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例大动脉导管未闭的介入治疗 被引量:4
1
作者 周达新 葛均波 +2 位作者 张峰 王晓彦 陈灏珠 《中国临床医学》 2003年第5期767-768,共2页
关键词 大动脉导管未闭 介入治疗 超声心动图 X线胸片
下载PDF
介入治疗小儿大动脉导管未闭15例 被引量:1
2
作者 高妹花 马改翠 +1 位作者 刘翠霞 杨仕海 《河北医药》 CAS 2008年第7期981-982,共2页
关键词 大动脉导管未闭 介入治疗 先天性心脏病 早期诊断治疗 小儿 左向右分流型 动脉高压 导管治疗
下载PDF
“Hybrid技术”在成人瓣膜病合并粗大动脉导管未闭中的应用
3
作者 赵鹏英 刘瑞生 +1 位作者 程殿威 宋兵 《心肺血管病杂志》 2020年第12期1453-1456,共4页
目的:探讨“Hybrid技术”在治疗成人瓣膜病合并粗大动脉导管未闭(PDA)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并分析该术式的近、中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5月至2019年4月,在兰州大学第一医院心外科住院的8例成人瓣膜病合并粗大PDA患者的临床资... 目的:探讨“Hybrid技术”在治疗成人瓣膜病合并粗大动脉导管未闭(PDA)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并分析该术式的近、中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5月至2019年4月,在兰州大学第一医院心外科住院的8例成人瓣膜病合并粗大PDA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女性5例,男性3例,年龄25~56岁,平均(32.8±4.5)岁。8例患者手术分两期进行,一期在全麻下经胸小切口行动脉导管未闭封堵术,术后3~6个月二期在全麻低温正中开胸体外循环下行心脏瓣膜置换术。术前、术后1、3、6个月分别行超声心动图及X线片检查,测量心胸比、LVEDD、LVEF、肺动脉收缩压。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8例患者术前心胸比为(0.75±0.04),一期动脉导管封堵术后心胸比缩小为(0.69±0.16),二期瓣膜置换术后心胸比缩小为(0.61±0.48)。术前LVEDD为(66.83±8.82)mm,一期封堵术后缩小为(59.64±8.61)mm,二期瓣膜术后缩小为(54.69±6.73)mm。术前LVEF为(53.59±4.13)%,一期封堵术后为(55.86±3.97)%,二期瓣膜术后为(54.73±4.06)%。术前肺动脉收缩压为(68.94±11.25)mmHg,一期封堵术后降为(59.43±9.68)mmHg,二期瓣膜术后降为(50.74±8.36)mmHg。术后患者临床症状较术前明显改善,随访结束,8例患者无死亡,无急性心力衰竭及低心排,无封堵器脱落移位,无导管再通,无溶血、无瓣周漏及其他特殊并发症。结论:“Hybrid技术”可成功治疗成人瓣膜病合并粗大PDA,有效降低手术风险,临床近中期疗效满意,可成为治疗此类患者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瓣膜病 大动脉导管未闭 杂交技术
下载PDF
袖状衬垫用于防止动脉导管结扎术中破裂出血
4
作者 倪一鸣 吴涛 +2 位作者 冯强 徐鹤云 杨明磊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3期263-264,共2页
关键词 动脉导管结扎 术中破裂出血 动脉导管(PDA) 衬垫 袖状 大动脉导管未闭 先天性心脏病 高龄患者 手术成功率 致命性出血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