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4篇文章
< 1 2 2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珠江三角洲地区由海风锋触发形成的强对流天气过程分析 被引量:37
1
作者 刘运策 庄旭东 李献洲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433-441,共9页
使用自动气象站、雷达回波、卫星云图、常规天气图、探空和风廓线仪等有关观测资料 ,普查了 1 998年 7月上旬珠江三角洲地区 8次由海风锋触发形成的强对流天气过程 ,并对其中 7月 3日过程进行了综合分析 。
关键词 海风锋 强对流天气 珠江三角洲 卫星云图 天气过程分析 雷达回波
下载PDF
渤海秋末初冬一次强寒潮天气过程分析 被引量:32
2
作者 张晓慧 盛立芳 张红岩 《海洋预报》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51-56,共6页
本文利用天气学和动力诊断相结合的方法,对渤海秋末初冬一次强寒潮天气过程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渤海冷空气大风发生和维持的主要机制。
关键词 寒潮天气过程分析 天气 动力诊断 渤海 大风
下载PDF
2002年6月8日佛坪突发性特大暴雨天气过程分析 被引量:29
3
作者 刘勇 张科翔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60-69,共10页
对 2 0 0 2年 6月 8日发生在陕西佛坪的一次特大暴雨过程进行了综合分析 ,结果表明 :5 0 0hPa槽前的中尺度切变线是直接影响暴雨产生的中 α尺度系统 ;位于台湾岛以东洋面台风“浣熊”外围的低空偏东急流从海上一直延伸到陕西 ,成为特... 对 2 0 0 2年 6月 8日发生在陕西佛坪的一次特大暴雨过程进行了综合分析 ,结果表明 :5 0 0hPa槽前的中尺度切变线是直接影响暴雨产生的中 α尺度系统 ;位于台湾岛以东洋面台风“浣熊”外围的低空偏东急流从海上一直延伸到陕西 ,成为特大暴雨的主要水汽来源 ;华北高脊稳定 ,使得高原低值系统移速减慢、停滞 ,有利于特大暴雨的形成 ;急流次级环流为特大暴雨提供了持续强劲的上升运动 ;在地面中尺度风场中 ,两个中 β尺度气旋稳定少动 ,与地面降水强中心相对应 ;在红外云图上 ,中 β尺度对流云团呈椭圆状 ,云顶亮温TBB在 - 60℃~ - 70℃之间。中 β尺度对流云团的强弱变化与次级环流的强弱有直接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大暴雨 次级环流 对流云团 天气过程分析 急流 水汽来源 移速 尺度 浣熊 雨天
下载PDF
一次罕见的飑线天气过程分析 被引量:30
4
作者 谢梦莉 黄京平 俞炳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51-54,共4页
从天气形势、气象要素、卫星云图及雷达回波等方面分析了 2 0 0 1年 4月 2 8日出现在江西境内 ,沿浙赣铁路线一带的大风、陆龙卷、冰雹等强对流天气的形成机制 ,指出这是一次典型的飑线天气过程 ,其触发机制为 :弱冷锋、低空急流、露点... 从天气形势、气象要素、卫星云图及雷达回波等方面分析了 2 0 0 1年 4月 2 8日出现在江西境内 ,沿浙赣铁路线一带的大风、陆龙卷、冰雹等强对流天气的形成机制 ,指出这是一次典型的飑线天气过程 ,其触发机制为 :弱冷锋、低空急流、露点锋及地形的共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气过程分析 飑线 冷锋 露点锋 地形作用 天气形势 卫星云图 强对流天气
下载PDF
河北省中南部一次大雾天气过程分析 被引量:50
5
作者 王丽荣 连志鸾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65-68,共4页
对2 0 0 3年1 1月河北省中南部大雾天气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与稳定度有关的物理量场的变化不仅是强对流等灾害性天气的预报指标,对大雾天气也有一定的指示意义:雾是在稳定的大气层结下出现的天气现象,根据大气稳定层结的状况及变化,可... 对2 0 0 3年1 1月河北省中南部大雾天气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与稳定度有关的物理量场的变化不仅是强对流等灾害性天气的预报指标,对大雾天气也有一定的指示意义:雾是在稳定的大气层结下出现的天气现象,根据大气稳定层结的状况及变化,可以判断大雾天气的有无及其生消时间。另外,前期湿度条件的积累也是影响大雾生成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气过程分析 中南部 河北省 2003年11月 大雾天气 灾害性天气 预报指标 物理量场 天气现象 大气层结 指示意义 稳定层结 生消时间 湿度条件 强对流 稳定度
下载PDF
北京春季一次持续浮尘和污染天气过程分析 被引量:14
6
作者 张小玲 刘建忠 徐晓峰 《气象科技》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420-424,共5页
20 0 1年 4月底 5月初北京地区出现了一次以浮尘天气为主 ,夹杂轻雾、雷阵雨、烟幕等复杂天气过程的持续重污染事件 ,给北京地区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较大的影响。文章主要从天气形势上分析了北京浮尘天气形成的原因和持续空气污染的气象... 20 0 1年 4月底 5月初北京地区出现了一次以浮尘天气为主 ,夹杂轻雾、雷阵雨、烟幕等复杂天气过程的持续重污染事件 ,给北京地区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较大的影响。文章主要从天气形势上分析了北京浮尘天气形成的原因和持续空气污染的气象条件。结果表明 ,此次过程是由于高空冷涡发展东移 ,蒙古气旋发展和地面冷锋移动经过蒙古国南部和华北北部等干燥、疏松的地表形成扬沙、沙尘暴 ,大量的细小沙尘粒子随高空偏西气流携带而至北京 ,形成浮尘天气。本地低空处于弱辐合区 ,层结稳定 ,风速小、逆温频繁 ,这些均不利于沙尘粒子和本地污染物的扩散 ,导致连续可吸入颗粒物重污染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尘 天气过程分析 轻雾 层结 地面冷锋 辐合 扬沙 沙尘粒子 重污染 可吸入颗粒物
下载PDF
1998年5月20日暴雨天气过程分析 被引量:4
7
作者 孙兰东 徐建芬 +2 位作者 王宝鉴 叶艳华 王鹏祥 《甘肃气象》 2000年第3期24-27,共4页
应用常规天气图和T10 6数值预报模式标准等压面上的 1°× 1°格点资料 ,对 1998年 5月 2 0日甘肃陇东地区和宁夏的暴雨天气过程进行了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 ,暴雨天气产生在西北干冷空气与低空暖湿气流的辐合区内 ,由于低... 应用常规天气图和T10 6数值预报模式标准等压面上的 1°× 1°格点资料 ,对 1998年 5月 2 0日甘肃陇东地区和宁夏的暴雨天气过程进行了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 ,暴雨天气产生在西北干冷空气与低空暖湿气流的辐合区内 ,由于低空急流的作用 ,大量的水汽不断输送至暴雨区 ,入侵冷空气触发了对流不稳定能量的释放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雨 低空急流 天气过程分析 环流 温湿场 涡度
下载PDF
《典型天气过程分析》教学体会 被引量:1
8
作者 贾建颖 邓伟涛 《教育教学论坛》 2015年第48期189-190,共2页
《典型天气过程分析》是大气科学专业本科学生进入专业技能学习必修课程之一,主要针对具备了天气学分析基础的学生,提高学生分析天气过程能,建立学生基本预报思路,培养学生初步工作科研动手能力。
关键词 典型天气过程分析 能力培养 教学
下载PDF
陕西中部一次强风暴天气过程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周丽峰 张科翔 《陕西气象》 2003年第3期23-25,共3页
用天气图、地面中尺度风场、雷达回波资料分析了2002-07-02发生在陕西中部一次强风暴天气的形成机制,指出这是一次由中空低涡造成的强风暴天气过程,表现为多个局地涡旋、对流单体合并发展,造成局地强对流天气。
关键词 陕西 强风暴天气过程分析 天气 地面中尺度风场 雷达回波资料 形成机制
下载PDF
低纬高原“05.03”强倒春寒天气过程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郭荣芬 张腾飞 鲁亚斌 《广西气象》 2005年第A01期149-150,142,共3页
通过micaps常规资料,应用湿Q锋生函数等理论,以及昆明新一代天气雷达3830-C回波资料,对2005年3月2~5日云南倒春寒天气过程进行分析,得出500hPa乌拉尔山高压脊建立、中高纬度呈两槽-脊型、新疆横槽转竖以及东亚大槽南移是此次天气... 通过micaps常规资料,应用湿Q锋生函数等理论,以及昆明新一代天气雷达3830-C回波资料,对2005年3月2~5日云南倒春寒天气过程进行分析,得出500hPa乌拉尔山高压脊建立、中高纬度呈两槽-脊型、新疆横槽转竖以及东亚大槽南移是此次天气过程的大尺度环流背景;高低层冷暖气流的辐合,在低层冷锋、切变的持续动力作用下,形成了此次持续低温阴雨倒春寒天气;锋生函数正值区、中低层的等(e陡立密集面与云南冬春季降雪区有很好的对应关系;降雪多普勒雷达特征显示,PPI上丝缕状结构明显,回波水平范围大,最大回波强度弱于夏季连续性强降水;VPPI上的“牛眼”结构、零速度线冷暖平流的变化同于夏季连续性降水回波,但对流性特征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倒春寒 环流背景 锋生函数 θc 多普勒雷达特征 天气过程分析 倒春寒天气 低纬高原 连续性强降水 新一代天气雷达
下载PDF
石河子垦区2010年12月4日寒潮暴雪天气过程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秀琴 李四清 《新疆农垦科技》 2011年第3期65-66,共2页
l天气实况2010年12月4日.石河子垦区出现了入冬以来首场寒潮暴雪天气,垦区大部分地方出现中到大雪,其中安集海和下野地片区的部分地方出现大到暴雪,普遍形成7~25cm的积雪,并伴随3~4级的偏西风。此次天气造成垦区大部分地方日平... l天气实况2010年12月4日.石河子垦区出现了入冬以来首场寒潮暴雪天气,垦区大部分地方出现中到大雪,其中安集海和下野地片区的部分地方出现大到暴雪,普遍形成7~25cm的积雪,并伴随3~4级的偏西风。此次天气造成垦区大部分地方日平均气温降幅达12~1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河子垦区 天气过程分析 暴雪天气 寒潮 天气实况 大到暴雪 日平均 大雪
下载PDF
巴中市2003年3月3~5日寒潮天气过程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肖递祥 祁生秀 《四川气象》 2003年第2期13-15,共3页
通过对此次寒潮天气过程分析 ,发现强冷空气是经西北方向和东北回流方向共同作用进入巴中市及整个川东北地区的 ,5 0 0hPa贝湖—巴湖横槽的转竖、断裂和演变是决定强冷空气入侵的路径、时间及影响强度的关键因素 ,同期欧洲中心中短期数... 通过对此次寒潮天气过程分析 ,发现强冷空气是经西北方向和东北回流方向共同作用进入巴中市及整个川东北地区的 ,5 0 0hPa贝湖—巴湖横槽的转竖、断裂和演变是决定强冷空气入侵的路径、时间及影响强度的关键因素 ,同期欧洲中心中短期数值预报产品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中市 2003年3月 寒潮 天气过程分析 强冷空气 天气预报
下载PDF
关中东北部一次盛夏强降雹天气过程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武麦凤 张丽娟 王旭仙 《陕西气象》 2002年第B12期28-30,共3页
通过对 2 0 0 2 -0 8-1 8关中东北部盛夏期降雹天气过程的形势演变、卫星云图、雷达回波及T2 1 3物理量场的分析 ,结果表明 :这次冰雹天气的影响系统是冷低涡 ,在上干冷下暖湿层结不稳定的形势下 。
关键词 天气过程分析 冰雹 低涡 大气层结 卫星云图 雷达回波
下载PDF
西安市一次短时强风暴天气过程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勇 王川 张科翔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学报》 2003年第1期40-43,共4页
1997年7月28日西安市发生一次强风暴天气过程,分析发现这次过程主要受秦岭山脉地形、地面弱冷空气南下和副高增强西进的共同影响而造成;强风暴发生在地面"人"字形辐合线交点处;由多单体雷暴演变成超级单体雷暴,在雷达回波中呈... 1997年7月28日西安市发生一次强风暴天气过程,分析发现这次过程主要受秦岭山脉地形、地面弱冷空气南下和副高增强西进的共同影响而造成;强风暴发生在地面"人"字形辐合线交点处;由多单体雷暴演变成超级单体雷暴,在雷达回波中呈"S"型。秦岭山脉北侧边缘的对流活动是此类天气前期的一个明显征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安市 强风暴天气过程分析 山脉地形 地面弱冷空气 副热带高压
下载PDF
2017年1月1日至7日济南市大雾天气过程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瑞 孙长征 尹承美 《中国科技信息》 2018年第22期52-53,共2页
利用逐日高空、地面资料,分析了2017年1月1日至7日济南市大雾天气特征及成因,为今后济南市大雾天气的预报提供科学依据及参考。济南市是山东省省会,地处泰山北侧,地势南高北低,南北落差100多米。济南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冷夏热,... 利用逐日高空、地面资料,分析了2017年1月1日至7日济南市大雾天气特征及成因,为今后济南市大雾天气的预报提供科学依据及参考。济南市是山东省省会,地处泰山北侧,地势南高北低,南北落差100多米。济南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冷夏热,四季分明。冬季是济南市大雾天气多发季节。受静稳天气影响,2017年1月1日至7日济南市出现了大范围的大雾天气,其中2日至4日部分时段出现能见度不足50m的特强浓雾,5日至6日部分时段出现能见度低于200m的强浓雾。1日至6日,能见度低于200m的强浓雾绝大多数出现在每日早晨。8日上午,大雾逐渐消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气过程分析 大雾天气 济南市 大陆性季风气候 能见度 地面资料 天气特征 分时段
下载PDF
广汉机场一次连日大雾天气过程分析 被引量:6
16
作者 徐娓 《四川气象》 2002年第4期28-29,共2页
本文针对 2 0 0 1年 12月 2 7日至 2 0 0 2年 1月11日广汉机场出现连日大雾的情况 ,利用 2 0 0 1年 12月 2 4日至 2 0 0 2年 1月 13日的有关资料并结合中长期预报的有关理论综合分析 ,得出跟踪分析北部贝加尔湖及阴山一带。
关键词 大雾 天气过程分析 能见度 温度场 气压 卫星云图
下载PDF
关中地区一次强风暴天气过程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科翔 刘勇 《陕西气象》 2004年第3期19-21,共3页
利用天气图、地面风场和雷达回波资料,对2003-07-07关中地区强对流天气过程分析,发现500hPa槽后冷平流南下是这次过程的直接影响系统;飑线出现在地面流场辐合线上,移动过程中受秦岭山脉影响明显;西安地区强风暴天气是强对流回波合并造成... 利用天气图、地面风场和雷达回波资料,对2003-07-07关中地区强对流天气过程分析,发现500hPa槽后冷平流南下是这次过程的直接影响系统;飑线出现在地面流场辐合线上,移动过程中受秦岭山脉影响明显;西安地区强风暴天气是强对流回波合并造成的;富平冰雹回波呈典型的"V"型回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风暴 天气过程分析 辐合线 合并 “V”型回波
下载PDF
陕西2002-06-08区域性暴雨天气过程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吴宇华 段昌辉 梁新兰 《陕西气象》 2003年第1期4-7,共4页
通过对 2 0 0 2 -0 6-0 8全省区域性暴雨、局地特大暴雨过程的分析表明 :有利的东高西低大尺度环境场以及低空急流对水汽的输送 ,造成了这次强降水过程 ;中低层存在着两支强的水汽输送通道 ,低空暖湿平流输送水汽时所带来的位势不稳定能... 通过对 2 0 0 2 -0 6-0 8全省区域性暴雨、局地特大暴雨过程的分析表明 :有利的东高西低大尺度环境场以及低空急流对水汽的输送 ,造成了这次强降水过程 ;中低层存在着两支强的水汽输送通道 ,低空暖湿平流输送水汽时所带来的位势不稳定能量 ,为这次暴雨提供了必要条件 ;同时地面上有锢囚锋生成 ,其缓慢的移速使得暴雨量级加大 ;特大暴雨区与地形及涡旋辐合中心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西 天气过程分析 区域性暴雨 2002年 6月 水汽 地形 低空急流
下载PDF
陕南一次突发性暴雨天气过程分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孙伟 《陕西气象》 2002年第5期1-4,共4页
根据突发性暴雨的定义 ,选择了陕南 1 980 -0 6-1 5的一次突发性暴雨过程 ,通过对涡度、散度、位势稳定度、水汽通量等物理量分析 ,试图揭示突发性暴雨发生的内在机理、机制 。
关键词 天气过程分析 突发性 暴雨 陕西 涡度 散度 水汽通量 位势稳定度
下载PDF
陕南西部一次区域性暴雨天气过程分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张科翔 《陕西气象》 2004年第2期24-26,共3页
20 0 3 -7-1 5 ,陕南西部发生区域性暴雨 ,通过对此次过程的高空形势特征、物理量场及云图特征分析 ,发现 5 0 0 h Pa高空冷槽南压和副热带高压稳定是此次暴雨的主导系统 ;对流层中低层的低涡切变是暴雨的直接影响系统 ;暴雨区水汽主要... 20 0 3 -7-1 5 ,陕南西部发生区域性暴雨 ,通过对此次过程的高空形势特征、物理量场及云图特征分析 ,发现 5 0 0 h Pa高空冷槽南压和副热带高压稳定是此次暴雨的主导系统 ;对流层中低层的低涡切变是暴雨的直接影响系统 ;暴雨区水汽主要通过低层西南气流和偏东风输送 ;暴雨发生在低层辐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雨 天气过程分析 副热带高压 高原低涡 物理量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