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898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局部系泊失效下半潜式平台系泊韧性评估方法研究
1
作者 余杨 张文豪 +2 位作者 吴静怡 张鹏辉 余建星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36-845,共10页
半潜式平台系泊失效会引发重大安全问题,为研究局部系泊失效下半潜式平台系泊韧性水平,构建系泊失效至恢复全过程的平台性能水平曲线,并将系泊韧性量化为吸收、适应及恢复3部分。基于平台运动响应及恢复操作构建相应的韧性定量评估指标... 半潜式平台系泊失效会引发重大安全问题,为研究局部系泊失效下半潜式平台系泊韧性水平,构建系泊失效至恢复全过程的平台性能水平曲线,并将系泊韧性量化为吸收、适应及恢复3部分。基于平台运动响应及恢复操作构建相应的韧性定量评估指标,并利用CRITIC(Criteria Importance Through Intercriteria Correlation)法进行赋权,进而得到韧性评估3层指标体系。以规则波作用下的南海某半潜式平台为实例,在ANSYS@AQWA TM中建立其数值模型以进行水动力计算,并运用构建的评估指标体系进行系泊韧性评估。结果显示:半潜式平台系泊韧性水平与吸收、适应和恢复能力具有一致相关性,且浪向对角线立柱下两根系缆同时失效时系泊韧性水平最高,同一立柱下两根系缆同时失效时系泊韧性水平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工程 局部系泊失效 韧性评估 半潜式平台 评价指标 失效位置
原文传递
考虑极端天气冲击过程的风电机组竞争失效可靠性评估
2
作者 赵洪山 林诗雨 +2 位作者 曲岳晗 杨澳 常杰英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0-47,共8页
针对风电机组的运行可靠性易受极端天气影响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考虑极端天气冲击过程的风电机组竞争失效可靠性评估方法。同时考虑风电机组自然退化、极端天气冲击导致的瞬时退化以及极端天气持续过程产生的加速退化,构建极端天气下的风... 针对风电机组的运行可靠性易受极端天气影响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考虑极端天气冲击过程的风电机组竞争失效可靠性评估方法。同时考虑风电机组自然退化、极端天气冲击导致的瞬时退化以及极端天气持续过程产生的加速退化,构建极端天气下的风电机组综合退化模型;考虑风电机组退化过程对其耐冲击性能的影响,建立风电机组竞争失效可靠度模型以评估风电机组可靠性;基于我国北方某风电场工程数据和极端天气历史数据评估了某2 MW风电机组的可靠性并进行了参数灵敏度分析。结果显示,到第5年时,仅考虑自然退化的方法评估风电机组可靠度为0.84,而考虑极端天气冲击过程的方法评估风电机组可靠度为0.178,后者更加符合工程实际。通过模型参数的灵敏度分析发现,运行时间超过3年后,退化失效开始逐渐影响风电机组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 风电机组可靠性评估 极端天气冲击 冲击持续过程 竞争失效 失效阈值退化
下载PDF
基于数理统计和文本挖掘的埋地钢制燃气管道失效分析
3
作者 岑康 魏源 +3 位作者 黎登辉 张瀚月 罗聆溪 沈娇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266-1274,共9页
近年来燃气管道事故频发,严重威胁周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为准确认识埋地钢制燃气管道失效特征及致因,针对性开展风险管控,以某管道燃气公司2018—2021年共计1338条埋地钢制燃气管道失效记录为分析蓝本,采用数理统计方法分析失效总... 近年来燃气管道事故频发,严重威胁周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为准确认识埋地钢制燃气管道失效特征及致因,针对性开展风险管控,以某管道燃气公司2018—2021年共计1338条埋地钢制燃气管道失效记录为分析蓝本,采用数理统计方法分析失效总体趋势及管道敷设位置、压力等级、外防腐层类型、失效原因、管龄对应的失效特征;采用文本挖掘技术共计提取26项埋地钢制燃气管道潜在失效致因,通过词云可视化方式分析高频失效致因;构建失效致因共现网络探索不同致因之间的耦合关系,并根据特征向量中心性辨识主要失效致因。结果表明:中压庭院管道是风险管理的重点;腐蚀失效频次与管龄总体呈正相关,且从第4 a开始失效频次快速增长,在第19 a左右达到峰值;土壤腐蚀、防腐层破损、杂散电流、未安装阴极保护系统、管道服役年限较长、管体缺陷、防腐层老化和敷设环境发生变化是埋地钢制燃气管道失效主要致因,是风险管控的关键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工程 埋地钢制燃气管道 失效特征 失效致因 文本挖掘 共现分析 数理统计
原文传递
油气输送管道失效分析技术现状及研究进展
4
作者 王春妮 李健 +3 位作者 白真权 王聪 孙冰花 李奥 《石油管材与仪器》 2024年第1期1-8,共8页
油气输送管道在长期服役过程中易出现失效问题并带来安全和经济风险。概述了油气输送管道的失效类型及特点,对失效分析技术现状及其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将数字技术和智能化技术融入到传统的无损检验和断口失效分析中,大幅提高了常用失... 油气输送管道在长期服役过程中易出现失效问题并带来安全和经济风险。概述了油气输送管道的失效类型及特点,对失效分析技术现状及其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将数字技术和智能化技术融入到传统的无损检验和断口失效分析中,大幅提高了常用失效分析技术的时效性和准确性;总结归纳了油气输送管道失效评估技术与计算机模拟分析技术的研究现状及进展,评述了其中的问题,指出了未来的发展方向。最后对油气输送管道失效预测预警新技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输送管道 失效 失效分析 失效评估 计算机模拟分析
下载PDF
医疗失效模式和效应分析在医院国家集中采购药品管理流程中的应用
5
作者 廖倩文 周黎 +2 位作者 周彬彬 徐千叶 成佳楠 《抗感染药学》 2024年第1期72-78,共7页
目的:分析和评价医疗失效模式和效应分析(healthcare failure mode and effect analysis,HFMEA)在医院国家集中采购药品(简称集采药品)管理中的应用效果,为推进国家集采药品高质量、精细化管理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3年1月—3月苏州市... 目的:分析和评价医疗失效模式和效应分析(healthcare failure mode and effect analysis,HFMEA)在医院国家集中采购药品(简称集采药品)管理中的应用效果,为推进国家集采药品高质量、精细化管理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3年1月—3月苏州市立医院(本部)推进度不佳的9种集采药品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成立HFMEA小组,分析集采药品的潜在失效模式和失效原因及其潜在影响,从而针对性制定相关管理措施。结果:开展HFMEA后,此前9种推进度较差的集采药品的月平均用量均明显增加,增长率最低的克拉霉素片的增长率为99.47%,而增长率最高的注射用帕瑞昔布钠的增长率为5400.00%;对筛选出的27项失效原因进行危害评分,结果显示,开展HFMEA后24项失效原因的危害评分均较前大幅下降(P<0.5),平均下降幅度为60.90%;调查显示,HFMEA开展后医生对集采药品及其政策的知晓度较前明显上升(78.72%vs 39.56%),而患者对集采药品的知晓度和接受度较前亦明显上升(70.54%vs 39.51%)。结论:开展HFEMA促使集采药品的签约、采购、使用整个流程得到持续改进,同时还提高了医生和患者对集采药品的知晓度和接受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采药品 医疗失效模式和效应分析 失效模式 失效原因 应用效果
原文传递
锂离子电池失效分析研究进展
6
作者 黄宇朔 郑威 +4 位作者 卢苏阳 曾文文 杨烨 詹浩然 梅军 《云南化工》 CAS 2024年第3期16-21,共6页
综述了锂离子电池失效分析流程、失效主要现象及原因、失效分析方法和主要失效原因,并对未来发展研究方向做出了展望。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电池失效 失效机理 失效分析
下载PDF
先进制程芯片失效定位技术现状及发展
7
作者 李振远 徐昊 +3 位作者 贾沛 万永康 张凯虹 孟智超 《电子与封装》 2024年第4期75-84,共10页
芯片工艺节点从2011年的28/22 nm、2015年的16/14 nm正向3/2 nm演进,晶体管的结构也由平面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MOSFET)转向立体的鳍式场效应晶体管(FinFET)。失效定位是芯片失效分析中承上启下的关键一步,随着芯片工艺制程的... 芯片工艺节点从2011年的28/22 nm、2015年的16/14 nm正向3/2 nm演进,晶体管的结构也由平面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MOSFET)转向立体的鳍式场效应晶体管(FinFET)。失效定位是芯片失效分析中承上启下的关键一步,随着芯片工艺制程的减小、晶体管结构的转变,传统失效定位技术在定位精度上已不能满足需求。为适应市场变化,先进制程芯片的失效定位技术也有了对应的发展和突破。重点介绍了先进制程芯片中常见的电子、光学失效定位技术,通过原理、案例明确各种技术的优缺点及优先适用的失效模式,并对未来的定位技术发展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效分析 先进制程芯片 电子失效定位 光学失效定位
下载PDF
高频低能冲击扰动下锚固结构渐进失效试验研究
8
作者 张农 王朋 +3 位作者 阚甲广 许兴亮 谢正正 魏群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09-319,共11页
高频低能冲击扰动对巷道围岩及锚固结构造成持续疲劳损伤,是深部巷道趋向失稳的重要诱因,合理构建抗冲击动载巷道锚固支护体系及避免锚固结构失效已经成为深部煤炭开采面临的重要课题之一。采用理论分析、实验室试验、数值模拟等方法,... 高频低能冲击扰动对巷道围岩及锚固结构造成持续疲劳损伤,是深部巷道趋向失稳的重要诱因,合理构建抗冲击动载巷道锚固支护体系及避免锚固结构失效已经成为深部煤炭开采面临的重要课题之一。采用理论分析、实验室试验、数值模拟等方法,研究了冲击载荷下锚固结构内部应力传递转化机制,阐明了锚固结构累积损伤与渐进失效机理,提出了冲击动载巷道控制准则。结果表明:压缩应力、拉伸应力与压拉快速转换形成的震荡效应是造成锚固结构损伤的三大要素;压缩、拉伸作用下介质抗压强度与不协调变形是导致锚固界面破坏的关键因素,锚固结构在内部法向驱动力作用下损伤累积,切线模量为负或单次动载冲击变形量持续逆势上扬时锚固结构失效,压缩、拉伸、震荡叠加影响下锚固结构预紧力损失及内部损伤存在明显的累积突变效应,内部裂隙以张拉裂隙为主,整体破坏从震荡效应向拉伸效应再向压缩破坏效应逐渐演化。通过提高围岩/锚固剂协调变形能力,增加锚固长度调动大范围岩体承载、保护锚固界面,保持锚固结构承载区抗剪阻滑强度大于动载冲击时内部法向驱动力,同时削弱震荡效应可有效降低锚固结构累积损伤程度。最后提出了降能-高阻-让压的冲击动载巷道控制技术准则,包括远场卸压、近场强支、破碎围岩改性、预紧力维持和让压结构,可为类似条件巷道维控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击动载 高频低能 锚固结构 累积损伤 渐进失效
下载PDF
无失效威布尔情形下基于双修正多层Bayes的可靠性评估
9
作者 龙足腾 郑波 +1 位作者 甯洋 罗金超 《工程设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9-66,共8页
利用配分布曲线法构建无失效数据的可靠性评估模型时,往往采用E-Bayes或多层Bayes来估计失效概率,但因其估计能力有限,整体可靠度点估计精度不高。针对威布尔分布数据提出了一种新的双修正多层Bayes方法,用于改善失效概率估计,并完成可... 利用配分布曲线法构建无失效数据的可靠性评估模型时,往往采用E-Bayes或多层Bayes来估计失效概率,但因其估计能力有限,整体可靠度点估计精度不高。针对威布尔分布数据提出了一种新的双修正多层Bayes方法,用于改善失效概率估计,并完成可靠度点估计。在多层Bayes的基础上,通过修正失效概率上下限值来减小失效概率估计误差,然后结合加权最小二乘法和威布尔分布可靠度函数确定参数估计值和可靠度曲线,从而得到可靠度点估计。利用Monte-Carlo仿真试验,发现新方法能将参数估计相对误差控制在10%以下,并且得到的可靠度值更加趋近真值。通过实例分析发现,在超参数c取不同值的情况下,采用新方法得到的可靠度都更加接近工程实际。新方法适用性分析表明,形状参数β是影响估计精度的关键因素,且在β>2.2时新方法具有明显的优势及良好的稳健性。研究结果可为其他寿命分布无失效数据的可靠性评估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效威布尔 失效概率估计 双修正多层Bayes 可靠度估计 适用性分析
下载PDF
钢-混组合桥梁栓钉腐蚀疲劳失效及力学性能退化机理试验研究
10
作者 肖林 黄雅茜 +2 位作者 卫星 赵骏铭 盛康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8-58,共11页
腐蚀环境中钢-混组合桥梁的栓钉连接件可能因腐蚀-疲劳耦合作用而劣化,为此设计制作3组10个栓钉推出试件,分别进行腐蚀后的静力、疲劳性能试验和腐蚀-疲劳耦合试验,研究栓钉的腐蚀-疲劳失效及力学性能退化机理。结果表明:腐蚀作用使得... 腐蚀环境中钢-混组合桥梁的栓钉连接件可能因腐蚀-疲劳耦合作用而劣化,为此设计制作3组10个栓钉推出试件,分别进行腐蚀后的静力、疲劳性能试验和腐蚀-疲劳耦合试验,研究栓钉的腐蚀-疲劳失效及力学性能退化机理。结果表明:腐蚀作用使得栓钉抗剪刚度显著退化;腐蚀-疲劳耦合作用下栓钉疲劳寿命明显低于腐蚀后疲劳寿命;栓钉初始疲劳裂纹产生于钉杆靠近焊趾截面的剪力作用侧,以剪切裂纹扩展为主,当疲劳裂纹或腐蚀疲劳裂纹发展至约1/2栓钉直径后,栓钉在拉-剪组合应力作用下断裂;影响栓钉损伤发展速率的主要因素为荷载比、腐蚀速率及腐蚀-疲劳耦合作用;腐蚀-疲劳耦合作用下栓钉抗剪刚度退化速度大于疲劳单独作用下,抗剪刚度退化包括快速退化和缓慢退化2个阶段,前一阶段约占栓钉腐蚀疲劳寿命的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混组合桥梁 栓钉 腐蚀疲劳 失效机理 性能退化 试验研究
下载PDF
弯曲载荷下双金属机械复合管内衬层屈曲失效机理
11
作者 张杰 胡特 《船舶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83-293,共11页
双金属机械复合管是油气田集输管线防腐控制的主要措施之一,而内衬层的失效是制约复合管工程应用的关键难题。为研究双金属机械复合管内衬层屈曲失效机理,建立弯曲载荷下复合管力学模型,研究成型压力、工作内压及复合管结构参数对内衬... 双金属机械复合管是油气田集输管线防腐控制的主要措施之一,而内衬层的失效是制约复合管工程应用的关键难题。为研究双金属机械复合管内衬层屈曲失效机理,建立弯曲载荷下复合管力学模型,研究成型压力、工作内压及复合管结构参数对内衬层失效模式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增加成型后的残余接触压力有助于提高内衬层的抗屈曲能力;较高的工作内压能够延缓内衬层屈曲时间,减小其褶皱幅值;成型前复合管层间初始间隙减小有利于提高内衬层抗屈曲能力;随着外基管壁厚、内衬管壁厚、复合管内径的增加,内衬管的抗屈曲能力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金属复合管 液压成型 弯曲载荷 屈曲失效
下载PDF
硫化氢环境下老旧管道失效概率评价方法研究
12
作者 汪洋 曾云帆 +3 位作者 刘永良 王晓威 刘建 周琼瑜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5-120,共6页
老旧管道在服役过程中存在着失效风险,而影响老旧管道失效的因素有很多,在众多影响因素中硫化氢对管道产生的腐蚀损伤较严重。为解决受腐蚀损伤的老旧管道安全评估问题,文章建立了一种在硫化氢环境下老旧管道失效概率评价方法。以在硫... 老旧管道在服役过程中存在着失效风险,而影响老旧管道失效的因素有很多,在众多影响因素中硫化氢对管道产生的腐蚀损伤较严重。为解决受腐蚀损伤的老旧管道安全评估问题,文章建立了一种在硫化氢环境下老旧管道失效概率评价方法。以在硫化氢环境中使用了约20年的老旧集气管道为研究对象,采用蒙特卡洛法模拟管道服役过程中的动态压力和腐蚀损伤引起的剩余强度的变化,计算了单一腐蚀因素引起管道失效的概率,并通过正态分布概率给出管道使用的安全范围。研究结果表明:投运20年以上的含硫老旧管道在氢致开裂实验与应力腐蚀开裂实验中,均未发生开裂。根据模型计算得出,老旧管道依旧可以安全服役,但服役6年后失效概率超过0.5,需要进行整修工作,服役27年后,管道内腐蚀严重,剩余强度降到3.82 MPa,需要更换管道。通过模拟得到了失效概率与腐蚀缺陷和服役时间的关系,为老旧集气管道再服役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化氢 集气管道 管道失效概率 腐蚀速率 应力腐蚀
下载PDF
某高架桥高强度螺栓断裂失效分析
13
作者 孟海燕 袁凯琴 刘刚 《电镀与精饰》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0-78,共9页
高架桥用42CrMoA高强度双头螺栓在服役期间发生螺纹断裂现象,通过外观检查、化学成分分析及扫描电镜分析等手段,对其断裂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螺栓在冶炼过程中成分控制不严,在安装中质量不达标,紧固力不均匀或预紧力不足造成螺栓... 高架桥用42CrMoA高强度双头螺栓在服役期间发生螺纹断裂现象,通过外观检查、化学成分分析及扫描电镜分析等手段,对其断裂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螺栓在冶炼过程中成分控制不严,在安装中质量不达标,紧固力不均匀或预紧力不足造成螺栓在螺纹处出现缝隙或间隙,在腐蚀环境下发生缝隙腐蚀。在闭塞腐蚀电池及应力集中作用下加速溶解金属基体,在缝隙腐蚀的阳极端部形成裂纹源。裂纹在腐蚀和疲劳的双重作用下,使裂纹不断向纵深扩展,直至螺栓断裂。安装质量不达标且冶炼工艺控制不严是引发螺栓断裂的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栓 裂纹 应力 腐蚀疲劳 断裂失效
下载PDF
基于多层耦合网络的装备保障体系级联失效及抗毁性分析
14
作者 张帅 周伟 +2 位作者 白光晗 兑红炎 陶俊勇 《指挥与控制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7-80,共14页
为准确描述装备保障体系结构特征与毁伤失效流程,进而提升装备保障体系功能与抗毁能力,基于杀伤层、保障层和储供层构建装备保障体系的多层耦合网络模型。基于杀伤链给出装备维修保障链与储供保障链的特征和典型样式,在此基础上,提出考... 为准确描述装备保障体系结构特征与毁伤失效流程,进而提升装备保障体系功能与抗毁能力,基于杀伤层、保障层和储供层构建装备保障体系的多层耦合网络模型。基于杀伤链给出装备维修保障链与储供保障链的特征和典型样式,在此基础上,提出考虑装备保障体系多层耦合网络特性的级联失效模型与节点重要度评估方法。给出对应的网络抗毁性评估指标。仿真结果表明,考虑级联失效的多层耦合网络模型能较好地反映遭受攻击时整个装备保障体系的性能变化情况,所提出的使命任务节点重要度能准确识别关键节点。与传统网络抗毁性指标相比,杀伤链数量对节点失效产生的装备保障体系抗毁性变化更加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备保障体系 网络抗毁性 多层耦合网络 级联失效 节点重要度
下载PDF
复合磨损套管爆裂失效机理及剩余强度预测
15
作者 邓宽海 张明 +3 位作者 彭阳 周念涛 姚明远 林元华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72-183,共12页
超深井、水平井、大位移井等复杂油气井服役工况异常恶劣,套管复合磨损严重,将对井筒完整性构成巨大威胁,且磨损套管剩余强度难以精准预测。为此,基于塔里木盆地塔中北坡顺南区块501井套管磨损数据及P110管材应力—应变本构关系,建立了... 超深井、水平井、大位移井等复杂油气井服役工况异常恶劣,套管复合磨损严重,将对井筒完整性构成巨大威胁,且磨损套管剩余强度难以精准预测。为此,基于塔里木盆地塔中北坡顺南区块501井套管磨损数据及P110管材应力—应变本构关系,建立了充分考虑钻杆本体和接头联合造成的磨损模式、夹角、磨损重叠深度及磨损深度的复合磨损套管有限元力学模型,并开展了多种复合磨损模式下套管弹塑性变形、屈服、裂纹萌生、扩展及爆裂行为模拟,得到了不同复合磨损套管应力分布、剩余抗内压屈服强度及爆裂强度。研究结果表明:(1)月牙夹角在0°~90°时,应力干涉削弱应力集中,月牙夹角在90°~180°时,应力干涉增强应力集中,这种交互作用机制导致磨损套管剩余强度随着月牙夹角增加而先增加后降低;(2)裂纹萌生并起始于等效应力最大的位置即磨损月牙中心,并垂直于最大环向应力沿径向从套管内壁向外壁扩展,且裂纹一旦萌生,裂纹将迅速扩展并发生爆裂失效;(3)灰色关联度分析确定了复合磨损套管剩余强度对磨损深度、月牙夹角、复合磨损形式、月牙重叠深度的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磨损深度是决定套管剩余强度的主控因素。结论认为,该认识为套管强度设计与优化提供了技术参考,并对准确预测复合磨损套管剩余强度和确保井筒安全及完整性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井 复合磨损 套管 失效机理 应力干涉 应力集中 应力交互 剩余强度
下载PDF
变电站铅酸电池的失效及综合修复
16
作者 陈传敏 王妍洁 +1 位作者 陈若希 刘松涛 《电池》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2-56,共5页
铅酸电池是直流(DC)系统的重要储能设备,对变电站的安全稳定运行至关重要。站用铅酸电池寿命普遍低于理论寿命,大量电池的提前失效给电网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和环境压力。针对变电站铅酸电池的特殊运行环境,对失效电池复杂的失效模式进... 铅酸电池是直流(DC)系统的重要储能设备,对变电站的安全稳定运行至关重要。站用铅酸电池寿命普遍低于理论寿命,大量电池的提前失效给电网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和环境压力。针对变电站铅酸电池的特殊运行环境,对失效电池复杂的失效模式进行分析。采用化学和物理相结合的技术手段,针对性地选择合适的活化剂,同时使用“大电流-恒流-恒压”的充电方式,达到修复活化失效铅酸电池的目的,修复后的铅酸电池容量可达额定容量的8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铅酸电池 变电站 失效模式 修复技术 活化剂
下载PDF
考虑多失效行为的平衡系统可靠性建模与计算
17
作者 董庆来 王伟伟 《运筹与管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04-110,共7页
平衡系统的可靠性建模与相关指标计算是可靠性理论与工程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针对由多部件构成的串联平衡系统,假设每个部件受环境冲击影响逐渐退化,呈现出多种状态;系统的性能平衡取决于部件的状态及其排列位置,即当系统中退化程度超... 平衡系统的可靠性建模与相关指标计算是可靠性理论与工程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针对由多部件构成的串联平衡系统,假设每个部件受环境冲击影响逐渐退化,呈现出多种状态;系统的性能平衡取决于部件的状态及其排列位置,即当系统中退化程度超过某一阈值的部件分布在某一特定区域时,系统失去性能平衡。考虑单部件失效导致系统失效和三类系统性能失衡导致系统失效四类失效行为,构建了考虑多失效行为的平衡系统可靠性模型。运用有限马尔可夫链嵌入法推导了部件的相关概率指标以及系统可靠度。最后以液压支架系统为例,验证了所提出模型与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衡系统 冲击环境 有限马尔可夫链嵌入法 可靠性 多状态 竞争失效
下载PDF
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在ICU医院感染防控中的应用
18
作者 罗斌华 徐斯勰 +1 位作者 陈苾 李福太 《江西医药》 CAS 2024年第1期94-97,104,共5页
目的对某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ICU医院感染高风险因素进行风险评估,针对性制定防控干预措施,为医院感染控制部门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FMEA)对ICU医院感染防控工作进行风险评估,成立FMEA项目小组,根据失效模式与... 目的对某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ICU医院感染高风险因素进行风险评估,针对性制定防控干预措施,为医院感染控制部门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FMEA)对ICU医院感染防控工作进行风险评估,成立FMEA项目小组,根据失效模式与潜在风险原因实施干预措施,比较干预前后ICU器械相关感染率、手卫生依从率、医院感染核心防控措施执行率等防控效果。结果筛选出接触传播预防缺乏、呼吸机相关肺炎核心防控措施未有效执行、中央导管相关血流感染核心防控措施未有效执行、手卫生执行不到位、日常清洁消毒不合格、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未采取有效隔离措施、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飞沫传播预防缺乏、抗菌药物治疗前未及时送检病原学检查等9项中、高风险失效模式与潜在风险原因,通过采取干预措施,FMEA实施后,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中央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LABSI)、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CAUTI)等器械相关感染率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工作人员总体手卫生依从率提高了1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CU多重耐药菌感染、VAP、CLABSI、CAUTI、手术部位感染等医院感染核心防控措施执行率分别提高37.6%、22.0%、18.2%、8.6%、24.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FMEA分析ICU医院感染防控中的失效模式与潜在风险原因,通过制定并实施改进措施,可明显改善医院感染监测指标,从而有效降低医院感染风险事件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感染 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 ICU 风险评估
下载PDF
基于核机器的加速失效时间模型及其应用
19
作者 荣耀华 王江慧 +1 位作者 程维虎 曹美雅 《统计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9-148,共10页
加速失效时间模型是一种应用广泛的生存分析模型。本文借助LASSO惩罚剔除冗余预测变量,构建基于核机器的加速失效时间模型,用以刻画预测变量与生存期间的复杂关系。此外,提出一种新的正则化Garrotized核机器估计方法,可以较好地刻画预... 加速失效时间模型是一种应用广泛的生存分析模型。本文借助LASSO惩罚剔除冗余预测变量,构建基于核机器的加速失效时间模型,用以刻画预测变量与生存期间的复杂关系。此外,提出一种新的正则化Garrotized核机器估计方法,可以较好地刻画预测变量与生存期潜在的非线性关系,实现非参数分量中预测变量间交互作用的自动建模,提升模型预测精度。模拟研究表明,与已有的代表性方法相比,本文提出的方法对生存期的预测精度更高,特别是在复杂关系情形下优势更为显著。最后,将该方法应用于胃癌数据分析,利用临床信息和基因表达预测生存期和风险评分。实证结果显示,该方法能为病例基于风险分层的临床精准诊疗方案设计提供有益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速失效时间模型 核机器 风险预测 正则化 再生核希尔伯特空间
下载PDF
失效模式和效应分析在急诊抢救记录书写中的应用
20
作者 王群 左霞 +2 位作者 王璐 陈月莉 吴玲莉 《循证护理》 2024年第7期1241-1244,共4页
目的:探索失效模式和效应分析(FMEA)在急诊抢救记录书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22年1月—6月的300份急诊抢救记录作为对照组,2022年7月—12月的300份急诊抢救记录作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质量控制管理,观察组采用FMEA管理,分... 目的:探索失效模式和效应分析(FMEA)在急诊抢救记录书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22年1月—6月的300份急诊抢救记录作为对照组,2022年7月—12月的300份急诊抢救记录作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质量控制管理,观察组采用FMEA管理,分析抢救记录书写过程中的失效模式及原因,计算优先风险数值,找出前5位的失效模式,分析原因,制订改进措施。比较两组急诊抢救记录书写缺陷情况;比较两组护士护理文书书写相关法律知识及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结果:观察组共发现缺陷71份,对照组共发现缺陷220份,观察组客观性缺陷、真实性缺陷、准确性缺陷、及时性缺陷、完整性缺陷、规范性缺陷的发生率分别为5.00%、2.67%、2.33%、3.67%、6.67%、3.33%,低于对照组的10.67%、8.33%、7.33%、15.67%、18.67%、12.6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士护理文书书写相关法律知识成绩(92.54±3.39)分、理论知识成绩(93.08±2.71)分,均高于对照组(75.78±7.14)分、(83.28±4.89)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FMEA模式在急诊抢救记录书写中的应用效果良好,能提高护理文书书写质量及护士的书写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效模式 效应分析 急诊 抢救记录 书写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