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9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清多配体蛋白聚糖1、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与川崎病患儿冠状动脉损害和临床疗效的关系 被引量:1
1
作者 王从贵 彭海琳 熊伟 《广东医学》 CAS 2024年第6期666-671,共6页
目的研究血清多配体蛋白聚糖1(syndecan-1,SDC-1)、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angiotensin-converting enzyme 2,ACE2)与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KD)患儿冠状动脉损害(coronary artery lesions,CAL)和临床疗效的关系。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2... 目的研究血清多配体蛋白聚糖1(syndecan-1,SDC-1)、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angiotensin-converting enzyme 2,ACE2)与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KD)患儿冠状动脉损害(coronary artery lesions,CAL)和临床疗效的关系。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2年3月收治的113例KD急性期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并设为KD组,治疗前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根据检查结果分为CAL组(n=39例)和无CAL组(n=74例);另选取同期体检的60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收集受试者临床资料,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SDC-1、ACE2水平并比较。患儿治疗后进行疗效评估,将治愈与好转患儿纳入治疗有效组(n=89例),无效患儿纳入治疗无效组(n=24例)。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患儿治疗无效的影响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SDC-1、ACE2等指标及其联合应用模型对治疗无效的预测价值。结果KD组血清SDC-1、ACE2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CAL组血清SDC-1、ACE2水平高于无CAL组(P<0.05)。治疗有效组与治疗无效组在发热时间、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SDC-1、ACE2水平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PCT、CRP、IL-6、SDC-1、ACE2为患儿治疗无效的显著影响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SDC-1、ACE2两指标联合预测患儿治疗无效的曲线下面积(AUC)(95%CI)为0.837(0.726~0.926),预测价值均高于单独检测。血清SDC-1、ACE2及PCT、CRP、IL-6联合预测患儿治疗无效的AUC(95%CI)为0.903(0.861~0.912),预测价值较血清SDC-1、ACE2两指标联合预测有所提升。结论KD患儿血清SDC-1、ACE2水平上升,两者水平越高,其并发CAL风险越高,临床疗效越差,联合检测对临床疗效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崎病 多配体蛋白聚糖1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 冠状动脉损害 疗效 预测价值
下载PDF
肾小管多配体蛋白聚糖1的表达异常与糖尿病大鼠肾脏早期损伤的关系 被引量:1
2
作者 刘洋 杨光 +3 位作者 敖强国 马强 赵佳慧 程庆砾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248-1251,共4页
目的观察糖尿病大鼠肾小管糖萼标志物多配体蛋白聚糖1(Syndecan, SDC1)表达与肾脏早期损伤的关系。方法 4周龄雌性SD大鼠20只,随机选择6只为对照组,另14只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将造模成功12只随机分为糖尿病组和干预组,每组6只,干预组尾... 目的观察糖尿病大鼠肾小管糖萼标志物多配体蛋白聚糖1(Syndecan, SDC1)表达与肾脏早期损伤的关系。方法 4周龄雌性SD大鼠20只,随机选择6只为对照组,另14只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将造模成功12只随机分为糖尿病组和干预组,每组6只,干预组尾静脉注射舒洛地特10 mg/(kg·d),持续6周,处死大鼠观察肾脏病理变化,用免疫组织化学、Western blot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测SDC1和SDC4表达。结果糖尿病组大鼠肾小球病变轻微,肾小管损伤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干预组肾小管损伤评分低于糖尿病组(P<0.01)。3组SDC4累积吸光度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SDC1累积吸光度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糖尿病组大鼠SDC1蛋白及mRNA表达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干预组SDC1蛋白及mRNA表达较糖尿病组明显升高(0.44±0.10 vs 0.23±0.08,0.79±0.23 vs 0.43±0.17,P<0.01)。结论糖尿病大鼠肾脏早期病理损伤可能与肾小管SDC1表达减少相关,补充糖胺聚糖可增加肾小管SDC1表达,减轻肾脏病理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小管 葡糖氨基聚糖类 糖尿病 多配体蛋白聚糖1 肾小球
下载PDF
宫腔镜联合多配体蛋白聚糖1对慢性子宫内膜炎合并不孕症的诊断价值
3
作者 徐见兴 曾鸿 耿玲玲 《中外医药研究》 2022年第13期150-152,共3页
目的:分析宫腔镜联合多配体蛋白聚糖1(CD138)表达对慢性子宫内膜炎(CE)合并不孕症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月东莞市妇幼保健院妇科门诊接诊的高度疑似CE合并不孕症患者150例为观察对象,均给予宫腔镜、CD138和宫腔镜联合C... 目的:分析宫腔镜联合多配体蛋白聚糖1(CD138)表达对慢性子宫内膜炎(CE)合并不孕症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月东莞市妇幼保健院妇科门诊接诊的高度疑似CE合并不孕症患者150例为观察对象,均给予宫腔镜、CD138和宫腔镜联合CD138诊断,比较其诊断价值。结果:宫腔镜联合CD138诊断准确率、灵敏度、特异度、阴性预测值、阳性预测值均高于宫腔镜、CD1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Kappa检验宫腔镜、CD138与金标准的一致性一般(Kappa值=0.567、0.558),宫腔镜联合CD138与金标准的一致性较好(Kappa值=0.782);宫腔镜联合CD138阳性诊断准确率高于单独CD1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腔镜联合CD138检测在CE合并不孕症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准确率、灵敏度、特异度,临床可将宫腔镜联合CD138作为CE合并不孕症治疗后的辅助诊断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配体蛋白聚糖1 慢性子宫内膜炎 不孕症 诊断价值
下载PDF
多配体蛋白聚糖1对舌鳞状细胞癌CAL27细胞迁移、侵袭和细胞周期的调控作用 被引量:1
4
作者 刘璐 张天夫 +1 位作者 王晓峰 孔晨飞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59-65,共7页
目的:研究舌鳞状细胞癌CAL27细胞中过表达多配体蛋白聚糖1(SDC1)对细胞迁移、侵袭、细胞周期和细胞中活性氧(ROS)水平的影响,阐明SDC1在舌鳞状细胞癌发生发展中的潜在作用机制。方法:前期实验中成功构建的稳定高表达ptt5-SDC1的人舌鳞... 目的:研究舌鳞状细胞癌CAL27细胞中过表达多配体蛋白聚糖1(SDC1)对细胞迁移、侵袭、细胞周期和细胞中活性氧(ROS)水平的影响,阐明SDC1在舌鳞状细胞癌发生发展中的潜在作用机制。方法:前期实验中成功构建的稳定高表达ptt5-SDC1的人舌鳞状细胞癌CAL27细胞作为实验组,稳定转染ptt5空载体的CAL27细胞作为对照组,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2组细胞中SDC1蛋白表达水平,细胞划痕实验检测2组细胞划痕愈合率,Transwell小室实验检测2组CAL27细胞中迁移和侵袭细胞数,流式细胞术检测2组不同细胞周期CAL27细胞百分率和细胞中ROS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CAL27细胞中SDC1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细胞划痕愈合率明显降低(P<0.05),迁移和侵袭细胞数明显减少(P<0.01),G0/G1期细胞百分率明显升高(P<0.05),细胞中ROS水平明显升高(P<0.05)。结论:SDC1过表达能够抑制舌鳞状细胞癌CAL27细胞的侵袭和转移,其作用机制可能与细胞周期阻滞和介导细胞凋亡途径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舌鳞状细胞癌 多配体蛋白聚糖1 细胞迁移 细胞侵袭 细胞周期
下载PDF
多配体蛋白聚糖1和不对称二甲基精氨酸在2型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及病程监测的临床价值
5
作者 刘丽 杨红梅 +4 位作者 张巧玲 杨宏秀 刘蕾 李超 袁宝军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789-797,共9页
目的:探讨内皮损伤指标多配体蛋白聚糖1(SDC1)、不对称二甲基精氨酸(ADMA)对2型糖尿病肾病(DKD)患者早期诊断及病程监测的临床价值。方法:横断面研究。选取2020年12月至2021年12月开滦总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232例进行回顾... 目的:探讨内皮损伤指标多配体蛋白聚糖1(SDC1)、不对称二甲基精氨酸(ADMA)对2型糖尿病肾病(DKD)患者早期诊断及病程监测的临床价值。方法:横断面研究。选取2020年12月至2021年12月开滦总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232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尿白蛋白/尿肌酐比值(UACR)和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分为单纯糖尿病组(50例)和DKD组(182例),其中DKD组根据DKD进展风险进一步分为低进展风险糖尿病肾病(LDKD)亚组90例、中进展风险糖尿病肾病(MDKD)亚组55例、高进展风险糖尿病肾病(HDKD)亚组37例。以同期体检中心40名健康者为健康对照组。根据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尿肌酐(NAG/Ucr)水平四分位数值,将DKD组患者分为Q1~Q4亚组,分别为45、45、46和46例。检测各组一般生化指标、SDC1和ADMA水平。采用Spearman相关法分析DKD患者SDC1、ADMA与肾小球、肾小管损伤指标相关性。多因素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DKD进展风险及肾小管损伤的影响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SDC1、ADMA对DKD的诊断性能。结果:DKD组收缩压、舒张压、甘油三酯(TG)、血肌酐(Scr)、尿酸(UA)、NAG/Ucr、SDC1、ADMA水平高于SDM组和健康对照组(P均<0.05),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B(AporB)、糖化血红蛋白(HbA 1c)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低于健康对照组(P均<0.05)。HDKD亚组SDC1水平高于SDM组和LDKD亚组,ADMA水平高于SDM组,低于LDKD亚组(P均<0.05);MDKD亚组SDC1水平高于SDM组和LDKD亚组,ADMA水平高于SDM组,低于LDKD亚组(P均<0.05);LDKD亚组SDC1、ADMA水平高于SDM组(P均<0.05)。NAG/Ucr水平Q4亚组TC、AporB、HbA 1c、Scr、UACR、SDC1水平高于Q1亚组,Scr、UACR、SDC1水平高于Q2亚组,Q3亚组HbA 1c、Scr、UACR、SDC1水平高于Q1亚组(P均<0.05)。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SDC1与UACR、NAG/Ucr呈正相关(r=0.757、0.566,P均<0.05),与eGFR呈负相关(r=-0.337,P<0.05);ADMA与UACR、NAG/Ucr呈正相关(r=0.197、0.142,P均<0.05)。多因素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SDC1、NAG/Ucr、Scr是DKD进展的独立影响因素(OR=2.043、1.067、1.047,P均<0.05),SDC1、HbA 1c、UACR是DKD肾小管损伤的独立影响因素(OR=1.177、1.193、1.002,P均<0.05)。ROC曲线显示,SDC1诊断DKD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79,敏感度为92.31%,特异度为92.22%,ADMA诊断DKD的AUC为0.745,敏感度为81.32%,特异度为60.00%,两者联合诊断DKD的AUC为0.981、敏感度为90.66%、特异度为95.66%。结论:SDC1是DKD进展和肾小管损伤的独立影响因素,可用于诊断早期DKD,并可用于监测DKD进展;ADMA可用于DKD的早期筛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糖尿病肾病 多配体蛋白聚糖1 不对称二甲基精氨酸
原文传递
葛兰心宁软胶囊对PCI后合并冠状动脉微血管疾病的冠心病患者血浆多配体蛋白聚糖1、多配体蛋白聚糖4和硫酸乙酰肝素的影响
6
作者 姜瑞嘉 程功 +5 位作者 王依阳 蒋红英 赵慧 梁宸源 许百灵 方纬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24年第5期88-92,共5页
目的分析葛兰心宁软胶囊对PCI后合并冠状动脉微血管疾病(CMVD)的冠心病患者血浆多配体蛋白聚糖(SDC)1、SDC4、硫酸乙酰肝素(HS)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7月—2022年9月陕西省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PCI后合并CMVD的冠心病患者78例为研... 目的分析葛兰心宁软胶囊对PCI后合并冠状动脉微血管疾病(CMVD)的冠心病患者血浆多配体蛋白聚糖(SDC)1、SDC4、硫酸乙酰肝素(HS)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7月—2022年9月陕西省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PCI后合并CMVD的冠心病患者78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葛兰心宁软胶囊组(38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葛兰心宁软胶囊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葛兰心宁软胶囊,两组治疗时间均为2个月。比较两组一般资料、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浆SDC1、SDC4、HS及其差值,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葛兰心宁软胶囊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葛兰心宁软胶囊组血浆SDC1、SDC4、HS低于对照组(P<0.05);葛兰心宁软胶囊组治疗前后血浆SDC1、SDC4、HS差值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期间胃肠道不适、过敏、出血、肾功能异常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葛兰心宁软胶囊可有效降低PCI后合并CMVD的冠心病患者血浆SDC1、SDC4、H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冠状动脉微血管疾病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葛兰心宁软胶囊 多配体蛋白聚糖1 多配体蛋白聚糖4 硫酸乙酰肝素
下载PDF
乙酰肝素酶、硫酸乙酰肝素和多配体蛋白聚糖-1在肺癌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诊断价值
7
作者 李涛 高萌 翟乃亮 《滨州医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122-125,共4页
目的探讨多配体蛋白聚糖-1(SDC-1)、硫酸乙酰肝素(HS)以及乙酰肝素酶(HPA)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及小细胞肺癌(SCLC)患者血清中的水平及其对诊断及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10例健康对照组及76例肺癌患者的血清标本,通过ELISA方法检测... 目的探讨多配体蛋白聚糖-1(SDC-1)、硫酸乙酰肝素(HS)以及乙酰肝素酶(HPA)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及小细胞肺癌(SCLC)患者血清中的水平及其对诊断及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10例健康对照组及76例肺癌患者的血清标本,通过ELISA方法检测血清中HS、SDC-1、HPA表达水平。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进行组间比较。结果肺癌患者血清HS、SDC-1及HPA含量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HS、HPA单因素用于诊断肺癌时的AUC分别为0.819和0.930,HS、SDC-1、HPA三者联合诊断肺癌时AUC为0.974。结论HS、SDC-1、HPA三者联合检测对肺癌的诊断及预后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配体蛋白聚糖-1 硫酸乙酰肝素 乙酰肝素酶 肺癌
下载PDF
舌下微循环灌注血管比例变化率联合血清多配体蛋白聚糖-1水平对脓毒症休克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预后的预测价值
8
作者 黄淑雅 李双凤 +3 位作者 张磊 董睿 张瑞霞 高延秋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63-167,共5页
目的:探讨舌下微循环灌注血管比例变化率(ΔPPV)联合血清多配体蛋白聚糖-1(SDC-1)水平对脓毒症休克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0月至2023年1月入住本院呼吸重症监护病房的脓毒症休克并ARDS患者,采集确... 目的:探讨舌下微循环灌注血管比例变化率(ΔPPV)联合血清多配体蛋白聚糖-1(SDC-1)水平对脓毒症休克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0月至2023年1月入住本院呼吸重症监护病房的脓毒症休克并ARDS患者,采集确诊后0、6、24和72 h的外周血,检测SDC-1、乳酸(Lac)等实验室指标,并收集相同时间点的舌下微循环图像,计算得到ΔPPV、乳酸清除率(LCR);分别于0、24 h和72 h行序贯器官衰竭(SOFA)评分。根据28 d生存情况分为生存组和死亡组。选取2组间单因素分析有意义的变量及72 hΔPPV联合SDC-1绘制ROC曲线,分析上述指标预测脓毒症休克并ARDS患者28 d内死亡的价值。结果:ROC分析结果显示,24 h SDC-1、LCR,72 h SOFA评分、ΔPPV、SDC-1及72 hΔPPV联合SDC-1对预后有预测价值(P均<0.05),其中72 hΔPPV联合SDC-1曲线下面积最大[AUC(95%CI)为0.832(0.721~0.943)],敏感度为0.931,特异度为0.680。结论:72 hΔPPV联合SDC-1比单一指标对脓毒症休克并ARDS预后具有更高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休克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舌下微循环 灌注血管比例变化率 多配体蛋白聚糖-1
下载PDF
多配体蛋白聚糖1表达水平与乳腺癌术后子宫内膜病变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兰峰 张波 《中华内分泌外科杂志》 CAS 2023年第6期734-738,共5页
目的多配体蛋白聚糖1(recombinant syndecan 1,SDC1)表达水平与乳腺癌(breast cancer,BC)术后子宫内膜病变的相关性。方法从GEO数据库中检索并筛选出目的基因SDC1。收集山西省儿童医院73例经手术治疗的乳腺癌患者,依据子宫内膜病变将其... 目的多配体蛋白聚糖1(recombinant syndecan 1,SDC1)表达水平与乳腺癌(breast cancer,BC)术后子宫内膜病变的相关性。方法从GEO数据库中检索并筛选出目的基因SDC1。收集山西省儿童医院73例经手术治疗的乳腺癌患者,依据子宫内膜病变将其分为未病变组与病变组,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分析两组患者血清SDC1表达水平。将病变组患者分为SDC1高表达组与低表达组,分析SDC1表达水平与患者临床病理参数的关联,评估SDC1表达水平诊断乳腺癌术后子宫内膜病变的敏感性。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子宫内膜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SDC1在病变组患者血清中表达水平(1.38±0.31)明显高于未病变组(1.00±0.33)(t=3.59,P=0.001)。病变组患者绝经占比80%(41/51)、子宫内膜厚度≥5 mm占比73%(37/51)、有子宫异常出血病史的患者占比78%(40/51)较未病变组的患者占比更多[18%(4/22)、27%(6/22)、9%(2/22)](P<0.001、0.004、<0.001)。SDC1高表达组中绝经占比95%(21/22)、子宫内膜厚度≥5 mm占比91%(20/22)、妊娠史≤2次患者占比64%(14/22)、有子宫异常出血病史患者占比95%(21/22)、选择性ER调节剂治疗91%(20/22)患者占比均高于低表达组[69%(20/29)、59%(17/29)、31%(9/29)、66%(19/29)、59%(17/29)](P=0.030、0.013、0.026、0.015、0.013)。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下面积0.8102(95%CI=0.6966~0.9237,P<0.001),SDC1诊断子宫内膜发病敏感性高。在Logistic单因素分析中认为子宫异常出血史(是)(OR=36.36,95%CI=8.88~251.30,P<0.001)、SDC1表达(OR=1.50,95%CI=1.23~1.92,P<0.001)是子宫内膜病变的危险因素,而绝经(否)(OR=0.05,95%CI=0.01~0.18,P<0.001)、子宫内膜厚度(<5 mm)(OR=0.14,95%CI=0.04~0.42,P=0.001)是其保护因素。在Logistic多因素分析中认为子宫异常出血史(是)(OR=1.49e+6,95%CI=184.7~1.97e+16,P=0.042)、SDC1表达(OR=4.25,95%CI=1.59~24.55,P=0.029)是子宫内膜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而绝经(否)(OR=0.00,95%CI=0.00~0.03,P=0.024)是其保护因素。结论SDC1表达水平与乳腺癌癌患者术后子宫内膜病变具有显著相关性,是子宫内膜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配体蛋白聚糖1 乳腺癌 子宫内膜病变
原文传递
缺氧诱导因子1α经多配体蛋白聚糖1调控缺氧胶质瘤细胞增殖及替莫唑胺抵抗机制初探 被引量:1
10
作者 龚胜 汪攀 +2 位作者 廖彬 赵璐 吴南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035-1043,共9页
目的初步探讨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与多配体蛋白聚糖1(SDC1)在缺氧胶质瘤细胞增殖及替莫唑胺(TMZ)化疗抵抗调控中的相互作用.方法将U87细胞分为常氧组、常氧+TMZ组、常氧空载组、常氧空载+DMSO组、常氧空载+TMZ组、常氧SDC1过表达... 目的初步探讨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与多配体蛋白聚糖1(SDC1)在缺氧胶质瘤细胞增殖及替莫唑胺(TMZ)化疗抵抗调控中的相互作用.方法将U87细胞分为常氧组、常氧+TMZ组、常氧空载组、常氧空载+DMSO组、常氧空载+TMZ组、常氧SDC1过表达组、常氧SDC1过表达+TMZ组,缺氧组、缺氧+TMZ组、缺氧空载组、缺氧敲除HIF-1α组、缺氧敲除HIF-1α组+TMZ、缺氧SDC1干扰组、缺氧空载+DMSO组、缺氧空载+TMZ组、缺氧SDC1干扰+TMZ组.采用低氧探针检测细胞缺氧情况;TMZ处理72 h后,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情况;敲除HIF-1α后,于缺氧条件下培养细胞并给予TMZ处理2、4、6、8 d,检测细胞的乳酸脱氢酶(LDH)释放及细胞凋亡.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和蛋白质免疫印迹(WB)法检测细胞HIF-1α、SDC1基因和蛋白质的表达量;采用染色质免疫共沉淀(ChIP)-qPCR(ChIP-qPCR)法检测HIF-1α与SDC1启动子结合情况.分析中国脑胶质瘤基因组图谱(CGGA)数据库(321例)、基因表达谱数据交互分析(GEPIA)数据库(681例)的肿瘤标本,分析HIF-1α和SDC1基因在不同级别脑胶质瘤中的表达情况,以及高、低表达SDC1脑胶质瘤患者生存期的差异;HIF-1α与SDC1基因在脑胶质瘤标本中表达的相关性.结果低氧探针检测证实缺氧组细胞处于缺氧状态.CCK-8和流式细胞术检测显示,与常氧+TMZ组比较,低氧+TMZ组细胞的存活率高、凋亡率低(均P<0.01).WB检测显示,与常氧组比较,缺氧组细胞的HIF-1α表达高(P=0.040);缺氧敲除HIF-1α组HIF-1α的表达量低于缺氧空载组.缺氧敲除HIF-1α+TMZ组的LDH释放量和细胞凋亡率均高于缺氧空载+TMZ组(均P<0.01).RT-qPCR检测显示,与缺氧空载组比较,缺氧敲除HIF-1α组的SDC1 mRNA表达量下降;WB检测显示,缺氧敲除HIF-1α组SDC1蛋白的表达降低(均P<0.01);CCK-8检测显示,常氧空载+TMZ组的细胞数量低于常氧空载+DMSO组和常氧过表达SDC1+TMZ组(均P<0.01);缺氧干扰SDC1+TMZ组和缺氧空载+TMZ组的数量均低于缺氧空载+DMSO组(均P<0.01),而缺氧干扰SDC1+TMZ组细胞数低于缺氧空载+TMZ组(P<0.01).流式细胞术检测显示,常氧过表达SDC1+TMZ组细胞凋亡率显著低于常氧空载+TMZ组(P=0.030),而缺氧干扰SDC1+TMZ组细胞凋亡率显著高于缺氧空载+TMZ组(P<0.01).ChIP-qPCR分析显示,HIF-1α在SDC1启动子上的-1314~-1310处存在结合位点.GEPIA、CGGA数据库的数据分析结果显示,在脑胶质瘤组织中HIF-1α、SDC1的表达水平高于非肿瘤脑组织,且随着胶质瘤WHO级别的增高表达水平相应升高(均P<0.05).脑胶质瘤组织的HIF-1α与SDC1 mRNA的表达呈正相关(P<0.05).低表达SDC1组患者的生存期长于高表达SDC1组(P<0.01).结论缺氧条件下,HIF-1α作为转录因子经SDC1促进胶质瘤细胞的增殖及TMZ的化疗抵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胶质瘤 细胞缺氧 缺氧诱导因子1 多配体蛋白聚糖1 细胞增殖 转录调控 化疗抵抗
原文传递
血清淀粉样蛋白A联合多配体蛋白聚糖-1对脓毒症所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病情评估及预后预测价值分析
11
作者 王洋 居来提·阿扎提 +2 位作者 汪露 龙小艳 张红玉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3年第7期103-107,共5页
目的 分析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联合多配体蛋白聚糖-1(SDC-1)对脓毒症所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病情评估及预后预测价值。方法 选择158例脓毒症所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柏林定义将患者分为轻中度组[氧合指数(OI)>100... 目的 分析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联合多配体蛋白聚糖-1(SDC-1)对脓毒症所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病情评估及预后预测价值。方法 选择158例脓毒症所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柏林定义将患者分为轻中度组[氧合指数(OI)>100 mmHg]和重度组(OI≤100 mmHg)。检测所有患者血清SAA、SDC-1表达水平,分析患者血清SAA、SDC-1表达水平与OI的关系。同时,根据患者肺水肿严重程度不同,将158例脓毒症所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分为轻度肺水肿组(血管外肺水指数≤10 mL/kg)和重度肺水肿组(血管外肺水指数>10 mL/kg),比较不同肺水肿程度患者血清SAA、SDC-1表达水平。观察脓毒症所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28 d后预后情况,并根据预后结果分为病死组与存活组。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SAA联合SDC-1预测脓毒症所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病死的效能。结果 重度组血清SAA、SDC-1表达水平均高于轻中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脓毒症所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血清SAA、SDC-1表达水平与OI呈负相关(r=-0.951、-0.967,P<0.05);重度肺水肿组血清SAA、SDC-1表达水平均高于轻度肺水肿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58例脓毒症所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中,治疗28 d后死亡36例,占22.78%;病死组治疗前及治疗72 h血清SAA、SDC-1表达水平均高于存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ROC曲线分析,血清SAA联合SDC-1预测脓毒症所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病死的敏感度为92.48%、特异度为68.09%,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918。结论 血清SAA、SDC-1与脓毒症所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病情严重程度有关,两者联合预测的预后不良效能较好,值得进一步研究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淀粉样蛋白A 多配体蛋白聚糖-1 病情 预后
下载PDF
多配体蛋白聚糖-1联合血小板相关参数预测脓毒症患者死亡风险的价值 被引量:3
12
作者 李福东 刘虹 +1 位作者 韩继斌 雷建尧 《医学研究杂志》 2023年第3期87-91,共5页
目的探讨血浆中多配体蛋白聚糖-1(syndecan-1,SDC-1)联合血小板计数(platelet count,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ean platelet volume,MPV)和血小板分布宽度(platelet distribution width,PDW)预测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ICU)的脓... 目的探讨血浆中多配体蛋白聚糖-1(syndecan-1,SDC-1)联合血小板计数(platelet count,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ean platelet volume,MPV)和血小板分布宽度(platelet distribution width,PDW)预测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ICU)的脓毒症患者死亡风险的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单中心研究方法,选取2021年1~7月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ICU收治的57例脓毒症患者,根据患者出ICU时的临床结局将其纳入生存组(n=36)和死亡组(n=21),比较患者入ICU后的第1、3、5和7天的SDC-1、PLT、MPV、PDW与临床结局的关系,并评估预测价值。采用GraphPad prism 8.02软件绘制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并计算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结果生存组和死亡组患者的各指标在第3、5天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仅第3天的SDC-1与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Ⅱ评分(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Ⅱ,APACHEⅡ)具有相关性(P<0.05);除第3天的PDW外,各指标与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equential organ failure assessment,SOFA)均具有相关性(P<0.05)。第3天SDC-1、PLT、MPV和PDW的AUC分别为0.698、0.702、0.702和0.678。第5天SDC-1、PLT、MPV和PDW的AUC分别为0.677、0.712、0.716和0.702。第3、5天四者联合的AUC分别为0.790和0.828。结论血浆中SDC-1、PLT、MPV和PDW与ICU的脓毒症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具有相关性,可用来预测患者死亡风险,且将四者联合可提高预测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多配体蛋白聚糖-1 血小板计数 平均血小板体积 血小板分布宽度
下载PDF
多配体蛋白聚糖-1在早发型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中的意义[WT][ST] 被引量:1
13
作者 钟苑芳 黄湘 谭家余 《临床肺科杂志》 2023年第3期357-360,共4页
目的 通过检测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患者血浆中多配体蛋白聚糖-1(Syndecan-1)的含量,探讨其在VAP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集2020年5月至2022年5月运用呼吸机治疗患者的临床数据和第1~5d的血标本,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Syndecan-... 目的 通过检测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患者血浆中多配体蛋白聚糖-1(Syndecan-1)的含量,探讨其在VAP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集2020年5月至2022年5月运用呼吸机治疗患者的临床数据和第1~5d的血标本,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Syndecan-1含量。结果 共收集到VAP组患者42例,非VAP组患者51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APACHEⅡ评分无显著性差异(均P>0.05)。上呼吸机的第1d两组间的Syndecan-1含量无明显差异(P>0.05)。在通气过程中,与第1d相比,非VAP组血浆Syndecan-1含量第2d、3d均无明显变化(均P>0.05),第4d、5d明显增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VAP组Syndecan-1含量从第3d开始逐渐升高(P<0.05),第4d、5d升高最明显(P<0.01)。与非VAP组相比,VAP组第2d无明显差异(P>0.05),第3d、4d有明显增高,两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5d两组相比,VAP组显著增高,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与非VAP组相比,VAP组的CPIS评分和住院时间均显著增高(均P<0.01),有创通气时间明显延长(P<0.05)。Spearman分析显示,第5d的血浆Syndecan-1含量与CPIS评分、有创通气时间和住院时间均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623、0.467、0.544,均P<0.05)。结论 连续监测VAP血浆Syndecan-1含量,有利于VAP的早期诊断和病情严重性的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多配体蛋白聚糖-1 检测 诊断
下载PDF
多配体蛋白聚糖-1早期水平变化对老年脓毒症病人临床转归的预测价值
14
作者 陈城 崔静 +1 位作者 纪小奇 姚莉 《实用老年医学》 CAS 2023年第10期1000-1003,1008,共5页
目的探讨多配体蛋白聚糖-1(syndecan-1,SDC-1)早期水平变化在老年脓毒症病人预后中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5月至2022年6月我院重症医学科102例老年脓毒症病人,其中28 d存活44例(存活组),死亡58例(死亡组)。疾病严重程度评估采用APA... 目的探讨多配体蛋白聚糖-1(syndecan-1,SDC-1)早期水平变化在老年脓毒症病人预后中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5月至2022年6月我院重症医学科102例老年脓毒症病人,其中28 d存活44例(存活组),死亡58例(死亡组)。疾病严重程度评估采用APACHEⅡ和序贯器官衰竭评估(SOFA)评分;观察并比较2组乳酸(Lac)、降钙素原(PCT)、肝素结合蛋白(HBP)、WBC、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PLT、SDC-1及3 d内SDC-1变化(ΔSDC-1)水平。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影响病人预后的危险因素;绘制ROC曲线并计算AUC,评估各危险因素对老年脓毒症病人临床转归的预测价值。结果与存活组相比,死亡组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及PCT、HBP、Lac、SDC-1水平均明显升高,ΔSDC-1明显降低(P均<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ΔSDC-1、SOFA评分及APACHEⅡ评分为脓毒症病人28 d死亡的独立影响因素(P均<0.05)。ROC曲线分析显示,ΔSDC-1水平、APACHEⅡ评分和SOFA评分对脓毒症病人28 d死亡均有一定预测价值,其中SOFA评分预测价值最高,而ΔSDC-1水平预测价值优于APACHEⅡ评分。结论SDC-1早期水平的变化对老年脓毒症病人的死亡风险具有较高的评估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老年人 多配体蛋白聚糖-1 预后
下载PDF
多配体蛋白聚糖-1联合传统凝血指标对颅脑创伤患者早期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风险的预测价值
15
作者 沈景桂 吴琼 +3 位作者 李成建 刘静 徐兰娟 连鸿凯 《血栓与止血学》 CAS 2023年第6期266-271,共6页
目的分析多配体蛋白聚糖-1(SYN-1)对创伤性颅脑损伤(TBI)患者术后早期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DVT)风险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重症医学科2018年01月至2021年06月收治的178例TBI患者术后7 d内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发... 目的分析多配体蛋白聚糖-1(SYN-1)对创伤性颅脑损伤(TBI)患者术后早期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DVT)风险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重症医学科2018年01月至2021年06月收治的178例TBI患者术后7 d内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发生DVT分为观察组(发生DVT)和对照组(未发生DVT),单因素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TBI患者术后早期发生下肢DVT危险因素。结果经过调查178例TBI患者中,发生DVT人数96例(53.93%)。单因素比较结果显示,观察组的年龄、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D二聚体(D-D)、血小板计数(PLT)及SYN-1表达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GCS评分、FDP、D-D、PLT和SYN-1均是TBI患者术后早期发生下肢DVT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SYN-1对术后早期发生下肢DVT风险预测效能AUC为0.782(0.714~0.850),特异性为0.890,敏感度为0.615,YI为0.505,最佳截断值为39.15 ng/mL,预测效能优于FDP,略差于D-D、GCS评分和PLT。结论TBI患者术后早期内发生DVT风险较高,SYN-1、D-D、GCS评分、FDP和PLT均是TBI患者术后早期发生下肢DVT的显著危险因素,SYN-1对术后早期发生下肢DVT预测效能相对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性颅脑损伤 多配体蛋白聚糖-1 SYN-1 早期 下肢深静脉血栓
下载PDF
乙酰肝素酶与多配体蛋白聚糖1在胆囊癌细胞中表达的关系及意义 被引量:3
16
作者 周少波 靳浩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192-1197,共6页
目的:探讨乙酰肝素酶与多配体蛋白聚糖1在胆囊癌细胞中表达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将人胆囊癌细胞系GBC-SD转染乙酰肝素酶过表达质粒后,分别采用Western blot和RT-PCR方法以及Transwell侵袭转移试验检测细胞多配体蛋白聚糖1表达量以及... 目的:探讨乙酰肝素酶与多配体蛋白聚糖1在胆囊癌细胞中表达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将人胆囊癌细胞系GBC-SD转染乙酰肝素酶过表达质粒后,分别采用Western blot和RT-PCR方法以及Transwell侵袭转移试验检测细胞多配体蛋白聚糖1表达量以及细胞侵袭和转移能力的变化。结果:与未转染的GBC-SD细胞比较,转染乙酰肝素酶过表达质粒的GBC-SD细胞的多配体蛋白聚糖1蛋白与mRNA表达量均明显降低,但侵袭性和转移能力明显增强(均P<0.05)。结论:胆囊癌细胞中乙酰肝素酶与多配体蛋白聚糖1的表达呈负向关系;乙酰肝素酶高表达能下调多配体蛋白聚糖1的表达,从而增强胆囊癌细胞的侵袭性和转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肿瘤 肝素裂合酶 多配体蛋白聚糖1 肿瘤侵润
原文传递
血清肌肉生长抑素、多配体蛋白聚糖-1对酒精性肝硬化患者肝癌发生风险及其预后评估价值 被引量:7
17
作者 盛莉 王琳 +4 位作者 何周桃 陈邓林 杨生辉 李向璐 李赛 《创伤与急危重病医学》 2021年第4期253-256,261,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肌肉生长抑素、多配体蛋白聚糖-1对酒精性肝硬化患者肝癌发生风险及其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自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159例酒精性肝硬化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肝癌发生情况分为肝癌组(n=68)与非肝癌组(n=91)。... 目的探讨血清肌肉生长抑素、多配体蛋白聚糖-1对酒精性肝硬化患者肝癌发生风险及其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自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159例酒精性肝硬化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肝癌发生情况分为肝癌组(n=68)与非肝癌组(n=91)。另选取同期体检60例健康志愿者纳入健康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3组受试者血清肌肉生长抑素、多配体蛋白聚糖-1水平。随访2年,记录肝癌患者存活、死亡情况,分析血清肌肉生长抑素、多配体蛋白聚糖-1与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健康组血清肌肉生长抑素、多配体蛋白聚糖-1水平均低于非肝癌组和肝癌组,非肝癌组血清肌肉生长抑素、多配体蛋白聚糖-1水平均低于肝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患者血清肌肉生长抑素、多配体蛋白聚糖-1水平均高于存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清甲胎蛋白、肌肉生长抑素、多配体蛋白聚糖-1是影响酒精性肝硬化转肝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结果显示,血清肌肉生长抑素预测患者预后的曲线下面积为0.804,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702、0.810;多配体蛋白聚糖-1预测患者预后的曲线下面积为0.829,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723、0.751;两项联合检测预测患者预后的曲线下面积为0.910,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788、0.879。结论血清肌肉生长抑素、多配体蛋白聚糖-1水平是影响肝癌患者预后的重要危险因素,两者联合检测对评估肝癌患者预后有一定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肉生长抑素 多配体蛋白聚糖-1 酒精性肝硬化 肝癌 预后
下载PDF
感染性休克患者治疗前后血清血管粘附蛋白-1及血浆多配体蛋白聚糖-1水平变化 被引量:6
18
作者 宋根红 房阁 《内科急危重症杂志》 2016年第3期199-200,203,共3页
目的:研究感染性休克患者治疗前、后血清血管粘附蛋白-1(VAP-1)及血浆多配体蛋白聚糖-1(SDC-1)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50例重症监护病房感染性休克患者为观察组,同期选择5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分析观察组治疗前、后第1、3、5天血... 目的:研究感染性休克患者治疗前、后血清血管粘附蛋白-1(VAP-1)及血浆多配体蛋白聚糖-1(SDC-1)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50例重症监护病房感染性休克患者为观察组,同期选择5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分析观察组治疗前、后第1、3、5天血VAP-1及SDC-1水平变化,同时比较观察组生存患者和死亡患者入院第1天时血清VAP-1及血浆SDC-1水平差异及APACHEⅡ评分。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第1、3、5天血清VAP-1及血浆SDC-1水平明显升高(均P<0.05),观察组血清VAP-1及血浆SDC-1水平在治疗后第1、3天升高,治疗后第5天明显低于第3天(均P<0.05);观察组中35例生存患者在入院第1天血清VAP-1、血浆SDC-1水平及APACHEⅡ评分明显低于15例死亡患者(均P<0.05)。结论:早期联合检测血VAP-1及SDC-1水平变化有助于判断感染性休克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染性休克 血管粘附蛋白-1 多配体蛋白聚糖-1
下载PDF
乙酰肝素酶/多配体蛋白聚糖-1轴对癌细胞增殖的调控作用 被引量:3
19
作者 于生金 《辽东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4年第3期162-166,共5页
多配体蛋白聚糖-1(Syndecan-1)是一种硫酸肝素类蛋白聚糖。乙酰肝素酶(Heparanase)是生物体内的内切糖苷酶,能够特异性降解Syndecan-1的硫酸乙酰肝素侧链。Heparanase在许多恶性肿瘤组织中表达增加,且Heparanase通过上调生长因子活性及... 多配体蛋白聚糖-1(Syndecan-1)是一种硫酸肝素类蛋白聚糖。乙酰肝素酶(Heparanase)是生物体内的内切糖苷酶,能够特异性降解Syndecan-1的硫酸乙酰肝素侧链。Heparanase在许多恶性肿瘤组织中表达增加,且Heparanase通过上调生长因子活性及改变Syndecan-1结构正调控肿瘤的恶性行为。肿瘤组织中Heparanase/Syndecan-1轴的形成在促进肿瘤组织的生长、扩散、血管生成等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针对Heparanase/Syndecan-1轴的抗肿瘤治疗在抑制恶性肿瘤生长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配体蛋白聚糖-1 乙酰肝素酶 癌症 细胞增殖
下载PDF
乙酰肝素酶-1/多配体蛋白聚糖-1轴对肝癌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2
20
作者 于生金 《辽东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5年第1期48-53,共6页
乙酰肝素酶-1(Heparanase-1,HPA-1)/多配体蛋白聚糖-1(Syndecan-1,SDC-1)轴调控多种肿瘤细胞的转移。肿瘤细胞侵袭能力的改变是导致肿瘤脱离原发组织,进而向远隔器官转移的关键启动因素。为了检测Heparanase-1/Syndecan-1轴在肝癌细胞... 乙酰肝素酶-1(Heparanase-1,HPA-1)/多配体蛋白聚糖-1(Syndecan-1,SDC-1)轴调控多种肿瘤细胞的转移。肿瘤细胞侵袭能力的改变是导致肿瘤脱离原发组织,进而向远隔器官转移的关键启动因素。为了检测Heparanase-1/Syndecan-1轴在肝癌细胞中是否存在及其对肝癌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我们利用SDC-1小干扰RNA及重组HPA-1(rHPA-1)分别处理肝癌细胞Hepa1-6,再通过反转录PCR(RT-PCR)、Western-blot及免疫细胞化学检测SDC-1表达,应用体外基质胶侵袭实验观察细胞侵袭能力的改变。结果显示:SDC-1小干扰RNA明显抑制SDC-1表达;r HPA-1处理显著下调SDC-1蛋白的分子量,但没有改变SDC-1的mRNA表达;SDC-1表达下调及rHPA-1处理均促进Hepa1-6细胞的侵袭。因此得出结论:HPA-1通过作用于SDC-1蛋白,即形成Heparanase-1/Syndecan-1轴启动肝癌细胞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酰肝素酶-1 多配体蛋白聚糖-1 肝癌 侵袭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