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785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兴安岭南段北大山岩体的年代学和地球化学:对岩石成因及成矿潜力的指示
1
作者 贾力 吴昌志 +2 位作者 焦建刚 钱壮志 雷如雄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61-986,共26页
大兴安岭南段发育包括维拉斯托、黄岗、安乐、大井、毛登和边家大院等锡多金属矿床,是我国北方最重要的锡多金属成矿带。北大山岩体是该锡多金属成矿带规模最大,出露最完全的花岗质侵入体,其北部主要为石英二长斑岩,南部为黑云母花岗岩... 大兴安岭南段发育包括维拉斯托、黄岗、安乐、大井、毛登和边家大院等锡多金属矿床,是我国北方最重要的锡多金属成矿带。北大山岩体是该锡多金属成矿带规模最大,出露最完全的花岗质侵入体,其北部主要为石英二长斑岩,南部为黑云母花岗岩,且南部岩相中常见电气石和绿柱石,被认为是区内锡多金属矿床的成矿母岩。然而,目前对该岩体岩石成因及其稀有金属成矿潜力的认识却存在较大争议。本文在对北大山岩体开展岩相学观察和锆石U-Pb定年的基础上,通过全岩地球化学和锆石Hf同位素分析,结合MELTS热力学模拟计算,试图阐明该岩体的成因类型、源区特征和演化过程,并讨论其成矿潜力。锆石U-Pb定年结果显示,北大山岩体北部的石英二长斑岩形成于143.4±1.3Ma,南部黑云母花岗岩形成于142.6±1.3Ma,与大兴安岭南段早白垩世锡多金属成矿年龄峰值相一致。北大山岩体中含自形富水矿物角闪石及黑云母、富碱(K_(2)O+Na_(2)O=8.58%~9.34%)、ACNK/CNK值介于0.97~1.02,P_(2)O_(5)含量低(<0.14%)且与SiO_(2)含量呈负相关,指示该岩体为高钾钙碱性I型花岗岩。岩体的锆石Hf同位素组成较为亏损(ε_(Hf)(t)值平均6.81,n=20),且全岩锆饱和温度较高(平均值为813℃),指示其为新生地壳物质高温熔融的产物。主量元素变化关系和MELTS模拟结果表明,北大山岩体为高钾钙碱性岩浆体系不同程度分离结晶的产物,其中北部石英二长斑岩样品之间结晶分异程度较低,而南部黑云母花岗岩的结晶分异程度较高。北大山岩体的形成时代、源区特征和氧化还原条件(△FMQ-2.5)与大兴安岭南段稀有金属花岗岩类似,具有一定的锡多金属成矿潜力,但其初融温度、挥发分组成(相对富B贫F)、分异演化程度(结晶分异和熔体-流体相互作用程度相对较低)明显不同于维拉斯托矿床成矿碱长花岗斑岩,不会是该矿床的成矿母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锆石U-PB定年 锆石HF同位素 地球化学 北大山 锡多金属成矿带 大兴安岭南段
下载PDF
大兴安岭地区多年冻土区不同深度土壤碳分布特征
2
作者 张紫豪 王迪 +5 位作者 吴祥文 李天瑞 郑智超 何俭翔 刘立新 臧淑英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34-542,共9页
高纬度多年冻土区是对气候变化响应最敏感的区域,多年冻土退化严重影响土壤碳循环过程,揭示不同地表覆盖类型下多年冻土区土壤有机碳的垂直分布规律,对于预测未来多年冻土区土壤碳库变化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大兴安岭高纬度多年冻土区... 高纬度多年冻土区是对气候变化响应最敏感的区域,多年冻土退化严重影响土壤碳循环过程,揭示不同地表覆盖类型下多年冻土区土壤有机碳的垂直分布规律,对于预测未来多年冻土区土壤碳库变化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大兴安岭高纬度多年冻土区森林、森林沼泽、灌丛沼泽为研究对象,利用钻探法采集土柱(7~8m),对3种不同植被下的土壤碳(有机碳、可溶性有机碳)进行测定,进一步分析土壤碳含量的垂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随着深度增加,土壤碳含量降低,有机碳含量变化范围为14.55~95.98g/kg(森林沼泽)、17.48~132.93g/kg(森林)、2.58~396.50 g/kg(灌丛沼泽),但在多年冻土层中也存在较高碳含量的情况;活动层土壤有机碳和可溶性有机碳平均含量均表现为:灌丛沼泽>森林>森林沼泽,多年冻土层土壤有机碳和可溶性有机碳平均含量均表现为在森林沼泽>森林>灌丛沼泽;各组分碳在活动层的变异系数表现为30.31%~114.26%,各组分碳在多年冻土层的变异系数表现为30.23%~192.09%;相关分析表明,土壤碳与深度和pH呈负相关,与土壤水分显著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兴安岭 活动层 多年冻土层 土壤碳 土壤水分
原文传递
基于InVEST模型的大兴安岭天保工程区碳储量时空变化研究
3
作者 张宇飞 王子昊 +1 位作者 王冰 张秋良 《西部林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8-118,共11页
为给大兴安岭天保工程区生态系统保护和土地利用规划提供科学依据,以大兴安岭天保工程区为研究区,基于研究区2000—2020年土地利用数据和各地类碳密度数据,运用InVEST模型碳储量模块对大兴安岭天保工程区2000—2020年生态系统的碳储量... 为给大兴安岭天保工程区生态系统保护和土地利用规划提供科学依据,以大兴安岭天保工程区为研究区,基于研究区2000—2020年土地利用数据和各地类碳密度数据,运用InVEST模型碳储量模块对大兴安岭天保工程区2000—2020年生态系统的碳储量进行估算,并通过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分析土地利用类型之间的相互转化对碳储量的影响。结果显示:(1)研究区2000、2005、2010、2015、2020年碳储量分别为569.87×10^(7)、573.22×10^(7)、573.69×10^(7)、572.42×10^(7)、573.14×10^(7) t,呈增加趋势,累计增加3.27×10^(7) t;(2)碳储量较高的地区主要分布在北部和中部,较低的区域主要分布西部、南部、东南角和东部小区域;(3)林地是研究区最重要的碳库,其碳储量占研究区固碳总量的93.31%,林地和耕地面积的增加是大兴安岭天保工程区碳储量增加的主要原因。研究结果表明:天保工程促使大兴安岭林地面积保持稳定并且呈现出一定增长趋势,提高了大兴安岭的整体固碳能力。在未来,大兴安岭应当继续实施和巩固天然林保护工程,继续坚持退耕还林还草政策,通过合理的行政规划,调控草地和耕地向建设性用地转换;此外,通过人工种植、草畜平衡的政策,围栏封育和优化种苗的方式来缓解草地退化,修复草地生态系统;而耕地则通过间作套作、改良品种、合理使用肥料等方法提高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兴安岭 天然林保护工程 InVEST模型 碳储量 时空变化
下载PDF
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大兴安岭北部天然林林下草本物种多样性驱动力分析
4
作者 王子瑞 妙文豪 +5 位作者 呼日查 高明龙 刘磊 李岩 付宇 萨如拉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20,共8页
林下草本层植物在森林群落结构稳定性的调节和生态功能的发挥上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是森林生态系统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以大兴安岭北部天然林为研究对象,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探究气候、土壤和林分空间结构等环境因子对林下草本物种多样性... 林下草本层植物在森林群落结构稳定性的调节和生态功能的发挥上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是森林生态系统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以大兴安岭北部天然林为研究对象,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探究气候、土壤和林分空间结构等环境因子对林下草本物种多样性的相对重要性,并探讨影响因子之间存在的复杂关系对林下草本物种多样性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从整体上来看,气候、土壤和林分空间结构对林下草本物种多样性均有较强的影响作用,其中气候的影响强度最大,土壤次之,林分空间结构的影响作用最小。从中介效应上来看,气候变化会导致土壤和林分空间结构发生变化,进而影响林下草本物种多样性,除此之外,还发现林分空间结构的改变,也会导致土壤性质发生变化,进而影响林下草本物种多样性。从影响系数上来看,影响林下草本物种多样性的驱动因子因各影响因素的不同而存在差异,年均降水、有机碳含量、混交度是分别表征气候因子、土壤因子、林分空间结构影响林下草本物种多样性的主导因子。在大兴安岭林区开展林下草本物种多样性保护及修复工作时,可适当调整混交度,维持合理的林分结构,并综合考虑改善土壤养分的森林经营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本物种多样性 结构方程模型 驱动力分析 林分空间结构 大兴安岭北部
下载PDF
内蒙古大兴安岭林火时空动态的变化特征
5
作者 班擎宇 贾超 +1 位作者 王悦宇博 张恒 《林业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6-123,共8页
内蒙古大兴安岭森林火灾频发,研究其季节性变化趋势及空间动态分布特征,对今后该地区森林防火期划分和防火资源的合理分配具有重要意义。利用Mann-Kendall趋势检验法、滑动t检验法对1981—2018年内蒙古大兴安岭森林火灾数据进行趋势和... 内蒙古大兴安岭森林火灾频发,研究其季节性变化趋势及空间动态分布特征,对今后该地区森林防火期划分和防火资源的合理分配具有重要意义。利用Mann-Kendall趋势检验法、滑动t检验法对1981—2018年内蒙古大兴安岭森林火灾数据进行趋势和突变分析,使用分位数回归法研究影响森林火灾过火面积的时间与空间因素,得出内蒙古大兴安岭森林火灾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动态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内蒙古大兴安岭森林火灾整体呈先下降(1981—1999年)再上升(2000—2007年)又下降(2008—2018年)的趋势。森林火灾主要发生在春、夏、秋三季,春季森林火灾变化较复杂,波动明显,在1991年发生突变;秋季森林火灾波动较平缓,但在1994年发生突变;2004—2011年期间夏季森林火灾明显增长,火险期向夏季发生偏移和延长;冬季发生火灾较少。森林火灾过火面积与火灾持续时间呈正相关,尤其在高分位点处,正相关性更加显著。内蒙古大兴安岭森林火灾主要发生在鄂伦春自治旗等地,从空间横向动态变化来看,整体呈现由西南向东北递增的趋势;从空间纵向动态变化来看,海拔对森林火灾过火面积的影响并不显著。建议应加强内蒙古大兴安岭东北地区及春、夏两季的林火监测和防火宣传,适当调整森林防火期和防火资源时空分配,将有助于减少内蒙古大兴安岭森林火灾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古大兴安岭 森林火灾 过火面积 时空分布 林火监测 防火期
下载PDF
内蒙古大兴安岭东部林下植物生物多样性海拔差异
6
作者 史恭发 徐诺 +4 位作者 牛钊倩 孙炜伦 王好 石广振 王玲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3004-3015,共12页
海拔影响生物多样性分异,为探究寒温带山岭地区海拔对林下植物多样性分布影响,选择内蒙古大兴安岭东部地区,采用样地调研法,设置E1(200—350 m),E2(350—500 m),E3(500—650 m),E4(650—800 m),E5(800—950 m),E6(950—1100 m)6个不同... 海拔影响生物多样性分异,为探究寒温带山岭地区海拔对林下植物多样性分布影响,选择内蒙古大兴安岭东部地区,采用样地调研法,设置E1(200—350 m),E2(350—500 m),E3(500—650 m),E4(650—800 m),E5(800—950 m),E6(950—1100 m)6个不同海拔梯度,调研165个林地样点以了解不同海拔森林群落物种组成,研究林下植物生物多样性海拔差异性、地形因素、乔木层优势物种与林下植物生物多样性的相关性。研究得出:(1)调研区林下植物共277种隶属于53科135属,灌木32种、草本245种;(2)森林乔灌群落随海拔依次为蒙古栎-黑桦-榛-胡枝子群落(E1—E2)、落叶松-白桦-榛-胡枝子群落(E3)、落叶松-白桦-欧亚绣线菊-绣线菊群落(E4)、落叶松-白桦-兴安杜鹃-越橘群落(E5)、落叶松-白桦-越橘-偃松群落(E6);(3)林下植物群落生物多样性随海拔上升呈现明显的单峰格局。生物多样性草本层>灌木层,灌木层随海拔升高呈上升趋势,草本层呈先下降后升高再下降的波动下降趋势;(4)草本层物种替换速率远高于灌木层,E3—E4与E2—E3梯度内灌木层与草本层物种替换速率分别达到峰值;灌木层与草本层相邻海拔梯度间相似度指数均呈先下降后升高再下降的波动形式;(5)地理因素及优势乔木种不同能够显著影响林下植物α多样性,灌木层α多样性与海拔、纬度呈正相关,与经度、坡度呈负相关。草本层与海拔呈负相关,与纬度、坡向呈正相关,海拔对草本层α多样性影响高于灌木层。郁闭度与灌木层α多样性呈正相关,与草本层α多样性呈负相关;落叶松增多可提升灌木层生物多样性,黑桦会降低灌木层物种丰富度,而山杨会降低草本层物种分布的均匀度。研究结果为保护与利用内蒙古大兴安岭林下植物,丰富寒温带山岭地区林下植物多样性海拔分布理论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古大兴安岭 林下植物群落 生物多样性 海拔
下载PDF
大兴安岭重度火烧迹地不同林龄落叶松人工林土壤团聚体养分特征
7
作者 韦自强 郑磊 +4 位作者 贺怀宇 王振国 伊怀虎 任鹏 辛颖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47-356,共10页
[目的]为探寻大兴安岭重度火烧迹地植被恢复后不同林龄落叶松人工林下土壤团聚体养分含量与分布的变化。[方法]以大兴安岭1987年发生特大森林火灾形成的重度火烧迹地上分别在1989年、2000年、2010年种植的落叶松人工林(11,21,32年)作为... [目的]为探寻大兴安岭重度火烧迹地植被恢复后不同林龄落叶松人工林下土壤团聚体养分含量与分布的变化。[方法]以大兴安岭1987年发生特大森林火灾形成的重度火烧迹地上分别在1989年、2000年、2010年种植的落叶松人工林(11,21,32年)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土壤团聚体各粒级有机碳、全氮、全磷、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的含量,开展土壤团聚体养分分布特征研究。[结果](1)在重度火烧迹地上不同林龄的落叶松人工林中,土壤各粒级团聚体有机碳、全氮、全磷、碱解氮和速效钾的含量均随着粒径的减小逐渐上升,<0.5 mm粒级含量最大。(2)随着落叶松人工林林龄的增长,土壤各粒级团聚体有机碳、全氮、全磷、碱解氮和速效磷含量均逐渐上升。32年落叶松人工林土壤团聚体有机碳、全氮、全磷、碱解氮和速效磷含量相较于11年落叶松人工林分别显著增加77.35%~130.24%,77.61%~143.36%,105.84%~147.98%,94.58%~155.96%,206.98%~537.09%(p<0.05)。21年落叶松人工林土壤各粒级团聚体有机碳含量高于11年落叶松人工林,但二者无明显差异。(3)土壤各粒级团聚体有机碳与全氮和碱解氮极显著相关(p<0.01),土壤有机碳和碱解氮含量与<0.25 mm粒级含量相关性最强,全氮、全磷、速效磷和速效钾与>0.25 mm粒级含量极显著相关(p<0.01)。[结论]落叶松人工林土壤团聚体养分呈表聚现象。大兴安岭重度火烧迹地上种植的落叶松人工林,随着林龄的增大土壤团聚体养分含量增加,种植32年的落叶松人工林显著提升土壤团聚体的养分含量,研究结果可为大兴安岭重度火烧迹地人工植被恢复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兴安岭 落叶松人工林 火烧迹地 团聚体养分
下载PDF
1974—2020年大兴安岭北部多年冻土区积雪变化及其与地面、空气温度的关系
8
作者 宝乐尔其木格 张秋良 郝帅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59-167,共9页
基于大兴安岭北部多年冻土区5个气象站1974—2020年逐日气温、地面温度、积雪深度资料,利用气象统计方法分析了积雪气候特征及长期变化、积雪物候变化及积雪对温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大兴安岭北部冻土区积雪深度年内变化呈单峰型,积雪深... 基于大兴安岭北部多年冻土区5个气象站1974—2020年逐日气温、地面温度、积雪深度资料,利用气象统计方法分析了积雪气候特征及长期变化、积雪物候变化及积雪对温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大兴安岭北部冻土区积雪深度年内变化呈单峰型,积雪深度最大出现在2月,平均17.9 cm,年积雪日数为161.5 d,积雪日数和积雪深度最大月份不重合。年均积雪深度为10.6 cm,最大积雪深度平均为22.6 cm,近47 a年均积雪深度呈弱的上升趋势。积雪初日显著推迟,终日显著提前,使得积雪持续日数明显缩短。研究区年均积雪深度和冷季地面−雪面温差呈较好的正相关,年最大积雪深度和冷季地面−雪面温差亦呈较好的正相关,积雪深度越大其对地面的隔热作用越大,年均积雪深度每增加1 cm,地面−雪面温差升高0.4211℃,年最大积雪深度每增加1 cm,地面−雪面温差升高0.2889℃,年均积雪深度对冷季地面−雪面温差的影响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兴安岭北部 多年冻土区 积雪物候 地面−雪面温差
原文传递
大兴安岭北段嘎仙沟地区中侏罗世花岗闪长岩锆石U-Pb年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9
作者 孙靖尧 郑吉林 +5 位作者 魏小勇 刘军帅 蔡艳龙 郭晓宇 王大可 杨志伟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0,共10页
大兴安岭北段嘎仙沟地区中侏罗世花岗闪长岩的LA-ICP-MS锆石U-Pb年龄为172.7±1.1 Ma。全岩SiO_(2)含量为62.81%~68.78%,全碱(ALK)和Al_(2)O_(3)含量较高,FeO^(T)、MgO和TiO_(2)含量较低;里特曼指数σ=2.27~5.33,Na_(2)O/K_(2)O=1.1... 大兴安岭北段嘎仙沟地区中侏罗世花岗闪长岩的LA-ICP-MS锆石U-Pb年龄为172.7±1.1 Ma。全岩SiO_(2)含量为62.81%~68.78%,全碱(ALK)和Al_(2)O_(3)含量较高,FeO^(T)、MgO和TiO_(2)含量较低;里特曼指数σ=2.27~5.33,Na_(2)O/K_(2)O=1.19~3.57,Mg^(#)=38.0~49.0,属于中高钾钙碱性系列;铝饱和指数A/CNK=0.91~0.97,为准铝质岩石。稀土总量为(117.70~146.32)×10^(-6),(La/Yb)_(N)值为11.70~18.10,呈轻稀土富集、重稀土亏损的右倾型配分模式;具轻微的铕负异常(δEu=0.86~0.98),表明源区没有明显的斜长石残留或分离结晶;较高的Zr/Hf、Nb/Ta和Sr/Y值,低Y和Yb含量,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Rb、Sr和Ba,亏损高场强元素Nb、Ta和Ti,指示源岩具有壳源特征。P_(2)O_(5)随SiO_(2)含量的增加而降低,T_(Zr)值为700.50~781.20℃,表明花岗闪长岩的成因类型为I型花岗岩,并具有C型埃达克岩特征。结合区域上的资料表明,中侏罗世花岗闪长岩形成于由碰撞向后碰撞过渡环境,蒙古-鄂霍茨克洋在中侏罗世的构造体系表现为由挤压向伸展、由地壳增厚向减薄的构造体制转换,与中侏罗世岩浆活动明显减弱相对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岗闪长岩 锆石U-PB年龄 地球化学 中侏罗世 嘎仙沟 大兴安岭北段
下载PDF
大兴安岭乌奴耳地区白音高老组的厘定及其地质意义
10
作者 李利阳 冯欣 +2 位作者 焦晓宇 金鹏 杨征 《地质与资源》 CAS 2024年第2期135-142,151,共9页
中国东北大兴安岭地区发育大量中生代火山岩,早白垩世火山岩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目前关于早白垩世早期火山岩的地层单位归属及构造背景存在较大争议,笔者以大兴安岭乌奴耳地区的早白垩世流纹岩为研究对象,进行锆石U-Pb定年和岩石地球化... 中国东北大兴安岭地区发育大量中生代火山岩,早白垩世火山岩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目前关于早白垩世早期火山岩的地层单位归属及构造背景存在较大争议,笔者以大兴安岭乌奴耳地区的早白垩世流纹岩为研究对象,进行锆石U-Pb定年和岩石地球化学测定工作.结果表明:流纹岩LA-ICP-MS锆石U-Pb年龄为134.3±1.8 Ma,时代为早白垩世早期.根据岩石组合、时空展布等,将其归为白音高老组.岩石地球化学分析结果显示:乌奴耳地区的流纹岩为高硅高钾弱过铝质钙碱性系列,岩石整体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K、Rb、Ba等,亏损大离子亲石元素Sr和高场强元素Nb、P、Ti等,轻稀土元素相对富集,重稀土元素相对亏损,具有中等的负Eu异常(δEu=0.57~0.96).结合区域地质背景及前人研究成果,认为乌奴耳地区的白音高老组形成于古太平洋西向俯冲的火山弧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音高老组 锆石U-PB年龄 岩石地球化学 早白垩世 大兴安岭
下载PDF
强化湿地和野生动物保护管理 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大兴安岭
11
作者 王莉英 马秀梅 胡志健 《内蒙古林业》 2024年第3期8-11,共4页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早春的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阳光明媚,草木萌发,飞鸟翔集,野兽欢腾……在林草系统生物多样性监测平台上,内蒙古大兴安岭各级各类湿地的野生动物不断闪现:貂熊、原麝、貉子、孢子、野猪等野兽在林草中奔跑撒欢,灰...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早春的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阳光明媚,草木萌发,飞鸟翔集,野兽欢腾……在林草系统生物多样性监测平台上,内蒙古大兴安岭各级各类湿地的野生动物不断闪现:貂熊、原麝、貉子、孢子、野猪等野兽在林草中奔跑撒欢,灰鹤、猫头鹰、大雁、中华秋沙鸭、黑鹤等珍禽在天空中自在飞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古大兴安岭 野生动物保护 林草 生物多样性监测 貉子 猫头鹰 中华秋沙鸭 原麝
下载PDF
大兴安岭寒温带森林演替过程中土壤碳氮磷含量及生态化学计量特征
12
作者 梁雨欣 夏炎 +1 位作者 满秀玲 蔡体久 《林业勘查设计》 2024年第2期76-83,共8页
通过研究森林演替过程中土壤碳氮磷含量的变化特征及其化学计量比,分析在0~200 cm土层中,不同演替阶段土壤有机碳氮磷含量的变化情况。选择黑龙江漠河森林生态系统国家级定位观测研究站森林演替过程中3个典型阶段的代表群落,即兴安落叶... 通过研究森林演替过程中土壤碳氮磷含量的变化特征及其化学计量比,分析在0~200 cm土层中,不同演替阶段土壤有机碳氮磷含量的变化情况。选择黑龙江漠河森林生态系统国家级定位观测研究站森林演替过程中3个典型阶段的代表群落,即兴安落叶松林、落叶松-白桦混交林和白桦林为研究对象,分别对其碳氮磷含量分析。结果表明,在演替前期(白桦林)的土壤中,C含量范围为5.78~28.29 g/kg,N含量为0.243~1.232 g/kg,P含量为0.243~1.232 g/kg。演替中期(落叶松-白桦混交林)C含量为6.39~29.41g/kg,N含量为0.077~1.472 g/kg,P含量为0.41~1.374 g/kg。而在演替后期(兴安落叶松林)的土壤中,C含量范围为6.36~34.61g/kg,N含量范围为0.353~1.463 g/kg,P含量范围为0.353~1.463 g/kg。不同林型的土壤C、N、P化学计量比也存在差异。在0~90 cm土层中,前期的C∶N范围为4.15~11.13,后期为5.92~21.85,中期为5.58~23.24。在90~200 cm土层中,前期的C∶N范围为7.46~19.8,后期为4.56~13.09,中期为5.88~18.07。在50~200 cm土层中,前期的C∶P为4.02~9.11,后期为2.24~10.51,中期为3.32~10.76。在0~200 cm土层中,前期的N∶P范围为0.51~2.95,后期为0.28~1.61,中期为0.36~2.13。通过分析显示,森林演替过程中土壤碳氮磷含量及其化学计量比存在一定的变化规律,了解这些变化规律有助于更好地评估森林生态系统营养循环和土壤质量的变化,为森林管理和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氮磷 土壤养分 化学计量比 寒温带森林地区 大兴安岭
下载PDF
大兴安岭北段盘古河上游早古生代中基性杂岩体U-Pb年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13
作者 李强 程学芹 +5 位作者 王艳凯 李志敏 刘洪章 杨宁 申晋青 罗善霞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55-174,共20页
额尔古纳地块出露的早古生代岩浆岩的成因、源区特征及动力学背景对于揭示恢复额尔古纳地块及其周缘地区的构造演化历史具有重要意义。笔者等选取大兴安岭北段盘古河上游地区早古生代中基性杂岩体进行了岩石学研究和锆石U-Pb年代学及岩... 额尔古纳地块出露的早古生代岩浆岩的成因、源区特征及动力学背景对于揭示恢复额尔古纳地块及其周缘地区的构造演化历史具有重要意义。笔者等选取大兴安岭北段盘古河上游地区早古生代中基性杂岩体进行了岩石学研究和锆石U-Pb年代学及岩石地球化学分析。野外调查及室内研究表明杂岩体的岩石类型以角闪辉长岩和辉长岩为主,少见石英闪长岩、闪长岩、辉石岩、橄榄辉长岩等中性岩和超基性岩。测年结果显示,角闪辉长岩的成岩年龄为479.2±2.1 Ma,表明该杂岩体形成时代为早奥陶世。地球化学组成上,盘古河上游早古生代中基性杂岩体SiO_(2)含量介于40.74%~54.95%,Fe_(2)O_(3)^(T)含量为3.99%~14.66%,MgO含量介于3.36%~17.78%,Mg^(#)值为47~79,为(高钾)钙碱性系列岩石,相对富集轻稀土元素,亏损重稀土元素,δEu=0.77~2.06,相对富集Rb、Ba、U、K、Pb和Sr等大离子亲石元素及放射性元素,亏损Nb、Ta、Ti等高场强元素,与俯冲带弧岩浆岩地球化学特征类似。岩浆来源于以俯冲流体交代为主、沉积物熔体交代为辅的岩石圈地幔部分熔融。源区以含尖晶石的石榴二辉橄榄岩为主,少量为尖晶石二辉橄榄岩,并在上升过程中经历了不同程度的结晶分异作用。结合区域岩石地层资料,综合分析表明盘古河上游早古生代中基性杂岩体形成于大陆拉张带(或初始裂谷)的构造环境,很可能与西伯利亚板块和额尔古纳地块碰撞后岩石圈伸展背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兴安岭北段 额尔古纳地块 盘古河上游 早古生代 中基性杂岩体 锆石U-PB年代学 岩石成因
下载PDF
大兴安岭山脉中段地区生态系统服务多维度权衡协同关系研究——以兴安盟地区为例
14
作者 李雪敏 李道政 李柏丞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64-172,共9页
探究不同生态系统服务间的交互耦合关系、开展生态系统服务可持续管理是实现多维生态系统服务协调发展的关键前提。论文基于InVEST与CASA模型、热点分析、相关性与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等方法,定量分析2000—2020年处于大兴安岭山脉中段... 探究不同生态系统服务间的交互耦合关系、开展生态系统服务可持续管理是实现多维生态系统服务协调发展的关键前提。论文基于InVEST与CASA模型、热点分析、相关性与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等方法,定量分析2000—2020年处于大兴安岭山脉中段的兴安盟地区多种生态系统服务与植被净生产力(NPP)的时空变化及生态系统服务间的权衡协同关系。结果表明:(1)研究区各生态系统服务总量呈非对称持续上升趋势,空间分布自西北向东南依次递减,降水量的波动致使土壤保持服务与水源涵养服务的增量高于碳存储服务。(2)生态重要程度空间分布自西北向东南依次递减,重点生态区的占地面积增量显著,主要分布在研究区中部地区,生态环境质量得以提升。(3)协同关系是该区域生态系统服务之间的主导关系,各生态系统服务之间的相关程度各异,权衡协同强度较弱。(4)生态系统服务之间权衡协同关系的空间异质性显著,总体上西北与东南为协同区域,中部为权衡区域。研究结论对于实现研究区协调社会经济与生态共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服务 时空演变 权衡与协同 大兴安岭山脉中段
原文传递
大兴安岭北部十五里桥地区磁场特征及成矿预测
15
作者 杨亮 邰振华 +2 位作者 孙桐 商宇航 李向文 《黄金》 CAS 2024年第1期75-81,共7页
十五里桥地区位于大兴安岭北部漠河前陆盆地东南部,属典型森林沼泽浅覆盖区,直接获取地质信息难度大。在1∶5万磁法数据综合解译的基础上,结合地质矿产、化探等信息,建立区域成矿预测模型、圈定成矿预测区,为十五里桥地区找矿等工作提... 十五里桥地区位于大兴安岭北部漠河前陆盆地东南部,属典型森林沼泽浅覆盖区,直接获取地质信息难度大。在1∶5万磁法数据综合解译的基础上,结合地质矿产、化探等信息,建立区域成矿预测模型、圈定成矿预测区,为十五里桥地区找矿等工作提供必要的小比例尺物探信息。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十五里桥地区各类地质单元磁场区分明显,火山岩地层表现为高磁化率、高剩余磁场强度,早白垩世侵入岩次之,沉积岩地层表现为低磁化率、低剩余磁场强度;高磁异常梯度带为成矿有利部位,沉积岩区磁异常值为20~80 nT,火山岩区磁异常值为120~180 nT;圈定Ⅱ级成矿预测区3处,Ⅲ级成矿预测区5处。其中,Ⅱ级成矿预测区成矿地质条件较好,综合信息强度高,找矿潜力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场特征 覆盖区 找矿潜力 成矿预测 十五里桥地区 大兴安岭北部
下载PDF
大兴安岭乌月根山地区土壤地球化学特征及成矿规律
16
作者 吉珍娃 曹文清 +2 位作者 陈卫健 王强 李青 《西部资源》 2024年第1期68-74,共7页
大兴安岭北段乌月根山地区为重要的铁锌铅银钼成矿带,研究本区域1:5万土壤地球化学特征,总结了区域及各地质单元元素分布及分异特点,划定找矿远景区及找矿靶区,分析区内典型矿床地质特征、找矿标志,总结区域成矿规律,对乌月根山地区铁... 大兴安岭北段乌月根山地区为重要的铁锌铅银钼成矿带,研究本区域1:5万土壤地球化学特征,总结了区域及各地质单元元素分布及分异特点,划定找矿远景区及找矿靶区,分析区内典型矿床地质特征、找矿标志,总结区域成矿规律,对乌月根山地区铁铅锌银钼找矿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特征 异常特征 成矿规律 大兴安岭乌月根山
下载PDF
黑龙江大兴安岭天然林保护与可持续经营策略分析
17
作者 钟瑞 《林业科技情报》 2024年第1期194-196,共3页
大兴安岭林区地处我国北方的高寒地带,气候环境十分恶劣,没有霜冻时间,植物品种也相对单一,一旦被破坏,很容易发生荒漠化,导致生态退化。因此,保护黑龙江大兴安岭天然林,促进其可持续发展十分必要。本文通过对黑龙江大兴安岭地区天然林... 大兴安岭林区地处我国北方的高寒地带,气候环境十分恶劣,没有霜冻时间,植物品种也相对单一,一旦被破坏,很容易发生荒漠化,导致生态退化。因此,保护黑龙江大兴安岭天然林,促进其可持续发展十分必要。本文通过对黑龙江大兴安岭地区天然林保护现状进行分析,探究相应的黑龙江大兴安岭天然林保护与可持续经营策略,以期待为我国林业工作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兴安岭 天然林 可持续经营
下载PDF
大兴安岭株体效益植物资源类对自然环境功能作用的探索
18
作者 张玉龙 张玉华 《林业勘查设计》 2024年第2期50-53,共4页
大兴安岭具有代表性的株体效益植物资源,其功能作用显著,在生态功能保障区和城市环境保护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近年来,在相关方面的探索研究中取得新的进展。通过对代表性森林植物种群和对生态环境作用及环保功能分析,探索科学开发利用... 大兴安岭具有代表性的株体效益植物资源,其功能作用显著,在生态功能保障区和城市环境保护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近年来,在相关方面的探索研究中取得新的进展。通过对代表性森林植物种群和对生态环境作用及环保功能分析,探索科学开发利用株体效益植物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株体效益植物资源 生态功能保障 环境保护 大兴安岭
下载PDF
大兴安岭中部扎赉特旗晚三叠世A型花岗岩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1
19
作者 孙巍 许逢明 +7 位作者 吴大天 赵院冬 秦涛 马永非 臧延庆 司秋亮 付俊彧 宋维民 《西北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80-91,共12页
大兴安岭中部在三叠纪叠加了古亚洲洋和蒙古−鄂霍茨克洋的影响,其构造背景存较大争议。笔者对大兴安岭中部扎赉特旗中粗粒正长花岗岩进行岩石学、岩石地球化学、锆石LA−ICP−MS U−Pb测年和Lu−Hf同位素分析。结果显示:锆石U−Pb年龄加权平... 大兴安岭中部在三叠纪叠加了古亚洲洋和蒙古−鄂霍茨克洋的影响,其构造背景存较大争议。笔者对大兴安岭中部扎赉特旗中粗粒正长花岗岩进行岩石学、岩石地球化学、锆石LA−ICP−MS U−Pb测年和Lu−Hf同位素分析。结果显示:锆石U−Pb年龄加权平均值为(228.5±2.0)Ma(MSWD=2.8);岩石高Si、富Fe、高K、低Sr和Eu,相对富Nb和富Zr,高10000×Ga/Al(3.0~3.1);全岩锆饱和温度平均值为805℃;综合判定该套花岗岩为铝质A型花岗岩。该岩体的εHf(t)值为+5.28~+8.00,二阶段Hf模式年龄(TDM2)为683~832 Ma,指示花岗岩可能形成于新增生地壳物质的部分熔融。综合区域已有研究成果,表明扎赉特旗地区的古亚洲洋残余洋盆在二叠纪闭合并进入碰撞造山阶段,晚三叠世A型花岗岩的出现,标志着本区进入造山后伸展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 晚三叠世 A型花岗岩 古亚洲洋 扎赉特旗 大兴安岭中部
下载PDF
大兴安岭南段幸福之路组新认识及区域对比
20
作者 郑月娟 张德军 +3 位作者 苏飞 张海华 张健 陈树旺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01-214,共14页
晚二叠世—中三叠世是中亚造山带东段构造演化过程中承上启下的关键地质时期,涉及古亚洲洋的最终闭合、沉积环境剧变等重大地质问题。重新实测了晚二叠世—早三叠世幸福之路组一段、二段的建组剖面,运用同位素测年和孢粉化石综合研究的... 晚二叠世—中三叠世是中亚造山带东段构造演化过程中承上启下的关键地质时期,涉及古亚洲洋的最终闭合、沉积环境剧变等重大地质问题。重新实测了晚二叠世—早三叠世幸福之路组一段、二段的建组剖面,运用同位素测年和孢粉化石综合研究的方法,结合野外观察及前人资料,提出对幸福之路组沉积序列的新认识:幸福之路组为以红层出现作为划分标志的一套砂泥岩夹火山岩沉积,原划为幸福之路组一段的砾岩时代晚于原二段、三段,时代不老于中三叠世,不宜划入幸福之路组。研究区上二叠统与下三叠统为连续沉积,晚二叠世晚期盆地边缘开始出现红层沉积(幸福之路组),同时期盆地中心仍为灰黑色、灰绿色砂泥岩沉积(林西组上部),林西组上部与幸福之路组下部为同时异相沉积。结合区域地质特征推测,晚二叠世—早三叠世,研究区处于整体隆升阶段,古亚洲洋应闭合于早三叠世之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二叠世—早三叠世 大兴安岭 幸福之路组 沉积序列 地质调查工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