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1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测定人血清中多黏菌素E1、E2的血药浓度
1
作者 张淑婷 杨旭萍 +4 位作者 左李安 薛晓燕 陈荣 胡楠 王莉英 《药学与临床研究》 2024年第4期293-298,共6页
目的:建立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法测定人血清中多黏菌素E1、E2的血药浓度。方法:以多黏菌素B1为内标、乙腈溶液蛋白沉淀处理样品。色谱柱为Kinetex C18(3 mm×100 mm,2.6μm),流动相A为含0.1%甲酸和5 mmol·L^(-1)乙酸铵... 目的:建立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法测定人血清中多黏菌素E1、E2的血药浓度。方法:以多黏菌素B1为内标、乙腈溶液蛋白沉淀处理样品。色谱柱为Kinetex C18(3 mm×100 mm,2.6μm),流动相A为含0.1%甲酸和5 mmol·L^(-1)乙酸铵的水溶液,流动相B为含0.1%甲酸的甲醇溶液,梯度洗脱,流速0.5 mL·min-1。选用电喷雾离子源(ESI),正离子多反应监测扫描检测(MRM),用于定量分析的离子对分别为:m/z 585.6→241.1(多黏菌素E1),m/z 578.6→227.2(多黏菌素E2),m/z602.6→101.2(多黏菌素B1),考察多黏菌素E的方法学,并测定使用硫酸黏菌素的患者血清中多黏菌素E1、E2的血药浓度。结果:多黏菌素E1、E2分别在0.0193~3.86μg·mL^(-1)、0.0283~5.65μg·mL^(-1)与测定值线性关系良好,多黏菌素E1、E2的定量下限分别为0.0193μg·mL^(-1)、0.0283μg·mL^(-1)。多黏菌素E1、E2日内与日间精密度、准确度、提取回收率、基质效应、稳定性均符合方法学要求,应用本方法测定接受硫酸黏菌素的15例患者的稳态血药谷浓度为(1.84±0.85)μg·mL^(-1)。结论:本方法准确、灵敏、快速,稳定性良好,可用于检测人血清中多黏菌素E1、E2的血药浓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硫酸黏菌 多黏菌素e1 多黏菌素e2 血药浓度
下载PDF
基于美国FAERS数据库的多黏菌素E相关药品不良事件信号挖掘研究
2
作者 杨欣彤 章新晶 +2 位作者 江文静 彭洪薇 刘建明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24年第10期1257-1261,1266,共6页
目的:挖掘多黏菌素E的药品不良事件(ADE)信号,识别出潜在的不良反应,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比例失衡法(ROR),对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不良事件报告系统(FAERS)数据库中2013年10月1日至2023年10月1日的所有多黏菌素E相关AD... 目的:挖掘多黏菌素E的药品不良事件(ADE)信号,识别出潜在的不良反应,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比例失衡法(ROR),对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不良事件报告系统(FAERS)数据库中2013年10月1日至2023年10月1日的所有多黏菌素E相关ADE报告进行信号挖掘。分析报告病例的基本情况;映射得到对应的系统器官分类(SOC),并与药品说明书记录的不良反应进行对比;对不同适应证患者的首选术语(PT)进行分析。结果:共检索得到的1432例次报告事项,挖掘到140个以多黏菌素E为怀疑药物的ADE信号。其中涉及21种SOC,主要为全身性疾病及给药部位各种反应(381例次,占26.61%),其次为肾脏及泌尿系统疾病(168例次,占11.73%)和呼吸系统、胸及纵隔疾病(125例次,占8.73%)。报告例次数排序靠前的ADE信号涉及耐药、急性肾损伤、病原体耐药等PT,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囊性纤维化等PT未被药品说明书收录;信号强度排序靠前的ADE信号涉及胆石性肠梗阻、巴特综合征、非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PT,且上述3种PT均未被药品说明书收录。结论:对基于美国FAERS数据库的多黏菌素E相关ADE信号进行挖掘和评价,可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黏菌素e 药品不良事件 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不良事件报告系统 信号挖掘 比例失衡法
下载PDF
多黏菌素E甲磺酸钠致急性肾损伤1例分析
3
作者 许浩燃 李泽庚 巩强进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4年第14期159-161,共3页
患者,女性,83岁,主因“咳嗽咯痰3年余,加重伴呼吸困难23 d”于2023年5月19日入院。患者3年前因“受凉”出现咳嗽咯痰,痰黏、色黄且难以咯出就诊于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内科,予以化痰、抗感染、抗炎平喘等对症治疗,症状好转后... 患者,女性,83岁,主因“咳嗽咯痰3年余,加重伴呼吸困难23 d”于2023年5月19日入院。患者3年前因“受凉”出现咳嗽咯痰,痰黏、色黄且难以咯出就诊于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内科,予以化痰、抗感染、抗炎平喘等对症治疗,症状好转后出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黏菌素e甲磺酸钠 多重耐药 急性肾损伤 药品不良反应
原文传递
HPLC-MS/MS测定人脑脊液中多黏菌素E1和E2的方法及临床应用
4
作者 王琴会 张婷婷 +2 位作者 张文娟 强琼 任静 《解放军药学学报》 CAS 2024年第4期308-313,共6页
目的建立一种新的盐析辅助液-液萃取结合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技术,快速测定人脑脊液中多黏菌素E1和E2浓度的方法。方法以多黏菌素B1为内标,用乙腈萃取脑脊液样本,甲酸铵作为盐析剂进行液-液萃取。并对盐析剂浓度、盐析剂体积以及... 目的建立一种新的盐析辅助液-液萃取结合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技术,快速测定人脑脊液中多黏菌素E1和E2浓度的方法。方法以多黏菌素B1为内标,用乙腈萃取脑脊液样本,甲酸铵作为盐析剂进行液-液萃取。并对盐析剂浓度、盐析剂体积以及萃取剂体积进行了优化。色谱柱采用Waters Xselect■HSS T3(2.1 mm×150 mm,2.5μm),流动相用乙腈和0.1%甲酸水溶液,采用梯度洗脱方式,检测时间6 min。结果在优选实验条件下,脑脊液中多黏菌素E1和E2分别在0.20~8.00μg·ml^(-1)(r=0.9960),0.35~14.12μg·ml^(-1)(r=0.9984)范围线性良好。待测物的准确度均在91.4%~109.0%范围,日内、日间精密度的相对标准偏差均低于9.5%。多黏菌素E1的提取回收率为77.7%~84.3%,多黏菌素E2的提取回收率为60.3%~68.3%。待测物在脑脊液中无明显基质效应。脑脊液样品在采集、储存、预处理过程中均能保持稳定。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实验成本低,准确度高,重现性好,可应用于临床患者脑脊液中多黏菌素E1和E2的浓度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 盐析辅助液-液萃取 脑脊液 多黏菌素e
原文传递
多黏菌素E雾化吸入联合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治疗多重耐药革兰阴性菌感染所致肺炎患者的效果
5
作者 潘晶晶 辛跃鸽 《中国民康医学》 2024年第21期35-38,共4页
目的:观察多黏菌素E雾化吸入联合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治疗多重耐药革兰阴性菌感染所致肺炎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5月至2023年10月该院收治的96例多重耐药革兰阴性菌感染所致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案不同将其分为研... 目的:观察多黏菌素E雾化吸入联合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治疗多重耐药革兰阴性菌感染所致肺炎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5月至2023年10月该院收治的96例多重耐药革兰阴性菌感染所致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案不同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多黏菌素E雾化吸入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肺部阴影消失、细菌清除、体温复常)改善时间,治疗前后血气分析指标[动脉血氧分压(PaO_(2))、动脉血氧饱和度(SaO_(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血清炎性指标[降钙素原(PCT)、白细胞介素-6(IL-6)、T细胞免疫球蛋白黏蛋白-4(TIM-4)、C反应蛋白(CRP)]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75%,高于对照组的79.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肺部阴影消失时间、细菌清除时间、体温复常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PaO_(2)、SaO_(2)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两组PaCO_(2)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PCT、IL-6、TIM-4、CRP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黏菌素E雾化吸入联合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治疗多重耐药革兰阴性菌感染所致肺炎患者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缩短临床症状改善时间,改善血气分析指标水平,以及降低血清炎性指标水平的效果优于单纯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黏菌素e 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 多重耐药革兰阴性菌 肺炎 血气分析 不良反应
下载PDF
基于属性层次模型的重症感染患者硫酸多黏菌素E应用合理性评价
6
作者 徐彤 徐文俊 《中国处方药》 2024年第5期57-61,共5页
目的建立重症感染患者硫酸多黏菌素E的合理性评价标准,并采用属性层次模型(AHM)综合评价硫酸多黏菌素E临床应用的合理性。方法以硫酸多黏菌素E药品说明书、相关临床指南或专家共识为依据,制订硫酸多黏菌素E合理性评价标准。采用AHM对202... 目的建立重症感染患者硫酸多黏菌素E的合理性评价标准,并采用属性层次模型(AHM)综合评价硫酸多黏菌素E临床应用的合理性。方法以硫酸多黏菌素E药品说明书、相关临床指南或专家共识为依据,制订硫酸多黏菌素E合理性评价标准。采用AHM对2021年1月~2022年12月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75例应用硫酸多黏菌素E的重症感染患者的归档病历进行评价分析。结果硫酸多黏菌素E的临床应用主要存在溶媒选择不适宜、长疗程用药及联合用药不合理等不合理问题。病历得分(MRS)<80分的26例(35%),80≤MRS<85分的6例(8%),85≤MRS<90分的20例(27%),MRS≥90分的23例(31%),病例平均得分为82.86分。结论该院硫酸多黏菌素E药品使用合理性欠佳,需加强日常管理以提高其使用安全性和有效性。具有结果量化特点的属性层次模型,为药物合理性评价开发出新方法,并保证其评价的系统性、可行性与科学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属性层次模型 硫酸黏菌 硫酸多黏菌素e 重症感染 合理性评价
下载PDF
多黏菌素E联合阿米卡星对多重耐药革兰阴性菌感染所致肺炎患者的影响
7
作者 莫娜 王彩娥 《临床研究》 2024年第4期23-26,共4页
目的研究多重耐药革兰阴性菌感染所致肺炎患者经多黏菌素E联合阿米卡星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2月至2022年12月郑州市金水区总医院收治的多重耐药革兰阴性菌感染所致肺炎患者,选取其中49例采用多黏菌素E+阿米卡星治疗的设为研究组... 目的研究多重耐药革兰阴性菌感染所致肺炎患者经多黏菌素E联合阿米卡星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2月至2022年12月郑州市金水区总医院收治的多重耐药革兰阴性菌感染所致肺炎患者,选取其中49例采用多黏菌素E+阿米卡星治疗的设为研究组,依据配对原则1∶1选取采用阿米卡星治疗的设为参照组,两组共98例。比较两组治疗有效率、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钟用力呼气容积与用力肺活量的比值(FEV_(1)/FVC)、呼气峰值流速(PEF)、第1 m最大呼气容积(FEV_(1))、临床症状改善时间、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计数(WBC)、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治疗有效率(83.67%)高于参照组(65.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体温、肺部啰音、咳嗽、咳痰症状恢复正常时间均短于参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FVC、FEV_(1)、PEF、FEV_(1)/FVC水平分别为(3.12±0.44)L、(2.41±0.31)L、(5.63±0.42)L/s、(77.24±3.85),高于参照组的(2.87±0.35)L、(2.02±0.36)L、(4.28±0.51)L/s、(70.38±4.0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血清CRP、WBC、PCT水平[(7.43±1.98)mg/L、(7.62±1.38)×10^(9)/L、(2.63±0.45)ng/mL],低于参照组[(12.55±3.49)mg/L、(10.17±2.03)×10^(9)/L、(5.15±0.64)n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黏菌素E联合阿米卡星治疗多重耐药革兰阴性菌感染肺炎者疗效显著,可改善肺功能,降低炎性因子水平,促进临床症状缓解,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重耐药革兰阴性菌 多黏菌素e 阿米卡星 治疗有效率
下载PDF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测定大鼠血浆中多黏菌素E甲磺酸钠及多黏菌素E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8
作者 郭晨雪 刘笑芬 +5 位作者 曲星伊 李婉贞 王雨 范亚新 郭蓓宁 张菁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47-355,共9页
目的建立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法测定大鼠血浆中多黏菌素E甲磺酸钠(CMS)及其活性成分多黏菌素E并进行应用。方法通过多黏菌素E主成分E1及E2浓度之和间接得到多黏菌素E的浓度。在大鼠血浆样品中加入硫酸对CMS进行水解,通过测定水... 目的建立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法测定大鼠血浆中多黏菌素E甲磺酸钠(CMS)及其活性成分多黏菌素E并进行应用。方法通过多黏菌素E主成分E1及E2浓度之和间接得到多黏菌素E的浓度。在大鼠血浆样品中加入硫酸对CMS进行水解,通过测定水解后与水解前血浆样品中多黏菌素E的浓度差间接测定CMS浓度。采用固相萃取法对样品进行预处理。色谱柱选择Phonomenex Kinetex XB-C18柱,质谱采用电喷雾电离源(ESI源)及多反应监测(multi-reaction monitoring,MRM)模式。其中待测物质多黏菌素E1、多黏菌素E2、内标多黏菌素B1的离子通道分别为m/z390.7→101.3、m/z 386.0→101.2、m/z 402.3→101.2。结果多黏菌素E1及E2的测定不受大鼠血浆中内源物质的影响,且分别在0.187~6.24 mg/L、0.0370~1.23 mg/L内线性良好,批内与批间精密度良好,变异系数均<15%。多黏菌素E1、E2准确度范围分别为100.1%~113.3%和94.9%~107.3%。多黏菌素E1、E2的提取回收率分别为21.8%、22.0%。CMS血浆样品室温下放置100 min稳定,多黏菌素E血浆样品室温下放置120 min稳定,以上样品均可在-20℃放置7 d,-70℃放置28 d,预处理后样品在自动进样器中放置24 h,在-20℃及-70℃下反复冻融3次后均稳定。对CMS样品进行1∶10(v/v)的稀释不影响该方法的检测。该方法对于CMS的水解稳定性良好,批内及批间平均水解率分别为73.9%、71.9%。结论该研究建立了一种灵敏、准确、采样量小的LC-MS/MS方法,通过测定水解后的多黏菌素E1及E2,间接测定大鼠血浆中CMS及其多黏菌素E的浓度。在降低采样量的同时也提高了检测灵敏度,该方法适用于大鼠CMS的PK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多黏菌素e甲磺酸钠 多黏菌素e 药代动力学
下载PDF
鲍曼不动杆菌多黏菌素E耐药机制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郭停停 杨厉颖 +4 位作者 李梦影 杨洁 孙晓利 周娜 李国才 《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87-94,共8页
为探讨鲍曼不动杆菌新的多黏菌素E耐药机制,采用体外诱导法将临床菌株和参考菌株诱导成多黏菌素E耐药株。利用生长曲线、生物膜形成、体外竞争和抗血清试验检测多黏菌素E耐药前后菌株生物学性状变化。PCR和qRT-PCR试验检测多黏菌素E耐... 为探讨鲍曼不动杆菌新的多黏菌素E耐药机制,采用体外诱导法将临床菌株和参考菌株诱导成多黏菌素E耐药株。利用生长曲线、生物膜形成、体外竞争和抗血清试验检测多黏菌素E耐药前后菌株生物学性状变化。PCR和qRT-PCR试验检测多黏菌素E耐药后相关基因序列及表达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多黏菌素E耐药前后菌株生长曲线未发现显著差异。AB13-R耐药株生物膜形成能力显著增强,另外2菌株生物膜形成能力在耐药前后无显著差异。鲍曼不动杆菌获得多黏菌素E耐药后均表现出体外竞争缺陷。AB156-R与其敏感菌相比抗血清增强,而ATCC19606-R和AB13-R与其敏感菌相比抗血清降低。AB13-R中pmrB基因谷氨酸缺失,脂多糖(LPS)合成及脂质A合成基因下调,药物外排泵基因上调,达到LPS合成减少并降低菌体内药物浓度,使AB13-R对多黏菌素E耐药。ATCC19606-R及AB156-R中均无基因突变,可能由其他机制介导菌株对多黏菌素E耐药。综上,鲍曼不动杆菌获得多黏菌素E耐药后会出现适应性改变,pmrB基因中谷氨酸的缺失可能是新的多黏菌素E耐药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鲍曼不动杆菌 多黏菌素e 耐药机制
下载PDF
多黏菌素E甲磺酸钠治疗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肺炎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1
10
作者 彭希 祝伟 静亮 《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3年第10期43-46,共4页
目的探讨多黏菌素E甲磺酸钠治疗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肺炎的效果,以期为临床相关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本研究选取2021年12月—2022年2月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重症监护室收治的3名患者为研究对象。对3例患者均使用多黏菌素... 目的探讨多黏菌素E甲磺酸钠治疗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肺炎的效果,以期为临床相关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本研究选取2021年12月—2022年2月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重症监护室收治的3名患者为研究对象。对3例患者均使用多黏菌素E甲磺酸钠联合其他药物治疗。收集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患者使用多黏菌素E甲磺酸钠后的一系列感染相关指标及器官功能变化资料。结果经过治疗,患者最终均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结论多黏菌素E甲磺酸钠治疗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肺炎的临床疗效可靠,但与有潜在肾功能损害的药物联合使用时应慎重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黏菌素e甲磺酸钠 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 药物不良反应
下载PDF
多黏菌素E甲磺酸钠的色谱指纹图谱与质量一致性研究
11
作者 李宣 黄敏文 +2 位作者 周杰 袁耀佐 杭太俊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749-756,共8页
建立了多黏菌素E甲磺酸钠的UPLC指纹图谱用于质量一致性研究,色谱柱为Acquity UPLC®Peptide CSH C_(18)(2.1 mm×150 mm,1.7μm),以磷酸盐缓冲液-乙腈(19∶1)为流动相A,磷酸盐缓冲液-乙腈(1∶1)为流动相B,梯度洗脱,流速为0.3 m... 建立了多黏菌素E甲磺酸钠的UPLC指纹图谱用于质量一致性研究,色谱柱为Acquity UPLC®Peptide CSH C_(18)(2.1 mm×150 mm,1.7μm),以磷酸盐缓冲液-乙腈(19∶1)为流动相A,磷酸盐缓冲液-乙腈(1∶1)为流动相B,梯度洗脱,流速为0.3 mL/min,柱温为30℃,检测波长为210 nm;采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12版)”进行相似度评价,结合多种指标性组分含量测定结果,对原研原料药和国产仿制原料药进行质量一致性评价。研究结果显示,原研原料药和仿制原料药指标性组分含量均满足欧洲药典标准的要求,二者的UPLC指纹图谱具有高度的相似性,表明两者质量基本一致。建立指纹图谱进行相似度评价,并与指标性组分含量测定结果相结合作为综合评价方法,用于复杂组分药物质量一致性的研究,具有快速、准确、全面的特点,有助于药品质量评价,为复杂组分抗生素质量一致性评价提供了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黏菌素e甲磺酸钠 指纹图谱 相似度评价 多种成分含量测定 质量评价方法
下载PDF
多黏菌素E甲磺酸钠雾化吸入治疗多重耐药的鲍曼不动杆菌肺炎的效果观察
12
作者 曹煜淳 宋雨薇 +3 位作者 丁媛 倪佳园 沈建琴 朱滨 《医药前沿》 2023年第11期100-103,共4页
目的:观察雾化吸入多黏菌素E甲磺酸钠(CMS)对多重耐药的鲍曼不动杆菌(MDR-AB)引发的医院获得性肺炎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6月—12月,由苏州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MDR-AB引发的医院获得性肺炎患者中使用雾化吸入CMS治... 目的:观察雾化吸入多黏菌素E甲磺酸钠(CMS)对多重耐药的鲍曼不动杆菌(MDR-AB)引发的医院获得性肺炎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6月—12月,由苏州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MDR-AB引发的医院获得性肺炎患者中使用雾化吸入CMS治疗超过7d的患者共10名,并记录患者用药前后的临床表现、体征、影像学检查和实验室检查判断药物的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患者在使用CMS雾化治疗前后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氧合指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肌酐、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MS雾化吸入的治疗有效率达到70%。结论:雾化吸入CMS可用于治疗由多重耐药的鲍曼不动杆菌所引发的肺炎,具有临床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黏菌素e甲磺酸钠 多重耐药的鲍曼不动杆菌 雾化吸入 肺炎
下载PDF
多黏菌素E治疗多重耐药革兰阴性杆菌重症感染10例 被引量:7
13
作者 黄洁 毛恩强 +2 位作者 刘伟 秦帅 汤耀卿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2008年第4期285-288,共4页
目的评价多黏菌素E静脉制剂治疗多重耐药革兰阴性杆菌严重感染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对我院外科重症监护病房2006年5月至2007年9月收治的10例多重耐药(MDR)革兰阴性杆菌严重感染患者,在其他抗生素治疗均无效和药敏试验显示这些耐药菌... 目的评价多黏菌素E静脉制剂治疗多重耐药革兰阴性杆菌严重感染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对我院外科重症监护病房2006年5月至2007年9月收治的10例多重耐药(MDR)革兰阴性杆菌严重感染患者,在其他抗生素治疗均无效和药敏试验显示这些耐药菌仅对多黏菌素B敏感的前提下,选用多黏菌素E静脉制剂治疗,观察和评估其临床疗效、细菌学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本组10例患者病原菌分别为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和阴沟肠杆菌,应用多黏菌素E治疗12例次,达到较理想的临床有效率(75.0%)和细菌学清除率(73.1%)。未发生药物相关的肾毒性、神经毒性反应或其他不良反应。结论对MDR革兰阴性杆菌严重感染的患者,在其他抗菌药物治疗无效时,多黏菌素E是敏感和有效的治疗药物,但仍需注意其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黏菌素e 多重耐药革兰阴性杆菌 感染
下载PDF
比浊法快速测定硫酸多黏菌素E效价 被引量:6
14
作者 佟斌 吴兆亮 +1 位作者 殷昊 赵艳丽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300-302,共3页
研究比浊法测定硫酸多黏菌素E效价的影响因素和规律,建立了硫酸多黏菌素E的比浊法快速测定方法,检测时间由杯碟法的20h缩短到4h。当硫酸多黏菌素E的效价为30~100u/ml时,检测菌液接种浓度为5%,培养时间为4h,吸光度对数值与抗生... 研究比浊法测定硫酸多黏菌素E效价的影响因素和规律,建立了硫酸多黏菌素E的比浊法快速测定方法,检测时间由杯碟法的20h缩短到4h。当硫酸多黏菌素E的效价为30~100u/ml时,检测菌液接种浓度为5%,培养时间为4h,吸光度对数值与抗生素效价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本法重现性好,相对误差小于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酸多黏菌素e 比浊法 效价
下载PDF
多黏菌素E诱导肠道菌群失调对肠屏障功能和细菌易位的影响 被引量:5
15
作者 王宏刚 张伟 +1 位作者 朱维铭 黎介寿 《肠外与肠内营养》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02-106,共5页
目的:应用多黏菌素E给小鼠灌胃诱导建立肠道菌群失调动物模型,研究肠道菌群失调对肠黏膜屏障和细菌易位的影响。方法:将20只小鼠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0只。实验组采用多黏菌素E按0.2 g/kg加入0.2 ml等渗盐水灌胃,1次/d,连续7 d。对照组用... 目的:应用多黏菌素E给小鼠灌胃诱导建立肠道菌群失调动物模型,研究肠道菌群失调对肠黏膜屏障和细菌易位的影响。方法:将20只小鼠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0只。实验组采用多黏菌素E按0.2 g/kg加入0.2 ml等渗盐水灌胃,1次/d,连续7 d。对照组用等剂量等渗盐水灌胃,1次/d,连续7 d。实验结束次日观察两组小鼠回肠黏膜病理形态、肠道菌群、回肠黏膜组织紧密连接(TJ)蛋白表达和器官(肝、脾、肾、淋巴结)细菌易位率等。结果:实验组小鼠盲肠黏膜和盲肠内容物的肠杆菌数量显著减少。常规病理检查发现,实验组小鼠回肠黏膜充血明显,绒毛稀疏,尖端有少量上皮坏死脱落,与对照组比损伤明显。透射电镜显示,实验组小鼠回肠上皮TJ的电子致密物质明显减少,TJ破坏。回肠黏膜组织中TJ蛋白Claudin-1、Occludin和ZO-1的表达显著下降,器官细菌易位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多黏菌素E灌胃能够诱导肠道菌群失调,且导致肠屏障功能损伤和细菌易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黏菌素e 肠道菌群 肠屏障功能 紧密连接 细菌易位
原文传递
硫酸多黏菌素E水溶液的表面张力和泡沫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孟杰 刘桂敏 +2 位作者 赵艳丽 卢珂 吴兆亮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669-671,692,共4页
探讨泡沫分离技术有效应用于生物分离过程,指出被分离的生物表面活性物质在体系中的性能研究的重要性。本文以硫酸多黏菌素E水溶液为体系,研究硫酸多黏菌素E浓度、杂蛋白、无机离子、pH值和温度对硫酸多黏菌素E溶液表面张力和泡沫性能... 探讨泡沫分离技术有效应用于生物分离过程,指出被分离的生物表面活性物质在体系中的性能研究的重要性。本文以硫酸多黏菌素E水溶液为体系,研究硫酸多黏菌素E浓度、杂蛋白、无机离子、pH值和温度对硫酸多黏菌素E溶液表面张力和泡沫性能的影响,为硫酸多黏菌素E实现泡沫分离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酸多黏菌素e 表面张力 泡沫性能 泡沫分离
下载PDF
pH梯度法结合逆向蒸发法制备硫酸多黏菌素E脂质体 被引量:2
17
作者 孙念 刘相男 +3 位作者 王玉 张晓君 韩晓 王东凯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784-787,796,共5页
目的制备硫酸多黏菌素E脂质体,并对其处方工艺进行研究。方法采用pH梯度法和pH梯度法结合逆向蒸发法制备硫酸多黏菌素E脂质体,用超滤法分离游离药物与脂质体,用HPLC法测定包封率,考察各处方及工艺因素对包封率的影响。结果硫酸多黏... 目的制备硫酸多黏菌素E脂质体,并对其处方工艺进行研究。方法采用pH梯度法和pH梯度法结合逆向蒸发法制备硫酸多黏菌素E脂质体,用超滤法分离游离药物与脂质体,用HPLC法测定包封率,考察各处方及工艺因素对包封率的影响。结果硫酸多黏菌素E脂质体最佳处方和工艺:磷脂和胆固醇质量比为3:1,药物与磷脂质量比为1:20,pH值梯度范围为3.0—5.8,50℃孵育20min,包封率达70%以上。结论采用pH梯度法结合逆向蒸发法制备的硫酸多黏菌素E脂质体具有较高的包封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酸多黏菌素e 脂质体 PH梯度法 逆向蒸发法 包封率
原文传递
不同制备方法对硫酸多黏菌素E脂质体包封率的影响 被引量:2
18
作者 孔俐文 王东凯 +3 位作者 王晶 常笛 刘显钢 艾丽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727-730,共4页
目的筛选硫酸多黏菌素E脂质体2种制备方法的最优处方,选择适合的制备方法。方法薄膜分散-超声法、逆相蒸发法制备脂质体,HPLC测定硫酸多黏菌素E脂质体包封率,正交设计法优化脂质体处方。结果制得的脂质体形状均匀、粒径适宜,包封率较高... 目的筛选硫酸多黏菌素E脂质体2种制备方法的最优处方,选择适合的制备方法。方法薄膜分散-超声法、逆相蒸发法制备脂质体,HPLC测定硫酸多黏菌素E脂质体包封率,正交设计法优化脂质体处方。结果制得的脂质体形状均匀、粒径适宜,包封率较高。结论逆相蒸发法较薄膜分散-超声法更适合于硫酸多黏菌素E脂质体的制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酸多黏菌素e脂质体 正交设计 薄膜分散-超声法 逆相蒸发法
下载PDF
正交试验法优化硫酸多黏菌素E脂质体的处方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蓓 王东凯 +2 位作者 孔俐文 邱志斌 常笛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638-640,共3页
目的采用正交设计法筛选硫酸多黏菌素E脂质体的最优处方,建立透析法作为测定脂质体包封率的方法。方法逆相蒸发制备脂质体,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硫酸多黏菌素E含量,正交设计法优化硫酸多黏菌素E脂质体处方。结果采用正交设计法筛选出的脂... 目的采用正交设计法筛选硫酸多黏菌素E脂质体的最优处方,建立透析法作为测定脂质体包封率的方法。方法逆相蒸发制备脂质体,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硫酸多黏菌素E含量,正交设计法优化硫酸多黏菌素E脂质体处方。结果采用正交设计法筛选出的脂质体粒径均匀、外观较好,包封率可达50%。结论采用正交设计法可以方便的筛选出硫酸多黏菌素E脂质体的最优处方。采用透析法测定硫酸多黏菌素E脂质体的包封率准确性高、重现性好、简便易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酸多黏菌素e 脂质体 包封率 透析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