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37篇文章
< 1 2 19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失效模式和影响分析模式在医院国家集中采购中选药品管理中的应用
1
作者 严晓娟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社会科学》 2024年第4期0021-0024,共4页
分析医院国家集中采购中选药品管理中,应用失效模式和影响分析模式的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33例为药品管理人员,研究时间在2021年6月-2023年6月,在2022年6月开始应用失效模式和影响分析模式,比较应用前后的管理效果。结果 应用后的整体管... 分析医院国家集中采购中选药品管理中,应用失效模式和影响分析模式的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33例为药品管理人员,研究时间在2021年6月-2023年6月,在2022年6月开始应用失效模式和影响分析模式,比较应用前后的管理效果。结果 应用后的整体管理效果较优、药物销售数量较高,和管理前比较,存在差异,有意义(P<0.05)。结论 在对医院国家集中采购中选药品管理进行管理时,大力应用失效模式与影响分析模式的方式,管理效果显著,提高药品正确应用的效果,充分发挥国家采集中选药品的优先使用,提高中选药品应用的准确率,保证患者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国家集中采购 失效模式和影响分析模式 中选药品管理 管理效果 应用效果
下载PDF
失效模式和影响分析模式在医院国家集中采购中选药品管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9
2
作者 张慧丽 田京辉 +2 位作者 徐炳欣 田英娜 赵亮 《安徽医药》 CAS 2022年第11期2323-2328,共6页
目的应用失效模式和影响分析(FMEA)模式管理工具,提高医院国家集中采购中选药品的临床使用量,为进一步完善对中选药品的评估和动态监测、预警提供方法保障。方法FMEA模式管理小组对造成国家集采中选药品未得到优先使用的原因进行目标鱼... 目的应用失效模式和影响分析(FMEA)模式管理工具,提高医院国家集中采购中选药品的临床使用量,为进一步完善对中选药品的评估和动态监测、预警提供方法保障。方法FMEA模式管理小组对造成国家集采中选药品未得到优先使用的原因进行目标鱼骨图分析,采用“头脑风暴法”多次对失效因素进行讨论和措施干预,以河南科技大学附属许昌市中心医院国家集采中选药品的临床使用量来评价采用FMEA模式管理的效果。结果观察组7种中选药品的平均月销售量相比对照组,增加幅度都>100%;与协议月平均数量相比,其中5种药品都超额完成任务。结论FMEA应用于国家集采中选药品的风险管理,可有效提高医院医护及病人正确认识中选药品,确保国家集采中选药品的优先使用,进而促进中选药品临床使用量的显著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录 药物 药事管理 应用失效模式和影响分析模式 中选药品 失效因素 优先使用
下载PDF
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对病房呼叫铃应答及时性的影响
3
作者 万晶 万洪梅 《中国当代医药》 2025年第9期164-167,172,共5页
目的探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FMEA)在对病房呼叫铃应答及时性中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6月南昌市第一医院的50例住院患者作为对照组,选取2022年7月至12月南昌市第一医院的50例住院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管理,观察组采用FME... 目的探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FMEA)在对病房呼叫铃应答及时性中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6月南昌市第一医院的50例住院患者作为对照组,选取2022年7月至12月南昌市第一医院的50例住院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管理,观察组采用FMEA管理。比较两组流程各环节时间、护士文明服务评分、不良事件发生率以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使用呼叫铃后护士反应时间、护士接听呼叫铃时间、患者得到处理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各项护士文明服务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事件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各项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FMEA管理可提高病房呼叫铃应答及时性,有效提升护士文明服务水平,从而为患者提供更加及时有效的服务,有助于减少不良事件发生,故患者更加满意护理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房呼叫铃 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 应答及时性 护士文明服务 不良事件
下载PDF
基于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的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
4
作者 沈学毅 许冰蕊 《世界睡眠医学杂志》 2025年第1期179-182,共4页
目的:探究老年高血压患者应用基于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FMEA)模式的干预对其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6月至2023年12月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保健二科收治的老年高血压患者10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目的:探究老年高血压患者应用基于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FMEA)模式的干预对其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6月至2023年12月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保健二科收治的老年高血压患者10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基于FMEA模式的护理方法干预。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比较2组患者睡眠质量的差异,采用失眠严重程度指数(ISI)比较2组患者干预前后失眠症状的改善效果,采用服药依从性评估量表比较2组患者的服药依从性。结果:干预后,观察组PSQI各维度评分、ISI量表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服药依从性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接受基于FMEA模式的干预,可提高其服药依从性,降低失眠程度,改善睡眠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老年高血压 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 睡眠质量 失眠程度 服药依从性 心血管疾病
下载PDF
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对ICU高龄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的影响
5
作者 王颖 王新博 +4 位作者 韩志慧 张玉瑶 金颖 胡浩琪 鲁梅珊 《中国当代医药》 2025年第6期183-186,192,共5页
目的探讨应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FMEA)方法对ICU高龄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0月1日至2022年7月31日北京协和医院ICU病房收治的111例高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2021年10月1日至2022年2月28日收治的患者作为... 目的探讨应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FMEA)方法对ICU高龄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0月1日至2022年7月31日北京协和医院ICU病房收治的111例高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2021年10月1日至2022年2月28日收治的患者作为对照组,2022年3月1日至2022年7月31日收治的患者作为试验组。其中3例患者脱落,最终共108例患者完成本研究。对照组(n=53)运用常规VAP防范管理措施,试验组(n=55)运用FMEA管理模式制订的改进措施,比较两组患者潜在失效模式的风险优先指数、VAP发生率、VAP千日感染率和满意度。结果依据FMEA共识别出6项潜在失效模式,包括床头抬高不到位、声门下吸引不及时、气囊压力不足、口腔护理质量不达标、吸痰操作不规范、早期活动评估不全面。试验组的6项潜在失效模式的风险优先指数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VAP发生率和VAP千日感染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FMEA管理模式可有效降低ICU高龄患者VAP的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 ICU 高龄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风险管理
下载PDF
基于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模型的质控干预对食管癌根治术患者应激反应及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
6
作者 张广瑞 王威 陈旭 《癌症进展》 2025年第6期698-701,共4页
目的探讨基于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FMEA)模型的质控干预对食管癌根治术患者应激反应及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根据干预方法的不同将126例食管癌根治术患者分为对照组(n=60)和研究组(n=66),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干预,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 目的探讨基于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FMEA)模型的质控干预对食管癌根治术患者应激反应及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根据干预方法的不同将126例食管癌根治术患者分为对照组(n=60)和研究组(n=66),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干预,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基于FMEA模型的质控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恢复指标、炎症因子[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引流管拔出时间、首次排气时间、首次下床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天,两组患者皮质醇、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CRP、IL-6水平均高于本组术前,研究组患者皮质醇、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CRP、IL-6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FMEA模型的质控干预能促进食管癌根治术患者术后恢复,减轻应激反应,减少术后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根治术 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模型 质控干预 应激反应 炎症因子
下载PDF
基于故障模式影响及危害性分析的引信可靠性分析方法
7
作者 娄文忠 李诗怡 +3 位作者 吕斯宁 范晨阳 冯恒振 朱豪坤 《探测与控制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9-56,79,共9页
针对引信元件在故障模式下可能会出现作用失效的问题,利用理论与实际数据相结合的方法,完成故障模式影响及危害性分析(FMECA)。首先对引信元件进行故障模式及影响分析(FMEA),然后采用基于层次分析法(AHP)赋权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完成危... 针对引信元件在故障模式下可能会出现作用失效的问题,利用理论与实际数据相结合的方法,完成故障模式影响及危害性分析(FMECA)。首先对引信元件进行故障模式及影响分析(FMEA),然后采用基于层次分析法(AHP)赋权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完成危害度分析(CA)。分析结果表明,在FMEA定性分析中,延期药柱缺陷引起的引信瞎火是发生频率最高的故障,雷管缺陷对引信可靠发火的影响最大。在CA定量分析中,电池、雷管、自毁弹簧故障的危害度等级较高。因此,在引信的设计过程中,应重点关注电池、雷管、自毁弹簧相关设计指标是否达到设计标准,确保引信可以可靠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信作用失效 故障模式影响及危害性分析 层次分析 模糊综合评价
下载PDF
基于失效模式和效应分析优化静脉用药调配中心鞘注液调配流程
8
作者 陶柏成 王梅 +3 位作者 刘杨 张先明 周丽芳 袁树伟 《儿科药学杂志》 2025年第2期26-31,共6页
目的:分析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IVAS)鞘注液调配流程中的质量控制体系,优化鞘注液调配流程,提高患者用药安全性。方法:应用失效模式和效应分析(FMEA)对PIVAS鞘注液调配流程中的风险点进行评估,选出中、高风险等级的失效模式,对失效原因进... 目的:分析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IVAS)鞘注液调配流程中的质量控制体系,优化鞘注液调配流程,提高患者用药安全性。方法:应用失效模式和效应分析(FMEA)对PIVAS鞘注液调配流程中的风险点进行评估,选出中、高风险等级的失效模式,对失效原因进行分析,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并对质量控制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在PIVAS鞘注液调配流程中,共找出34项中、高风险点,从人员培训、流程改进以及质量控制检查监督等方面进行改进。34项中、高风险点经过6个月的改进后,风险优先指数(RPN)下降了57.9%,药师手卫生依从性提高,鞘注液的调配契合率从改善前的96.3%增至改善后的97.7%,催询医嘱数由(13.7±2.3)条/月下降至(8.2±1.3)条/月,降幅40.1%。结论:FMEA可以对PIVAS鞘注液调配流程中的质量控制风险点进行识别与评估,建立鞘注液调配流程质量控制体系,可及时发现流程中的中高风险点,提高患者用药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效模式和效应分析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 鞘注液 质量控制体系
下载PDF
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在口腔综合治疗台水路污染管理中的应用
9
作者 武佳琪 金瑞华 +3 位作者 李冰 唐爱红 付子悦 王改珍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01-408,共8页
目的:分析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failure mode and effect analysis,FMEA)在口腔综合治疗台水路(DUWLs)污染管理中的应用,为临床口腔综合治疗台水路污染防控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某三级甲等口腔专科医院40台口腔综合治疗台(... 目的:分析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failure mode and effect analysis,FMEA)在口腔综合治疗台水路(DUWLs)污染管理中的应用,为临床口腔综合治疗台水路污染防控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某三级甲等口腔专科医院40台口腔综合治疗台(DCU)为研究对象,应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法风险管理工具,组建多学科团队,通过对口腔综合治疗台所在科室口腔综合治疗台管理相关人员进行隐蔽性参与式观察,发现口腔综合治疗台管理过程中潜在失效模式及潜在失效结果,对高风险失效模式制定并实施一系列干预措施。比较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法实施前后口腔综合治疗台手机端、三用枪、漱口水端开诊前及诊疗之间医务人员冲洗行为的依从率及正确率、各失效模式的风险优先指数(RPN)降低率以及诊疗用水合格率。结果:与干预前相比,实施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法管理后口腔综合治疗台手机端、三用枪、漱口水端开诊前及诊疗之间医务人员冲洗行为的依从率及正确率均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干预前相比,实施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法管理后各项高风险失效模式RPN值均下降;与干预前相比,口腔综合治疗台手机端、三用枪、漱口水端诊疗用水合格率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法风险管理工具能有效提升口腔医务人员口腔综合治疗台水路污染管理水平,提高口腔诊疗用水合格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 口腔综合治疗台水路 诊疗用水 污染 管理
下载PDF
基于直觉模糊AHP和模糊MAIRCA的故障模式与影响分析
10
作者 彭书勤 吕琛 +2 位作者 黄大荣 程玉杰 赵玲 《控制理论与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7-137,共11页
故障模式与影响分析(FMEA)是一种主动的风险评估技术,其主要目的是根据其风险水平对故障模式进行排序,并执行后续行动以消除或减轻其后果.为克服传统FMEA技术通过风险优先级数(RPN)来确定关键故障模式带来的缺陷.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集... 故障模式与影响分析(FMEA)是一种主动的风险评估技术,其主要目的是根据其风险水平对故障模式进行排序,并执行后续行动以消除或减轻其后果.为克服传统FMEA技术通过风险优先级数(RPN)来确定关键故障模式带来的缺陷.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集成多准则决策(MCDM)方法,即将直觉模糊层次分析过程(IFAHP)与改进的模糊多属性理想现实比较分析(FMAIRCA)相结合.首先,本文通过IFAHP方法来计算风险因素权值;然后,使用本文提出的改进FMAIRCA模型推导出故障模式的排序;此外,在整个过程中还考虑了专家的客观权重;最后,考虑FMEA领域中的一个案例来验证所提出的方法,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法为FMEA的风险评估提供一种实用而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故障模式影响分析 直觉模糊层次分析 模糊MAIRCA
下载PDF
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在提高脓毒症患者1 h集束化治疗达标率中的应用
11
作者 豆娟 赵英英 +2 位作者 魏东坡 陆健 胡国勇 《重庆医学》 2025年第3期791-797,共7页
目的研究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HFMEA)在提高脓毒症患者1 h集束化治疗达标率方面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工作小组,分析脓毒症患者1 h集束化治疗流程,运用HFMEA筛选出关键流程中的高风险因素,分析原因,制订干预措施。结果HFMEA实施后的... 目的研究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HFMEA)在提高脓毒症患者1 h集束化治疗达标率方面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工作小组,分析脓毒症患者1 h集束化治疗流程,运用HFMEA筛选出关键流程中的高风险因素,分析原因,制订干预措施。结果HFMEA实施后的观察组高风险环节风险优先数(RPN)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乳酸监测、抗菌药物使用前留取血培养、广谱抗菌药物使用、液体复苏(30 mL/kg)、血管活性药物使用、5项治疗措施全执行的达标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FMEA实施后的观察组患者ICU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缩短,ICU病死率较对照组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28 d病死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HFMEA对提高脓毒症患者1 h集束化措施治疗达标率、降低28 d病死率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 脓毒症患者 1 h集束化治疗 达标率
下载PDF
基于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降低静脉用药集中调配中心贵重药品管理与使用风险
12
作者 刘绪星 梁焕笑 +4 位作者 吴玲 邓树荣 梁浩斌 邓秀娇 金伟军 《安徽医药》 2025年第5期1052-1056,共5页
目的应用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HFMEA)构建降低贵重药品管理与使用风险的模式,促进用药安全,减少经济损失。方法2023年5月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运用HFMEA找出贵重药品管理与使用的潜在失效模式,对所有潜在失效模式分别进行严重度(S)... 目的应用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HFMEA)构建降低贵重药品管理与使用风险的模式,促进用药安全,减少经济损失。方法2023年5月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运用HFMEA找出贵重药品管理与使用的潜在失效模式,对所有潜在失效模式分别进行严重度(S)和发生率(O)评分,计算风险优先指数(RPN),对高风险失效模式进行决策树分析,得出需要采取改善行动的潜在失效模式,制定相应的改善方案并实施,统计分析HFMEA实施前后RPN值,评估改善效果。结果应用HFMEA法后,贵重药品管理与使用各环节的失效模式RPN值下降范围为67.74%~74.36%,改善前后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不良事件数以及报损金额均降为0。结论运用HFMEA可以使贵重药品管理制度标准化、调配规范化以及成品输液输注标准化,有效降低贵重药品管理与使用的风险,并使护理质量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品监督管理 药剂科 医院 贵重药品 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 药品管理与使用 风险防范 破损药品金额
下载PDF
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模式在优化血液净化设备管理中的临床效能研究
13
作者 樊海玉 姜伟 +1 位作者 聂英杰 杨东东 《中国医学装备》 2025年第4期129-134,共6页
目的:探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FMEA)在优化血液净化设备管理中的临床效能。方法:基于FMEA构建医疗设备管理模式对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血液净化科血液透析设备进行管理。选取2022年10月至2024年9月血液净化科在用的83台血液透析设备... 目的:探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FMEA)在优化血液净化设备管理中的临床效能。方法:基于FMEA构建医疗设备管理模式对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血液净化科血液透析设备进行管理。选取2022年10月至2024年9月血液净化科在用的83台血液透析设备,2022年10月至2023年9月采用传统常规管理模式,2023年10月至2024年10月采用FMEA管理模式进行管理。比较两种管理模式的设备运转质量、设备综合效率和设备使用管理人员管理能力的差异。结果:采用FMEA管理模式的设备故障率、自主维修率、保养维护率和规范操作率平均值分别为(4.72±0.11)%、(90.62±3.44)%、(95.42±2.43)%和(96.22±1.48)%,故障率低于常规管理模式,自主维修率、保养率和操作规范率高于常规管理模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08.568、13.658、9.318、10.354,P<0.05)。采用FMEA管理模式的设备可用性比率、性能指数比率和品质指数比率平均值分别为(91.04±2.65)%、(96.94±2.31)%和(97.66±1.19)%,均高于常规管理模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9.330、13.085、14.889,P<0.05)。设备使用管理人员对采用FMEA模式的岗位职责、设备基础知识、操作保障能力和管理绩效评分分别为(94.12±2.76)、(92.03±2.50)、(91.35±2.62)和(93.65±3.28)分,均高于常规管理模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630、11.027、17.311、11.645,P<0.05)。结论:FMEA模式应用于血液净化科血液透析设备管理,能够提高设备运行质量,减少设备故障频次,提升设备整体利用效率及科室临床服务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FMEA) 临床效能 血液净化设备 设备管理
下载PDF
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对达芬奇机器人手术器械清洗质量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刘海英 徐洁 +1 位作者 欧亮 冯红玉 《医药高职教育与现代护理》 2024年第3期219-222,共4页
目的探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FMEA)管理模式对达芬奇机器人手术器械清洗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3年3月至8月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手术后需消毒供应中心清洗的机器人手术器械1842件(包括机器人手臂器械、光学目镜及机器人腔镜器械及辅助器... 目的探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FMEA)管理模式对达芬奇机器人手术器械清洗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3年3月至8月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手术后需消毒供应中心清洗的机器人手术器械1842件(包括机器人手臂器械、光学目镜及机器人腔镜器械及辅助器械)为研究对象。2023年3月至5月采用常规管理模式对858件机器人手术器械清洗流程进行管理,设为对照组;2023年6月至8月采用FMEA管理模式对984件机器人手术器械清洗流程进行管理,设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手术器械清洗流程中4项主要潜在失效风险因素的风险系数(RPN)评分结果、器械清洗质量评价结果以及器械清洗时间。结果观察组中预处理不到位、器械未拆卸到最小单元、超声清洗温度不恒温、自动清洗机内器械叠放超载4个失效因素的RPN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别采用光源放大镜检测法、管腔器械内部照明装置检测法、ATP生物荧光检测法对两组器械清洗后的清洗质量进行检测,观察组3种检测方法清洗质量检测合格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两组机器人手术器械清洗时间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FMEA管理模式能有效提高达芬奇机器人手术器械的清洗质量,并保证器械良好功能,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 风险系数 达芬奇机器人手术器械 清洗质量
下载PDF
基于故障模式与影响分析和工作分解结构方法的遥测监护系统管理模式研究
15
作者 侯珺琳 朱洪燕 +1 位作者 徐英 齐天白 《中国医学装备》 2025年第1期108-113,共6页
目的:探讨故障模式与影响分析(FMEA)和工作分解结构(WBS)方法相结合对遥测监护系统管理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3月至2024年4月湖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在用的7套遥测监护系统,将2022年3月至2023年2月期间遥测监护系统使用采用常规模式管... 目的:探讨故障模式与影响分析(FMEA)和工作分解结构(WBS)方法相结合对遥测监护系统管理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3月至2024年4月湖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在用的7套遥测监护系统,将2022年3月至2023年2月期间遥测监护系统使用采用常规模式管理,2023年5月至2024年4月期间遥测监护系统使用采用基于FMEA与WBS方法相结合的遥测监护系统管理模式管理。通过FMEA方法分析2022年3月至2023年2月期间遥测监护系统1740次使用中各种故障的风险量化评分,其故障类型用Fx表示,根据故障风险量化评分评出影响系统安全有效使用风险评级最高的射频(RF)信号不佳(F2)、心电图(ECG)伪差干扰大(F3)、血氧饱和度(SpO_(2))测量异常(F6)、患者过度移动及误触(F8)和遥测发射盒身份标识号(ID)错误(F9)5种故障类型,运用WBS质量管理方法结合树形图、对策性鱼骨图和任务分配矩阵等工具进行遥测监护系统管理预期目标设定、对策分析、任务拟定及工作落实,对比2023年5月至2024年4月1850次遥测监护系统使用中风险评级最高的5种故障风险评级变化和故障发生率。结果:遥测监护系统管理模式管理后,风险评级最高的F2、F3、F6、F8和F9故障的风险评级均由高风险评级降至对应的低、中、中、低和中风险评级。遥测监护系统管理后风险评级最高的F2、F3、F6、F8、F9故障和总故障分别发生91、89、39、45、39和478次,发生率分别为4.92%、4.81%、2.11%、2.43%、2.11%和25.84%,均明显低于常规管理方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125、6.911、9.099、2.261、2.431、32.491,P<0.05)。结论:FMEA与WBS质量管理方法相结合对遥测监护系统进行管理,能够降低设备故障风险评级和故障发生率,保障设备临床使用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故障模式影响分析(FMEA) 工作分解结构(WBS) 管理 遥测监护 风险量化评分
下载PDF
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在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患者血浆置换中的应用效果
16
作者 甘金华 门华琳 +3 位作者 雷昊 廖天治 石龙 胡超娅 《现代临床医学》 2025年第1期23-25,29,共4页
目的:探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FMEA)在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TEN)患者血浆置换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3月至2023年9月在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ICU住院的13例TEN患者为研究对象,在血浆置换基础上行FMEA干预,比较干预前后患者临床疗... 目的:探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FMEA)在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TEN)患者血浆置换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3月至2023年9月在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ICU住院的13例TEN患者为研究对象,在血浆置换基础上行FMEA干预,比较干预前后患者临床疗效、皮损情况、心脏及肝肾功能。结果:所有患者均按计划完成FMEA干预下的血浆置换,无非计划性下机发生,病情好转,ICU住院时间为(13.08±1.98)d,皮损好转时间为(7.69±1.65)d。FMEA干预后,患者血浆置换激素用量低于干预前(P<0.05),心脏、肝肾功能指标均较干预前改善(P<0.05),且干预7 d后较干预3 d后改善更明显(P<0.05)。结论:FMEA可提高血浆置换疗效及稳定性,及时控制TEN患者病情进展,降低病死率和激素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 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 血浆置换
下载PDF
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在脊柱侧弯矫形手术中风险管理的应用
17
作者 梁维静 杨宇 +1 位作者 潘艳芳 黄燕凤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5年第1期090-093,共4页
分析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在脊柱侧弯矫形手术中风险管理的应用。方法 选取2021年8月~2023年12月我院收治的需要行矫正手术的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疾病患者100例开展研究,将入选的研究对象随机平均划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予以手... 分析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在脊柱侧弯矫形手术中风险管理的应用。方法 选取2021年8月~2023年12月我院收治的需要行矫正手术的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疾病患者100例开展研究,将入选的研究对象随机平均划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予以手术室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有效运用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对二组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 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专业知识水平、护理文书管理、护理服务态度、护理安全知识水平、护理风险防范水评分均更高,差异很显著(P<0.05);组间对比发现,观察组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更低,而护理满意度各指标评分均更高,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管理措施的实施有利于降低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及提高护理质量,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失效模式 效应分析 脊柱侧弯矫形手术 风险管理
原文传递
精益六西格玛联合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在缩短择期手术接台间隔时间中的应用
18
作者 陈延雯 孙明明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25年第3期359-362,共4页
目的探讨精益六西格玛联合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FMEA)在缩短择期手术接台间隔时间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前瞻性非同期对照设计,以2023年09月至2024年02月84例患者为改善前组,以2024年03-08月相同专科和病种的84例患者为改善后组,通过定... 目的探讨精益六西格玛联合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FMEA)在缩短择期手术接台间隔时间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前瞻性非同期对照设计,以2023年09月至2024年02月84例患者为改善前组,以2024年03-08月相同专科和病种的84例患者为改善后组,通过定义、测量、分析、改进和控制(DMAIC)流程,结合FMEA方法,对手术接台流程中的潜在失效点进行深入分析,并制定了相应的改进措施,对比实施六西格玛管理改进前、后择期手术接台平均间隔时间、手术间利用率、过程能力指标[制造过程能力指标(CPK)、过程性能指数(PPK)和西格玛值(Z值)]。结果改善后,择期手术接台平均间隔时间从62.2分钟缩短至41.8分钟,达到并超过了项目设定的目标值,手术间利用率从41.4%提升至60.7%,过程能力指标CPK和PPK分别从-2.33和-2.34提升至1.19和1.18,Z值从-7.02提升至3.53。结论将精益六西格玛联合FMEA应用在缩短择期手术接台间隔时间中,有效缩短了手术接台间隔时间,提高了手术室运营效率,还提升了手术接台流程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西格玛 手术接台 间隔时间 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
下载PDF
预先危险-失效模式与影响风险分析法在高校化工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19
作者 刘音 王春春 +2 位作者 张升堂 陈姝蓉 闵令冉 《当代化工研究》 CAS 2024年第19期140-142,共3页
高校化工实验教学过程中开展的很多实验存在实验药品有毒有害、实验设备复杂、实验过程危险性较高等特点,需要对实验进行风险分析并提出防范措施,保证实验教学安全性。本文以预先危险性分析(PHA)、失效模式与影响分析(FMEA)和风险矩阵法... 高校化工实验教学过程中开展的很多实验存在实验药品有毒有害、实验设备复杂、实验过程危险性较高等特点,需要对实验进行风险分析并提出防范措施,保证实验教学安全性。本文以预先危险性分析(PHA)、失效模式与影响分析(FMEA)和风险矩阵法(LS)等风险分析法为基础,提出一种用于提高高校化工实验教学安全水平和准确性的评价方法——PHA-FMEA分析法。以高校化工实验教学中的“二元混合可燃液体闪点变化规律实验探究”为例,应用PHA-FMEA分析法,对实验全过程进行危险性分析,提出改善措施,该方案具有提高实验的安全性和准确性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教学 高校化工实验 预先危险性分析 风险矩阵法 失效模式影响分析
下载PDF
失效模式与影响分析的风险管理模式在系统性红斑狼疮中的应用研究
20
作者 杜炜 徐任菊 武艳阳 《皮肤科学通报》 2024年第4期441-446,共6页
目的探讨基于失效模式与影响分析(FMEA)理论的风险管理模式应用于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16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纳入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分组。对照组实施常规风险管理,试验组实施基于FMEA理论的风险管理。比较两组管... 目的探讨基于失效模式与影响分析(FMEA)理论的风险管理模式应用于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16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纳入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分组。对照组实施常规风险管理,试验组实施基于FMEA理论的风险管理。比较两组管理期间的依从性、管理前后疾病活动度、管理前后各症状评分及总分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管理期间依从性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管理期间的完全依从率高于对照组(P<0.05);与管理前相比,两组管理后疾病活动率均下降,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与管理前相比,两组管理后的各项症状评分及总分均下降,且试验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管理期间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FMEA理论的风险管理模式可提高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依从性,改善临床症状,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效模式影响分析 风险管理 系统性红斑狼疮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9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