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1,023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陆裂谷的构造反转与陆内造山:以松潘-甘孜构造带为例 被引量:1
1
作者 刘松楠 陈鑫 王瑜 《地质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77-292,共16页
板块构造理论将地质演化与板块聚散概括为大陆裂谷—大洋形成—大洋衰亡(洋壳俯冲)—碰撞造山几个阶段,据此全球造山系主要分为增生型和碰撞型两类。但是很多情况下上述过程并不是连续且完整的,在大陆裂谷过程中经历构造反转即形成陆内... 板块构造理论将地质演化与板块聚散概括为大陆裂谷—大洋形成—大洋衰亡(洋壳俯冲)—碰撞造山几个阶段,据此全球造山系主要分为增生型和碰撞型两类。但是很多情况下上述过程并不是连续且完整的,在大陆裂谷过程中经历构造反转即形成陆内造山。通过对松潘-甘孜构造带中晚二叠世至三叠纪末期的研究,发现其中晚二叠世发生初始裂陷作用,发育了三道桥组角砾状灰岩、砾岩等粗碎屑沉积,上覆大石包组玄武岩,与二叠纪攀西裂谷是相同构造背景下的产物;中—晚三叠世则为裂后沉降期,接受了来自多个方向物源的碎屑充填形成厚层砂岩、粉砂岩;诺利期—瑞替期开始发生应力场的反转,三叠系盖层发生强烈的褶皱变形,并伴有大规模中—酸性岩浆侵入。该地质演化过程中未出现新生洋壳和俯冲带,裂谷的衰亡和应力场反转的动力学机制可能受控于印支期造山的远程响应,同时深部岩浆对流的停止不足以提供持续伸展的动力。这一演化模式的提出有助于深入了解板块构造,助力大陆动力学机制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陆裂谷 陆内造山 松潘-甘孜构造带 大陆动力学
下载PDF
21世纪以来非洲大陆勘查新发现40个金矿床地质特征
2
作者 陈喜峰 元春华 +9 位作者 陈秀法 张潮 王秋舒 宋崇宇 李仰春 韩九曦 孙仁斌 赵东杰 李玉龙 郝丽荣 《中国地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80-388,共9页
1勘查新发现金矿床地理分布特征据不完全统计(S&P Global Market Intelligence,2024),21世纪以来,全球勘查新发现了167个大型金矿床,其中,有40个分布在非洲(图1),占全球勘查新发现大型金矿床总数量的23.95%,是全球勘查新发现大型金... 1勘查新发现金矿床地理分布特征据不完全统计(S&P Global Market Intelligence,2024),21世纪以来,全球勘查新发现了167个大型金矿床,其中,有40个分布在非洲(图1),占全球勘查新发现大型金矿床总数量的23.95%,是全球勘查新发现大型金矿床数量第二多的大洲,仅次于南美洲。从国家分布看,21世纪以来,非洲勘查新发现的40个大型金矿床主要分布在布基纳法索、加纳、科特迪瓦、马里、塞内加尔、几内亚、利比里亚、刚果(金)、纳米比亚、坦桑尼亚、南非、埃塞俄比亚、埃及、苏丹等14国家;其中,布基纳法索是新发现大型金矿床数量最多的国家,有9个;其次为科特迪瓦,有5个;再次为加纳和刚果(金),均有4个;其余10个国家新发现的大型金矿床数量均在3个及以下(表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洲大陆 刚果(金) 埃塞俄比亚 纳米比亚 坦桑尼亚 科特迪瓦 利比里亚 塞内加尔
下载PDF
智利提交南极200海里外大陆架划界案法律问题评析
3
作者 尹洁 方银霞 《极地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2-104,共13页
智利于2022年向大陆架界限委员会提交了南极划界案以实现其双重目标。一方面基于其2021年发布的国家南极政策,重申对南极领地的主权主张,另一方面突出与阿根廷存在的划界争端。《南极条约》虽冻结了南极领土主张,但并未解决南极领土主... 智利于2022年向大陆架界限委员会提交了南极划界案以实现其双重目标。一方面基于其2021年发布的国家南极政策,重申对南极领地的主权主张,另一方面突出与阿根廷存在的划界争端。《南极条约》虽冻结了南极领土主张,但并未解决南极领土主权问题。《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大陆架制度给南极领土声索国提供了重申领土主张的途径,但关于大陆架资源的规定也与南极条约体系产生冲突。此外,智利以提交划界案的形式展示其与阿根廷依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第76条第8款划定的外部界限存在主张重叠。本文就智利提交划界案探讨了所涉及的相关法律问题,包括南极大陆架的法律地位、《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第76条第10款不妨害国家间划界原则的适用和解释,以及大陆架界限委员会对涉南极划界案的立场及其合法性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利 南极 大陆 大陆架界限委员会 争端
下载PDF
非传统Li同位素示踪大陆风化的潜力和挑战
4
作者 张飞 胡雅丹 +2 位作者 曹阳 王永涛 侯思璐 《自然杂志》 2025年第1期64-78,共15页
晚新生代以来全球气候逐渐变冷,形成了当今人类宜居的气候环境格局。在地质时间尺度上,大陆硅酸盐岩通过化学风化吸收大气中的CO_(2)温室气体,被认为在调控地球长期的气候变化中起到关键作用。然而,大陆风化速率到底受何种因素控制一直... 晚新生代以来全球气候逐渐变冷,形成了当今人类宜居的气候环境格局。在地质时间尺度上,大陆硅酸盐岩通过化学风化吸收大气中的CO_(2)温室气体,被认为在调控地球长期的气候变化中起到关键作用。然而,大陆风化速率到底受何种因素控制一直是地球科学研究的前沿和难点,自20世纪下半叶以来得到科学界的广泛关注。本文回顾了过去几十年来大陆风化研究领域取得的重要进展,重点对利用新的非传统稳定锂(Li)同位素示踪大陆风化研究的潜力、争论及挑战进行梳理和汇总,希望为未来大陆风化研究提供有价值的线索,进而加快该领域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陆风化 Li同位素 硅酸盐岩风化 水文控制 构造抬升
下载PDF
中国大陆强震前地球物理场观测异常特征分析
5
作者 刘洁 季灵运 +6 位作者 石富强 呼楠 祁玉萍 王光明 张丽峰 郭蕾 姜佳佳 《地震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00-311,共12页
为寻求强震震前异常特征及规律,梳理1966—2017年中国大陆西部M_(S)≥7.0地震和东部M_(S)≥6.0地震的震前异常数量和特征,发现这33次强震前共有975项地球物理场观测异常。其中,地下流体异常435项、电磁异常153项、形变异常282项、其他异... 为寻求强震震前异常特征及规律,梳理1966—2017年中国大陆西部M_(S)≥7.0地震和东部M_(S)≥6.0地震的震前异常数量和特征,发现这33次强震前共有975项地球物理场观测异常。其中,地下流体异常435项、电磁异常153项、形变异常282项、其他异常105项。地下流体异常以水氡、水位和水温为主,电磁异常以地电阻率和地磁为主,形变异常以倾斜、水准和体应变为主。分析结果表明:①震前各项异常呈现明显的阶段性,中长期阶段以趋势类异常为主,短临期阶段以突变类异常为主。②不同地区内的地震震前异常数量和特征存在差异,在短临阶段,南北地震带中北段以流体和形变为主;南北地震带南段以地下流体水化为主;青藏地块内部以流体和电磁为主,数量呈“持续增长”;华北地块北缘以流体和电磁为主,数量呈“先增后减”;华南地块周缘以地球物理场异常的准同步特征为主。③结合典型异常的机理,对长中短临各个阶段的演化模式进行了综合讨论。以水位、地电阻率和变形速度为例,认为其各个阶段的演化特征符合亚失稳模型中应力条件发生改变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陆强震 地球物理场 时空特征 演化模式
下载PDF
南帕米尔早白垩世大陆弧演化:对沉积岩底垫作用的响应
6
作者 马鑫 王健 +3 位作者 但卫 王强 唐国荣 唐功建 《地球化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9-58,共20页
南帕米尔发育早白垩世大陆弧岩浆活动,岩浆产物从初始S型花岗岩向后期I型花岗岩的转变记录了弧演化过程。本文对南帕米尔穆尔加布岩体中二云母花岗岩和黑云母花岗岩进行锆石U-Pb年龄和Hf-O同位素、全岩主量、微量元素和Sr-Nd同位素分析... 南帕米尔发育早白垩世大陆弧岩浆活动,岩浆产物从初始S型花岗岩向后期I型花岗岩的转变记录了弧演化过程。本文对南帕米尔穆尔加布岩体中二云母花岗岩和黑云母花岗岩进行锆石U-Pb年龄和Hf-O同位素、全岩主量、微量元素和Sr-Nd同位素分析。结果表明,二云母花岗岩形成于115.2 Ma,具有高SiO_(2)、Al_(2)O_(3)含量和低MgO含量;属于高钾钙碱性系列,具有过铝质特征,为S型花岗岩;富集轻稀土元素(LREEs)和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s),亏损重稀土元素(HREEs)和高场强元素(HFSEs);具有富集的Sr-Nd同位素组成((^(87)Sr/^(86)Sr)i=0.710543~0.712025,ε_(Nd)(t)=-9.4)、变化较大的锆石ε_(Hf)(t)值(-10.0~1.8)和δ^(18)O值(6.2‰~9.3‰),与变杂砂岩和变泥质岩的白云母脱水熔融的熔体特征一致;源区由70%沉积岩、20%下地壳基底和10%幔源岩浆组成,沉积源中加入了富石榴子石的深部地壳组分而导致Nd-Hf同位素解耦。黑云母花岗岩形成于104.8 Ma,具有高SiO_(2)、K_(2)O含量和低MgO含量;富集LREEs和LILEs,亏损HFSEs,具有Eu负异常(Eu/Eu*=0.43~0.76);具有富集的全岩Sr-Nd同位素((^(87)Sr/^(86)Sr)i=0.710781~0.711090,ε_(Nd)(t)=-10.8~-10.7)和锆石Hf同位素(ε_(Hf)(t)=-11.9~-4.1)组成,以及变化较大的锆石δ^(18)O值(6.9‰~9.7‰);来源于混合源区的高程度(15%~50%)部分熔融,包含65%帕米尔下地壳、15%变沉积岩和20%软流圈地幔。古特提斯洋闭合期间,Karakul-Mazar三叠纪沉积岩底垫到中南帕米尔的下地壳基底。早白垩世低角度俯冲的新特提斯大洋板块发生脱水反应,驱动Karakul-Mazar沉积岩部分熔融,并伴有深部地壳组分的加入,形成了穆尔加布二云母花岗岩。随后,新特提斯大洋板块发生板块沉降,大量软流圈地幔上涌触发岩浆爆发,造成下地壳部分熔融,并伴有少量底垫沉积物的贡献,形成穆尔加布高δ^(18)O值黑云母花岗岩。岩浆源区中沉积岩与下地壳的主次关系控制了南帕米尔早白垩世大陆弧演化,沉积岩的底垫与耗尽使初期S型花岗岩向后期Ⅰ型花岗岩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帕米尔 大陆 底垫作用 二云母花岗岩 黑云母花岗岩
下载PDF
2024年中国大陆地震灾害损失述评
7
作者 马秀丹 陈雅慧 +4 位作者 李华癑 谭明 郑通彦 翟颖 张晋辉 《中国地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73-180,共8页
在统计分析2024年中国5.0级以上地震目录的基础上,结合应急管理部、相关省(自治区、直辖市)地震局地震灾害损失评估资料,总结2024年中国大陆地震灾害情况和主要震害特点。通过综合对比近10年来中国大陆地区历史地震灾情数据,分析灾害性... 在统计分析2024年中国5.0级以上地震目录的基础上,结合应急管理部、相关省(自治区、直辖市)地震局地震灾害损失评估资料,总结2024年中国大陆地震灾害情况和主要震害特点。通过综合对比近10年来中国大陆地区历史地震灾情数据,分析灾害性地震发震频次和地震伤亡人数的年际变化,总结出近10年的灾害情况,以及各省份发生的地震造成的伤亡和财产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24年 中国大陆 地震灾害 灾害损失 震害特点
下载PDF
大陆成矿学的研究前沿与关键科学问题
8
作者 翟明国 《矿床地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2,共22页
把大陆成矿学作为一门学科提出是基于近年大陆动力学和矿床学取得一系列进展的基础上的,从这个角度而言,大陆成矿学是矿床学研究的新阶段,是大陆动力学与矿床学的交叉学科。在新一轮找矿战略行动中,成矿理论和勘探理论研究仍然是亟待突... 把大陆成矿学作为一门学科提出是基于近年大陆动力学和矿床学取得一系列进展的基础上的,从这个角度而言,大陆成矿学是矿床学研究的新阶段,是大陆动力学与矿床学的交叉学科。在新一轮找矿战略行动中,成矿理论和勘探理论研究仍然是亟待突破的瓶颈。人类开发和利用的矿产资源绝大多数是大陆资源。大陆成矿学从成矿地域和地质背景上,主要可分为陆内成矿和陆缘成矿作用。陆内成矿作用包括大陆裂谷成矿、克拉通成矿、陆内造山成矿、地幔柱成矿等;陆缘成矿作用包括大陆边缘成矿、大陆增生成矿和大陆碰撞成矿等。相关的科学前沿与关键科学问题有很多,这里强调:①元素行为以及圈层间相互作用;②流体与成矿作用的精细过程;③分散和稀少元素的巨量富集;④重大地质事件与元素的重新配置;⑤大陆演化与成矿演化的同步性及不可重复性。这些科学问题都会聚焦到成矿作用的时-空不均一性,以及成矿过程的复杂性和成矿类型的非单一性上,大陆成矿作用利用已有的成矿模式和传统的板块成矿理论还不能完满解释上述问题。深入的地质调查与实验研究和典型实例的解剖与对比研究是必要的。中国的大陆演化记录全面和复杂,克拉通与造山带都很有特色,其中华北克拉通元古宙暴贫暴富成矿(包括白云鄂博REE矿)、中生代华北克拉通破坏与华南大花岗岩省成矿(包括低温成矿域)、中亚增生型-青藏碰撞型造山带成矿与特提斯构造域叠合成矿、峨眉山地幔柱成矿以及高分异花岗岩-伟晶岩成矿等。近些年来对它们的研究已经有重大突破,提出了不少新的见解。希望地质与矿产界的科学、技术和工程人员更加关注大陆成矿理论的发展,为找矿勘查实践和大陆动力学的推动作出更大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陆成矿学 研究前沿 关键科学问题 中国研究进展
下载PDF
大陆方位四极概览
9
作者 洪泽 《地理教育》 2003年第4期31-31,共1页
关键词 亚洲大陆 欧洲大陆 非洲大陆 北美大陆 南极大陆 澳大利亚大陆 南美大陆 方位
下载PDF
川西大陆槽碳酸岩型稀土矿床典型岩矿石高光谱(V-NIR-SWIR)特征与应用研究
10
作者 郭东旭 史维鑫 +6 位作者 高卿楠 回广骥 张弘 任潇洒 原春雨 赵龙贤 刘军媛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42-752,共11页
近年来,高光谱技术因其可以绿色、快速、无损探测物质成分和提高勘查效率而备受关注,前人应用光谱对稀土元素及其化合物,稀土矿物的定性识别,以及对稀土元素的定量反演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研究,但对碳酸岩型稀土矿床稀土含量定量反演的... 近年来,高光谱技术因其可以绿色、快速、无损探测物质成分和提高勘查效率而备受关注,前人应用光谱对稀土元素及其化合物,稀土矿物的定性识别,以及对稀土元素的定量反演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研究,但对碳酸岩型稀土矿床稀土含量定量反演的研究相对缺乏。应用HyLogger型岩心光谱扫描仪,获取大陆槽碳酸岩型稀土矿床典型矿石和岩石样品的V-NIR-SWIR波段的高光谱反射率数据,通过镜下鉴定明确矿石、岩石的属性,并通过全岩微量实验测试获取稀土元素含量,进而总结归纳不同类型矿石、岩石的高光谱反射率数据特征,通过回归分析建立稀土元素定量反演模型。研究表明,矿石样品在511、523、580、676、740、798、865、890、1093和1252 nm的典型吸收,其相对吸收深度Dep511≥0.002、Dep523≥0.002、Dep580≥0.002、Dep676≥0.002、Dep740≥0.004、Dep798≥0.006、Dep865≥0.004、Dep890≥0.002、Dep1093≥0.003、Dep1252≥0.002等光谱参数,可作为矿化标志的重要信息。矿石样品的高光谱典型吸收位置及相对吸收深度,和15种稀土元素以及总稀土(含Y)含量具有高度的相关性,并以此建立多元线性回归反演模型,回归系数R 2位于0.759~0.987之间,具有较好的预测效果。研究认为,V-NIR-SWIR波段的高光谱技术在快捷、无损、廉价探测碳酸岩型矿床矿石样品稀土含量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能够为该类矿床深边部矿产勘查、矿体圈定和资源预测提供重要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光谱 大陆 碳酸岩型 稀土矿床 矿产勘查
下载PDF
日俄战争视域下的英国东亚版“大陆平衡战略”研究
11
作者 于逢春 李颖 《人文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8-119,共12页
1904—1905年日俄战争是近代以降非欧美小国首次战胜欧洲列强之战,并在客观上逼得俄国退出了侵占五年之久的中国东北领土。日本敢于对俄国开战并取胜,得益于英国实施“东亚版”大陆平衡战略。英国巧妙利用日俄之间难以调和的矛盾,主动... 1904—1905年日俄战争是近代以降非欧美小国首次战胜欧洲列强之战,并在客观上逼得俄国退出了侵占五年之久的中国东北领土。日本敢于对俄国开战并取胜,得益于英国实施“东亚版”大陆平衡战略。英国巧妙利用日俄之间难以调和的矛盾,主动与日本结盟以壮其胆,诱使日本率先挑起战争,并在很大程度上主导了该场战争的节奏与走向。在预测到日俄两国难免一战之际,英国在情报搜集、信息侦查与临时购舰等临场备战上给予日本大力支持,更在战前的紧要关头为日本提供了各种有效的保障,成为日本获得最终胜利的关键性助推力量。殆至战争爆发后,英国更是一改“幕后操盘手”角色,直接利用、寻找乃至制造一系列偶发事件对俄国进行战略干扰,疲惫俄军,为日本最终获胜扫清了诸多潜在或显性障碍,以此遏制俄国在东北亚与西太平洋的扩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俄战争 英国 光荣孤立 东亚版大陆平衡战略
下载PDF
四川大陆槽稀土矿隐爆角砾岩中石英闪长岩的形成时代及其意义
12
作者 杨伟 夏小洪 +4 位作者 刘图强 程龙 谢志远 刘上荣 谭洪旗 《矿产综合利用》 2025年第1期8-15,29,共9页
四川德昌大陆槽稀土矿区广泛分布有隐爆角砾岩,主要为石英闪长岩。为限制石英闪长岩的形成年龄,本文开展了LA-ICP-MS锆石U-Pb年代学研究。结果显示,石英闪长岩锆石LA-ICP-MS U-Pb年龄为(751.7±4.6) Ma(n=39),代表了其成岩年代为新... 四川德昌大陆槽稀土矿区广泛分布有隐爆角砾岩,主要为石英闪长岩。为限制石英闪长岩的形成年龄,本文开展了LA-ICP-MS锆石U-Pb年代学研究。结果显示,石英闪长岩锆石LA-ICP-MS U-Pb年龄为(751.7±4.6) Ma(n=39),代表了其成岩年代为新元古代,与扬子地块西缘和北缘大量的中酸性侵入体和火山岩具有相近的形成年龄。大陆槽隐爆角砾岩形成于地壳浅部,为稀土矿床的形成提供了通道与有利的保存条件,暗示大陆槽深部稀土找矿潜力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昌 大陆 石英闪长岩 锆石 地质意义
下载PDF
河北大陆泽植物多样性调查研究
13
作者 李微微 高楠楠 +1 位作者 付晓燕 江大勇 《林业科技情报》 2025年第1期32-35,共4页
植物多样性的研究长时间以来就是研究生态系统重要的研究方向,湿地公园内水资源丰富,地形条件适宜,具备完整的河流湿地与水域生态系统,为水鸟的栖息繁殖提供了更大空间,使得大陆泽国家湿地公园成为了典型湿地生态系统。同时由于湿地生... 植物多样性的研究长时间以来就是研究生态系统重要的研究方向,湿地公园内水资源丰富,地形条件适宜,具备完整的河流湿地与水域生态系统,为水鸟的栖息繁殖提供了更大空间,使得大陆泽国家湿地公园成为了典型湿地生态系统。同时由于湿地生态系统正处于不断演化中,具有重要的保护和科研价值^([1])。该文以大陆泽内陆河流湿地为研究对象,调查研究大陆泽植物多样性和植物区系,经调查研究大陆泽维管束植物有52科129属177种,其中蕨类植物3科3属4种,种子植物49科126属173种。种子植物中,裸子植物2科3属3种,被子植物47科123属170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陆 植物多样性 湿地
下载PDF
世界探险记 詹姆斯·库克:寻找未知的南方大陆
14
作者 程少 老无(图) 《百科探秘(海底世界)》 2025年第3期31-33,共3页
15世纪至18世纪,欧洲人在制作地图时,通常会在南半球画一块想象出的大陆。因为他们相信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推测——地球的南半球存在着一个巨大的未知的南方大陆,其面积至少与欧洲大陆相等,因为只有这样南半球和北半球才能达成平衡。
关键词 南半球 亚里士多德 詹姆斯 15世纪 欧洲大陆 18世纪 欧洲人
下载PDF
横跨欧亚大陆 古老而年轻的伊斯坦布尔
15
作者 王梓馨(文/图) 《城市地理》 2025年第1期112-119,共8页
在博斯普鲁斯海峡的涛声中,伊斯坦布尔如一颗镶嵌在时间与空间交汇处的明珠。作为“世界的首都”,它将东西方的辉煌与梦境交织成不朽的传奇,传唱着千年的文明与荣耀,等待每一位旅人去聆听与探索。当我站在博斯普鲁斯海峡的岸边,微风带... 在博斯普鲁斯海峡的涛声中,伊斯坦布尔如一颗镶嵌在时间与空间交汇处的明珠。作为“世界的首都”,它将东西方的辉煌与梦境交织成不朽的传奇,传唱着千年的文明与荣耀,等待每一位旅人去聆听与探索。当我站在博斯普鲁斯海峡的岸边,微风带着咸湿的气息从海面掠过,眼前的一切不禁让我想起拿破仑的那句名言:“如果这个世界是一个国家,那它的首都一定是伊斯坦布尔。”这句话并非夸张,而是对这座城市绝佳地理位置与悠久历史的深刻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亚大陆 伊斯坦布尔 时间与空间 拿破仑 地理位置 东西方
下载PDF
内地(大陆)高校港澳台大学生国情教育的实证研究
16
作者 尚红娟 吕玲瑶 《上海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25年第1期49-66,共18页
国情教育是内地(大陆)高校对港澳台学生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正式教育。基于对来自22个省份和地区共607名内地(大陆)高校港澳台学生的实证研究发现:国情教育尚未成为内地(大陆)高校港澳台学生认知内地(大陆)以及身份认同的最主要影响因素... 国情教育是内地(大陆)高校对港澳台学生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正式教育。基于对来自22个省份和地区共607名内地(大陆)高校港澳台学生的实证研究发现:国情教育尚未成为内地(大陆)高校港澳台学生认知内地(大陆)以及身份认同的最主要影响因素。国情教育在培根铸魂、重认中国的实践中,亟需群际接触理论、建构主义的系统化引导;在“知行合一”的国情教育模式中,消解其对内地(大陆)的刻板印象与偏见,重塑港澳台学生“新的共同历史记忆”的“集体潜意识”,在润物无声中重构社会价值与完整的中国史认同。以知识灌输—情感传递—亲历见证的实践体验—参与发展的课程模式建构机制,让港澳台学生能够真正地认识中国、读懂中国,重构港澳台学生的民族精神家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地(大陆)高校 港澳台学生 国情教育
下载PDF
冲之鸟无权主张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基于条约解释中的嗣后惯例的评价
17
作者 赵向华 《海峡法学》 2025年第2期49-65,共17页
自1996年批准《海洋法公约》以来,日本一直基于该公约第121条的分离解释,将冲之鸟满足该条第1款的岛屿条件作为其主张相关海域的法理基础。分离解释用难以令人信服的方式否定《海洋法公约》第121条第3款的规范价值,其合法性受到学理研... 自1996年批准《海洋法公约》以来,日本一直基于该公约第121条的分离解释,将冲之鸟满足该条第1款的岛屿条件作为其主张相关海域的法理基础。分离解释用难以令人信服的方式否定《海洋法公约》第121条第3款的规范价值,其合法性受到学理研究和国际司法实践的有力挑战。近年来,日本以条约解释中嗣后惯例理论为基础,援引与第121条第3款相悖的国家实践来挑战该款规范价值的意图明显提升。基于条约解释中的嗣后惯例的构成要件和功能进行评价,日本援引的国家实践均不能构成狭义的嗣后惯例,因此不得作为第121条第3款的作准解释资料。日本援引的部分国家实践可以构成广义的嗣后惯例,但由于其在第121条第3款的解释中缺乏适用可能性,因此不会影响根据条约解释通则得出的该款的通常含义,更不可能为冲之鸟主张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提供新的法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 冲之鸟 专属经济区 大陆 嗣后惯例
下载PDF
非洲大陆上跳动的一颗中国“铜”心——华刚矿业总工程师陈兴海的16年海外奋进之路
18
作者 王建国 《中国有色金属》 2025年第2期42-44,共3页
从一个出身于农家小院的大学生,到企业技术骨干,再到世界级特大型铜钴矿企业技术掌舵人——华刚矿业总工程师,陈兴海用坚毅和执着传承工匠精神,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了不平凡的业绩,2022年5月,他荣获中国中铁第八届劳动模范;2024年9月,... 从一个出身于农家小院的大学生,到企业技术骨干,再到世界级特大型铜钴矿企业技术掌舵人——华刚矿业总工程师,陈兴海用坚毅和执着传承工匠精神,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了不平凡的业绩,2022年5月,他荣获中国中铁第八届劳动模范;2024年9月,荣获中央企业劳动模范荣誉称号。16年坚守海外矿山一线,这颗在非洲大陆上跳动的中国“铜”心,被璀璨的矿石照亮了梦想,一块块阴极铜称量出他的不凡“匠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中铁 非洲大陆 荣誉称号 工匠精神 技术骨干 阴极铜 海外矿山 铜钴矿
原文传递
王晶:拓展数字中国的“新大陆”
19
作者 余玮 《国际人才交流》 2025年第3期8-12,共5页
“AI时代,是一个平权的时代,各种大模型的横空出世,意味着知识平权、技术平权、信息平权和工具平权,唯一不会被平权的,是引领未来的思想”。全国政协委员、新大陆科技集团CEO王晶在接受《中华儿女》采访时,阐述了她对人工智能蓬勃发展... “AI时代,是一个平权的时代,各种大模型的横空出世,意味着知识平权、技术平权、信息平权和工具平权,唯一不会被平权的,是引领未来的思想”。全国政协委员、新大陆科技集团CEO王晶在接受《中华儿女》采访时,阐述了她对人工智能蓬勃发展的洞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晶 人工智能 CEO 大陆 引领未来 平权 全国政协委员 《中华儿女》
下载PDF
华南古大陆演化及其资源环境效应——从哥伦比亚到冈瓦纳
20
作者 王剑 崔晓庄 +4 位作者 王伟 姚卫华 杜秋定 沈利军 陈风霖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849-1875,共27页
【目的】元古宙—早古生代全球超大陆聚合—裂解深刻影响并约束了华南古大陆的地质演化过程及其资源与环境效应。【方法】以全球超大陆聚散旋回为主线,重点针对华南古大陆元古宙—早古生代的构造格局、形成演化、动力学机制及其资源环... 【目的】元古宙—早古生代全球超大陆聚合—裂解深刻影响并约束了华南古大陆的地质演化过程及其资源与环境效应。【方法】以全球超大陆聚散旋回为主线,重点针对华南古大陆元古宙—早古生代的构造格局、形成演化、动力学机制及其资源环境效应等内容,力求系统梳理、全面总结与客观评述近年来所取得的最新成果与认识,提升对华南古大陆演化及其资源环境效应的认识与研究水平。【结果与结论】扬子地块古元古代早期经历了与劳伦大陆相似的碰撞事件,显示二者在哥伦比亚(Colombia)超大陆聚合之前即已具有构造亲缘性;尽管扬子地块北缘和西南缘在古元古代中晚期的构造演化存在时空差异性,但与哥伦比亚超大陆的聚合—裂解过程基本同步,与此同时华夏地块仅经历了与超大陆聚合有关的俯冲—碰撞事件;华南广泛发育的前~820 Ma不整合界面,代表了新元古代罗迪尼亚(Rodinia)超大陆解体之后新一轮沉积超覆的起点,随后南华裂谷历经了裂谷幼年期(~820~800 Ma)、裂谷成熟期(~800~720 Ma)、早冰期(~720~660 Ma)、间冰期(~660~650 Ma)和晚冰期(~650~635 Ma)等5个演化阶段;华南古大陆早古生代造山作用响应于冈瓦纳(Gondwana)大陆的聚合,与印度或澳大利亚显示古地理亲缘性。超大陆聚合裂解与雪球地球等地质事件密切相关,而构造—岩浆—沉积作用主导了前寒武纪铁、铜、锰等大型超大型特色矿产资源的形成,盆地隆—坳格局则控制了含油气盆地优质烃源岩、规模性储层及区域性盖层等关键石油地质条件的形成与演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哥伦比亚超大陆 罗迪尼亚超大陆 冈瓦纳大陆 扬子地块 华夏地块 元古宙—早古生代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