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8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I3K/Akt-FoxO1在COPD炎症机制中的作用及大环内酯类药物的重要作用
1
作者 张桂新 唐君媛 孙雪皎 《临床肺科杂志》 2023年第10期1568-1571,共4页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一种慢性的炎性疾病,其特点是持续的气流受限,吸烟则是其最主要的危险因素[1]。香烟中的烟草烟雾会使炎症细胞,如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CD8+T细胞活化,释放出各种前体...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一种慢性的炎性疾病,其特点是持续的气流受限,吸烟则是其最主要的危险因素[1]。香烟中的烟草烟雾会使炎症细胞,如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CD8+T细胞活化,释放出各种前体炎症因子,从而造成慢性全身炎症反应,而慢性炎症反应则是COPD发展的重要因素[2]。持续的炎症反应进一步促进了COPD的发展,且累及全身多个器官[3]。然而,COPD炎症机制较为复杂,目前尚不完全明确。因此,深入探讨COPD炎症发生与发展的机制,对防治COPD、改善患者预后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性疾病 慢性炎症反应 全身炎症反应 炎症细胞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FOXO1 大环内酯类药物 中性粒细胞
下载PDF
大环内酯类药物治疗小儿过敏性咳嗽的临床观察
2
作者 郭伟 《智慧健康》 2023年第24期84-87,共4页
目的 探究使用大环内酯类药物治疗小儿过敏性咳嗽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80例过敏性咳嗽的患儿,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参照组,每组40例。参照组患儿使用传统的药物治疗方式,观察组患儿采用大环内酯... 目的 探究使用大环内酯类药物治疗小儿过敏性咳嗽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80例过敏性咳嗽的患儿,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参照组,每组40例。参照组患儿使用传统的药物治疗方式,观察组患儿采用大环内酯类药物进行治疗,详细记录两组患儿治疗期间病情变化,以及临床各项指标数据等,并对比临床效果。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儿血常规各项数据指标均显著优于参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不良反应总发生率,较参照组更低(P<0.05);除此之外,观察组患儿在治疗过后临床疗效远远优于参照组(P<0.05)。结论 采用大环内酯类药物治疗小儿过敏性咳嗽,能够有效地优化患儿血常规各项指标,降低临床中不良反应发生的概率,同时显著地提升治疗效果,使患儿能够快速地恢复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环内酯类药物 儿科疾病 小儿过敏性咳嗽
下载PDF
液相色谱-电喷雾串联质谱测定蜂蜜中8种大环内酯类药物残留 被引量:30
3
作者 徐锦忠 吴宗贤 +6 位作者 杨雯筌 杨功俊 陈正行 丁涛 沈崇钰 吴斌 蒋原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66-170,共5页
建立了蜂蜜中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红霉素(ERM)、罗红霉素(ROM)、替米卡星(TIL)、泰乐菌素(TYL)、北里霉素(KIT)、交沙霉素(JOS)、竹桃霉素 (OLM)及螺旋霉素Ⅰ(SPM-Ⅰ)的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串联质谱(LC-ESI-MS/MS)检测方... 建立了蜂蜜中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红霉素(ERM)、罗红霉素(ROM)、替米卡星(TIL)、泰乐菌素(TYL)、北里霉素(KIT)、交沙霉素(JOS)、竹桃霉素 (OLM)及螺旋霉素Ⅰ(SPM-Ⅰ)的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串联质谱(LC-ESI-MS/MS)检测方法.样品经固相萃取提取、净化、反相液相色谱分离后进行质谱分析, 在选择反应监测模式(SRM) 下进行特征母-子离子对信号采集.根据保留时间和母离子及两个特征子离子信息进行定性分析,以基峰离子进行定量.大环内酯类残留的检出限(S/N=3) 为 0.2 μg/kg,定量限为1.0 μg/kg,在5.0~200 μg/L时峰强度与质量浓度的线性关系良好(R2>0.99).在2.0、10.0、20.0和40.0 μg/kg 4个添加水平下, 除个别药物外,大环内酯类的平均回收率范围为60%~130%;日内RSD<10%,日间RSD<15%.结果表明,该法简单、灵敏,特异性强,适用于蜂蜜中大环内酯类药物残留的分析确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环内酯类药物 蜂蜜 残留 固相萃取 液相色谱-质谱
下载PDF
动物源性食品中大环内酯类药物前处理及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4
作者 周伟娥 张元 +5 位作者 李伟青 李绍辉 蒋受军 李红娜 郑阳 张峰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241-247,共7页
大环内酯类药物是兽药中重要一员,在临床及兽药领域等均得到广泛应用,但兽药残留危害人类健康。文中对国内外测定动物源性食品中大环内酯类兽药残留前处理技术和检测方法进行了综述。前处理方法包括:溶剂萃取、固相萃取、加压液体萃取... 大环内酯类药物是兽药中重要一员,在临床及兽药领域等均得到广泛应用,但兽药残留危害人类健康。文中对国内外测定动物源性食品中大环内酯类兽药残留前处理技术和检测方法进行了综述。前处理方法包括:溶剂萃取、固相萃取、加压液体萃取、中空纤维液相微萃取、基质固相分散萃取技术等;检测方法包括:微生物法、薄层色谱法(thin layer chromatography,TLC)、紫外分光光度法(ultraviolet spectroscopy,UV)、毛细管电泳-电化学法(capillary electrophoresis-electrochemical method,CE-ECL),气相色谱法(gas chromatography,GC)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graphy,GC-MS)、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和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liquid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um,HPLC-MS/MS)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源性食品 大环内酯类药物 前处理 检测方法
下载PDF
溶脲脲原体对大环内酯类药物的敏感性分析 被引量:33
5
作者 曾焱华 吴移谋 +3 位作者 余敏君 姚艳冰 尹卫国 黄澍杰 《中国抗感染化疗杂志》 2003年第3期152-154,共3页
目的:检测溶脲脲原体(Uu)对14环(红霉素和罗红霉素)、15环(阿奇霉素)和16环(交沙霉素和吉他霉素)大环内酯类药物的敏感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检测了5种大环内酯类药物对203株Uu的最低抑菌浓度(MIC)。... 目的:检测溶脲脲原体(Uu)对14环(红霉素和罗红霉素)、15环(阿奇霉素)和16环(交沙霉素和吉他霉素)大环内酯类药物的敏感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检测了5种大环内酯类药物对203株Uu的最低抑菌浓度(MIC)。结果:203株Uu对红霉素、罗红霉素、阿奇霉素、交沙霉素和吉他霉素的耐药率分别为:11.8%、7.4%、6.9%、3.9%和3.5%。在5种药物中,交沙霉素和吉他霉素抗Uu活性最强,MIC_(50)分别为0.125mg/L和0.5 mg/L,MIC_(90)分别为0.5mg/L和1mg/L,其次为阿奇霉素,MIC_(50)和MIC_(90)分别为2mg/L和4mg/L,红霉素和罗红霉素抗Uu活性较弱,MIC_(50)均为4mg/L,MIC_(90)均为8mg/L。结论:对Uu对大环内酯类药物存在不同程度的耐药;16环大环内酯类药物交沙霉素和吉他霉素抗Uu活性强于14环和15环大环内酯类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脲脲原体 大环内酯类药物 敏感性分析 红霉素 罗红霉素
下载PDF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牛奶和奶粉中6种大环内酯类药物的残留量 被引量:7
6
作者 郭春海 陈瑞春 +1 位作者 艾连峰 刘宝圣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79-82,86,共5页
建立了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测定牛奶和奶粉中6种大环内酯类药物(螺旋霉素、吡利霉素、竹桃霉素、替米卡星、红霉素和泰乐菌素)残留量的分析方法。采用乙腈提取目标物,OasisHLB固相萃取柱净化提取液,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测定,外标法定量。牛奶... 建立了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测定牛奶和奶粉中6种大环内酯类药物(螺旋霉素、吡利霉素、竹桃霉素、替米卡星、红霉素和泰乐菌素)残留量的分析方法。采用乙腈提取目标物,OasisHLB固相萃取柱净化提取液,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测定,外标法定量。牛奶中6种大环内酯类药物的检测低限(LOQ)为1μg/kg,奶粉的LOQ为8μg/kg。6种分析物在0~100μg/L的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线性,线性相关系数>0.992。方法在三个水平的添加回收率在81.5%~96.1%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在3.29%~9.96%之间。方法回收率高、重现性好,适用于牛奶、奶粉等样品中大环内酯类药物残留的定量及确证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大环内酯类药物 兽药残留 牛奶 奶粉
原文传递
固相萃取净化/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饲料中7种大环内酯类药物含量 被引量:9
7
作者 龚兰 栾枫婷 +5 位作者 温天锐 陈明 邓博文 张泽璟 魏瑞成 王冉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874-880,共7页
建立了添加剂预混合饲料、精料补充饲料、配合饲料和浓缩饲料中7种大环内酯类药物(替米考星、罗红霉素、螺旋霉素、泰乐菌素、红霉素、克拉霉素和阿奇霉素)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PLC-MS/MS)测定方法。饲料样品经1%氨化乙腈提取,... 建立了添加剂预混合饲料、精料补充饲料、配合饲料和浓缩饲料中7种大环内酯类药物(替米考星、罗红霉素、螺旋霉素、泰乐菌素、红霉素、克拉霉素和阿奇霉素)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PLC-MS/MS)测定方法。饲料样品经1%氨化乙腈提取,Oasis PRiME HLB固相萃取柱净化后,采用ACQUITY UPLC BEH C18色谱柱(2.1 mm×100 mm,1.7μm)分离,以0.1%甲酸水-乙腈为流动相梯度洗脱,电喷雾离子源正离子模式下检测,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替米考星、螺旋霉素和红霉素的线性范围为0.5~50μg/L(r2>0.99),罗红霉素、泰乐菌素、克拉霉素和阿奇霉素的线性范围为0.25~50μg/L(r2>0.99);7种待测物的检出限(LOD)为1.25~2.5μg/kg,定量下限为2.5~5.0μg/kg,5、10、50μg/kg 3个加标浓度下的平均回收率为61.4%~103%,批内和批间相对标准偏差为0.43%~15%。该方法简便、快速、灵敏,基质干扰小,适用于各类饲料中大环内酯类药物的常规监测和定量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环内酯类药物 饲料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固相萃取
下载PDF
大环内酯类药物治疗慢性鼻-鼻窦炎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0
8
作者 杨欢欢 舒畅 孙常领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CSCD 2014年第4期174-176,共3页
目的探讨大环内酯类药物治疗慢性鼻-鼻窦炎不伴鼻息肉(chronic rhinosinusitis without nasal polyp,CRSsNP)的临床疗效。方法对82例成人CRSsNP患者按照鼻窦CT评分严重情况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41例。治疗组给予布地奈德喷... 目的探讨大环内酯类药物治疗慢性鼻-鼻窦炎不伴鼻息肉(chronic rhinosinusitis without nasal polyp,CRSsNP)的临床疗效。方法对82例成人CRSsNP患者按照鼻窦CT评分严重情况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41例。治疗组给予布地奈德喷鼻,2次/d,克拉霉素250 mg口服,1次/d,连续3个月;对照组予布地奈德喷鼻,2次/d。所有患者均每1个月进行1次肝肾功能评估,观察比较两组用药前、后主观客观指标的变化(视觉模拟量表评分,鼻内镜检查Lund-Kennedy评分,鼻窦CT扫描评分)。结果治疗组所有患者视觉模拟量表评分、鼻内镜检查Lund-Kennedy评分及鼻窦CT扫描评分均明显下降(t=23.79、31.69、26.06,P均<0.05),与对照组比较(t=10.42、13.28、10.17,P均<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大环内酯类药物能有效控制CRSsNP的症状,特别对于激素治疗不敏感的患者,不适于手术的患者更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窦炎 治疗结果 大环内酯类药物
下载PDF
东北地区猪链球菌对大环内酯类药物耐药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李晓云 赵志慧 +2 位作者 闫明 李一经 李艳华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612-617,共6页
采用微量稀释法及双纸片扩散法测定了28株猪链球菌(S.suis)对大环内酯类药物的耐药性和耐药表型,红霉素、阿奇霉素和泰乐菌素耐药率分别为92.8%、92.8%和89.3%,耐药表型以内在型(cMLSB)为主。利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红霉素耐药基因er... 采用微量稀释法及双纸片扩散法测定了28株猪链球菌(S.suis)对大环内酯类药物的耐药性和耐药表型,红霉素、阿奇霉素和泰乐菌素耐药率分别为92.8%、92.8%和89.3%,耐药表型以内在型(cMLSB)为主。利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红霉素耐药基因erm和mef,对ermA/B/C分型扩增、克隆、测序,26株菌扩增到ermB基因,16株菌扩增到ermA基因,其中15株同时扩增到ermB和ermA基因,1株未扩增到这两种基因的任一种;28株猪链球菌中均未扩增到ermC和mef基因。16株菌的ermA基因核苷酸序列与GenBank中同源序列同源性为83%~100%,氨基酸序列与参照序列(X03216.1)相比突变点较多,有11株菌在34个位点处同时发生了改变;26株菌的ermB基因核苷酸序列与GenBank中同源序列相似性为98%~100%,氨基酸序列与参照序列(AY183117.1)相比突变点较少,与参照序列完全一致的有7株,其余株仅1~3个氨基酸不同。说明本地区猪链球菌对大环内酯类药物耐药情况很严重,耐药基因为甲基化酶ermA和/或ermB,ermA基因突变点较多,ermB基因相对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链球菌 大环内酯类药物 耐药机制
下载PDF
肺炎支原体对大环内酯类药物耐药研究 被引量:14
10
作者 马晓丽 郑跃杰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596-597,共2页
大环内酯类药物(ML)是目前治疗儿童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MP)感染的一线用药。然而近十余年来,发现越来越多的MP耐ML。为了解深圳地区MP对ML的耐药情况,我们通过检测MP基因突变位点,对深圳市儿童医院呼吸科住院的M... 大环内酯类药物(ML)是目前治疗儿童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MP)感染的一线用药。然而近十余年来,发现越来越多的MP耐ML。为了解深圳地区MP对ML的耐药情况,我们通过检测MP基因突变位点,对深圳市儿童医院呼吸科住院的MP感染患儿进行耐药检测,并且比较耐药和非耐药患儿的临床特征、治疗效果及转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环内酯类药物 肺炎支原体 药物耐药 MP感染 基因突变位点 耐药检测 儿童医院 治疗效果
下载PDF
大环内酯类药物对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膜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10
11
作者 彭程 肖永红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286-289,共4页
采用聚碳酸酯过滤膜或聚丙烯酰胺膜制备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膜 ,计数滤膜菌落并用扫描电镜观察 ,研究大环内酯类及抗铜绿假单胞菌药物对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膜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未经药物作用的滤膜菌落计数比较 ,阿奇霉素 2 mg/ L 和红霉... 采用聚碳酸酯过滤膜或聚丙烯酰胺膜制备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膜 ,计数滤膜菌落并用扫描电镜观察 ,研究大环内酯类及抗铜绿假单胞菌药物对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膜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未经药物作用的滤膜菌落计数比较 ,阿奇霉素 2 mg/ L 和红霉素 2 mg/ L 可使生物膜内细菌由 10 1 0 CFU/ cm2降至 10 3.3和 10 3.7CFU/ cm2 ;阿奇霉素 (2 mg/ L )分别与头孢他啶 (0 .0 6 2 5 mg/ L )、亚胺培南 (0 .5 mg/ L )、美洛培南 (0 .2 5 mg/ L )、阿米卡星 (0 .0 6 2 5 mg/ L )、环丙沙星 (0 .0 0 4mg/ L )合用后 ,生物膜内细菌降至 10 1 .5~ 10 3.8CFU / cm2 ;红霉素与上述药物合用后 ,生物膜内细菌降至 10 2 .8~ 10 5.5CFU/ cm2 ;麦迪霉素 32 mg/ L、抗铜绿假单胞菌药物单用或两者联合应用 ,菌量为 10 8.1~ 10 1 1 .5CFU/ cm2。扫描电镜观察与菌落计数结果一致。表明红霉素、阿奇霉素能抑制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膜的形成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环内酯类药物 铜绿假单胞菌 生物膜 聚碳酸酯
下载PDF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配合饲料中大环内酯类药物 被引量:4
12
作者 杜国辉 姜海芳 +3 位作者 焦燕 崔向珍 郑雪凌 张应龙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6期104-107,共4页
试验建立配合饲料中大环内酯类药物(红霉素、罗红霉素、竹桃霉素、泰乐菌素、替米考星、交沙霉素)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方法。试验所用样品经用乙腈提取,磷酸盐缓冲液稀释,HLB固相萃取柱净化,BEH C18 column(2.1 mm×50 mm... 试验建立配合饲料中大环内酯类药物(红霉素、罗红霉素、竹桃霉素、泰乐菌素、替米考星、交沙霉素)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方法。试验所用样品经用乙腈提取,磷酸盐缓冲液稀释,HLB固相萃取柱净化,BEH C18 column(2.1 mm×50 mm,1.7μm)色谱柱分离,0.1%甲酸水-乙腈梯度洗脱,电喷雾离子源正离子模式分析,外标法定量。结果显示,配合饲料中大环内酯类药物在10~100μg/kg添加水平下的回收率为72.7%~95.0%,RSD为1.3%~9.5%,方法的定量限为10μg/kg。研究表明,试验样品前处理过程简单、准确度及灵敏度较高,适用于配合饲料中大环内酯类药物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效液相-串联质谱法 配合饲料 大环内酯类药物
原文传递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蜂蜜中8种大环内酯类药物残留的不确定度评定 被引量:3
13
作者 申雪丽 陈瑞 +3 位作者 周靓静 莫卫民 钱鸣蓉 吴俐勤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17年第5期1714-1720,共7页
目的对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LC-MS/MS)测定蜂蜜中8种大环内酯类药物残留的测量不确定度进行评定。方法根据JJF1059.1-2012《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对LC-MS/MS法测定蜂蜜中大环内酯... 目的对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LC-MS/MS)测定蜂蜜中8种大环内酯类药物残留的测量不确定度进行评定。方法根据JJF1059.1-2012《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对LC-MS/MS法测定蜂蜜中大环内酯类药物残留的测量不确定度进行评定,建立数学模型,确定不确定度的来源和大小,最终进行合成和扩展。结果本方法中测量不确定度的主要来源为校准曲线拟合、仪器的定量校准和回收率的精密度。当包含因子k=2时,螺旋霉素、替米考星、竹桃霉素、红霉素、泰乐菌素、吉他霉素、交沙霉素、罗红霉素的测定结果分别为:(9.02±0.81)、(9.26±0.63)、(9.79±0.68)、(9.47±0.59)、(9.75±0.82)、(9.16±0.70)、(9.59±0.60)、(9.84±0.68)μg/kg。结论本方法可为评定食品源中大环内酯类药物残留量的测定结果和方法的可靠性提供科学依据;在实际检测过程中,痕量残留分析要得到精确、可靠的测量结果,需要有良好的仪器维护、完善的样品前处理过程和实验人员的精准操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确定度 大环内酯类药物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蜂蜜
原文传递
大环内酯类药物在呼吸系统非感染疾病的应用 被引量:10
14
作者 程书权 郭长海 《医药导报》 CAS 2005年第6期509-512,共4页
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的抗炎、抗幽门螺杆菌、促胃肠动力和免疫调控作用是近年倍受关注的热点话题,红霉素及其衍生物罗红霉素、克拉霉素、阿奇霉素在鼻息肉、鼻窦支气管综合征、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胃食管反流相... 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的抗炎、抗幽门螺杆菌、促胃肠动力和免疫调控作用是近年倍受关注的热点话题,红霉素及其衍生物罗红霉素、克拉霉素、阿奇霉素在鼻息肉、鼻窦支气管综合征、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胃食管反流相关性哮喘、肺黏液物质阻塞症、肺纤维化等呼吸系非感染性疾病中均有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环内酯类药物 呼吸系统 非感染疾病 免疫调控
下载PDF
空肠弯曲杆菌对氟喹诺酮类和大环内酯类药物耐药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5
作者 蒋月 盛鹏飞 张陆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924-928,共5页
目的空肠弯曲杆菌是一种重要的人兽共患病原体,可以引起人和动物的多种疾病。关于空肠弯曲杆菌对氟喹诺酮和大环内酯类药物的耐药情况广泛报道,本文就空肠弯曲杆菌对大环内酯类和氟喹诺酮类耐药机制做一综述,对空肠弯曲杆菌大环内酯类... 目的空肠弯曲杆菌是一种重要的人兽共患病原体,可以引起人和动物的多种疾病。关于空肠弯曲杆菌对氟喹诺酮和大环内酯类药物的耐药情况广泛报道,本文就空肠弯曲杆菌对大环内酯类和氟喹诺酮类耐药机制做一综述,对空肠弯曲杆菌大环内酯类和氟喹诺酮类耐药机制的深入认识有助于该菌的控制,并为食品安全和人类健康提供重要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肠弯曲杆菌 氟喹诺酮药物 大环内酯类药物 耐药机制
下载PDF
14、15环-大环内酯类药物在清除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膜中的作用 被引量:9
16
作者 张晓冬 彭程 肖永红 《西部医学》 2005年第6期548-550,共3页
目的研究14、15环-大环内酯类药物及抗铜绿假单胞菌药物对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膜的清除作用。方法以硅胶片制备生物膜后,与不同抗生素相互作用一定的时间后,进行硅胶片菌落计数,观察药物对细菌生物膜的清除作用。结果MH空白对照组各时间段... 目的研究14、15环-大环内酯类药物及抗铜绿假单胞菌药物对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膜的清除作用。方法以硅胶片制备生物膜后,与不同抗生素相互作用一定的时间后,进行硅胶片菌落计数,观察药物对细菌生物膜的清除作用。结果MH空白对照组各时间段的BF内细菌存活率没有显著差异,单加M PM、AM K和M PM、AM K与M DM联合用药处理组的BF内细菌存活率与空白对照组相近。M PM、AM K与AZ或EM组合用药处理组的BF内细菌存活率在各时间段明显下降。结论红霉素、阿奇霉素可增强抗铜绿假单胞菌药物对生物膜的渗透性,对抗铜绿假单胞菌药物杀灭生物膜内细菌有增效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环内酯类药物 铜绿假单胞菌 生物膜
下载PDF
大环内酯类药物对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膜的作用 被引量:17
17
作者 彭程 肖永红 《中国抗感染化疗杂志》 2001年第1期7-9,共3页
目的 :研究大环内酯类药物对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膜的影响。方法 :用高分子膜片制备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膜 ,计数滤膜菌落与扫描电镜观察 ,观察大环内酯类药物对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膜形成前后的影响及对已形成生物膜的清除作用。结果 :2mg/L阿... 目的 :研究大环内酯类药物对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膜的影响。方法 :用高分子膜片制备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膜 ,计数滤膜菌落与扫描电镜观察 ,观察大环内酯类药物对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膜形成前后的影响及对已形成生物膜的清除作用。结果 :2mg/L阿奇霉素、2mg/L红霉素可抑制生物膜的形成 ,生物膜菌落计数由对照 1 0 .0× 1 0 9cfu/cm2 ,分别降至 1 .9× 1 0 3cfu/cm2 、5 .0× 1 0 3cfu/cm2 。麦迪霉素作用不明显 ;单用阿奇霉素、红霉素及麦迪霉素不能清除已形成的生物膜 ,但阿奇霉素、红霉素与环丙沙星协同作用 ,可使已形成生物膜中细菌下降至 0 .9%~ 2 .2 %。电镜观察与上述结果一致。结论 :红霉素、阿奇霉素能抑制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膜的形成 ,增强环丙沙星对生物膜的渗透性 ,增强其杀灭生物膜内细菌的作用 ,清除生物膜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环内酯类药物 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膜 高分子膜片 菌落计数 扫描电镜
下载PDF
大环内酯类药物联合清开灵注射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体外抗菌活性 被引量:4
18
作者 蔡长春 李景苏 侯艳宁 《医药导报》 CAS 2007年第6期678-679,共2页
目的评价7种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与清开灵注射液联合体外抗金黄色葡萄球菌(金葡菌)协同作用。方法采用试管稀释法分别检测7种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及清开灵注射液对临床分离金葡菌最小抑菌浓度(MIC值)及联合用药后的MIC值。结果7种大环内... 目的评价7种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与清开灵注射液联合体外抗金黄色葡萄球菌(金葡菌)协同作用。方法采用试管稀释法分别检测7种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及清开灵注射液对临床分离金葡菌最小抑菌浓度(MIC值)及联合用药后的MIC值。结果7种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分别与清开灵注射液联合后,对金葡菌的MIC值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其中乙酰螺旋霉素、吉他霉素、乙酰麦迪霉素与清开灵注射液联合后的抑菌活性明显增强。结论大环内酯类药物与清开灵注射液联合应用可提高对金葡菌的抗菌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环内酯类药物 清开灵注射液 药物疗法 联合
下载PDF
猪链球菌对大环内酯类药物耐药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9
作者 李晓云 苑青艳 +1 位作者 闫明 李艳华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2008年第6期80-83,共4页
随着养猪业的迅速发展,猪链球菌病也在世界范围内广泛传播。大环内酯类药物在养猪业中的广泛应用也使其耐药性随之产生,国内外猪链球菌对大环内酯类的耐药性较严重,耐药率达50%以上。目前国内外已报道的猪链球菌对大环内酯类耐药基因包... 随着养猪业的迅速发展,猪链球菌病也在世界范围内广泛传播。大环内酯类药物在养猪业中的广泛应用也使其耐药性随之产生,国内外猪链球菌对大环内酯类的耐药性较严重,耐药率达50%以上。目前国内外已报道的猪链球菌对大环内酯类耐药基因包括ermA、ermB、ermC和mefA,其中最常见的是ermB基因编码的内在型(cMLSB)耐药。大环内酯类耐药性特点表现为多重耐药株(MDR)占很大比例且与菌株血清型之间可能存在相关性。耐药基因erm及mef均为获得性耐药基因,位于转座子内,或由质粒携带,可在细菌间广泛传播。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加强耐药性监测,开发新药以及疫苗等对于减缓耐药性的产生和传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链球菌 大环内酯类药物 耐药机制
下载PDF
大环内酯类药物的抗生素后效应 被引量:34
20
作者 刘庆锋 《国外医药(抗生素分册)》 CAS 1997年第3期229-232,F004,共5页
大环内酯类抗苗药物临床应用较为广泛,因分子中含大内酯环结构而得名,多数由链霉菌产生。因其为抑菌剂,又有一定的不良反应,使用上受到一定限制。近年来,由于支原体、衣原体、军团苗感染有所增加,又由于罗红霉素、阿齐霉素以及克... 大环内酯类抗苗药物临床应用较为广泛,因分子中含大内酯环结构而得名,多数由链霉菌产生。因其为抑菌剂,又有一定的不良反应,使用上受到一定限制。近年来,由于支原体、衣原体、军团苗感染有所增加,又由于罗红霉素、阿齐霉素以及克拉霉素等一批抗菌谱广、能耐酸、生物利用度高、半衰期长的大环内酯类品种先后开发成功,使大环内醋类重又获得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环内酯类药物 临床应用 抗生素后效应 阿齐霉素 罗红霉素 苗药 衣原体 品种 抑菌剂 链霉菌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