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75篇文章
< 1 2 5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脉络学说探讨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病机内涵与防治
1
作者 刘汉宇 杨婵 +2 位作者 王雪茹 高泓 谢春光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1期29-31,共3页
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大血管病变病理过程复杂,基于血管平滑肌细胞凋亡产生的血管钙化是其重要病理特征。本文从脉络学说入手,探讨T2DM大血管病变发生发展的内在机制,认为气阴两虚的疾病状态致使脉体受损和脉中气... 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大血管病变病理过程复杂,基于血管平滑肌细胞凋亡产生的血管钙化是其重要病理特征。本文从脉络学说入手,探讨T2DM大血管病变发生发展的内在机制,认为气阴两虚的疾病状态致使脉体受损和脉中气血不足,气血运行不畅,产生痰浊、瘀血等病理产物,终致脉络呈现瘀滞状态,此过程与高糖、高脂诱导的血管平滑肌细胞凋亡以及凋亡产生和促进的血管钙化形成机制、脉络虚滞与凋亡钙化的病理过程相吻合,成为T2DM大血管病变发生发展的关键病机。针对病机,究其治法,认为参芪复方可发挥益气养阴活血、补虚活络化瘀之功效,恢复脉络系统以通为用的功能,最终发挥防治和延缓T2DM大血管病变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络学说 细胞凋亡 血管钙化 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 参芪复方
下载PDF
基于体质可调论治糖尿病大血管病变
2
作者 辛颖倩 刘娜 +3 位作者 周吉 王子晨 张雅琦 阴永辉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第2期188-191,266,共5页
糖尿病大血管病变为糖尿病后期的严重并发症,具有较高的致残致死率,早期干预可达既病防变目的,对于改善患者生活质量、节约医疗资源意义深远。中医体质学说认为人的体质不仅禀赋于先天,亦可通过外在手段干预而改变。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 糖尿病大血管病变为糖尿病后期的严重并发症,具有较高的致残致死率,早期干预可达既病防变目的,对于改善患者生活质量、节约医疗资源意义深远。中医体质学说认为人的体质不仅禀赋于先天,亦可通过外在手段干预而改变。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好发体质类型主要集中在阴虚质、气虚质、痰湿质与血瘀质。以中医治未病思想为指导,从体质可调出发,列举验案2则,为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高危体质类型制定出中医药、饮食、运动等具体体质调节方案,及早纠正体质偏颇,以期为临床防治糖尿病大血管病变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大血管病变 体质可调 阴虚质 气虚质 痰湿质 血瘀质 饮食运动方案
下载PDF
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大血管病变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朱明敏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24年第1期122-124,共3页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大血管病变的危险因素,为疾病的临床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射阳县人民医院2021年1月至2023年5月收治100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中合并大血管病变的27例患者作为合并大血管病变组,剩余未合...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大血管病变的危险因素,为疾病的临床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射阳县人民医院2021年1月至2023年5月收治100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中合并大血管病变的27例患者作为合并大血管病变组,剩余未合并大血管病变的73例患者作为未合并大血管病变组。统计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单因素分析、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影响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大血管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本研究中,100例2型糖尿病患者中合并大血管病变27例,发生率为27.00%;与未合并大血管病变组相比较,合并大血管病变组患者中合并高血压占比、患者血清糖化血红蛋白(HbA_(1c))、C-反应蛋白(CRP)水平均升高,患者糖尿病病程延长(均P<0.05),两组患者性别、吸烟史、年龄、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三酰甘油(TG)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合并高血压、HbA_(1c)水平较高、CRP水平较高、糖尿病病程较长均是影响2型糖尿病并发大血管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OR=3.080、3.142、3.333,2.776)(均P<0.05)。结论合并高血压、HbA_(1c)水平较高、CRP水平较高、糖尿病病程较长均是影响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大血管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可根据上述危险因素给予针对性预防和治疗措施,以降低患者发生大血管病变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大血管病变 C-反应蛋白 糖化血红蛋白 危险因素
下载PDF
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4
作者 韦榕艳 《中外医学研究》 2024年第11期160-163,共4页
糖尿病不仅需要关注,同时其导致的大血管病变更是全球健康威胁的主要原因之一。随着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发生率的增加,急需新的指标及策略来预防疾病进展。血脂异常增加了大血管并发症的可能性,包括冠心病、中风或外周血管疾病。本篇综... 糖尿病不仅需要关注,同时其导致的大血管病变更是全球健康威胁的主要原因之一。随着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发生率的增加,急需新的指标及策略来预防疾病进展。血脂异常增加了大血管并发症的可能性,包括冠心病、中风或外周血管疾病。本篇综述旨在全面分析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non-HDL-C)与大血管病变的相关性,进一步论证non-HDL-C是否可替代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作为未来潜在的治疗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2 型糖尿病 大血管病变
下载PDF
脂联素、直接胆红素及甘油三酯对2型糖尿病患者大血管病变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4
5
作者 张蕊 秦诗阳 +3 位作者 何建秋 孙志新 王艳新 刘晓燕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3-18,共6页
目的探讨脂联素(APN)、直接胆红素(DB)、甘油三酯(TG)及三者联合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大血管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120例T2DM患者,根据是否合并大血管病变将其分为T2DM组(62例)和T2DM+大血管病变组(58例)。比较两组的临床资料;采用... 目的探讨脂联素(APN)、直接胆红素(DB)、甘油三酯(TG)及三者联合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大血管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120例T2DM患者,根据是否合并大血管病变将其分为T2DM组(62例)和T2DM+大血管病变组(58例)。比较两组的临床资料;采用非条件多因素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T2DM患者合并大血管病变的风险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APN、DB、TG及三者联合对T2DM患者合并大血管病变的诊断效能。结果非条件多因素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HbA1c[OR=24.096(95%CI:6.419,90.453)]、LDL-C[OR=13.118(95%CI:2.202,78.134)]和TG[OR=7.019(95%CI:2.414,20.407)]是T2DM患者合并大血管病变的危险因素(P<0.05);HDL-C[OR=0.000(95%CI:0.000,0.011)]、APN[OR=0.504(95%CI:0.313,0.809)]和DB[OR=0.694(95%CI:0.581,0.829)]是T2DM患者合并大血管病变的保护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当APN≤5.870 nmol/mL时,诊断T2DM患者合并大血管病变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718,敏感性为70.7%(95%CI:0.571,0.815),特异性为61.3%(95%CI:0.480,0.713);当DB≤14.205 mol/L时,AUC为0.772,敏感性为74.1%(95%CI:0.607,0.844),特异性为71.0%(95%CI:0.579,0.814);当TG≥1.955 mol/L时,AUC为0.735,敏感性为72.4%(95%CI:0.589,0.830),特异性为69.4%(95%CI:0.562,0.801);三者联合诊断的AUC为0.881,敏感性为84.5%(95%CI:0.721,0.922),特异性为77.4%(95%CI:0.647,0.867)。结论APN、DB、TG可用于T2DM患者合并大血管病变的辅助诊断,且三者联合可进一步提升诊断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脂联素 总胆红素 甘油三酯 大血管病变
下载PDF
血清PCSK9、vWF和apoM水平在2型糖尿病并发大血管病变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2
6
作者 刘志文 那日苏 马聪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3年第4期500-505,共6页
目的观察血清转化酶枯草溶菌素9(PCSK9)、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和载脂蛋白M(apoM)水平在2型糖尿病并发大血管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21年6月在该院就诊的210例2型糖尿病患者纳入2型糖尿病组。选择同期在该院行健康... 目的观察血清转化酶枯草溶菌素9(PCSK9)、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和载脂蛋白M(apoM)水平在2型糖尿病并发大血管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21年6月在该院就诊的210例2型糖尿病患者纳入2型糖尿病组。选择同期在该院行健康体检的75例健康者纳入健康对照组。根据大血管病变的诊断标准将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单纯糖尿病组(118例)和大血管病变组(92例)。观察各组血清PCSK9、vWF和apoM水平变化,对2型糖尿病并发大血管病变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比较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前后血清PCSK9、vWF和apoM水平变化,并分析3项指标在2型糖尿病并发大血管病变中的诊断效能。结果2型糖尿病组血清PCSK9和vWF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而血清apoM水平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大血管病变组血清PCSK9和vWF水平明显高于单纯糖尿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PCSK9和vWF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但大血管病变组仍高于单纯糖尿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大血管病变组血清apoM水平明显低于单纯糖尿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apoM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但大血管病变组仍低于单纯糖尿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大血管病变组年龄≥60岁及糖尿病病程≥10年比例、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明显高于单纯糖尿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PCSK9、vWF水平升高是2型糖尿病并发大血管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血清apoM水平升高是2型糖尿病并发大血管病变的保护因素(P<0.05)。血清PCSK9、vWF和apoM联合检测诊断2型糖尿病并发大血管病变的灵敏度为89.1%,特异度为90.7%,曲线下面积(AUC)为0.956,AUC明显高于PCSK9(Z=4.167,P<0.01)、vWF(Z=4.056,P<0.01)和apoM(Z=5.183,P<0.01)单项指标检测,而3项指标之间的AU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CSK9、vWF和apoM参与了2型糖尿病并发大血管病变的过程,3项指标联合检测对诊断2型糖尿病并发大血管病变具有较高的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大血管病变 转化酶枯草溶菌素9 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 载脂蛋白M
下载PDF
脂蛋白(a)与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相关性
7
作者 许华英 伊拉代姆·祖冬 +5 位作者 金燕 王煜芳 金一 张莉 沈东华 马钧 《临床检验杂志》 CAS 2023年第6期436-440,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脂蛋白(a)[Lp(a)]与2型糖尿病(T2DM)大血管病变的相关性,并观察CRP升高的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中Lp(a)水平变化,为糖尿病心血管并发症尤其是大血管病变的有效防治、疗效监测、预后评估提供思路和方法。方... 目的探讨血清脂蛋白(a)[Lp(a)]与2型糖尿病(T2DM)大血管病变的相关性,并观察CRP升高的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中Lp(a)水平变化,为糖尿病心血管并发症尤其是大血管病变的有效防治、疗效监测、预后评估提供思路和方法。方法将临床收集的135例T2DM患者按照有无合并大血管病变分为合并大血管病变组78例、未合并大血管病变组57例,并设健康人对照组52例;未合并大血管病变组采用中国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风险预测(China-PAR)评价10年心血管疾病(CVD)的发病风险,分为低风险组20例(10年患病风险<5%)和中高风险组37例(10年患病风险≥5%)。按CRP浓度将135例T2DM患者分为CRP低值组(CRP<2 mg/L)64例和高值组(CRP≥2 mg/L)71例,分别检测Lp(a)、CRP、尿酸(UA)、同型半胱氨酸(Hcy)、血糖、血脂等相关指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T2DM合并大血管病变组Lp(a)水平高于未合并组(P<0.05)及健康人对照组(P<0.01);T2DM患者CRP高值组Lp(a)、年龄、体质指数(BMI)、病程、收缩压、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A1c(HbA1c)、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B(apoB)、UA、Hcy均高于低值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血清Lp(a)与BMI、收缩压、FINS、HOMA-IR、LDL-C、apoB呈正相关(r=0.38、0.49、0.36、0.30、0.39、0.38,P<0.05),与CRP、Hcy、TG、UA相关(r=0.65、0.57、0.60、0.71,P<0.05)。China-PAR评分中高风险组Lp(a)、CRP、LDL、Hcy与低风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bA1c在两组对照中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具有遗传特性的Lp(a)与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密切相关。T2MD合并大血管病变人群的血清Lp(a)水平明显高于未合并人群。T2DM患者特别是CRP水平偏高人群检测血清Lp(a)水平对T2DM大血管病变的防治、风险评估和疗效监测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蛋白(a) 2型糖尿病 大血管病变
下载PDF
缺血性脑卒中大血管病变不同治疗方法脑微出血的比较
8
作者 党静 杨也萍 +6 位作者 俞竣川 施安贵 康永强 李蓉 赵秀娟 冉茂胜 刘玉虎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23年第6期641-644,共4页
目的 比较两种方法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大血管病变发生脑微出血有无差异。方法 入组78例缺血性脑卒中合并大血管病变患者,分为双联抗血小板药物保守治疗组和支架植入+双联抗血小板药物治疗组,进行临床队列研究。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年龄、... 目的 比较两种方法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大血管病变发生脑微出血有无差异。方法 入组78例缺血性脑卒中合并大血管病变患者,分为双联抗血小板药物保守治疗组和支架植入+双联抗血小板药物治疗组,进行临床队列研究。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年龄、性别、吸烟饮酒史,相关高血压病、糖尿病病史;测身高体重计算体重指数;动态监测患者血压;分别于入组时以及治疗3月后记录血常规、血生化指标:血小板计数、空腹血糖、血尿酸、同型半胱氨酸、低密度脂蛋白;同样于入组时以及治疗3月后完善头颅CT、头颅核磁平扫+磁敏感加权成像(MRI+SWI),明确是否发生脑出血,记录脑微出血数目。应用SPSS 25.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入组时以及治疗3月后上述指标有无统计学差异。结果 双联抗血小板药物治疗组入组38人,平均年龄:64.87±6.29岁,女性患者15人,男性患23人。支架植入+双联抗血小板药物治疗组入组40人,平均年龄:64.28±6.82岁,两组间年龄无统计学差异。治疗前两组间年龄、体重指数(BMI)、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空腹血糖(FPG)、血尿酸(UA)、同型半胱氨酸(Hcy)、血小板计数(Plt)以及脑微出血(CBMs)数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低密度脂蛋白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联抗血小板药物治疗组治疗3月后血压、空腹血糖、同型半胱氨酸、血小板计数、低密度脂蛋白水平下降,脑微出血数量增加(P<0.05)。血尿酸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支架植入+双联抗血小板治疗3月后血压、空腹血糖、同型半胱氨酸、血小板计数、低密度脂蛋白水平下降,脑微出血数量增加(P<0.05)。血尿酸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间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空腹血糖(FPG)、血尿酸(UA)、同型半胱氨酸(Hcy)、血小板计数(Plt)以及脑微出血(CBMs)数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低密度脂蛋白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缺血性脑卒中大血管病变两种治疗方法脑微出血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种治疗方法治疗3月后脑微出血数量均有所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大血管病变 磁敏感加权成像 脑微出血
下载PDF
基于黄芪体质探讨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防治
9
作者 刘娜 辛颖倩 +3 位作者 周吉 王子晨 张雅琦 阴永辉 《山东中医杂志》 2023年第7期665-669,共5页
黄芪体质出自黄煌提出的“药人”“方人”体质学说,是指适合长期使用黄芪及黄芪类方的一种体质类型。以黄芪体质为切入点,通过探讨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主要病机——气虚,以及黄芪体质与气虚体质在临床特征及选方用药方面的相关性,认为黄... 黄芪体质出自黄煌提出的“药人”“方人”体质学说,是指适合长期使用黄芪及黄芪类方的一种体质类型。以黄芪体质为切入点,通过探讨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主要病机——气虚,以及黄芪体质与气虚体质在临床特征及选方用药方面的相关性,认为黄芪可用于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防治。并列举黄芪类方当归补血汤、补阳还五汤、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糖尿病心、脑、下肢血管病变验案,供临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大血管病变 黄芪体质 气虚 当归补血汤 补阳还五汤 黄芪桂枝五物汤
下载PDF
肥胖抑制素、Nesfatin-1与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相关性 被引量:1
10
作者 孟琦 南晓利 +2 位作者 谭丽艳 王小允 徐杨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3年第6期1020-1022,共3页
目的:探讨人血清中肥胖抑制素(Obestatin)与Nesfatin-1水平在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MVC)中的表达情况及相关性。方法:随机选取2型糖尿病无并发症患者40例,2型糖尿病合并大血管病变患者40例,健康对照组40例。测量受试者的身高、体重、血... 目的:探讨人血清中肥胖抑制素(Obestatin)与Nesfatin-1水平在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MVC)中的表达情况及相关性。方法:随机选取2型糖尿病无并发症患者40例,2型糖尿病合并大血管病变患者40例,健康对照组40例。测量受试者的身高、体重、血压、计算BMI,病程、年龄、性别等基本数据。检测FPG、TG、TC、HbA1c等指标,并应用ELISA法检测血清Obestatin和Nesfatin-1的水平,并分析两指标与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患者临床资料相关性。结果:血清Obestatin与病程、BMI、FPG、HbA1c、TC、TG、LDL-C呈负相关,与Nesfatin-1呈正相关(P<0.05);血清Nesfatin-1与病程、BMI、FPG、HbA1c、TC、TG、LDL-C呈负相关,与Obestatin呈正相关(P<0.05)。结论:血清Obestatin和Nesfatin-1呈正相关,二者的降低可能与大血管病变的发生与发展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大血管病变 肥胖抑制素 NESFATIN-1
下载PDF
基于“脉络学说”探讨线粒体动力学在糖尿病大血管病变中的作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周容 罗巧翠 +4 位作者 董玉琳 孙玉珠 邓司竹 邓欢 张新霞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23年第5期10-14,共5页
糖尿病大血管病变是以大血管内动脉持续粥样硬化(AS)为特点的糖尿病慢性并发症之一,是2型糖尿病相关发病和死亡的最大原因。其发生机制与糖脂代谢紊乱、氧化应激、内质网应激、血管内皮功能障碍等有关。线粒体通过连续的融合与分裂以维... 糖尿病大血管病变是以大血管内动脉持续粥样硬化(AS)为特点的糖尿病慢性并发症之一,是2型糖尿病相关发病和死亡的最大原因。其发生机制与糖脂代谢紊乱、氧化应激、内质网应激、血管内皮功能障碍等有关。线粒体通过连续的融合与分裂以维持数量、形态与功能正常,该动态平衡的过程称为线粒体动力学。有研究发现线粒体动力学失衡导致了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可能是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重要病理途径。中医理论体系中“脉络”系统在形态与功能上与西医“血管”具有相似性。“脉络学说”是中医学阐释疾病发生的重要基础理论,其指出络脉自稳状态失常与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具有内在一致性,并提出络脉自稳失衡是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始动因素并贯穿了整个病变过程。因此以“脉络学说”为切入点,从宏观及微观角度阐明线粒体动力学在糖尿病大血管病变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有助于揭示中医药通过调控线粒体功能治疗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科学内涵,指导临床组方思路,对延缓糖尿病大血管病变进程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大血管病变 脉络学说 线粒体动力学 动脉粥样硬化
下载PDF
糖尿病大血管病变小鼠模型研究进展
12
作者 杨燕 陈正涛 +2 位作者 肖华胜 高泓 谢春光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194-1205,共12页
动物模型广泛应用于研究疾病的发病机制及药物干预的安全性、疗效、作用机制等研究。选择和制备符合疾病发病规律的动物模型是开展实验研究的基础和前提。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特征为广泛且进展迅速的血管壁动脉粥样硬化,小鼠是动脉粥样... 动物模型广泛应用于研究疾病的发病机制及药物干预的安全性、疗效、作用机制等研究。选择和制备符合疾病发病规律的动物模型是开展实验研究的基础和前提。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特征为广泛且进展迅速的血管壁动脉粥样硬化,小鼠是动脉粥样硬化实验研究中运用最广泛的动物。本文基于最新研究结果根据1型和2型糖尿病的特征、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发展规律以及相关评估技术对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小鼠模型进行系统性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大血管病变 动脉粥样硬化 小鼠模型
下载PDF
转化生长因子-β和镍纹样蛋白与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相关性
13
作者 姜艳 岳月仪 +2 位作者 吴滨 鲁燕 浦剑虹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3年第5期92-96,103,共6页
目的 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和镍纹样蛋白(Metrnl)与2型糖尿病(T2DM)大血管病变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T2DM患者106例,按颈动脉内中层厚度(CIMT)分为单纯T2DM组50例(CIMT≤1.0 mm)、T2DM合并大血管病变组56例(CIMT>1.0 mm),并随... 目的 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和镍纹样蛋白(Metrnl)与2型糖尿病(T2DM)大血管病变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T2DM患者106例,按颈动脉内中层厚度(CIMT)分为单纯T2DM组50例(CIMT≤1.0 mm)、T2DM合并大血管病变组56例(CIMT>1.0 mm),并随机选取同期体检的健康受试者52例为健康对照组。比较3组外周血清中的TGF-β、Metrnl水平,分析各代谢指标与T2DM大血管病变的相关性。结果 T2DM合并大血管病变组TGF-β、Metrnl水平低于单纯T2DM组和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TGF-β与Metrnl水平呈正相关(P<0.05);收缩压、吸烟、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HOMA-IR是T2DM大血管病变的危险因素,Mernl、TGF-β是T2DM大血管病变的保护因素(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TGF-β和Metrnl预测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57、0.846, TGF-β联合Metrnl预测的AUC为0.901。结论 血清TGF-β和Metrnl水平降低与T2DM大血管病变的发生相关,TGF-β联合Metrnl检测对T2DM大血管病变的早期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化生长因子-Β 镍纹样蛋白 2型糖尿病 糖尿病大血管病变 相关性
下载PDF
不同亚型1型糖尿病患者大血管病变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分析
14
作者 王丽婷 许岭翎 +4 位作者 李伟 平凡 张化冰 马亚红 李玉秀 《基础医学与临床》 2023年第8期1284-1288,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亚型1型糖尿病(T1DM)患者临床特征以及发生大血管病变的风险。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3月至2021年7月在北京普仁医院内分泌科就诊的79例T1DM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特发性21例,自身免疫性58例。排除数据缺失者14例,再将其中65... 目的探讨不同亚型1型糖尿病(T1DM)患者临床特征以及发生大血管病变的风险。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3月至2021年7月在北京普仁医院内分泌科就诊的79例T1DM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特发性21例,自身免疫性58例。排除数据缺失者14例,再将其中65例患者分为T1DM大血管病变组(13例)及无大血管病变组(52例)。结果1)与自身免疫性T1DM患者相比,特发性患者病程长,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高,体质量指数(BMI)、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C肽(FC-P)低。2)与无大血管病变组相比,大血管病变组年龄高,特发性T1DM比例大,肾小球滤过率(eGFR)水平、起病时酮症酸中毒(DKA)发生率更低。3)相关分析显示,大血管病变与年龄、病程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432、0.245,P值均<0.05),与eGFR、胰岛自身抗体阳性、起病时DKA发生率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392、-0.268、-0.313,P值均<0.05)。4)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校正年龄、病程、BMI、eGFR、HDL-c、起病时DKA发生率等混杂因素后,自身抗体阴性是发生大血管病变的危险因素(OR=0.03,95%CI:0.001-0.858,P<0.05)。结论特发性T1DM患者发生大血管病变的风险较自身免疫性T1DM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型糖尿病 大血管病变 特发性 自身免疫性 胰岛自身抗体
下载PDF
应用列线图模型预测急性非心源性卒中大血管病变患者溶栓治疗后出血转化情况 被引量:2
15
作者 张雪玲 王一峰 +6 位作者 孙威 林晓光 刘芹芹 陈念东 杜娟 杜合宾 王黎明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23年第7期824-829,共6页
目的研究列线图模型预测急性非心源性卒中大血管病变患者溶栓治疗后出血转化情况的价值。方法开展前瞻性研究,以2019-01—2021-12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宿迁医院治疗的120例急性非心源性卒中大血管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取静脉溶... 目的研究列线图模型预测急性非心源性卒中大血管病变患者溶栓治疗后出血转化情况的价值。方法开展前瞻性研究,以2019-01—2021-12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宿迁医院治疗的120例急性非心源性卒中大血管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取静脉溶栓治疗,分析急性非心源性卒中大血管病变患者溶栓治疗后出血转化的危险因素,并构建相关的预测模型。结果出血转化组与非出血转化组患者的高血压、冠心病、大脑中动脉高密度征(HMCAS)、前循环病变、急性脑卒中早期CT评分(ASPECTS)、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多因素分析,高血压、冠心病、HMCAS、前循环病变及较低的ASPECTS、较高的NIHSS评分均是造成脑卒中患者出血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通过列线图模型预测分析,伴高血压、冠心病、HMCAS、前循环病变及ASPECTS评分<4.11分、NIHSS评分>12.33分时可认为脑卒中患者存在溶栓治疗后的出血转化风险。通过ROC曲线分析,上述模型对脑卒中患者的出血转化风险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结论高血压、冠心病、HMCAS、前循环病变及较低的ASPECTS评分、较高的NIHSS评分均是造成急性非心源性卒中大血管病变患者溶栓治疗后出血转化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非心源性卒中 脑卒中 大血管病变 出血转化 列线图模型 预测价值 危险因素
下载PDF
血清CTRP1、FGF21和ANGPTL3水平在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2
16
作者 夏翠萍 岳菊 +2 位作者 乔叶红 段睿康 周君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3年第14期2006-2011,共6页
目的观察血清C1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1(CTRP1)、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FGF21)和人血管生成素样蛋白3(ANGPTL3)水平在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6月在该院诊治的165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2型糖尿病组,... 目的观察血清C1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1(CTRP1)、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FGF21)和人血管生成素样蛋白3(ANGPTL3)水平在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6月在该院诊治的165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2型糖尿病组,根据患者是否合并大血管病变分为大血管病变组(57例)和单纯糖尿病组(108例),另选取同期该院75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对照组。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2型糖尿病发生大血管病变的影响因素,以及血清CTRP1、FGF21和ANGPTL3水平在2型糖尿病发生大血管病变中的诊断价值。结果2型糖尿病组血清CTRP1、FGF21和ANGPTL3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随着糖尿病控制程度升高而降低。大血管病变组餐后2 h血糖(2 h PG)、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CTRP1、FGF21和ANGPTL3水平均明显高于单纯糖尿病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2 h PG、TG、颈动脉IMT、CTRP1、FGF21和ANGPTL3水平升高是发生大血管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血清CTRP1、FGF21和ANGPTL3水平在2型糖尿病发生大血管病变中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3项指标联合检测的灵敏度为68.4%,特异度为97.2%,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897,明显高于CTRP1(Z=3.152,P=0.002)、FGF21(Z=3.755,P<0.001)和ANGPTL3(Z=4.410,P<0.001)单项检测。结论血清CTRP1、FGF21和ANGPTL3是2型糖尿病的重要监测指标,其水平升高是发生大血管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3项指标联合检测有助于提高对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诊断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1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1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 血管生成素样蛋白3 2型糖尿病 大血管病变
下载PDF
颈动脉血流动力学、hsa-microRNA-139-5p与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相关性研究
17
作者 章辰琛 张莉 李东风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23年第22期2118-2124,共7页
目的 探究剪切应力相关的颈动脉多普勒超声参数在2型糖尿病(T2DM)大血管病变早期诊断中的临床价值,并通过对剪切应力敏感性微小RNAs(miRs) hsa-miR-139-5p的研究在基因水平进行相关机制的进一步探究。方法 选择2022年1—12月在本院内分... 目的 探究剪切应力相关的颈动脉多普勒超声参数在2型糖尿病(T2DM)大血管病变早期诊断中的临床价值,并通过对剪切应力敏感性微小RNAs(miRs) hsa-miR-139-5p的研究在基因水平进行相关机制的进一步探究。方法 选择2022年1—12月在本院内分泌科就诊的T2DM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T2DM合并大血管病变患者100例设为T2DM大血管病变组(观察组),将单纯T2DM患者100例设为单纯T2DM组(对照组)。比较两组研究对象颈总动脉(CCA)收缩期最大流速(PSV)、CCA舒张末期容积(EDV)和CCA血管阻力指数(RI)等超声参数,研究对象工作特征(ROC)分析各参数对T2DM大血管病变的诊断价值。预测T2DM大血管病变相关的剪切应力敏感性miRs,选择目标miR。qRT-PCR测定两组研究对象外周血单个核细胞hsa-miR-139-5p表达水平,免疫印迹蛋白试验(WB)测定其下游靶基因VEGF和IGFIR蛋白表达,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T2DM大血管病变组CCA-PSV、CCA-EDV明显低于单纯T2DM组(P<0.001),T2DM大血管病变组CCA-RI明显高于单纯T2DM组(P<0.001)。CCA-PSV和CCA-EDV是T2DM大血管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对于T2DM大血管病变的诊断价值较高。T2DM大血管病变组单个核细胞hsa-miR-139-5p表达高于单纯T2DM组(P<0.001)。T2DM大血管病变组VEGF的表达高于单纯T2DM组(P<0.05),单纯T2DM组IGFIR表达高于T2DM大血管病变组(P<0.05)。结论 hsa-miR-139-5p通过调节下游靶基因VEGF和IGFIR的表达参与T2DM大血管病变的发生发展,而CCA-PSV和CCA-EDV作为间接反映血管壁剪切应力的血流动力学参数或可作为T2DM大血管病变早期诊断的临床影像学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剪切应力 多普勒超声 T2DM大血管病变 hsa-miR-139-5p
下载PDF
梓醇对T2DM大鼠大血管病变的保护作用及与oxLDL/LDL和NF-κB信号通路的关系
18
作者 罗传超 王佳星 朱勤伟 《河北医药》 CAS 2023年第24期3708-3711,3716,共5页
目的探讨梓醇对2型糖尿病(T2DM)大鼠大血管病变的保护作用与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低密度脂蛋白(LDL)和核转录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的关系。方法用高糖高脂饲料喂养和腹腔注射STZ复合因素对大鼠进行T2DM造模,将大鼠分为模型组、... 目的探讨梓醇对2型糖尿病(T2DM)大鼠大血管病变的保护作用与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低密度脂蛋白(LDL)和核转录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的关系。方法用高糖高脂饲料喂养和腹腔注射STZ复合因素对大鼠进行T2DM造模,将大鼠分为模型组、二甲双胍组(134 mg·kg^(-1)·d^(-1))、梓醇组(10 mg·kg^(-1)·d^(-1)),另设对照组,每组10只,模型组和对照组给予相同体积的0.9%氯化钠溶液,干预4周。结束后,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大鼠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空腹血糖(FBG)、低密度脂蛋白(LDL)和高密度脂蛋白(HDL)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人巨噬细胞趋化蛋白-1(MCP-1)、oxLDL含量;RT-PCR法检测主动脉壁LOX-1、NF-κB p65、MCP-1 mRN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主动脉壁LOX-1、NF-κB p65、MCP-1蛋白表达;透射电镜观察大鼠主动脉内皮细胞结构。结果对照组大鼠主动脉内皮细胞形态正常,模型组细胞显著肿胀,连续性中断、见空泡,部分内皮细胞有显著脱落,细胞核褶皱变形,线粒体、内质网中度肿胀,嵴肿胀紊乱或溶解,见脂滴、糖原颗粒;二甲双胍组和梓醇组内皮细胞形态结构轻微肿胀,线粒体、内质网结构正常,细胞核轻微变形,部分内皮细胞有轻微脱落,损伤程度显著轻于模型组。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血清FBG、TC、TG、LDL水平,MCP-1和oxLDL水平,主动脉壁LOX-1、NF-κB p65、MCP-1 mRNA及蛋白表达量显著性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二甲双胍组和梓醇组血清FBG、TC、TG、LDL水平,MCP-1和oxLDL水平,主动脉壁LOX-1、NF-κB p65、MCP-1 mRNA及蛋白表达量显著性降低(P<0.05)。结论梓醇可能通过oxLDL/LDL和NF-κB信号通路减轻T2DM大鼠大血管病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梓醇 T2DM大鼠 大血管病变 oxLDL/LDL LOX-1 NF-ΚB信号通路
下载PDF
基于“毒损”理论探讨“态靶结合”治疗糖尿病大血管病变 被引量:1
19
作者 彭雨婷 刘添娇 朴春丽 《吉林中医药》 2023年第9期997-1000,共4页
糖尿病大血管病变作为糖尿病的重要并发症之一,其病理机制复杂,为糖尿病并发症防治过程中的难点和重点。中医认识本病从“毒损”理论角度切入,正虚邪盛,痰、瘀、湿、浊蕴结不解而成毒,损伤脉管,致使结构和组织功能失常。朴春丽教授根据... 糖尿病大血管病变作为糖尿病的重要并发症之一,其病理机制复杂,为糖尿病并发症防治过程中的难点和重点。中医认识本病从“毒损”理论角度切入,正虚邪盛,痰、瘀、湿、浊蕴结不解而成毒,损伤脉管,致使结构和组织功能失常。朴春丽教授根据“态靶结合”辨证组方思想,以正虚毒损为态,痰瘀湿浊、糖脂之毒、动脉粥样硬化为靶,补虚、解毒、通络,开创解毒通络开痹方,态靶同调,取得良好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大血管病变 态靶 毒损 解毒通络开痹方 仝小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