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昆虫杆状病毒多角体蛋白基因超高水平表达的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1
作者 陈官平 李跃东 +1 位作者 李佳乐 吴小锋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3-84,共12页
昆虫杆状病毒的生活史中令人惊奇的现象之一是其极晚期基因多角体蛋白(polyhedrin,polh)基因的超高水平表达,表达产生的多角体蛋白将病毒粒子包埋到内部形成包涵体。本文根据已有的研究结果,从3个方面概括了polh基因超高水平表达的机制,... 昆虫杆状病毒的生活史中令人惊奇的现象之一是其极晚期基因多角体蛋白(polyhedrin,polh)基因的超高水平表达,表达产生的多角体蛋白将病毒粒子包埋到内部形成包涵体。本文根据已有的研究结果,从3个方面概括了polh基因超高水平表达的机制,即polh启动子的结构特征和转录调控、polh mRNA的结构和翻译调控以及影响polh基因表达的蛋白调控因子,期望有助于更好地理解polh超高水平表达调控的分子机制,为提高杆状病毒表达载体系统表达外源蛋白效率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杆状病毒 多角体蛋白 超高水平表达 分子机制
原文传递
BmNPV多角体蛋白基因编码区结合蛋白的鉴定
2
作者 陈官平 孔祥硕 +1 位作者 赵书荻 吴小锋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51-57,共7页
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Bombyx mori nucleopolyhedrovirus,BmNPV)是一种具有较强传染性的病毒,在感染的极晚期超高水平表达一种约29 kD的碱溶性多角体蛋白。但该蛋白为病毒复制的非必需蛋白,因此,利用该基因可以被删除或被外源基因替换而... 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Bombyx mori nucleopolyhedrovirus,BmNPV)是一种具有较强传染性的病毒,在感染的极晚期超高水平表达一种约29 kD的碱溶性多角体蛋白。但该蛋白为病毒复制的非必需蛋白,因此,利用该基因可以被删除或被外源基因替换而不影响病毒的复制的原理构建重组病毒,可以实现外源基因的高水平表达。然而,目前虽已经有较多文献研究多角体蛋白高水平表达的分子机制,但迄今对于多角体蛋白基因编码区的结合蛋白尚不明确。本研究通过DNA pull-down联合质谱技术对结合在多角体蛋白编码区的蛋白质进行鉴定,共鉴定到78个宿主来源的蛋白和49个病毒自身编码的蛋白。对这些蛋白进行GO注释,结果表明这些蛋白除了具有共同的核酸结合功能外,还有其他不同的生物学功能,共同在多角体蛋白的超高水平表达过程中发挥作用。进一步从上述蛋白中筛选出了最值得深入研究的9个宿主蛋白和10个病毒蛋白。对这些蛋白进行深入研究,将为深入揭示多角体蛋白超高水平表达的分子机制提供新的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MNPV 多角体蛋白 DNA pull-down 互作蛋白
原文传递
日本三株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的增殖特性及其多角体蛋白基因的序列分析 被引量:15
3
作者 朱江 沈颂东 +4 位作者 王文兵 朱玉芳 池田素子 胡兆丽 盛晔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43-550,共8页
利用斜纹夜蛾Spodopteralitura培养细胞 ,对近年来在日本本州、九州和四国等地发现并筛选出的对斜纹夜蛾幼虫具有强烈杀虫活性的 3株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 (SpltMNPV) (K 3、G1 2和G10 3)进行了生物学活性和分子生物学的初步研究 ,... 利用斜纹夜蛾Spodopteralitura培养细胞 ,对近年来在日本本州、九州和四国等地发现并筛选出的对斜纹夜蛾幼虫具有强烈杀虫活性的 3株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 (SpltMNPV) (K 3、G1 2和G10 3)进行了生物学活性和分子生物学的初步研究 ,克隆了多角体蛋白基因 ,并进行了序列分析和比较。结果表明 :(1)SpltMNPV日本分离株K 3、G1 2和G10 3分别具有不同的特征性酶切图谱 ,分别属于 3种基因型 (A型、B型和C型 ) ;(2 ) 3个分离株的芽生型病毒 (buddedvirus)产生能力和多角体产生能力有差异 ,免疫印迹分析表明 ,多角体蛋白的分子量也不同 ;(3)日本株SpltMNPV核型多角体蛋白结构基因由 74 7个核苷酸编码序列 (编码 2 4 9个氨基酸 )组成 ,其序列与中国株SpltMNPV的同源性为 98 9% ,与其他 6种核型多角体病毒有较高的同源性 (6 1 7%~ 74 2 % ) ,但其 5′端侧翼序列 (nt_1~_10 0 )与AcMNPV和BmNPV相比差异显著 ,在对该基因表达调控起决定性作用的 8个高度保守核苷酸序列中 (nt_4 4~_5 1)有 2处发生自然突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纹夜蛾 核型多角病毒 多角体蛋白 基因 序列分析 增殖
下载PDF
多角体蛋白的结构多样性和杆状病毒的进化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刘子夜 齐义鹏 +1 位作者 王家旺 黄永秀 《生物多样性》 CAS CSCD 1997年第1期14-25,共12页
在测定LsMNPV多角体蛋白基因的全序列并推导出多角体蛋白氨基酸顺序的基础上,与22种杆状病毒多角体蛋白的氨基酸顺序进行比较,以氨基酸变异曲线研究蛋白质一级结构中氨基酸的保守性,并推测出一个模式多角体蛋白(MPh)氨基酸顺序;用PROSI... 在测定LsMNPV多角体蛋白基因的全序列并推导出多角体蛋白氨基酸顺序的基础上,与22种杆状病毒多角体蛋白的氨基酸顺序进行比较,以氨基酸变异曲线研究蛋白质一级结构中氨基酸的保守性,并推测出一个模式多角体蛋白(MPh)氨基酸顺序;用PROSIS软件对MPh及其它5种代表性病毒的多角体蛋白进行了氨基酸亲水性分析,还对24种多角体蛋白的二级结构作出了推测,指出了特征性结构区与氨基酸高变区、亲水区多样性变化的相互关系;通过多角体蛋白间氨基酸顺序最大同源性分析,绘制了23种杆状病毒的系统进化树,进一步讨论了MPh氨基酸顺序的典型性及多角体蛋白所体现的杆状病毒多样性和宿主依赖性进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虫病毒 杆状病毒 多角体蛋白 结构多样性 进化
下载PDF
美国白蛾核型多角体病毒多角体蛋白的SDS-PAGE分析 被引量:6
5
作者 薛建杰 曲良建 +3 位作者 王玉珠 张永安 唐明 杨唯一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728-731,共4页
Hyphantria cuea nucleopolyhedrovirus(HcNPV) and several other nucleopolyhedrosis was extracted by differential centrifugation,and purified with sucrose gradient centrifugation method.Polyhedrin was gotten and analysed... Hyphantria cuea nucleopolyhedrovirus(HcNPV) and several other nucleopolyhedrosis was extracted by differential centrifugation,and purified with sucrose gradient centrifugation method.Polyhedrin was gotten and analysed by SDS-PAGE.It indicated that most of those proteins had 32 KD protein band,and with 64 KD protein,and might be the main protein dimer with the structure and found Hyphantria cunea nuclear polyhedrosis virus protein in 18 KD department had a specific ban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CNPV 核型多角病毒 多角体蛋白 SDS-PAGE 32KD蛋白
下载PDF
BmNPV多角体蛋白片段引导外源蛋白固定入多角体的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曹翠平 于少芳 +4 位作者 郭爱芹 杨锐 相兴伟 陈琳 吴小锋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82-289,共8页
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BmNPV)晚期产生大量多角体,其主要作用是包埋病毒粒子免受外部恶劣环境的影响,为次代感染提供保障。将BmNPV多角体基因分段克隆并与报告基因——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基因融合,利用BmNPVPolh+Bac-to-Bac表达系... 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BmNPV)晚期产生大量多角体,其主要作用是包埋病毒粒子免受外部恶劣环境的影响,为次代感染提供保障。将BmNPV多角体基因分段克隆并与报告基因——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基因融合,利用BmNPVPolh+Bac-to-Bac表达系统构建重组病毒,使多角体蛋白与融合蛋白在BmN细胞内共表达。分析感染细胞和形成的多角体中融合蛋白的含量,研究不同的多角体蛋白片段引导EGFP固定入多角体的效果,结果表明构建的5种重组病毒都能大量表达融合蛋白,每种多角体蛋白片段都能引导EGFP固定入多角体内部,且外源融合蛋白在多角体总蛋白中占有较高的比例,其中,以多角体蛋白N末端100个氨基酸和完整多角体蛋白序列作为信号固定EGFP的效率最高。这一现象为解决活性蛋白长期保存提供了新思路,同时对于开发含有毒素蛋白的新型生物杀虫剂和新型疫苗的转运载体也具有较好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核型多角病毒 多角 多角体蛋白片段 蛋白质固定
原文传递
茶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多角体蛋白基因核苷酸序列及其在Baculoviridae中的地位(英文) 被引量:7
7
作者 张传溪 胡萃 吴祥甫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3期365-371,共7页
茶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EoSNPV)基因组的polh和egt基因区约14.2kb的酶切图谱被构建.egt基因位于polh基因上游约4.8kb处,但转录方向与polh基因相反.EcoRⅤ-L片段polh基因及其旁侧的1... 茶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EoSNPV)基因组的polh和egt基因区约14.2kb的酶切图谱被构建.egt基因位于polh基因上游约4.8kb处,但转录方向与polh基因相反.EcoRⅤ-L片段polh基因及其旁侧的1125核苷酸序列被测定.polh基因编码区长738核苷酸,可编码246氨基酸的多肽.起始密码子ATG上游是一个富含AT(AT占71.2%)的启动子区,在-52核苷酸处有杆状病毒晚期基因启动子转录起始基序ATAAG.在终止密码子下游208核苷酸有一个poly(A)信号,AATAAA.但EoSNPVpolh基因起始密码子ATG相邻核苷酸序列为GTAATGT,其-3是个G,这与已知的16种其它杆状病毒polh基因-3位置均是A不相同.在分析了EoSNPV和HaSNPV多角体蛋白基因核苷酸序列的基础上,通过MALIGN程序,比较了目前已发表的26种杆状病毒包涵体蛋白的序列,EoSNPV与黄杉毒蛾核型多角体病毒(OpSNPV)的同源性为最高,核苷酸序列的同源性为83.0%,氨基酸序列达94.7%;与其它20种鳞翅目NPV的同源性也很高,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72.6%~81.9%,氨基酸序列为83.7%~9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oSNPV 多角体蛋白基因 杆状病毒 分子进化
下载PDF
文山松毛虫质型多角体病毒(DpwCPV)多角体蛋白基因的cDNA克隆及序列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王琼 张珈敏 +2 位作者 文力 杨娟 胡远扬 《武汉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475-480,共6页
通过对文山松毛虫质型多角体病毒的增殖 ,纯化 ,获得一株单一类型的质型多角体病毒 提纯的病毒粒子经SDS 酚抽提 ,琼脂糖凝胶电泳分离基因组dsRNA ,低熔点琼脂糖电泳法回收纯化编码多角体蛋白的第十片段S10 S10经DMSO变性 ,逆转录合成... 通过对文山松毛虫质型多角体病毒的增殖 ,纯化 ,获得一株单一类型的质型多角体病毒 提纯的病毒粒子经SDS 酚抽提 ,琼脂糖凝胶电泳分离基因组dsRNA ,低熔点琼脂糖电泳法回收纯化编码多角体蛋白的第十片段S10 S10经DMSO变性 ,逆转录合成cDNA第一条链 ,PCR扩增后 ,克隆在PMD18 T载体上 ,克隆片段全长 76 3bp 起始密码AUG位于第 3~ 5位碱基 ,终止密码UGA位于第 74 7~ 74 9位碱基 推测DpwCPV多角体蛋白基因编码一段由 2 4 9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 ,分子质量为 2 84 39.4 4× 10 3 与舞毒蛾质型多角体病毒 (LdCPV)多角体蛋白基因比较 ,两者核苷酸序列的同源性为 97% ,它们各自编码的多角体蛋白的氨基酸同源性为 99% ;与家蚕质型多角体病毒(BmCPV)多角体蛋白基因相比较 ,两者核苷酸序列的同源性为 88% ,它们各自编码的多角体蛋白的氨基酸同源性为 9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山松毛虫 质型多角病毒 多角体蛋白基因 序列分析
下载PDF
SlNPV多角体蛋白基因的序列分析 被引量:4
9
作者 魏永杰 龙綮新 陈尚武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91-93,共3页
SlNPV多角体蛋白基因的开放读码框为750bp,编码249个氨基酸的蛋白质,是目前所发现的最长的多角体蛋白基因.SlNPV多角体蛋白Mr=29236,其氨基酸序列与其它核多角体病毒的多角体蛋白氨基酸序列有高度同源性.
关键词 SlNPV 多角体蛋白基因 DNA 序列分析 杆状病毒
下载PDF
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多角体蛋白聚集体特性及与其它包涵体蛋白的血清学关系 被引量:3
10
作者 孙国勋 秦启联 +1 位作者 蔡秀玉 丁翠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24-29,共6页
纯化的多角体碱解释放多角体蛋白 ,经等电点沉淀和柱层析对多角体蛋白进行分离纯化 ,结合SDS PAGE、免疫双向扩散、免疫电镜等方法 ,证明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 (HaNPV)的多角体蛋白以聚集体形式存在。用ELISA法检测包涵体蛋白之间的血... 纯化的多角体碱解释放多角体蛋白 ,经等电点沉淀和柱层析对多角体蛋白进行分离纯化 ,结合SDS PAGE、免疫双向扩散、免疫电镜等方法 ,证明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 (HaNPV)的多角体蛋白以聚集体形式存在。用ELISA法检测包涵体蛋白之间的血清学关系 ,结果表明 ,与黄地老虎颗粒体病毒 (AsGV)和粘虫颗粒体病毒 (PsGV)颗粒体蛋白相比较 ,HaN PV多角体蛋白与葡萄天蛾核型多角体病毒 (ArNPV)和黄地老虎核型多角体病毒 (AsNP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铃虫 核型多角病毒 多角体蛋白 颗粒蛋白 聚集 血清学关系 包涵蛋白
下载PDF
马尾松毛虫质型多角体病毒多角体蛋白基因的cDNA克隆及序列分析 被引量:13
11
作者 杜建宇 张珈敏 +2 位作者 郭海涛 张晓东 胡远扬 《中国病毒学》 CSCD 2001年第4期350-354,共5页
通过对马尾松毛虫质型多角体病毒的增殖、纯化 ,获得一株单一类型的质型多角体病毒。提纯的病毒粒子经SDS-酚抽提 ,琼脂糖凝胶电泳分离基因组dsRNDA ,回收纯化第十片段S10。S10经DMSO变性 ,逆转录合成cDNA第一链 ,PCR扩增后 ,克隆在pGE... 通过对马尾松毛虫质型多角体病毒的增殖、纯化 ,获得一株单一类型的质型多角体病毒。提纯的病毒粒子经SDS-酚抽提 ,琼脂糖凝胶电泳分离基因组dsRNDA ,回收纯化第十片段S10。S10经DMSO变性 ,逆转录合成cDNA第一链 ,PCR扩增后 ,克隆在pGEM T载体上。对重组子进行限制性内切酶分析及序列测定 ,结果表明 ,克隆片段全长 76 3bp ,起始密码AUG位于 3~ 5残基 ,终止密码UGA位于 74 7~ 74 9残基。推测DpCPV多角体蛋白基因编码 2 4 8个氨基酸的多肽 ,分子量 2 8kD。和家蚕质型多角体病毒 (BmCPV)多角体蛋白基因相比较 ,核苷酸和编码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 89.3%和 97.6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尾松毛虫 质型多角病毒 多角体蛋白基因 序列分析
下载PDF
异源多角体蛋白对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粒子的包装 被引量:5
12
作者 季平 查新民 +3 位作者 张国英 于继彬 顾维 沈卫德 《微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50-55,共6页
利用PCR方法从AcMNPV基因组DNA中分离出多角体蛋白基因 ,将该扩增片段克隆到转移载体pBacPAK8中 ,得到重组转移载体pOAc。将该质粒DNA与线性化的Bm BacPAK6病毒基因组DNA共传染BmN细胞 ,得到了能形成多角体且不产生蓝色空斑的重组病毒hp... 利用PCR方法从AcMNPV基因组DNA中分离出多角体蛋白基因 ,将该扩增片段克隆到转移载体pBacPAK8中 ,得到重组转移载体pOAc。将该质粒DNA与线性化的Bm BacPAK6病毒基因组DNA共传染BmN细胞 ,得到了能形成多角体且不产生蓝色空斑的重组病毒hp BmNPV。纯化该重组病毒的多角体颗粒 ,并对多角体蛋白、病毒核酸及多角体病毒颗粒进行分析 ,发现AcMNPV的多角体蛋白能在家蚕细胞中大量表达且能在细胞内识别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并组装成多角体颗粒 ;病毒基因组DNA因部分交换 ,其酶切行为发生了相应的变化 ;电镜观察发现经AcMNPV多角体蛋白包装的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的多角体颗粒大小为1 2 μm~ 2 9μm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苜蓿尺蠖核型多角病毒 多角体蛋白 家蚕核型多角病毒 异源包装
下载PDF
茶毛虫核型多角体病毒(EpNPV)多角体蛋白基因的定位及克隆 被引量:7
13
作者 常国辉 陈绳亮 +1 位作者 罗保君 李天宪 《中国病毒学》 CSCD 2001年第4期390-392,共3页
The polyhedrin gene of EpNPV was located on Hin d III E, Xba I B, Eco RI J, Kpn I A, Pst I F, Bam H I G fragments under stringent condition(68℃,in water),by using the DIG labeled Bam H I F fragment of AcMNPV DNA as t... The polyhedrin gene of EpNPV was located on Hin d III E, Xba I B, Eco RI J, Kpn I A, Pst I F, Bam H I G fragments under stringent condition(68℃,in water),by using the DIG labeled Bam H I F fragment of AcMNPV DNA as the probe.In order to sequence the EpNPV polyhedrin gene,the Bam H I G fragment was cloned into pTZ19R vector.Then the fragment was digested by Xba I? Hin d III,and subcloned into pTZ19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毛虫核型多角病毒 多角体蛋白基因定位 克隆
下载PDF
中国棉铃虫单粒包埋核型多角体病毒多角体蛋白基因的序列分析 被引量:15
14
作者 陈新文 胡志红 +4 位作者 JustM.Vlak(DepartmentofVirology WageningenAgriculturalVniversity Binnenhaven11 7609PDWageningen TheNetherlands) 《中国病毒学》 CSCD 1997年第4期346-353,共8页
以AcMNPV的多角体蛋白基因为探针,定位了中国棉铃虫单粒包理核型多角体病毒(HaSNPV)的多用体蛋白基因。序列测定表明,HaSNPV的多角体蛋白基因编码区为738个核苷酸,编码246个氨基酸,预计蛋白质分子量为29kDa。同源性分析表明,HaS... 以AcMNPV的多角体蛋白基因为探针,定位了中国棉铃虫单粒包理核型多角体病毒(HaSNPV)的多用体蛋白基因。序列测定表明,HaSNPV的多角体蛋白基因编码区为738个核苷酸,编码246个氨基酸,预计蛋白质分子量为29kDa。同源性分析表明,HaSNPV与美洲棉铃虫单粒包理核型多角体病毒(HzSNPV)具有最高的同源性,在整个阅读框架中只有4个碱基的差异,其中第179位碱基的变化导致唯一的氨基酸变化,这种变化并未导致其二级结构的改变。此外,两种病毒该基因的启动子结构也完全一样。HaSNPV与其它的SNPV和MNPV的同源性明显要低。结果预示HaSNPV与HzSNPV可能为同种病毒的不同变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铃虫病毒 核型多角病毒 多角体蛋白 基因
下载PDF
昆虫病毒多角体蛋白对病毒粒子的异源包装 被引量:3
15
作者 黄永秀 齐义鹏 李晓锋 《病毒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88-92,共5页
昆虫病毒多角体蛋白对病毒粒子的异源包装黄永秀,齐义鹏,李晓锋(武汉大学病毒研究所,武昌430072)关键词杆状病毒,异源包装,多角体蛋白基因昆虫杆状病毒(BV)的多角体蛋白基因(ocu),是一个非必需极晚期高表达基因... 昆虫病毒多角体蛋白对病毒粒子的异源包装黄永秀,齐义鹏,李晓锋(武汉大学病毒研究所,武昌430072)关键词杆状病毒,异源包装,多角体蛋白基因昆虫杆状病毒(BV)的多角体蛋白基因(ocu),是一个非必需极晚期高表达基因。目前,已用首稽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杆状病毒 异源包装 多角体蛋白基因 昆虫病毒
下载PDF
HaNPV多角体蛋白在宿主不同组织中的时相性表达 被引量:2
16
作者 孙国勋 丁翠 蔡秀玉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2期203-207,共5页
应用亲和凝胶过滤层析对多角体蛋白多克隆抗血清进行纯化,辣根过氧化物酶进行标记,用于ELISA法检测中肠、血淋巴、脂肪体中的多角体蛋白的含量变化.结果:中肠在感染24h含量最高,48h最低,72h较48h略有升高,96... 应用亲和凝胶过滤层析对多角体蛋白多克隆抗血清进行纯化,辣根过氧化物酶进行标记,用于ELISA法检测中肠、血淋巴、脂肪体中的多角体蛋白的含量变化.结果:中肠在感染24h含量最高,48h最低,72h较48h略有升高,96h和120h与72h基本保持一致;血淋巴在感染48h含量最高,然后下降至96h,120h又稍有升高;脂肪体在感染72h开始增加,直至120h.三种组织中多角体蛋白含量变化并不同步.从表达的时相性看,与NPV的感染过程基本一致,即从中肠至血腔再到脂肪体.免疫电镜观察表明,感染72h的中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型多角病毒 多角体蛋白 时相表达
下载PDF
对虾一种杆状病毒多角体蛋白基因的PCR扩增 被引量:6
17
作者 孔杰 张岩 《海洋水产研究》 CSCD 1995年第1期63-67,共5页
关键词 多角体蛋白基因 对虾 杆状病毒 PCR扩增
下载PDF
大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多角体蛋白基因的结构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齐义鹏 张生家 +1 位作者 黄永秀 裴子飞 《微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85-90,共6页
大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BsNPV)的多角体蛋白基因(ocu)定位在2.3kb 的 BamHI-H片段上,用 Xhol、Smal、HindⅢ和 PstⅠ构建了 H 片段的物理图谱,并测定了两端636bp 序列。在5′端发现了杆状病毒 ocu 基因共有的典型特征,即:ATG 起始区;启... 大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BsNPV)的多角体蛋白基因(ocu)定位在2.3kb 的 BamHI-H片段上,用 Xhol、Smal、HindⅢ和 PstⅠ构建了 H 片段的物理图谱,并测定了两端636bp 序列。在5′端发现了杆状病毒 ocu 基因共有的典型特征,即:ATG 起始区;启动子区(14bp保守序列);TATA box 和 CATA box 区等。单一 Xhol 位点在 ATG 上游-15bp 处,适于作为构建 ocu 基因转移载体的插入位点。在这一基因5′端序列中发现了五个反转重复单元CGAGC GCTCG,讨论了这一单元在杆状病毒 ocu 基因高效表达中的调控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尺蠖 多角病毒 多角体蛋白
下载PDF
油桐尺蠖核多角体病毒多角体蛋白双向电泳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刘明富 谢天恩 《生物化学杂志》 CSCD 1991年第5期635-637,共3页
油桐尺蠖核多角体病毒(Buzura suppressaria Nuclear Polyhedrosis Virus,BsNPV)是茶树、油桐等的一种主要害虫——油桐尺蠖的病原体,我国首次分离,并已对其进行了广泛的研究。这种病毒的多角体蛋白在单相SDS-PAGE中分子量显示为31
关键词 油桐尺蠖 多角病毒 多角体蛋白
原文传递
野桑蚕NPV与家蚕NPV的外形差异及多角体蛋白基因的研究
20
作者 沈卫德 李兵 +1 位作者 王文兵 陈克平 《蚕业科学》 CAS CSCD 2004年第4期359-362,共4页
通过电子显微镜观察 ,发现从野桑蚕体内分离的核型多角体病毒 (BmmNPV)经空斑筛选 ,其分离株的多角体外形和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 (BmNPV)的多角体外形呈现差异。对PCR扩增出的BmmNPV的多角体蛋白基因polh进行克隆、测序 ,并与BmNPV的pol... 通过电子显微镜观察 ,发现从野桑蚕体内分离的核型多角体病毒 (BmmNPV)经空斑筛选 ,其分离株的多角体外形和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 (BmNPV)的多角体外形呈现差异。对PCR扩增出的BmmNPV的多角体蛋白基因polh进行克隆、测序 ,并与BmNPV的polh序列比较 ,结果发现BmmNPV的polh在 +2 2、+70 3和 +711的 3个位点的碱基不同 ,使 +7位、+2 99位的Pro变成了Ser,+711位G变成为A ,而没有引起该位点 +2 31位Ala的改变。由Ser和Pro在形成蛋白二级结构的构象常数可以推测 ,BmmNPV的多角体较BmNPV更稳定 ,查明了多角体在外形存在差异的原因是ORF内碱基的差异引起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桑蚕 家蚕 核型多角病毒 形态差异 多角体蛋白基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