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043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声参数对剖宫产瘢痕妊娠大出血的预测价值
1
作者 张涛 翟爱丽 +3 位作者 李晶培 樊晓然 尚琳 朱继红 《安徽医学》 2024年第3期291-294,共4页
目的超声参数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并分析其预测剖宫产瘢痕妊娠大出血风险发生的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2月至2021年12月在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接受治疗的剖宫产瘢痕妊娠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术中大出血者记为观察组(35例),出血量少... 目的超声参数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并分析其预测剖宫产瘢痕妊娠大出血风险发生的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2月至2021年12月在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接受治疗的剖宫产瘢痕妊娠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术中大出血者记为观察组(35例),出血量少者记为对照组(85例)。检测患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水平,并进行超声检查,比较两组超声指标及HCG水平。采用多因素分析剖宫产瘢痕妊娠大出血发生的影响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结合超声参数的logistic模型的预测价值。结果两组患者血流分级、病灶类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灶为(31.58±3.89)cm,较对照组大,残余肌层厚度为(0.98±0.23)cm,较对照组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病灶较大、残余肌层较薄及血流分级为3级为主要影响因素(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曲线下面积为0.945(95%CI:0.888~0.978),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94.29%和88.24%。结论对剖宫产瘢痕妊娠患者根据病灶大小、残余肌层厚度及血流分级等超声参数构建的logistic回归模型能够有效预测患者术中大出血的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瘢痕妊娠 超声参数 预测价值 大出血 LOGISTIC回归模型
下载PDF
不同血浆与红细胞输注比例对创伤后大出血患者救治效果及凝血功能的影响
2
作者 刘慧如 何颖 周园园 《川北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4期544-547,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血浆(FFP)与红细胞(RBC)输注比例对创伤后大出血患者救治效果及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125例创伤后大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救治时FFP/RBC输注比例不同分为A组(n=42)、B组(n=44)和C组(n=39)。A组输注比例0.5~1.0;B组... 目的:探讨不同血浆(FFP)与红细胞(RBC)输注比例对创伤后大出血患者救治效果及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125例创伤后大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救治时FFP/RBC输注比例不同分为A组(n=42)、B组(n=44)和C组(n=39)。A组输注比例0.5~1.0;B组输注比例>1.0~1.5;C组输注比例>1.5~2.0。比较各组患者救治效果(入院24 h死亡率、ICU停留时间及住院时间)、血常规[血红蛋白(Hb)、血小板计数(Plt)水平]、凝血功能[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及国际标准化比值(INR)水平]、纤溶功能[D-二聚体(D-D)、蛋白C(PC)及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水平]及血制品输注量。结果:各组患者入院24 h死亡率、ICU停留时间及住院时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输血后,各组患者APTT、PT、Plt、D-D、INR、PC水平比较:A组<B组<C组(P<0.05)。各组患者FFP输注量比较:A组>B组>C组(P<0.05)。结论:救治创伤后大出血患者过程中推荐FFP/RBC的输注比例为>1.0~1.5,在保证救治效果的前提下,能有效促进凝血功能恢复,节约血制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浆与红细胞输注比例 救治效果 回顾性研究 创伤后大出血 凝血功能
下载PDF
取卵术后卵巢黄体破裂大出血1例报道
3
作者 李敏 曾品鸿 《生殖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252-253,共2页
育龄期女性,33岁,因盆腔输卵管因素不孕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助孕治疗,采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早卵泡期长方案行控制性促排卵,取卵术后出现腹腔内出血,行腹腔镜下双侧卵巢修补整形术,预后良好。本文就取卵术后并发症之一... 育龄期女性,33岁,因盆腔输卵管因素不孕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助孕治疗,采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早卵泡期长方案行控制性促排卵,取卵术后出现腹腔内出血,行腹腔镜下双侧卵巢修补整形术,预后良好。本文就取卵术后并发症之一的腹腔内出血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治及预防展开讨论。对于卵巢高反应及有腹腔内出血高风险的人群,术后应该更加严密地观察,及早发现腹腔内出血的可能,进行早期干预,减少腹腔内大出血甚至危及生命的风险,从而提高ART技术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辅助生殖技术 取卵术后 卵巢黄体破裂 腹腔内大出血
下载PDF
反复胃巨大溃疡并发大出血1例的内镜下诊治
4
作者 沈燕如 余洋 王斌 《国际消化病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64-66,共3页
胃巨大溃疡(GGU)是指直径≥2.5 cm的胃溃疡。既往文献报道GGU的内镜检出率为5.63%,恶变率为45.52%~([1])。随着胃镜检查的普及和PPI的广泛应用,近年来临床上单纯GGU已较少见。西藏大学附属阜康医院消化内科收治了1例3次相同部位GGU并发... 胃巨大溃疡(GGU)是指直径≥2.5 cm的胃溃疡。既往文献报道GGU的内镜检出率为5.63%,恶变率为45.52%~([1])。随着胃镜检查的普及和PPI的广泛应用,近年来临床上单纯GGU已较少见。西藏大学附属阜康医院消化内科收治了1例3次相同部位GGU并发急性大出血、失血性休克患者,急诊行胃镜检查明确溃疡情况,并行内镜下热凝止血治疗,患者被抢救成功,通过药物治疗使溃疡愈合,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血性休克 溃疡愈合 急性大出血 胃镜检查 恶变率 抢救成功 西藏大学 胃溃疡
下载PDF
基于IKAP护理模式在难治性产后大出血介入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5
作者 毕思文 刘亚萍 万燕雯 《淮海医药》 CAS 2024年第1期83-87,共5页
目的:探究基于信息-知识-信念-行为(IKAP)护理模式在难治性产后大出血介入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2月—2023年3月某院行介入治疗的67例难治性产后大出血患者,依据护理方案不同分为2组,将2021年2月—2022年4月接受常规护理方... 目的:探究基于信息-知识-信念-行为(IKAP)护理模式在难治性产后大出血介入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2月—2023年3月某院行介入治疗的67例难治性产后大出血患者,依据护理方案不同分为2组,将2021年2月—2022年4月接受常规护理方案的33例患者纳入对照组,将2022年5月—2023年3月接受常规护理+基于IKAP护理模式的34例患者纳入观察组。比较2组干预前后疼痛评分(VAS)、住院时间、知信行水平、心理状态(SAS、SDS)、健康行为(HPLP-Ⅱ)及生活质量(WHDQOL-100)。结果: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为(7.26±0.89)d,短于对照组的(9.26±0.92)d,术后3、7 d VAS评分分别为(2.66±0.62)分、(1.97±0.49)分,均低于对照组的(3.06±0.71)分、(2.44±0.5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知信行中健康知识维度评分、健康信念维度评分、行为状况维度评分、HPLP-Ⅱ评分、WHDQOL-100评分分别为(30.47±4.82)分、(35.08±2.11)分、(31.48±4.02)分、(149.56±11.82)分、(86.45±5.39)分,均高于对照组的(25.73±4.51)分、(28.97±3.94)分、(26.47±4.39)分、(133.15±12.62)分、(80.45±7.02)分,SAS评分、SDS评分分别为(33.14±4.86)分、(41.01±4.30)分,均低于对照组的(43.15±4.89)分、(44.59±4.9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IKAP护理模式应用于难治性产后大出血介入治疗,可减轻患者术后疼痛感,改善不良情绪,提升知信行水平,进而促进健康行为,提升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后大出血 IKAP 健康行为 知信行
下载PDF
生长抑素联合泮托拉唑治疗上消化道大出血的临床效果
6
作者 曾斌 刘娜 +1 位作者 郑婷婷 翁静玲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4年第8期78-80,87,共4页
目的观察生长抑素(SST)联合泮托拉唑(Pan)治疗上消化道大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龙岩市第一医院收治的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80例,采用随机抽样法分为SST+Pan组和Pan组,各4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Pan组予注射用泮... 目的观察生长抑素(SST)联合泮托拉唑(Pan)治疗上消化道大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龙岩市第一医院收治的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80例,采用随机抽样法分为SST+Pan组和Pan组,各4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Pan组予注射用泮托拉唑钠治疗,SST+Pan组在Pan组基础上加用注射用生长抑素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7 d。比较2组治疗效果,临床指标(止血时间、住院时间和再出血情况),治疗前后凝血功能指标[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和纤维蛋白原(Fib)]、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与皮质醇(Cor)水平,以及不良反应。结果SST+Pan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高于Pan组的75.00%(χ2=6.275,P=0.012);SST+Pan组止血时间、住院时间短于Pan组,再出血发生率低于Pan组(P<0.05或P<0.01)。治疗7 d后,2组APTT、PT较治疗前缩短,Fib水平较治疗前升高,hs-CRP、Cor水平较治疗前降低,且SST+Pan组指标改善幅度大于Pan组(P均<0.01);SST+Pan组与Pan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5.00%vs.12.50%,χ2=0.105,P=0.745)。结论生长抑素联合泮托拉唑治疗上消化道大出血的临床效果肯定,可有效抑制出血,改善凝血功能,缩短住院时间且用药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消化道大出血 生长抑素 泮托拉唑 临床指标 凝血功能 不良反应
原文传递
Rockall评分系统的护理流程在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中的护理效果观察
7
作者 吴春艳 刘媛 《贵州医药》 2024年第1期124-125,共2页
目的探讨在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的护理流程中运用Rockall评分系统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90例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收治时间的先后顺序,将2019年10月至2020年4月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的42例患者纳入对照组,将2020年... 目的探讨在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的护理流程中运用Rockall评分系统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90例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收治时间的先后顺序,将2019年10月至2020年4月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的42例患者纳入对照组,将2020年5月至2021年10月在常规护理干预基础上接受Rockall评分系统护理流程的48例患者纳入研究组,比较两组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后,研究组血红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血尿素氮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再出血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死率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基于Rockall评分系统的护理流程可以有效降低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的再出血风险,保障患者的止血效果,临床护理干预优势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 Rockall评分系统 护理流程 出血 护理质量
下载PDF
红细胞与冷沉淀比例输注对产后大出血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分析
8
作者 蔡燕琴 《基层医学论坛》 2024年第10期18-21,共4页
目的探讨红细胞与冷沉淀比例输注对产后大出血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月三明市第一医院收治的72例产后大出血患者,根据输注红细胞与冷沉淀比例不同,将患者分为3组。A组24例,红细胞与冷沉淀比例为1.5∶1;B组24例... 目的探讨红细胞与冷沉淀比例输注对产后大出血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月三明市第一医院收治的72例产后大出血患者,根据输注红细胞与冷沉淀比例不同,将患者分为3组。A组24例,红细胞与冷沉淀比例为1.5∶1;B组24例,红细胞与冷沉淀比例为1∶1;C组24例,红细胞与冷沉淀比例为1∶1.5。比较3组患者血制品用量、输血前后凝血功能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e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g time,APTT)、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血小板(platelet count,PLT)、血红蛋白(hemoglobin concentration,Hb)、D-二聚体(D-dimer,D-D)及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结果3组患者红细胞、冷沉淀输注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输血24 h,A组患者凝血功能各项指标及PLT、Hb、D-D水平与输血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输血24 h,B组和C组患者PT、APTT、D-D水平较输血前降低,FIB、PLT、Hb水平较输血前升高;输血24 h,A组PT、APTT、D-D水平显著高于B组和C组,FIB、PLT、Hb水平低于B组和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输血24 h,B组和C组间凝血功能各项指标及PLT、Hb、D-D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7.50%,高于B组(8.33%)和C组(12.50%)(P<0.05)。结论产后大出血患者采用红细胞与冷沉淀输注比例为1∶1和1∶1.5的成分输血方案治疗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凝血功能,降低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安全性良好,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后大出血 成分输血 红细胞 冷沉淀
下载PDF
混合痔患者术后居家康复期间继发性大出血的质性研究
9
作者 黄葵梅 曾清 +1 位作者 叶巧红 王兵兵 《当代医药论丛》 2024年第2期182-184,188,共4页
目的:深入了解混合痔术后患者居家康复期间继发性大出血的危险因素,为临床上制定针对性预防护理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质性研究,对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期间收治的11例混合痔术后居家康复期间继发性大出血患者进行半结构... 目的:深入了解混合痔术后患者居家康复期间继发性大出血的危险因素,为临床上制定针对性预防护理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质性研究,对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期间收治的11例混合痔术后居家康复期间继发性大出血患者进行半结构式深度访谈,运用内容分析法进行资料分析。结果:通过对访谈资料进行内容分析,共得出疾病风险意识不足、过早地转变为社会常态角色、不良生活习惯、被动的应对方式4个主题,即导致混合痔术后患者居家康复期间继发性大出血的4个危险因素。结论:本研究总结并描述了混合痔术后继发性大出血患者居家康复期间存在的不良行为习惯、疾病认知及应对方式,发现疾病风险意识不足、过早地转变为社会常态角色、不良生活习惯、被动的应对方式是导致其居家康复期间继发性大出血的危险因素,通过研究有助于医护人员为该类患者制定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降低术后继发性大出血的发生率,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痔 居家康复 继发性大出血 质性研究
下载PDF
产后大出血输血治疗中使用血栓弹力图检测价值分析
10
作者 汤洁 《基层医学论坛》 2024年第13期109-111,122,共4页
目的探讨产后大出血输血治疗中使用血栓弹力图(thromboelastography,TEG)检测的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2月三明市第一医院收治的68例产后大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凝血功能检测结果指导临床... 目的探讨产后大出血输血治疗中使用血栓弹力图(thromboelastography,TEG)检测的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2月三明市第一医院收治的68例产后大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凝血功能检测结果指导临床输血,观察组以TEG检测结果指导临床输血,比较2组输血前后凝血功能指标、血液制品用量、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等差异。结果输血24 h后,观察组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凝血酶时间(thrombin time,TT)低于对照组,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红细胞、冰冻血浆、血小板和冷沉淀使用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11.76%)低于对照组(32.35%)(P<0.05)。结论TEG指导产后大出血输血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凝血功能,减少血液制品用量,且并发症发生率低,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后大出血 成分输血治疗 血栓弹力图
下载PDF
剖宫产后大出血患者创伤后应激障碍发生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11
作者 王颖 常旭辉 李利姣 《内蒙古医学杂志》 2024年第2期234-236,共3页
目的探讨剖宫产后大出血患者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发生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本院进行剖宫产分娩且出现产后大出血的118例产妇的临床资料,均进行创伤后应激障碍检查量表-平民版(PCL-C)评估,根据评估结... 目的探讨剖宫产后大出血患者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发生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本院进行剖宫产分娩且出现产后大出血的118例产妇的临床资料,均进行创伤后应激障碍检查量表-平民版(PCL-C)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分为PTSD阳性组与PTSD阴性组。分析剖宫产产后大出血产妇发生PTSD的相关因素。结果118例剖宫产后大出血患者PCL-C评分为(37.86±6.24)分,其中20例为PTSD阳性,占比为16.95%(20/118)。单因素分析发现,睡眠质量差、新生儿有并发症、社会支持度低下、产后抑郁、有创伤史与PTSD发生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学历与PTSD发生无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睡眠质量差、新生儿有并发症、社会支持度低下、产后抑郁及有创伤史是剖宫产后大出血患者发生PTSD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且OR≥1)。结论剖宫产后大出血患者发生PTSD主要受睡眠质量差、新生儿有并发症、社会支持度低下、产后抑郁、创伤史等因素影响,产科临床需予以高度重视,拟定系统完善的预防措施,尽可能减少PTSD发生,提高产后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后大出血 创伤后应激障碍 发生现状
下载PDF
剖宫产术中大出血产妇的手术室护理配合及抢救措施
12
作者 李湘奇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1期0190-0192,共3页
观察剖宫产术中大出血实施手术室护理配合及抢救措施的效果。方法 随机把2022年6月一2023年6月我院收治的80例剖宫产术中大出血产妇分2组,对照组在积极抢救的同时结合常规护理,观察组则配合手术室护理配合,对比两组干预效果。结果 观察... 观察剖宫产术中大出血实施手术室护理配合及抢救措施的效果。方法 随机把2022年6月一2023年6月我院收治的80例剖宫产术中大出血产妇分2组,对照组在积极抢救的同时结合常规护理,观察组则配合手术室护理配合,对比两组干预效果。结果 观察组平均出血持续时间与出血量比对照组少,满意度比对照组高,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在剖宫产术中大出血积极抢救过程中结合手术室护理配合可以减少出血量,缩短出血持续时间,获取产妇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 术中大出血 产妇 手术室护理配合 抢救措施
原文传递
急诊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产后大出血的疗效
13
作者 孙玉萍 曾慧荣 《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 2024年第1期34-36,53,共4页
目的 分析急诊子宫动脉栓塞术(UAE)对产后大出血患者凝血功能、生育功能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急诊科收治的120例产后大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治疗,观察组采用UAE治疗,对比评价两组... 目的 分析急诊子宫动脉栓塞术(UAE)对产后大出血患者凝血功能、生育功能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急诊科收治的120例产后大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治疗,观察组采用UAE治疗,对比评价两组患者凝血功能、生育功能(卵巢动脉血流信号)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的凝血酶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纤维蛋白原、血小板计数等凝血功能指标均明显改善,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脉搏峰值速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并且其阻力指数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比较,P<0.05。结论 急诊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产后大出血患者,可保持良好卵巢动脉血流信号,明显改善患者凝血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 子宫动脉栓塞术 产后大出血 凝血功能 生育功能
下载PDF
心理护理在老年胃溃疡大出血患者中的应用及对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分析
14
作者 陆秀霖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期0175-0178,共4页
研究老年胃溃疡合并严重出血病人的心理护理及其并发症发生率。方法 本研究以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为研究时间,纳入研究的50名老年胃溃疡大出血病人为研究对象,纳入后给予传统的护理措施。另外,采用随机抽签的方法,选择25名接受心理治... 研究老年胃溃疡合并严重出血病人的心理护理及其并发症发生率。方法 本研究以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为研究时间,纳入研究的50名老年胃溃疡大出血病人为研究对象,纳入后给予传统的护理措施。另外,采用随机抽签的方法,选择25名接受心理治疗的病人,为观察组,并另外25名为对照组,对患者的止血效果、临床疗效、并发症及患者的满意程度,预后为指标,比较两种护理方案在临床上的相关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止血时间和总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在治疗过程中各种并发症的总体发病率均较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病人的护理满意度明显提高,(p<0.05);观察组组病人的胃液潜血转阴时间、大便潜血转阴时间时间比较,低于对照组。再次出血的发生率也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 针对老年胃溃疡大出血患者,将心理护理融入患者的医护工作中,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的止血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预防再出血,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价值显著,值得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护理 老年胃溃疡 大出血 并发症发生率
下载PDF
血栓弹力图在监测产科大出血临床输血中的应用
15
作者 李竹叶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4期0060-0063,共4页
探究血栓弹力图对监测产科大出血临床输血的作用。方法 将我院自2021年1月~2022年5月收治的76例产科大出血患者纳入研究。采用盲摸双色球法均分为实验组、参照组,各38例。参照组行基础凝血检测指导输血,实验组行血栓弹力图检测指导输血... 探究血栓弹力图对监测产科大出血临床输血的作用。方法 将我院自2021年1月~2022年5月收治的76例产科大出血患者纳入研究。采用盲摸双色球法均分为实验组、参照组,各38例。参照组行基础凝血检测指导输血,实验组行血栓弹力图检测指导输血。比较两组血液制剂使用情况、凝血状态、出血情况及住院时间。结果 实验组血液制剂使用情况中冷冻血浆(255.78±29.46 vs 431.85±50.67)ml、冷沉淀凝血因子(23.66±7.54 vs 29.88±8.04)U、悬浮红细胞(4.49±0.87 vs 6.22±1.20)U及血小板(1.67±0.29 vs 2.41±0.33)人份水平均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干预前凝血状态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实验组凝血状态中FIB(2.54±0.88 vs 2.06±0.75)g/L、PLT(85.41±13.52 vs 76.51±14.57)×109/L、APTT(30.72±2.54 vs 36.41±2.90)s及PT(12.02±1.41 vs 14.80±1.57)s水平均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出血情况(110.54±25.97 vs 136.54±30.61)ml及住院时间(17.02±3.51 vs 21.92±4.36)d均少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栓弹力图能够有效精准指导产科大出血患者的数学,减少血液制剂使用,改善凝血功能,降低出血量和住院时间,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栓弹力图 产科大出血 血液制剂使用情况 凝血状态 出血情况 住院时间
下载PDF
全程护理在产后大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16
作者 韦莲萍 《智慧健康》 2024年第1期225-228,236,共5页
目的比较常规护理和全程护理干预对产后大出血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3月—2023年3月在本院接受住院治疗的患者80例,按照随机分配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应用全程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 目的比较常规护理和全程护理干预对产后大出血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3月—2023年3月在本院接受住院治疗的患者80例,按照随机分配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应用全程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的心理状态评分、并发症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在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心理状态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在实施全程护理后发生并发症的概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比对照组优异(P<0.05)。结论对产后大出血的患者实施全程护理干预,能够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改善其心理状态,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程护理 产后大出血 应用效果
下载PDF
单采血小板联合冷沉淀凝血因子治疗创伤性大出血的临床效果观察
17
作者 杨乐靖 潘小良 宋朝晖 《心电与循环》 2024年第2期127-131,共5页
目的观察单采血小板联合冷沉淀凝血因子治疗创伤性大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在西湖大学医学院附属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输血治疗的80例创伤性大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予以单采血小板治疗40例,为对照组;单采... 目的观察单采血小板联合冷沉淀凝血因子治疗创伤性大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在西湖大学医学院附属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输血治疗的80例创伤性大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予以单采血小板治疗40例,为对照组;单采血小板联合冷沉淀凝血因子治疗40例,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输血前后凝血功能指标[包括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血常规指标[包括血红蛋白(Hb)、红细胞比容(HCT)、血小板计数(PLT)]、血栓弹力图参数[包括凝血反应时间(R)、α角度(Angle)、血栓形成最大振幅(MA)、纤维蛋白溶解指标LY30]以及止血情况、住院时间、临床结局。结果观察组止血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输血后PT、APTT、TT、R较输血前均明显降低(均P<0.05),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Fib、Hb、HCT、PLT、Angle、MA、LY30较输血前均明显升高(均P<0.05),且观察组Fib、HCT、Angle、MA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及治疗结局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单采血小板联合冷沉淀凝血因子治疗创伤性大出血能缩短止血时间,明显改善患者凝血功能,但在改善临床结局方面较单采血小板治疗无明显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出血 单采血小板 冷沉淀凝血因子 凝血功能 血栓弹力图
下载PDF
探讨晚期产后大出血行介入性子宫动脉栓塞的应用价值
18
作者 徐昆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4期0025-0028,共4页
随着现代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介入性子宫动脉栓塞术在晚期产后大出血的治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该手术方法通过栓塞子宫的供血动脉,阻断血流,从而达到止血的目的。本研究将探讨介入性子宫动脉栓塞在晚期产后大出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本... 随着现代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介入性子宫动脉栓塞术在晚期产后大出血的治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该手术方法通过栓塞子宫的供血动脉,阻断血流,从而达到止血的目的。本研究将探讨介入性子宫动脉栓塞在晚期产后大出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本次调查分析的时间:2015年9月~2023年9月,选取我院50例晚期产后大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5例采用常规缩宫素治疗作为对照组,另外25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介入性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作为观察组。结果 观察组的止血时间、压痛感消退时间、子宫硬度的恢复正常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这说明介入性子宫动脉栓塞术在晚期产后大出血的治疗中具有显著的优势,能够更快地止血,减轻患者的痛苦,促进身体恢复。结论 介入性子宫动脉栓塞术是一种有创治疗手段,实施前应充分评估患者的病情和身体状况,确保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促进子宫硬度的恢复正常。因此,介入性子宫动脉栓塞手术在晚期产后大出血的治疗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能够有效地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产后大出血 介入性子宫动脉栓塞 应用价值 产后出血
原文传递
应用快速输液技术治疗骨折大出血的疗效观察
19
作者 马雪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4期0127-0130,共4页
研究并观察快速输液技术治疗骨折大出血患者的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骨折大出血患者70例,依据其治疗方案,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应用普通输液技术,观察组应用快速输液技术。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在红细胞凝聚率和阳性抗体检... 研究并观察快速输液技术治疗骨折大出血患者的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骨折大出血患者70例,依据其治疗方案,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应用普通输液技术,观察组应用快速输液技术。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在红细胞凝聚率和阳性抗体检出率方面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的红细胞凝聚率与阳性抗体检出率分别达到45.71%和25.7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4.28%和2.85%;在快速血检质量方面,观察组在准确度、灵敏度和稳定性上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准确度、灵敏度和稳定性分别为91.42%、91.42%和88.5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8.57%、71.42%和62.85%。结论 快速输液技术对治疗骨折大出血的患者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其疗效明显,能够有效提高血液检验质量,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输液技术 骨折大出血 红细胞凝聚率 阳性抗体检出率
下载PDF
肝硬化患者腹腔镜手术误伤附脐静脉致大出血四例并文献复习
20
作者 郝帅 权哲峰 +5 位作者 曾道炳 刘青 孟健 唐华栋 王楠 池萍 《北京医学》 CAS 2023年第7期638-640,644,共4页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腹腔镜手术误伤附脐静脉致大出血的临床特点及麻醉管理注意事项。方法选取2019年11月至2022年11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肝硬化患者腹腔镜手术误伤附脐静脉致大出血4例,分析术前一般情况及检验结果、术中麻醉...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腹腔镜手术误伤附脐静脉致大出血的临床特点及麻醉管理注意事项。方法选取2019年11月至2022年11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肝硬化患者腹腔镜手术误伤附脐静脉致大出血4例,分析术前一般情况及检验结果、术中麻醉管理、术者操作、术后转归,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4例患者术中均因脐部Trocar置入操作导致附脐静脉不同程度损伤,伴不同程度出血,经过积极手术处理、术中抢救后术后恢复良好。相关文献显示,不同肝功能分级的肝硬化患者的附脐静脉发生率不同,但肝功能损伤程度与脐静脉开放率不相关。结论对于伴有肝硬化拟行腹腔镜手术的患者,建议术前超声评估附脐静脉扩张程度,可采取脐下切口和开放式操作建立气腹;若行闭合式建立气腹,建议在超声实时引导下置入,避免损伤附脐静脉导致大出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肝硬化 附脐静脉扩张 大出血 超声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