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作大腿假肢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赖卿 曹学军 +3 位作者 庄建龙 王林 田罡 崔继龙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10年第3期290-293,共4页
目的研究一套临床应用快捷、可行的计算机辅助接受腔设计与制作系统。方法对基于三维扫描与逆向工程方法的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作假肢接受腔和传统手工制作的假肢接受腔的生物力学进行比较。结果3例患者穿戴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作接受腔... 目的研究一套临床应用快捷、可行的计算机辅助接受腔设计与制作系统。方法对基于三维扫描与逆向工程方法的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作假肢接受腔和传统手工制作的假肢接受腔的生物力学进行比较。结果3例患者穿戴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作接受腔假肢比传统手工制作假肢在静力学参数、步行动力学参数、残肢-接受腔界面压力显现相似或更好的指数。结论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作接受腔方法可以满足患者使用假肢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作 大腿假肢 坐骨包容接受腔
下载PDF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系统用于大腿假肢远程加工的效果 被引量:1
2
作者 周大伟 吴磊 吴锡汉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39-241,共3页
目的探索使用专业假肢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和制作系统进行远程制作大腿假肢的可行性。方法通过互联网,将异地假肢临床接待室的8例大腿截肢患者残肢尺寸数据传送到计算机假肢制作加工中心,利用软件数据模型库选择相应的大腿假肢接受腔口... 目的探索使用专业假肢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和制作系统进行远程制作大腿假肢的可行性。方法通过互联网,将异地假肢临床接待室的8例大腿截肢患者残肢尺寸数据传送到计算机假肢制作加工中心,利用软件数据模型库选择相应的大腿假肢接受腔口型圈并按照尺寸表进行数据模型修改,将修改后的数据模型进行实体模型加工并送至假肢临床接待室给患者适配假肢。给患者试穿假肢后按照大腿假肢临床功能评估进行评价。结果 7例患者大腿假肢临床功能评估达到要求。结论通过严谨的残肢尺寸测量并进行计算机设计和远程加工的模式是可行的。该模式可解决偏远地区大腿截肢患者无法制作假肢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截肢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 大腿假肢 远程加工
下载PDF
计算机远程制作大腿假肢模式的探讨 被引量:1
3
作者 周大伟 吴磊 吴锡汉 《中国康复》 2015年第1期65-66,共2页
目的:探索使用专业假肢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和制作系统远程制作大腿假肢的成功率,验证加工方法的可行性。方法:大腿截肢患者16例,分为计算机加工组和手工组各8例。手工组按照常规手工流程制作大腿假肢,计算机加工组通过互联网将大腿截肢... 目的:探索使用专业假肢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和制作系统远程制作大腿假肢的成功率,验证加工方法的可行性。方法:大腿截肢患者16例,分为计算机加工组和手工组各8例。手工组按照常规手工流程制作大腿假肢,计算机加工组通过互联网将大腿截肢患者残肢尺寸数据传送到计算机假肢制作加工中心,通过软件设计、制作、加工及修改后快递至假肢临床接待室给患者适配假肢。试穿假肢后,评价2组患者大腿假肢临床功能及制作时间。结果:患者穿戴假肢后,2组大腿假肢临床功能评估均达到要求,在制作流程中计算机加工组的时间效率明显提高(P<0.05)。结论:通过严谨的残肢尺寸测量并进行计算机设计和远程加工的接受腔与手工制作无明显差异。大腿假肢远程加工模式是可行的,解决了偏远地区大腿截肢患者无法制作假肢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辅助设计 大腿假肢 远程加工
下载PDF
基于三维步态分析的大腿假肢穿戴者步态对称性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李立峰 王强 +3 位作者 张腾宇 季润 沈晓军 王喜太 《中国民康医学》 2010年第19期2437-2439,2453,共4页
目的:提出了一种面向大腿假肢穿戴者进行三维对称性步态分析的新方法。方法:根据大腿假肢的运动学特点,使用"黑箱子"的方法确定贴标志位置,并且研究实验参数在假肢步态中的变化及其趋势,利用对称性算法研究假肢步态。结果:贴... 目的:提出了一种面向大腿假肢穿戴者进行三维对称性步态分析的新方法。方法:根据大腿假肢的运动学特点,使用"黑箱子"的方法确定贴标志位置,并且研究实验参数在假肢步态中的变化及其趋势,利用对称性算法研究假肢步态。结果:贴标志点的新方法、步态参数的研究和步态对称性算法对大腿假肢穿戴者步态研究有实际意义。结论:这些方法对今后的三维步态分析与评估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腿假肢穿戴者 三维步态分析 黑箱子 步态参数 对称性
下载PDF
大腿假肢支撑期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5
5
作者 李亚楠 钱秀清 +1 位作者 孙翠莲 刘志成 《北京生物医学工程》 2018年第2期116-121,共6页
目的分析大腿截肢患者的硅胶套材料属性,对支撑期残肢与接受腔之间接触面的力学分布的影响,为大腿假肢适配方案中硅胶套的选取提供参考。方法利用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获取大腿截肢患者残端与接受腔的断层图像,通过影像学信息和工程学方法... 目的分析大腿截肢患者的硅胶套材料属性,对支撑期残肢与接受腔之间接触面的力学分布的影响,为大腿假肢适配方案中硅胶套的选取提供参考。方法利用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获取大腿截肢患者残端与接受腔的断层图像,通过影像学信息和工程学方法,分别获取接受腔、硅胶套、残肢、骨骼等结构的三维模型;根据角度变化调整模型,获得初始接触期、负荷反应期、站立中期、站立末期、摆动前期5个时相的组装模型;根据三维动作捕捉系统Motion和Kistler三维测力平台测得的地面反作用力及髋关节角度变化的结果,对5个时相下大腿假肢模型分别进行有限元非线性接触分析;在此基础上,模拟分析了硅胶套不同弹性模量的变化对残肢表面等效应力以及剪切应力分布的影响。结果穿戴不同弹性模量的硅胶套时,残肢所受最大等效应力以及最大剪切应力在初始接触期、负荷反应期、站立中期、站立末期时相时出现在残肢内侧和接受腔口型边缘对应的残肢位置,在摆动前期时相时则出现在残肢内侧、接受腔口型边缘对应的残肢位置和坐骨周围等位置。当硅胶套弹性模量在0.98~2.70 MPa范围内变化时,在摆动前期残肢所受等效应力变化范围为13.85~23.55 k Pa,最大剪切应力变化范围为7.82~13.46 k Pa,而其他时相基本一致。结论硅胶套的力学特性影响大腿假肢残肢与接受腔之间接触面的受力分布,摆动前期残肢所受最大等效应力与最大剪切应力随硅胶套弹性模量变化大,在实际适配过程中需注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腿假肢 应力分布 硅胶套 步态 有限元分析
下载PDF
单侧大腿截肢患者穿不同大腿假肢膝关节在不同坡度行走的运动学分析
6
作者 刘夕东 叶向萍 +6 位作者 王文平 羊金花 郑永滨 胡锦鹏 周继和 颜智 韩峰 《临床医学进展》 2019年第10期1201-1208,共8页
研究目的:观察不同类型的大腿假肢膝关节对截肢患者步态的影响。研究方法:采用文献资料法、CAREN系统采集与分析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通过对穿机械假肢膝关节(3R20)和智能假肢膝关节(C-leg4)的8名单侧大腿截肢患者在不同坡度行走... 研究目的:观察不同类型的大腿假肢膝关节对截肢患者步态的影响。研究方法:采用文献资料法、CAREN系统采集与分析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通过对穿机械假肢膝关节(3R20)和智能假肢膝关节(C-leg4)的8名单侧大腿截肢患者在不同坡度行走的步态进行数据采集和分析,并结合步态对称性公式,探讨大腿截肢患者的步态状况,并与正常人步态参数进行对比分析,旨在研究两种大腿假肢膝关节的步态差异,为改进大腿假肢膝关节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果:在0?坡度行走时,穿3R20的双支撑期百分比比穿C-leg4的双支撑百分比大2%;穿3R20的髋关节屈伸角度比穿C-leg4的髋关节屈伸角度大3.46?,穿3R20的膝关节屈伸角度与穿C-leg4的膝关节屈伸角度差值为0.54?,踝关节屈伸角度差值为0.23?;穿3R20的时相对称性指数比穿C-leg4的时相对称性指数小0.12,穿3R20的偏差指标和对称度指标分别比穿C-leg4的偏差指标和对称度指标大9%、7%。在+5?坡度行走时,穿3R20的双支撑期百分比比穿智能膝关节的双支撑百分比大0.94%。穿3R20的髋关节屈伸角度比穿C-leg4的髋关节屈伸角度大3.68?,穿3R20的膝关节屈伸角度与穿C-leg4的膝关节屈伸角度差值为0.96?,踝关节屈伸角度差值为0?;穿3R20的时相对称性指数比穿C-leg4的时相对称性指数小0.05,穿3R20的偏差指标和对称度指标分别比穿C-leg4的偏差指标和对称度指标大6%、9%。在?5?坡度行走时,穿3R20的双支撑期百分比比穿智能膝关节的双支撑百分比大4.47%。穿3R20的髋关节屈伸角度比穿C-leg4的髋关节屈伸角度大1.45?,穿3R20的膝关节屈伸角度与穿C-leg4的膝关节屈伸角度差值为0.08?,踝关节屈伸角度差值为0.16?;穿3R20的时相对称性指数比穿C-leg4的时相对称性指数小0.12,穿3R20的偏差指标和对称度指标分别比穿C-leg4的偏差指标和对称度指标大14%、8%。研究结论:1) 机械假肢膝关节和智能假肢膝关节的本质区别在于二者的灵活性和稳定性不同。因此,需要从大腿假肢膝关节结构进行改进,达到灵活性和稳定性的合理代偿。2) 机械假肢膝关节与智能假肢膝关节在不同坡度的步态差异较大。而步态状况主要是通过人体的平衡性、协调性对称性来反映。因此,需要从大腿假肢膝关节的结构进行改进。3) 智能假肢膝关节的步态更接近正常人步态,但截肢侧、健侧的对称性与正常人左右腿的对称性相比还有一定差距。因此,智能假肢膝关节还需要从灵活性、对称性等方面再进行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侧大腿截肢患者 大腿假肢 膝关节 坡度 运动学
下载PDF
一种镂空一体化腿杆的大腿假肢设计
7
作者 孙翠莲 张可欣 +4 位作者 何宇凡 姜潇 杨念衡 白鹭 高雨佳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1期147-147,共1页
目的兼顾大腿假肢的美观性与功能性是假肢研发的一个难点。随着科技发展与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以及交通事故与疾病等因素导致大腿截肢患者年轻化,大腿截肢患者对大腿假肢的美观性与功能性的需求日益明显,设计一种新型的适用于较强肌力患... 目的兼顾大腿假肢的美观性与功能性是假肢研发的一个难点。随着科技发展与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以及交通事故与疾病等因素导致大腿截肢患者年轻化,大腿截肢患者对大腿假肢的美观性与功能性的需求日益明显,设计一种新型的适用于较强肌力患者的大腿假肢,兼顾美观与实用。方法设计环节:结合运动生物力学步态分析方法,更新力线对线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腿截肢 运动生物力学 步态分析 大腿假肢 美观性 交通事故 一体化 年轻化
原文传递
一种新型膝—踝联动大腿假肢机构的分析与综合
8
作者 徐大生 曹清 《上海科技大学学报》 1993年第4期379-386,共8页
关键词 大腿假肢机构 膝-踝联动 假肢
下载PDF
大腿假肢远程加工中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系统的应用研究
9
作者 李亚 《中国设备工程》 2018年第16期121-122,共2页
分析研究大腿假肢远程加工中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系统的应用价值。大腿假肢远程加工中,基于严格的残肢尺寸测量前提下,应用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系统可行性高,在一定程度上,可解决偏远地区大腿截肢患者无法制作假肢的问题。
关键词 大腿假肢 远程加工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系统 应用价值
下载PDF
基于库伦-粘性摩擦模型的大腿假肢动力学参数辨识
10
作者 张稳 吕阳 +1 位作者 徐鉴 张晓旭 《动力学与控制学报》 2024年第2期68-76,共9页
基于模型的智能假肢控制方式具有物理意义明确、参数变量少的优势,但受建模误差、模型不确定等因素的影响,其控制精度仍有待进一步提高,而有效措施之一便是假肢先验动力学建模与辨识.本文针对实验室新设计的动力大腿假肢,研究了基于库伦... 基于模型的智能假肢控制方式具有物理意义明确、参数变量少的优势,但受建模误差、模型不确定等因素的影响,其控制精度仍有待进一步提高,而有效措施之一便是假肢先验动力学建模与辨识.本文针对实验室新设计的动力大腿假肢,研究了基于库伦-粘性摩擦的大腿假肢动力学参数辨识问题.首先,基于拉格朗日方法建立了具有固定传动比动力膝关节和非线性传动比动力踝关节的大腿假肢动力学模型;其次,采用库伦-粘性摩擦模型来描述假肢动力学模型中的关节摩擦行为;最后,通过粒子群优化算法辨识了大腿假肢的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相比于基于3D建模软件的估计参数,基于辨识参数重构的膝、踝关节电机扭矩与实测扭矩的均方根误差分别降低了93.55%和80.83%,模型精度得到了显著提高.这一结果不仅验证了本文假肢动力学建模与参数辨识方法的有效性,也为假肢后续的高精度控制提供了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腿假肢 动力学建模 关节非线性 粒子群算法
下载PDF
基于Fuzzy-CMAC的人体假肢系统智能控制方法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喻洪流 徐兆红 +1 位作者 卢博睿 张定国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83-88,共6页
由于需要适应患者的参数个性化与步速变化,人体大腿假肢系统参数具有模型非线性与参数不确定性等复杂系统特性,因此需要寻求有效的智能控制方法。以一种自制的液压型智能大腿假肢结构为例,首先建立基于非线性阻尼控制参数与人体髋关节... 由于需要适应患者的参数个性化与步速变化,人体大腿假肢系统参数具有模型非线性与参数不确定性等复杂系统特性,因此需要寻求有效的智能控制方法。以一种自制的液压型智能大腿假肢结构为例,首先建立基于非线性阻尼控制参数与人体髋关节力矩的人机动力学模型,根据智能假腿的复杂系统特性设计一种PD-FCMAC逆动态复合控制模型,实现膝关节轨迹跟踪控制。以所建立的假腿实验样机动力学模型为对象,对PD-FCMAC方法进行实验仿真。实验结果表明,大腿假肢膝关节可以在约0.5 s时间内跟踪好目标曲线,具有良好的实时性与精度,且获得的膝关节阻力矩结果与膝关节角度曲线的循环交变规律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控制 大腿假肢 动力学模型 模糊CMAC控制器
下载PDF
单侧大腿截肢者步行能力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刁子龙 曹学军 +1 位作者 杨平 蔡丽飞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70-474,共5页
目的探讨单侧大腿截肢者步行能力的特点。方法选择单侧大腿截肢者16例为实验组,健康成年人16名为对照组,分别进行室内6 min步行能力测试、室外1000 m复杂路面步行能力测试、平衡测试和能量消耗测试。结果室内6 min步行能力测试中,实验... 目的探讨单侧大腿截肢者步行能力的特点。方法选择单侧大腿截肢者16例为实验组,健康成年人16名为对照组,分别进行室内6 min步行能力测试、室外1000 m复杂路面步行能力测试、平衡测试和能量消耗测试。结果室内6 min步行能力测试中,实验组步速、步频、跨步长低于对照组(P<0.05),步态周期时间、能量消耗高于对照组(P<0.05),单支撑期时间、双支撑期时间和单/双比例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平衡测试中,重心轨迹面积、重心轨迹长度、X最大偏移量和Y最大偏移量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室外1000 m步行测试完成时间和能量消耗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穿戴流体控制膝关节的截肢者,室内6 min步行能量消耗与室外1000 m能量消耗与穿戴机械四连杆膝关节的截肢者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室内6 min步行距离与室外1000 m完成时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单侧大腿截肢者步态缺乏效率,能量消耗大,平衡功能尚可。不同类型假肢膝关节可能对患者步行能力发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腿截肢 大腿假肢 步行 康复 评定
下载PDF
现代假肢、矫形器技术与医学的结合问题
13
作者 狄亚 《中国医院管理》 1984年第12期39-41,共3页
一、假肢学和医学的密切关系近二十多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科技成果在假肢学上的应用越来越多。假肢技术的发展与许多学科都有密切关系,特别是与医学的关系更加密切。(一)接受腔的合理化和新截肢术的出现。近代假肢是三十年代... 一、假肢学和医学的密切关系近二十多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科技成果在假肢学上的应用越来越多。假肢技术的发展与许多学科都有密切关系,特别是与医学的关系更加密切。(一)接受腔的合理化和新截肢术的出现。近代假肢是三十年代从国外传入的。几十年来,我国的假腿都是采用末端开放式接受腔。穿戴这种接受腔假腿的人,在行走时都会出现活塞运动,于是不得不在残肢上包绕布条,而且在假腿上部还要加皮靿或腰带、背带,不仅负担沉重,还影响正常的血液循环,甚至引起残肢并发症。在1950和1957年,美国首创大腿假肢的四边形接受腔,并研制了以髌韧带为主要承重部位的P T B 小腿假肢。西德在此基础上又设计了大腿假肢的“心”形接受腔和全面接触式接受腔的两种小腿假肢新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假肢技术 小腿假肢 矫形器 大腿假肢 承重部位 残肢 截肢术 血液循环 截肢手术 截肢者
下载PDF
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 民政部关于生产和装配伤残人员专门用品企业免征所得税的通知
14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文告》 2004年第8期23-28,共6页
2004年8月20 财税[2004]132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民政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务局:为了帮助伤残人员康复或者恢复残疾肢体功能,保证伤残人员人身安全、劳动就业以及平等参与社会... 2004年8月20 财税[2004]132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民政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务局:为了帮助伤残人员康复或者恢复残疾肢体功能,保证伤残人员人身安全、劳动就业以及平等参与社会生活,保障和提高伤残人员的权益,经请示国务院同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税务总局 国家税务局 地方税务局 伤残人员 骨骼式大腿假肢 劳动就业 税务机关 矫形器 人员人身
下载PDF
假肢接受腔稳定释放区域的设计新思路
15
作者 周大伟 《保健文汇》 2019年第11期275-276,共2页
假肢技师通过将石膏绷带缠绕在患者残肢上获取残肢石膏模型形状。他们采用一定的生物力学原理对石膏模型进行修改制作患者可以穿戴的假肢接受腔。这样的接受腔近似于圆柱体包容残肢,因为人体的解剖结构骨骼位于软组织的中间部位,接受腔... 假肢技师通过将石膏绷带缠绕在患者残肢上获取残肢石膏模型形状。他们采用一定的生物力学原理对石膏模型进行修改制作患者可以穿戴的假肢接受腔。这样的接受腔近似于圆柱体包容残肢,因为人体的解剖结构骨骼位于软组织的中间部位,接受腔传递力和运动过程中损耗很大导致部分患者穿戴不合适。本文将尝试探索一些新型的假肢接受腔设计模式,采用压缩、稳定的概念将接受腔牢固的固定在残肢上,为截肢患者带来福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截肢 假肢 接受腔界面 大腿假肢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