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10篇文章
< 1 2 14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二聚体与C反应蛋白对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术后远期预后的预测价值
1
作者 屈冰 张楠 +1 位作者 化召辉 李震 《实用癌症杂志》 2024年第2期327-330,共4页
目的分析D-二聚体(D-D)与C反应蛋白(CRP)在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ADA)患者术后远期预后中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76例胸痛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心脏超声或主动脉CT血管成像检查,将45例Stanford A型ADA患者纳入观察组,均行... 目的分析D-二聚体(D-D)与C反应蛋白(CRP)在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ADA)患者术后远期预后中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76例胸痛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心脏超声或主动脉CT血管成像检查,将45例Stanford A型ADA患者纳入观察组,均行手术治疗;非Stanford A型ADA的31例患者纳入对照组。对比2组发生胸痛72 h内的D-D与CRP水平。术后对观察组随访3年,按临床结局分成死亡组(n=10)与存活组(n=35),对比2组D-D与CRP水平;另绘制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分析D-D、CRP单独与联合预测Stanford A型ADA患者的远期预后临床价值。结果观察组的D-D[(1.31±0.35)mg/L]与CRP[(16.59±2.34)mg/L]水平高于对照组[(0.68±0.13)mg/L、(7.53±1.26)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DA患者中死亡组的D-D[(1.78±0.49)mg/L]与CRP[(30.46±4.77)mg/L]水平高于存活组[(1.03±0.26)mg/L、(13.59±2.36)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结果显示,D-D与CRP联合检测预测Stanford A型ADA患者远期预后的曲线下面积(AUC)[0.909(95%CI:0.823~0.994)]高于D-D与CRP单独预测[0.806(95%CI:0.680~0.931)、0.840(95%CI:0.727~0.953)]。结论Stanford A型ADA患者血清内的D-D与CRP水平呈高表达,且表达水平越高,患者预后越差,两项指标联合可有效预测患者的远期预后,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夹层动脉瘤 D-二聚体 C反应蛋白 远期预后 预测价值
下载PDF
心理护理与精准护理干预对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围手术期的影响
2
作者 刘海玲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4期0187-0190,共4页
探讨大部分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本研究探讨给其提供心理护理和精准护理治疗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的样本数据总数为84例,所有患者的疾病类型为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手术治疗是主要的治疗方法。其中,对照组手术过程中接受常... 探讨大部分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本研究探讨给其提供心理护理和精准护理治疗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的样本数据总数为84例,所有患者的疾病类型为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手术治疗是主要的治疗方法。其中,对照组手术过程中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心理护理与精准护理,比较护理效果。结果:与对照组对比,观察组出院时的血压水平降低、生活质量评分提高、并发症发生率降低、护理满意度提高,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主动脉夹层动脉瘤,临床上给其提供手术治疗,可以在心理护理的同时给予精准护理,改善其血液指标,生活质量处于改善趋势,并发症发生降低比较明显,因而提高满意度,值得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护理 精准护理干预 动脉夹层动脉瘤 围手术期 生活质量
下载PDF
IMB护理模式对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手术患者负性情绪、疼痛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3
作者 耿小想 王玉伟 +1 位作者 李慧 李银玲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3期569-573,共5页
目的 探讨信息-动机-行为模型(IMB)护理模式对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手术患者负性情绪、疼痛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2—12月河南省胸科医院收治的60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30例)... 目的 探讨信息-动机-行为模型(IMB)护理模式对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手术患者负性情绪、疼痛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2—12月河南省胸科医院收治的60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进行IMB护理模式。比较两组血压水平、负面情绪、疼痛评分、生活质量。结果 护理4周观察组的血压水平较对照组更优(P<0.05)。护理4个月后,两组患者的医院焦虑抑郁量表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更低(P<0.05)。护理4周两组数字疼痛强度量表评分均逐渐降低,且观察组疼痛缓解较对照组更优(P<0.05)。护理6周,观察组生活质量自评量表各项评分均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 IMB护理模式不仅可以减轻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焦虑,平衡血压,还可以缓解疼痛,提高生活质量,具有显著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动机-行为模型护理模式 动脉夹层动脉瘤手术 负性情绪 疼痛 生活质量自评量表
下载PDF
覆膜支架腔内修复治疗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应用效果
4
作者 陈敬杰 王晓玉 史云霞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4年第4期60-63,共4页
目的:探究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应用腹膜支架腔内修复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河南省人民医院2021年3月至2023年3月收治的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68例分为两组,每组34例。对照组予以保守治疗,研究组加用腹膜支架腔内修复治疗... 目的:探究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应用腹膜支架腔内修复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河南省人民医院2021年3月至2023年3月收治的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68例分为两组,每组34例。对照组予以保守治疗,研究组加用腹膜支架腔内修复治疗。比较两组肝、肾功能、血清炎症介质水平、临床效果及预后情况。结果:研究组术后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丙氨酸转氨酶(ALT)、胱抑素C(Cys C)、肌酐(Cr)及尿素氮(BUN)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且研究组术后AST、ALT、Cys C、Cr及BUN水平均低于术前(P<0.05),对照组手术前后的AST、ALT、Cys C、Cr及BUN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白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干扰素-g(INF-g)水平均低于对照组,且研究组术后各指标低于术前(P<0.05);但对照组手术前后IL-1β、TNF-α、INF-g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住院期间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再介入手术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P选择素(CD62p)、膜糖蛋白纤维蛋白原受体-1(PAC-1)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假腔最大直径小于对照组(P<0.05);两组真腔最大直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膜支架腔内修复治疗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效果显著,有助于改善患者肝、肾功能,降低血小板活化标志物水平,缓解患者各临床症状,降低死亡率及再次介入手术发生风险,抑制术后炎症反应,促进病情转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夹层动脉瘤 覆膜支架腔内修复 保守治疗 生活质量评分
下载PDF
预见性护理对介入治疗的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的影响
5
作者 蒋洁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4期0174-0177,共4页
探讨预见性护理在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介入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70例符合入选标准的研究对象,随机分设为两组,分别按常规护理(对照组)和预见性护理(观察组)模式进行干预,就两组干预效果进行观察。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干预... 探讨预见性护理在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介入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70例符合入选标准的研究对象,随机分设为两组,分别按常规护理(对照组)和预见性护理(观察组)模式进行干预,就两组干预效果进行观察。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干预后HR、SBP、DBP、SAS、SDS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更低(p<0.05)。结论 对主动脉夹层动脉瘤介入治疗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可以稳定患者生命体征,改善患者心理状态,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夹层动脉瘤 预见性护理 介入治疗
原文传递
血清纤维凝胶蛋白3和分泌型卷曲相关蛋白5水平在主动脉夹层动脉瘤中的临床意义
6
作者 许果 佘凯 +4 位作者 熊伟 白上林 吴旭 蒲建峰 熊琪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99-403,共5页
目的检测血清纤维凝胶蛋白3(Ficolin-3)、分泌型卷曲相关蛋白5(SFRP5)水平在主动脉夹层动脉瘤(ADA)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选取2015年1月至2020年5月在四川绵阳四○四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进行主动脉手术的112例ADA患者(Stanford A型)为... 目的检测血清纤维凝胶蛋白3(Ficolin-3)、分泌型卷曲相关蛋白5(SFRP5)水平在主动脉夹层动脉瘤(ADA)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选取2015年1月至2020年5月在四川绵阳四○四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进行主动脉手术的112例ADA患者(Stanford A型)为ADA组,根据术后3年预后情况分为死亡组30例和存活组82例,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112例为对照组。比较各组患者血清Ficolin-3、SFRP5水平,分析ADA患者术后死亡的危险因素;ROC曲线评估血清Ficolin-3、SFRP5预测术后死亡的效能;Kaplan-Meier绘制生存曲线分析血清Ficolin-3、SFRP5不同水平与术后3年累积生存率关系。结果ADA组血清Ficolin-3、SFRP5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死亡组术前、术后血清Ficolin-3、SFRP5水平均低于存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Ficolin-3、SFRP5预测ADA患者术后死亡的最佳截断值分别为18.69μg/L、24.96 ng/L,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70、0.861;Ficolin-3联合SFRP5预测ADA患者术后死亡的AUC为0.931,二者联合预测的AUC显著大于单独预测(P=0.029、P=0.021)。Kaplan-Meier生存分析发现,血清Ficolin-3>18.69μg/L患者3年累积生存率明显高于Ficolin-3≤18.69μg/L患者(83.58%vs 57.78%,log rankχ^(2)=10.691,P=0.001);血清SFRP5>24.96 ng/L患者3年累积生存率明显高于SFRP5≤24.96 ng/L患者(81.69%vs 58.54%,log rankχ^(2)=9.022,P=0.003)。回归分析显示,Ficolin-3水平(HR=1.847,95%CI:1.334~2.557,P=0.000)、SFRP5水平(HR=2.109,95%CI:1.441~3.085,P=0.000)、高血压(HR=1.452,95%CI:1.084~1.944,P=0.012)是影响ADA患者术后死亡的危险因素。结论Stanford A型ADA患者Ficolin-3、SFRP5水平较低,且与术后远期预后相关,二者联合检测对死亡有一定的预测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瘤 夹层 分泌型卷曲相关蛋白 预后 预测 纤维蛋白胶凝素3
下载PDF
血管腔内治疗主动脉夹层和夹层动脉瘤的技术方法及疗效分析
7
作者 蔡文龙 肖荣冬 王欢 《中外医疗》 2023年第24期64-67,共4页
目的探讨主动脉夹层和夹层动脉瘤患者采用血管腔内治疗的技术方法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2022年3月—2023年2月福建省立医院收治的90例主动脉夹层和夹层动脉瘤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法分成对照组(n=45)和研究组(n=45),对照组给予传统... 目的探讨主动脉夹层和夹层动脉瘤患者采用血管腔内治疗的技术方法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2022年3月—2023年2月福建省立医院收治的90例主动脉夹层和夹层动脉瘤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法分成对照组(n=45)和研究组(n=45),对照组给予传统药物治疗,研究组给予血管腔内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生理状况[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系统(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APACHEⅡ)评分]、生活质量[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eneric Quality of Life Inventory-74,GQOL-74)]及并发症。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78%高于对照组的8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44,P<0.05)。治疗后,两组APACHEⅡ评均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GQOL-74评分均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管腔内治疗主动脉夹层和夹层动脉瘤患者,能够提高临床疗效,加速病情恢复,提高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腔内治疗 动脉夹层 夹层动脉瘤 技术方法 疗效
下载PDF
以问题为导向的循证护理对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术后神经系统并发症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兰月凤 王瑭颖 +2 位作者 袁思茜 陈丽仙 江静 《中外医学研究》 2023年第3期81-84,共4页
目的:研究基于问题导向的循证护理对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ADA)术后神经系统并发症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2月—2022年2月在福建省立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108例ADA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组(试验组n=54,对照组n=54... 目的:研究基于问题导向的循证护理对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ADA)术后神经系统并发症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2月—2022年2月在福建省立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108例ADA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组(试验组n=54,对照组n=54)。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同时采用基于问题导向的循证护理。比较两组术后神经系统并发症发生率、生活质量、围手术期护理质量评分差异。结果:试验组术后神经系统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后30 d生理健康、心理健康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围手术期结构、过程、结果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问题导向的循证护理在ADA患者围手术期中的应用能有效提升护理人员围手术期护理质量水平,对降低术后神经系统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有积极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夹层动脉瘤 问题导向 循证护理 神经系统 生活质量
下载PDF
影像组学技术评估颅内夹层动脉瘤复发风险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1
9
作者 胡小龙 冯红选 +2 位作者 邓朋 吴建东 丁志良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23年第4期440-443,共4页
目的旨在分析颅内夹层动脉瘤血管内治疗后复发风险因素,为今后的临床治疗提供指导。方法回顾性分析纳入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苏州医院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血管内治疗的22例颅内夹层动脉瘤患者,收集患者的基线资料、临床资料和影像学资料,... 目的旨在分析颅内夹层动脉瘤血管内治疗后复发风险因素,为今后的临床治疗提供指导。方法回顾性分析纳入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苏州医院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血管内治疗的22例颅内夹层动脉瘤患者,收集患者的基线资料、临床资料和影像学资料,利用卡方检验、T检验以及U检验分析各基线资料、临床资料和形态学数据与夹层动脉瘤复发情况的关系。结果年龄在复发动脉瘤与未复发动脉瘤分组间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48.00±13.59岁vs 61.38±10.84岁,P=0.026),利用影像组学技术提取出夹层动脉瘤16种形态学特征,其中二维轴向最大直径(18.50 vs 9.38,P=0.018)和矢状面最大直径(14.51 vs 10.11,P=0.027)在动脉瘤复发情况分组间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基于危险因素构建的临床模型、影像模型以及临床+影像模型预测夹层动脉瘤复发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92(95%CI0.530~1.000)、0.823(95%CI0.615~1.000)、0.906(95%CI0.782~1.000)。结论二维轴向最大直径和二维矢状面最大直径是预测夹层动脉瘤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基于临床和影像特征的模型能较为准确预测夹层动脉瘤复发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像组学 夹层动脉瘤 复发
下载PDF
PRECEDE模式健康教育对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行腔内隔绝手术患者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郑飞 高彦 李瑾 《齐鲁护理杂志》 2023年第10期114-117,共4页
目的:探讨预处理、强化和使能结构模式(PRECEDE)健康教育对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TAD)行腔内隔绝手术(EVGE)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1日~2022年12月31日63例接受EVGE治疗的TAD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2例和对照组3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 目的:探讨预处理、强化和使能结构模式(PRECEDE)健康教育对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TAD)行腔内隔绝手术(EVGE)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1日~2022年12月31日63例接受EVGE治疗的TAD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2例和对照组3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实施PRECEDE模式健康教育,比较两组干预效果。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1)、住院费用少于对照组(P<0.01);两组干预后遵医行为评分、简明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评分高于干预前(P<0.05),观察组干预后遵医行为评分、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PRECEDE模式健康教育可改善TAD行EVGE患者的遵医行为,减少并发症,加快术后恢复进程,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 PRECEDE模式 健康教育 内隔绝手术 遵医行为 生活质量 并发症
下载PDF
覆膜支架腔内修复术用于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疗效及对血清TLR4、MMP-9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吴文雯 邓雷 《川北医学院学报》 CAS 2023年第2期182-186,共5页
目的:观察覆膜支架腔内修复术用于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疗效及对血清TLR4、MMP-9水平的影响。方法:将126例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根据治疗手段不同分为联合组(n=64)和对照组(n=62)。对照组采用单纯药物治疗,联合... 目的:观察覆膜支架腔内修复术用于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疗效及对血清TLR4、MMP-9水平的影响。方法:将126例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根据治疗手段不同分为联合组(n=64)和对照组(n=62)。对照组采用单纯药物治疗,联合组采用覆膜支架腔内修复术及药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期间病死率、再次手术或介入率、并发症情况,治疗前及治疗两周后肝肾功能指标[丙氨酸转氨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血尿素氮(BUN)、肌酐(Cr)]、血清炎性指标[Toll样受体-4(TLR-4)、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D-D二聚体(D-D)、C反应蛋白(CRP)]变化及随访情况。结果:两组患者住院期间病死率、再次手术或介入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两周后,联合组血清ALT、AST、BUN、Cr水平均降低(P<0.05),对照组除Cr外,其余指标均无变化(P>0.05),治疗后两组组间各指标比较,联合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TLR-4、MMP9、D-D、CRP水平均降低(P<0.05),且治疗后联合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随访1年、两年内再次手术或介入率、病死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覆膜支架腔内修复术联合药物治疗Stanford B型AD可有效改善肝肾功能、降低血管炎症,近、远期疗效均较好,但支架植入可能增加动脉栓塞等并发症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覆膜支架腔内修复术 动脉夹层动脉瘤 并发症 肝肾功能 血清炎症
下载PDF
开窗/分支支架技术腔内治疗巨大胸腹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及内漏处理1例
12
作者 潘朝晖 韩月雪 +2 位作者 付东生 金怡 刘昭 《中国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 2023年第4期350-352,共3页
患者,女性,53岁,有高血压和脑出血病史,2010年因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行胸主动脉覆膜支架腔内隔绝术,术中完全覆盖左锁骨下动脉,术后未规律随访。2019年2月25日因复查发现腹主动脉夹层假腔增大而入院。CTA示胸腹主动脉巨大夹层动脉瘤... 患者,女性,53岁,有高血压和脑出血病史,2010年因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行胸主动脉覆膜支架腔内隔绝术,术中完全覆盖左锁骨下动脉,术后未规律随访。2019年2月25日因复查发现腹主动脉夹层假腔增大而入院。CTA示胸腹主动脉巨大夹层动脉瘤,延续至双侧髂动脉(图1A)。综合评估患者的病史及一般情况,手术风险高、无法耐受开放手术,遂选择分2期行全腔内修复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夹层动脉瘤 动脉夹层 腔内治疗 腔内修复术 左锁骨下动脉 手术风险 假腔 双侧髂
下载PDF
基于临床护理路径的精准护理对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术后血压控制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
13
作者 张晓萍 何彩虹 吴玉丽 《中外医疗》 2023年第19期141-144,149,共5页
目的 研究基于临床护理路径的精准护理应用于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术后患者对血压控制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便利选取2021年1月-2022年6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泉州第一医院收治的96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 目的 研究基于临床护理路径的精准护理应用于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术后患者对血压控制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便利选取2021年1月-2022年6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泉州第一医院收治的96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8例。对照组开展常规护理,研究组开展基于临床护理路径的精准护理。比较两组血压控制、术后康复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生活质量。结果 干预后,研究组收缩压、舒张压分别为(125.54±5.37)、(85.24±7.39)mmHg低于对照组的(133.64±5.65)、(94.57±7.21)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199、6.261,P<0.001)。干预后,研究组术后卧床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757、4.208,P<0.001)。干预后,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144,P=0.008)。干预后,研究组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临床护理路径的精准护理对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护理方法,可以提高患者血压控制效果,加速术后康复,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护理路径 精准护理 动脉夹层动脉瘤 血压控制 并发症
下载PDF
LACE风险模型在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术后患者康复护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4
作者 吕卓素 章学媛 《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 2023年第1期87-89,共3页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是具有病情进展迅速、病死率高等特点的心血管疾病,临床以突发性剧烈疼痛为主要表现,若救治不及时会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1]。覆膜支架植入术是治疗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重要手段,能有效缓解主动脉脉壁剥离疼痛及夹层压...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是具有病情进展迅速、病死率高等特点的心血管疾病,临床以突发性剧烈疼痛为主要表现,若救治不及时会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1]。覆膜支架植入术是治疗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重要手段,能有效缓解主动脉脉壁剥离疼痛及夹层压迫症状,治疗效果显著。但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覆膜支架植入术后恢复时间较长,常规康复护理未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夹层动脉瘤 压迫症状 心血管疾病 覆膜支架植入 病情进展 风险模型 术后恢复时间
下载PDF
基于关键环节的预警预控干预在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价值
15
作者 许晓燕 洪素千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 2023年第5期35-38,共4页
目的分析基于关键环节的预警预控干预在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1年6月我院收治确诊为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使用双色球分组法,分为观察组(n=40)、对... 目的分析基于关键环节的预警预控干预在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1年6月我院收治确诊为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使用双色球分组法,分为观察组(n=40)、对照组(n=40)。对照组采取常规手术室护理方法,观察组开展以关键环节为基础的预警预控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血压变化、围术期指标以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的血压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血压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术后清醒时间、气管插管时间、手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比对照组所需时间短,且48 h胸腔引流量也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关键环节的预警预控干预在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手术室护理中可降低血压、改善围术期各指标以及减少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键环节 预警预控干预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 手术室护理
下载PDF
椎动脉夹层动脉瘤延误治疗后破裂1例体会
16
作者 卢瑞东 张国平 +3 位作者 罗义琳 娄艳丽 唐修竹 刘明 《贵州医药》 CAS 2023年第6期968-969,F0003,共3页
1病例介绍患者男性,67岁,高血压10+年,血压控制不佳,实验室检查:低密度脂蛋白4.72 mmol/L、同型半胱氨酸24.1 umol/L、尿酸456 umol/L。体检MRI平扫发现左侧椎动脉V4段动脉瘤可能,脑血管DSA诊断夹层动脉瘤,因患者无明显临床症状,自请出... 1病例介绍患者男性,67岁,高血压10+年,血压控制不佳,实验室检查:低密度脂蛋白4.72 mmol/L、同型半胱氨酸24.1 umol/L、尿酸456 umol/L。体检MRI平扫发现左侧椎动脉V4段动脉瘤可能,脑血管DSA诊断夹层动脉瘤,因患者无明显临床症状,自请出院,半年后复诊,脑血管DSA变化不明显,行MRI检查发现:头颈部TOF MRA:见左侧椎动脉V4段轻度扩张高信号真腔、真假腔间低信号并边缘毛糙的内膜片、假腔内高信号亚急性期血肿(图1A、B);CE-MRA:左侧椎动脉V4段前外侧壁毛糙,管腔轻度扩张,在假腔区域可见多发浅淡絮状低信号状影(图1C、D)。头颅MRI磁敏感加权成像示瘤腔内呈低信号,SWI相位图内膜片见条现状高信号,有钙化灶(图2)。MRI血管壁高分辨率成像平扫加增强扫描:平扫示左椎动脉前外侧壁夹层动脉瘤,见被掀起的椎动脉内膜片增厚毛糙,假腔大,纵径14 mm,横径10 mm,并于瘤体头侧及足侧均见无信号内膜破口影。瘤内信号呈稍短T1、长T2信号,信号欠均匀,夹层动脉瘤壁及内膜片明显强化(见图3),考虑夹层动脉瘤有破裂风险。医师强烈建议行DSA支架植入术,患者再一次拒绝手术,于6月23日出院。出院后一周,6月30日患者晨起后突然晕倒,呼之不应,急诊CT示颅内大量蛛网膜下腔出血并脑室铸型(图4)。最后经抢救无效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 颅内夹层动脉瘤 高分辨磁共振血管壁成像 磁共振血管成像 磁敏感加权成像
下载PDF
多视角框架式延续性护理模式对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术后健康行为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17
作者 严亚男 赵胜锋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23年第7期837-839,共3页
目的研究多视角框架式延续性护理模式在主动脉夹层动脉瘤(Aortic dissection aneurysm,ADA)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0月-2022年10月收治的88例ADA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4例)、研究组(44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模式,研究组在... 目的研究多视角框架式延续性护理模式在主动脉夹层动脉瘤(Aortic dissection aneurysm,ADA)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0月-2022年10月收治的88例ADA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4例)、研究组(44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模式,研究组在此基础上予以多视角框架式延续性护理模式。比较两组健康行为[修订版健康促进生活方式量表(HPLP-ⅡR)]、负性情绪[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自护能力[自我护理能力评定量表(ESCA)]、生活质量[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干预后研究组HPLP-ⅡR量表中压力管理、健康责任、营养、精神成长、体育运动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人际关系维度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研究组GQOLI-74评分较对照组升高,SDS、SAS评分较对照组降低(P<0.05);干预后,研究组ESCA量表中自我概念、自护责任、健康知识、自护技能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4.55%与对照组11.36%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多视角框架式延续性护理模式能减轻ADA患者焦虑情绪,提高其自护能力及生活质量,有利于促进患者形成健康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夹层动脉瘤 延续性护理 健康行为 生活质量
下载PDF
预见性护理对介入治疗的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的影响
18
作者 田微芳 刘雨 陈敬杰 《承德医学院学报》 2023年第2期130-133,共4页
目的 探讨预见性护理对行介入治疗的主动脉夹层动脉瘤(ADA)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取河南省人民医院2020年2月~2022年2月83例ADA患者,以入院顺序编号分组,对照组41例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42例采取预见性护理。比较2组干预前、术后7d生理应... 目的 探讨预见性护理对行介入治疗的主动脉夹层动脉瘤(ADA)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取河南省人民医院2020年2月~2022年2月83例ADA患者,以入院顺序编号分组,对照组41例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42例采取预见性护理。比较2组干预前、术后7d生理应激指标;干预期间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及介入成功率;干预前后焦虑、抑郁情绪;干预后护理满意度。结果 术后7d观察组心率、收缩压、舒张压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率4.76%(2/42)低于对照组21.95%(9/41P<0.05);观察组介入成功率97.62%(41/42)与对照组92.68%(38/4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贝克焦虑量表(BAI)评分、贝克抑郁量表(BDI)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5.24%(40/42)高于对照组78.05%(32/41,P<0.05)。结论 介入治疗的ADA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后,不仅能改善患者生理应激状态,降低其MACE发生率,且能减轻患者负性情绪,提高其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夹层动脉瘤 介入治疗 预见性护理 心率 不良心血管事件
下载PDF
比较彩色多普勒超声与CT对腹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诊断价值
19
作者 常漪潇 辛红艳 +1 位作者 禹凯鸣 贾慧娟 《临床研究》 2023年第12期136-139,共4页
目的比较彩色多普勒超声与CT对腹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5月至2020年5月在河南省省立医院接受治疗的52例疑似腹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以症状体征、主动脉造影结果为诊断金标准,分别进行CT检查、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 目的比较彩色多普勒超声与CT对腹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5月至2020年5月在河南省省立医院接受治疗的52例疑似腹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以症状体征、主动脉造影结果为诊断金标准,分别进行CT检查、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分析其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血流情况及征象,比较诊断符合率,分析CT检查表现,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效能(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结果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显示,主动脉内径扩张约42~85 mm,内膜出现一端游离(随心脏跳动而飘动)另一端相连情况,动脉腔出现主动脉真腔与假腔,真腔血流速度快于假腔,血流颜色更鲜亮,收缩期真腔血液进入假腔,舒张期反之;其中12例患者动脉明显增宽,23例动脉壁分离,18例主动脉瓣轻度返流,10例破口,8例冠状动脉受累,3例肾动脉受累,1例存在胸腔积液,3例存在心包积。CT检查结果显示,主动脉内膜由主动脉壁向腔内移动5 mm以上,可见裂开、撕裂的内膜片,呈现线样低密度影,可见真假两腔;症状体征、主动脉造影结果显示共确诊32例,且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诊断符合率高于CT检查,且主动脉破口数、累及分支血管数目、夹层血栓形成、动脉壁钙化也高于CT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诊断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高于CT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应用于腹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临床诊断中效果较好,有利于提高疾病检出率,效果优于C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彩色多普勒超声 腹主动脉夹层动脉瘤 有效性 临床诊断
下载PDF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病人腔内隔绝围术期护理 被引量:12
20
作者 杨秀玲 左健 +1 位作者 陈文生 金艳 《护理研究(中旬版)》 2007年第2期419-421,共3页
关键词 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 夹层动脉瘤 围术期护理 腔内隔绝 手术并发症 人工血管置换术 心肺功能不全 腔内血管外科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