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太赫兹源场致发射电子源 被引量:4
1
作者 狄云松 张晓兵 +4 位作者 雷威 章莉芳 崔云康 王琦龙 陈静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494-1498,共5页
通过粒子模拟(PIC)软件模拟计算了在ps级别下二极与三极结构碳纳米管场致发射的电流密度与电子注聚焦性能。阳极电压在2kV时,二极结构下电流密度达到1.85A/cm2;三极结构下,栅压700V时发射电流密度达到2.3A/cm2,且在一定的三极结构参数... 通过粒子模拟(PIC)软件模拟计算了在ps级别下二极与三极结构碳纳米管场致发射的电流密度与电子注聚焦性能。阳极电压在2kV时,二极结构下电流密度达到1.85A/cm2;三极结构下,栅压700V时发射电流密度达到2.3A/cm2,且在一定的三极结构参数与电极电压下,可以获得较好的电子注聚束效果。通过碳纳米管二极管发射实验,获得了6.6A/cm2的发射电流密度,总发射电流达到52.1mA,可以为太赫兹器件提供连续发射的电子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场致发射 电子束 太赫兹源 电流密度
下载PDF
高平均功率自由电子激光太赫兹源波荡器物理设计 被引量:3
2
作者 闫陇刚 邓德荣 +2 位作者 窦玉焕 黎明 杨兴繁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B05期153-157,共5页
讨论了高平均功率自由电子激光太赫兹源波荡器的物理设计,在确定了波荡器周期、周期数、峰值磁场强度范围和调制参数范围等总体参数后,选用混合型Halbach结构为波荡器的基本结构,永磁块长宽高为8cm×1.3cm×6cm,磁极长宽高为5cm... 讨论了高平均功率自由电子激光太赫兹源波荡器的物理设计,在确定了波荡器周期、周期数、峰值磁场强度范围和调制参数范围等总体参数后,选用混合型Halbach结构为波荡器的基本结构,永磁块长宽高为8cm×1.3cm×6cm,磁极长宽高为5cm×0.6cm×4.8cm。波荡器工作在变间隙模式下,间隙为1.81~3.05cm时,波荡器峰值磁场为0.529~0.184T,好场区为3.02~2.13cm。同时,考虑到波荡器磁场误差对自由电子激光的影响,提出了波荡器各参数误差,并对波荡器端部设计进行了重点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由电子激光 波荡器 太赫兹源 高平均功率
下载PDF
太赫兹源发散角测量技术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俞兵 王宝龙 +2 位作者 李宏光 解琪 马世帮 《应用光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499-503,共5页
发散角是太赫兹源光束特性的重要衡量指标,是太赫兹光学系统设计的重要参数。研究了太赫兹源发散角测量原理,设计了一种由精密弧形导轨、斩波器、狭缝组件、太赫兹高莱探测器、锁相放大器和计算机系统组成的测量装置,设计了一种由自准... 发散角是太赫兹源光束特性的重要衡量指标,是太赫兹光学系统设计的重要参数。研究了太赫兹源发散角测量原理,设计了一种由精密弧形导轨、斩波器、狭缝组件、太赫兹高莱探测器、锁相放大器和计算机系统组成的测量装置,设计了一种由自准直仪、光学角规和CCD相机组成的发散角测量装置标定模块,对太赫兹肖特基倍频源和太赫兹雪崩固态源的发散角进行了测量。此外,对测量结果不确定度进行了评定,其不确定度水平达到Urel=3.2%(k=2)。太赫兹源发散角的准确测量为深空探测、战术通信、反隐身、战场隐蔽目标识别等领域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赫兹源 发散角 测量 标定模块
下载PDF
自由电子激光相干强太赫兹源装置鬼脉冲初步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吴岱 肖德鑫 +3 位作者 代志力 李鹏 李凯 刘宇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81-185,共5页
研究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自由电子激光相干强太赫兹源(FEL-THz)装置上鬼脉冲产生的原因及其对装置调试测量的影响,通过束流动力学模拟、热分析、蒙特卡罗模拟以及初步实验结果分析,证明了鬼脉冲将会明显破坏阻拦型测量,并会在束线管道上... 研究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自由电子激光相干强太赫兹源(FEL-THz)装置上鬼脉冲产生的原因及其对装置调试测量的影响,通过束流动力学模拟、热分析、蒙特卡罗模拟以及初步实验结果分析,证明了鬼脉冲将会明显破坏阻拦型测量,并会在束线管道上造成温度升高和辐射强度增大。研究表明:鬼脉冲成为限制FEL-THz装置正常工作的重要原因,为保证FEL-THz顺利出光,鬼脉冲必须予以消除,并简要讨论了鬼脉冲的消除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由电子激光 太赫兹源 鬼脉冲 电子束壁损失 热效应 辐射防护
下载PDF
高重复频率相干衍射辐射超宽谱太赫兹源 被引量:1
5
作者 吴岱 李鹏 +2 位作者 柏伟 黎明 杨兴繁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775-1778,共4页
研究了一种新型相干衍射辐射(CDR)太赫兹源,该太赫兹源基于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自由电子激光相干强太赫兹源(FEL-THz)的加速器电子束束流,具有MHz量级重复频率。理论分析、数值计算和PIC模拟证明了此太赫兹源时间长度可达到ps量级,中心... 研究了一种新型相干衍射辐射(CDR)太赫兹源,该太赫兹源基于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自由电子激光相干强太赫兹源(FEL-THz)的加速器电子束束流,具有MHz量级重复频率。理论分析、数值计算和PIC模拟证明了此太赫兹源时间长度可达到ps量级,中心频率在100~400GHz可调,截止频率位于1~2THz,脉冲峰值功率可达10kW量级,平均功率可达到W量级,并且功率随束流流强成平方正比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干衍射辐射 自由电子激光太赫兹源 超短电子束 高重复频率 超宽谱
下载PDF
光电导太赫兹源回路电感对其辐射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尚婷 金枝 +1 位作者 李春晖 施卫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751-755,共5页
光电导太赫兹源(Photo-Conductive Antenna,PCA)已广泛用于太赫兹时域光谱系统(THz-TDS)。在THz-TDS系统中,处于偏置状态的PCA被飞秒激光触发因光生载流子,在偏置电场下的加速运动而向自由空间辐射太赫兹波,同时在PCA偏置回路中形成脉... 光电导太赫兹源(Photo-Conductive Antenna,PCA)已广泛用于太赫兹时域光谱系统(THz-TDS)。在THz-TDS系统中,处于偏置状态的PCA被飞秒激光触发因光生载流子,在偏置电场下的加速运动而向自由空间辐射太赫兹波,同时在PCA偏置回路中形成脉冲电流。通常给PCA加载偏置电压的回路有不同结构的电路设计,导致PCA装架的基板回路不可避免地存在一定电感,由此引起的电磁惯性会显著影响回路中脉冲电流的脉宽,电流脉冲的脉宽会随回路电感的增大而展宽。那么PCA回路电感是否会影响PCA向自由空间辐射THz波的特性,这是设计PCA基板电路面临的问题所在。本文尝试在PCA回路中加入不同电感值的电感元件,通过实验测试了PCA辐射THz波的时域波形和频谱,结果表明,PCA回路电感的数值对PCA辐射THz波没有明显影响,从而对不同场合应用的PCA基板结构和电路设计提供了实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电导太赫兹源 赫兹辐射 电感 时域光谱
下载PDF
自旋电子太赫兹源研究进展 被引量:5
7
作者 许涌 张帆 +5 位作者 张晓强 杜寅昌 赵海慧 聂天晓 吴晓君 赵巍胜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0期2-14,共13页
太赫兹频段在电磁波谱上位于红外和微波之间,兼具宽带性、低能性、高透性、指纹性等诸多优势特性,在航空航天、无线通信、国防安全、材料科学、生物医疗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太赫兹科学与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在很大程度上受限于源的水... 太赫兹频段在电磁波谱上位于红外和微波之间,兼具宽带性、低能性、高透性、指纹性等诸多优势特性,在航空航天、无线通信、国防安全、材料科学、生物医疗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太赫兹科学与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在很大程度上受限于源的水平,新型太赫兹辐射源的机理研究和器件研制至关重要.自旋太赫兹发射不仅从物理上提供了操控飞秒自旋流的可能,而且有望成为下一代超宽带、低成本、高效率新型太赫兹源的优选.本文系统地综述了自旋电子太赫兹源的发展历程、实验装置、发射机理、材料选择,以及前景展望,重点介绍了飞秒激光诱导的超快自旋流、铁磁和非磁界面的自旋电荷转换以及太赫兹发射等物理机制方面的研究进展.本文还分别介绍了基于重金属、拓扑绝缘体、Rashba界面和半导体等体系的自旋电子太赫兹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赫兹源 铁磁/非磁异质结 超快退磁 自旋电荷转换
下载PDF
基于电光采样的自由电子激光太赫兹源相干检测研究
8
作者 吴邦 曹磊 +2 位作者 熊永前 付强 谭萍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B10期634-639,共6页
为对华中科技大学一台在建的高平均功率、可调谐(1~10THz)的自由电子激光太赫兹辐射源进行高精度、全频段相干检测,设计了基于电光采样原理的测量方案,该方案具有响应速度快、灵敏度高、噪声小、测量带宽大等特点。通过理论计算分... 为对华中科技大学一台在建的高平均功率、可调谐(1~10THz)的自由电子激光太赫兹辐射源进行高精度、全频段相干检测,设计了基于电光采样原理的测量方案,该方案具有响应速度快、灵敏度高、噪声小、测量带宽大等特点。通过理论计算分析,得到探测飞秒激光脉冲以及太赫兹脉冲的偏振方向与电光晶体晶轴方向的最优夹角,分析了探测飞秒激光与太赫兹脉冲在常用电光晶体(ZnTe、GaAs、GaP)中的相位匹配,并给出了适合该太赫兹频段的探测晶体种类和厚度参数,为后期的调试和实验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由电子激光太赫兹源 相干检测 电光采样 电光晶体
下载PDF
基于D-S效应的太赫兹源研究
9
作者 林滑 余厉阳 +2 位作者 孟凡亮 文进才 余志平 《微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62-65,共4页
基于Dyakonov-Shur效应(D-S效应)利用MOSFET可构建太赫兹源。研究表明MOSFET沟道内的1 m V信号在偏置电压的作用下产生波动并形成等离子波,其电学特性与谐振腔相似。当MOSFET外接5 V的偏置电压源时,输出频率为2.15 THz、峰值为2 m V... 基于Dyakonov-Shur效应(D-S效应)利用MOSFET可构建太赫兹源。研究表明MOSFET沟道内的1 m V信号在偏置电压的作用下产生波动并形成等离子波,其电学特性与谐振腔相似。当MOSFET外接5 V的偏置电压源时,输出频率为2.15 THz、峰值为2 m V的等离子信号。通过调节偏置电压(1-20 V)可以使输出信号在0.96-4.30 THz范围内调频。此外,MOSFET在5 V的偏置电压和5 A的偏置电流的共同作用下,沟道内产生的等离子波随时间的推移以指数形式放大。受器件限制和沟道夹断效应影响,该信号源的最大输出电压为20 V,电压增益最大可达到86 d B,最大输出功率为200 W。在器件允许范围内,偏置电压越大信号频率越高、偏置电流越大起振时间越短,且偏置电流引起的信号频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S效应 等离子波 MOSFET 太赫兹源
原文传递
基于真空电子学方法的太赫兹源 被引量:1
10
作者 孟凡亮 余厉阳 《物联网技术》 2015年第2期50-51,59,共3页
太赫兹技术因其在医疗诊断,安全检查等领域具有很大的应用价值,使其成为当前各国争先研究的领域。太赫兹源则是太赫兹技术研究中极为关键的器件之一,而基于真空电子学方法的太赫兹源又是当前太赫兹源研究领域的重要分支之一。综述行波... 太赫兹技术因其在医疗诊断,安全检查等领域具有很大的应用价值,使其成为当前各国争先研究的领域。太赫兹源则是太赫兹技术研究中极为关键的器件之一,而基于真空电子学方法的太赫兹源又是当前太赫兹源研究领域的重要分支之一。综述行波管、返波管以及回旋管这几类真空电子太赫兹源的结构、原理,结合器件的频率、功率等问题进行了重点讲解,同时对纳米速调管这一极具发展潜力的技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赫兹源 真空电子学 微加工技术 慢波结构
下载PDF
基于IMPATT管固态器件的太赫兹源 被引量:1
11
作者 潘结斌 谢斌 程怀宇 《电子与封装》 2018年第4期33-37,共5页
太赫兹频谱有很多优越特性,在生物医疗、安全检查及军事领域中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太赫兹源是太赫兹波领域研究中的关键技术,制约着太赫兹技术的发展。从介绍太赫兹源的研究与发展动态出发,阐述了雪崩渡越时间二极管(IMPATT)器件的工... 太赫兹频谱有很多优越特性,在生物医疗、安全检查及军事领域中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太赫兹源是太赫兹波领域研究中的关键技术,制约着太赫兹技术的发展。从介绍太赫兹源的研究与发展动态出发,阐述了雪崩渡越时间二极管(IMPATT)器件的工作机理、等效分析模型及注锁牵引稳频振荡理论,给出了几种基于IMPATT管获取电子学固态太赫兹源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态电子学 IMPATT管 电路模型 稳频振荡 太赫兹源
下载PDF
应用于太赫兹源信号实现的宽带四倍频链路设计
12
作者 李世元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009-1013,共5页
由于集成电路工艺截止频率Ft的限制,直接通过振荡器获取的太赫兹信号源具有输出功率低、带宽较窄等问题。针对该问题,提出一种可实现高性能太赫兹源的宽带倍频链路设计。对比了传统push-push技术与改进的跨导增强push-push技术,并提出... 由于集成电路工艺截止频率Ft的限制,直接通过振荡器获取的太赫兹信号源具有输出功率低、带宽较窄等问题。针对该问题,提出一种可实现高性能太赫兹源的宽带倍频链路设计。对比了传统push-push技术与改进的跨导增强push-push技术,并提出将跨导增强push-push技术运用到倍频器中,提高了倍频链路的倍频增益;在链路级间采用具有幅度与相位纠正功能的新型有源巴伦结构,进一步提高了倍频器的倍频增益与谐波抑制性能。仿真结果表明,倍频链路可实现带宽为210~256 GHz,饱和输出功率为-0.5 dBm,峰值倍频增益为-0.55 dB的太赫兹信号源,链路的总直流功耗仅为30.6 mW。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倍频增益 高输出功率 四倍频器 太赫兹源 信号产生
下载PDF
自旋太赫兹源发展及其在生物医学的应用前景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杨晴 田祺云 +9 位作者 李竞 聂天晓 王海宇 寻璐璐 黄炎 张帆 许涌 温良恭 吴晓君 赵巍胜 《中国材料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948-962,共15页
太赫兹(terahertz,THz)辐射的光子能量极低,不会对分子、晶格造成有害的电离,且生物大分子的振动和转动频率均在THz波段,因而THz在生物医学上的应用引起了广泛的关注。然而,目前的商用THz源无法兼顾室温工作、低成本、小型化等生物医学... 太赫兹(terahertz,THz)辐射的光子能量极低,不会对分子、晶格造成有害的电离,且生物大分子的振动和转动频率均在THz波段,因而THz在生物医学上的应用引起了广泛的关注。然而,目前的商用THz源无法兼顾室温工作、低成本、小型化等生物医学应用方面的需求。自旋THz源辐射效率高,可实现THz偏振调谐,有望打破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瓶颈。为系统全面地对自旋THz源的发射机理和调控方式进行研究,并对THz源在生物医学方面的应用展开分析,从光电流的来源入手梳理了THz产生机制并总结了其发射机理。根据生物医学的应用需求,分别从材料、生长条件等角度分析了多种自旋材料中的THz发射优化方式,揭示了THz发射与材料性质、外界环境等因素的依赖关系,探究了自旋THz源的优势和调控手段。结合生物医学检测的需求与特点,以铁磁/非铁磁金属异质结和铁磁/拓扑绝缘体异质结两种发射源为例介绍了自旋THz源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初步探索,并对其未来的应用前景和发展方向做出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赫兹(THz) 自旋THz 生物医学 THz发射机理 自旋材料 应用
下载PDF
基于硅介质光栅的片上太赫兹波源
14
作者 杨积涛 王少萌 +1 位作者 雷于露 杜朝海 《太赫兹科学与电子信息学报》 2024年第1期11-16,共6页
随着太赫兹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对太赫兹技术在通信、光谱学和传感方面的各种应用越来越感兴趣。太赫兹技术发展与应用的基础是高性能的太赫兹源,传统的太赫兹源体积大且需要高功率电源驱动,难以适应集成太赫兹技术的发展,迫切需要研发... 随着太赫兹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对太赫兹技术在通信、光谱学和传感方面的各种应用越来越感兴趣。太赫兹技术发展与应用的基础是高性能的太赫兹源,传统的太赫兹源体积大且需要高功率电源驱动,难以适应集成太赫兹技术的发展,迫切需要研发新机制的微型太赫兹源。本文研究了一种新型微型化自由电子太赫兹辐射器,基于自由电子与其在光栅介质波导结构中激励的太赫兹波的互作用,实现太赫兹波的激励。这项研究为开发高效的片上太赫兹辐射源和拓展先进太赫兹应用提供了新的选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赫兹源 微型化 自由电子辐射 光栅介质波导
下载PDF
基于CMOS有源超材料的生物分子的自旋太赫兹传感
15
作者 陈亚玄 孔茹茹 +7 位作者 李昭颖 孙统 熊凡 孙芸 刘永山 张有光 白中扬 温良恭 《太赫兹科学与电子信息学报》 2024年第2期160-167,共8页
基于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MOS)有源超材料,通过结合自旋太赫兹源,对生物分子的太赫兹频段指纹谱进行传感检测。对比基于自旋太赫兹源和基于光电导天线的太赫兹时域光谱系统测量的3种不同生物样品的指纹谱特征峰,验证了自旋太赫兹源测... 基于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MOS)有源超材料,通过结合自旋太赫兹源,对生物分子的太赫兹频段指纹谱进行传感检测。对比基于自旋太赫兹源和基于光电导天线的太赫兹时域光谱系统测量的3种不同生物样品的指纹谱特征峰,验证了自旋太赫兹源测量生物样品的可行性。同时,提出一种基于CMOS有源超材料的生物分子太赫兹传感方案,仿真结果表明CMOS调控器件对生物样品的扫描测试表现为生物透射峰与器件谐振峰变化统一。当吸收峰位于器件的调控范围内时,随着加电压的增大,生物透射谱谐振频率减小,出现红移,最大红移量达到40 GHz。因为不同的生物样品有不同的吸收峰,根据不同的太赫兹指纹谱吸收峰的位置设计了5种对应中心频率的CMOS有源超材料,为实现生物分子太赫兹传感系统的小型化和集成化提供了理论及实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旋太赫兹源 指纹谱 CMOS有超材料 赫兹传感
下载PDF
基于共振隧穿二极管的太赫兹技术研究进展
16
作者 刘军 王靖思 +2 位作者 宋瑞良 刘博文 刘宁 《无线电通信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8-66,共9页
共振隧穿二极管(Resonant Tunneling Diode, RTD)是一种基于量子隧穿效应的半导体器件,同时具有非线性特性和负阻特性,通过改变偏置电压可以作为太赫兹源和太赫兹探测器,在未来6G技术中通信感知一体化方面具有优势。简要总结了基于RTD... 共振隧穿二极管(Resonant Tunneling Diode, RTD)是一种基于量子隧穿效应的半导体器件,同时具有非线性特性和负阻特性,通过改变偏置电压可以作为太赫兹源和太赫兹探测器,在未来6G技术中通信感知一体化方面具有优势。简要总结了基于RTD实现的器件的工作原理,对基于RTD实现的太赫兹源和太赫兹探测器、太赫兹通信系统以及太赫兹雷达系统等太赫兹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介绍,并对当前存在的技术挑战和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探讨。基于RTD的太赫兹技术凭借其突出的优势,将成为未来电子器件领域重要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振隧穿二极管 太赫兹源 赫兹通信 赫兹探测器
下载PDF
太赫兹参量源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泽城 杨忠明 +8 位作者 张行愚 范书振 陈晓寒 丛振华 刘兆军 秦增光 明娜 郭全鑫 郭丽媛 《量子电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41-163,共23页
太赫兹参量源是一种激光驱动的太赫兹辐射源,它具有高相干性、可调谐、室温运转等优点。在简要介绍太赫兹参量源的基本原理后,重点总结了近年来国内外对太赫兹参量源的代表性研究成果,主要包括:1)太赫兹参量源中常用的几种非线性晶体,... 太赫兹参量源是一种激光驱动的太赫兹辐射源,它具有高相干性、可调谐、室温运转等优点。在简要介绍太赫兹参量源的基本原理后,重点总结了近年来国内外对太赫兹参量源的代表性研究成果,主要包括:1)太赫兹参量源中常用的几种非线性晶体,包括铌酸锂、磷酸钛氧钾、砷酸钛氧钾、磷酸钛氧铷;2)大单脉冲能量太赫兹参量源,主要产生方法包括使用垂直表面出射结构、使用环形腔、增加非线性晶体损伤阈值等,目前报道的最大单脉冲能量达到17μJ;3)高平均功率太赫兹参量源,主要产生方法包括使用半导体激光器侧面泵浦激光器、兼顾提高泵浦光脉冲能量和脉冲重复频率等,目前报道的最大平均功率为367μW;4)太赫兹参量源的理论模拟,主要包括以耦合波方程为基础的,分别针对太赫兹参量产生器、种子注入式太赫兹参量产生器、内腔泵浦与外腔泵浦太赫兹参量振荡器建立的理论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性光学 受激电磁耦子散射 赫兹参量 非线性晶体 耦合波方程
下载PDF
基于自由电子激光的小型太赫兹源初步设计 被引量:6
18
作者 熊永前 秦斌 +7 位作者 冯光耀 谭萍 田家胜 陈萍 杨军 余调琴 裴元吉 樊明武 《Chinese Physics C》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z1期301-303,共3页
介绍了基于自由电子激光的太赫兹源的研究情况,提出了一种小型自由电子激光太赫兹源设计方案.采用独立调谐双腔热阴极微波电子枪,不需要α-磁铁及其他束团压缩装置,能够达到所需的束流品质,达到减小系统尺寸的目的.加速结构采用对称输... 介绍了基于自由电子激光的太赫兹源的研究情况,提出了一种小型自由电子激光太赫兹源设计方案.采用独立调谐双腔热阴极微波电子枪,不需要α-磁铁及其他束团压缩装置,能够达到所需的束流品质,达到减小系统尺寸的目的.加速结构采用对称输入耦合器和同轴吸收负载输出耦合器,减少加速器的横向尺寸.采用混合永磁型波荡器,孔耦合输出的稳定球面光学谐振腔.介绍了该方案的初步设计和仿真计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赫兹源 自由电子激光 直线加速器 独立调谐微波电子枪
原文传递
基于场致发射阴极阵列的太赫兹源的物理机理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刘维浩 张雅鑫 +2 位作者 胡旻 周俊 刘盛纲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541-550,共10页
本文对一种基于场致发射阴极阵列(FEA)的太赫兹辐射源的物理机理进行了理论分析和粒子模拟验证.采用场匹配法分析了器件的高频场结构,确定π模作为器件的最优工作模式;利用线性理论分析了器件的注波互作用过程,揭示了高频场对FEA阴极发... 本文对一种基于场致发射阴极阵列(FEA)的太赫兹辐射源的物理机理进行了理论分析和粒子模拟验证.采用场匹配法分析了器件的高频场结构,确定π模作为器件的最优工作模式;利用线性理论分析了器件的注波互作用过程,揭示了高频场对FEA阴极发射电流的预调制作用以及电子在阴阳极间隙的渡越时间效应是器件起振的物理原因;分析得出了π模起振条件;粒子模拟结果与理论分析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赫兹源 FEA 预调制 渡越时间效应
原文传递
液晶太赫兹光子学研究进展
20
作者 王磊 吴双悦 +6 位作者 宗顾卫 金萍 张绪 宋瑞琦 李炳祥 胡伟 陆延青 《液晶与显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19-431,共13页
液晶作为液态和固态之间的中间态,具有液体的流动性和晶体的各向异性,其指向矢灵活可调,从微波到紫外都有广泛应用。近年来液晶光子学在太赫兹波段展现出巨大应用前景,本文综述了基于液晶的太赫兹源、可调太赫兹器件和太赫兹探测器的研... 液晶作为液态和固态之间的中间态,具有液体的流动性和晶体的各向异性,其指向矢灵活可调,从微波到紫外都有广泛应用。近年来液晶光子学在太赫兹波段展现出巨大应用前景,本文综述了基于液晶的太赫兹源、可调太赫兹器件和太赫兹探测器的研究进展,探讨了未来液晶太赫兹光子学的发展趋势,如新型铁电向列相、液晶拓扑在太赫兹领域的应用,多模式、多参量的太赫兹波按需产生、调制与探测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晶 太赫兹源 赫兹器件 赫兹探测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