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61篇文章
< 1 2 6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动脉炎患者情绪障碍与炎症的相关性研究
1
作者 唐雪 杜娟 +4 位作者 曹冬梅 郭萌 张雅昕 潘丽丽 张喜维 《心肺血管病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158-163,共6页
目的:炎症在大动脉炎(Takayasu arteritis,TA)患者情绪障碍中的作用尚不明确,本研究旨在探索TA患者发生情绪障碍的炎症相关危险因素。方法:研究共纳入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北京安贞医院风湿免疫科明确诊断为TA的59例患者,根据是否... 目的:炎症在大动脉炎(Takayasu arteritis,TA)患者情绪障碍中的作用尚不明确,本研究旨在探索TA患者发生情绪障碍的炎症相关危险因素。方法:研究共纳入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北京安贞医院风湿免疫科明确诊断为TA的59例患者,根据是否存在情绪障碍分为两组:情绪障碍组(n=31)和无情绪障碍组(n=28)。通过单因素以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各炎症因子与TA患者情绪障碍之间的关系。通过局部加权回归(Lowess)对多因素回归分析中有统计学意义的炎症因子绘制符合总趋势的曲线。结果:情绪障碍组TA患者WBC(P<0.001),中性粒细胞(P=0.021)、红细胞沉降率(P=0.029)、IL-6 (P<0.001)、IL-10 (P=0.024)及TNF-α(P<0.001)、干扰素γ(P=0.003)均显著升高。在多因素Logistic模型中,调整混杂因素后,IL-6(OR=1.24,95%CI:1.02~1.50,P=0.030)、IL-10(OR=3.12,95%CI:1.28~6.37,P=0.025)及TNF-α(OR=1.94,95%CI:1.03~3.66,P=0.040)和TA患者情绪障碍发生风险相关。Lowess曲线结果同Logistic回归分析一致:患者情绪障碍发生风险分别随着IL-6、IL-10、及TNF-α的升高而显著升高。结论:TA患者情绪障碍与炎症密切相关,IL-6、IL-10及TNF-α是其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动脉炎 情绪障碍 焦虑 抑郁 炎症
下载PDF
大动脉炎临床诊治研究进展
2
作者 宋晓莉 杨欣铭(综述) 石磊(审校) 《疑难病杂志》 CAS 2024年第5期621-625,共5页
大动脉炎作为罕见疾病,是一种影响主动脉及其主要分支的慢性炎性疾病。其疾病特征包括血管狭窄、闭塞或动脉瘤,病因可能与自身免疫异常有关。该病临床表现多样,早期诊断具有挑战性,且可能导致严重并发症,如脑卒中、心脏瓣膜病等。诊断... 大动脉炎作为罕见疾病,是一种影响主动脉及其主要分支的慢性炎性疾病。其疾病特征包括血管狭窄、闭塞或动脉瘤,病因可能与自身免疫异常有关。该病临床表现多样,早期诊断具有挑战性,且可能导致严重并发症,如脑卒中、心脏瓣膜病等。诊断依赖影像学检查和实验室指标,治疗主要以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为主,严重病例可能需要手术或血管内干预。中医药治疗具有潜力,尤其针灸疗法的免疫作用常被用于治疗该病,但仍需确切疗效证据。大动脉炎的管理挑战在于其疾病进展的不确定性和治疗的长期性,未来研究需致力于改善诊断、治疗方法和患者预后。文章对大动脉炎临床诊治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动脉炎 流行病学 病因病机 诊疗进展
下载PDF
儿童多发性大动脉炎诊治进展
3
作者 谭傲雪(综述) 唐雪梅(审校) 《儿科药学杂志》 2024年第1期58-62,共5页
多发性大动脉炎(takayasu arteritis,TA)是一种主要累及主动脉及其重要分支,包括冠状动脉或肺动脉的慢性、肉芽肿性血管炎,是儿童时期最常见的大血管炎[1]。据Kerr G S等[2]报道约30%TA于儿童时期起病。由于缺乏特异的临床表现,儿童TA... 多发性大动脉炎(takayasu arteritis,TA)是一种主要累及主动脉及其重要分支,包括冠状动脉或肺动脉的慢性、肉芽肿性血管炎,是儿童时期最常见的大血管炎[1]。据Kerr G S等[2]报道约30%TA于儿童时期起病。由于缺乏特异的临床表现,儿童TA延迟诊断时间约为成人的4倍[2],病死率可高达35%[1]。近年来,对儿童TA研究不断深入,对儿童TA的认知也不断加深。本研究就儿童TA的流行病学、发病机制、临床特征、活动性评估、诊断及治疗进展方面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大动脉炎 肉芽肿性血管炎 延迟诊断 流行病学 发病机制 临床特征 冠状动脉 动脉
下载PDF
多发性大动脉炎的临床诊疗进展
4
作者 苏丽娅·拜合提亚 罗莉 《临床医学进展》 2024年第2期2852-2858,共7页
多发性大动脉炎(Takayasu arteritis, TA)是一种主要影响主动脉及其主要分支的非特异性炎性病变。其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细菌、病毒感染、遗传因素以及免疫异常等有关。故诊断及治疗方式不完全相同,其临床诊断及诊疗方式在不断更新中,因... 多发性大动脉炎(Takayasu arteritis, TA)是一种主要影响主动脉及其主要分支的非特异性炎性病变。其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细菌、病毒感染、遗传因素以及免疫异常等有关。故诊断及治疗方式不完全相同,其临床诊断及诊疗方式在不断更新中,因此,本文将对TA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进展进行详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大动脉炎 病因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中国大动脉炎全病程多学科慢病管理专家共识》要点解读
5
作者 刘云 姜林娣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9-122,共4页
大动脉炎(Takayasu arteritis,TAK)具有起病早、病程长、致残率高、疾病负担重的特点,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因此,对大动脉炎进行规范化诊治和全程化慢病管理十分重要,但是国内外尚无相关指南或专家共识。鉴于此,复旦大学附... 大动脉炎(Takayasu arteritis,TAK)具有起病早、病程长、致残率高、疾病负担重的特点,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因此,对大动脉炎进行规范化诊治和全程化慢病管理十分重要,但是国内外尚无相关指南或专家共识。鉴于此,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风湿免疫科姜林娣教授牵头制定和发布了《中国大动脉炎全病程多学科慢病管理专家共识》,旨在规范诊治流程、为患者实施全生命周期的管理。本文对该共识进行解读,以方便风湿免疫科及相关学科临床医师理解并应用该共识的精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动脉炎(TAK) 慢病管理 共识 解读
下载PDF
托珠单抗治疗婴儿多发性大动脉炎的疗效分析
6
作者 朱佳 赖建铭 康闽 《中国医刊》 CAS 2023年第8期852-856,共5页
目的探讨托珠单抗治疗婴儿期起病的多发性大动脉炎(Takayasu arteritis,TA)的临床效果。方法通过医院电子病例系统,选取2016年7月至2023年1月在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首次住院、确诊起病年龄小于1岁且采用托珠单抗进行初始治疗的T... 目的探讨托珠单抗治疗婴儿期起病的多发性大动脉炎(Takayasu arteritis,TA)的临床效果。方法通过医院电子病例系统,选取2016年7月至2023年1月在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首次住院、确诊起病年龄小于1岁且采用托珠单抗进行初始治疗的TA患儿,回顾性分析其于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首次确诊时及初始治疗后第1、3、6、12个月时的病例资料、实验室检查结果、影像学检查结果以及治疗效果。结果共纳入8例TA婴儿,均为女性,平均发病年龄(108.13±72.93)d,发病时平均病程(23.88±24.45)d。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62.5%)和高血压(50.0%)。8例患儿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铁蛋白均显著高于正常值,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升高,血红蛋白水平降低,血小板计数升高,白介素-6、白介素2受体、白介素-8、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升高。7例患儿血管受累类型为混合型,1例患儿为头臂动脉型。受累血管数评分(10.00±4.96)分。8例患儿均使用托珠单抗进行治疗,5例(62.5%)患儿加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均为使用免疫抑制剂治疗。所有患儿随访12个月,其中1例出现过敏,1例治疗效果欠佳,无死亡病例,除高血压和无脉表现外,其余临床症状均缓解。治疗后第1个月时,患儿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铁蛋白、凝血酶原时间、纤维蛋白原、补体3较前显著降低,其中纤维蛋白原、补体3低于正常值,血红蛋白、凝血酶时间、白介素-6较前显著升高;治疗后第3个月时白介素-6显著降低;经过治疗后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铁蛋白持续正常,血红蛋白持续恢复;治疗后纤维蛋白原、补体3降低明显,治疗后第12个月恢复正常;治疗后血清白介素-6水平,出现一过性升高,治疗后第3个月恢复正常。治疗后第6个月时血管受累数评分(5.14±5.34)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第12个月时血管受累数评分(3.00±4.24)分,低于治疗前,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托珠单抗能快速控制TA婴儿的炎症状态,治疗12个月左右可显著改善血管受累情况,婴儿的整体耐受性、安全性较好。托珠单抗单药可作为婴儿TA的一种治疗方案,但尚需更多临床数据进行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儿 多发性大动脉炎 托珠单抗 治疗 预后
下载PDF
超声造影评估大动脉炎性肾动脉狭窄的临床诊断价值
7
作者 刘志文 马娜 +5 位作者 王思宇 孙由静 刁永鹏 陈作观 李拥军 任俊红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23年第4期367-372,共6页
目的比较超声造影(CEUS)评估大动脉炎性肾动脉狭窄(TARAS)与临床狭窄程度的一致性及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医院2018年6月至2022年8月期间19例未经外科介入治疗的TARAS患者,以分肾为研究对象,利用肾动脉超声造影检查对其中36支肾动... 目的比较超声造影(CEUS)评估大动脉炎性肾动脉狭窄(TARAS)与临床狭窄程度的一致性及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医院2018年6月至2022年8月期间19例未经外科介入治疗的TARAS患者,以分肾为研究对象,利用肾动脉超声造影检查对其中36支肾动脉进行狭窄程度评估,临床狭窄程度评估采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等证实。上述影像学方法均根据RAS狭窄程度分为轻度(30%~49%)、中度(50%~69%)和重度(70%~99%),分析CEUS对轻、中和重度RAS的诊断与临床狭窄程度的诊断一致性及相关性。结果19例(36支肾动脉)疑似TARAS患者中男性5例(26.3%),女性14例(73.7%),年龄10~34岁,平均为(22.2±7.6)岁。CEUS诊断结果:无狭窄6支(16.7%),轻度狭窄1支(2.8%),中度狭窄5支(13.9%),重度狭窄12支(33.3%),闭塞12支(33.3%);临床诊断结果:无狭窄6支(16.7%),无轻度狭窄,中度狭窄3支(8.3%),重度狭窄13支(36.1%),闭塞14支(38.9%)。CEUS诊断TARAS和临床诊断结果有较高的一致性(kappa=0.81,P<0.01),狭窄度相关性(Kendall’stau-b相关系数=0.90,P<0.01)和狭窄率相关性(Spearman相关系数=0.91,P<0.01)均较高。结论CEUS诊断TARAS与临床诊断结果有较高的一致性和相关性,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动脉炎 动脉狭窄 超声造影 诊断价值
下载PDF
超声造影结合血清IL-6、MMPs对颈动脉大动脉炎活动性的诊断分析
8
作者 吕娟 万静 +1 位作者 于鲁欣 张利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3年第3期44-46,共3页
目的分析超声造影结合血清白介素-6(IL-6)、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对颈动脉大动脉炎活动性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10月至2021年4月收治的127例颈动脉大动脉炎患者记作疾病组,另于同期招募124例... 目的分析超声造影结合血清白介素-6(IL-6)、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对颈动脉大动脉炎活动性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10月至2021年4月收治的127例颈动脉大动脉炎患者记作疾病组,另于同期招募124例健康志愿者记作健康组。疾病组均予以超声造影检查,且2组均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清IL-6、MMP-3、MMP-9水平。疾病组根据活动性分为活动期组和非活动期组。比较疾病组与健康组血清IL-6、MMP-3、MMP-9水平;比较活动期组和非活动期组超声造影参数与血清IL-6、MMP-3、MMP-9水平;分析超声造影参数与血清IL-6、MMP-3、MMP-9水平结合对颈动脉大动脉炎活动性的诊断价值。结果:疾病组血清IL-6、MMP-3、MMP-9水平均高于健康组(P<0.05),且活动期组血清IL-6、MMP-3、MMP-9水平均高于非活动期组(P<0.05),活动期组超声造影主要表现:受累节段增厚,类比凹凸不平,似斑块样,且增厚管壁及内膜可见大量造影剂光点进入,且活动期组平均回声强度(EI)、峰值强度(DPI)、内-中膜厚度(IMT)均高于非活动期组(P<0.05);超声造影参数结合血清IL-6、MMP-3、MMP-9水平诊断颈动脉大动脉炎活动期的灵敏度高于单独诊断(P<0.01),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高于单独诊断(P<0.05),特异度与单独诊断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动脉大动脉炎患者血清IL-6、MMP-3、MMP-9水平升高,且超声造影参数中IMT、EI和DPI、上述血清学指标均与疾病活动性有关,上述指标结合诊断疾病活动性的效能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造影 白介素-6 基质金属蛋白酶-3 基质金属蛋白酶-9 动脉大动脉炎 疾病活动性
下载PDF
血管内超声辅助大动脉炎患者经皮球囊肺动脉成形术一例
9
作者 张臣 马晓海 +3 位作者 陶新曹 汤喆 张萌 万钧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49-352,共4页
1临床资料患者女性,59岁,因“活动后呼吸困难5年,加重15天”入院。5年前开始出现活动后呼吸困难,伴乏力,CT血管成像(CTA)示左锁骨下动脉起始部闭塞,诊断为“肺动脉高压(PH)”,给予波生坦、地尔硫、托拉塞米、螺内酯、利伐沙班等治疗,... 1临床资料患者女性,59岁,因“活动后呼吸困难5年,加重15天”入院。5年前开始出现活动后呼吸困难,伴乏力,CT血管成像(CTA)示左锁骨下动脉起始部闭塞,诊断为“肺动脉高压(PH)”,给予波生坦、地尔硫、托拉塞米、螺内酯、利伐沙班等治疗,其后多次入院,经药物治疗后症状缓解不明显。15天前患者活动耐量较前明显下降,快步行走100 m即出现明显喘息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超声 大动脉炎 经皮球囊肺动脉成形术 动脉高压
下载PDF
误诊为肺结核的多发性大动脉炎伴强直性脊柱炎1例
10
作者 朱桂启 刘美霞 +1 位作者 马新美 王凌 《风湿病与关节炎》 2023年第6期38-40,共3页
以呼吸道症状和反复肺内阴影为主要表现的多发性大动脉炎较为少见,其症状及影像均缺乏特异性,常被误诊为肺结核、肺部感染、肺栓塞等。本文报道1例强直性脊柱炎合并以肺动脉受累为主要表现的多发性大动脉炎患者,以提高临床医生对该疾病... 以呼吸道症状和反复肺内阴影为主要表现的多发性大动脉炎较为少见,其症状及影像均缺乏特异性,常被误诊为肺结核、肺部感染、肺栓塞等。本文报道1例强直性脊柱炎合并以肺动脉受累为主要表现的多发性大动脉炎患者,以提高临床医生对该疾病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直性脊柱炎 多发性大动脉炎 肺梗死 肺结核 医案
下载PDF
妊娠合并头臂干型大动脉炎患者行全身麻醉下人工流产术1例
11
作者 钟宇 查宁晖 龚园 《巴楚医学》 2023年第2期14-16,共3页
头臂干型大动脉炎是一种罕见的累及主动脉及其分支的慢性肉芽肿性血管炎,患者病情进行性加重,可引起头部供血血管狭窄或闭塞,导致脑供血不足,严重威胁妊娠妇女的生命安全。本文报道1例重型头臂干型大动脉炎早期妊娠患者在全身麻醉下行... 头臂干型大动脉炎是一种罕见的累及主动脉及其分支的慢性肉芽肿性血管炎,患者病情进行性加重,可引起头部供血血管狭窄或闭塞,导致脑供血不足,严重威胁妊娠妇女的生命安全。本文报道1例重型头臂干型大动脉炎早期妊娠患者在全身麻醉下行人工流产术,以期为这类患者的麻醉提供临床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臂干型大动脉炎 妊娠 人工流产
下载PDF
单细胞转录组测序在多发性大动脉炎肾动脉病变中的初步探索 被引量:1
12
作者 高擎 吴志远 +1 位作者 李海洋 李拥军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80-87,共8页
目的探索单细胞转录组测序(scRNA-seq)在多发性大动脉炎(TA)肾动脉病变中的初步应用。方法纳入2例北京医院血管外科进行肾动脉手术搭桥治疗的TA患者,将其肾动脉组织样本分别采用GEXSCOPE试剂盒和自配消化液2种酶解方式,并进行scRNA-seq... 目的探索单细胞转录组测序(scRNA-seq)在多发性大动脉炎(TA)肾动脉病变中的初步应用。方法纳入2例北京医院血管外科进行肾动脉手术搭桥治疗的TA患者,将其肾动脉组织样本分别采用GEXSCOPE试剂盒和自配消化液2种酶解方式,并进行scRNA-seq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共获取2920个细胞纳入下游分析。经过无偏聚类分析后,确定2种内皮细胞、2种平滑肌细胞、1种成纤维细胞、2种单核巨噬细胞、1种T细胞及1种未定义的细胞。其中,2种平滑肌细胞主要表现为收缩型及分泌型。scRNA-seq分析结果显示试剂盒酶解法获取的细胞以内皮细胞(57.46%)为主,免疫细胞(13.21%)较少,而自配消化液酶解法获取的细胞以免疫细胞(34.64%)为主。结论scRNA-seq可用于区分TA患者病变血管的细胞异质性,不同酶解方式会影响获取细胞的种类与数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动脉炎 单细胞测序 细胞异质性 内皮细胞 平滑肌细胞
下载PDF
大动脉炎患者血清ESR、IL-6、MMP-9水平及其与超声造影相关参数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古力斯坦·卡迪尔 娜菲莎·艾力 +2 位作者 周敏 穆巴来克·拜合提亚尔 吕娟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3年第2期79-81,共3页
目的 研究大动脉炎患者血清红细胞沉降率(ESR)、白细胞介素6(IL-6)、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与超声造影相关参数的关系。方法 纳入2019年1月至2022年4月本院收治的多发性大动脉炎(TA)患者36例(TA组),根据美国国立研究院制定的标准... 目的 研究大动脉炎患者血清红细胞沉降率(ESR)、白细胞介素6(IL-6)、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与超声造影相关参数的关系。方法 纳入2019年1月至2022年4月本院收治的多发性大动脉炎(TA)患者36例(TA组),根据美国国立研究院制定的标准,分为活动组26例,非活动组10例。选取2019年1月-2022年4月本院体检健康者40例为对照组。TA患者均接受超声造影检查。检测并比对各组血清ESR、IL-6及MMP-9水平。采用Pearson法分析血清ESR、IL-6、MMP-9与超声造影参数的相关性。结果 TA组血清ESR、IL-6、MMP-9水平及达峰时间(TTP)高于对照组(P<0.05),峰值强度(PI)、上升支斜率(A)、曲线下面积(AUC)低于对照组(P<0.05)。与非活动组相比,活动组血清ESR、IL-6、MMP-9水平及TTP较高(P<0.05),AUC、A、PI较低(P<0.05)。Pearson法分析显示,ESR、IL-6、MMP-9与AUC、A、PI呈负相关(P<0.05),与TTP呈正相关(P<0.05)。结论 TA患者血清ESR、IL-6、MMP-9水平明显上调,超声造影相关参数与ESR、IL-6、MMP-9有较好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红细胞沉降率 白细胞介素6 基质金属蛋白酶-9 大动脉炎
下载PDF
中国大动脉炎全病程多学科慢病管理专家共识 被引量:2
14
作者 中国大动脉炎多学科慢病管理共识专家组 刘云 戴晓敏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633-654,共22页
大动脉炎(Takayasu arteritis,TAK)为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具有起病早、病程长、致残率高、疾病负担重的特点,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目前尚无大动脉炎慢病管理的指南或专家共识。因此,我们制定了国内首部大动脉炎全病程多学... 大动脉炎(Takayasu arteritis,TAK)为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具有起病早、病程长、致残率高、疾病负担重的特点,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目前尚无大动脉炎慢病管理的指南或专家共识。因此,我们制定了国内首部大动脉炎全病程多学科慢病管理专家共识,旨在为相关学科的临床医师规范诊治流程、提高诊疗水平、改善疾病预后。本共识的主要观点为:(1)大动脉炎发病早、死亡率高,要重视疾病的早期筛查,重点人群为中青年伴血压异常、脉搏减弱或无脉、颈痛或颈部血管杂音;(2)建议采用2022年ACR/EULAR分类标准诊断大动脉炎;(3)全面评估的内容包括疾病活动性、血管损伤及血管损伤相关重要脏器功能和结构、疾病危险程度、合并症以及生命质量;(4)建议疾病活动度评估方法采用Kerr评分;(5)建议进行全面的血管评估,超声、MRA、CTA和PET/CT等均可作为大动脉炎诊断和随访评估的影像学方法;(6)MRA显示管壁增厚、T2加权高信号以及管壁强化,CTA显示血管壁增厚、强化、低衰减环,PET/CT显示管壁SUV值升高均提示管壁炎症;(7)建议在疾病诊断和随访中根据临床表现及受累血管部位、严重程度进行重要脏器的功能和结构评估;(8)大动脉炎治疗应以风湿免疫科为主导,在多学科诊疗前提下建立“以患者为中心”的慢病管理模式,实现全病程达标治疗;(9)糖皮质激素(GCs)是诱导缓解的基础用药,需联合改善病情抗风湿药(DMARDs)治疗来实现疾病缓解,注意药物疗效和副作用;(10)建议血运重建在内科充分抗炎治疗后疾病控制稳定的前提下由多学科团队(multidisciplinary teams,MDT)共同商议制定决策,术后仍需序贯内科的治疗与评估;(11)建议有妊娠需求的患者由MDT团队全面评估,选择合适的妊娠时机,并在妊娠期和分娩期密切监测与随访;(12)建议疫苗接种在疾病稳定期进行;在使用GCs和DMARDs期间可以接种灭活疫苗,但避免接种活疫苗;(13)加强科普宣传,提高相关学科和基层医务工作者对大动脉炎的认识和诊治水平,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和自我管理能力,通过医护患三方协作,实施全生命周期疾病管理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动脉炎(TAK) 慢病管理 共识
下载PDF
基于临床和CT血管造影特征分析儿童多发性大动脉炎并发心功能不全危险因素
15
作者 马帅 王新宁 +4 位作者 闫淯淳 辛海燕 孟念 刘海霞 袁新宇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71-174,共4页
目的基于临床和CT血管造影(CTA)特征分析儿童多发性大动脉炎(TA)并发心功能不全(CD)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39例TA患儿,男9例、女30例,年龄1个月~15岁、中位年龄8岁。39例中,7例伴CD(CD组),均为女性,年龄2~15岁、中位年龄13岁;32例... 目的基于临床和CT血管造影(CTA)特征分析儿童多发性大动脉炎(TA)并发心功能不全(CD)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39例TA患儿,男9例、女30例,年龄1个月~15岁、中位年龄8岁。39例中,7例伴CD(CD组),均为女性,年龄2~15岁、中位年龄13岁;32例无CD(无CD组),男9例、女23例,年龄1个月~14岁、中位年龄7岁;对比分析2组患儿性别、年龄及主动脉受累部位等。结果2组患儿年龄分布范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升主动脉受累是TA患儿伴发CD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高血压及升主动脉受累TA患儿发生CD的概率分别为非高血压及无升主动脉受累者的14.493和13.889倍。结论高血压及升主动脉受累均为TA患儿伴发CD的独立危险因素,应积极予以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大动脉炎 高血压 CT血管造影 心功能不全
下载PDF
儿童多发性大动脉炎10例临床特点分析
16
作者 童桂霞 王兴翠 +3 位作者 王雪 仇慧 潘艳艳 张洪霞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3年第34期67-71,共5页
目的探讨儿童多发性大动脉炎(TA)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山东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肾脏风湿免疫科10例TA患儿的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治疗及预后。结果10例患儿中男、女各5例,年龄3月龄~12岁。本研究常见临床症... 目的探讨儿童多发性大动脉炎(TA)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山东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肾脏风湿免疫科10例TA患儿的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治疗及预后。结果10例患儿中男、女各5例,年龄3月龄~12岁。本研究常见临床症状为高血压5例,血管杂音3例,发热6例,关节痛2例,腹痛、呕吐3例,尿蛋白阳性2例,肾功能异常1例。实验室检查中红细胞沉降率增加9例,C反应蛋白升高7例,白细胞计数升高5例。10例患儿接受糖皮质激素和/或免疫抑制剂治疗,5例接受生物制剂治疗。8例好转,2例失访。结论TA缺乏特异性的临床表现,对于反复发热、高血压、高炎症反应及尿蛋白阳性患儿,应考虑TA可能,尽早完善血管造影助诊。TA以糖皮质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大动脉炎 儿童 临床特点 血管造影
下载PDF
颈动脉联合心脏超声诊断大动脉炎合并主动脉瓣反流1例
17
作者 袁崇胜 宁红霞 +1 位作者 马春燕 杨军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799-800,共2页
患者女,25岁,发现血压升高半年、活动后胸痛2个月,未经系统诊治。查体:血压175/77 mmHg,心率90次/分,心律齐,主动脉瓣听诊区闻及舒张期叹气样杂音。实验室检查: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248.60 pg/ml,C反应蛋白5.60 mg/L,红细胞沉降率34 mm/h... 患者女,25岁,发现血压升高半年、活动后胸痛2个月,未经系统诊治。查体:血压175/77 mmHg,心率90次/分,心律齐,主动脉瓣听诊区闻及舒张期叹气样杂音。实验室检查: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248.60 pg/ml,C反应蛋白5.60 mg/L,红细胞沉降率34 mm/h。超声心动图:主动脉瓣瓣尖增厚,舒张期见中度反流(图1A);升主动脉及主动脉窦部内径均为39 mm(图1B),主动脉窦部回声粗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动脉炎 动脉瓣关闭不全 超声检查
下载PDF
大动脉炎患者的心血管危险因素分析
18
作者 崔明丽 李洋 +4 位作者 刁树玲 张贝 丁法明 徐会圃 程艳丽 《临床医学进展》 2023年第1期765-771,共7页
大动脉炎(Takayasu’s Arteritis, TA)是一种主要累及大动脉及其主要分支的慢性系统性血管炎,主要表现为血管的狭窄和炎性闭塞,也可因炎症侵及血管壁中层导致血管扩张或动脉瘤。其中有不在少数的TA患者以冠状动脉受累导致心肌缺血,完善... 大动脉炎(Takayasu’s Arteritis, TA)是一种主要累及大动脉及其主要分支的慢性系统性血管炎,主要表现为血管的狭窄和炎性闭塞,也可因炎症侵及血管壁中层导致血管扩张或动脉瘤。其中有不在少数的TA患者以冠状动脉受累导致心肌缺血,完善影像学检查发现冠状动脉开口和近端节段血管最常受累,此类患者易发生猝死或广泛心肌梗死。因此,研究TA患者相关的心血管危险因素,对于该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动脉炎 血管狭窄或闭塞 冠状动脉 心血管危险因素
下载PDF
郭士魁从瘀论治大动脉炎经验撷英
19
作者 王旭杰 张菀桐 +1 位作者 李秋艳 翁维良 《上海中医药杂志》 CSCD 2023年第3期26-29,共4页
介绍郭士魁先生从瘀论治大动脉炎的临床经验。认为脉络瘀阻为大动脉炎的关键病机,以活血通脉为基本治法、“冠心Ⅱ号”方为基础方,充分发挥活血化瘀类药物“疏其血气,令其调达,而致和平”的重要功效;针对不同的人群特点与伴随症状,辨证... 介绍郭士魁先生从瘀论治大动脉炎的临床经验。认为脉络瘀阻为大动脉炎的关键病机,以活血通脉为基本治法、“冠心Ⅱ号”方为基础方,充分发挥活血化瘀类药物“疏其血气,令其调达,而致和平”的重要功效;针对不同的人群特点与伴随症状,辨证论治。并附验案4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动脉炎 脉痹 活血化瘀 名医经验 中医药疗法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6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