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规模多入多出技术的短波地波安全传输方法
1
作者 李岩 丁国如 +2 位作者 崔丽 王海超 徐以涛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037-1042,1080,共7页
为提升地波通信的用户速率和安全性能,本文结合多点协同和大规模多入多出技术,提出了一种基于多站协同的地波传输方法。在本文中,发送给用户的原始信息被核心网分成了若干个子信息,这些子信息被相应固定站发给用户。使用多个配备多根天... 为提升地波通信的用户速率和安全性能,本文结合多点协同和大规模多入多出技术,提出了一种基于多站协同的地波传输方法。在本文中,发送给用户的原始信息被核心网分成了若干个子信息,这些子信息被相应固定站发给用户。使用多个配备多根天线的固定站进行协同预编码,建立了基于预编码向量、发射功率和固定站选择联合优化的用户速率最大化问题。设计了基于共轭波束赋形的预编码方法,推导了发射功率闭式解。针对固定站选择混合整数优化问题,提出了一种低复杂度固定站选择算法。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可以提升用户速率和安全速率,提出的功率优化方法可以在保证用户速率的前提下提升安全速率,固定站选择算法的性能几乎与穷搜算法相同,证明了所提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波通信 大规模多入多出技术 安全通信 短波通信 波束赋形 功率优化 合作通信 海洋通信
下载PDF
高铁环境下基于大规模多入多出自适应波束成形的干扰对齐
2
作者 肖静 李瑜锋 夏洪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8期99-108,共10页
随着高速铁路的快速发展,高铁用户对移动互联网的需求与日俱增。高铁环境下,信道处于快时变状态,列车速度越高,信道变化越快,信道状态信息(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CSI)存在严重的不准确性。针对此问题,首先对高铁环境下的CSI建模,... 随着高速铁路的快速发展,高铁用户对移动互联网的需求与日俱增。高铁环境下,信道处于快时变状态,列车速度越高,信道变化越快,信道状态信息(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CSI)存在严重的不准确性。针对此问题,首先对高铁环境下的CSI建模,通过统计特性与瞬时CSI对其进行动态修正。同时,为了保障高铁在运行过程中获得最佳的系统容量,还提出一种基于自适应波束成形的干扰对齐方法;该方法将天线分成两组,通过设计预编码,使干扰对齐到零空间,从而在接收端消除干扰。数值结果表明,所提的方法能很好地适应高速移动场景,达到最优的系统容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束成形 干扰对齐 高速移动 大规模多入多出
下载PDF
双IRS辅助大规模MIMO系统中基于双时间尺度的信道估计方案
3
作者 梁彦 魏浩章 李飞 《信号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45-355,共11页
在双智能反射面(IRS)辅助的大规模多入多出(MIMO)通信系统中,为获取信道状态信息(CSI)而进行的信道估计需要较大的导频开销。考虑到基站(BS)-IRS信道与IRS-IRS信道具有高维且准静态的特性,而IRS-用户(UE)信道具有低维且时变的特性,本文... 在双智能反射面(IRS)辅助的大规模多入多出(MIMO)通信系统中,为获取信道状态信息(CSI)而进行的信道估计需要较大的导频开销。考虑到基站(BS)-IRS信道与IRS-IRS信道具有高维且准静态的特性,而IRS-用户(UE)信道具有低维且时变的特性,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双时间尺度的信道估计方案。首先,对于准静态信道,由BS发送导频并基于坐标下降算法和最小二乘法分别估计BS-IRS信道和IRS-IRS信道。然后根据准静态信道的估计结果进一步基于最小二乘法估计IRS-UE信道。仿真结果表明,本文所提出的方案可以采用低于对比方案50%的导频开销来获取低于对比方案近10 dB的估计归一化均方误差(NMSE),实现用更少的导频开销获取更高的信道估计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反射面 大规模多入多出 信道估计 双时间尺度
下载PDF
基于虚拟子阵列的多用户大规模MIMO混合预编码
4
作者 张雷 高俊枫 向博 《成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3年第4期372-377,共6页
为了在多用户大规模多入多出系统中获得更高空间分集增益,提出一种基于虚拟子阵列的部分连接结构模数混合预编码方案.此方案允许射频链路动态连接发射天线.首先通过提取空口信道的共轭相位设计模拟预编码矩阵,并提出逐元最大化虚拟子阵... 为了在多用户大规模多入多出系统中获得更高空间分集增益,提出一种基于虚拟子阵列的部分连接结构模数混合预编码方案.此方案允许射频链路动态连接发射天线.首先通过提取空口信道的共轭相位设计模拟预编码矩阵,并提出逐元最大化虚拟子阵列增益算法以获得更大模拟预编码增益,然后对等效信道实施迫零数字预编码.仿真结果表明,Rayleigh衰落信道中所提虚拟子阵列方案比传统的部分连接结构方案能取得更高的频谱效率,且对相位量化误差不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预编码 大规模多入多出系统 部分连接结构 虚拟子阵列
下载PDF
大规模MIMO系统中的改进CG迭代算法 被引量:5
5
作者 刘刚 娄增进 +1 位作者 林勤华 郭漪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8-15,共8页
大规模多入多出技术以其高的频谱效率和能量效率,成为未来移动系统的关键技术之一。但是,随着用户天线数目的增加,多入多出检测算法的计算复杂度会急剧增加,导致在实际系统中难以快速、有效地实现。针对大规模多入多出检测计算复杂度高... 大规模多入多出技术以其高的频谱效率和能量效率,成为未来移动系统的关键技术之一。但是,随着用户天线数目的增加,多入多出检测算法的计算复杂度会急剧增加,导致在实际系统中难以快速、有效地实现。针对大规模多入多出检测计算复杂度高、收敛速度慢等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共轭梯度迭代算法。首先将理查森迭代算法的初始矩阵作为牛顿迭代算法的初始矩阵进行迭代;随后将迭代结果作为共轭梯度迭代算法的迭代初始矩阵进一步迭代,在保持较低计算复杂度的同时,实现快速收敛;最后通过理论定量分析了算法的计算复杂度。通过仿真实验对比,分析了多种大规模多入多出检测算法在误码率性能和收敛速度方面的性能。结果表明,相比其他算法,所提算法具有更低的计算复杂度和更快的收敛速度。在调制方式为64QAM、天线规模为32×256或64×1024时,仅需要3次迭代,检测性能即可接近最小均方误差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规模多入多出 信号检测 迭代算法 初始矩阵
下载PDF
基于低分辨率模数转换的全双工大规模MIMO中继系统频谱效率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周猛 贾向东 +1 位作者 颉满刚 焦金良 《信号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855-863,共9页
为了降低由于大规模基站天线阵列模数转换(analog-to-digital converters,ADCs)所造成的巨大硬件损耗,同时有效地提高系统的能量和频谱效率,基于迫零传输/迫零接收(zero-forcing transmitting/zero-forcing receiving,ZFT/ZFR)预处理方... 为了降低由于大规模基站天线阵列模数转换(analog-to-digital converters,ADCs)所造成的巨大硬件损耗,同时有效地提高系统的能量和频谱效率,基于迫零传输/迫零接收(zero-forcing transmitting/zero-forcing receiving,ZFT/ZFR)预处理方案,文章提出了低分辨率模数转换的多用户全双工大规模多入多出(massive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massive MIMO)中继系统,基站采用放大转发(amplify-and-forward,AF)协议,并对系统频谱效率进行了分析。文章首先获得了任一用户对频谱效率的闭式表达式,然后分别对三种不同功率缩放方案下系统的频谱效率进行了渐近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当基站天线数量足够大时,三种不同的功率缩放方案对系统的环路干扰和量化误差有不同的影响,且当信源功率固定、基站的传输功率与发送天线数量成反比时,系统能够有效地抑制系统的环路干扰和量化误差,这对低分辨率全双工massive MIMO中继系统的部署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双工 大规模多入多出 放大转发 中继 低分辨率模数转换
下载PDF
全双工大规模MIMO AF中继系统频谱与能量效率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邓鹏飞 王丹 贾向东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39-145,共7页
为提高移动通信系统的能量与频谱效率,基于放大转发协议,提出一种多用户全双工大规模多入多出中继协作方案。对频谱和能量效率进行研究,获得系统中每一对用户间各态历经速率下界的封闭解析解以及系统的频谱、能量效率。分析系统在不同... 为提高移动通信系统的能量与频谱效率,基于放大转发协议,提出一种多用户全双工大规模多入多出中继协作方案。对频谱和能量效率进行研究,获得系统中每一对用户间各态历经速率下界的封闭解析解以及系统的频谱、能量效率。分析系统在不同能量分配场景下对环路干扰的抑制效果和渐近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当中继收或发天线数足够大时,系统能有效地消除小规模衰落和多用户干扰,其渐近频谱效率和能量效率将达到一饱和稳定值。当采用信源发功率固定、中继发功率与中继发天线数成反比的功率分配方案时,系统可有效地抑制环路干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双工 大规模多入多出 放大转发 频谱效率 能量效率
下载PDF
大规模MIMO下最优预编码选择策略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王春燕 王军选 孙有铭 《电视技术》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40-47,共8页
大规模多入多出(Massive MIMO)系统中,随着天线数的增加,线性预编码算法的性能逐渐趋于最优,选择合适的线性预编码对系统性能具有重要的意义。针对发射端信道状态信息(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at Transmitter,CSIT)不完美的Massive M... 大规模多入多出(Massive MIMO)系统中,随着天线数的增加,线性预编码算法的性能逐渐趋于最优,选择合适的线性预编码对系统性能具有重要的意义。针对发射端信道状态信息(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at Transmitter,CSIT)不完美的Massive MIMO系统,推导出了迫零(Zero-Forcing,ZF)和最大比传输(Maximum Ratio Transmission,MRT)这两种常见预编码方案在向量归一化方式下的下行可达和速率下界,并给出了证明。随后对两种下界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一个关于系统用户数的阈值,当系统用户数和阈值的大小关系不同时,两种预编码性能的优劣关系也不相同。根据分析结果,文章进一步提出了一种以系统中用户数为参量的预编码选择策略,可以保证不论用户数如何变化,系统都能选择出更优的那一个预编码算法来对信号进行预处理。分析的有效性和方案的可靠性通过仿真得到了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规模多入多出 预编码 迫零预编码 最大比传输预编码 向量归一化
下载PDF
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FDD大规模MIMO系统CSI反馈方法 被引量:3
9
作者 廖勇 姚海梅 +1 位作者 花远肖 赵砚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182-1189,共8页
针对频分双工(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ing,FDD)大规模多入多出(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MIMO)系统中现有信道状态信息(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CSI)反馈方法复杂度高、反馈精度低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CSI压... 针对频分双工(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ing,FDD)大规模多入多出(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MIMO)系统中现有信道状态信息(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CSI)反馈方法复杂度高、反馈精度低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CSI压缩反馈方法.该方法首先采用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CNN)提取信道特征矢量,然后利用最大池化(Maxpooling)网络压缩CSI,最后考虑到大规模MIMO信道存在空间相关性的特点,分别对单用户和多用户场景使用双向长短期记忆(Bidirectional Long Short-Term Memory,Bi-LSTM)网络和双向卷积长短期记忆(Bidirectional Convolutional Long Short-Term Memory,Bi-ConvLSTM)网络对CSI进行重构.本文利用大规模MIMO信道数据对所提的深度学习网络进行离线训练,该网络学习到的信道信息能充分表征信道的状态.仿真结果表明,与已有的典型CSI反馈方法相比,本文所提方法反馈精度更高,运行时间更短,系统性能提升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频分双工 大规模多入多出 信道状态信息 深度学习 压缩反馈 空间相关性
下载PDF
面向6G超大规模MIMO系统分布式基带处理信号检测算法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振宇 邹润民 +3 位作者 惠峥 闫甜甜 张雨轩 戴晓明 《移动通信》 2021年第4期16-20,共5页
为缓解现有大规模MIMO系统集中式基带处理架构带来的带宽和计算瓶颈,DBP架构被提出。面向6G超大规模MIMO系统,提出一种DBP架构下基于EP算法的分布式信号检测算法,通过引入符号置信度构建消息传递规则并利用高斯函数近似降低消息传递算... 为缓解现有大规模MIMO系统集中式基带处理架构带来的带宽和计算瓶颈,DBP架构被提出。面向6G超大规模MIMO系统,提出一种DBP架构下基于EP算法的分布式信号检测算法,通过引入符号置信度构建消息传递规则并利用高斯函数近似降低消息传递算法计算复杂度,根据因子图设计中心处理单元中的消息混合规则。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分布式EP算法性能优于现有分布式信号检测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G 大规模多入多出 分布式基带处理 期望传播算法 消息混合规则
下载PDF
基于矩阵完备的低复杂度毫米波大规模MIMO信道估计 被引量:1
11
作者 邱佳锋 《电信科学》 2020年第4期99-106,共8页
针对毫米波大规模多入多出系统为取得可靠信道估计需要高计算复杂度的缺陷,结合毫米波信道固有的低秩性提出一种低复杂度的毫米波波束域信道估计算法。该算法联合利用毫米波信道波束域稀疏性和天线域低秩性以更短训练间隔实现精确恢复... 针对毫米波大规模多入多出系统为取得可靠信道估计需要高计算复杂度的缺陷,结合毫米波信道固有的低秩性提出一种低复杂度的毫米波波束域信道估计算法。该算法联合利用毫米波信道波束域稀疏性和天线域低秩性以更短训练间隔实现精确恢复。将信道估计看作矩阵完备问题,利用交替方向乘子法(ADMM)实现快速收敛,并采用快速随机奇异值阈值法将相应计算复杂度降低一个数量级。仿真结果表明,推荐算法在获得令人满意信道估计性能的同时依旧可以保持低复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矩阵完备 ADMM 信道估计 毫米波大规模多入多出 低复杂度
下载PDF
多用户大规模MIMO中部分连接结构的混合预编码 被引量:3
12
作者 张雷 《成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年第3期272-277,共6页
在大规模多入多出系统中,模数混合预编码作为传统预编码的一种有效替代方法,已展现出较好前景.然而,大多数已有混合预编码方案都存在复杂度过高或仅针对单用户场景设计的局限.面向多用户下行链路传输,提出了一种适用于部分连接结构的低... 在大规模多入多出系统中,模数混合预编码作为传统预编码的一种有效替代方法,已展现出较好前景.然而,大多数已有混合预编码方案都存在复杂度过高或仅针对单用户场景设计的局限.面向多用户下行链路传输,提出了一种适用于部分连接结构的低复杂度混合预编码方案.首先,利用原始信道的相位信息和模拟预编码矩阵的块对角特性,设计了能获得大子阵列增益的模拟预编码.然后,针对等效信道实施基带低维数字迫零预编码.独立和相关Rayleigh衰落信道下的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案均能取得较好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规模多入多出 混合预编码 部分连接结构 迫零
下载PDF
基于优化BM3D的毫米波大规模MIMO信道估计
13
作者 邱佳锋 《电信科学》 2020年第9期44-50,共7页
针对毫米波大规模多入多出系统在射频链路数量有限时,波束域信道估计是一个有挑战性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优化BM3D的信道估计方案。利用基于三维透镜的多入多出系统信道矩阵可被视为二维自然图像的结构特性,将图像重构技术融入信道估计。... 针对毫米波大规模多入多出系统在射频链路数量有限时,波束域信道估计是一个有挑战性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优化BM3D的信道估计方案。利用基于三维透镜的多入多出系统信道矩阵可被视为二维自然图像的结构特性,将图像重构技术融入信道估计。BM3D是目前最精确的图像去噪算法之一,通过块匹配实现分组,利用三维变换域的收缩完成协同滤波。考虑信道的稀疏特性和路径的聚类特性,对BM3D算法进一步优化以提高性能。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优化BM3D方案在所有考虑的信噪比区域均能取得令人满意的信道估计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毫米波通信 BM3D 大规模多入多出 波束域信道估计 三维透镜天线阵列
下载PDF
大规模MIMO系统中多小区导频重用对上行可达速率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何强 张秀军 +1 位作者 肖立民 周世东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26-531,共6页
在大规模多入多出(MIMO)系统中,导频在多小区间重用是影响系统可达速率的一个重要因素。该文选取一般化的信道模型,考虑系统采用功率控制,导出了最小二乘(LS)和最小均方误差(MMSE)这2种信道估计方法下上行可达速率的下界。利用该下界对... 在大规模多入多出(MIMO)系统中,导频在多小区间重用是影响系统可达速率的一个重要因素。该文选取一般化的信道模型,考虑系统采用功率控制,导出了最小二乘(LS)和最小均方误差(MMSE)这2种信道估计方法下上行可达速率的下界。利用该下界对基站天线数无穷多时导频重用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非相关信道下,用户上行极限可达速率仅仅受限于导频污染,且功率控制的引入使得该速率部分地由导频干扰用户到各自小区基站的大尺度衰落系数决定;在相关信道下,导频污染不是制约系统极限可达速率的唯一因素,在使用LS信道估计时导频污染会始终存在,而MMSE信道估计下导频污染可能会消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规模多入多出(MIMO) 导频污染 功率控制 相关信道
原文传递
6G网络物理层技术与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刘超凡 李新 《电信快报》 2023年第5期13-18,共6页
从技术内容、应用方式、安全性等方面详细介绍两种较可能应用到6G物理层的新技术:无蜂窝大规模MIMO(多入多出)和IRS(智能反射面)。分析6G物理层可能受到的攻击方式,从空间域、频域和时域三个方面,列举可用于6G物理层相关的安全技术,分... 从技术内容、应用方式、安全性等方面详细介绍两种较可能应用到6G物理层的新技术:无蜂窝大规模MIMO(多入多出)和IRS(智能反射面)。分析6G物理层可能受到的攻击方式,从空间域、频域和时域三个方面,列举可用于6G物理层相关的安全技术,分析、比较这些技术。采用这些全新的6G物理层技术及相关安全技术将提高安全性,但在实际应用上面临困难,仍需更切实际的应用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G 物理层 无蜂窝大规模MIMO(多入多出) IRS(智能反射面) 安全性
下载PDF
Massive MIMO技术标准进展及演进方向 被引量:7
16
作者 韩潇 邱佳慧 +1 位作者 范斌 陈建玲 《邮电设计技术》 2017年第3期1-4,共4页
Massive MIMO技术可以通过增加天线数增加系统容量,并利用不同用户间信道的近似正交性降低用户间干扰,实现多用户空分复用。首先总结了Massive MIMO技术的Rel-13版本标准化内容,分析了面向5G系统的Massive MIMO技术的主要研究内容,最后... Massive MIMO技术可以通过增加天线数增加系统容量,并利用不同用户间信道的近似正交性降低用户间干扰,实现多用户空分复用。首先总结了Massive MIMO技术的Rel-13版本标准化内容,分析了面向5G系统的Massive MIMO技术的主要研究内容,最后结合中国联通现状,分析了该技术的演进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规模多入多出技术 全维度多入多出 5G
下载PDF
5G时代无线电监测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17
作者 王志欣 郭健 《通讯世界》 2021年第5期1-2,5,共3页
2021年,中国全面进入5G时代。本文充分研究5G系统万物互联;超高速率;高频超宽带发射;超低时延、更加灵活的网络结构;采用新型天线技术等特点,归纳出5G时代无线电监测面临的挑战,分别为用频设备数量剧增、监测频率范围的扩展、台站监测... 2021年,中国全面进入5G时代。本文充分研究5G系统万物互联;超高速率;高频超宽带发射;超低时延、更加灵活的网络结构;采用新型天线技术等特点,归纳出5G时代无线电监测面临的挑战,分别为用频设备数量剧增、监测频率范围的扩展、台站监测复杂度提升、无线电测量方法需要全面升级。进而分析了5G基础设施为无线电监测带来的机遇,并展望了无线电监测技术的演进方向,以期实现行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G 万物互联 波束赋形 大规模多入多出 传感器网络
下载PDF
基于主动感知辅助的车联网波束赋形
18
作者 孟骁 刘凡 夏树强 《中兴通讯技术》 2022年第5期13-16,共4页
毫米波大规模多入多出系统具有提升车联网系统服务质量的潜力,但现有的系统设计无法充分发挥该潜力。针对该问题,通过分析毫米波频段通信信道与感知信道的相似特性,论证了在车联网系统中使用感知功能对通信功能进行辅助的可行性。在此... 毫米波大规模多入多出系统具有提升车联网系统服务质量的潜力,但现有的系统设计无法充分发挥该潜力。针对该问题,通过分析毫米波频段通信信道与感知信道的相似特性,论证了在车联网系统中使用感知功能对通信功能进行辅助的可行性。在此基础上,以波束管理为核心,阐述了具有更低导频开销的帧结构方案和使用感知功能辅助通信功能的信号处理一般流程。最后,讨论并总结了基于感知辅助的车联网通信系统中的若干开放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信感知一体化 车辆基础设施互联系统 大规模多入多出系统
下载PDF
三维空间域车载阵列及其多天线系统性能
19
作者 周杰 唐登洪 范倩莹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79-84,共6页
针对城市狭窄弯道非视距车载(V2V)移动通信传播环境,提出了一种三维(3D)空间域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M-MIMO)天线阵列模型,此模型用三维空间假设代替传统的二维(2D)平面阵列假设,将天线模型应用于弯道车载信道模型中,推导了波达... 针对城市狭窄弯道非视距车载(V2V)移动通信传播环境,提出了一种三维(3D)空间域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M-MIMO)天线阵列模型,此模型用三维空间假设代替传统的二维(2D)平面阵列假设,将天线模型应用于弯道车载信道模型中,推导了波达信号到达角和发射角的概率密度函数闭合表达式;研究了3D空间阵列自相关特性和天线阵列参数及散射体分布对多天线系统性能的影响.仿真结果与一些经典模型数据及测量信道相符合,表明了该模型应用的可行性;可用于描述弯曲道路V2V通信场景的信道特征,为未来进一步分析和讨论MIMO多径信道或5G M-MIMO信道特征提供了良好的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规模多入多出 车载阵列 V2V通信系统 到达角 发射角
原文传递
Massive MIMO网络中低复杂度的MMSE检测方法 被引量:2
20
作者 汪彬 常永宇 +1 位作者 权威 张戬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57-61,共5页
设计出大规模多入多出(massive MIMO)网络中一种有效、低复杂度的最小均方误差(MMSE)接收机结构.该接收机基于最陡下降和最小均方算法,能够避免大规模矩阵求逆运算.数学推导结果证明,这2种算法应用于MMSE检测时是收敛的.此外,分析了影... 设计出大规模多入多出(massive MIMO)网络中一种有效、低复杂度的最小均方误差(MMSE)接收机结构.该接收机基于最陡下降和最小均方算法,能够避免大规模矩阵求逆运算.数学推导结果证明,这2种算法应用于MMSE检测时是收敛的.此外,分析了影响收敛速度的因素.仿真结果表明,应用于Massive MIMO网络中时该接收机收敛速度较快,切实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规模多入多出 最小均方误差 最陡下降 最小均方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