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变化出万象——论大后方戏剧的功能选择 |
李江
|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3 |
0 |
|
2
|
大后方戏剧研究的困境与突破 |
傅学敏
|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4 |
0 |
|
3
|
大后方戏剧现象概观 |
胡润森
|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
1999 |
4
|
|
4
|
大后方戏剧结构艺术的流变 |
李江
|
《青海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1990 |
0 |
|
5
|
寄忧患于雄放——大后方戏剧的总体审美观照 |
廖全京
|
《社会科学研究》
|
1987 |
1
|
|
6
|
大后方戏剧观众审美心理需要论略 |
李江
|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1994 |
1
|
|
7
|
大后方戏剧论稿 |
炳
|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
1989 |
0 |
|
8
|
抗战时期“斯氏体系”与大后方戏剧 |
孙晓芬
|
《四川戏剧》
北大核心
|
1989 |
0 |
|
9
|
论大后方戏剧思潮的创作观念 |
李江
|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1995 |
0 |
|
10
|
论大后方戏剧思潮的历史起点 |
李江
|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1994 |
0 |
|
11
|
在“爆炸”和“潜沉”中飞跃——抗战时期的大后方戏剧浅探 |
储坚
|
《贺州学院学报》
|
1997 |
0 |
|
12
|
大后方戏剧文学简论 |
李江
|
《青海民族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
1994 |
0 |
|
13
|
对接案头与场上的尝试——大后方导演的编创剧本实践 |
王耿
|
《南大戏剧论丛》
|
2024 |
0 |
|
14
|
“爆炸”与“潜沉”──大后方戏剧历程简论 |
廖全京
|
《剧本》
北大核心
|
1995 |
1
|
|
15
|
大后方“军绅”社会权力制衡下的戏剧活动空间 |
袁少冲
|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0 |
|
16
|
抗战时期大后方的戏剧理论与戏剧批评 |
何云贵
|
《戏剧文学》
北大核心
|
2005 |
2
|
|
17
|
郭沫若与孩子剧团 |
付冬生
|
《郭沫若学刊》
|
2018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