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35篇文章
< 1 2 3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测定人血清中多黏菌素E1、E2的血药浓度
1
作者 张淑婷 杨旭萍 +4 位作者 左李安 薛晓燕 陈荣 胡楠 王莉英 《药学与临床研究》 2024年第4期293-298,共6页
目的:建立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法测定人血清中多黏菌素E1、E2的血药浓度。方法:以多黏菌素B1为内标、乙腈溶液蛋白沉淀处理样品。色谱柱为Kinetex C18(3 mm×100 mm,2.6μm),流动相A为含0.1%甲酸和5 mmol·L^(-1)乙酸铵... 目的:建立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法测定人血清中多黏菌素E1、E2的血药浓度。方法:以多黏菌素B1为内标、乙腈溶液蛋白沉淀处理样品。色谱柱为Kinetex C18(3 mm×100 mm,2.6μm),流动相A为含0.1%甲酸和5 mmol·L^(-1)乙酸铵的水溶液,流动相B为含0.1%甲酸的甲醇溶液,梯度洗脱,流速0.5 mL·min-1。选用电喷雾离子源(ESI),正离子多反应监测扫描检测(MRM),用于定量分析的离子对分别为:m/z 585.6→241.1(多黏菌素E1),m/z 578.6→227.2(多黏菌素E2),m/z602.6→101.2(多黏菌素B1),考察多黏菌素E的方法学,并测定使用硫酸黏菌素的患者血清中多黏菌素E1、E2的血药浓度。结果:多黏菌素E1、E2分别在0.0193~3.86μg·mL^(-1)、0.0283~5.65μg·mL^(-1)与测定值线性关系良好,多黏菌素E1、E2的定量下限分别为0.0193μg·mL^(-1)、0.0283μg·mL^(-1)。多黏菌素E1、E2日内与日间精密度、准确度、提取回收率、基质效应、稳定性均符合方法学要求,应用本方法测定接受硫酸黏菌素的15例患者的稳态血药谷浓度为(1.84±0.85)μg·mL^(-1)。结论:本方法准确、灵敏、快速,稳定性良好,可用于检测人血清中多黏菌素E1、E2的血药浓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硫酸黏菌 多黏菌素E1 多黏菌素E2 血药浓度
下载PDF
多黏菌素B治疗危重症儿童多重耐药革兰阴性菌感染的疗效观察
2
作者 苏军 王亚峰 +5 位作者 王琪 成怡冰 崔利丹 杜语慧 李倩影 海莉丽 《中国合理用药探索》 CAS 2024年第5期98-102,共5页
目的:评估多黏菌素B治疗危重症儿童多重耐药革兰阴性菌感染的疗效,并探讨其影响多黏菌素B疗效的可能因素。方法:选取某院重症监护室2020年2月~2022年6月诊治的26例危重症多重耐药革兰阴性菌感染患儿,根据患者的疗效分为临床有效组(n=14... 目的:评估多黏菌素B治疗危重症儿童多重耐药革兰阴性菌感染的疗效,并探讨其影响多黏菌素B疗效的可能因素。方法:选取某院重症监护室2020年2月~2022年6月诊治的26例危重症多重耐药革兰阴性菌感染患儿,根据患者的疗效分为临床有效组(n=14)和临床无效组(n=12)。比较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小儿危重病例评分、合并疾病、病原菌、治疗时间、机械通气情况以及与其他抗菌药物联用情况。对其中有意义的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影响多黏菌素B疗效的可能因素。结果:临床有效组与无效组的性别、年龄、小儿危重病例评分、合并疾病、病原菌以及与其他抗菌药物联用情况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临床有效组的多黏菌素B使用时间较无效组更长(P=0.000),临床无效组有更多的患儿应用机械通气(P=0.034)。Logistic回归分析果结提示治疗时间(OR:2.606,95%CI:1.346~5.046,P=0.004)是影响多黏菌素B治疗危重症儿童多重耐药革兰阴性菌感染临床疗效的可能因素。结论:多黏菌素B治疗危重症儿童多重耐药革兰阴性菌感染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治疗时间是影响多黏菌素临床疗效的可能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黏菌素B 儿童 危重症 多重耐药 革兰阴性菌感染
下载PDF
耐多黏菌素肺炎克雷伯菌的药敏特征及流行病学特点
3
作者 陈丽华 邓孟前 +5 位作者 王嘉丽 伍天睿 周盛弘 杨茹茵 章迪 邹明祥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37-747,共11页
目的:临床上已出现耐多黏菌素的肺炎克雷伯菌(Klebsiella pneumoniae,KPN),本研究分析耐多黏菌素KPN的药敏特征、流行病学特点,以及耐多黏菌素KPN产生的危险因素,以期为耐多黏菌素KPN感染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收集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 目的:临床上已出现耐多黏菌素的肺炎克雷伯菌(Klebsiella pneumoniae,KPN),本研究分析耐多黏菌素KPN的药敏特征、流行病学特点,以及耐多黏菌素KPN产生的危险因素,以期为耐多黏菌素KPN感染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收集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以下简称“本院”)的30株耐多黏菌素KPN临床菌株,分析其药敏特点。采用胶体金免疫层析法检测样本中是否存在KPC、OXA-48、VIM、IMP和NDM型碳青霉烯酶;拉丝试验初筛高毒力KPN;结晶紫染色法检测生物膜形成能力;棋盘法进行联合药敏试验(多黏菌素B和美罗培南、替加环素、头孢哌酮/舒巴坦);PCR检测多黏菌素相关耐药基因;多位点序列分型(multi-locus sequence typing,MLST)进行基因分型和构建进化树。收集耐碳青霉烯类(carbapenem-resistant,CR)-KPN多黏菌素耐药菌株(23株,实验组)、CR-KPN多黏菌素敏感菌株(57株,对照组),对耐多黏菌素KPN产生的可能危险因素行单因素分析,再进一步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检测多黏菌素B和多黏菌素E的连续诱导耐药情况。结果:30株耐多黏菌素KPN中,28株为CR-KPN,CRKPN均产KPC酶,4株拉丝实验阳性,多数菌株生物膜形成能力强。联合用药可有相加或协同效果。所有菌株均检出pmrA、phoP基因,未检测到mcr-1和mcr-2基因。MLST结果显示以ST11型为主。进化树表明耐多黏菌素的KPN未在本院形成医院暴发流行。使用过2种及以上不同类别的抗生素和使用过多黏菌素是多黏菌素耐药菌株产生的独立危险因素。连续使用多黏菌素可诱导耐药。结论:耐多黏菌素KPN对常用的抗菌药物几乎全部耐药,对其可采用以多黏菌素为基础的联合用药。在本院尚未分离出质粒介导的耐多黏菌素KPN。多黏菌素可诱导KPN形成耐药菌株,提示临床应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以延缓耐药性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克雷伯菌 多黏菌素耐药 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目细菌 药敏 危险因
下载PDF
头孢他啶阿维巴坦与多黏菌素B治疗耐碳青霉烯类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疗效比较
4
作者 刘昌伟 王小华 +2 位作者 方玲 陈强 胡立芬 《中国药业》 CAS 2024年第17期108-110,共3页
目的比较头孢他啶阿维巴坦(CAZ/AVI)与多黏菌素B(PMB)治疗耐碳青霉烯类铜绿假单胞菌(CRPA)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CRPA感染患者75例,按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CAZ/AVI组(48例)和PMB组(27例),分别静... 目的比较头孢他啶阿维巴坦(CAZ/AVI)与多黏菌素B(PMB)治疗耐碳青霉烯类铜绿假单胞菌(CRPA)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CRPA感染患者75例,按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CAZ/AVI组(48例)和PMB组(27例),分别静脉滴注CAZ/AVI和PMB。结果CAZ/AVI组患者的临床治愈率、细菌清除率均显著高于PMB组(54.17%比29.63%,66.67%比37.04%,P<0.05),但皮肤色素沉着发生率显著低于PMB组(0比48.15%,P<0.001)。两组患者疗程、联合治疗及30 d死亡率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CAZ/AVI治疗CRPA感染的临床疗效和细菌清除率均较PMB更高,且不良反应更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碳青霉烯类铜绿假单胞菌 头孢他啶阿维巴坦 多黏菌素B 临床疗效
下载PDF
ICU患者多黏菌素B血药浓度及不良反应分析
5
作者 宋小玲 肖雄 +3 位作者 吕燕妮 万青 钟海利 王燕霞 《药品评价》 CAS 2024年第3期312-316,共5页
目的 探讨重症监护室(ICU)患者多黏菌素B血药浓度达标情况及不良反应,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61例ICU患者使用多黏菌素B治疗后的稳态24 h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AUC_(ss,24h))达标情况、影响因素及不良反应。结果 61例... 目的 探讨重症监护室(ICU)患者多黏菌素B血药浓度达标情况及不良反应,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61例ICU患者使用多黏菌素B治疗后的稳态24 h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AUC_(ss,24h))达标情况、影响因素及不良反应。结果 61例患者多黏菌素B AUC_(ss,24h)达标率为37.70%(23/61)。肌酐清除率与谷浓度(C_(min))及AUC_(ss,24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肌酐清除率与C_(min)(r=-0.45)及AUC_(ss,24h)均为负相关(r=-0.34)。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显示,AUC_(ss,24h)与滴注时间显著相关(P<0.05),输注时间>1小时组AUC_(ss,24h)达标率高于1小时组。虽然AUC_(ss,24h)与年龄及肾功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年龄增大或中重度肾功能不全,AUC_(ss,24h)达标率降低。多黏菌素B相关肾损伤发生率为45.24%(19/42),肾损伤组AUC_(ss,24h)>100 (mg·h)/L比例较高。结论 多黏菌素B AUC_(ss,24h)可能与年龄、输注时间及肾功能有关,多黏菌素B相关肾损伤与AUC_(ss,24h)>100(mg·h)/L有关,临床需根据患者情况进行血药浓度监测和个体化给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黏菌素B 治疗药物监测 血药浓度 不良反应
下载PDF
硫酸多黏菌素B在两种溶媒中的含量稳定性
6
作者 石金芳 王玮 +2 位作者 姚青青 王未 高杰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135-1138,共4页
目的考察硫酸多黏菌素B在成品输液及高浓度储备液中的含量稳定性,为临床给药提供依据。方法建立测定硫酸多黏菌素B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方法,将硫酸多黏菌素B分别溶于0.9%氯化钠注射液及5%葡萄糖注射液,配成0.5、1 mg·mL^(-1)成品输... 目的考察硫酸多黏菌素B在成品输液及高浓度储备液中的含量稳定性,为临床给药提供依据。方法建立测定硫酸多黏菌素B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方法,将硫酸多黏菌素B分别溶于0.9%氯化钠注射液及5%葡萄糖注射液,配成0.5、1 mg·mL^(-1)成品输液及5 mg·mL^(-1)储备液,并在4和25℃储存条件下于0、2、4、6、8、12、16、20及24 h测定多黏菌素B含量。结果4和25℃储存条件下,0.5、1 mg·mL^(-1)硫酸多黏菌素B成品输液和5 mg·mL^(-1)硫酸多黏菌素B储备液均稳定,多黏菌素B1和多黏菌素B2含量和0 h(以100%计)比较,分别在97.23%~102.63%和97.30%~102.63%范围内。结论硫酸多黏菌素B溶于0.9%氯化钠注射液及5%葡萄糖注射液,0.5、1和5 mg·mL^(-1)溶液在4和25℃储存,24 h内稳定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酸多黏菌素B 高效液相色谱法 稳定性
下载PDF
基于全基因组测序的耐多黏菌素和替加环素肺炎克雷伯菌特征研究
7
作者 周燕霞 郭辉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00-704,共5页
目的分析1株多黏菌素和替加环素均耐药的肺炎克雷伯菌基因组特征。方法肺炎克雷伯菌KP2016分离自我院临床痰液标本。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KP2016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多黏菌素和替加环素的最低抑菌浓度。对菌株进行第二代Illumina... 目的分析1株多黏菌素和替加环素均耐药的肺炎克雷伯菌基因组特征。方法肺炎克雷伯菌KP2016分离自我院临床痰液标本。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KP2016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多黏菌素和替加环素的最低抑菌浓度。对菌株进行第二代Illumina和第三代Oxford Nanopore全基因组测序。通过Unicycler对第二代和第三代序列进行混合拼接。通过ABRicate v0.8.13调用Resfinder数据库分析耐药基因。通过ISFinder分析移动元件。利用CGE(Center for Genomic Epidemiology)网站分析菌株的ST型和质粒复制子类型。利用Proksee对质粒结构进行可视化。结果KP2016菌株对多黏菌素和替加环素均耐药,MIC分别为512和16 mg/L。MLST分析显示KP2016属于ST656,携带多黏菌素耐药相关mcr-1和mcr-8基因和替加环素耐药相关tmexCD1-toprJ1基因簇。KP2016携带1个染色体和5个环形质粒,质粒大小3,991~275,345bp,GC含量44.35%~52.20%。mcr-1基因位于约44kb的质粒p1上,上下游环境为ISKpn26-mcr-1-pap2-ISApl1;mcr-8基因位于IncR/IncN型质粒p2上,遗传结构为ISEcl1-mcr-8-orf-ISKpn26;tmexCD1-toprJ1基因簇结构为IS26-tnfxB1-tmexC1-tmexcD1-toprJ1。此外,菌株还携带多黏菌素耐药相关的染色体介导的CrrB突变(L204V、V237I)。结论肺炎克雷伯菌KP2016多黏菌素耐药由mcr-1、mcr-8和crrB突变介导,替加环素耐药由tmexCD1-toprJ1基因簇介导。应加强合理监测,防止其在医疗机构中进一步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克雷伯菌 全基因组测序 多黏菌素 替加环 质粒结构
下载PDF
MALDI-TOF-MS在耐碳青霉烯肠杆菌多黏菌素B快速药敏试验中的应用
8
作者 王林 刘赛 王维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8期1050-1054,共5页
目的构建一种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CRE)多黏菌素B的快速药敏试验方法,为临床抗生素的选择和精准调整提供依据。方法采用WHONET 5.6软件对分离自西安市第一医院2023年3月至2024年3月的108株CRE菌株信息进行筛选,以肉汤稀释法为参比... 目的构建一种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CRE)多黏菌素B的快速药敏试验方法,为临床抗生素的选择和精准调整提供依据。方法采用WHONET 5.6软件对分离自西安市第一医院2023年3月至2024年3月的108株CRE菌株信息进行筛选,以肉汤稀释法为参比方法,采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仪(MALDI-TOF-MS)进行多黏菌素B快速药敏测定。结果108株CRE分离株以肺炎克雷伯菌为主(48.14%),其次是产气肠杆菌和奇异变形杆菌(各占13.89%)。标本来源以痰液为主(65.74%),其次尿液(18.52%)和血液(8.33%)。临床科室分布以神经外科为主(48.15%),其次为重症医学科(18.52%)和呼吸内科(14.81%)。CRE分离株对大部分药物呈现高度耐药,对常见β内酰胺类、喹诺酮类、氨基糖苷类、β内酰胺复合药物耐药率分别超过70%,80%,50%和75%。与肉汤稀释法相比,MALDI-TOF-MS法测定CRE对多黏菌素B药敏结果的分类一致率(CA)为98.1%,重大误差(ME)为1.85%,未出现非常重大误差(VME),均在可允许范围之内。结论本院分离的CRE对多种抗菌药物广泛耐药,基于MALDI-TOF-MS的快速药敏试验方法准确可靠,可用来评价CRE对多黏菌素B的敏感性,便于临床及时调整泛耐药细菌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LDI-TOF-MS 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 细菌感染 多黏菌素B 药敏试验 肉汤稀释法
下载PDF
复方多黏菌素B软膏治疗寻常痤疮的效果观察
9
作者 陈俊 《科技与健康》 2024年第12期65-68,共4页
分析复方多黏菌素B软膏治疗寻常痤疮的效果.选取滨州市中心医院2022年1月-2023年3月收治的100例寻常痤疮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签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裸花紫珠胶囊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 分析复方多黏菌素B软膏治疗寻常痤疮的效果.选取滨州市中心医院2022年1月-2023年3月收治的100例寻常痤疮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签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裸花紫珠胶囊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接受复方多黏菌素B软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丘疹、粉刺、脓包个数均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角质层含水量大于对照组,面部溢脂量、炎性皮损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发现,复方多黏菌素B软膏治疗寻常痤疮的效果明显,可提高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减少皮损数量和不良反应,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治疗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多黏菌素B软膏 寻常痤疮 疗效 不良反应 生活质量
下载PDF
替加环素和多黏菌素B治疗重症患者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肺炎的疗效和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查娴 陈大宇 邵华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4-163,共10页
目的:比较替加环素和多黏菌素B治疗重症患者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CRE)肺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1日至2023年6月30日于我院重症医学科(ICU)接受替加环素或多黏菌素B治疗的CRE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主要结局包括2... 目的:比较替加环素和多黏菌素B治疗重症患者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CRE)肺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1日至2023年6月30日于我院重症医学科(ICU)接受替加环素或多黏菌素B治疗的CRE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主要结局包括28 d全因病死率和28 d临床治愈率。次要结局包括ICU病死率、住院病死率、住院时间、ICU住院时间、微生物清除率、机械通气时间。采用Cox回归分析检验影响28 d临床治愈率的独立预测因素。结果:倾向性评分匹配后纳入83名患者,其中替加环素组54例,多黏菌素B组29例。替加环素组28 d全因病死率为31.5%(17/54),多黏菌素B组为37.9%(11/2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54);替加环素组28 d临床治愈率为63%(34/54),显著高于多黏菌素B组的34.5%(10/29)(P=0.013)。两组的次要结局指标均无统计学差异。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使用替加环素是28 d临床治疗有效的独立预测因素(HR:2.083,95%CI 1.018-4.263,P=0.045)。但替加环素组用药后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较多黏菌素B组显著延长(P=0.047;P=0.027),纤维蛋白原显著下降(P<0.001)。结论:替加环素组和多黏菌素组28 d全因病死率无显著差异;与多黏菌素B相比,替加环素可能与更高的28 d临床治愈率相关。同时需注意,替加环素可能增加凝血功能异常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替加环 多黏菌素B 肺炎 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
下载PDF
基于VOSviewer的多黏菌素B研究进展分析
11
作者 陈姝璇 董思瑶 +2 位作者 王彦改 陈冰 白向荣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986-994,共9页
目的基于Web of Science,PubMed数据库,分析多黏菌素B的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方法以“polymyxin B,Aerosporin”为检索词在Web of Science核心数据集和PubMed中检索近5年的英文文献。用VOS viewer作关键词和研究热点分析,总结多黏菌素B... 目的基于Web of Science,PubMed数据库,分析多黏菌素B的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方法以“polymyxin B,Aerosporin”为检索词在Web of Science核心数据集和PubMed中检索近5年的英文文献。用VOS viewer作关键词和研究热点分析,总结多黏菌素B的抗菌机制、耐药性机制与检测方法、药代动力学及其临床应用情况。结果共纳入分析英文文献2012篇(2019年1月1日-2023年12月8日),发文量整体呈上升趋势。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发文量最多,学者Li Jian被收录的文献最多。中国发文量最高,美国总被引频次最高。结论多黏菌素B的耐药性机制、药代动力学和联合治疗方案优化是目前的研究热点。其中脓毒症是近年来多黏菌素B的关注焦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黏菌素B 药代动力学 耐药性 可视化分析
下载PDF
多黏菌素B致药品不良反应的循证评价
12
作者 秦寅鹏 卜一珊 +4 位作者 郭媛媛 王超 钱玉德 张弋 王春革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24年第8期967-972,共6页
目的:探讨多黏菌素B(PMB)所致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发生情况和临床特征,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Web of Science、Scopus、the Cochrane Library和E... 目的:探讨多黏菌素B(PMB)所致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发生情况和临床特征,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Web of Science、Scopus、the Cochrane Library和Embase数据库中临床注射应用PMB治疗后发生ADR的病例报告或病例系列,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3年10月31日。利用澳大利亚乔安娜布里格斯研究所(JBI)循证卫生保健中心的质量评价工具对纳入文献进行评价。采用百分比、汇总表等方式统计结果并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共纳入37篇注射应用PMB治疗后发生ADR的相关文献,包括51例患者,其中男性患者35例(占68.63%),女性患者16例(占31.37%),年龄为14~86岁。PMB引起的ADR有皮肤色素沉着/过敏(28例)、神经毒性(18例)、肾功能损害(5例)、横纹肌溶解(1例);ADR的发生时间为开始给药后5 min至用药30 d后,12例(占23.53%)患者首次用药后即发生ADR;32例(占62.75%)患者经停药或对症处理后症状有所改善或恢复。结论:临床需加强对PMB导致ADR的认识和监测,及时诊断与治疗,确保临床用药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黏菌素B 药品不良反应 循证评价
下载PDF
多黏菌素对头孢他啶/阿维巴坦与碳青霉烯共耐药铜绿假单胞菌的体外杀菌作用研究
13
作者 陈玲霞 邹雪寒 +2 位作者 张晓璠 李曦 潘红英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44-551,共8页
目的 头孢他啶/阿维巴坦(CZA)是治疗碳青霉烯耐药铜绿假单胞菌(CRPA)的一种有效的替代抗生素,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然而CZA耐药CRPA菌株的出现使得治疗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难度不断增加。本研究旨在通过体外时间杀菌分析,探讨多黏菌素(COL... 目的 头孢他啶/阿维巴坦(CZA)是治疗碳青霉烯耐药铜绿假单胞菌(CRPA)的一种有效的替代抗生素,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然而CZA耐药CRPA菌株的出现使得治疗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难度不断增加。本研究旨在通过体外时间杀菌分析,探讨多黏菌素(COL)对携带不同碳青霉烯耐药基因的CZA耐药铜绿假单胞菌菌株的体外杀菌活性,为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临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从浙江省的一家三甲医院收集了CZA耐药的铜绿假单胞菌菌株。通过聚合酶链反应(PCR)和全基因组测序筛选了携带不同碳青霉烯耐药基因的5株代表性铜绿假单胞菌菌株,包括携带bla_(KPC-2)的PA4696、携带bla_(KPC-90)的PA2207、携带bla_(KPC-33)的PA1308、携带bla_(VIM)的PA2070、携带bla_(IMP-45)的PA6227。通过微量肉汤稀释法确认了实验菌株的抗生素敏感性。对COL敏感的菌株进行重复的时间杀菌实验。结果 5株CRPA菌株均对CZA耐药(MIC≥16/4 mg/L),对COL敏感(MIC≤2 mg/L);其中携带bla_(IMP-45)的菌株PA6227表现出特殊的药敏表型(ISMR),对亚胺培南(IPM)敏感(MIC=2 mg/L)而对美罗培南(MEM)(MIC=128 mg/L)等其他碳青霉烯类药物耐药。时间杀菌曲线显示,5株CZA耐药的铜绿假单胞菌菌株在前2~8 h被不同浓度的COL完全抑制,但随后恢复生长。结论 COL对CZA耐药的CRPA菌株具有体外杀菌活性,但不能单独使用。不同类型的碳青霉烯耐药基因会影响CZA的作用效果,但与COL的杀菌活性无关,携带不同碳青霉烯耐药基因的分离株均在不同时间恢复生长。在治疗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时,可以调整给药间隔或药物浓度,以维持COL的浓度,从而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同时应注意具有ISMR这一特殊药敏表型的CRPA在临床上的出现,避免抗生素的不合理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黏菌素 头孢他啶/阿维巴坦 碳青霉烯耐药铜绿假单胞菌 时间杀菌曲线
下载PDF
多黏菌素B治疗耐碳青霉烯类革兰阴性菌感染患者的全因死亡危险因素分析
14
作者 应票票 朱业飞 +1 位作者 袁肖箫 叶建中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063-1067,共5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多黏菌素B治疗耐碳青霉烯类革兰阴性菌感染患者的临床特征和全因死亡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17年6月1日—2020年5月1日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和浙江省台州医院两家医院住院期间在肺部或血流感染耐碳青霉烯类革兰阴性菌... 目的回顾性分析多黏菌素B治疗耐碳青霉烯类革兰阴性菌感染患者的临床特征和全因死亡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17年6月1日—2020年5月1日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和浙江省台州医院两家医院住院期间在肺部或血流感染耐碳青霉烯类革兰阴性菌(CR-GNB)且接受多黏菌素B治疗至少48 h的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通过SPSS 25.0软件比较生存组和死亡组的临床特征差异,并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这些患者住院全因死亡的危险因素。结果共80例患者纳入研究,基于logistic回归分析,这些患者住院死亡的相关危险因素包括:多黏菌素B用药疗程<7 d[OR=6.03,95%CI(1.28,28.41),P=0.023],从感染到使用多黏菌素B的时间越长[OR=1.08,95%CI(1.00,1.16),P=0.047]、Charlson共病指数[OR=1.41,95%CI(1.09,1.81),P=0.009]和血管活性药物的使用[OR=3.60,95%CI(1.01,28.41),P=0.047]。结论足疗程和早期给予多黏菌素B治疗可降低CR-GNB感染患者的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黏菌素B 耐碳青霉烯类革兰阴性菌 全因死亡 危险因
下载PDF
肾脏转运体在多黏菌素肾毒性中的研究进展
15
作者 周思敏 罗雪梅 +1 位作者 成硕 葛卫红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451-1456,共6页
多黏菌素是治疗多重耐药革兰阴性菌感染的一线药物。多黏菌素的肾毒性是限制其临床剂量的主要因素,其肾毒性是由多黏菌素于肾近端小管处广泛重吸收后在肾脏中蓄积引起,多黏菌素跨细胞膜进入肾小管细胞的这一过程可能由一到多个转运体介... 多黏菌素是治疗多重耐药革兰阴性菌感染的一线药物。多黏菌素的肾毒性是限制其临床剂量的主要因素,其肾毒性是由多黏菌素于肾近端小管处广泛重吸收后在肾脏中蓄积引起,多黏菌素跨细胞膜进入肾小管细胞的这一过程可能由一到多个转运体介导产生。该文综述多黏菌素在肾小管上皮细胞处重吸收所涉及到的多个肾脏转运体及其作用机制,以期为降低多黏菌素肾毒性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黏菌素 肾毒性 肾脏转运体 巨蛋白
下载PDF
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颅内感染多途径应用多黏菌素类药物治疗的病例分析
16
作者 陶春 童瑜 +2 位作者 王旗 肖溢 王仲书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583-1588,共6页
目的探讨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颅内感染的治疗方案,以及多黏菌素类药物鞘内/脑室内给药方案的可行性。方法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医嘱,临床药师通过查阅文献,协助临床医师调整多途径给药物治疗方案: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2 g,静脉滴注,qid)... 目的探讨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颅内感染的治疗方案,以及多黏菌素类药物鞘内/脑室内给药方案的可行性。方法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医嘱,临床药师通过查阅文献,协助临床医师调整多途径给药物治疗方案: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2 g,静脉滴注,qid)+注射用多黏菌素E甲磺酸钠(70 mg,静脉滴注,bid)+注射用多黏菌素E甲磺酸钠(10 mg,鞘内注射,qd),并对国内外近10年多黏菌素类药物治疗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颅内感染相关文献回顾分析。结果给药14 d后,该患者感染得到治愈,未发现不良反应。共检索到15篇文献,涉及15例患者。纳入分析16例患者中(包含该文1例),男11例,女4例,1例性别不明,年龄1~74岁,基础疾病均与颅脑相关。15例成功治愈,仅1例因不能耐受不良反应(类变态反应)而停药。7例无多黏菌素类药物药敏结果,均成功治愈。11例经静脉联合鞘内/脑室多途径给药,均成功治愈。结论多黏菌素类药物鞘内/脑室内给药可有效的治疗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颅内感染,大多数不良反应较轻且可逆。但文献多为个案报道,其在颅内感染的应用仍需进一步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黏菌素类药物 鞘内注射 脑室内注射 颅内感染 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
下载PDF
基于美国FAERS数据库的多黏菌素E相关药品不良事件信号挖掘研究
17
作者 杨欣彤 章新晶 +2 位作者 江文静 彭洪薇 刘建明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24年第10期1257-1261,1266,共6页
目的:挖掘多黏菌素E的药品不良事件(ADE)信号,识别出潜在的不良反应,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比例失衡法(ROR),对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不良事件报告系统(FAERS)数据库中2013年10月1日至2023年10月1日的所有多黏菌素E相关AD... 目的:挖掘多黏菌素E的药品不良事件(ADE)信号,识别出潜在的不良反应,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比例失衡法(ROR),对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不良事件报告系统(FAERS)数据库中2013年10月1日至2023年10月1日的所有多黏菌素E相关ADE报告进行信号挖掘。分析报告病例的基本情况;映射得到对应的系统器官分类(SOC),并与药品说明书记录的不良反应进行对比;对不同适应证患者的首选术语(PT)进行分析。结果:共检索得到的1432例次报告事项,挖掘到140个以多黏菌素E为怀疑药物的ADE信号。其中涉及21种SOC,主要为全身性疾病及给药部位各种反应(381例次,占26.61%),其次为肾脏及泌尿系统疾病(168例次,占11.73%)和呼吸系统、胸及纵隔疾病(125例次,占8.73%)。报告例次数排序靠前的ADE信号涉及耐药、急性肾损伤、病原体耐药等PT,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囊性纤维化等PT未被药品说明书收录;信号强度排序靠前的ADE信号涉及胆石性肠梗阻、巴特综合征、非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PT,且上述3种PT均未被药品说明书收录。结论:对基于美国FAERS数据库的多黏菌素E相关ADE信号进行挖掘和评价,可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黏菌素E 药品不良事件 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不良事件报告系统 信号挖掘 比例失衡法
下载PDF
多黏菌素E甲磺酸钠致急性肾损伤1例分析
18
作者 许浩燃 李泽庚 巩强进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4年第14期159-161,共3页
患者,女性,83岁,主因“咳嗽咯痰3年余,加重伴呼吸困难23 d”于2023年5月19日入院。患者3年前因“受凉”出现咳嗽咯痰,痰黏、色黄且难以咯出就诊于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内科,予以化痰、抗感染、抗炎平喘等对症治疗,症状好转后... 患者,女性,83岁,主因“咳嗽咯痰3年余,加重伴呼吸困难23 d”于2023年5月19日入院。患者3年前因“受凉”出现咳嗽咯痰,痰黏、色黄且难以咯出就诊于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内科,予以化痰、抗感染、抗炎平喘等对症治疗,症状好转后出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黏菌素E甲磺酸钠 多重耐药 急性肾损伤 药品不良反应
原文传递
多黏菌素类抗生素治疗碳青霉烯类耐药菌所致重症感染临床研究进展
19
作者 陆鑫 由屹先 吕晓菊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24-230,共7页
多黏菌素类药物是目前治疗碳青霉烯类耐药菌(carbapenem-resistant organisms,CRO)所致感染的最后一道防线。国内迄今可用药物有多黏菌素E甲磺酸钠(colistimethate sodium,CMS)、硫酸多黏菌素B(polymyxin B sulfate,PBS)、硫酸黏菌素(co... 多黏菌素类药物是目前治疗碳青霉烯类耐药菌(carbapenem-resistant organisms,CRO)所致感染的最后一道防线。国内迄今可用药物有多黏菌素E甲磺酸钠(colistimethate sodium,CMS)、硫酸多黏菌素B(polymyxin B sulfate,PBS)、硫酸黏菌素(colistin sulfate,CS)[1]。近年国内外对不同多黏菌素进行了系列临床研究,为其合理应用提供循证医学证据。本文将从药物敏感性、药代动力学(PK)及药效学(PD)、临床应用、不良反应等方面对其进行综述,旨在为促进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黏菌素 碳青霉烯类耐药菌 感染 临床研究
下载PDF
铜绿假单胞菌的多黏菌素耐药机制 被引量:2
20
作者 黄心林 成海恩 李振鹏 《国外医药(抗生素分册)》 CAS 2024年第1期12-19,共8页
铜绿假单胞菌是一种革兰阴性的条件性致病菌,是如今临床最常见的病原菌之一。近年来由于各类抗生素在临床和生活中的大剂量、不规范使用,使铜绿假单胞菌对目前几乎所有的抗生素都产生了耐药性。多黏菌素作为对革兰阴性细菌作用颇强的一... 铜绿假单胞菌是一种革兰阴性的条件性致病菌,是如今临床最常见的病原菌之一。近年来由于各类抗生素在临床和生活中的大剂量、不规范使用,使铜绿假单胞菌对目前几乎所有的抗生素都产生了耐药性。多黏菌素作为对革兰阴性细菌作用颇强的一种抗生素,成为了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最后治疗手段之一。但是,对现阶段临床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样品分析表明,部分菌株已经逐渐表现出了对多黏菌素的耐药性。本文就铜绿假单胞菌对多黏菌素耐药机制的研究进行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绿假单胞菌 多黏菌素 耐药机制 pmrAB phoPQ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