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481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偏头痛的遗传学研究进展
1
作者 徐菲 刘儒昶 +1 位作者 王天云 郭淮莲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2-56,共5页
偏头痛是一种常见的原发性头痛,临床表现多样,亚型众多。除家族性偏瘫型偏头痛(familial hemiplegic migraine, FHM)已发现明确致病基因外,无先兆偏头痛(migraine without aura, MO)、有先兆偏头痛(migraine with aura, MA)和其他类型... 偏头痛是一种常见的原发性头痛,临床表现多样,亚型众多。除家族性偏瘫型偏头痛(familial hemiplegic migraine, FHM)已发现明确致病基因外,无先兆偏头痛(migraine without aura, MO)、有先兆偏头痛(migraine with aura, MA)和其他类型如月经性偏头痛(menstrual migraine, MM)、前庭性偏头痛(vestibular migraine, VM)的遗传基础尚未完全明确。本文通过回顾偏头痛及各亚型的连锁研究、关联研究及测序研究,总结其遗传学发现,并讨论各个亚型的特点。偏头痛不同亚型的遗传位点极少重叠,未来针对表型一致性高的亚型进行研究并结合组学信息有望明确致病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痛 家族性偏瘫型偏头痛 月经性偏头痛 高通量测序 遗传位点
下载PDF
卵圆孔未闭合并偏头痛患者头痛程度影响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2
作者 张莹 蒋珂 +3 位作者 刘亭 赵雨欣 周海云 张植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7期1246-1249,共4页
目的分析卵圆孔未闭(PFO)合并偏头痛患者头痛程度影响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选取2022年1—12月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的100例PFO合并偏头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分为轻度头痛组(58例)和中重度疼痛组(42例)... 目的分析卵圆孔未闭(PFO)合并偏头痛患者头痛程度影响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选取2022年1—12月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的100例PFO合并偏头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分为轻度头痛组(58例)和中重度疼痛组(42例),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PFO合并偏头痛患者头痛程度的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轻度头痛组和中重度疼痛组吸烟史、高血压史、睡眠质量、情绪变化、PFO右向左分流量、PFO直径、PFO隧道长度及有无房间隔膨出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吸烟史、高血压史、睡眠质量差、情绪变化、PFO右向左分流量大、PFO直径大、PFO隧道短及房间隔膨出瘤是影响PFO合并偏头痛患者头痛程度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吸烟史、高血压史、睡眠质量差、情绪变化、PFO右向左分流量大、PFO直径大、PFO隧道短及房间隔膨出瘤可影响PFO合并偏头痛患者头痛程度,临床应根据上述因素进行针对性干预,以缓解偏头痛患者头痛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圆孔未闭 头痛 头痛程度 LOGISTIC回归分析
下载PDF
以头痛为主诉的急性心肌梗死2例
3
作者 乔瑞峰 李密 汪明慧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24年第2期232-233,共2页
1病例。病例1患者男性,72岁,主因“发作性头痛13 d,加重3.5 h”入院。患者于13 d前情绪波动后出现快走时头痛,位于顶枕部,程度中等,可耐受,伴双颊部不适,患者因头痛放缓步伐,被迫停止走动,数分钟后头疼缓解,无胸闷胸痛,自行减少活动后,... 1病例。病例1患者男性,72岁,主因“发作性头痛13 d,加重3.5 h”入院。患者于13 d前情绪波动后出现快走时头痛,位于顶枕部,程度中等,可耐受,伴双颊部不适,患者因头痛放缓步伐,被迫停止走动,数分钟后头疼缓解,无胸闷胸痛,自行减少活动后,头痛症状偶有发生,程度较轻,停止活动后头痛随即缓解。3 d前,上述症状再次加重,缓慢行走后出现头痛,卧床休息后头痛未再发,自测血压170/76 mmHg(1 mmHg=0.133kPa)当地医院行头颅CT示:基底节区腔隙性脑梗塞,考虑为高血压所致,给予卡托普利25 mg tid口服,血压降至140~150/60~70 mmHg。3.5 h前患者下床活动行至3~5步时,突发剧烈持续性头痛,随即晕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持续性头痛 发作性头痛 顶枕部 自测血压 头痛症状 脑梗塞 卡托普利
下载PDF
头痛宁胶囊辅助治疗对偏头痛患者脑血流灌注指标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4
作者 赵璇 孙军连 高秀先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4年第12期19-22,31,共5页
目的观察头痛宁胶囊辅助治疗对偏头痛患者脑血流灌注指标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5月至2023年5月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78例偏头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9例。对照组给予氟桂利嗪治... 目的观察头痛宁胶囊辅助治疗对偏头痛患者脑血流灌注指标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5月至2023年5月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78例偏头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9例。对照组给予氟桂利嗪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给予头痛宁胶囊辅助治疗,连续治疗4周。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脑血流灌注指标、偏头痛发作、血清指标、生活质量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大脑前动脉(ACA)、大脑中动脉(MCA)、大脑后动脉(PCA)平均血流速度低于本组治疗前,且观察组ACA、MCA、PCA平均血流速度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头痛发作次数少于本组治疗前,头痛发作持续时间短于本组治疗前,且观察组头痛发作次数少于对照组,头痛发作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低于本组治疗前,且观察组ICAM-1、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功能限制、功能障碍、情感评分低于本组治疗前,且观察组各项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偏头痛患者给予头痛宁胶囊治疗,可减轻炎症反应,提高脑血流灌注,改善偏头痛状况,提升生活质量,并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痛 头痛宁胶囊 脑血流灌注 生活质量
下载PDF
新发每日持续性头痛^(18)F-FDG PET脑代谢特点
5
作者 关皓琳 袁紫瑜 +3 位作者 袁磊磊 陈谦 王永刚 艾林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18,共6页
目的初步探讨氟-18-脱氧葡萄糖(^(18)F-fluorodeoxyglucose,^(18)F-FDG)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扫描显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PET)在新发每日持续性头痛(new daily persistent headache,NDPH)患者各脑区的代谢特点。方法以202... 目的初步探讨氟-18-脱氧葡萄糖(^(18)F-fluorodeoxyglucose,^(18)F-FDG)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扫描显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PET)在新发每日持续性头痛(new daily persistent headache,NDPH)患者各脑区的代谢特点。方法以2021年5月至2023年7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核医学科行^(18)F-FDG PET检查的临床诊断为NDPH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Cortex ID(GE Healthcare)对PET图像进行分析,得到NDPH患者26个大脑区域的Z评分(Z-score)分布。应用Z评分分布来评估NDPH患者脑区的代谢特点。结果NDPH患者在左、右前额内侧(P=0.004、P=0.009)、右侧扣带回后侧(P=0.003)、右侧楔前叶(P=0.003)、左侧运动整合区(P=0.036)、右侧扣带回前区(P=0.040)、左侧扣带回前区(P=0.037)、左侧扣带回后区(P=0.037)、右侧顶上小叶(P=0.002)、左侧顶上小叶(P=0.019)、左侧额叶前外侧((P<0.001)、左、右侧顶下小叶(P<0.001)、左、右颞叶中线区(P<0.001)和右侧颞叶外侧(P<0.001)、脑桥(P<0.001)等多个脑区表现出代谢降低。结论^(18)F-FDG PET可以显示出NDPH患者不同脑区的代谢特点,为NDPH及其并发症的病理机制提供一定的代谢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发每日持续性头痛 慢性头痛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18)F-脱氧葡萄糖
下载PDF
近五年针刺治疗紧张型头痛作用机制研究概述
6
作者 刘佳伟 张爽 邹伟 《环球中医药》 CAS 2024年第1期150-156,共7页
紧张型头痛(tension-type headache,TTH)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原发性头痛,现代医学缺乏行之有效的治疗手段,而中医针刺在TTH的治疗上疗效明显。本文通过归纳总结近年来针刺治疗TTH机制的相关研究发现针刺的治疗作用主要是基于神经系统和体... 紧张型头痛(tension-type headache,TTH)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原发性头痛,现代医学缺乏行之有效的治疗手段,而中医针刺在TTH的治疗上疗效明显。本文通过归纳总结近年来针刺治疗TTH机制的相关研究发现针刺的治疗作用主要是基于神经系统和体液系统实现的,神经调节可以通过抑制痛觉信号传导、抑制背根反射、离子通道功能异常导致的外周敏化、抑制中枢敏化、抑制胶质细胞活化、调节神经递质和激活中枢镇痛机制等多种途径实现的,体液调节则从抑制趋化因子和炎症因子介导的炎症反应展开。除头痛以外,TTH患者还受到焦虑抑郁和颅周触痛的困扰,这些症状会诱发或者加重患者头痛,针刺可以通过改善患者的肌筋膜状态和精神心理状态而进一步缓解患者的头痛症状。笔者还发现除运用不同穴位组合治疗外,火针、电针和浮针等众多特殊针刺方法也被运用于TTH的治疗中,不同的针刺方法可以通过不同的作用机制发挥其治疗作用。这提示在临床实践中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选择适当的针刺方法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头痛 紧张型头痛 颅周筋膜紧张 精神心理状态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肌筋膜调节
下载PDF
饶旺福治疗头痛临床经验撷萃
7
作者 黄春华 刘浪辉 +4 位作者 李征锋 付倩雨 韦玲芝 饶旺福 饶凯华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4-26,共3页
国医名师饶旺福教授认为风邪是导致头痛最重要的诱因,风又有外风和内风之别,“头为诸阳之会”,最易招致风邪,常常夹痰、夹瘀;风邪侵袭头部,久则损伤脑络,气血运行不畅,形成瘀滞。《素问·评热病论篇》有云:“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国医名师饶旺福教授认为风邪是导致头痛最重要的诱因,风又有外风和内风之别,“头为诸阳之会”,最易招致风邪,常常夹痰、夹瘀;风邪侵袭头部,久则损伤脑络,气血运行不畅,形成瘀滞。《素问·评热病论篇》有云:“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故饶老治疗头痛常不忘久病必虚、久病必瘀的特点,善用川芎、防风、羌活、蔓荆子等风药,尤其善用全蝎、土鳖虫等虫类药以扫除入络之顽风痼疾。文章从理论与临床实际出发,总结饶旺福教授中医治疗头痛四十年临床经验,以飨同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痛 饶旺福 名医经验 中医治疗
原文传递
岛叶通过GluA1受体和腺苷酸环化酶1参与调控大鼠头痛及相关焦虑行为
8
作者 李扬 李晨浩 +7 位作者 毛静瑞 张雯雯 马真捷 韩珣 唐闻晶 刘若卓 于生元 刘颖璐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73-182,共10页
目的:通过大鼠模型明确岛叶是否参与偏头痛发病并探索其机制。方法:连续硬膜外注射炎症汤建立慢性偏头痛(chronic migraine,CM)大鼠模型。von Frey纤维丝评估眶周机械阈值。通过旷场和高架十字迷宫实验观察动物焦虑行为。使用免疫印迹... 目的:通过大鼠模型明确岛叶是否参与偏头痛发病并探索其机制。方法:连续硬膜外注射炎症汤建立慢性偏头痛(chronic migraine,CM)大鼠模型。von Frey纤维丝评估眶周机械阈值。通过旷场和高架十字迷宫实验观察动物焦虑行为。使用免疫印迹实验检测岛叶α-氨基-3-羟基-5-甲基-4-异恶唑丙酸(α-amino-3-hydroxy-5-methyl-4-isoxazolepropionic acid,AMPA)受体亚基1-Glu A1受体及腺苷酸环化酶1(adenylate cyclase 1,AC1)的表达。通过双侧岛叶注射AC1抑制剂探索可能的机制。结果:连续炎症汤刺激硬脑膜可诱导大鼠产生偏头痛样头痛及焦虑行为。与对照组相比,CM组岛叶的c-Fos、Glu A1及其磷酸化(p-Glu A1-S845)和AC1的表达显著增加。岛叶注射AC1抑制剂可缓解大鼠的痛觉过敏和焦虑行为,降低岛叶AC1和Glu A1表达量及p-Glu A1-S845水平。结论:岛叶可能通过Glu A1及AC1参与调控大鼠偏头痛样头痛及焦虑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岛叶 头痛 焦虑 腺苷酸环化酶1
下载PDF
慢性前庭性偏头痛临床初识
9
作者 刘俊宏 王理想 +3 位作者 马艳敏 王伟涛 张道培 张怀亮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4-48,共5页
本文主要阐述了慢性前庭性偏头痛(CVM)的基本概念。在前庭性偏头痛(VM)和慢性偏头痛相关知识的基础上,结合团队临床诊疗过程中所积累的经验,对CVM的基本特征、诱发因素、发病机制及相关疾病鉴别进行讨论。本文也尝试提出了CVM的临床分... 本文主要阐述了慢性前庭性偏头痛(CVM)的基本概念。在前庭性偏头痛(VM)和慢性偏头痛相关知识的基础上,结合团队临床诊疗过程中所积累的经验,对CVM的基本特征、诱发因素、发病机制及相关疾病鉴别进行讨论。本文也尝试提出了CVM的临床分期与诊断标准,旨在提高对CVM的认识,规范诊疗,降低误诊率,进一步丰富发展VM的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前庭性偏头痛 临床分期 诊断标准 慢性偏头痛
下载PDF
电针对硝酸甘油致偏头痛小鼠疼痛行为及三叉神经血管系统的影响
10
作者 徐晓白 张若滔 +8 位作者 王雪飞 温雅丽 王握瑜 刘璐 赵洛鹏 李志娟 王麟鹏 郭静 李彬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293-298,305,共7页
目的观察电针对硝酸甘油致偏头痛小鼠疼痛行为及三叉神经血管功能的影响,探讨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将20只C57BL/6雄性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假针组、电针组,每组5只。除对照组外,其余组小鼠于实验第1,3,5,7,9,11,13天给予10 mg/k... 目的观察电针对硝酸甘油致偏头痛小鼠疼痛行为及三叉神经血管功能的影响,探讨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将20只C57BL/6雄性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假针组、电针组,每组5只。除对照组外,其余组小鼠于实验第1,3,5,7,9,11,13天给予10 mg/kg硝酸甘油腹腔注射建立慢性偏头痛模型。在每次注射后30 min,电针组和假针组进行电针干预。实验当天(第0天)注射前及实验第2,4,6,8,10,12,14天分别检测小鼠眶周机械痛阈及后足机械痛阈、热痛痛阈;实验第14天,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一氧化氮(NO)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水平,采用免疫荧光和Western blot法检测三叉神经节中c-Fos蛋白表达情况。结果实验第6,8,10,12,14天,模型组小鼠的眶周机械刺激反应评分均明显高于同期对照组(P均<0.05);实验第10,12,14天,电针组小鼠的眶周机械刺激反应评分均明显低于同期模型组(P均<0.05),且电针组小鼠实验第12,14天的眶周机械刺激反应评分均明显低于同期假针组(P均<0.05)。实验第8,10,12,14天,模型组小鼠的后足50%撤退阈值均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P均<0.05),后足热痛撤退潜伏期均明显短于同期对照组(P均<0.05);实验第10,12,14天,电针组小鼠的后足50%撤退阈值均明显高于同期模型组(P均<0.05),后足热痛撤退潜伏期均明显长于同期模型组(P均<0.05),且电针组小鼠实验第12,14天的后足50%撤退阈值明显高于同期假针组(P均<0.05),后足热痛撤退潜伏期均明显长于同期假针组(P均<0.05)。模型组小鼠血清NO、CGRP水平和三叉神经节中c-Fos阳性表达平均光密度、c-Fos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而电针组各指标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均<0.05)。结论电针能明显改善硝酸甘油致慢性偏头痛小鼠的疼痛行为,其可能是通过降低血清NO、CGRP水平及三叉神经敏化蛋白c-Fos的表达,从而改善三叉神经血管功能障碍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痛 硝酸甘油 电针 三叉神经血管系统
下载PDF
头穴丛刺长留针法治疗偏头痛的疗效观察
11
作者 王佳妮 陈英华 +4 位作者 孙玮 李俊峰 王浩宇 苏晓庆 秦瑞琦 《上海针灸杂志》 CSCD 2024年第1期53-58,共6页
目的 观察头穴丛刺长留针法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8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4例,脱落2例)和对照组(44例,脱落3例)。观察组采用常规针刺联合头穴丛刺长留针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方法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观察两组... 目的 观察头穴丛刺长留针法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8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4例,脱落2例)和对照组(44例,脱落3例)。观察组采用常规针刺联合头穴丛刺长留针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方法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 scale, VAS)评分、偏头痛特异性生活质量问卷(migraine-specific quality of life questionnaire, MSQ)、血清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 5-HT)浓度。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9%,高于对照组的7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VAS评分较治疗前降低(P<0.05),两组随访时VAS评分较治疗前和治疗后降低(P<0.05);观察组治疗后及随访时,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MSQ评分较治疗前升高(P<0.05),两组随访时MSQ评分较治疗前和治疗后升高(P<0.05);观察组治疗后及随访时,MSQ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5-HT浓度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常规针刺基础上,头穴丛刺长留针法治疗偏头痛临床疗效优于常规针刺方法,且在减轻偏头痛患者疼痛程度,改善其生活质量及提高5-HT浓度方面优于常规针刺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疗法 穴位 头颈部 丛刺 留针 头痛 5-羟色胺 视觉模拟量表 头痛特异性生活质量问卷
下载PDF
头痛专病继续教育方法探索
12
作者 何绵旺 董钊 +3 位作者 刘若卓 于生元 尹梓名 陈小燕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4年第4期177-181,共5页
目前国内头痛专病继续教育缺乏统一规范的标准方法,因此以解放军总医院神经内科目前开展的2种头痛继续教育模式(头痛学校和头痛进修教育)为例来探索头痛专病继续教育方法。头痛学校:以短期培训班形式招募培训对头痛诊疗有兴趣的医师,教... 目前国内头痛专病继续教育缺乏统一规范的标准方法,因此以解放军总医院神经内科目前开展的2种头痛继续教育模式(头痛学校和头痛进修教育)为例来探索头痛专病继续教育方法。头痛学校:以短期培训班形式招募培训对头痛诊疗有兴趣的医师,教授头痛诊疗基础知识、头痛系统性疾病管理模式(screen,migraine,aura,red flag and treatment,SMART)和计算机临床决策支持系统(computerized clinical decision support system,CDSS);头痛进修教育:以神经内科头痛病房、头痛门诊为实践基地开展为期半年到1年的头痛专病进修教育。头痛学校可在相对短的时间培训出大量头痛专病医师,部分优秀学员具备开办头痛专病门诊的资质和能力,但缺乏诊疗实践能力的培训;头痛进修教育:在培养头痛专病专家方面更有优势,但其时间、人力成本更高。头痛专病继续教育可有效促进头痛诊疗规范化、同质化,是减轻头痛专病所致负担的必要途径。不同头痛专病继续教育方法各有优缺点,在实践中可互为有效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痛 患病率 诊断 治疗 头痛学校 进修教育
下载PDF
老年头痛的分型及治疗现状
13
作者 刘芙伶 王恩龙 《国际老年医学杂志》 2024年第1期108-111,共4页
头痛是常见的神经系统症状,其反复发作的特点严重影响了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老年患者由于自身基础病等特点,在头痛的管理策略上与中青年人群有所不同。本文拟对老年患者中常见的原发性头痛和继发性头痛的分型和治疗策略作一综述,为安... 头痛是常见的神经系统症状,其反复发作的特点严重影响了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老年患者由于自身基础病等特点,在头痛的管理策略上与中青年人群有所不同。本文拟对老年患者中常见的原发性头痛和继发性头痛的分型和治疗策略作一综述,为安全、有效和系统地诊治老年头痛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原发性头痛 继发性头痛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睡眠障碍相关性头痛 被引量:2
14
作者 周树虎 李溪 +1 位作者 郭亚峰(综述) 张彦可(审校)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23年第3期238-240,共3页
在临床实践中,每位神经科医生都会遇到受“睡不好”和“头痛”双重折磨的患者。众所周知,头痛受睡眠影响很大,一些类型的头痛与睡眠障碍明确相关[1]。“头痛会影响睡眠”和“头痛可以通过睡眠缓解”两种说法让我们重新思考睡眠障碍与头... 在临床实践中,每位神经科医生都会遇到受“睡不好”和“头痛”双重折磨的患者。众所周知,头痛受睡眠影响很大,一些类型的头痛与睡眠障碍明确相关[1]。“头痛会影响睡眠”和“头痛可以通过睡眠缓解”两种说法让我们重新思考睡眠障碍与头痛的关系。根据头痛与睡眠的关系,头痛可分为不同的组:有先兆和无先兆的偏头痛、丛集性头痛、睡眠性头痛和阵发性偏侧头痛,以上几种与睡眠障碍的内在关联均已被报道[2];慢性偏头痛、慢性紧张型头痛和药物过度使用性头痛均会引起睡眠障碍[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睡眠障碍 头痛 紧张型头痛 三叉神经自主神经性头痛 睡眠性头痛
下载PDF
中医辨证治疗前庭性偏头痛的多中心前瞻性队列研究
15
作者 刘寅 艾春玲 +4 位作者 李秀玲 王彦红 刘艳华 项颗 孙莉 《西部中医药》 2024年第2期149-152,共4页
目的:评价中医辨证治疗前庭性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探讨中医辨证用药规律。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选取前庭性偏头痛患者197例,根据是否采用中医辨证治疗为暴露因素,分为中药组与西药组,分别为123例与74例。观察两组治疗第4、8、12... 目的:评价中医辨证治疗前庭性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探讨中医辨证用药规律。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选取前庭性偏头痛患者197例,根据是否采用中医辨证治疗为暴露因素,分为中药组与西药组,分别为123例与74例。观察两组治疗第4、8、12周的眩晕复发率及相关结局指标。结果:治疗第4、8、12周,眩晕复发率中药组依次为14.9%、18.4%、29.7%,西药组依次为12.3%、32.8%、55.6%,其中第8、12周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4周,眩晕残障量表评分(dizziness handicap inventory,DHI)、VAS评分改善情况西药组优于中药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8、12周DHI、VAS评分改善情况中药组均优于西药组(P<0.05);共收集门诊处方273首,涉及中药76味,使用频率前十位的中药依次为天麻、法半夏、柴胡、茯神、远志、茯苓、酸枣仁、煅龙骨、珍珠母、黄芩。结论:中医辨证治疗前庭性偏头痛在改善眩晕症状,控制眩晕复发方面优势明显,但起效速度方面不及西药治疗。临床用药以疏肝解郁、重镇安神为主,安神之法应贯穿治疗始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庭性偏头痛 中医辨证治疗 用药规律 队列研究
下载PDF
偏头痛脑代谢物改变及与认知情绪关系的MRS研究
16
作者 杨静 徐隆基 +1 位作者 任福欣 高飞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4年第3期16-19,共4页
目的探讨利用MRS技术分析偏头痛患者大脑中的神经递质变化及其与认知、情绪改变的关系。方法选取31例偏头痛(MA)患者为MA组,28例健康受试者作为对照组。使用MRS分析前扣带回皮层(ACC)、小脑齿状核(DN)及左侧岛叶(LINS)的γ氨基丁酸(GABA... 目的探讨利用MRS技术分析偏头痛患者大脑中的神经递质变化及其与认知、情绪改变的关系。方法选取31例偏头痛(MA)患者为MA组,28例健康受试者作为对照组。使用MRS分析前扣带回皮层(ACC)、小脑齿状核(DN)及左侧岛叶(LINS)的γ氨基丁酸(GABA)、谷氨酸(Glu)和谷胱甘肽(GSH)水平的变化,并观察其与认知、情绪及偏头痛特征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MA组表现出认知损害和焦虑症状;ACC中GSH水平增高(P=0.010),DN中GABA(P=0.043)和LINS中GABA(P=0.029)水平降低;DN中GABA与连线试验呈负相关(r=-0.542,P=0.002),LINS中GABA与MSQ(r=-0.441,P=0.017)、PHQ-9(r=-0.400,P=0.031)呈负相关。结论本文为偏头痛患者认知、情绪变化的分析提供了新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痛 磁共振成像 Γ氨基丁酸 谷胱甘肽
下载PDF
肉毒毒素治疗儿童慢性偏头痛1例报道及文献分析
17
作者 程敏 丛璐 +4 位作者 彭莉 董伟伟 刘尊敬 马莹 郭淮莲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16-318,共3页
偏头痛是一种常见病,被列为世界十大致残疾病之一。慢性偏头痛(chronic migraine,CM)是偏头痛的一种亚型,其临床特点为每月至少有15个头痛日,至少持续3个月,因头痛频繁发作严重影响病人生活质量。A型肉毒毒素(onabotulinum toxin A,BoNT... 偏头痛是一种常见病,被列为世界十大致残疾病之一。慢性偏头痛(chronic migraine,CM)是偏头痛的一种亚型,其临床特点为每月至少有15个头痛日,至少持续3个月,因头痛频繁发作严重影响病人生活质量。A型肉毒毒素(onabotulinum toxin A,BoNT-A)注射是治疗成人CM的方法之一[1],而对于儿童CM,目前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FDA)批准的预防性治疗药物仅有托吡酯,而托吡酯可能导致记忆力减退等不良反应[2]。对于不能耐受口服药物的儿童CM病人,目前治疗手段有限。虽然BoNT-A在成人CM治疗中已获指南推荐,但在儿童CM治疗中报道尚少[2~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慢性偏头痛 预防性治疗 A型肉毒毒素 托吡酯 致残疾病 文献分析 口服药物
下载PDF
黄春华从痰饮论治前庭性偏头痛经验介绍
18
作者 陈昕 吴清忠 +4 位作者 肖俊锋 饶凯华 许雪梅 饶旺福 黄春华 《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第1期20-22,共3页
黄春华于多年的临床实践中,认识到前庭性偏头痛多由脾阳受损、痰饮停于中焦所致,故当以健脾利水、温阳化饮为基本治则。总结黄春华治疗前庭性偏头痛的经验。并附验案1则以飨同道。
关键词 痰饮 前庭性偏头痛 临证经验
下载PDF
王麟鹏治疗可逆性胼胝体压部综合征头痛1例
19
作者 张帆 王麟鹏 +3 位作者 袁芳 王少松 张雪 孙敬青 《北京中医药》 2024年第1期88-89,共2页
可逆性胼胝体压部综合征(reversible splenial lesion syndrome,RESLES)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累及胼胝体压部,且具有可逆性的临床-影像综合征,常见症状有发热、头痛、精神异常、意识状态改变和癫痫发作等。中医学认为,头为诸阳之会、清... 可逆性胼胝体压部综合征(reversible splenial lesion syndrome,RESLES)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累及胼胝体压部,且具有可逆性的临床-影像综合征,常见症状有发热、头痛、精神异常、意识状态改变和癫痫发作等。中医学认为,头为诸阳之会、清阳之府、髓海所在。凡五脏精华之血,六腑清阳之气,皆上注于头。外感六淫之邪上犯头部,稽留阻遏清阳,致使脉络拘急、清窍不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逆性胼胝体压部综合征 头痛 针灸 王麟鹏
原文传递
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合并颈源性头痛的临床疗效
20
作者 杨明坤 刘泯邑 +3 位作者 贾新冬 杜涛 吴登普 张旭 《脊柱外科杂志》 2024年第1期1-4,共4页
目的探讨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MCSM)合并颈源性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2018年1月—2021年6月,采用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治疗MCSM合并颈源性头痛患者31例,术前及术后1、3、12个月采用日本... 目的探讨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MCSM)合并颈源性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2018年1月—2021年6月,采用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治疗MCSM合并颈源性头痛患者31例,术前及术后1、3、12个月采用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评价临床疗效,采用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头痛问题”Q5评分评价头痛程度。结果所有手术顺利完成,所有患者随访>12个月。患者术后各随访时间点JOA评分较术前显著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1例轻度头痛患者术后头痛无缓解,其余患者头痛均不同程度缓解。结论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能缓解MCSM合并颈源性头痛患者的临床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 颈椎病 头痛 减压术 外科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