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63篇文章
< 1 2 18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免疫功能低下对重症监护病房患者获得性多重耐药菌定植、感染及病死率的影响
1
作者 李俊红 王娟 +2 位作者 江颖仪 劳穗华 俞朝贤 《当代医药论丛》 2024年第6期18-20,共3页
目的:探讨免疫功能低下对重症监护病房的患者多重耐药菌定植、感染及病死率的影响,为临床预防多重耐药菌感染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8年1月至2023年5月入住广州市胸科医院重症监护病房的患者117例,分为免疫正常组59例和免疫抑制... 目的:探讨免疫功能低下对重症监护病房的患者多重耐药菌定植、感染及病死率的影响,为临床预防多重耐药菌感染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8年1月至2023年5月入住广州市胸科医院重症监护病房的患者117例,分为免疫正常组59例和免疫抑制组58例,比较两组患者多重耐药菌定植率、感染率及病死率。结果:免疫抑制组多重耐药菌定植率、感染率明显高于免疫正常组(37.93%vs18.64%,48.28%vs27.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7,P=0.02;χ^(2)=5.58,P=0.02),且风险分别是免疫正常组的4.59倍、10.90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5%CI 1.26~6.74,P=0.02;95%CI 2.79~42.61,P<0.001)。免疫抑制组的病死率明显高于免疫正常组(67.24%vs 40.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30,P=0.02)。结论:免疫功能低下增加了重症监护病房患者获得性多重耐药菌定植率及感染风险,且病死率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监护病房 多重耐药菌(MDRO) 免疫抑制 定植 感染
下载PDF
基于大数据挖掘下多重耐药菌风险评估的研究价值
2
作者 王晓兢 姚艳玲 +1 位作者 李文玉 田萍 《新发传染病电子杂志》 2024年第1期31-36,共6页
目的 基于大数据构建多重耐药菌感染的风险预测模型,并对其应用价值进行评估。方法 收集2018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新疆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诊治的405例患者,根据是否发生多重耐药菌(multidrug-resistant organisms,MDRO)感染分为非MDRO... 目的 基于大数据构建多重耐药菌感染的风险预测模型,并对其应用价值进行评估。方法 收集2018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新疆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诊治的405例患者,根据是否发生多重耐药菌(multidrug-resistant organisms,MDRO)感染分为非MDRO组(n=324)和MDRO组(n=81),比较并分析各指标与MDRO发生风险的相关性。构建大数据风险预测模型,分析各指标重要性,验证其准确性。结果 MDRO组合并糖尿病、原发肺部感染的患者比例,机械通气、广谱抗菌药物使用时间及降钙素原水平显著高于非MDRO组,而血红蛋白、白蛋白水平显著低于非MDRO组(均P <0.05);相关性分析显示,合并糖尿病、原发肺部感染等因素与MDRO风险的相关性较高,且合并糖尿病与原发肺部感染及联合使用抗生素等指标间相关性较高;大数据模型示抗生素使用时间、吞咽功能障碍等因素重要性较高,而血红蛋白及白蛋白重要性较低;大数据模型预测MDRO发生风险的AUC显著高于Logistic回归模型(Z=2.415,P=0.016),两种预测模型的训练集预测准确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测试集大数据模型预测准确率、敏感度及特异度均显著高于Logistic回归模型(χ^(2)=9.062,5.385,4.267;均P<0.05)。结论 合并糖尿病、原发肺部感染及联合使用抗生素等因素与MDRO发生风险具有一定相关性,基于MDRO危险因素指标的大数据模型对MDRO发生风险具有较高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重耐药菌 危险因素 机器学习 筛查 预测模型
下载PDF
医院多重耐药菌的消毒剂抗性研究进展及其消毒隔离防控
3
作者 陶春爱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4年第3期151-155,共5页
医院感染的病原体中多重耐药菌已逐渐成为医院感染的重要病原菌。多重耐药菌的感染不仅给患者带来痛苦和经济负担,增加医务人员的工作量和临床治疗的难度,还给医务人员及健康人群构成传播和感染风险,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如何降低多重... 医院感染的病原体中多重耐药菌已逐渐成为医院感染的重要病原菌。多重耐药菌的感染不仅给患者带来痛苦和经济负担,增加医务人员的工作量和临床治疗的难度,还给医务人员及健康人群构成传播和感染风险,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如何降低多重耐药菌的传播和感染风险成为医院感染管理的一大难题。多重耐药菌的防控主要措施包括抗菌药物管理、环境清洁消毒和物品消毒灭菌、规范诊疗等内容,但近年来研究显示,多重耐药菌对常用消毒剂产生了抗性,增加了消毒的难度。文章通过对医院多重耐药菌对消毒剂的抗性研究新进展,及其消毒隔离防控措施进行综述,为医院多重耐药菌的消毒隔离防控措施制定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重耐药菌 消毒剂抗性 消毒 隔离 医院感染 控制
下载PDF
品管圈活动在多重耐药菌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4
作者 孙春燕 冯燕 《医药前沿》 2024年第4期138-140,共3页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多重耐药菌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2—6月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检出的110例多重耐药菌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品管圈十大步骤开展活动,选定活动主题,明确改善重点,进行现状把握,设定改善目标,进行原因分析,...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多重耐药菌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2—6月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检出的110例多重耐药菌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品管圈十大步骤开展活动,选定活动主题,明确改善重点,进行现状把握,设定改善目标,进行原因分析,制定对策并执行,比较活动前后多重耐药菌患者隔离措施综合执行率、医务人员多重耐药菌知识考核合格率及对多重耐药菌患者知晓率等.结果:开展品管圈活动后,多重耐药菌患者隔离措施综合执行率由50.6%提高到83.3%,医务人员多重耐药菌知识考核合格率由55.8%上升至91.5%,医务人员对多重耐药菌患者知晓率由60.9%上升至91.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每一位圈员的品管圈应用手法、责任感、沟通配合能力、凝聚力、解决问题能力、专业知识各方面均显著提高.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可提高多重耐药菌患者隔离措施执行率,同时提高全员凝聚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是一种简单易行、可持续运用的科学的管理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管圈 多重耐药菌 隔离措施 应用研究
下载PDF
皮肤科住院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风险诺莫图预测模型的建立与验证
5
作者 朱娜 朱东林 +1 位作者 邢雷 隋磊 《临床误诊误治》 CAS 2024年第2期44-50,共7页
目的通过分析皮肤科住院患者多重耐药菌(MDRO)感染风险的影响因素建立诺莫图预测模型,并进行验证。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2年6月皮肤科住院患者8950例作为研究对象,统计其MDRO感染发生情况,采用Lasso-Logistic回归分析法筛选MDRO感染... 目的通过分析皮肤科住院患者多重耐药菌(MDRO)感染风险的影响因素建立诺莫图预测模型,并进行验证。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2年6月皮肤科住院患者8950例作为研究对象,统计其MDRO感染发生情况,采用Lasso-Logistic回归分析法筛选MDRO感染影响因素,构建诺莫图预测模型,并验证预测模型预测MDRO感染的价值。结果8950例皮肤科住院患者发生MDRO感染782例,发生率为8.7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免疫性皮肤疾病、侵入性操作、糖尿病、住院天数、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抗生素联用、C反应蛋白(CRP)为皮肤科住院患者MDRO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采用R软件rms程序建立皮肤科住院患者MDRO感染的诺莫图预测模型,该模型预测风险能力指数为0.920,校准度为0.885;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显示,该模型预测MDRO感染的曲线下面积为0.945(95%CI:0.903,0.991),敏感度为0.905,特异度为0.918。结论皮肤科住院患者MDRO感染风险较高,影响因素包括年龄、免疫性皮肤疾病、侵入性操作、糖尿病、住院天数、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抗生素联用、CRP,根据上述因素构建的诺莫图预测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感染 多重耐药菌 皮肤科 住院 影响因素分析 诺莫图预测模型 年龄 住院天数
下载PDF
血清降钙素原对多重耐药菌血流感染的诊断价值
6
作者 魏云 冯桂梅 +1 位作者 王曙光 于勇文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4年第11期112-116,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对多重耐药菌血流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湖南航天医院320例多重耐药菌血流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使用抗菌药物前患者的血清PCT,分析多重耐药菌血流感染菌种与血清PCT的相...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对多重耐药菌血流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湖南航天医院320例多重耐药菌血流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使用抗菌药物前患者的血清PCT,分析多重耐药菌血流感染菌种与血清PCT的相关性。通过绘制患者特征曲线(ROC曲线)评价血清PCT水平鉴别多重耐药菌血流感染菌种的准确率和特异性,并计算约登指数,得出cut off值。结果血清PCT的平均水平,革兰氏阴性菌感染组>革兰氏阳性菌感染组>真菌感染组。当血清PCT的cut off值为3.15 ng/ml时,诊断多重耐药菌所致的血流感染的灵敏度为55.7%,特异度为88.2%。结论血清PCT对多重耐药菌血流感染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价值和临床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钙素原 多重耐药菌 感染 诊断
下载PDF
氯己定擦浴预防ICU病人多重耐药菌感染效果的Meta分析
7
作者 张勤 贾平 +6 位作者 王丽 谢彩霞 宋慧琴 付艳梅 秦瑞雪 李忻宇 郭丹阳 《循证护理》 2024年第1期14-19,共6页
目的:系统评价氯己定全身擦浴对重症监护室(ICU)病人多重耐药菌感染的预防效果。方法:检索the Cochrane Library、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关于氯己定全身擦浴预防... 目的:系统评价氯己定全身擦浴对重症监护室(ICU)病人多重耐药菌感染的预防效果。方法:检索the Cochrane Library、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关于氯己定全身擦浴预防ICU病人多重耐药菌感染效果的中英文文献。由2名研究者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质量评价及提取资料,采用Stata 16.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11项研究共23090例病人。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常规温水或肥皂水擦浴比较,氯己定能降低ICU病人多重耐药菌感染(OR=0.770,P<0.001)。其中氯己定全身擦浴能降低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OR=0.664,P=0.004)及耐碳青霉烯类铜绿假单胞菌(CRPA)(OR=0.442,P=0.034)的感染发生风险,但不能降低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OR=0.852,P=0.193)及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CRAB)的感染发生风险(OR=0.888,P=0.537)。结论:现有证据显示,氯己定全身擦浴能降低ICU病人多重耐药菌感染,但仅对部分耐药菌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重耐药菌 氯己定擦浴 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 万古霉素肠球 META分析
下载PDF
神经外科昏迷促醒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病原菌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
8
作者 丁雅琼 刘亚柯 +1 位作者 侯慧峰 张胜勇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2期240-244,共5页
目的调查神经外科昏迷促醒中心患者多重耐药菌(MDRO)感染病原菌情况,构建logistic回归模型进一步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21年5月至2022年12月医院收治的神经外科昏迷促醒中心211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集患者痰标本进行病原菌培养与药... 目的调查神经外科昏迷促醒中心患者多重耐药菌(MDRO)感染病原菌情况,构建logistic回归模型进一步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21年5月至2022年12月医院收治的神经外科昏迷促醒中心211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集患者痰标本进行病原菌培养与药敏试验,统计病原菌检出情况及耐药率,根据是否发生MDRO分为观察组(是)和对照组(否),采用logistic回归方程分析昏迷促醒患者发生MDRO的影响因素。结果211例调查对象痰标本共检出病原菌285株,其中有130例发生MDRO,共188株,耐药率为65.96%(188/285),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肠杆菌科细菌、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鲍曼不动杆菌(CR-AB)、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占比分别为54.26%、32.98%、12.77%。两组年龄、机械通气时间、血糖水平、联合使用抗菌药物、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营养风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机械通气时间、血糖水平、联合使用抗菌药物、NIHSS评分、营养风险是MDRO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年龄、机械通气时间、血糖水平、联合使用抗菌药物、NIHSS评分、营养风险是诱发MDRO的危险因素,建议临床采取集束化护理措施防止医院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谱抗 昏迷促醒中心 多重耐药菌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国内ICU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的疾病负担Meta分析
9
作者 宋红升 王忠礼 王宇萍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27-437,共11页
目的了解国内ICU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的疾病负担,为多重耐药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方法2022年10月系统检索中文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维普和中国生物医学,以及英文数据库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和The Cochrane Library中收录的有... 目的了解国内ICU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的疾病负担,为多重耐药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方法2022年10月系统检索中文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维普和中国生物医学,以及英文数据库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和The Cochrane Library中收录的有关中国ICU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的疾病负担的研究。由2位研究者独立对文献进行筛选以及提取数据后,采用Review Manager 5.4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中、英文文献18篇。国内ICU患者发生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死亡风险是未发生多重耐药患者的1.54~3.00倍,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比未发生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患者延长4.11~20.17 d,住院费用的研究均显示了国内ICU患者发生多重耐药菌感染会增加住院费用。结论国内ICU患者发生多重耐药菌感染会增加死亡风险以及经济负担。但纳入文献均为回顾性研究,且以单中心研究为主,因此对待研究结果需谨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CU 多重耐药菌 医院感染 疾病负担 META分析
下载PDF
中草药对多重耐药菌的抑制作用及机制研究进展
10
作者 赵永师 杜娜 杜艳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30-537,共8页
抗菌药物的过度使用和滥用导致了多重耐药菌的出现。多重耐药菌感染日趋严重,治疗困难,迫切需要寻找多重耐药菌感染治疗的新型药物。中草药是我国特有的天然资源,具有耐药性低、毒性低、价格低廉等优点,对多重耐药菌具有较好的抑菌效果... 抗菌药物的过度使用和滥用导致了多重耐药菌的出现。多重耐药菌感染日趋严重,治疗困难,迫切需要寻找多重耐药菌感染治疗的新型药物。中草药是我国特有的天然资源,具有耐药性低、毒性低、价格低廉等优点,对多重耐药菌具有较好的抑菌效果,且中草药能够通过多种机制发挥抑菌作用。本文收集整理了国内外相关文献,从单味中药、中药复方、中药联合抗菌药物对多重耐药菌的抑菌作用及机制方面作一综述,以期为抗多重耐药菌药物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草 多重耐药菌 机制
下载PDF
急性髓系白血病合并毛霉菌病和多重耐药菌混合感染一例
11
作者 谢娇娇 何燕芳 +2 位作者 马燕花 郭才 郑兰兰 《海南医学》 CAS 2024年第3期407-411,共5页
白血病继发毛霉菌和多重耐药菌(MDRO)混合感染少见报道,该病进展快、诊断困难,严重时可危及生命。本文描述了1例合并毛霉菌病和多重耐药菌混合感染的急性髓系白血病(AML)老年患者,前期联合多种抗菌药物抗感染后病情未见好转,后期采用宏... 白血病继发毛霉菌和多重耐药菌(MDRO)混合感染少见报道,该病进展快、诊断困难,严重时可危及生命。本文描述了1例合并毛霉菌病和多重耐药菌混合感染的急性髓系白血病(AML)老年患者,前期联合多种抗菌药物抗感染后病情未见好转,后期采用宏基因组二代测序(mNGS)及时明确病原菌后给予患者两性霉素B脂质体(LFAB)联合泊沙康唑(Pcz)及其他抗菌药物治疗,感染最终得以有效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霉 多重耐药菌 急性髓系白血病 宏基因组二代测序 感染
下载PDF
甘肃省某三甲中医院多重耐药菌感染分布情况探究
12
作者 李潇 张秀娟 +2 位作者 杨丽萍 石丽丽 吴玮 《中华养生保健》 2024年第5期96-99,共4页
目的探究甘肃省某三甲中医院多重耐药菌感染分布情况。方法选取甘肃省某三甲中医院2019年—2022年多重耐药菌临床检测结果,利用“医院感染和传染病实时监控平台”对多重耐药菌(MDRO)检出率、重点监测MDRO分布构成、感染科室及感染标本... 目的探究甘肃省某三甲中医院多重耐药菌感染分布情况。方法选取甘肃省某三甲中医院2019年—2022年多重耐药菌临床检测结果,利用“医院感染和传染病实时监控平台”对多重耐药菌(MDRO)检出率、重点监测MDRO分布构成、感染科室及感染标本来源分布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19年—2022年剔除重复样本后共收集1360例MDRO阳性病例,重点监测MDRO分布排序依次为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鲍曼不动杆菌(CR-AB)、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铜绿假单胞菌(CR-PA)、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肠杆菌科细菌(CRE)、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其中CR-AB的检出率呈下降趋势;重点监测MDRO感染科室分布广泛,其中以重症医学科、骨髓炎科、肺病科、脑病科感染为主,分别为34.71%、10.51%、7.79%、6.47%;临床送检实验标本以痰液和伤口分泌物为主,分别为45.00%、26.62%。结论甘肃省某三甲中医院MDRO感染的发生率近年来依旧在逐步增加,还需进一步加强相关感染防控工作落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医疗机构 多重耐药菌 院感防控
下载PDF
老年病科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危险因素的主成分分析
13
作者 刘世昱 徐美玲 +3 位作者 李金玲 苏芮 雷佳琪 杨明 《中华养生保健》 2024年第1期187-190,共4页
目的探讨老年病科医院感染有多重耐药菌引起的危险因素,为合理控制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在老年病科的传播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内蒙古林业总医院(内蒙古民族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老年病科收治的患者,对发生多重耐药菌... 目的探讨老年病科医院感染有多重耐药菌引起的危险因素,为合理控制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在老年病科的传播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内蒙古林业总医院(内蒙古民族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老年病科收治的患者,对发生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主成分分析。结果调查期间老年病科共有63例发生医院感染,感染率3.37%,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患者为36例,感染率1.93%。采用KMO检验对变量的相关性进行检验,结果为0.736,可以证明检验效果良好,对相关阵进行检验后,得出结果P<0.001,证实各项危险因素之间存在一定相关性,具有进行因子分析的基本条件;对危险因素进行主成分分析后得出主成分特征值大于1,选取前5个主成分进行主成分分析,其累计贡献率为84.876%。具体主成分分析如下:患者住院天数、住ICU天数为第一主成分;侵入性操作为第二主成分;低蛋白血症、恶性肿瘤和手术为第三主成分;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和糖尿病为第四主成分;抗菌药物联用和预防使用抗菌药物为第五主成分。结论对老年病科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危险因素进行主成分分析,可以有效将相关联的危险因素筛选出来,并对其进行总结分析,为控制老年病科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措施的实施和完善提供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病科 多重耐药菌 医院感染 主成分分析
下载PDF
应用持续质量改进方法提高肿瘤病区多重耐药菌 防控措施执行率
14
作者 张梅 何敏辉 《每周文摘·养老周刊》 2024年第5期0087-0089,共3页
目的:探究利用持续质量改进方法对病区进行系统化管理,能否提高肿瘤病区多重耐药菌防控措施执行率。方法选取2020年01月~2020年12月肿瘤病区作为研究病区,将2020年01月~2020年06月肿瘤病区的医护人员作为对照组,2020年07月~2020年12月... 目的:探究利用持续质量改进方法对病区进行系统化管理,能否提高肿瘤病区多重耐药菌防控措施执行率。方法选取2020年01月~2020年12月肿瘤病区作为研究病区,将2020年01月~2020年06月肿瘤病区的医护人员作为对照组,2020年07月~2020年12月肿瘤病区的医护人员作为观察组。两组医护人员在性别、年龄、学历、工作年限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进行常规多重耐药菌防控管理,观察组采用持续质量改进系统化督导管理模式。观察两组医护人员多重耐药菌防控知识考核合格率、手卫生依从率、多重耐药菌防控措施执行率。结果:观察组多重耐药菌防控知识考核合格率(97.5%)、手卫生依从率(93.5%),多重耐药菌防控措施执行率(96.49%),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持续质量改进方法对病区进行系统化管理,能有效提高肿瘤病区多重耐药菌防控措施执行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续质量改进 多重耐药菌 防控措施
下载PDF
基于荧光标记法的集束化措施在多重耐药菌感染预防与控制中的效果
15
作者 秦廷正 刘云 +4 位作者 郝跃伟 杨娜 宋亚腾 王晓群 李卫光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25-230,共6页
目的 采取基于荧光标记法的集束化防控措施,观察多重耐药菌(MDRO)感染预防与控制的效果。方法 选取某院2022年1—12月检出MDRO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MDRO监测数据及防控措施落实情况。采用荧光标记法监测床单元环境物体表面的清洁消毒... 目的 采取基于荧光标记法的集束化防控措施,观察多重耐药菌(MDRO)感染预防与控制的效果。方法 选取某院2022年1—12月检出MDRO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MDRO监测数据及防控措施落实情况。采用荧光标记法监测床单元环境物体表面的清洁消毒效果,干预后组在对干预前组采取集束化防控措施与管理模式的基础上,针对干预前组发现的问题实施强化整改措施。比较2022年1—6月(干预前)与2022年7—12月(干预后)相关指标变化。结果 干预前组共有136例MDRO感染患者,检出MDRO 208株,发生医院感染10例。干预后组共有128例MDRO感染患者,检出MDRO 198株,发生医院感染9例。干预后患者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CRAB)及MDRO总检出率较干预前均有所降低(均P<0.05)。干预后环境物体表面MRSA、耐碳青霉烯类铜绿假单胞菌(CRPA)、CRAB及MDRO总检出率均低于干预前(均P<0.05)。干预前环境物体表面MDRO检出率为34.52%,干预后环境物体表面MDRO检出率呈下降趋势(P<0.05)。干预前荧光标记位点清除率为41.84%;实施干预措施后,7—12月荧光标记点清除率呈上升趋势,在干预末(11—12月)达85.00%。干预后隔离医嘱下达、隔离标识放置、医疗用品专用、医疗废物正确处置的依从率均较干预前提高(均P<0.05)。结论 采取基于荧光标记法的集束化防控措施可有效提高MDRO感染预防与控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重耐药菌 集束化措施 荧光标记法 预防与控制
下载PDF
鱼骨图原因分析法联合SHEL模式在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风险管理中的应用
16
作者 盖云云 丁华丽 马建玲 《齐鲁护理杂志》 2024年第3期159-161,共3页
目的:探讨鱼骨图原因分析法联合SHEL模式在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风险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1日~12月31日收治的98例多重耐药菌感染高危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管理措施,观察组采用... 目的:探讨鱼骨图原因分析法联合SHEL模式在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风险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1日~12月31日收治的98例多重耐药菌感染高危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管理措施,观察组采用鱼骨图原因分析法联合SHEL模式(包含软件、硬件、环境及人4个方面);比较两组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率。同时,在此时间段选取90名在职工作人员作为观察管理对象,根据护理患者情况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名,比较两组工作人员手卫生依从率、隔离衣正确使用率、感染控制落实情况。结果:观察组多重耐药感染率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工作人员手卫生依从率、隔离衣正确使用率均高于对照组(P<0.01);管理后,两组工作人员增加物表消毒频次率、诊疗物品专用率、悬挂快速手消毒剂率、实施隔离措施率、粘贴隔离标识率、开具隔离医嘱率、定期环境消毒率、感染风险评估流程了解率、预隔离标准流程了解率均高于管理前(P<0.01,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鱼骨图原因分析法联合SHEL模式能够发现院内感染控制薄弱环节,有效降低多重耐药菌感染率,提高医疗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骨图原因分析法 SHEL 多重耐药菌 感染 风险 管理
下载PDF
多学科综合诊疗模式在肺移植受者多重耐药菌感染防控的应用
17
作者 仇桑桑 许琴芬 +3 位作者 黄琴红 龚裕卿 吴波 陈静瑜 《器官移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43-448,共6页
目的 探讨多学科综合诊疗(MDT)模式在肺移植受者术后多重耐药菌(MDRO)感染防控中的实践效果。方法 选择2019年至2022年的肺移植受者,从2020年1月开始成立MDT专家组,开展一系列防控措施,分析2020年至2022年MDRO防控措施落实率、环境物表M... 目的 探讨多学科综合诊疗(MDT)模式在肺移植受者术后多重耐药菌(MDRO)感染防控中的实践效果。方法 选择2019年至2022年的肺移植受者,从2020年1月开始成立MDT专家组,开展一系列防控措施,分析2020年至2022年MDRO防控措施落实率、环境物表MDRO检出率以及2019年至2022年肺移植受者MDRO检出率。结果 医护人员总体MDRO防控措施落实率由2020年的64.9%上升至2022年的91.6%,呈逐年升高趋势(P<0.05)。监测环境物表MDRO检出率从2020年的28%下降到2022年的9%,呈逐年下降趋势(P<0.05)。肺移植受者MDRO检出率从2019年的66.7%降低至2022年的44.3%,呈逐年降低趋势(P<0.001)。结论 通过MDT模式管理,提高了医务人员MDRO防控措施的执行力,有效降低了肺移植受者术后MDRO感染率和环境物表MDRO检出率,值得推广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移植 多重耐药菌 多学科综合诊疗 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 碳青霉烯类大肠埃希 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 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 碳青霉烯类铜绿假单胞
下载PDF
复方黄柏液联合磺胺嘧啶银乳膏对烧伤合并多重耐药菌创面感染患者创面愈合及炎性因子的影响
18
作者 张建伟 王超 +1 位作者 杨凯 宋明辉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114-117,共4页
目的探讨复方黄柏液联合磺胺嘧啶银乳膏对烧伤合并多重耐药菌(MDROS)创面感染患者创面愈合及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7月—2022年1月本院收治的86例烧伤合并MDROS创面感染患者,采用数字奇偶法分为对照组(给予磺胺嘧啶银乳膏治疗... 目的探讨复方黄柏液联合磺胺嘧啶银乳膏对烧伤合并多重耐药菌(MDROS)创面感染患者创面愈合及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7月—2022年1月本院收治的86例烧伤合并MDROS创面感染患者,采用数字奇偶法分为对照组(给予磺胺嘧啶银乳膏治疗)和观察组(给予复方黄柏液联合磺胺嘧啶银乳膏治疗),每组各43例。比较2组患者创面中医症状评分、创面面积、创面愈合率、炎性因子[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水平、创面分泌物细菌培养结果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主症、次症评分及总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创面面积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创面愈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PCT和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感染病例数低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近(P>0.05)。结论烧伤合并MDROS创面感染患者采用复方黄柏液、磺胺嘧啶银乳膏联合治疗有利于促进创面愈合,降低炎性因子水平,控制创面细菌感染,缓解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且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多重耐药菌 创面感染 复方黄柏液 磺胺嘧啶银乳膏 创面愈合 炎性因子
下载PDF
颅脑损伤病人术后继发多重耐药菌肺部感染风险Nomogram模型构建与验证
19
作者 李晓捷 王宏勤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4年第8期1521-1526,共6页
目的:分析颅脑损伤(TBI)病人接受开颅手术后继发多重耐药菌(MDRO)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基于筛选出的独立危险因素构建Nomogram模型并进行验证。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9月-2022年9月某院神经外科收治的符合入组标准的287例TBI病人的临床... 目的:分析颅脑损伤(TBI)病人接受开颅手术后继发多重耐药菌(MDRO)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基于筛选出的独立危险因素构建Nomogram模型并进行验证。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9月-2022年9月某院神经外科收治的符合入组标准的287例TBI病人的临床资料,作为建模组,分别使用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ASSO Logistic回归筛选出TBI病人MDRO肺部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然后根据独立危险因素开发TBI病人接受开颅手术后继发MDRO肺部感染的Nomogram预测模型。选取2020年1月-2020年8月同一所医院符合入组标准的73例接受开颅手术的TBI病人的临床资料作为验证组,对Nomogram模型进行验证。结果:建模组287例TBI术后病人中继发MDRO肺部感染123例,感染率42.86%,非MDRO感染164例。LASSO Logistic回归显示,术前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8分[OR=3.428,95%CI(1.666,7.196)]、瞳孔散大[OR=2.701,95%CI(1.250,6.012)]、抗生素联合使用[OR=3.874,95%CI(1.961,7.827)]、神经重症监护室(NICU)住院时间≥7 d[OR=4.851,95%CI(1.996,12.195)]是TBI病人接受开颅手术后继发肺部感染MDRO的独立危险因素,根据筛选出的独立危险因素进行Nomogram模型的构建。将验证组的临床数据放入Nomogram模型中进行验证,验证结果显示:建模组与验证组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下面积(AUC)分别为0.897与0.925。采用Hosmer-Lemeshow检验对Nomogram模型进行拟合优度检验,检验结果为P=0.4401,表明该预测模型与真实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建模组及验证组的决策分析曲线均表明该模型有较高的临床获益性。结论:基于LASSO Logistic回归分析开发的Nomogram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能力,有利于早期识别有继发MDRO肺部感染风险的TBI术后病人。医护人员应加强对病人的监测,必要时调整用药策略,预防MDRO肺部感染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多重耐药菌 肺部感染 LASSO Logistic回归 列线图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