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国沙文主义的赞歌--试论冈察尔的《旗手》三部曲
1
作者 曾思艺 《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2期66-72,共7页
冈察尔的代表作《旗手》,在苏联战争小说中的突出特点是大国沙文主义的赞歌:一是把苏军乃至苏联人塑造成世界上最优秀的,并且是欧洲乃至世界文明的救星;二是丑化敌人,贬低盟军;三是把被解放的东欧各民族普遍描写成可怜的弱者。
关键词 冈察尔 《旗手》 战争 大国沙文主义 赞歌
下载PDF
论苏俄大国沙文主义的出现及原因 被引量:1
2
作者 李美荣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3期86-89,105,共5页
大国沙文主义思想的盛行是俄罗斯国家历史的一个传统特点,但学术界在关注这一现象时,多将研究的焦点专注于沙皇俄国和斯大林以后的苏联时期,忽视了列宁领导下的苏俄时期的大国沙文主义行动。列宁时期苏俄对波兰的战争和对外蒙的军事行... 大国沙文主义思想的盛行是俄罗斯国家历史的一个传统特点,但学术界在关注这一现象时,多将研究的焦点专注于沙皇俄国和斯大林以后的苏联时期,忽视了列宁领导下的苏俄时期的大国沙文主义行动。列宁时期苏俄对波兰的战争和对外蒙的军事行动证明,在俄罗斯民族的整个发展阶段,其大国沙文主义从来没有中断,并分析认识其出现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国沙文主义 列宁 苏波战争 官僚主义
下载PDF
“文学透视”:一种国际问题的研究方法——以“弥赛亚意识”与苏联大国沙文主义内在联系为例
3
作者 郑海祥 《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2年第2期30-33,共4页
鉴于一个最广泛、最深刻的人类事物哲理,在国际问题研究的基本思想和研究方法中必须有广义的"文学透视"。为此,我们必须正确认识广义"文学透视"方法的内涵和效用。文章以"弥赛亚意识"和苏联大国沙文主义... 鉴于一个最广泛、最深刻的人类事物哲理,在国际问题研究的基本思想和研究方法中必须有广义的"文学透视"。为此,我们必须正确认识广义"文学透视"方法的内涵和效用。文章以"弥赛亚意识"和苏联大国沙文主义的内在联系为例,运用"文学透视"方法进行深入分析,再现这一方法的功效,为充分把握这一方法的实质提供认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透视”方法 “弥赛亚意识” 苏联大国沙文主义
下载PDF
“大国沙文主义”传播观视域下的外媒涉华报道
4
作者 许小青 《传播与版权》 2014年第9期127-128,共2页
改革开放以后,西方派遣至中国的常驻记者人数呈逐年递增的趋势,涉华报道的数量也越来越大。然而在这些涉华报道中,存在着不少报道失真、带有过多的感情色彩等问题,这违背了新闻的客观性原则。本文将从传播学角度论析外媒涉华报道特性及... 改革开放以后,西方派遣至中国的常驻记者人数呈逐年递增的趋势,涉华报道的数量也越来越大。然而在这些涉华报道中,存在着不少报道失真、带有过多的感情色彩等问题,这违背了新闻的客观性原则。本文将从传播学角度论析外媒涉华报道特性及其传播观念,为我国对外传播提供相关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涉华报道 负面报道 大国沙文主义 信息霸权
下载PDF
陈毅与苏联大国沙文主义的斗争 被引量:1
5
作者 杨峻岭 《兰台世界(上旬)》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9-10,共2页
陈毅同志作为新中国的外交部长,面对苏联的"大国沙文主义"高压,面对赫鲁晓夫"老子党"的蛮横态度,面对苏联在军事上对中国的扼制,力抗高压、针锋相对,表现出了杰出的外交智慧。
关键词 苏联 大国沙文主义 针锋相对
下载PDF
看“二战”初期苏联的大国沙文主义和民族利己主义表现及其影响——以“东方战线”为例
6
作者 张保丰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06年第2期27-28,共2页
二战爆发初期,苏联为了自己的国家安全,不惜损害别国利益,从1939年到1940年建立“东方战线”,使自己能有一个防御地带。但其间苏联所表现出来的大国沙文主义和民族利己主义,给有关国家带来巨大损失,给当时国际形势及第二次世界大战造成... 二战爆发初期,苏联为了自己的国家安全,不惜损害别国利益,从1939年到1940年建立“东方战线”,使自己能有一个防御地带。但其间苏联所表现出来的大国沙文主义和民族利己主义,给有关国家带来巨大损失,给当时国际形势及第二次世界大战造成了相当深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国沙文主义 民族利己主义 "东方战线"
下载PDF
苏联霸权主义的形成和发展析论 被引量:1
7
作者 桂立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1999年第2期81-88,共8页
:苏联霸权主义政策的形成经历了一个从斯大林时期的民族利己主义、大国沙文主义到赫鲁晓夫时期从大国沙文主义到霸权主义的过渡,直至勃列日涅夫时期完全形成的过程。
关键词 霸权主义 大俄罗斯沙文主义 苏联 社会主义大家庭 大国沙文主义 勃列日涅夫主义 赫鲁晓夫 斯大林 形成和发展 共产国际
下载PDF
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联利己主义对华政策的成因
8
作者 赵惠民 《莱阳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2期59-61,共3页
十月革命胜利后 ,苏俄政府曾两次发表对华宣言 ,公开声明摒弃沙皇时代的对华政策 ,与中国政府建立平等的友好关系。但是 ,剖析从 1 92 2年苏联成立到 1 937年中国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时期 ,苏联领导人的对华外交实践 。
关键词 苏联 民族利己主义 对华政策 20世纪 20-30年代 成因 外交政策 中国 大国沙文主义
下载PDF
论社会帝国主义主权观的一大思想渊源——民族虚无主义的今昔
9
作者 陈安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1981年第3期30-40,共11页
主权问题是国际法学上的一个根本问题,也是国际反霸斗争中十分现实的问题,多年以来,苏联领导集团在这个问题上散播了不少貌似“国际主义”实为民族虚无主义——大国沙文主义的谬论,制造思想混乱,借以为蹂躏弱国主权、推行世界霸权政策... 主权问题是国际法学上的一个根本问题,也是国际反霸斗争中十分现实的问题,多年以来,苏联领导集团在这个问题上散播了不少貌似“国际主义”实为民族虚无主义——大国沙文主义的谬论,制造思想混乱,借以为蹂躏弱国主权、推行世界霸权政策张目。本文试图探讨社会帝国主义主权观的理论基础和思想渊源,揭露它既是对国际法主权原购的粗暴践踏,又是对马克思主义主权观的彻底背离,从而进一步看清它的反动实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帝国主义 民族虚无主义 主权观 思想渊源 马克思主义 大国沙文主义 国际法学 反霸斗争 霸权政策 领导集团
下载PDF
社会主义国家间战争的六条原因
10
《南京政治学院学报》 1988年第4期90-90,共1页
1、社会主义社会还存在着民族和国家,存在着民族和国家利益的矛盾。2、社会主义社会还存在着大国沙文主义、民族利己主义的思想残余。3、社会主义国家确立新的社会制度,却没有完全解决政治、经济上高度集权,强调服从。4。
关键词 社会主义社会 民族利己主义 社会主义国家 大国沙文主义 五六十年代 国家利益 高度集权 社会制度 战争 完全解
下载PDF
对十月革命历史意义的再认识 被引量:4
11
作者 张象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25-32,共8页
针对苏联解体后出现的否定十月革命的言论和传统认识中所存在的问题,本文指出:一、十月革命开创人类历史新纪元,开始了由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新时代,这一传统看法的基本点是应当肯定的。但以往的阐释有片面性,表现在对这一新... 针对苏联解体后出现的否定十月革命的言论和传统认识中所存在的问题,本文指出:一、十月革命开创人类历史新纪元,开始了由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新时代,这一传统看法的基本点是应当肯定的。但以往的阐释有片面性,表现在对这一新时代的长期性、曲折性、复杂性估计不足,对新时代的起点和内容阐述不够全面。二、十月革命道路应按列宁的总结来认识,过去片面强调暴力革命并随意扩大道路的内容、范围,把苏联建设社会主义的一些具体做法视为普遍规律加以推广,造成了误区。三、十月革命的国际影响不容否认,但脱离事实肆意夸大,借此搞大国沙文主义,推行霸权主义,是极端错误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月革命 新时代 革命道路 大国沙文主义
下载PDF
“一边倒”外交方针演变和终结的原因探讨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贵丰 《理论学刊》 CSSCI 1998年第2期82-85,共4页
“一边倒”外交方针演变和终结的原因探讨刘贵丰建国前夕,在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我党选择了外交上的“一边倒”方针,即倒向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一边。它的实质是联苏抗美。这项方针在50年代给我们带来了极大的利益,也使我... “一边倒”外交方针演变和终结的原因探讨刘贵丰建国前夕,在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我党选择了外交上的“一边倒”方针,即倒向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一边。它的实质是联苏抗美。这项方针在50年代给我们带来了极大的利益,也使我们付出了一定代价。1956年苏共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边倒”方针 赫鲁晓夫 毛泽东 大国沙文主义 外交方针 意识形态 苏联政府 中苏关系 社会主义国家关系 苏共二十大
下载PDF
民族地区要特别重视对外开放——列宁的有关思想及其启示 被引量:1
13
作者 华辛芝 《内蒙古社会科学》 1988年第5期21-26,共6页
在列宁于十月革命后致力探索的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中,包括着列宁针对民族地区的社会主义建设问题所提出的一系列重要原则和指导思想,诸如:关于给予各民族人民在其地区内实行自治的权利的思想;关于非俄罗斯民族地区采取有别于中部俄... 在列宁于十月革命后致力探索的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中,包括着列宁针对民族地区的社会主义建设问题所提出的一系列重要原则和指导思想,诸如:关于给予各民族人民在其地区内实行自治的权利的思想;关于非俄罗斯民族地区采取有别于中部俄罗斯地区的方式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思想;关于帮助以前受压迫民族的劳动群众达到事实上平等的思想;关于支援和帮助民族地区恢复和发展经济,文化的思想;关于在民族地区采用更加缓和、更加谨慎,更加让步的策略的思想;关于防止和克服大国沙文主义捍卫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的思想;等等。其中,关于民族地区要特别重视对外开放,引进外国技术和资金、广泛实行租让制,大力开展同外国的贸易,加强社会主义建设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外开放 民族地区 向社会主义过渡 列宁 无产阶级国际主义 指导思想 大国沙文主义 十月革命 俄罗斯民族 租让制
下载PDF
试论周恩来全方位外交思想及其实践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才义 《党史研究与教学》 1998年第3期15-19,共5页
周恩来是我国当代最伟大的外交家,他同毛泽东一起致力于新中国外交基本政策和方针的制订,从根本上结束了旧中国的屈辱外交,创建了新中国的新型外交。他把中国革命的根本经验运用到外交领域,创立了以独立自主为基本立场,以和平共处为目... 周恩来是我国当代最伟大的外交家,他同毛泽东一起致力于新中国外交基本政策和方针的制订,从根本上结束了旧中国的屈辱外交,创建了新中国的新型外交。他把中国革命的根本经验运用到外交领域,创立了以独立自主为基本立场,以和平共处为目标的崭新的多层次、多渠道、多领域的全方位外交思想。本文拟就此做些初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恩来 全方位外交 五项原则 独立自主 国际主义 大国沙文主义 互相尊重 新中国外交 社会主义国家 毛泽东
下载PDF
1949至1953年间的苏联对华政策分析
15
作者 饶咬成 《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1年第5期39-42,共4页
194 9至 195 3年是中苏两国两党的蜜月期。 194 9年以后中国的政治局势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 ,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苦难历史 ,冲破了帝国主义的东方阵线 ,极大地改变了远东乃至整个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在这种情况下 ,苏联对中国... 194 9至 195 3年是中苏两国两党的蜜月期。 194 9年以后中国的政治局势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 ,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苦难历史 ,冲破了帝国主义的东方阵线 ,极大地改变了远东乃至整个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在这种情况下 ,苏联对中国的外交政策发生了巨大的转变 :斯大林对苏联对华政策进行了反思 ,在不同场合多次做自我批评 ,对中国、中共、毛泽东表现了应有的尊重 ;与新中国结盟 ,打破帝国主义对华孤立和封锁 ;提供援助 ,帮助新中国建立经济基础。但根深蒂固的大国沙文主义和大党主义的尾巴不时翘起 ,损害了中国的国家利益 ,伤害了中国人民对社会主义圣地苏联的感情 ,妨碍了中苏关系的正常发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联 对华政策 反思 结盟 援助 大国沙文主义
下载PDF
执政党缘何难过经济危机这道“鬼门关”
16
作者 朱昔群 《领导之友》 2006年第6期48-49,共2页
关键词 经济危机 执政党 社会主义国家 大国沙文主义 世界霸权 人民生活 军备竞赛 对外扩张
下载PDF
欧战爆发前后苏联欧洲政策的变化 被引量:2
17
作者 万柏连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77-85,共9页
欧洲战争爆发前后,苏联根据国际局势的发展变化,从自身的安全和战略考虑出发,审时度势,及时调整了自己的欧洲外交政策,即从原先的维护欧洲集体安全政策,转变为维护自身安全和利益的政策。
关键词 欧洲集体安全体系 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中立政策 东方战线 大国沙文主义
下载PDF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被引量:1
18
作者 倪立羽 《国际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8-12,共5页
今年是中国与印度、缅甸共同倡议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40周年。40年的风风雨雨,国际形势和国际关系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各种原则和方式也经历了严重的考验。事实证明,霸权主义、划分势力范围的做法行不通了;对立的军... 今年是中国与印度、缅甸共同倡议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40周年。40年的风风雨雨,国际形势和国际关系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各种原则和方式也经历了严重的考验。事实证明,霸权主义、划分势力范围的做法行不通了;对立的军事集团或条约组织越来越不起作用了;北约已今非昔比,内部矛盾重重;苏联以限制他国主权为特征的“大家庭”结构彻底瓦解了,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却经受住了时间和实践的考验,越加显示出它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项原则 生命力 国际关系 邓小平 中国领导人 社会主义国家 大国沙文主义 反对霸权主义 阿拉伯 国际形势
下载PDF
略评二战期间的苏联对华政策 被引量:1
19
作者 黄世相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3年第1期84-89,共6页
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中苏关系、国内外学术界一直存在着全面肯定或基本否定的观点。本文通过对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和战后所披露的大量史料的分析与研究,提出了以1941年4月13日签订的《苏日中立条约》为标界,在此约之前的苏联对华... 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中苏关系、国内外学术界一直存在着全面肯定或基本否定的观点。本文通过对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和战后所披露的大量史料的分析与研究,提出了以1941年4月13日签订的《苏日中立条约》为标界,在此约之前的苏联对华政策遵循了国际主义原则,而在此约之后则逐步推行了一条大国沙文主义、民族利己主义的政策。二战期间的这种中苏关系直接影响到二战后中苏关系的曲折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主义原则 大国沙文主义 民族利己主义 标界
下载PDF
《十年论战——1956~1966中苏关系回忆录》问世 被引量:2
20
作者 永军 《出版参考》 1999年第14期5-5,共1页
吴冷西著《十年论战——1956~1966中苏关系回忆录》一书,已由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自6月16日起在全国发行。 中苏论战曾经是五六十年代国际瞩目的一件大事。作者亲身经历了这一事件的过程。这本书是根据作者的回忆,并参考大量档案和历... 吴冷西著《十年论战——1956~1966中苏关系回忆录》一书,已由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自6月16日起在全国发行。 中苏论战曾经是五六十年代国际瞩目的一件大事。作者亲身经历了这一事件的过程。这本书是根据作者的回忆,并参考大量档案和历史报刊资料撰写而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苏关系 回忆录 中苏论战 事件的过程 报刊资料 五六十年代 大国沙文主义 领导集体 毛泽东 维护国家主权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