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肠癌早期诊断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
作者 王丽强 玄延花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4年第8期1380-1383,共4页
大肠癌是消化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世界范围内,大肠癌发病率、死亡率均在不断上升,大肠癌预后与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密切相关,若早期发现,多可手术切除,预后良好。据文献报道,大肠癌如果早期发现5年生存率可达90%,而有转移的进展期... 大肠癌是消化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世界范围内,大肠癌发病率、死亡率均在不断上升,大肠癌预后与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密切相关,若早期发现,多可手术切除,预后良好。据文献报道,大肠癌如果早期发现5年生存率可达90%,而有转移的进展期大肠癌其5年生存率低于10%。早期大肠癌指癌浸润仅限于粘膜及粘膜下层者,无论大小或淋巴结转移,由于其临床症状隐匿,早期诊断困难。提高大肠癌早期检出率一直是医学界研究的热点,下面对大肠癌早期诊断进展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癌早期诊断 淋巴结转移 进展期大肠癌 粘膜下层 早期大肠癌 恶性肿瘤 消化系统 世界范围
下载PDF
端粒酶活性的原位检测在大肠癌早期诊断中的意义 被引量:2
2
作者 仇昊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1年第5期939-941,共3页
目的:研究端粒酶活性的原位检测在大肠癌早期诊断中的意义。方法:运用原位杂交技术检测30例大肠癌组织、癌旁组织及其正常黏膜中端粒酶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在30例大肠癌中,端粒酶mRNA的阳性表达率为90.0%,明显高于癌旁组织、正常黏膜... 目的:研究端粒酶活性的原位检测在大肠癌早期诊断中的意义。方法:运用原位杂交技术检测30例大肠癌组织、癌旁组织及其正常黏膜中端粒酶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在30例大肠癌中,端粒酶mRNA的阳性表达率为90.0%,明显高于癌旁组织、正常黏膜组织(P<0.005)。端粒酶活性的表达强度与肿瘤的浸润深度、临床分期以及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P<0.05),与性别、年龄以及肿瘤的分化程度无相关性。结论:端粒酶的激活在大肠癌的发生、发展中起到一定的作用,可以将端粒酶作为一种新的肿瘤标记,通过对细胞端粒酶活性的原位检测来协助大肠癌的早期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癌 大肠癌早期诊断 端粒 端粒酶活性 原位杂交
下载PDF
自然人群普查在大肠癌早期诊断中的作用 被引量:5
3
作者 李世荣 《继续医学教育》 2006年第3期93-95,96,共4页
关键词 大肠癌早期诊断 人群普查 遗传性大肠癌 基因预测 癌前疾病 普查工作 政府支持 普查人群 普查率
下载PDF
大肠癌早期诊断的基本策略 被引量:4
4
作者 李世荣 《继续医学教育》 2007年第9期22-25,共4页
大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是临床上常见的恶性肿瘤。经济发达国家发病率较高,是西方国家第二位高发的恶性肿瘤。在我国,大肠癌死亡率位居癌症死因的第2至第4位,并且发病率和死亡率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大肠癌患者的生存率直... 大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是临床上常见的恶性肿瘤。经济发达国家发病率较高,是西方国家第二位高发的恶性肿瘤。在我国,大肠癌死亡率位居癌症死因的第2至第4位,并且发病率和死亡率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大肠癌患者的生存率直接与诊断时疾病的严重程度有关:晚期大肠癌患者手术后5年生存率为7%;而早期癌患者手术后5年生存率则可高达92%。大肠癌早期诊断的主要途径是:自然人群普查;癌前疾病随访与监视;“遗传性大肠癌综合征”家族成员的基因预测。本文主要讨论前两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癌早期诊断 5年生存率 大肠癌患者 经济发达国家 恶性肿瘤 癌前疾病 西方国家 人群普查
下载PDF
大肠癌早期诊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5
作者 曹清 校宏兵 《现代实用医学》 2010年第10期1192-1194,共3页
大肠癌是常见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在我国恶性肿瘤发病率中居第3位。由于其早期诊断率低,术后易转移复发;因此其早期诊断、综合治疗和判断预后一直是近些年的研究热点。早期的大肠癌可无症状,但早期大肠癌尤其是结肠癌是可以治愈的,而进... 大肠癌是常见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在我国恶性肿瘤发病率中居第3位。由于其早期诊断率低,术后易转移复发;因此其早期诊断、综合治疗和判断预后一直是近些年的研究热点。早期的大肠癌可无症状,但早期大肠癌尤其是结肠癌是可以治愈的,而进展期大肠癌的预后则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癌早期诊断 消化道恶性肿瘤 进展期大肠癌 判断预后 早期诊断 早期大肠癌 转移复发 综合治疗
下载PDF
基层医生对大肠癌早期诊断的2例报告
6
作者 江立怡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06年第20期89-89,共1页
关键词 大肠癌早期诊断 基层医生 大便检查 内科门诊 消化不良 门诊就诊 阳性体征 门诊医生
下载PDF
大肠癌早期诊断与临床干预效果 被引量:1
7
作者 聂红海 《中国中医药咨讯》 2011年第13期90-90,共1页
目的:讨论大肠癌的早期诊断标准及临床干预效果,降低大肠癌的漏诊率,从而提高患者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的预后并且提高患者的存活率。方法:图书馆查阅书籍资料,检索各种学术期刊,获得有效可靠资料,从而进行分析统计,得出有利于临... 目的:讨论大肠癌的早期诊断标准及临床干预效果,降低大肠癌的漏诊率,从而提高患者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的预后并且提高患者的存活率。方法:图书馆查阅书籍资料,检索各种学术期刊,获得有效可靠资料,从而进行分析统计,得出有利于临床治疗早期大肠癌的参考资料。结果:大肠癌的早期筛查对早期大肠癌的诊断意义重大临临床根除术是患者的最佳选择,但由于其有复发性因此术后的放化疗是很有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癌 大肠癌早期诊断 早期临床干预 干预效果
下载PDF
大肠癌早期诊断有规律可循
8
《社区医学杂志》 2006年第05X期67-67,共1页
关键词 大肠癌早期诊断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 大肠癌治疗 早期大肠癌 消化内科 肿瘤科 教授
下载PDF
大肠癌早期诊断的基本策略 被引量:26
9
作者 李世荣 《中华消化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570-572,共3页
大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是临床上常见的恶性肿瘤。经济发达国家发病率较高,是西方国家第二位高发的恶性肿瘤。在我国,大肠癌死亡率位居癌症死因的第2至第4位,并且发病率和死亡率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大肠癌患者的生存率直... 大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是临床上常见的恶性肿瘤。经济发达国家发病率较高,是西方国家第二位高发的恶性肿瘤。在我国,大肠癌死亡率位居癌症死因的第2至第4位,并且发病率和死亡率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大肠癌患者的生存率直接与诊断时疾病的严重程度有关;晚期大肠癌患者手术后5年生存率为7%;而早期癌患者手术后5年生存率则可高达92%。大肠癌早期诊断的主要途径是:自然人群普查;癌前疾病随访与监视;“遗传性大肠癌综合征”家族成员的基因预测。本文主要讨论前两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癌早期诊断 大肠癌患者 5年生存率 CANCER 恶性肿瘤 癌前疾病 发达国家 西方国家
原文传递
大肠癌早期诊断与治疗存在的几个问题与对策 被引量:28
10
作者 姜泊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2006年第2期152-154,共3页
关键词 大肠癌早期诊断 大肠癌患者 肿瘤临床 肠镜检查 病理医师 5年生存率 高危人群 无症状期 癌前病变
原文传递
早期大肠癌发病主要基因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1
作者 赵宝华 《山西医药杂志(上半月)》 CAS 2012年第1期43-46,共4页
目前对于大肠癌早期检查手段主要是便潜血、肿瘤标记物检测、纤维结肠镜检查,虽能检测出一些早期的大肠癌,但检出率过低。随人们对早期大肠癌发病基因的不断研究认识,认为基因检测技术可以作为大肠癌早期诊断的一个补充。下面将对几... 目前对于大肠癌早期检查手段主要是便潜血、肿瘤标记物检测、纤维结肠镜检查,虽能检测出一些早期的大肠癌,但检出率过低。随人们对早期大肠癌发病基因的不断研究认识,认为基因检测技术可以作为大肠癌早期诊断的一个补充。下面将对几个与大肠癌有关的主要基因进行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大肠癌 发病基因 肿瘤标记物检测 纤维结肠镜检查 大肠癌早期诊断 基因检测技术 检查手段 便潜血
下载PDF
人工智能肠癌诊断 被引量:1
12
作者 本刊讯 《中国医疗器械杂志》 2018年第1期34-34,共1页
近日,日本昭和大学与有关医院合作开发成功人工智能肠癌诊断系统.该系统是根据日本五家医院提供的3000多病例的60000多张影像资料的数据建库,并通过对库中的肿瘤影像资料的解析与深度学习,由此形成了具有肠癌自动识别功能的人工智能肠... 近日,日本昭和大学与有关医院合作开发成功人工智能肠癌诊断系统.该系统是根据日本五家医院提供的3000多病例的60000多张影像资料的数据建库,并通过对库中的肿瘤影像资料的解析与深度学习,由此形成了具有肠癌自动识别功能的人工智能肠癌诊断系统.该系统大大地提升了肠癌诊断的效率与准确率,使得大肠癌早期诊断成为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癌早期诊断 诊断系统 人工智能 日本昭和大学 影像资料 合作开发 识别功能 多病例
下载PDF
抗大肠癌组织差异表达蛋白(SCAP47)抗体的制备及初步应用
13
作者 王志红 曹建彪 李世荣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04年第7期562-565,570,共5页
制备一种新的大肠癌组织差异表达蛋白质抗体(抗SCAP47),用于检测大肠癌相关肿瘤抗原SCAP47。采用本室制备的大肠癌组织差异表达蛋白质(SCAP47)免疫新西兰纯种兔,制备兔抗SCAP47抗体,用双向免疫扩散法和ELISA法测定抗体效价;并用ELISA法... 制备一种新的大肠癌组织差异表达蛋白质抗体(抗SCAP47),用于检测大肠癌相关肿瘤抗原SCAP47。采用本室制备的大肠癌组织差异表达蛋白质(SCAP47)免疫新西兰纯种兔,制备兔抗SCAP47抗体,用双向免疫扩散法和ELISA法测定抗体效价;并用ELISA法检测129例患者的胃肠道肿瘤和疾病及正常对照组织的可溶性SCAP47抗原。用SCAP47抗原免疫新西兰纯种兔,获得抗SCAP47抗体,经检测其最高效价:双向免疫扩散法为1∶32;ELISA法为1∶6400。129例患者的胃肠道肿瘤和疾病及正常对照组织可溶性SCAP47抗原ELISA法检测结果显示:诊断大肠癌的敏感性52.4%,特异性95.4%,阳性预示值84.6%,阴性预示值80.6%,似然比11.4,约登指数0.47。本实验制备的抗SCAP47抗体是一种新的大肠癌相关抗原SCAP47抗体。由于SCAP47不同于CEA、P^(27)、CCA等大肠癌肿瘤标志物,且在大肠癌中呈现高度表达,推测其可能是一种新的大肠癌相关抗原。因此,制备抗SCAP47抗体为用于多种指标联合检测早期大肠肿瘤提供了一种新的检测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癌 大肠癌组织差异表达蛋白质抗体 大肠癌早期诊断
下载PDF
血浆卵泡抑素结构域跨膜蛋白基因甲基化异常在大肠癌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2
14
作者 鹿亚超 楚建军 +2 位作者 许示心 姜海燕 朱斌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43-144,共2页
关键词 大肠癌早期诊断 膜蛋白基因 甲基化异常 患者血浆 卵泡抑素 结构域 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 价值 表皮生长因子 基因甲基化
原文传递
血红蛋白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其特性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钱江龙 郭秋萍 +2 位作者 张晶 玉慧贞 严和平 《单克隆抗体通讯》 CAS CSCD 1989年第4期37-38,共2页
本文报告应用淋巴细胞杂交瘤技术制备了抗人血红蛋白单克隆抗体(Hb-McAb)。经实验证明,Hb—McAb局有特异性强,效价高、使用简便,安全等优点,可作为大肠癌早期诊断的初筛指标。
关键词 单克隆抗体 特性研究 制备 淋巴细胞杂交瘤技术 大肠癌早期诊断 人血红蛋白 McAb 特异性
下载PDF
将星在灾区闪耀——解放军第150中心医院院长高春芳少将“七一”为抗震救灾官兵体检纪实
16
作者 宋汉晓 罗娟 《中国医药指南》 2008年第8期22-23,共2页
人物小传:高春芳,主任医师,第十届、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少将,享受国家特殊津贴。第二军医大学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第150中心医院院长兼全军肛肠外科研究所所长,是国内著名的肛肠外科专家。潜心于肛肠外科疾病诊治和肿... 人物小传:高春芳,主任医师,第十届、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少将,享受国家特殊津贴。第二军医大学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第150中心医院院长兼全军肛肠外科研究所所长,是国内著名的肛肠外科专家。潜心于肛肠外科疾病诊治和肿瘤基础医学研究,创建了全军肛肠外科研究所。其首创的直肠癌根治术中重建“直肠角”式人工肛门新方法,被国内外医学界誉为“高氏术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目前已为国内fl-5000余例病人成功手术;在国内率先利用蛋白芯片技术,对大肠癌、胃癌、乳腺癌及肝癌等恶性肿瘤进行研究,通过一滴血检测有无肿瘤,该项研究比美国早一年半;最早进行蝎毒素治疗大肠癌研究,首创了骨髓免疫组化早期发现微小转移癌的新方法,为大肠癌早期诊断提供了新的途径。在肠黏连防治、便秘防治等方面都有深入研究,为,瞄床诊疗创新了多种诊治方法,填补了国内多项技术空白;肝移植技术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在济南军区和河南省内均处于首位;他围绕战场搞科研,研制的三氧电子消毒仪、谷氨酰胺二肽全肠外营养对肠损伤影响的实验研究均获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他先后承担国家“八五”、全军“八五”、“九五”、“十五”、“十一五”攻关课题23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震救灾 大肠癌早期诊断 医院 解放军 基础医学研究 肛肠外科 体检 官兵
下载PDF
大肠癌误诊原因分析(附156例分析)
17
作者 何成全 田井琦 《中国肛肠病杂志》 2005年第6期42-43,共2页
为探讨大肠癌误诊原因及减少误诊的措施,回顾性总结10年大肠癌患者388例,其中误诊156例(40%),误诊年龄22~87岁,平均51岁,误诊时间15天至3年。误诊为慢性结肠炎,痔疮,胆囊炎,阑尾炎、粘连性肠梗阻,妇科盆腔肿瘤等占98%以上... 为探讨大肠癌误诊原因及减少误诊的措施,回顾性总结10年大肠癌患者388例,其中误诊156例(40%),误诊年龄22~87岁,平均51岁,误诊时间15天至3年。误诊为慢性结肠炎,痔疮,胆囊炎,阑尾炎、粘连性肠梗阻,妇科盆腔肿瘤等占98%以上。减少误诊措施:(1)提高对大肠癌警惕性;(2)按医疗操作规范行直肠指检;(3)多次粪便隐血试验检查;(4)结合气钡结肠造影及结肠镜检;(5)提高对高危人群随防监控;(6)在外周血中检测CK19、CK20提高对大肠癌早期诊断减少误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误诊原因分析 大肠癌早期诊断 粘连性肠梗阻 妇科盆腔肿瘤 粪便隐血试验 大肠癌患者 慢性结肠炎 直肠指检 操作规范 结肠镜检 结肠造影 高危人群 CK19 CK20 回顾性 51岁 误诊为 胆囊炎 阑尾炎 警惕性 外周血
原文传递
筛查大肠癌什么方法好
18
作者 顾贤 《大众医学》 2015年第5期51-51,共1页
在世界范围内,大肠癌在恶性肿瘤中排第三位,在癌症引起死亡病例中排第四位(前五位:肺癌、胃癌、肝癌、大肠癌、食管癌),每年有100多万的大肠癌新发病例。我国大肠癌早期诊断的比例仅占5%,60%的大肠癌患者确诊时已经处于中晚期... 在世界范围内,大肠癌在恶性肿瘤中排第三位,在癌症引起死亡病例中排第四位(前五位:肺癌、胃癌、肝癌、大肠癌、食管癌),每年有100多万的大肠癌新发病例。我国大肠癌早期诊断的比例仅占5%,60%的大肠癌患者确诊时已经处于中晚期。因此,大肠癌的早期筛查显得尤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癌早期诊断 早期筛查 大肠癌患者 世界范围 恶性肿瘤 死亡病例 新发病例 食管癌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