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0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62例老年人大细胞性贫血病因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谢守军 王娜 +2 位作者 宗春光 赵维川 武英伟 《检验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811-813,共3页
目的探讨老年人大细胞性贫血的病因.方法对162例60岁以上,血红蛋白(Hb)<100 g/L,平均红细胞容积(MCV)>100fl,并进行骨髓穿刺检查的老年患者的实验室及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62例中,初诊为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MA)和/... 目的探讨老年人大细胞性贫血的病因.方法对162例60岁以上,血红蛋白(Hb)<100 g/L,平均红细胞容积(MCV)>100fl,并进行骨髓穿刺检查的老年患者的实验室及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62例中,初诊为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MA)和/或混合性贫血54例,感染/风湿免疫性疾病(RID)18例,非霍奇金淋巴瘤(NHL)9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40例,高度疑似MDS 2例,白血病/骨髓瘤18例,未明原因者23例.对其中19例未明原因者随访6个月~49个月,确诊为营养性MA 1例,风湿免疫性疾病3例,非霍奇金淋巴瘤2例,MDS 6例,意义未定的特发性血细胞减少(ICUS)7例.结论 老年大细胞性贫血最常见的病因是MA、RID以及淋巴和造血组织肿瘤.初诊未明原因者中MDS比例较高,应密切随访,及早确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细胞性贫血 病因 老年人
下载PDF
血细胞多参数联合分析在大细胞性贫血疾病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6
2
作者 石磊 骆志成 +1 位作者 王慧 张明昕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CAS 2017年第11期1221-1224,1228,共5页
目的探讨血细胞多参数联合分析在大细胞性贫血疾病中的临床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用Sysmex XE-5000型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对急性白血病(AL)组42例、溶血性贫血(HA)组30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组27例、巨幼细胞性贫血(MA)组24例... 目的探讨血细胞多参数联合分析在大细胞性贫血疾病中的临床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用Sysmex XE-5000型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对急性白血病(AL)组42例、溶血性贫血(HA)组30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组27例、巨幼细胞性贫血(MA)组24例、再生障碍性贫血(AA)组16例,多发性骨髓瘤(MM)组15例及健康组50例的抗凝静脉血标本进行红细胞参数(HGB、MCV、MCH、MCHC、RDW-CV)、网织红细胞参数(Het%、LFR、MFR、HFR、Ret-He、IRF)及血小板相关参数(PLT、MPV、PDW、IPF)检测,并作统计分析大细胞性贫血患者各参数的分布规律及临床鉴别诊断。结果 (1)所有疾病贫血患者组的RDW-CV值均高于正常对照组,HA组RDW-CV与其他疾病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所有疾病贫血患者组的MFR、HFR、IRF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LFR低于正常对照组,HA组的MFR、HFR、IRF显著高于其他疾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L、HA、MA、MM组的Ret-He均升高,MDS组与其他疾病组比较,Ret-He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DS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Ret-He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MDS组患者PDW值均高于其余各疾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细胞相关参数是诊断大细胞性贫血疾病的重要依据,对于不同大细胞性贫血疾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为临床医生提供有方向地选择特异性诊断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参数 大细胞性贫血 诊断
下载PDF
血细胞多参数分析在大细胞性贫血疾病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2
3
作者 汤俊峰 卢爱微 +2 位作者 朱红梅 卓德祥 郑巧珅 《吉林医学》 CAS 2022年第3期793-795,共3页
目的:研究血细胞多参数分析在大细胞性贫血疾病诊断方面的参考价值。方法:选取收治的30例再生障碍性贫血,28例巨幼细胞性贫血,33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31例溶血性贫血患者,分别纳入再生障碍性贫血组、巨幼细胞性贫血组、骨髓增生异常综... 目的:研究血细胞多参数分析在大细胞性贫血疾病诊断方面的参考价值。方法:选取收治的30例再生障碍性贫血,28例巨幼细胞性贫血,33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31例溶血性贫血患者,分别纳入再生障碍性贫血组、巨幼细胞性贫血组、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组与溶血性贫血组,以健康体检的30名人员作为对照组,测定五组人员的血细胞多参数并予以分析。结果:RDW-CV指标方面:四组患者均高于对照组,溶血性贫血组高于再生障碍性贫血组、巨幼细胞性贫血组、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IRF、HFR、MFR指标方面,四组患者均高于对照组,LFR指标方面,四组患者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et-He指标方面,巨幼细胞性贫血组、溶血性贫血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细胞中红细胞参数、网织红细胞参数、血小板参数等多参数分析可为大细胞性贫血疾病鉴别与诊断提供依据,为患者的尽早治疗创造有利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参数 网织红细胞参数 血小板参数 大细胞性贫血 疾病诊断
下载PDF
大细胞性贫血的病因及形态学观察 被引量:6
4
作者 张霞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0年第6期77-78,共2页
目的:探讨大细胞性贫血(macrocytosis,MCV≥100fl,男性成人Hb<125g/L,女性成人Hb<105g/L)的病因及形态学观察分析。方法:利用SYS-1800I血常规分析仪对2007年1月~2008年6月503例贫血患者进行筛查,共发现大细胞性贫血70例,收集70... 目的:探讨大细胞性贫血(macrocytosis,MCV≥100fl,男性成人Hb<125g/L,女性成人Hb<105g/L)的病因及形态学观察分析。方法:利用SYS-1800I血常规分析仪对2007年1月~2008年6月503例贫血患者进行筛查,共发现大细胞性贫血70例,收集70例大细胞性贫血患者详细的临床资料,同时进行血常规、外周血细胞形态学、骨髓细胞学、叶酸和维生素B12测定等实验室检测。结果:本组70例大细胞性贫血中,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所致的大细胞性贫血成为第一位,且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和其他大细胞性贫血在细胞形态方面改变有一定的重叠性。结论:MDS形态学改变复杂、诊断困难、缺乏特异性。在诊断过程中,应在细胞形态学的基础上,灵活运用其他检查,并密切结合临床以作出正确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细胞性贫血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细胞形态学
下载PDF
109例大细胞性贫血儿童的鉴别诊断
5
作者 蓝引乐 余颖芳 《浙江预防医学》 2008年第5期50-50,54,共2页
关键词 大细胞性贫血 鉴别诊断 骨髓造血功能衰竭 全血细胞减少症 再生障碍性贫血 儿童 淋巴结肿大 反复感染
下载PDF
133例老年大细胞性贫血的病因分析及实验室指标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4
6
作者 周栋 慕俐君 +2 位作者 张旗 黄丹 陈雪瑜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202-207,共6页
目的:探讨老年大细胞性贫血的病因,分析对比各类贫血患者的实验室指标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33例年龄> 60岁,血红蛋白<100 g/L,平均红细胞体积(MCV)> 100 fl并进行了骨髓细胞学检查的患者,按疾病种类进行分组,并进一步检查胆红... 目的:探讨老年大细胞性贫血的病因,分析对比各类贫血患者的实验室指标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33例年龄> 60岁,血红蛋白<100 g/L,平均红细胞体积(MCV)> 100 fl并进行了骨髓细胞学检查的患者,按疾病种类进行分组,并进一步检查胆红素、乳酸脱氢酶、叶酸、维生素B12及血清铁蛋白(Serum Ferritin,SF)等实验室指标,对其结果进行分析。结果:133例老年大细胞性贫血患者中,营养性巨幼细胞贫血(megaloblastic anemia,MA)、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 syndrome,MDS)、白血病/骨髓瘤(leukemia/multiple myeloma,AL/MM)、溶血性贫血(hemolytic anemia,HA)、免疫性全血细胞减少(immunorelated pancytopen,IP)、再生障碍性贫(aplastic anemia,AA)以及诊断不明确者分别42、27、19、13、12、8和5例。HA主要以单纯贫血为主(P <0.01),MA、AML/MM、IP、AA以3系减少为主(P <0.01),MDS以贫血伴有白细胞减少多见(P=0.007)。HA组MCV/RDW值升高最显著,MA组次之(P <0.01)。LDH在MA组升高显著且与其他各组比较差异显著(P均<0.01)。HA组RC、IBIL升高显著,与其他各组相比差异显著(P均<0.05)。叶酸及维生素B12水平在各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 0.05,P> 0.05)。MDS及AML/MM组SF值均明显升高,但2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 0.05),而与其他各组比较差异显著(P <0.05),其他各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 0.05)。结论:老年大细胞性贫血常见病因是巨幼细胞性贫血、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白血病、溶血性贫血等疾病。综合MCV/RDW、RC、LDH、IBIL、SF、维生素B12及叶酸等实验室检查可提高其诊断的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大细胞性贫血 实验室诊断 诊断价值
原文传递
血细胞多参数联合分析在大细胞性贫血疾病中的诊断价值
7
作者 廖莎莎 《当代医学》 2021年第13期158-159,共2页
目的研究血细胞多参数联合分析在大细胞性贫血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2月本院收治的80例大细胞性贫血疾病患者及同期40名正常体检者(正常组)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大细胞性贫血疾病患者依据不同类型分为急性白血病组(A... 目的研究血细胞多参数联合分析在大细胞性贫血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2月本院收治的80例大细胞性贫血疾病患者及同期40名正常体检者(正常组)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大细胞性贫血疾病患者依据不同类型分为急性白血病组(AL组,n=14)、骨髓增生异常组(MDS组,n=16)、再生障碍性贫血组(HA组,n=14)、巨幼细胞性贫血组(MA组,n=13)、溶血性贫血组(AA组,n=12)和多发性骨髓瘤组(MM组,n=11),所有受试者均接受XE-2100型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进行检测,比较各组检测结果。结果AL组、MDS组、HA组、MA组、AA组、MM组患者RDW-CV指标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AL组、MDS组、HA组、MA组、AA组、MM组患者MFR、IRF指标高于正常组,LFR指标低于正常组(P<0.05)。HA组PDW指标高于其他疾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血细胞多参数联合分析在大细胞性贫血疾病中的诊断价值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多参数 大细胞性贫血 诊断
下载PDF
血细胞多参数分析在大细胞性贫血疾病中的诊断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李丽宏 《中国医药指南》 2020年第9期90-90,共1页
目的探讨血细胞多参数分析在大细胞性贫血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8年6月本院收治的再生障碍性贫血(A组)32例、巨幼细胞性贫血(B组)48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C组)54例、溶血性贫血(D组)60例、急性白血病(E组)84例作... 目的探讨血细胞多参数分析在大细胞性贫血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8年6月本院收治的再生障碍性贫血(A组)32例、巨幼细胞性贫血(B组)48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C组)54例、溶血性贫血(D组)60例、急性白血病(E组)84例作为病例组,并选择同期5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集病例组及健康对照组的静脉血,并比较病例组及健康对照组的血小板相关参数(IPF、PDW、MPV、PLT)、网织红细胞参数(IRF、Ret-He、HFR、MFR、LFR、Het%)、红细胞参数(RDW-CV、MCHC、MCH、MCV、HGB)等指标。结果 A组、B组、C组、D组、E组RDW-CV值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且溶血性贫血组的RDW-CV水平与其他大细胞贫血疾病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组、B组、C组、D组、E组的IRF、HFR、MFR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LFR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B组、D组、E组Ret-He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均有P<0.05。结论血细胞多参数分析可为大细胞性贫血疾病的诊断提供重要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细胞性贫血 细胞参数 诊断价值
下载PDF
甲钴胺联合叶酸对血液透析患者大细胞性贫血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李雪 郭亮 《西南军医》 2020年第4期305-307,共3页
目的观察血液透析后静脉注射甲钴胺联合口服叶酸治疗血液透析患者大细胞性贫血的疗效。方法将入选的48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4例。治疗组血透后予以甲钴胺0. 5mg静脉注射,对照组血液透析结束后静脉注射生理... 目的观察血液透析后静脉注射甲钴胺联合口服叶酸治疗血液透析患者大细胞性贫血的疗效。方法将入选的48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4例。治疗组血透后予以甲钴胺0. 5mg静脉注射,对照组血液透析结束后静脉注射生理盐水1mL。两组均常规使用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铁剂及叶酸片5mg tid。结果治疗组较治疗前和对照组,血红蛋白(hemoglobin,Hb)无明显升高、红细胞平均体积(mean corpuscular volume,MCV)无明显下降、促红素治疗剂量无明显减少。结论透析后静脉注射甲钴胺联合叶酸不能有效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大细胞性贫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钴胺 叶酸 血液透析 大细胞性贫血
下载PDF
营养性大细胞性贫血1例
10
作者 李晓云 《中国小儿血液》 1999年第2期93-93,共1页
关键词 营养性 大细胞性贫血 病例报告
下载PDF
45例老年人大细胞性贫血的病因分析
11
作者 林海燕 蓝健 《中国当代医药》 2013年第15期181-181,183,共2页
目的探讨老年人大细胞性贫血的病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2年1月在本院内科就诊的45例60岁以上的大细胞性贫血老年患者的床资料和实验室研究结果。结果 45例老年大细胞性贫血中,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MA)患者14例,占31.11%;骨... 目的探讨老年人大细胞性贫血的病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2年1月在本院内科就诊的45例60岁以上的大细胞性贫血老年患者的床资料和实验室研究结果。结果 45例老年大细胞性贫血中,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MA)患者14例,占31.11%;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11例,占24.44%;感染/风湿免疫性疾病(RID)患者10例,占22.22%。结论老年大细胞性贫血最常见的病因是营养性MA、MDS和RID。初诊时原因不明确的病例中MDS所占比例最高,应定期随访,密切监测,及早确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大细胞性贫血 病因 分析
下载PDF
血红细胞形态结合红细胞参数在初诊恶性贫血与巨幼红细胞性贫血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2
作者 贺姝慧 张庆勇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98-298,共1页
恶性贫血(MDS-RA)和巨幼红细胞性贫血(MA)都表现为大细胞性贫血,临床表现相似,但诊断、治疗不同,预后也不同。由于部分临床医师对MDS-RA认识不足和检验人员对细胞形态认识不够与观察不细,导致临床对MDS-RA误诊。我们对86例MDS-RA患... 恶性贫血(MDS-RA)和巨幼红细胞性贫血(MA)都表现为大细胞性贫血,临床表现相似,但诊断、治疗不同,预后也不同。由于部分临床医师对MDS-RA认识不足和检验人员对细胞形态认识不够与观察不细,导致临床对MDS-RA误诊。我们对86例MDS-RA患者和100例MA患者的红细胞参数及红细胞形态进行对比分析。旨在了解RA和MA红细胞实验参数和形态变化差异,为提高RA和MA的初诊方向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细胞形态 细胞参数 性贫血 初诊 MDS-RA 应用 大细胞性贫血
下载PDF
老年人萎缩性舌炎与大细胞性贫血的关系 被引量:8
13
作者 唐国瑶 许国祺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2001年第2期145-146,共2页
目的 探讨萎缩性舌炎与大细胞性贫血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 1986~ 1999年本科具有完整病历记录的萎缩性舌炎病例。结果 在 117例萎缩性舌炎患者中 ,60岁以上 74例 (64 .3 % ) ,男∶女 =1∶2 .2 5。 61例测定红细胞平均体积 ,测定... 目的 探讨萎缩性舌炎与大细胞性贫血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 1986~ 1999年本科具有完整病历记录的萎缩性舌炎病例。结果 在 117例萎缩性舌炎患者中 ,60岁以上 74例 (64 .3 % ) ,男∶女 =1∶2 .2 5。 61例测定红细胞平均体积 ,测定值大于正常者 43例 (70 .5 % ) ,小于正常者 1例 (1.6% )。全身性疾病以胃炎、消化性溃疡最多 ,占 40 % (47/117)。治疗方法为补充叶酸、维生素B12 ,同时治疗胃炎、消化性溃疡。在 77例完成疗效观察的患者中 ,痊愈 (舌乳头全部恢复 ) 2 9例 ,有效 (部分恢复 ) 3 3例 ,有效率 (痊愈加有效 )为 80 .5 %。结论 大部分萎缩性舌炎与大细胞性贫血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萎缩性舌炎 大细胞性贫血 老年病学
原文传递
MCH、α-HBDH联合检测在巨幼红细胞性贫血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
14
作者 栾正云 张立新 +3 位作者 叶军 陈静波 陆桃红 李林 《海南医学》 CAS 2012年第8期92-94,共3页
目的评估MCV、MCH、RDW和α-HBDH对于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在大细胞性贫血中的鉴别诊断能力。方法检测巨幼红细胞性贫血(MA)34例、溶血性贫血(HA)16例和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25例的MCV、MCH、RDW-CV和α-HBDH水平,采用ROC曲线评估这些指... 目的评估MCV、MCH、RDW和α-HBDH对于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在大细胞性贫血中的鉴别诊断能力。方法检测巨幼红细胞性贫血(MA)34例、溶血性贫血(HA)16例和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25例的MCV、MCH、RDW-CV和α-HBDH水平,采用ROC曲线评估这些指标各自的诊断效率,选择最佳的诊断指标。结果 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MCH、HBDH为MA独立预测因子,MCH、α-HBDH、MCH联合α-HBDH的三条曲线线下面积分别为0.746,0.719,0.801。结论 MCH、α-HBDH联合检测对于从常见大细胞性贫血中帮助鉴别诊断出MA是更加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溶血性贫血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大细胞性贫血 细胞平均容积 细胞平均血红蛋白量 细胞分布宽度 Α-羟丁酸脱氢酶
下载PDF
骨髓细胞形态学在大细胞性贫血诊断中的价值分析 被引量:5
15
作者 阿孜古丽 王晓敏 《临床医学》 CAS 2014年第12期65-66,共2页
目的探讨引起大细胞性贫血的病因及骨髓细胞形态学在其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121例大细胞性贫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一系减少,溶血性贫血(83.3%)明显高于巨幼细胞性贫血(2.2%)、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14.3%)、急性髓系白血... 目的探讨引起大细胞性贫血的病因及骨髓细胞形态学在其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121例大细胞性贫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一系减少,溶血性贫血(83.3%)明显高于巨幼细胞性贫血(2.2%)、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14.3%)、急性髓系白血病(1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系减少发生率依次为巨幼细胞性贫血(88.9%)、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77.1%)、急性髓系白血病(63.6%)、溶血性贫血(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可观察骨髓细胞发育异常形态学表现,对大细胞性贫血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细胞性贫血 病因 骨髓细胞形态学
原文传递
巨幼细胞性贫血伴溶血5例报告 被引量:1
16
作者 戴辉 乐静 +4 位作者 舒文秀 宋燕萍 万斌 谌登兵 支雅军 《浙江医学》 CAS 2015年第8期697-697,702,共2页
巨幼细胞性贫血(megaloblastic anemia)是血液科常见病,是由叶酸和(或)维生素B12缺乏引起的一类大细胞性贫血,临床诊断并不难,但部分患者可以出现黄疸、间接胆红素增高等溶血表现,易误诊为溶血性贫血。
关键词 巨幼细胞性贫血 溶血性贫血 维生素B12缺乏 大细胞性贫血 胆红素增高 临床诊断 常见病 血液科
下载PDF
80例全血细胞减少的巨幼细胞性贫血血象、骨髓象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沈亚文 许延丽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2年第11期2137-2138,共2页
巨幼细胞性贫血(MA)目前是以血象、骨髓象的形态改变作为主要的诊断依据。MA由各种原因导致脱氧核苷酸合成障碍而引起的大细胞性贫血,部分严重患者表现为全血细胞减少,本文收集80例全血细胞减少的MA血象和骨髓象进行形态分析。1材料... 巨幼细胞性贫血(MA)目前是以血象、骨髓象的形态改变作为主要的诊断依据。MA由各种原因导致脱氧核苷酸合成障碍而引起的大细胞性贫血,部分严重患者表现为全血细胞减少,本文收集80例全血细胞减少的MA血象和骨髓象进行形态分析。1材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我院2006年1月-2010年12月,在门诊及住院诊治的病人80例,男51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幼细胞性贫血 全血细胞减少 骨髓象分析 血象 大细胞性贫血 脱氧核苷酸 形态改变 合成障碍
下载PDF
以大细胞性贫血为突出表现的全血细胞减少症 被引量:1
18
作者 高举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739-742,共4页
全血细胞减少症(pancytopenia)是指外周血白细胞、红细胞和血小板同时减少的一种血液学现象,严重病例可相应出现发热、贫血、出血等临床表现,也可因血常规检查偶然发现。全血细胞减少症并非一种独立的疾病,发生机制主要包括生成减... 全血细胞减少症(pancytopenia)是指外周血白细胞、红细胞和血小板同时减少的一种血液学现象,严重病例可相应出现发热、贫血、出血等临床表现,也可因血常规检查偶然发现。全血细胞减少症并非一种独立的疾病,发生机制主要包括生成减少和破坏增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细胞性贫血 全血细胞减少症 儿童
原文传递
以大细胞性贫血为突出表现的甲基丙二酸血症1例 被引量:3
19
作者 臧文涛 盛光耀 +2 位作者 王璐 唐京京 罗静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755-756,共2页
患儿,男,2个月,因皮肤黄染55 d入院。55 d前(生后5 d)无明显诱因出现皮肤黄染,无发热、抽搐,偶有吐奶,大小便无异常。服“茵栀黄口服液”5 d,皮肤黄染减轻后停药。15 d前皮肤黄染加重,至当地诊所给予“退黄药物”治疗1周无好... 患儿,男,2个月,因皮肤黄染55 d入院。55 d前(生后5 d)无明显诱因出现皮肤黄染,无发热、抽搐,偶有吐奶,大小便无异常。服“茵栀黄口服液”5 d,皮肤黄染减轻后停药。15 d前皮肤黄染加重,至当地诊所给予“退黄药物”治疗1周无好转,遂至县妇幼保健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丙二酸血症 大细胞性贫血 皮肤黄染 茵栀黄口服液 县妇幼保健院 大小便
原文传递
大细胞性贫血251例临床特征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刘净悦 李杰 +4 位作者 杨洁 袁军 王瑞仓 张晓霞 郝洪岭 《临床内科杂志》 CAS 2021年第1期56-58,共3页
贫血为血液科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分析红细胞形态学特点及不同实验室指标可以为贫血病因诊断提供依据。现将河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251例大细胞性贫血患者的病因、临床及实验室检查特点总结报道如下。对象与方法1.对象:纳入2016年8月~2019年... 贫血为血液科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分析红细胞形态学特点及不同实验室指标可以为贫血病因诊断提供依据。现将河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251例大细胞性贫血患者的病因、临床及实验室检查特点总结报道如下。对象与方法1.对象:纳入2016年8月~2019年8月就诊于河北省人民医院血液科的初诊大细胞性贫血患者251例,其中男139例,女112例,年龄14~95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细胞性贫血 病因分析 鉴别诊断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