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7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β-catenin,cyclin D1和c-myc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 被引量:16
1
作者 向德兵 吴晓华 +1 位作者 李增鹏 刘友生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02年第3期306-308,共3页
目的:探讨β-catenin(β-连环素)在大肠癌的表达及其与癌基因cyclinD1和C-myc的关系。 方法:应用免疫组化Powervision^(TM)二步法,检测25名正常人大肠黏膜,42例大肠腺瘤和58例大肠癌组织β-catenin,cyclinD1和C-myc的表达情况。 结果:... 目的:探讨β-catenin(β-连环素)在大肠癌的表达及其与癌基因cyclinD1和C-myc的关系。 方法:应用免疫组化Powervision^(TM)二步法,检测25名正常人大肠黏膜,42例大肠腺瘤和58例大肠癌组织β-catenin,cyclinD1和C-myc的表达情况。 结果:正常大肠黏膜β-catenin胞膜阳性表达,cyclinD1和C-myc阴性。大肠腺瘤和大肠癌组织β-catenin呈胞质和/或胞核异位表达,大肠癌异位表达率为65.5%,显著高于大肠腺瘤(42.9%,P<0.05)。大肠癌cyclinD1和C-myc阳性率分别为74.1%、70.7%,均显著高于大肠腺瘤(45.2%,33.3%;P均<0.01)。大肠癌中β-catenin与cyclinD1和C-myc表达呈明显正相关(r=0.32,0.57;P<0.05,P<0.01)。 结论:β-catenin异位表达可能是原癌基因cyclinD1和C-myc激活的原因之一,并在大肠癌发生过程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catenin cyclin D1 C-MYC 大肠癌组织 表达
下载PDF
大肠癌组织中PTEN蛋白的表达及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7
2
作者 谢文君 李晓虹 +2 位作者 付天红 徐伟铭 吴茂铸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12年第1期46-47,共2页
PTEN基因是迄今发现的第1个具有磷酸酶活性的抑癌基因,在维持细胞的增殖、分化和凋亡平衡中起重要作用,在许多肿瘤常表现为突变或缺失[1]。本研究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PTEN蛋白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并探讨其与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和... PTEN基因是迄今发现的第1个具有磷酸酶活性的抑癌基因,在维持细胞的增殖、分化和凋亡平衡中起重要作用,在许多肿瘤常表现为突变或缺失[1]。本研究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PTEN蛋白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并探讨其与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病理特征 PTEN蛋白 大肠癌组织 预后 患者 免疫组织化学法 PTEN基因 磷酸酶活性
下载PDF
采用组织芯片技术检测大肠癌组织中p16和cyclinD1的表达 被引量:4
3
作者 李宏涛 李艳琴 +2 位作者 甘红军 袁晟 刘勇 《临床肿瘤学杂志》 CAS 2004年第5期456-458,共3页
目的 :研究大肠癌组织中多肿瘤抑制蛋白 (P16 )和细胞周期蛋白 (cyclinD1)的表达及其意义。 方法 :采用组织芯片技术制作 80例大肠癌组织芯片 ,同时用S 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大肠癌组织芯片中P16和cyclinD1的表达。 结果 :80例大肠癌中... 目的 :研究大肠癌组织中多肿瘤抑制蛋白 (P16 )和细胞周期蛋白 (cyclinD1)的表达及其意义。 方法 :采用组织芯片技术制作 80例大肠癌组织芯片 ,同时用S 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大肠癌组织芯片中P16和cyclinD1的表达。 结果 :80例大肠癌中P16和cyclinD1的阳性率分别为 4 0 0 %、5 7 5 %。P16低表达、cyclinD1高表达与大肠癌的浸润程度密切相关 ,大肠癌中P16低表达与cyclinD1的高表达密切相关。 结论 :P16和cyclinD1的表达水平可以作为评估大肠癌预后的参考指标 ,P16低表达影响cyclinD1的高表达。应用组织芯片大规模高效检测临床组织样本是可行的 ,具有快速、方便、经济、准确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癌组织 低表达 组织芯片技术 高表达 S-P免疫组织化学 浸润程度 肿瘤抑制蛋白 细胞周期蛋白 临床 阳性率
下载PDF
大肠癌组织中P-gP、GST-π、bcl-2的表达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7
4
作者 董丽娟 李红影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05-105,共1页
关键词 BCL-2蛋白 大肠癌组织 GST-Π P-GP 表达变化 临床病理参数 P-糖蛋白 转移酶-π
下载PDF
放、化疗前后大肠癌组织端粒酶活性检测临床研究价值 被引量:2
5
作者 秦海春 郭强 +4 位作者 范红 贾玲 赖建华 周雁 陈艳敏 《医学研究杂志》 2006年第12期58-58,共1页
关键词 大肠癌组织 端粒酶活性检测 临床研究 化疗前后 人民医院消化科 组织标本 标本来源 价值
下载PDF
大肠癌相关新基因SNC 66在大肠癌组织及正常粘膜中表达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吴翰桂 郑树 《南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33-37,共5页
分别采用 RT-PCR的方法和 RNA探针与 m RNA原位分子杂交的技术 ,以 β-actin为内对照 ,配对研究新基因 SNC6 6在大肠癌组织和大肠粘膜中的表达与定位情况 .结果表明 ,SNC6 6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显著低于其在大肠粘膜中的表达 ,存在明... 分别采用 RT-PCR的方法和 RNA探针与 m RNA原位分子杂交的技术 ,以 β-actin为内对照 ,配对研究新基因 SNC6 6在大肠癌组织和大肠粘膜中的表达与定位情况 .结果表明 ,SNC6 6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显著低于其在大肠粘膜中的表达 ,存在明显的表达降低或表达缺陷 .SNC 6 6在大肠粘膜中的表达以隐窝处最丰 ,越接近绒毛顶端表达越少 ,表明 SNC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NC66基因 原位分子杂交 RT-PCR 基因表达 大肠癌组织 大肠粘膜 免疫球蛋白基因
下载PDF
2种不同ING1 mRNA剪接体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韦建宝 陈利生 高枫 《实用癌症杂志》 2004年第3期259-261,270,共4页
目的 探讨抑癌基因ING 1在大肠癌发生和进展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 用逆转录 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 )检测ING 1mRNA的表达 ;用单链构像多态性分析 (PCR SSCP)方法进行突变检测 ;用微卫星位点进行杂合性缺失 (LOH )分析。结果p3 3 /ING... 目的 探讨抑癌基因ING 1在大肠癌发生和进展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 用逆转录 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 )检测ING 1mRNA的表达 ;用单链构像多态性分析 (PCR SSCP)方法进行突变检测 ;用微卫星位点进行杂合性缺失 (LOH )分析。结果p3 3 /ING 1mRNA和p47/ING 1mRNA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强度明显弱于正常大肠黏膜组织者 ;这 2种不同ING1mRNA剪接体之间的表达强度相一致。DukesC、D期患者癌组织中这 2种ING 1mRNA的表达强度明显弱于DukesA、B期者。 3 5例中均未发现ING 1基因突变 ,仅有 4例 ( 11.4% )出现微卫星位点的LOH。结论 p3 3 /ING1mRNA和p47/ING 1mRNA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强度相一致 ;它们的低表达与大肠癌的发生、进展有密切关系。ING 1基因的突变和杂合性缺失少见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G1 mRNA剪接体 大肠癌组织 基因表达 肿瘤 PCR-SSCP
下载PDF
nm23因子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
8
作者 桂贤 刘惠敏 +2 位作者 何金 李玉莉 孙静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1期8-8,共1页
肿瘤转移是一个复杂的、多步骤的、肿瘤细胞和宿主细胞相互作用的过程,是恶性肿瘤的重要生物学行为,往往是导致病人死亡的直接原因。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对肿瘤转移抑制的研究已进入分子水平,nm23基因即是近年来发现并被证实与多... 肿瘤转移是一个复杂的、多步骤的、肿瘤细胞和宿主细胞相互作用的过程,是恶性肿瘤的重要生物学行为,往往是导致病人死亡的直接原因。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对肿瘤转移抑制的研究已进入分子水平,nm23基因即是近年来发现并被证实与多种肿瘤的转移有关的较新的肿瘤抑制基因,该基因可能通过影响细胞内微管的聚合/解聚和G蛋白介导的信号传导,而参与肿瘤的发生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癌组织 临床意义 表达及 因子 细胞相互作用 肿瘤转移抑制 肿瘤抑制基因 NM23基因 生物学行为 分子生物学 肿瘤细胞 恶性肿瘤 直接原因 病人死亡 分子水平 多种肿瘤 信号传导 G蛋白 细胞内
下载PDF
TGF-βRⅡ与错配修复基因hMSH_2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3
9
作者 程芳洲 余细球 《江苏医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546-546,共1页
关键词 TGF-βRⅡ HMSH2 大肠癌组织 错配修复基因 临床意义 表达及 免疫组织化学SP法 临床病理特征 生物学性状 生长因子Β Ⅱ型受体 表达情况 散发性 癌发生
下载PDF
P^(21)、nm23和bcl-2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 被引量:1
10
作者 何强 张敏 孟凡亭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7期35-36,共2页
关键词 P^21 大肠癌组织 NM23 BCL-2 表达 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转移抑制基因 凋亡抑制基因 行为
下载PDF
大肠癌组织Twist和Survivin的表达与预后关系 被引量:1
11
作者 姚宏 魏正琍 +10 位作者 张海燕 赵丽芹 郭江泽 王虹 平苏萍 梁晓燕 张庆升 杨东杰 梁海红 付静 张国君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10年第7期770-772,共3页
Twist作为一种肿瘤基因,通过在许多肿瘤细胞中的过度表达,在抗细胞凋亡、肿瘤的多药耐药性、上皮-间质转变(EMT)、血管的发生和肿瘤的侵袭方面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Survivin具有在正常分化组织中不表达而在各种肿瘤组织中高表达的特... Twist作为一种肿瘤基因,通过在许多肿瘤细胞中的过度表达,在抗细胞凋亡、肿瘤的多药耐药性、上皮-间质转变(EMT)、血管的发生和肿瘤的侵袭方面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Survivin具有在正常分化组织中不表达而在各种肿瘤组织中高表达的特性,使其在肿瘤的早期诊断、治疗和评价预后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URVIVIN 大肠癌组织 肿瘤基因 预后 大肠腺癌组织 免疫组织化学 抗细胞凋亡 多药耐药性
下载PDF
大肠癌组织中PTEN和VEGF蛋白的表达及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钱贤忠 牟一平 朱玲华 《浙江医学》 CAS 2005年第9期657-658,669,共3页
目的探讨大肠癌组织中肿瘤抑制基因(PTEN)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蛋白表达的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80例大肠癌中PTEN和VEGF蛋白的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和病理特点的关系。结果大肠癌中PTEN蛋白表达阳性率为46.3%(37/80),显著... 目的探讨大肠癌组织中肿瘤抑制基因(PTEN)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蛋白表达的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80例大肠癌中PTEN和VEGF蛋白的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和病理特点的关系。结果大肠癌中PTEN蛋白表达阳性率为46.3%(37/80),显著低于正常大肠黏膜组织的阳性率(P<0.01);VEGF蛋白表达阳性率为77.5%(62/80),显著高于正常大肠黏膜组织的阳性率(P<0.01);PTEN蛋白低表达和VEGF蛋白高表达与大肠癌Dukes分期、浆膜浸润、淋巴结转移有关(均P<0.01),而与年龄和组织学类型无关(均P>0.05);PTEN和VEGF蛋白表达呈负相关(P<0.01)。结论PTEN和VEGF蛋白表达与大肠癌临床病理特征和生物学行为有密切关系,联合检测PTEN和VEGF蛋白的表达,可用于评估大肠癌侵袭转移能力,对大肠癌的预后判断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肿瘤 肿瘤抑制基因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免疫组织化学 VEGF蛋白 PTEN蛋白 大肠癌组织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 临床病理特征 免疫组化SP法
下载PDF
大肠癌组织中VEGF-C、VEGFR-3、LMVD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克强 李光明 +2 位作者 曹树立 刘颖斌 胡锡浩 《浙江临床医学》 2008年第11期1442-1444,共3页
关键词 大肠癌组织 临床病理参数 VEGFR-3 VEGF-C 淋巴管生成 淋巴转移机制 淋巴道转移 技术检测
下载PDF
nm23基因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
14
作者 马志祥 刘安丽 +2 位作者 刘家恒 张海燕 尹金鹏 《基层医学论坛》 2005年第2期124-125,共2页
目的研究nm23基因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用免疫组化法对63例大肠癌患者骨髓内转移癌细胞及肿瘤组织内nm23表达进行了测定。结果骨髓内转移癌细胞阳性者原发灶nm23蛋白表达率53.1%,低于骨髓内转移癌细胞阴性者的表达率77.... 目的研究nm23基因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用免疫组化法对63例大肠癌患者骨髓内转移癌细胞及肿瘤组织内nm23表达进行了测定。结果骨髓内转移癌细胞阳性者原发灶nm23蛋白表达率53.1%,低于骨髓内转移癌细胞阴性者的表达率77.4%,有统计学差别(P<0.05)。发生肝肾及腹腔广泛转移者原发灶表达率50.0%,低于未发生转移者的表达率81.8%(P<0.05)。nm23蛋白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无显著相关性。结论nm23蛋白表达与远处转移及骨髓内转移癌细胞呈负相关性,可作为预测转移和判断预后的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达 转移癌 髓内 骨髓 NM23蛋白 大肠癌组织 癌细胞 结论 目的 负相关性
下载PDF
微小RNA-126在大肠癌组织正常癌旁组织及大肠癌细胞中的表达及其意义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边涛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17年第11期1286-1288,共3页
大肠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虽然近年来多模式的抗癌战略已使大肠癌的治疗取得了很大进步,但是晚期大肠癌患者的预后尚未得到明显改善。因此需进一步探索大肠癌的分子发病机制,寻找可以有效提高大肠癌疗效和预后的新的分子靶点。
关键词 大肠癌细胞 大肠癌组织 晚期大肠癌 RNA 分子靶点 意义研究 分子发病机制 细胞生长 抑癌基因 转染细胞
下载PDF
转化生长因子β_1mRNA在大肠癌组织和细胞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16
作者 王青 吴金生 +1 位作者 赖大年 马庆久 《胃肠病学》 1999年第4期227-229,共3页
研究转化生长因子(TGF)β_1mRNA在大肠癌癌组织、癌旁和癌远端组织及HR-8348细胞系中的表达,探讨其在大肠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取14例大肠癌患者的癌组织、癌旁2cm和10cm全层肠管及HR-8348... 研究转化生长因子(TGF)β_1mRNA在大肠癌癌组织、癌旁和癌远端组织及HR-8348细胞系中的表达,探讨其在大肠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取14例大肠癌患者的癌组织、癌旁2cm和10cm全层肠管及HR-8348细胞系,用Northern blot法检测TGF-β_1mRNA的表达。结果:①14例大肠癌癌组织、癌旁和癌远端组织及HR-8348细胞系中均有TGF-β_1mRNA不同程度的表达,以癌远端组织表达最弱,14例病例癌远端组织中TGF-β_1个mRNA的表达均呈减弱趋势;②在癌远端组织中,Dukes A、B期的3例和C期的2例杂交信号明显弱于其他C、D期病例。结论: TGF-β_1在大肠癌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其mRNA表达与Dukes分期相关,可望作为大肠癌恶性程度的指标。TGF-β-1mRNA在癌远端组织中表达减弱的趋势是否可作为临床手术切缘的评估指标,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癌组织 表达 TGF-Β1MRNA 组织 癌发生 细胞系 转化生长因子Β1 HR 发展 趋势
下载PDF
大肠癌组织Ets-1,MMP-1和VEGF的表达及意义
17
作者 洪玮 刘南植 +2 位作者 张庆 李秀梅 倪志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0期2441-2445,共5页
目的:检测大肠癌中转录因子Ets-1,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探讨Ets-1在大肠癌血管生成和浸润转移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61例大肠癌组织和21例正常大肠组织中Ets-1,MMP-1和VEGF蛋白的表达水... 目的:检测大肠癌中转录因子Ets-1,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探讨Ets-1在大肠癌血管生成和浸润转移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61例大肠癌组织和21例正常大肠组织中Ets-1,MMP-1和VEGF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Ets-1,MMP-1和VEGF在正常大肠黏膜中表达均为阴性.在大肠癌组织中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75.4%,78.7%和82.0%.其表达水平与肿瘤大小和分化程度无关(P>0.05),与Duke's分期(χ2=10.718,P<0.01;χ2=8.323,P<0.01;χ2=6.145,P<0.05)、浸润深度(χ2=7.705,P<0.01;χ2=19.101,P<0.01;χ2=14.707,P<0.01)、淋巴结转移(χ2=9.333,P<0.01;χ2=3.965,P<0.05;χ2=4.638,P<0.05)和远处转移(χ2=5.472,P<0.05;χ2=4.125,P<0.05;χ2=5.034,P<0.05)密切相关.在大肠癌中,Ets-1的表达与MMP-1和VEGF的表达呈正相关(r=0.447,P<0.01;r=0.425,P<0.05).结论:Ets-1在大肠癌中高表达,与临床分期、浸润深度、转移密切相关.Ets-1的表达与MMP-1和VEGF的表达呈正相关,三者的表达水平可作为判定大肠癌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录因子ETS-1 基质金属蛋白酶-1 血管内皮生长 因子 大肠癌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 ETS-1 大肠癌组织 MMP-1 基质金属蛋白酶
下载PDF
凋亡抑制因子Livin和Survivin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和意义 被引量:2
18
作者 盛文文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医学版)》 2017年第6期470-471,475,共3页
目的研究凋亡抑制因子Livin和Survivin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和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我院72例根治性和姑息性手术切除的大肠癌组织,11例良性肿瘤组织,11例正常大肠组织凋亡抑制因子Livin和Survivin蛋白表达。结果大肠癌组织Li... 目的研究凋亡抑制因子Livin和Survivin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和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我院72例根治性和姑息性手术切除的大肠癌组织,11例良性肿瘤组织,11例正常大肠组织凋亡抑制因子Livin和Survivin蛋白表达。结果大肠癌组织Livin和Survivin表达率分别为70.83%、54.17%,大肠良性肿瘤为27.27%、18.18%,大肠正常组织为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肠癌Dukes A、B、C、D期标本Livin表达率分别为76.92%、75.00%、68.42%、68.7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urvivin表达率分别为38.46%、45.83%、63.16%、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肠组织中Livin和Survivin表达提示有大肠癌的可能,且Survivin表达与Duckes分期呈正相关,可作为判断预后的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凋亡抑制因子 LIVIN SURVIVIN 大肠癌组织 表达 意义
下载PDF
大肠癌组织胃泌素与增殖细胞核抗原表达的关系
19
作者 何渝军 何双梧 《胃肠病学》 1998年第3期188-188,共1页
目的:研究大肠癌组织中胃泌素与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的关系。以探讨胃泌素对大肠癌的促增殖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48例大肠癌患者癌组织及癌旁粘膜胃泌素和PCNA的表达。结果:大肠癌组织胃泌素阳性率为39.58%。
关键词 胃泌素 核抗原表达 大肠癌组织 增殖细胞 大肠癌细胞 免疫组化法 癌旁粘膜 PCNA 促增殖作用 第三军医大学
下载PDF
大肠癌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其受体的表达与肿瘤血管生成的关系
20
作者 钟世顺 张振书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01年第3期1-3,共3页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其受体(KDR)的表达与人大肠癌组织血管生成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 SABC 法观察了68例人大肠癌组织中的 VEGF 及 KDR的定位与分布,并对血管进行染色及计数。结果 68例大肠癌组织中 VEGF 表达阳...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其受体(KDR)的表达与人大肠癌组织血管生成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 SABC 法观察了68例人大肠癌组织中的 VEGF 及 KDR的定位与分布,并对血管进行染色及计数。结果 68例大肠癌组织中 VEGF 表达阳性率为55.9%(38/68),阳性物质主要位于肿瘤细胞膜及胞浆:KDR 表达阳性率为45.6%(31/68),既可位于癌组织及癌组织旁的血管内皮细胞,又可位于肿瘤细胞胞膜及胞浆。VEGF 表达与大肠 Dukes 分期密切相关。VEGF 表达阳性大肠癌组织的微血管密度(MVD)(31.2±12.6)显著高于 VEGF 表达阴性(12.7±6.3)(P<0.01),而且随着 VEGF 表达强度的增强,癌组织内微血管密度明显增加(p<0.01)。结论大肠癌细胞分泌的 VEGF 既可以旁分泌的形式促进肿瘤血管的生成,也可能存在着自分泌形式,VEGF 与大肠癌的生长、浸泣和转移密切相关,是大肠癌主要的血管新生诱导因子之一,可促进大肠癌的血管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EGF表达 大肠癌组织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KDR 受体 胞浆 大肠癌 微血管密度 肿瘤血管生成 阳性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