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酸基复合光催化剂的合成及其太阳光驱动CO_(2)制甲酸研究在实验教学中的设计与探究
1
作者 胡路发 李张扬 +2 位作者 居马布比·依沙克 王春玲 马荔 《大学化学》 CAS 2023年第9期148-155,共8页
温和条件下将二氧化碳(CO_(2))高效转化为高值化学品,不仅可以实现碳资源的循环利用,也对减缓温室效应具有重要意义。本实验基于多酸(POMs)复合催化剂制备及其应用于光催化CO_(2)加氢制甲酸的创新性研究成果,设计了适合本科实验教学的... 温和条件下将二氧化碳(CO_(2))高效转化为高值化学品,不仅可以实现碳资源的循环利用,也对减缓温室效应具有重要意义。本实验基于多酸(POMs)复合催化剂制备及其应用于光催化CO_(2)加氢制甲酸的创新性研究成果,设计了适合本科实验教学的综合创新实验。实验采用浸渍法将Anderson型多酸[H6(CrO6)Mo_(6)O18]3-分散到TiO_(2)表面形成多酸复合光催化剂CrMo_(6)/TiO_(2),通过X射线粉末衍射和红外光谱解析了催化剂的结构。利用气相色谱和液相色谱对光催化产物进行分析检测,结果显示,光照条件下CrMo_(6)/TiO_(2)复合光催化剂可催化CO_(2)高选择性转化为液体产物甲酸。紫外-可见光谱分析证实,多酸的修饰减小了TiO_(2)能带间隙,增加了光谱的吸收范围,提升了光催化性能。本实验内容涵盖了无机材料合成、仪器表征、分析检测等多门学科内容,教学内容综合性强,实验操作简便,既巩固了基础化学知识,又为后续科研打下基础。将光催化CO_(2)转化这一学科前沿研究领域引入本科实验教学,增强了课程内容的时效性,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环保意识和创新意识等综合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酸复合催化剂 催化 CO_(2)加氢 综合实验
下载PDF
多酸修饰的CuBi_(2)O_(4)/Mg-CuBi_(2)O_(4)同质结光阴极用于高效光电化学转化
2
作者 方文诚 刘东 +2 位作者 张莹 冯浩 李强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6-97,共2页
CuBi_(2)O_(4)作为最有前景的光阴极材料之一,其理论光电流密度可达20 mA·cm^(-2)。然而,在实际光电化学反应中,由于光生载流子复合严重,实际的光电流密度相较于理论值仍然存在显著差异。一般而言,光电化学性能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 CuBi_(2)O_(4)作为最有前景的光阴极材料之一,其理论光电流密度可达20 mA·cm^(-2)。然而,在实际光电化学反应中,由于光生载流子复合严重,实际的光电流密度相较于理论值仍然存在显著差异。一般而言,光电化学性能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光生载流子的高效分离和传输,以及快速的反应动力学。本文中,我们提出了一种多金属氧酸盐(多酸)修饰的CuBi_(2)O_(4)/MgCuBi_(2)O_(4)同质结光阴极。系统考虑了光阴极体相和界面的载流子传输:首先,通过CuBi_(2)O_(4)/Mg-CuBi_(2)O_(4)同质结中所构造的内建电场实现光生电子和空穴的定向转移;另外,多酸助催化剂Ag6[P_(2)W_(18)O_(62)](AgP_(2)W_(18))在反应过程中可被还原,进而可被用作质子存储载体,可在抑制载流子复合的同时促进界面光电化学反应。这种协同作用可在促进体相-界面载流子传输的同时解决界面缓慢反应动力学这一瓶颈。结果表明,本文所提出的光阴极实现了出色的光电化学性能,在0.3 V vs.RHE时,光电流密度达-0.64 mA·cm^(-2);而在使用H2O2电子牺牲剂后,相同电位下的光电流密度进一步提升到-3 mA·cm^(-2)。本文所提出的光阴极与已有研究工作中报道的最佳结果相比,具有相当的光电化学活性,证明了其在实际应用中的巨大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掺杂 光阴极 多酸催化剂 光电化学
下载PDF
正二十面体十二钨多酸催化丙酮羟醛缩合的初探 被引量:2
3
作者 张钟宪 鲁晓明 +1 位作者 罗红 刘顺成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年第1期46-47,51,共3页
本文发现 ,正二十面体十二聚钨多酸对丙酮分子羟醛缩合生成 4 甲基 4 羟基 2 戊酮具备有效的催化作用 .
关键词 丙酮 正二十面体十二聚钨多酸 羟醛缩合 催化作用 4-甲基-4-羟基-2-戊酮 多酸催化剂
下载PDF
多酸基催化剂催化柴油氧化脱硫性能研究
4
作者 薛韩 岳阳 +2 位作者 赵振炀 龚舒哲 姜亦坚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自然科学》 2024年第3期0052-0054,共3页
研究表明多酸基催化剂催化柴油氧化脱硫的性能,通过改变不同反应条件,催化柴油脱硫。考查了不同的催化剂,改变磷钨酸催化剂浓度和H2O2的浓度,反应温度等多种因素对脱硫效果的影响,将被氧化后的油分分馏出来,进行气相色谱分析结果表明在... 研究表明多酸基催化剂催化柴油氧化脱硫的性能,通过改变不同反应条件,催化柴油脱硫。考查了不同的催化剂,改变磷钨酸催化剂浓度和H2O2的浓度,反应温度等多种因素对脱硫效果的影响,将被氧化后的油分分馏出来,进行气相色谱分析结果表明在相同实验条件下,选用负载型多酸基催化剂具有较高的脱硫率,得到了催化氧化脱硫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 多酸催化剂 脱硫 气相色谱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