,但在90%WHC条件下添加10和25 mg·kg^(-1)多菌灵处理的矿化速率显著低于不添加多菌灵的处理。在不同土壤湿度条件下,几丁质酶活性随多菌灵施用量增加而降低。在60%WHC条件下连续添加25 mg·kg^(-1)多菌灵处理的脲酶V_(max)/K_(m)值显著低于连续添加10 mg·kg^(-1)多菌灵的处理。多菌灵添加量可以通过影响土壤矿质氮含量与生物学属性从而影响土壤脲酶动力学的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菌灵 土壤湿度 脲酶动力学参数 微生物生物量 氮矿化
下载PDF
直接进样或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水中苯菌灵和多菌灵
16
作者 熊杰 胥倩 +2 位作者 曹阳 何吉明 王若男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06-215,共10页
建立了采用直接进样和固相萃取两种前处理方式,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水中苯菌灵和多菌灵的方法。采用0.22μm聚醚砜滤膜过滤样品,或使用C18固相萃取小柱对样品进行前处理后,以C18反相柱为色谱柱,将柱温设定为40℃,流速设定为0.7 mL/m... 建立了采用直接进样和固相萃取两种前处理方式,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水中苯菌灵和多菌灵的方法。采用0.22μm聚醚砜滤膜过滤样品,或使用C18固相萃取小柱对样品进行前处理后,以C18反相柱为色谱柱,将柱温设定为40℃,流速设定为0.7 mL/min,以甲醇和水为流动相,利用等度洗脱进行分离,使用二极管阵列检测器进行定量,检测波长为280 nm。将苯菌灵在酸性条件下(pH<2.0)静置至少11 h后,转化为多菌灵进行检测。在上述条件下,采取直接进样时,多菌灵的检出限为4μg/L;采用固相萃取进行前处理且水样体积为100 mL时,多菌灵的检出限为0.09μg/L。标准曲线绘制结果显示,该方法在0.02~10.0 mg/L浓度范围内线性良好(r>0.999)。在直接进样条件下测试低、中、高3种浓度的实际水样加标样品,得到的相对标准偏差在0.7%~2.9%之间,回收率在93.5%~102%之间;采用固相萃取时,低、中、高3种浓度的实际加标样品的相对标准偏差在1.3%~4.7%之间,回收率在86.8%~107%之间。测试结果表明,该方法可应用于实际监测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菌灵 多菌灵 水样 直接进样 固相萃取 高效液相色谱
下载PDF
基于表面增强拉曼光谱的果蔬中多菌灵和噻菌灵的快速检测
17
作者 刘文静 潘葳 +2 位作者 林惠真 陈宏炬 严绍德 《福建分析测试》 CAS 2023年第6期1-6,21,共7页
建立了基于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urface-enhanced Raman scattering,SERS)检测果蔬中多菌灵和噻菌灵的方法。以果蔬农产品为研究对象,通过筛选SERS增强试剂、优化提取溶剂和反应时间实验得到最佳检测条件。方法采用纳米金溶胶作为SERS增... 建立了基于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urface-enhanced Raman scattering,SERS)检测果蔬中多菌灵和噻菌灵的方法。以果蔬农产品为研究对象,通过筛选SERS增强试剂、优化提取溶剂和反应时间实验得到最佳检测条件。方法采用纳米金溶胶作为SERS增强试剂,纯水作为提取溶剂,3min内判读实验结果。对多菌灵的主要拉曼谱峰进行归属,以616 cm^(-1)、731 cm^(-1)、1006 cm^(-1)、1223 cm^(-1)、1263 cm^(-1)、1316 cm^(-1)和1370 cm^(-1)作为多菌灵的定性特征峰,其中616 cm^(-1)作为定量特征峰,该处多菌灵溶液拉曼特征峰强度与浓度之间的线性范围为0.1~20 mg/L,R^(2)为0.9645,加标回收率为82.5%~105.0%,RSD值为2.1%~5.3%,方法检出限为0.2 mg/kg;对噻菌灵的主要拉曼谱峰进行归属,以786 cm^(-1)和1012 cm^(-1)拉曼谱峰作为噻菌灵的定性特征峰,其中786 cm^(-1)作为定量特征峰,噻菌灵溶液拉曼特征峰强度与浓度之间的线性范围为0.2~50mg/L,R^(2)值为0.9846,加标回收率为88.0%~98.0%,RSD值为2.1%~4.7%,方法检出限为0.5mg/kg。该方法准确、快速、稳定,可实现多菌灵和噻菌灵在农产品中现场快速检测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 多菌灵 噻菌灵 快速检测
下载PDF
液质联用法检测苹果中多菌灵的残留量
18
作者 杨力 毕思彤 +2 位作者 苗嘉敏 种一碧 赵大洲 《江西化工》 CAS 2023年第5期26-28,37,共4页
在苹果种植过程中,要提高产量,就不得不使用农药。合理使用农药可以减少病虫害带来的损失,提高土地的单位面积产量,满足人们的生活需要,但农药使用不当,会使食品中某些农药残留无法降解而对人类健康造成不可逆的伤害,所以对农药残留的... 在苹果种植过程中,要提高产量,就不得不使用农药。合理使用农药可以减少病虫害带来的损失,提高土地的单位面积产量,满足人们的生活需要,但农药使用不当,会使食品中某些农药残留无法降解而对人类健康造成不可逆的伤害,所以对农药残留的分析和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本实验将对苹果中的农药多菌灵残留量进行检测和分析,为后期水果种植农药的使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 农药残留 多菌灵 液质联用法
下载PDF
多菌灵抗性基因在球毛壳中的转化 被引量:12
19
作者 李梅 杨谦 宋金柱 《高技术通讯》 EI CAS CSCD 2002年第2期43-45,共3页
利用PEG方法将多菌灵抗性基因通过质粒 pRB12 9转化到球毛壳原生质体 ,并在含 0 .5 μg/ml多菌灵浓度下筛选转化子 ,转化率可达 6~ 7个转化子 / μgDNA。转化子可在 10 0 0 μg/ml多菌灵处理条件下正常生长。将转化子在非选择压力下连... 利用PEG方法将多菌灵抗性基因通过质粒 pRB12 9转化到球毛壳原生质体 ,并在含 0 .5 μg/ml多菌灵浓度下筛选转化子 ,转化率可达 6~ 7个转化子 / μgDNA。转化子可在 10 0 0 μg/ml多菌灵处理条件下正常生长。将转化子在非选择压力下连续培养 10代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菌灵抗性基因 球毛壳 多菌灵 基因转化 植物生长 病原菌 病害防治
下载PDF
基于纳米金复合物的电化学传感器检测果汁中多菌灵
20
作者 李紫月 唐茹茹 徐丹 《广东化工》 CAS 2023年第15期184-187,共4页
目的:建立纳米金复合物的电化学传感器检测果汁中多菌灵。方法:利用甘氨酸功能化石墨烯量子点作为还原剂和稳定剂,快速合成金-甘氨酸功能化石墨烯量子点(Au-Gly-GQD)复合物。Au-Gly-GQD修饰的玻碳电极与多菌灵适配体之间通过Au-S键结合... 目的:建立纳米金复合物的电化学传感器检测果汁中多菌灵。方法:利用甘氨酸功能化石墨烯量子点作为还原剂和稳定剂,快速合成金-甘氨酸功能化石墨烯量子点(Au-Gly-GQD)复合物。Au-Gly-GQD修饰的玻碳电极与多菌灵适配体之间通过Au-S键结合,然后利用适配体与多菌灵之间的特异性识别实现对多菌灵的检测。结果:边缘带有丰富基团的Gly-GQD与金纳米粒子作用,显著提高了金纳米粒子的分散性和稳定性。与金纳米粒子相比,Gly-GQD与金纳米粒子的结合表现出更高的电催化活性。在最佳条件下,多菌灵浓度在0.005~100.000pmol/L范围内,产生的DPV峰电流与多菌灵浓度的负对数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2))为0.998,检出限达到0.004 pmol/L。结论:通过纳米金复合物的高催化活性,建立了果汁中多菌灵的电化学检测方法。该方法表现出较高的灵敏度和选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氨酸功能化石墨烯量子点 金纳米粒子 电化学适配体传感器 多菌灵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