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0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与血小板比值对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肝纤维化的预测价值
1
作者 张蕊 陈贺 刘艳 《实验与检验医学》 CAS 2024年第1期86-89,共4页
目的 分析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与血小板比值指数(APRI)对慢性丙型肝炎(CHC)患者肝纤维化的预测价值。方法 将2018年11月至2020年11月我院收治的80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作为CHC组,随后采用Scheuer评分将CHC患者肝纤维化分为无或轻微肝纤... 目的 分析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与血小板比值指数(APRI)对慢性丙型肝炎(CHC)患者肝纤维化的预测价值。方法 将2018年11月至2020年11月我院收治的80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作为CHC组,随后采用Scheuer评分将CHC患者肝纤维化分为无或轻微肝纤维化、显著肝纤维化。同时,选择同期来我院进行体检的46名健康人作为对照组。两组均检测AST和血小板计数(PLT),并计算APRI。分析比较各组与AST、PLT、APRI的关系;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CHC肝纤维化指标与APRI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性(ROC)曲线分析APRI对CHC肝纤维化的预测价值。结果 CHC组AST、APRI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CHC病理结果显示,S0期为18例,S1期15例,S2期17例,S3期16例,S4期14例,不同肝纤维化程度CHC患者的AST、PLT、APRI水平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AST、APRI水平随着肝纤维化程度加重而升高,PLT随着肝纤维化程度加重而降低(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APRI与透明质酸、LN、PⅢP、CⅣ等肝纤维化指标均呈正相关(r=0.441、0.364、0.532、0.421,P均<0.001);ROC曲线结果显示,APRI曲线下面积(AUC)、cut-off、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0.712、156.4、79.6%、88.3%,且均高于AST、PLT敏感度、特异度(P<0.05)。结论 APRI在CHC患者中升高,并且与肝纤维化程度密切相关,能够作为预测CHC患者发生肝纤维化的有效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门冬氨基转移与血小板比值指数 慢性丙型肝炎 肝纤维化
下载PDF
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与血小板比值指数与纤维化-4指数对肝癌切除术后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
2
作者 李曹杰 李嘉浚 +5 位作者 徐叶 陈茂培 罗剑锋 任正刚 杨欣荣 陈荣新 《中国临床医学》 2024年第2期186-191,共6页
目的探讨肝硬化血液生化指标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与血小板比值指数(APRI)、纤维化-4指数(FIB-4)对肝癌切除术后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05年2月至2017年7月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行肝癌根治性切除300例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 目的探讨肝硬化血液生化指标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与血小板比值指数(APRI)、纤维化-4指数(FIB-4)对肝癌切除术后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05年2月至2017年7月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行肝癌根治性切除300例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肝癌复发和生存情况,分析APRI、FIB-4与肝癌患者术后复发、生存的关系,应用ROC曲线评价APRI、FIB-4对肝癌切除术后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300例患者的中位随访时间为61个月。单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APRI、FIB-4、血管侵犯是影响肝癌患者术后无复发生存期(DFS)、总生存期(OS)的危险因素;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血管侵犯是影响肝癌患者术后DFS(HR=1.518,95%CI 1.024~2.252,P=0.038)、OS(HR=2.301,95%CI 1.270~4.167,P=0.006)的独立危险因素。时间依赖ROC(time-ROC)结果显示,APRI、FIB-4预测术后1年、3年和5年DFS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555~0.596,预测术后1年、3年和5年OS的AUC为0.600~0.679。结论基于血液生化检测的肝硬化指标APRI与FIB-4对肝癌患者术后预后的预测价值有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预后 天冬氨氨基转移与血小板比值指数 纤维化-4指数
下载PDF
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血小板计数指数联合血氨对肝硬化并发肝性脑病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6
3
作者 崔燕 王婷 +2 位作者 杨亚俊 胡卫敏 邵莉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CAS 2022年第4期331-334,共4页
目的:探讨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血小板计数指数(APRI)联合血氨对肝硬化合并肝性脑病诊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8月至2018年9月西安大兴医院收治的肝硬化患者92例。其中肝性脑病者45例,非肝性脑病者47例。检测所有患者血清白蛋白(Alb... 目的:探讨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血小板计数指数(APRI)联合血氨对肝硬化合并肝性脑病诊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8月至2018年9月西安大兴医院收治的肝硬化患者92例。其中肝性脑病者45例,非肝性脑病者47例。检测所有患者血清白蛋白(Alb)、直接胆红素(DBil)、总胆红素(TBil)、血氨、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等指标。分析APRI、血氨值与肝性脑病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分级和肝硬化患者Child-Pugh分级之间的关系,以及APRI、血氨值联合诊断肝性脑病的价值。结果:肝性脑病组患者INR、AST、PT、TBil、DBil水平等均高于非肝性脑病组,Alb水平则低于非肝性性脑病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性脑病组患者APRI、血氨水平均高于非肝性脑病组(P<0.01)。92例患者中,APRI值在Child-Pugh A、B、C级患者中的APRI水平值分别为(3.68±0.51)、(4.28±0.56)、(5.01±1.03),随着Child-Pugh分级的升高而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6.64,P<0.001);血氨值在Child-Pugh A、B、C级患者中的血氨值水平分别为(95.64±6.28)、(118.04±8.65)、(150.52±11.82)μmol/L,随着Child-Pugh分级的升高而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MELD评分与APRI指数呈正相关,APRI指数随着MELD升高而增加(r=0.603,P<0.001)。肝性脑病组患者APRI指数与血氨值均高于无肝性脑病组(P<0.01)。同参考范围相比,血氨值联合APRI的准确性、敏感度和特异度均较高,分别为86.67%(39/45)、88.57%(31/35)、80.00%(8/1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肝硬化患者联合检测APRI及血氨,可及时预警肝性脑病的出现,减少漏诊率,使肝性脑病患者得到早期及时的干预,使肝性脑病损害风险降到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氨 肝硬化 天门冬氨基转移-血小板计数指数 肝性脑病
下载PDF
声触诊组织量化联合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血小板比值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纤维化分期的诊断价值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田婧 何岩莉 +2 位作者 骈林萍 陈安萌 李墨航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18年第2期216-219,共4页
目的探讨声触诊组织量化(VTQ)联合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血小板比值(APRI)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纤维化分期的诊断价值。方法 2014年11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03例,行肝穿刺活检病理学检查,另选同期在我院健康体检者3... 目的探讨声触诊组织量化(VTQ)联合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血小板比值(APRI)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纤维化分期的诊断价值。方法 2014年11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03例,行肝穿刺活检病理学检查,另选同期在我院健康体检者36例作为对照组。两组均进行VTQ检查,同时计算APRI值,分析VTQ和APRI值与肝纤维化的相关性,观察联合检测对F2期以上肝纤维化的诊断价值。结果 35例F4组患者年龄为(44.10±8.89)岁,明显大于健康人的(33.15±8.08)岁、20例F1组的(34.02±7.36)岁和19例F3组的(38.55±9.39)岁(P<0.05);F4组患者右肝斜径(ODRL)为(121.51±8.61)mm,明显短于健康人的(126.61±8.54)mm、F1组的(126.59±8.71)mm、29例F2组的(128.96±9.01)mm和F3组的(128.88±8.66)mm(P<0.05);F4组VTQ值为(1.89±0.39)m/s,明显大于健康人的(1.11±0.14)m/s、F1组的(1.29±0.26)m/s、F2组的(1.35±0.25 m/s)和F3组的(1.55±0.24)m/s,VTQ值随患者肝纤维化程度的升高而增高(P<0.05);健康人APRI值为(0.16±0.06),明显小于F1组的(0.23±0.15)、F2组的(0.30±0.18)、F3组的(0.36±0.34)、F4组的(0.45±0.46),APRI值随患者肝纤维化程度的升高而上升(P<0.05);肝纤维化病理学分期与VTQ呈正相关(95%CI:0.715~0.893,r=0.804,P<0.001),与APRI呈负相关(95%CI:0.583~0.781,r=0.681,P<0.001);经分析VTQ与APRI诊断肝纤维化的ROC曲线,发现它们诊断F1期的AUC分别为0.873对0.811,诊断F2期的AUC分别为0.882对0.861,诊断F3期的AUC分别为0.941对0.861,诊断F4期的AUC分别为0.940对0.817,显示VTQ诊断的AUC均大于APRI。以肝纤维化程度大于F2期为诊断显著肝纤维化的标准,发现VTQ诊断的特异度和阳性预测值均明显高于VTQ/APRI比值或APRI。结论 VTQ和APRI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纤维化分期相关,VTQ联合APRI检测F2级以上肝纤维化诊断效能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肝纤维化 声触诊组织量化 天门冬氨基转移/血小板比值 诊断
下载PDF
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与血小板比值对肝动脉栓塞联合射频消融治疗乙型肝炎相关肝细胞癌患者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张洪海 孙玉 +2 位作者 生守鹏 张永宏 郑加生 《中国肝脏病杂志(电子版)》 CAS 2020年第1期56-62,共7页
目的研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与血小板比值(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 to platelet ratio index,APRI)对肝动脉栓塞联合射频消融治疗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相关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患者预后的评估... 目的研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与血小板比值(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 to platelet ratio index,APRI)对肝动脉栓塞联合射频消融治疗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相关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接受肝动脉栓塞联合射频消融治疗的201例HBV相关HCC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基线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病史、基础肝病、白细胞(white blood cell,WBC)、血小板(blood platelet,PL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白蛋白(albumin,ALB)、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胆碱酯酶(cholinesterase,CHE)、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甲胎蛋白(alpha fetoprotein,AFP)、Child-Pugh分级、肿瘤数目、肿瘤最大直径、肿瘤部位及腹水。计算各患者APRI值,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ROC)曲线确定基线APRI的临界值,并将患者分为低APRI组(APRI≤临界值)及高APRI组(APRI>临界值)。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单因素生存分析,绘制生存曲线,采用Log-rank检验比较组间差异,采用Cox多因素回归分析影响HBV相关HCC患者肝动脉栓塞联合射频消融治疗总生存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根据ROC曲线确定基线APRI临界值为1.30。低APRI组104例,高APRI组97例,低APRI组与高APRI组患者间肝硬化(无/有:62/41vs 42/56)、WBC计数(<4×10~9/L/≥4×10~9/L:29/74 vs 55/43)、ALT(<45 U/L/≥45 U/L:82/21vs 63/35)、ALB(<35 g/L/≥35 g/L:24/79 vs 49/49)、TBil(≤21μmol/L/> 21μmol/L:73/30vs 40/58)、PT(≤12.8 s/> 12.8 s:79/24 vs 46/52)、CHE(<4000 U/L/≥4000 U/L:16/87 vs43/55)、腹水(有/无:4/99 vs 15/83)及Child-Pugh分级(A级/B级:91/12 vs 70/28)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低APRI组患者生存率显著高于高APR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7.84,P <0.001)。Cox多因素预后分析表明基线APRI> 1.30、ALB <35 g/L、肿瘤最大直径> 3 cm是影响HBV相关HCC患者肝动脉栓塞联合射频消融治疗后生存率的独立危险因素(HR=2.836,95%CI:1.082~4.465,P <0.001;HR=0.616,95%CI:0.403~0.942,P=0.025;HR=2.286,95%CI:1.467~3.560,P <0.001)。结论基线APRI、ALB水平及肿瘤最大直径是HBV相关HCC患者接受肝动脉栓塞联合射频消融术后预后的独立预测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射频消融 天门冬氨基转移与血小板比值 预后
下载PDF
FIB-4指数联合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与血小板比值对HBV患者治疗后病情转归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2
6
作者 康晓征 赵勇 +3 位作者 蒋善珍 郑微 任春梅 陈锦阳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782-1786,共5页
目的评价FIB-4指数和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与血小板比值对于慢性乙型肝炎治疗后患者不良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我科确诊为慢性乙型肝炎并治疗的患者112例,入院后记录其基线资料并随访1年,根据随访结局分为不良预后组及预后良好组,单因... 目的评价FIB-4指数和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与血小板比值对于慢性乙型肝炎治疗后患者不良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我科确诊为慢性乙型肝炎并治疗的患者112例,入院后记录其基线资料并随访1年,根据随访结局分为不良预后组及预后良好组,单因素分析及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影响慢性乙型肝炎治疗后患者预后的因素;运用ROC曲线评价其对患者预后风险的预测能力。结果单因素、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结果显示患者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与血小板比值(RR=1.567)和FIB-4指数(RR=1.334)对患者的预后有显著影响;ROC曲线下FIB-4指数和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与血小板比值联合诊断的曲线下面积为0.809,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79.3%、70.2%。结论 FIB-4指数和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与血小板比值联合诊断对慢性乙型肝炎治疗后患者预后有较好的预测能力,有望作为慢性乙型肝炎治疗后患者的常规检查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FIB-4指数 天冬氨氨基转移与血小板比值
下载PDF
种植体周龈沟液流量及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的活性测定 被引量:1
7
作者 秦殿红 《中国实用医药》 2011年第13期52-54,共3页
目的通过测定不同牙龈出血指数(MBI)时种植体周龈沟液及其中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aminotranferaseAST)的活性变化,探讨GCF及AST在种植体周围组织炎症发展中的变化。方法从接受种植义齿治疗的患者中选取30例,共计40颗种植体,... 目的通过测定不同牙龈出血指数(MBI)时种植体周龈沟液及其中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aminotranferaseAST)的活性变化,探讨GCF及AST在种植体周围组织炎症发展中的变化。方法从接受种植义齿治疗的患者中选取30例,共计40颗种植体,按照牙龈出血指数MBI分为4组:MBI=0组(对照组)12颗,MBI=1组11颗;MBI=2组9颗;MBI=3组8颗。分别测量GCF及AST活性。结果同对照组相比,MBI=1组GCF及AST略有增加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BI=2组及MBI=3组GCF及AST同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GCF量及AST活性随着牙龈出血指数的增加而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植体 牙龈出血指数 天门冬氨基转移
下载PDF
天冬氨酸转氨酶与血小板比值指数对早产儿肠外营养相关性胆汁淤积症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3
8
作者 蔡思铭 岑红霞 +1 位作者 廖赵妹 陈剑标 《肝脏》 2021年第8期917-919,共3页
目的探讨天冬氨酸转氨酶与血小板比值指数(APRI)对早产儿肠外营养相关性胆汁淤积症(PNAC)的临床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2018年3月至2020年2月实施肠外营养治疗的极低体重早产儿132例,分为PNAC组和非PNAC组。记... 目的探讨天冬氨酸转氨酶与血小板比值指数(APRI)对早产儿肠外营养相关性胆汁淤积症(PNAC)的临床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2018年3月至2020年2月实施肠外营养治疗的极低体重早产儿132例,分为PNAC组和非PNAC组。记录肠外营养治疗后第1、2、3周直接胆红素(DB)、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和血小板(PLT),计算APRI值。结果肠外营养治疗后第一周PNAC组APRI显著高于非PNAC组(P<0.05),DB、AST和PLT在两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肠外营养治疗后第二周PNAC组APRI和DB显著高于非PNAC组(P<0.01),PLT显著低于非PNAC组(P<0.05),AST在两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肠外营养治疗后第三周PNAC组APRI、DB和AST显著高于非PNAC组(P<0.05和P<0.01),PLT显著低于非PNAC组(P<0.01)。APRI曲线下面积为0.701,截断值取0.43,诊断效率最高,敏感度为78.6%,特异度为73.1%。结论PNAC早产儿APRI会显著升高,早期监控APRI有利于PNAC早期发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冬氨氨基转移与血小板比值指数(APRI) 肠外营养相关性胆汁淤积症(PNAC) 早产儿
下载PDF
CD4^+T淋巴细胞、血清转氨酶及血小板水平对马尔尼菲蓝状菌病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6
9
作者 陈涛 蒋忠胜 +3 位作者 李敏基 胡家光 覃川 莫胜林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098-1102,共5页
目的运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评价CD4^+ T淋巴细胞、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及血小板(PLT)对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合并马尔尼菲蓝状菌病(TSM)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柳州市人... 目的运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评价CD4^+ T淋巴细胞、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及血小板(PLT)对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合并马尔尼菲蓝状菌病(TSM)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柳州市人民医院2013年1月—2015年6月收治的AIDS合并TSM患者,依据其预后分为好转组和恶化组,采用ROC评估CD4^+ T淋巴细胞、ALT、AST以及PLT对其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共收治96例AIDS合并TSM初始治疗患者,其中好转组54例,恶化组42例。血清ALT水平好转组患者低于恶化组[26. 5 (7. 0,148. 0) U/L VS 47. 5 (11. 0,116. 0) U/L]。血清AST水平好转组患者低于恶化组[49. 0(10. 0,198. 0) U/L VS 188. 0(33. 0,435. 0) U/L]。血浆PLT水平好转组患者高于恶化组[133. 0(13. 0,303. 0)×10~9/L VS 33. 5 (7. 0,113. 0)×10~9/L],CD4^+ T淋巴细胞水平好转组患者高于恶化组为[24. 0 (5. 0,112. 0)个/μL VS 14. 5(2. 0,78. 0)个/μL],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5)。ROC曲线分析显示:当AST≥2×ULN联合PLT≤62×10~9/L时,用于预测TSM患者预后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 917(95%CI:0. 835~0. 998),P <0. 05,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0. 0%、93. 3%、93. 1%和90. 3%。结论 AST以及PLT可作为预测AIDS合并TSM患者预后的重要指标,当AST≥2×ULN且PLT≤62×10~9/L时,需警惕TSM患者近期预后不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尔尼菲蓝状菌病 丙氨氨基转移 天门冬氨基转移 血小板 预后 CD4^+T淋巴细胞
下载PDF
肝纤维化四项检查与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和血小板比率联合检测在诊断慢性乙型肝炎纤维化中的意义 被引量:16
10
作者 林秀梅 朱冬林 陈文思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CAS 2017年第8期1136-1138,1142,共4页
目的分析肝纤维化四项检查和APRI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纤维化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确诊为慢性乙型肝炎的患者149例,分为肝纤维化组和无肝纤维化组;所有患者进行肝纤维化四项检查、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及血小板的检测并计算后... 目的分析肝纤维化四项检查和APRI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纤维化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确诊为慢性乙型肝炎的患者149例,分为肝纤维化组和无肝纤维化组;所有患者进行肝纤维化四项检查、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及血小板的检测并计算后两者的比率指数,分析各指标和肝纤维化的相关性,利用ROC曲线分析各指标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诊断的价值。结果肝纤维化组与无肝纤维化组的APRI、肝纤维化四项检查指标比较,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指标与肝纤维化呈正相关关系(P<0.05)。联合检测的敏感度为79.00%,特异度为92.10%,AUC为0.909,与单项检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纤维化四项检查和APRI能够较准确反映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肝纤维化情况,对了解肝功能状态和病情变化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5项指标联合检测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纤维化的评估临床符合性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肝纤维化 天冬氨氨基转移血小板比率 肝纤维化四项检查 联合检测
原文传递
mAST/ALT对严重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
11
作者 王娟 范雪娟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24年第4期22-26,共5页
目的探讨线粒体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mAST)/丙氨酸转氨酶(ALT)与严重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FTS)患者生存的相关性,并探讨其在诊断SFTS患者预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月在我院确诊的317例SFTS患者,将全部SFTS患者... 目的探讨线粒体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mAST)/丙氨酸转氨酶(ALT)与严重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FTS)患者生存的相关性,并探讨其在诊断SFTS患者预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月在我院确诊的317例SFTS患者,将全部SFTS患者和入住重症监护室(ICU)患者入院1周内的临床特征进行对比,使用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影响全部SFTS患者和入住ICU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分析mAST/ALT在SFTS患者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结果死亡组的年龄、碱性磷酸酶(ALP)、ALT、AST、AST/ALT、胞质AST(cAST)、cAST/ALT、mAST、mAST/ALT、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酸激酶(CK)、γ-谷氨酰基转移酶(GGT)、α-羟基丁酸脱氢酶(α-HBDH)水平均高于生存组(P<0.05);入住ICU死亡者的年龄、AST、cAST、mAST、AST/ALT、cAST/ALT、mAST/ALT、CK及α-HBDH水平均明显高于幸存者(P<0.05);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年龄、α-HBDH、AST/ALT、cAST/ALT及mAST/ALT是所有SFTS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而AST/ALT、cAST/ALT及mAST/ALT是入住ICU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P<0.05),且mAST/ALT的OR值最高;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上述参数的AUC值均大于0.7,有一定预测价值,且mAST/ALT的特异性和灵敏度最高,预后预测价值最好。结论AST/ALT、cAST/ALT及mAST/ALT水平和SFTS患者预后有关,其中mAST/ALT水平对重症SFTS患者预后价值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 线粒体天门冬氨基转移 丙氨转氨 危险因素 预后
下载PDF
超声剪切波弹性成像联合AAR、APRI和FIB-4指数诊断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纤维化程度效能研究
12
作者 王常鹤 朱璇 +3 位作者 邓静 张聪颖 赵宇 刘芳 《实用肝脏病杂志》 2025年第1期32-35,共4页
目的分析超声剪切波弹性成像(SWE)联合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比值(AAR)、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血小板比值指数(APRI)和基于4因子的肝纤维化指标(FIB-4)检测诊断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肝纤维化程度的价值。方法2022年1月~2... 目的分析超声剪切波弹性成像(SWE)联合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比值(AAR)、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血小板比值指数(APRI)和基于4因子的肝纤维化指标(FIB-4)检测诊断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肝纤维化程度的价值。方法2022年1月~2024年6月我院诊治的CHB患者121例,均接受肝穿刺活检和SWE检查并测量杨氏模量值,常规行血液和血清检测,计算AAR、APRI和FIB-4。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CHB患者发生显著性肝纤维化的因素,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并计算曲线下面积(AUC)分析指标诊断显著性肝纤维化的效能。结果在121例CHB患者中,经肝组织病理学检查诊断肝纤维化F0期11例,F1期36例(非显著性肝纤维化47例),F2期40例,F3期19例(显著性肝纤维化59例)和F4期15例;显著组杨氏模量值、AAR、APRI和FIB-4分别为(11.5±3.1)kPa、(1.4±0.5)、(1.1±0.5)和(2.2±0.8),均显著大于非显著组[分别为(6.8±2.8)kPa、(1.0±0.3)、(0.6±0.2)和(1.5±0.6),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杨氏模量值(OR=4.389,95%CI:2.059~9.352)、AAR(OR=2.342,95%CI:1.355~4.046)、APRI(OR=3.916,95%CI:1.892~8.102)和FIB-4(OR=1.306,95%CI:1.042~1.636)均是影响CHB患者发生显著性肝纤维化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分析显示,应用杨氏模量值联合AAR、APRI和FIB-4诊断CHB患者显著性肝纤维化的AUC为0.950(95%CI:0.916~0.984),其敏感度为90.5%,特异度为80.9%,显著优于任一单一指标(P<0.05)。结论应用SWE联合AAR、APRI和FIB-4可帮助临床初步判断CHB患者肝纤维化程度,为进一步采取干预措施提供了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肝纤维化 超声剪切波弹性成像 天冬氨氨基转移/丙氨氨基转移比值 天冬氨氨基转移/血小板比值指数 基于4因子的肝纤维化指数 诊断
下载PDF
声触诊组织量化技术联合FIB-4指数和AST/ALT比值诊断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纤维化价值研究
13
作者 胡雨 王静晖 王瑶 《实用肝脏病杂志》 2025年第1期36-39,共4页
目的探讨应用声触诊组织量化(SPTQ)技术联合FIB-4指数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比值评估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肝纤维化的价值。方法2019年3月~2024年3月我院诊治的82例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行肝活检进行肝... 目的探讨应用声触诊组织量化(SPTQ)技术联合FIB-4指数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比值评估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肝纤维化的价值。方法2019年3月~2024年3月我院诊治的82例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行肝活检进行肝纤维化分期,均接受肝脏超声、血清和血液检测,计算FIB-4指数和AST/ALT比值。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和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及曲线下面积(AUC)评估指标诊断CHB患者肝纤维化的效能。结果本组组织学检查发现S1期7例,S2期47例【即显著性肝纤维化(SF)47例】,S3期23例和S4期5例【即进展期肝纤维化(AF)28例】;AF组SWV、FIB-4和AST/ALT比值分别为(1.5±0.2)m/s、(2.0±0.3)和(1.5±0.3),均显著高于SF组【分别为(0.9±0.2)m/s、(1.0±0.1)和(0.8±0.2),P<0.05】;AF组合并高血压和有乙型肝炎家族史占比分别为32.1%和75.0%,均显著高于SF组(分别为17.0%和19.2%,P<0.05),血清总胆红素、GGT和HBV DNA分别为(24.6±5.3)μmol/L、(78.4±6.3)U/L和(5.8±1.1)lg U/ml,均显著高于SF组【分别为(15.5±3.2)μmol/L、(45.7±14.0)U/L和(3.7±1.0)lg U/ml,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SWV、FIB-4和AST/ALT比值是影响CHB患者发生AF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ROC分析显示,SWV联合FIB-4和AST/ALT比值诊断AF的AUC为0.938(95%CI:0.862~0.979),其灵敏度为92.4%,特异度为86.2%,显著优于单个指标评估。结论应用SWV联合FIB-4和AST/ALT比值诊断CHB患者AF具有很大的临床价值,值得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肝纤维化 声触诊组织量化技术 FIB-4指数 天门冬氨基转移/丙氨氨基转移比值 诊断
下载PDF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V DNA载量与血小板及APRI的相关研究 被引量:10
14
作者 郭静 李从荣 《检验医学》 CAS 2018年第4期321-323,共3页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的血小板(PLT)参数、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血小板比值指数(APRI)随乙型肝炎病毒(HBV)DNA载量的变化,为临床诊治CHB提供依据。方法选取55例CHB患者,分为HBV DNA低、中、高载量3个组,以50名体检健康者作为...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的血小板(PLT)参数、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血小板比值指数(APRI)随乙型肝炎病毒(HBV)DNA载量的变化,为临床诊治CHB提供依据。方法选取55例CHB患者,分为HBV DNA低、中、高载量3个组,以50名体检健康者作为正常对照组,比较各组PLT相关指标及APRI的差异。结果 CHB组PLT计数、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水平分别为(152.98±54.94)×109/L、(11.98±1.22)f L、(15.05±2.84)%,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PRI远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CHB患者不同HBV DNA载量之间APRI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HB患者的PLT指标和APRI均呈现明显异常的状态,且HBV DNA载量对其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 天门冬氨基转移/血小板比值指数 慢性乙型肝炎
下载PDF
接受核苷(酸)类似物治疗的HBV DNA阴性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临床获益及死亡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皇旭 郭利伟 +3 位作者 刘文华 于丽君 孙丽华 安勇 《山东医药》 CAS 2024年第15期78-82,共5页
目的观察接受核苷(酸)类似物治疗的HBV DNA阴性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临床获益情况,并进一步分析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方法纳入92例初治HBV DNA阴性(HBV DNA<20 IU/mL)的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接受核苷(酸)类似物治疗者69... 目的观察接受核苷(酸)类似物治疗的HBV DNA阴性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临床获益情况,并进一步分析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方法纳入92例初治HBV DNA阴性(HBV DNA<20 IU/mL)的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接受核苷(酸)类似物治疗者69例(抗病毒组)和未接受核苷(酸)类似物治疗者23例(对照组),比较两组死亡率、HCC比例、病毒学突破(访期间若HBV DNA水平比治疗中最低值升高>l lgIU/mL,或转阴性后又转为阳性)比例及抗病毒组治疗前后肝功能。基于人口学特征、抗病毒方案、病毒学相关指标、生化指标、血小板、凝血功能及影像学资料,采用多因素Cox风险比例回归分析HBV DNA阴性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及抗病毒治疗的HBV DNA阴性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死亡危险因素。结果中位随访时间为37(14.25,74.25)个月,研究期间共有5例(5.4%)HBV DNA阴性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发生肝细胞癌(HCC),13例(14.1%)死亡,8例(8.7%)出现病毒学突破。抗病毒组与对照组死亡、HCC及病毒学突破比例比较,P均>0.05;在抗病毒组中,与治疗前相比,核苷(酸)类似物治疗后的白蛋白水平更高(P=0.037),其余肝功能相关指标比较,P均>0.05。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和血小板比率指数(APRI)是HBV DNA阴性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死亡的独立影响因素(HR 1.128,95%CI 1.012~1.257,P=0.003),而核苷(酸)类似物治疗与HBV DNA阴性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死亡的发生无关(HR 0.832,95%CI 0.212~3.263,P=0.792)。碱性磷酸酶(ALP)是抗病毒治疗的HBV DNA阴性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HR 1.018,95%CI 1.001~1.035,P=0.038)。结论HBV DNA阴性乙型肝炎相关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并未从核苷(酸)类似物治疗中获益,死亡率未降低、肝功能未改善;高水平AST和APRI是HBV DNA阴性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高ALP水平是核苷(酸)类似物治疗的HBV DNA阴性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病毒药物 核苷类似物 失代偿期肝硬化 乙型肝炎病毒 天门冬氨基转移 血小板比率指数
下载PDF
透明质酸、Ⅳ型胶原、APRI及纤维蛋白原-4对乙型肝炎后肝纤维化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0
16
作者 李广平 张红心 +2 位作者 张蕾 周鹏翔 王亚囡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1年第13期1385-1388,共4页
目的探讨透明质酸(HA)、Ⅳ型胶原(Ⅳ-C)、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与血小板(PLT)比值(APRI)、纤维蛋白原-4(Fib-4)在乙型肝炎患者肝纤维化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20年9月在唐山市工人医院治疗的... 目的探讨透明质酸(HA)、Ⅳ型胶原(Ⅳ-C)、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与血小板(PLT)比值(APRI)、纤维蛋白原-4(Fib-4)在乙型肝炎患者肝纤维化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20年9月在唐山市工人医院治疗的182例乙型肝炎患者。以肝硬度METAVIR评分进行肝硬化分期,F0期51例,F1期47例,F2期38例,F3期30例,F4期16例。比较不同肝纤维化分期患者的基础资料,对比不同肝硬化分期患者的血清HA、Ⅳ-C、APRI、Fib-4指标,并对各项指标诊断肝纤维化的效能进行分析。结果F0~F4分期患者的性别构成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随着分期增加,年龄与病程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A、Ⅳ-C、APRI、Fib-4随着肝纤维化分期增加而不断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A、Ⅳ-C、APRI、Fib-4均与肝纤维化分期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r=0.32、0.49、0.52、0.66,P<0.01)。HA、Ⅳ-C、APRI、Fib-4联合检测对肝纤维化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为95.76%、91.54%。显著高于单项指标检测(HA:61.82%、70.63%,Ⅳ-C:70.31%、84.43%,APRI:74.25%、90.05%;Fib-4:71.63%、84.78%)。结论HA、Ⅳ-C、APRI、Fib-4均与乙型肝炎患者的肝纤维化有较为明显的相关性,联合检测对诊断肝纤维化有较高的敏感性与特异度,可以作为肝纤维化诊断的重要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肝纤维化 透明质 Ⅳ型胶原 天门冬氨基转移与血小板比值 纤维蛋白原-4
下载PDF
应用瞬时弹性成像技术联合APRI和AAR指数评估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纤维化临床价值研究 被引量:15
17
作者 代海峰 王甜 +2 位作者 雷迅 蔡佳 黄文祥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21年第2期196-199,共4页
目的探讨应用瞬时弹性成像技术联合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血小板指数(APRI)和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比值(AAR)评估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肝纤维化的临床价值。方法2017年5月~2018年5月我院收治的CHB患者118例,给予所有患者恩... 目的探讨应用瞬时弹性成像技术联合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血小板指数(APRI)和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比值(AAR)评估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肝纤维化的临床价值。方法2017年5月~2018年5月我院收治的CHB患者118例,给予所有患者恩替卡韦治疗观察12个月,治疗前接受肝活检,使用法国爱科森公司生产的FibroScan-502型瞬时弹性扫描仪行肝脏硬度检测(LSM),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价LSM、APRI和AAR诊断CHB患者大于或等于S2期(显著)肝纤维化的效能。结果在本组118例CHB患者中,经肝组织病理学检查,诊断S0~1期(无肝纤维化组)65例,S_(2~4)期(显著肝纤维化组)53例;显著肝纤维化组血清ALT、AST、APRI、AAR和LSM分别为(128.3±31.4)U/L、(133.7±41.9)U/L、(0.5±0.2)、(1.5±0.5)和(9.3±2.7)kPa,与无肝纤维化组比,差异显著【分别为(104.6±26.8)U/L、(93.4±40.2)U/L、(0.3±0.1)、(1.2±0.3)和(5.6±1.6)kPa,P<0.05】,而外周血血小板计数为(123.4±46.4)×10^(9)/L,显著低于无肝纤维化组【(184.2±42.8)×10^(9)/L,P<0.05】;分别以7.830(kPa)、0.350和1.310为截断点,应用LSM、APRI和AAR诊断CHB患者显著肝纤维化的AUC分别为0.867(95%CI:0.827~0.947)、0.774(95%CI:0.678~0.861)和0.687(95%CI:0.500~0.774),三项指标联合诊断AUC为0.945(95%CI:0.904~0.986),显著高于任何一项单独指标(P<0.05);65例无显著肝纤维化患者治疗前后LSM、APRI和AAR变化不显著(P>0.05),而53例显著肝纤维化患者在治疗12个月后LSM为(7.4±1.2)kPa,显著低于治疗前【(9.3±2.7)kPa,P<0.05】。结论应用瞬时弹性成像技术联合APRI和AAR检测CHB患者显著肝纤维化有一定的临床价值,值得进一步观察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肝纤维化 瞬时弹性成像技术 天门冬氨基转移/血小板比值 天门冬氨基转移/丙氨氨基转移比值 诊断
下载PDF
APRI指数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纤维化程度的评估价值及临床特征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王鸣 杨双双 +2 位作者 郭威 邢铭友 宋建新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CAS 2018年第5期283-285,共3页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血小板比值指数(APRI)对肝脏纤维化的评估价值,观察APRI与慢性乙型肝炎相关临床特征的关系,旨在为临床患者病情判定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4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在武汉同济...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血小板比值指数(APRI)对肝脏纤维化的评估价值,观察APRI与慢性乙型肝炎相关临床特征的关系,旨在为临床患者病情判定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4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在武汉同济医院感染科住院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13例,所有病例均行肝脏彩超或CT检查,同时检测血常规、肝肾功能、凝血功能等,计算出APRI,评估APRI对判断肝纤维化程度的价值。根据APRI将患者分为无肝硬化组(APRI≤2)、肝硬化组(APRI﹥2. 0),比较两组患者血常规(WBC、RBC、PLT)、肝功能(AST、ALT)、肾功能(BUN、s Cr、e GFR)、凝血功能(PT、APTT)、脾脏大小、腹水情况。结果:随着疾病的进展,APRI随之升高。无肝硬化组患者WBC、RBC、PLT高于肝硬化组(P <0. 05); AST、ALT水平及PT、APTT水平均显著低于肝硬化组(P <0. 05);肝硬化组脾脏肿大的比例高于无肝硬化组(P <0. 05),两组患者肾功能及腹水情况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作为非侵袭性诊断肝纤维化的手段之一,APRI可用于评估肝纤维化程度,此外,APRI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相关临床特征有相关性,对临床病情的判断有一定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肝纤维化 天门冬氨基转移/血小板比值指数
下载PDF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C/RL-r、APRI、FIB-4水平与肝纤维化发生的相关性
19
作者 赵东志 李国东 +2 位作者 常媛媛 曹哲丽 赵雅娟 《肝脏》 2024年第1期68-72,共5页
目的分析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改良肝尾状叶/右叶比值(C/RL-r)、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与血小板比值指数(APRI)、基于4因子的纤维化指数(FIB-4)与肝纤维化发生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21年2月至2022年12月在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治疗... 目的分析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改良肝尾状叶/右叶比值(C/RL-r)、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与血小板比值指数(APRI)、基于4因子的纤维化指数(FIB-4)与肝纤维化发生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21年2月至2022年12月在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治疗的NAFLD患者153例,根据病理学结果,将患者分为无肝纤维化组81例、肝纤维化组72例。行MRI扫描检测C/RL-r;计算APRI、FIB-4水平;分析NAFLD患者实验室指标、C/RL-r、APRI、FIB-4水平与发生肝纤维化的相关性,发生肝纤维化的独立危险因素及C/RL-r、APRI、FIB-4对NAFLD患者发生肝纤维化的预测价值。结果肝纤维化组ALT、AST、TBil、GGT、TG、C/RL-r、APRI、FIB-4水平显著高于无肝纤维化组,分别为(42.32±10.21)U/L比(36.21±7.78)U/L、(45.36±8.72)U/L比(27.45±5.40)U/L、(13.52±3.65)μmol/L比(12.24±2.16)μmol/L、(60.53±13.41)U/L比(53.69±12.44)U/L、(1.99±0.53)mmol/L比(1.05±0.33)mmol/L、(1.15±0.12)比(0.92±0.09)、(0.52±0.15)比(0.32±0.10)、(1.47±0.47)比(0.94±0.30),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显著低于无肝纤维化组为(1.03±0.26)mmol/L比(1.32±0.45)mmol/L,(t=4.189、15.453、2.674、3.272、13.322、13.501、4.302、8.405、4.801,均P<0.05);NAFLD患者ALT、AST、TG、C/RL-r、APRI、FIB-4与发生肝纤维化呈正相关(r=0.531、0.435、0.571、0.605、0.771、0.716,均P<0.001);ALT、AST、TG、C/RL-r、APRI、FIB-4水平高是影响NAFLD患者发生肝纤维化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C/RL-r、APRI、FIB-4、三者联合预测NAFLD患者发生肝纤维化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67、0.830、0.754、0.936;相较于C/RL-r、APRI、FIB-4单独预测的AUC,三者联合预测的AUC更高(Z=4.495、3.999、4.677,均P<0.001)。结论发生肝纤维化的NAFLD患者C/RL-r、APRI、FIB-4水平较高,三者联合检测对NAFLD患者发生肝纤维化具有较高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改良肝尾状叶/右叶比值 天冬氨氨基转移与血小板比值指数 基于4因子的纤维化指数 肝纤维化
下载PDF
脑出血患者循环血中HBP、ALT、AST、WBC、NEU、PLT表达与感染及预后的相关性 被引量:1
20
作者 杨舒馨影 李涛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119-1124,共6页
目的:讨论脑出血患者循环血中肝素结合蛋白(heparin-binding protein,HBP)、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白细胞(white blood cell,WBC)、中性粒细胞比率(ne... 目的:讨论脑出血患者循环血中肝素结合蛋白(heparin-binding protein,HBP)、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白细胞(white blood cell,WBC)、中性粒细胞比率(neutrophil,NEU)、血小板(platelet,PLT)表达水平,分析其与患者感染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脑出血患者164例,入院和出院时分别检测循环血中HBP、ALT、AST、WBC、NEU和PLT水平,分组分析以上指标与感染和预后的相关性。结果:感染组HBP、WBC、NEU、PLT最高值水平均高于非感染组。感染组患者预后比较ALT和WBC最高值、非感染组患者预后比较NEU最高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ST最高值是否异常在不同预后情况中比例相反。ROC曲线分析显示,HBP、ALT、AST、WBC最高值联合检测对脑出血患者预后不良的曲线下面积为0.781,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5.7%和62.7%。结论:脑出血患者循环血中HBP、WBC、NEU及PLT在检测中最高值异常高表达提示感染风险,当HBP、ALT、AST、WBC水平联合检测对脑出血患者预后不良具有较好的预测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预后 感染 肝素结合蛋白 丙氨氨基转移 天冬氨氨基转移 白细胞 中性粒细胞比率 血小板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