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5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奥瑟罗的性格缺陷
1
作者 谭震华 《商情》 2014年第4期279-280,共2页
奥瑟罗具有妒嫉、猜疑、轻信、偏执和冲动等性格缺陷。《奥瑟罗》悲剧的产生既有伊阿古挑拨的作用,也有奥瑟罗自身性格缺陷的原因。
关键词 奥瑟罗 悲剧 性格缺陷 奥瑟罗综合症
下载PDF
战神的成人仪式——论《奥瑟罗》的主题 被引量:3
2
作者 梁超群 张锷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80-86,共7页
莎士比亚处理的是从本质上完全区别于荷马的母题:英雄时代走向未落,人类文明有了完全不同的课题;“英雄”从童年、少年走向青年、成年时期。在成熟以前,他必须经过一个复杂的成人仪式。“战神”奥瑟罗是“荷马式英雄”的精神后代,在剧... 莎士比亚处理的是从本质上完全区别于荷马的母题:英雄时代走向未落,人类文明有了完全不同的课题;“英雄”从童年、少年走向青年、成年时期。在成熟以前,他必须经过一个复杂的成人仪式。“战神”奥瑟罗是“荷马式英雄”的精神后代,在剧中经历的就是这么一个成人仪式。这是人类必须经历的成人仪式,人类在这种残酷的成人仪式中生存了下来,但并非完全“无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人仪式 奥瑟罗 主题 人性 莎士比亚 戏剧 文学评论 人类文明 荷马式英雄
下载PDF
《奥瑟罗》:一个西方"他者"的建构 被引量:15
3
作者 张德明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11-118,共8页
莎士比亚的悲剧《奥瑟罗》是由意大利小说家钦齐奥的《故事百篇》改编而成的。但改编不仅是一个文体转换的过程,更涉及到政治文化权力与文本建构之间复杂的互动关系。原小说中无名的摩尔人被起名为"奥瑟罗"、故事场景从威尼... 莎士比亚的悲剧《奥瑟罗》是由意大利小说家钦齐奥的《故事百篇》改编而成的。但改编不仅是一个文体转换的过程,更涉及到政治文化权力与文本建构之间复杂的互动关系。原小说中无名的摩尔人被起名为"奥瑟罗"、故事场景从威尼斯到塞浦路斯的转换、主角命运从被判流放到刎剑自杀的安排等,体现了伊丽莎白时代后期英国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对剧作家创作动机潜移默化的影响。通过复杂的操作过程,《奥瑟罗》既建构起一个西方的"他者"形象,迎合了主流意识形态,满足了观众的愿望;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修正了当时流行于西方社会的有关黑人的刻板印象,体现了剧作家超越种族、肤色和文化差异及包容一切的人文主义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瑟罗 他者 文化身份
下载PDF
威尔第歌剧《奥瑟罗》与莎剧《奥瑟罗》艺术特点之比较 被引量:3
4
作者 邱桂香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81-87,共7页
威尔第歌剧《奥瑟罗》取材于莎士比亚同名悲剧《奥瑟罗》。本文从人物刻划、戏剧结构与冲突处理、戏剧性、抒情性与悲剧性的综合、现实性和审美风格等五个方面对二者进行比较。作者认为:二者处理的素材基本相同,但体裁形式相异,故二者... 威尔第歌剧《奥瑟罗》取材于莎士比亚同名悲剧《奥瑟罗》。本文从人物刻划、戏剧结构与冲突处理、戏剧性、抒情性与悲剧性的综合、现实性和审美风格等五个方面对二者进行比较。作者认为:二者处理的素材基本相同,但体裁形式相异,故二者在艺术特点上既有相同之处,也存在众多不同,因而呈现出不同的艺术魅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威尔第歌剧 莎士比亚悲剧 奥瑟罗 艺术特点 比较
下载PDF
一场不幸的婚姻──《奥瑟罗》浅析 被引量:3
5
作者 王岚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CSSCI 1999年第3期9-12,共4页
《奥瑟罗》是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之一,其艺术感染力在于,作品逼真地展现了一位灵魂高尚而又单纯质朴的英雄如何从极度欢乐逐步陷入无限痛苦,并最终毁灭自己以及所钟爱的人的过程。导致主人公悲剧的主要因素是:男女主人公性格中的缺... 《奥瑟罗》是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之一,其艺术感染力在于,作品逼真地展现了一位灵魂高尚而又单纯质朴的英雄如何从极度欢乐逐步陷入无限痛苦,并最终毁灭自己以及所钟爱的人的过程。导致主人公悲剧的主要因素是:男女主人公性格中的缺陷及其殊异的社会背景,以及伊阿古居心叵测的挑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瑟罗 悲剧 成因
下载PDF
他者形象的视觉再现与重构——帕克电影中的奥瑟罗形象解读 被引量:1
6
作者 曾小玲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09-112,共4页
莎剧电影以其独特的视觉方式诠释着莎剧,而对莎剧电影的研究正逐渐成为莎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帕克的电影《奥瑟罗》在原剧本中奥瑟罗人物原型基础上,对奥瑟罗的形象进行了重构,强化了奥赛罗作为一个他者的形象。电影从四个方面来强... 莎剧电影以其独特的视觉方式诠释着莎剧,而对莎剧电影的研究正逐渐成为莎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帕克的电影《奥瑟罗》在原剧本中奥瑟罗人物原型基础上,对奥瑟罗的形象进行了重构,强化了奥赛罗作为一个他者的形象。电影从四个方面来强化这种他者形象:奥瑟罗的异族特征、性爱倾向、种族自豪感和暴力特征。电影对奥赛罗的这种视觉重构也反射出了当代意识形态与文化对帕克及其电影《奥瑟罗》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莎士比亚 奥瑟罗 帕克 他者 重构
下载PDF
摩尔人、改宗者与土耳其人:论《奥瑟罗》中的奥瑟罗 被引量:1
7
作者 胡鹏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89-95,112,共8页
《奥瑟罗》是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之一,批评家们历来对剧中奥瑟罗的身份,特别是种族问题,非常关注。1600年摩洛哥苏丹艾哈迈德·曼苏尔派遣了一支由他的大使穆罕默德·安努里率领的代表团前往伦敦与伊丽莎白女王会晤,并提议建立一... 《奥瑟罗》是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之一,批评家们历来对剧中奥瑟罗的身份,特别是种族问题,非常关注。1600年摩洛哥苏丹艾哈迈德·曼苏尔派遣了一支由他的大使穆罕默德·安努里率领的代表团前往伦敦与伊丽莎白女王会晤,并提议建立一个反对天主教西班牙的军事联盟。实际上莎士比亚创作此剧大概始于1601年末,追溯安努里在伦敦逗留的6个月期间的活动,就有可能看出莎士比亚在描写"高贵的摩尔人"这个话题时可能运用到的部分原始材料。本文拟将《奥瑟罗》中的奥瑟罗与安努里作对比研究,特别是从摩尔人、改宗者、土耳其人等三个方面对其进行研究,指出莎士比亚作品中体现的同时代民众对于摩尔人及伊斯兰世界既迷恋又恐惧的复杂心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瑟罗 安努里 摩尔人 改宗者 土耳其人
下载PDF
析《奥瑟罗》悲剧的社会成因 被引量:5
8
作者 向春霖 《怀化学院学报》 2007年第10期79-80,共2页
《奥瑟罗》创作于英国文艺复兴时期。奥瑟罗与苔丝狄蒙娜充满着人文主义的理想。为了追求幸福的婚姻,他们冲破了封建家庭的阻拦。然而,在新旧交替的社会现实中,他们的单纯浪漫无疑要遭到强大的黑暗势力的摧残,这是他们命运的必然归宿。
关键词 奥瑟罗 苔丝狄蒙娜 人文主义 悲剧成因
下载PDF
《奥瑟罗》中的三股叙事张力 被引量:4
9
作者 王彦兴 《外国语言文学》 2002年第4期50-55,共6页
在莎翁名剧《奥瑟罗》中 ,奥瑟罗和威尼斯人、苔斯狄蒙娜和父权社会、比恩卡和宗主国叙事中心这三组二元对立构成了三股叙事张力。它们不仅拉动着情节的发展 ,促成了结构的完整 ,而且凸现出该剧的深层主题 ,即种族、性别、殖民关怀等意... 在莎翁名剧《奥瑟罗》中 ,奥瑟罗和威尼斯人、苔斯狄蒙娜和父权社会、比恩卡和宗主国叙事中心这三组二元对立构成了三股叙事张力。它们不仅拉动着情节的发展 ,促成了结构的完整 ,而且凸现出该剧的深层主题 ,即种族、性别、殖民关怀等意识形态要素 ,是怎样成为一种类似于“天命”的神秘力量 ,把人物推向他们悲剧性的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主义 后殖民主义 奥瑟罗 莎士比亚 主题 戏剧 文学研究 英国
原文传递
《奥瑟罗》悲剧人物的心理分析 被引量:4
10
作者 罗振跃 《广东商学院学报》 2001年第2期81-87,共7页
每个人做事都有其明确的动机并常伴随着内心冲突,主要原因是一个人的天然的自我、被鄙视的本我和理想化的超自我,这三者之间因想象和实际的差距带给人们一些基本焦虑,为了保护个体不受焦虑的侵袭,不同类型的人采取不同的防御策略,... 每个人做事都有其明确的动机并常伴随着内心冲突,主要原因是一个人的天然的自我、被鄙视的本我和理想化的超自我,这三者之间因想象和实际的差距带给人们一些基本焦虑,为了保护个体不受焦虑的侵袭,不同类型的人采取不同的防御策略,以维护他所认同的价值标准。莎士比亚的悲剧《奥瑟罗》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典型的心理分析文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阿古 苔丝狄蒙娜 心理分析 莎士比亚 奥瑟罗
下载PDF
奥瑟罗的多重人格及其人文主义内涵 被引量:1
11
作者 袁佳玲 《外国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5-18,共4页
从分析奥瑟罗的多重人格入手,探讨莎士比亚的人文主义内涵,包括对这一人物作为悲剧英雄与异族他者的人文主义分析以及对奥赛罗爱情的癫狂、戏剧冲突与人文主义之间关系和悲剧净化作用的分析,旨在揭示莎士比亚如何借人物刻画来表达人文... 从分析奥瑟罗的多重人格入手,探讨莎士比亚的人文主义内涵,包括对这一人物作为悲剧英雄与异族他者的人文主义分析以及对奥赛罗爱情的癫狂、戏剧冲突与人文主义之间关系和悲剧净化作用的分析,旨在揭示莎士比亚如何借人物刻画来表达人文主义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瑟罗 多重人格 人文主义内涵 莎士比亚
下载PDF
浅析《奥瑟罗》的种族悲剧 被引量:2
12
作者 刘晓娟 刘春蕾 《南平师专学报》 2006年第1期78-80,共3页
奥瑟罗是莎士比亚悲剧《奥瑟罗》的主人公。莎士比亚在剧中通过描写奥瑟罗与苔丝狄蒙娜的爱情悲剧,表现了种族歧视的主题。本文主要分析了白种威尼斯人对奥瑟罗的歧视和奥瑟罗对自己身为黑皮肤摩尔人的轻视和否定,从种族歧视的角度探讨... 奥瑟罗是莎士比亚悲剧《奥瑟罗》的主人公。莎士比亚在剧中通过描写奥瑟罗与苔丝狄蒙娜的爱情悲剧,表现了种族歧视的主题。本文主要分析了白种威尼斯人对奥瑟罗的歧视和奥瑟罗对自己身为黑皮肤摩尔人的轻视和否定,从种族歧视的角度探讨奥瑟罗悲剧命运的根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瑟罗 种族歧视 悲剧
下载PDF
从种族因素看奥瑟罗的悲剧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洪学 《成都师范学院学报》 1997年第4期53-56,共4页
从种族因素看奥瑟罗的悲剧张洪学《奥瑟罗》是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中争议最多的一部。近四百年来,评说家们围绕剧本的各个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而对于奥瑟罗的性格及其悲剧原因是见仁见智,争论不休。集中起来看,有的种具有代表性... 从种族因素看奥瑟罗的悲剧张洪学《奥瑟罗》是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中争议最多的一部。近四百年来,评说家们围绕剧本的各个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而对于奥瑟罗的性格及其悲剧原因是见仁见智,争论不休。集中起来看,有的种具有代表性的意见影响最为广泛。一种观点认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瑟罗 苔丝狄蒙娜 伊阿古 莎士比亚悲剧 种族歧视 奥瑟罗 等级秩序 自然法 威尼斯 达到自己的目的
下载PDF
试论改编剧《阿史那》与原作《奥瑟罗》的关系 被引量:1
14
作者 姜洪伟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4年第1期85-87,共3页
20世纪 4 0年代 ,上海戏剧界改编外国名作出现过一个高潮 ,对推动话剧在我国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在李健吾改编的众多剧本中 ,由莎士比亚的《奥瑟罗》改编而成的《阿史那》因种种原因没有引起太大反响 ,但作为剧本创作是极出色的。改... 20世纪 4 0年代 ,上海戏剧界改编外国名作出现过一个高潮 ,对推动话剧在我国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在李健吾改编的众多剧本中 ,由莎士比亚的《奥瑟罗》改编而成的《阿史那》因种种原因没有引起太大反响 ,但作为剧本创作是极出色的。改编剧在保留原作人物基本性格与相互关系的基础上 ,将剧情的历史环境改变为我国唐代社会 ,重新塑造人物形象使之成为中国古人的矛盾冲突 ,依据历史可能重新设计部分戏剧场景与艺术细节 ,并且运用包括古典诗词和现代白话文在内的汉语资源来完整地再现原作的诗意和美感 ,使它与中国观众的文化知识和审美心理有了某种程度吻合 ,进而获得与中国观众交流的可能性和有效性。作为外来艺术形式 ,话剧一直面临中国本土化的任务 ,改编西方名剧在丰富话剧舞台、注入新的活力的同时 ,不啻使话剧形式民族化、中国化的一种良好途径。随着时代发展和社会文化语境的深刻变化 ,改编名剧的现象已经消失 ,但李建吾这一代人为此作出的努力不应该忽略 ,它对我们接受莎士比亚的意义将是长久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编剧 奥瑟罗 《阿史那》 剧本创作 人物形象 话剧
下载PDF
“正直”的伊阿古——莎士比亚悲剧《奥瑟罗》中的恶人 被引量:2
15
作者 杨洋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 2010年第7期100-102,共3页
莎士比亚的《奥瑟罗》是一部人物内心充满了激烈情感冲突的伟大悲剧。剧中的反面人物伊阿古被看作是邪恶的化身。他极端利己,无恶不作。但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剧中的受害人,特别是主人公奥瑟罗,坚定地认为伊阿古是正直的,直到最终真相... 莎士比亚的《奥瑟罗》是一部人物内心充满了激烈情感冲突的伟大悲剧。剧中的反面人物伊阿古被看作是邪恶的化身。他极端利己,无恶不作。但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剧中的受害人,特别是主人公奥瑟罗,坚定地认为伊阿古是正直的,直到最终真相大白。是什么本领或品质让这位恶人蒙蔽了所有的人并不断地制造出一幕幕悲剧。本文将紧扣文本,深入分析伊阿古的特质,即他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戏剧人物以及他如何成为别人眼中的正人君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莎士比亚悲剧 奥瑟罗 伊阿古 正直
下载PDF
人文主义者自傲的悲剧--《奥瑟罗》悲剧成因及价值指向
16
作者 刘中阳 《株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2年第1期50-53,共4页
奥瑟罗作为新兴资产资产阶级人文主义者代表,有其理想品格,他满怀对人的希望和自信,而这种自信过份膨胀,便成了自傲。这种性格缺陷是悲剧产生的主导因素,伊阿古的作恶则是催化悲剧的第二位因素。英雄人物的自傲性格导致悲剧,不仅... 奥瑟罗作为新兴资产资产阶级人文主义者代表,有其理想品格,他满怀对人的希望和自信,而这种自信过份膨胀,便成了自傲。这种性格缺陷是悲剧产生的主导因素,伊阿古的作恶则是催化悲剧的第二位因素。英雄人物的自傲性格导致悲剧,不仅符合亚里斯多德关于悲剧的理论,更反映出莎士比亚对人文主义的审度与反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瑟罗 悲剧 莎士比亚 戏剧 成因 价值取向 英国 奥瑟罗形象 人文主义
下载PDF
命中注定的悲剧——《奥瑟罗》中的权力关系分析
17
作者 刘军 黄卫平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S2期36-38,共3页
《奥瑟罗》的权力关系分析指出:奥瑟罗与苔丝狄蒙娜爱情的悲剧结局是各种权利关系相互斗争的必然结果。
关键词 悲剧 奥瑟罗 权力关系 分析
下载PDF
奥瑟罗悲剧原因探隅
18
作者 黄秋瀛 《南昌高专学报》 2006年第5期41-44,共4页
莎士比亚的悲剧《奥瑟罗》,不仅是嫉妒与轻信的悲剧,更是性格悲剧、社会悲剧。其产生悲剧的真正原因是西方社会普遍存在的种族歧视、肤色歧视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奥瑟罗的自卑心理。同时,还应该看到,苔丝狄蒙娜的过于自信也是产生悲剧的一... 莎士比亚的悲剧《奥瑟罗》,不仅是嫉妒与轻信的悲剧,更是性格悲剧、社会悲剧。其产生悲剧的真正原因是西方社会普遍存在的种族歧视、肤色歧视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奥瑟罗的自卑心理。同时,还应该看到,苔丝狄蒙娜的过于自信也是产生悲剧的一个客观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瑟罗 悲剧 原因 莎士比亚 奥瑟罗 种族歧视 自卑心理 英国
下载PDF
从《奥瑟罗》看莎剧中的非洲人形象建构
19
作者 岳峰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4年第6期87-90,共4页
莎士比亚至少有5部作品涉及了非洲人形象书写,但以《奥瑟罗》中的奥瑟罗形象最为成功。莎翁在这部作品中,刻意将既值得颂扬又应该批判的奥瑟罗形象纳入剧本并对其进行艺术处理,莎翁种族观的两重性在这个"他者"形象上显露无遗... 莎士比亚至少有5部作品涉及了非洲人形象书写,但以《奥瑟罗》中的奥瑟罗形象最为成功。莎翁在这部作品中,刻意将既值得颂扬又应该批判的奥瑟罗形象纳入剧本并对其进行艺术处理,莎翁种族观的两重性在这个"他者"形象上显露无遗。莎翁通过歌颂奥瑟罗英雄形象,试图扭转17世纪英国人对非洲人的偏见和种族歧视,在彰显其伟大的人文主义精神的同时,还刻画了奥瑟罗在寻求白人主流文化认同之旅中的兴奋与彷徨,作者潜意识里欧洲白人的种族优越感流露在剧本字里行间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瑟罗 文化身份 英国中心主义
下载PDF
《奥瑟罗》与两希文化中的“嫉妒”主题关系初探
20
作者 黄淑惠 《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1期108-112,共5页
莎士比亚的《奥瑟罗》在文化传承的基础上对两希文化"嫉妒"主题进行了延续与发展,并把两希文化中分别源于情欲、利欲的嫉妒特征熔于一炉,通过极度展现嫉妒情感所引起的悲剧,反映出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对理性,人性的深刻反思。
关键词 奥瑟罗 嫉妒 两希文化 人文主义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