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一个引入近地层的土壤一植被-大气相互作用模式 |
赵鸣
江静
苏炳凯
符淙斌
|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
1995 |
31
|
|
2
|
年际时间尺度上全球植被与大气相互作用的诊断分析 |
李伟平
季劲钧
董文杰
刘新
|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
2008 |
6
|
|
3
|
青藏高原大气-植被相互作用的模拟试验 Ⅰ.物理通量和参数 |
吕建华
季劲钧
|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
2002 |
24
|
|
4
|
青藏高原大气-植被相互作用的模拟试验 Ⅱ.植被叶面积指数和净初级生产力 |
吕建华
季劲钧
|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
2002 |
24
|
|
5
|
大气–植被–土体相互作用:理论与机理 |
吴宏伟
|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7 |
137
|
|
6
|
一个植被模式的检验和它在陆气相互作用中的应用 |
薛永康
曾凡荣
AdamC.Schloser
SamonJ.Allen
|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
1998 |
8
|
|
7
|
大气中孤立波的相互作用 |
朱勇
|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
1996 |
0 |
|
8
|
五种TM影像大气校正模型在植被遥感中的应用 |
宋巍巍
管东生
|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8 |
7
|
|
9
|
土壤-植被-大气系统水和热传输机理及区域蒸散模型(英文) |
张永强
刘昌明
于强
|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CAS
CSCD
|
2004 |
14
|
|
10
|
绿洲-荒漠交错带潜水-土壤-植被-大气连续体水热传输模型研究 |
张展羽
苏里坦
张国华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6 |
4
|
|
11
|
基于植被光合有效辐射资料研究中国地区植被大气反馈作用 |
唐健
汤剑平
|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2 |
0 |
|
12
|
大气污染植被控制模型及应用——以湖南省益阳市为例 |
文剑平
|
《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
1990 |
2
|
|
13
|
土壤-植被-大气传输模型的组成及其耦合方法研究 |
杜妮妮
韩磊
|
《宁夏农林科技》
|
2012 |
1
|
|
14
|
植被对近地面层水热交换影响的参数化模型 |
刘树华
黄子琛
刘立超
冯金朝
|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
1995 |
13
|
|
15
|
大气作用下膨胀土边坡的动态响应数值模拟 |
陈建斌
孔令伟
郭爱国
赵艳林
|
《水利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
2007 |
20
|
|
16
|
线性和非线性光谱混合模型模拟土壤、植被混合光谱的效果分析 |
罗红霞
龚健雅
|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05 |
10
|
|
17
|
大气作用下膨胀土地基的水分迁移与胀缩变形分析 |
赵艳林
曾召田
吕海波
|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
2011 |
7
|
|
18
|
植被对近地面层水热交换影响的参数化模型(英文) |
刘树华
|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96 |
0 |
|
19
|
中国季风区植被净初级生产力对东亚夏季风的响应机理研究 |
李悦悦
黄玫
季劲钧
巩贺
|
《气候与环境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
2015 |
4
|
|
20
|
气候变化对中国植被可能影响的模拟 |
赵茂盛
Ronald P.Neilson
延晓冬
董文杰
|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
2002 |
7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