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49篇文章
< 1 2 9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00后”大学生群体画像下的思想政治教育精准化研究
1
作者 李媛 叶秋莉 《广东教育(职教)》 2024年第4期20-23,共4页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养全面发展人才为目标,积极探索思政教育新机制,从而为大学生提供高质量、精准化的教育服务。通过对“00后”大学生的群体画像与特征分析,我们得知作为高校学生的主力军,“00后”大学生拥有独...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养全面发展人才为目标,积极探索思政教育新机制,从而为大学生提供高质量、精准化的教育服务。通过对“00后”大学生的群体画像与特征分析,我们得知作为高校学生的主力军,“00后”大学生拥有独立意识,敢于发声;富有鲜明的个性,勇于求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政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 大学生群体 独立意识 全面发展人才 高校学生 精准化 马克思主义
下载PDF
“零零后”大学生群体精神需求问题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李文英 王菁华 《天中学刊》 2024年第1期40-48,共9页
精神需求的满足是人全面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基本条件,具有多层次性和丰富性等特征。处于求学成才关键时期的“零零后”大学生深受数字经济、社会结构转型以及多元文化思潮激荡交织的影响,极易在精神需求层面出现“躺平”“摆烂”“内... 精神需求的满足是人全面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基本条件,具有多层次性和丰富性等特征。处于求学成才关键时期的“零零后”大学生深受数字经济、社会结构转型以及多元文化思潮激荡交织的影响,极易在精神需求层面出现“躺平”“摆烂”“内卷”等极端化现象。以马克思主义精神需求理论为科学指导,深入剖析该群体精神需求的现实表现和本质特征,探寻其引领青年学生成长成才的途径和方式,有助于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促进大学生全面成长成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精神需求理论 “零零后” 大学生群体 精神需求
下载PDF
大学生群体微信朋友圈隐私边界设置及其动因研究
3
作者 刘晔菲 《西部学刊》 2024年第9期78-83,共6页
主要探究社交媒体时代大学生微信朋友圈的隐私管理情况以及从传播心理学的角度分析隐私设置的动因。通过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可知,大学生群体对朋友圈的隐私设置呈现出积极的态度,且在微信朋友圈中所使用的隐私管理方式多元化,主要采用... 主要探究社交媒体时代大学生微信朋友圈的隐私管理情况以及从传播心理学的角度分析隐私设置的动因。通过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可知,大学生群体对朋友圈的隐私设置呈现出积极的态度,且在微信朋友圈中所使用的隐私管理方式多元化,主要采用事前预防管理和事后弥补式管理相结合的方式。大学生群体隐私设置的动因主要归纳为用户风险感知能力和自我保护意识增强、表演式生存下的角色压力和社交媒体倦怠三个方面。由此可见,在社交媒体成为用户必不可少的社交工具的时代,如何平衡自我表露与隐私泄露的关系成为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信朋友圈 隐私边界 隐私保护 大学生群体
下载PDF
元宇宙赋能教育现状及问题研究——基于大学生群体视角
4
作者 赵成伟 吴淑娴 吕莹 《北京城市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78-86,共9页
近年来,虚拟现实产业逐渐繁荣,其中,整合多项Web3.0应用新技术的元宇宙备受瞩目。元宇宙技术在推动教育理念创新、探索教育系统新生态过程中可以起到积极作用。基于对大学生部分群体的问卷调研,利用灰色关联度和随机森林模型等方法,展... 近年来,虚拟现实产业逐渐繁荣,其中,整合多项Web3.0应用新技术的元宇宙备受瞩目。元宇宙技术在推动教育理念创新、探索教育系统新生态过程中可以起到积极作用。基于对大学生部分群体的问卷调研,利用灰色关联度和随机森林模型等方法,展开大学生对元宇宙赋能教育的认知、预期以及高校数字化生态建设需求的分析。研究发现,大学生群体对元宇宙赋能教育依然处于了解探索阶段,存在宣传力度较小致概念认知率不高、经济发展不平衡致普及率不高、技术需求不完善致设备使用率不高等问题,教育元宇宙建设落地任重道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元宇宙 大学生群体 灰色关联度分析 随机森林模型
下载PDF
“双碳”目标下大学生群体绿色生活方式转型探究
5
作者 刘冬 《黑河学刊》 2024年第3期115-121,共7页
大学生群体是国家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主力军和中坚力量,更是推进“双碳”目标的重要宣传者和践行者,然而目前,大学生群体对于“双碳”目标的理解存在误区,需要通过对“双碳”目标潜在的培育示范机制、供需联动机制、倒逼约束机制和国... 大学生群体是国家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主力军和中坚力量,更是推进“双碳”目标的重要宣传者和践行者,然而目前,大学生群体对于“双碳”目标的理解存在误区,需要通过对“双碳”目标潜在的培育示范机制、供需联动机制、倒逼约束机制和国际监督机制的剖析,追寻破解大学生群体绿色生活方式转型中存在的现实困境。真正做到强化绿色低碳化理念,激发绿色低碳行动热情,提升绿色低碳消费意识,建立协同绿色低碳教育体系,构建绿色低碳美好生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碳”目标 大学生群体 绿色生活方式 绿色低碳化
下载PDF
嘉庚精神的群体认同感研究——基于厦门市高校大学生群体的调查
6
作者 樊丁 《集美大学学报(哲社版)》 2024年第3期23-31,共9页
嘉庚文化中所蕴含的嘉庚精神,被党和国家领导人高度评价为中华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重要内容。作为嘉庚精神传承人的大学生群体,他们对嘉庚精神的认同感至关重要。基于厦门市15所高校开展问卷调查,了解大学生群体对嘉庚精神的认同感现... 嘉庚文化中所蕴含的嘉庚精神,被党和国家领导人高度评价为中华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重要内容。作为嘉庚精神传承人的大学生群体,他们对嘉庚精神的认同感至关重要。基于厦门市15所高校开展问卷调查,了解大学生群体对嘉庚精神的认同感现状。结果显示:大学生对嘉庚精神有一定了解且了解渠道多元,但对嘉庚精神的认知不够全面准确,有待提升;对嘉庚精神的认同感表现出认知及情感充沛,但行动力不足;认知认同、情感认同、行为认同三者之间显著正相关。依据调查结果,提出提升大学生嘉庚精神认同感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嘉庚精神 认同感 大学生群体
下载PDF
网络舆情中大学生群体心理负向偏向的传播机制研究
7
作者 任晓峰 《漫科学(科学教育)》 2024年第4期20-22,共3页
在数字化时代的浪潮下,网络舆情已经成为影响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文章聚焦网络舆情中大学生群体心理负向偏向的传播机制,首先概述了网络舆情的特点及其对大学生心理的影响,以及大学生群体的心理特征;随后,深入探讨了大学生心理负... 在数字化时代的浪潮下,网络舆情已经成为影响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文章聚焦网络舆情中大学生群体心理负向偏向的传播机制,首先概述了网络舆情的特点及其对大学生心理的影响,以及大学生群体的心理特征;随后,深入探讨了大学生心理负向偏向的形成原因,包括心理发展阶段的脆弱性、网络环境的推动作用以及社会压力与个体心理因素的综合影响;最后,详细分析了心理负向偏向在网络舆情中的传播机制,涉及信息选择与过滤、情绪感染与共鸣效应以及群体互动与从众心理等方面。期望能够深入理解大学生在网络舆情中的心理负向偏向现象,为有效管理和引导网络舆情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舆情 大学生群体 心理负向偏向 传播机制
下载PDF
新时代大学生群体积极社会心态培育路径
8
作者 陈建军 杨小婴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教育科学》 2024年第10期0089-0092,共4页
随着新时代的到来,社会的发展和变革对大学生社会心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积极的社会心态对于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提升其社会责任感以及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大学生群体积极社会心态的培育路径进行深入研究,提出理论引导... 随着新时代的到来,社会的发展和变革对大学生社会心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积极的社会心态对于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提升其社会责任感以及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大学生群体积极社会心态的培育路径进行深入研究,提出理论引导、价值认同、理性规约、提升获得感及心理疏导等培育路径,以构建大学生积极社会心态培育的系统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大学生群体 积极社会心态 培育路径
下载PDF
大学生群体Vlog中的“自我呈现”心理探析
9
作者 尹如月 《传媒论坛》 2024年第2期35-38,共4页
随着媒介技术的发展,Vlog呈现出一种糅合了观看他者、展演自我、实现社交等多重意义的新型表演空间,大学生群体凭借着较强的学习能力及表达欲望,日益成为推动Vlog发展的主力军。但是,大学生群体依托Vlog的过度“自我呈现”也带来了该群... 随着媒介技术的发展,Vlog呈现出一种糅合了观看他者、展演自我、实现社交等多重意义的新型表演空间,大学生群体凭借着较强的学习能力及表达欲望,日益成为推动Vlog发展的主力军。但是,大学生群体依托Vlog的过度“自我呈现”也带来了该群体媒介依赖、思想钝化、身份焦虑、社交过载等一系列的问题。由此可见,无论是矫正大学生群体的社交依赖,还是解决当代大学生复杂多变的心理问题,厘清大学生群体Vlog“自我呈现”的方式及背后的叙事逻辑显得尤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群体 Vlog 自我呈现
下载PDF
高校网络舆情中大学生群体的抑郁倾向及其相关因素分析
10
作者 任晓峰 《漫科学(科学教育)》 2024年第5期29-31,共3页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高校网络舆情的日益复杂,大学生群体的抑郁倾向成了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文章深入探讨了高校网络舆情对大学生抑郁倾向的影响及相关因素,研究发现,网络舆情中的负面信息会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显著压力,而对网...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高校网络舆情的日益复杂,大学生群体的抑郁倾向成了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文章深入探讨了高校网络舆情对大学生抑郁倾向的影响及相关因素,研究发现,网络舆情中的负面信息会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显著压力,而对网络舆论的过度关注进一步加重了他们的心理负担,从而增加了抑郁倾向的风险。除了网络舆情的影响,大学生的抑郁倾向还与性格特点、抗压能力、自我认知等个人因素有关。同时,家庭氛围、家庭教育方式和亲子关系等家庭因素,以及社会压力、就业压力和人际关系等社会因素也会对大学生的抑郁倾向产生重要影响。为了应对以上问题,高校应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与宣传,完善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并加强对网络舆情的监管与引导,积极营造健康的校园文化氛围,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网络舆情 大学生群体 抑郁倾向心理健康
下载PDF
大学生群体“内卷”与“躺平”的样态、成因及其调节 被引量:4
11
作者 李东娟 《青少年学刊》 2023年第4期39-45,共7页
“内卷”和“躺平”如同一对孪生子相伴而生,成为当今许多大学生群体认同的亚文化叙事及行为状态。基于半结构式访谈法,分析了大学生内卷和躺平的样态特征及其关联;总结了导致大学生内卷的四项成因;剖析了在“内卷致躺平”的外显逻辑下... “内卷”和“躺平”如同一对孪生子相伴而生,成为当今许多大学生群体认同的亚文化叙事及行为状态。基于半结构式访谈法,分析了大学生内卷和躺平的样态特征及其关联;总结了导致大学生内卷的四项成因;剖析了在“内卷致躺平”的外显逻辑下,大学生躺平的内隐本质,即奋斗动力弱化、个体目标模糊、自我价值追求中的徘徊不定。基于此,提出在价值重塑、目标构建、综合能力培养三个方面对大学生群体内卷及躺平行为进行干预调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群体 内卷 躺平 青年亚文化
下载PDF
基于消费者行为的游戏直播市场调查研究——以在校大学生群体为例
12
作者 田超 《商展经济》 2023年第23期122-125,共4页
随着游戏市场规模的逐渐扩大,游戏直播受到越来越多年轻人的欢迎。本文针对395位在校大学生的游戏直播市场进行调查发现:当下超过90%的受访大学生有过观看游戏直播的经历,其中核心用户是每月生活花费较高且爱玩游戏的男大学生;大学生主... 随着游戏市场规模的逐渐扩大,游戏直播受到越来越多年轻人的欢迎。本文针对395位在校大学生的游戏直播市场进行调查发现:当下超过90%的受访大学生有过观看游戏直播的经历,其中核心用户是每月生活花费较高且爱玩游戏的男大学生;大学生主要通过b站、抖音、斗鱼、虎牙等平台观看游戏直播,并喜欢观看以MOBA类游戏为主的游戏直播;未曾观看游戏直播的大学生尝试意愿较低,而观看过游戏直播的大学生继续观看的意愿较高。因此,营销人员应基于本次调研结果,针对大学生群体制定合适的游戏直播市场营销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戏直播 大学生群体 消费动机 用户调研 市场调查
下载PDF
鞋服直播带货中大学生群体的消费心理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孙圣雅 《中国皮革》 CAS 2023年第1期129-131,共3页
随着各行各业不断深入数字化转型,我国越来越多的鞋服企业也探索出直播带货的营销之路。为促进鞋服领域直播营销稳定持续发展并引导大学生合理消费,本文分析了鞋服直播在不同消费阶段区别于传统营销的主要特征,深入剖析了大学生群体在... 随着各行各业不断深入数字化转型,我国越来越多的鞋服企业也探索出直播带货的营销之路。为促进鞋服领域直播营销稳定持续发展并引导大学生合理消费,本文分析了鞋服直播在不同消费阶段区别于传统营销的主要特征,深入剖析了大学生群体在鞋服直播带货中的消费心理。从直播受众和鞋服企业两个角度提出借鉴性对策:增强大学生消费群体的信息筛查能力,不断促进大学生理性消费;注重鞋服直播中的主播效应,根据关键要素优化直播营销中的策略要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费心理 鞋服直播带货 大学生群体 电商营销
原文传递
基础、主线与方向:高校大学生群体抵制历史虚无主义的教育路径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世荣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5期157-166,共10页
历史虚无主义滥觞于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迄今为止经历了前后相继的三次流变。新世纪以来,历史虚无主义主要显现出“学术化导向”“文化、文艺泛化”“网络化叙事”“社会化常态”的新特征,严重影响和侵蚀大学生群体正确的价值观的形成... 历史虚无主义滥觞于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迄今为止经历了前后相继的三次流变。新世纪以来,历史虚无主义主要显现出“学术化导向”“文化、文艺泛化”“网络化叙事”“社会化常态”的新特征,严重影响和侵蚀大学生群体正确的价值观的形成。抵制历史虚无主义,从源头上廓清其消极影响,就要构建以“四个自信”教育为基础、“五个认同”教育为主线“、五观”教育为方向的“三位一体”教育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群体 历史虚无主义 四个自信 教育路径
下载PDF
大学生群体负面身体自我对自我效能感的影响
15
作者 赵梦捷 杨广柱 《大学(教学与教育)》 2023年第1期1-4,共4页
随着社会对大学生群体心理健康问题的持续关注,负面身体自我对自我效能的影响得到理论界的普遍重视,并且取得一系列相关性研究成果。负面身体自我是指个体对自己身体存在的消极属性的感知,由负面认知、情感体能及行为控制等部分构成。... 随着社会对大学生群体心理健康问题的持续关注,负面身体自我对自我效能的影响得到理论界的普遍重视,并且取得一系列相关性研究成果。负面身体自我是指个体对自己身体存在的消极属性的感知,由负面认知、情感体能及行为控制等部分构成。自我效能是指人们对自身能够符合某一领域发展要求的主观评估与积极认知情况。文章首先对大学生群体、自尊、自我效能感等概念进行界定;分析大学生负面身体自我与自我效能感的关系,认为大学生自我效能感不强的表征如下:降低对未来的分析能力,自我效能感弱化;社会认知价值存在偏差,表象化影响日益深远;缺乏长远发展目标和计划,人生没有明确的追求等;结合实践研究制定对策:优化大学生负面身体自我与自我效能感关系的对策,进一步培养强大的自信心,提升大学生群体未来自我掌控能力,建立和优化认知体系,建立更加远大的发展目标和计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群体 负面身体 自我效能感
下载PDF
大学生群体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评《大学生群体思想政治教育新论》
16
作者 刘国菊 《大学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24-124,共1页
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创新实践一直是高校教学体系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大学生群体在成长环境、心理状态、认知水平和实践经验上的显著变化,为了全面提升高校大学生思政教育的有效性,高校及教师应当做好大学生群体的观察分析,探... 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创新实践一直是高校教学体系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大学生群体在成长环境、心理状态、认知水平和实践经验上的显著变化,为了全面提升高校大学生思政教育的有效性,高校及教师应当做好大学生群体的观察分析,探讨行之有效的思政教育策略与方法。由何祥林、谢守成等共同编著的《大学生群体思想政治教育新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集中讨论了当代大学生群体的思政教育理论与思政教育方法,并通过对现象的观察、分析和总结,全面概括与阐明了大学生群体思政教育的客观规律与实践经验。该书共包含十六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思政教育 大学生群体 创新实践 分析和总结 心理状态 高校教学体系 策略与方法 认知水平
下载PDF
后疫情时代下大学生群体网络虚假信息甄别能力调查研究——以滁州学院为例
17
作者 陈娟 《新闻传播科学》 2023年第2期220-225,共6页
新冠肺炎疫情既是一次突发的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从网络信息传播而言,也是一场全球性信息疫情。其中虚假信息在网络空间内肆起,其内容形式、传播样态多元且复杂,对于作为网络原住民的大学生而言影响巨大。本文着重以“新冠疫情”为背景,... 新冠肺炎疫情既是一次突发的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从网络信息传播而言,也是一场全球性信息疫情。其中虚假信息在网络空间内肆起,其内容形式、传播样态多元且复杂,对于作为网络原住民的大学生而言影响巨大。本文着重以“新冠疫情”为背景,了解研究大学生的网络虚假信息甄别能力。从政府、媒体、高校、大学生四个方面提出提升大学生群体网络虚假信息甄别能力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疫情时代 大学生群体 网络虚假信息甄别
下载PDF
红色影视在大学生群体中的传播与传承路径探究
18
作者 崔庆淼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3年第29期61-65,共5页
红色影视是指以革命战争、革命历史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为背景的电影和电视剧作品。它通过生动的人物形象、感人的故事情节和真实的历史背景,向观众传递红色文化内涵,激发青年人对红色文化的兴趣和热爱。红色影视作品在大学生群体中的认... 红色影视是指以革命战争、革命历史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为背景的电影和电视剧作品。它通过生动的人物形象、感人的故事情节和真实的历史背景,向观众传递红色文化内涵,激发青年人对红色文化的兴趣和热爱。红色影视作品在大学生群体中的认知程度很高,这主要得益于其在教育系统中的宣传推广和青年群体对历史与文化的关注。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接班人和建设者,对红色文化有着特殊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因此他们更加愿意主动接触、理解和接受红色影视作品。该文深入挖掘红色影视在大学生群体中广泛传播并更加深入人心所面临的客观问题,旨在明晰红色影视在大学生群体中传播与传承的发展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色影视 大学生群体 传播 传承 困境 路径
下载PDF
孝文化传播的现状及策略探析——以大学生群体为例
19
作者 孙红萍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3年第16期145-148,共4页
孝老爱亲是中国历经五千多年文明传承下来的一种最宝贵的品质。建立在血缘、亲情基础上的孝文化,是几千年来维系家庭和睦、民族团结、社会和谐的精神纽带。传承几千年来生生不息的孝文化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责任,作为腹有知识、“人才兴... 孝老爱亲是中国历经五千多年文明传承下来的一种最宝贵的品质。建立在血缘、亲情基础上的孝文化,是几千年来维系家庭和睦、民族团结、社会和谐的精神纽带。传承几千年来生生不息的孝文化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责任,作为腹有知识、“人才兴国”重要力量的大学生,更是责无旁贷。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孝伦理的传承和孝文化的教育逐渐被忽视,很多大学生孝道意识缺乏,践行“孝”的习惯欠缺。该文阐述了对大学生进行孝文化传播的必要性,并尝试提出相应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孝文化 传播 现状 策略 必要性 大学生群体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