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9,026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世纪二三十年代《庸报》妇女专刊关于妇女解放的论争
1
作者 李秀云 李月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5-12,共8页
妇女问题历来是人们特别关注且争论不休的重要社会问题,是近代报纸媒体关注的重心。部分女性刊物伴随着妇女解放运动的进程成长起来,进而成为主要的舆论宣传工具。20世纪二三十年代,天津《庸报》刊行《妇女铎》和《现代妇女》两份重要... 妇女问题历来是人们特别关注且争论不休的重要社会问题,是近代报纸媒体关注的重心。部分女性刊物伴随着妇女解放运动的进程成长起来,进而成为主要的舆论宣传工具。20世纪二三十年代,天津《庸报》刊行《妇女铎》和《现代妇女》两份重要的女性专刊,对当时的舆论热点,即妇女解放问题进行探讨,并形成了三个论争焦点:妇女解放是身体解放还是精神解放,是回归家庭还是走向社会,是自身解放还是民族解放。两份专刊打破了男权社会的局限,冲击了男性话语的垄断,超越两性对立,倡导妇女解放是精神解放,是走出家庭的社会实践,更是民族解放的革命实践。这些主张对妇女解放的未来留下诸多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庸报》 妇女铎》 《现代妇女 妇女解放论争
下载PDF
新时代妇女全面发展的制度保障——第一届妇女儿童法治保障论坛综述
2
作者 张圣泽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43-48,共6页
2022年修订的《妇女权益保障法》新增“促进妇女全面发展”这一立法目的,并优化了促进妇女全面发展的制度机制。2023年中国妇女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强调妇女工作要深刻把握妇女全面发展的制度保障。第一届妇女儿童法治保障论坛聚焦“... 2022年修订的《妇女权益保障法》新增“促进妇女全面发展”这一立法目的,并优化了促进妇女全面发展的制度机制。2023年中国妇女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强调妇女工作要深刻把握妇女全面发展的制度保障。第一届妇女儿童法治保障论坛聚焦“新时代妇女全面发展的制度保障”,从妇女全面发展的法理基础展开学术讨论,涉及保障妇女全面发展的各项具体制度。内容涵盖了重点区域、群体、领域妇女权益保障,新时代妇女全面发展的新情况、新问题、新思路,以及妇女全面发展中的妇联职责作用发挥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妇女全面发展 马克思主义妇女 妇女人权 妇女权益保障
下载PDF
信息化、妇女地位和家庭收入——基于城乡差异的视角
3
作者 许秀川 魏浩龙 《深圳社会科学》 2024年第1期109-125,共17页
利用CFPS2014年、2016年、2018年三年面板数据,探索信息化(互联网使用)对城乡妇女地位的影响,特别是分析城乡妇女地位提升能否促进妇女收入、丈夫收入和家庭收入增长及在城乡中该影响所呈现的差异性。研究发现,互联网使用显著提升了妇... 利用CFPS2014年、2016年、2018年三年面板数据,探索信息化(互联网使用)对城乡妇女地位的影响,特别是分析城乡妇女地位提升能否促进妇女收入、丈夫收入和家庭收入增长及在城乡中该影响所呈现的差异性。研究发现,互联网使用显著提升了妇女的社会地位。使用互联网的妇女在家庭中倾向于承担更少的无偿家务劳动、拥有家庭决策权并参与社会劳动。同时,妇女地位提升显著提高了妇女收入、丈夫收入和家庭收入。从城乡差异的角度观察,互联网使用促进农村妇女地位提升的程度更大,城镇妇女的地位提升对于妇女、丈夫及家庭收入的影响更大。进一步检验妇女地位提升促进丈夫收入增长的中介效应,结果表明妇女地位提高可以促进丈夫工作晋升,即促进丈夫参与行政管理,从而提高丈夫收入。从城乡对比来看,农村妇女参与社会劳动促进丈夫升迁进而提高丈夫收入的作用更加明显。为避免婚姻门当户对等内生性因素的干扰,本文使用了工具变量做进一步估计,结果证实妇女地位对于丈夫收入具有正向的因果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妇女地位 妇女收入 丈夫收入 家庭收入 互联网使用
下载PDF
新时代中国妇女干部形象构建的三重维度
4
作者 陈波 吴智勇 《党政干部论坛》 2024年第1期23-28,共6页
中国妇女干部是党和国家事业不可或缺的建设者,是妇女解放事业的先锋队,始终代表着最广大妇女的根本利益。进入新时代,中国妇女干部不仅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而且承担着争取男女事实平等、推动妇女解放事业向前发展的... 中国妇女干部是党和国家事业不可或缺的建设者,是妇女解放事业的先锋队,始终代表着最广大妇女的根本利益。进入新时代,中国妇女干部不仅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而且承担着争取男女事实平等、推动妇女解放事业向前发展的历史责任。新时代与时俱进构建与塑造好中国妇女干部“真”“善”“美”形象关乎中国形象。塑造符合中国妇女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建功立业的形象既是时代的要求,也是对推动妇女解放与平权事业向前发展的时代回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妇女干部 形象构建 三重维度 妇女解放 事实平等 广大妇女 时代的要求 先锋队
下载PDF
邓颖超妇女解放思想及其对当代的启迪
5
作者 田琳琳 《党史文苑》 2024年第3期13-16,共4页
“妇女解放的程度是衡量普遍解放的天然尺度”。邓颖超作为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社会活动家,中国妇女解放运动的先驱,一生致力于发展中国妇女解放事业。在领导妇女解放的具体实践中,邓颖超始终从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出发对待妇... “妇女解放的程度是衡量普遍解放的天然尺度”。邓颖超作为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社会活动家,中国妇女解放运动的先驱,一生致力于发展中国妇女解放事业。在领导妇女解放的具体实践中,邓颖超始终从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出发对待妇女工作,形成了以马克思主义妇女观为理论基础的妇女解放思想,该思想对于带领早期中国妇女争取自身和民族的独立解放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产阶级革命家 妇女解放思想 马克思主义妇女 妇女解放运动 邓颖超 社会活动家 具体实践
下载PDF
中国妇女常见病筛查研究的现状与趋势分析
6
作者 樊子暄 严梦瑶 +3 位作者 裴晨阳 雷潜润 马晶 刘远立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3-38,共6页
目的通过CiteSpace 6.1.R6对中国妇女常见病筛查的研究现状及热点进行可视化分析,为今后该领域研究的深入开展提供参考。方法基于中国知网数据库进行文献检索,时间限定为1992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对年发文量、国家(地区)、机构、... 目的通过CiteSpace 6.1.R6对中国妇女常见病筛查的研究现状及热点进行可视化分析,为今后该领域研究的深入开展提供参考。方法基于中国知网数据库进行文献检索,时间限定为1992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对年发文量、国家(地区)、机构、作者合作网络、关键词共现、聚类、突现词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900篇符合标准的文献,发文量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跨机构的合作网络较为成熟。研究热点主要涵盖妇女保健、妇女病患病率、生殖健康和乳腺疾病等。热点演化由最初关注生殖保健,转向为妇科疾病管理,最终又发展为生殖健康以及全方面的妇女保健。结论未来应持续加强对妇女常见病筛查工作的关注,建议将妇女常见病筛查与宫颈癌和乳腺癌筛查同步进行,提高筛查覆盖率,促进疾病的早期发现和治疗,全面保障女性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妇女常见病 筛查 影响因素 妇女保健 妇科疾病
下载PDF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中妇女参与的组织路径与实践机制——以赣州“清洁家园”活动为例
7
作者 罗茜 《决策与信息》 2024年第3期49-58,共10页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是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任务。作为面向农民生活的治理,其在实践中遭遇农民冷漠和不满的困境,需要激活和重建农民主体性,实现外部行政力量与内部自治力量的融合。在村妇女的“主内”特性及...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是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任务。作为面向农民生活的治理,其在实践中遭遇农民冷漠和不满的困境,需要激活和重建农民主体性,实现外部行政力量与内部自治力量的融合。在村妇女的“主内”特性及上升地位使其成为重要的治理主体资源,赣州“清洁家园”活动表明借助制度吸纳、事务匹配和双重激励等方式将妇女组织起来后,妇女能够通过调动村内治理资源,明确治理单元,累积自身治理权威等方式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实现治理的低成本与高效能。基于此,面向农民生活的治理要充分重视并推动在村妇女参与,但同时也应警惕生活化治理事务带来的固化女性家庭角色的风险,真正推动妇女参与公共事务,让妇女在村庄治理中发挥更大治理效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 农村妇女 农村家庭 农民主体性 妇女政治参与 妇联组织
下载PDF
20世纪日本的妇女解放斗争与法律发展
8
作者 宋海彬(译)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57-63,共7页
妇女解放是包含男性在内的“人的解放”政治课题的一种特殊形态。资本主义条件下的男女不平等是资本主义阶级差别在妇女及其活动场域中的具体形式。割裂妇女解放斗争与工人解放运动的关系,将妇女解放曲解为针对男性的斗争,以及围绕职场... 妇女解放是包含男性在内的“人的解放”政治课题的一种特殊形态。资本主义条件下的男女不平等是资本主义阶级差别在妇女及其活动场域中的具体形式。割裂妇女解放斗争与工人解放运动的关系,将妇女解放曲解为针对男性的斗争,以及围绕职场与家庭之间的所谓经验化论争,均无法为妇女解放提供真正的理论指导。由于日本资本主义的特殊形态及具体展开的历史过程,20世纪日本妇女解放运动艰辛曲折,发展缓慢。虽然经由二战后日本经济结构重组和社会民主化进程的带动,大众化的妇女解放运动和相应法律制度得以快速发展,但妇女的生活实际与既有法律之间存在巨大距离,妇女权益保护更表现出局域化、碎片化局面。立足妇女与工人阶级的内在联系,统摄妇女权益内部差别,构筑新的妇女解放的法学理论,推进妇女权益的社会实质平等,是日本马克思主义法学必须承担的时代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妇女解放 妇女法律地位 实质平等 日本马克思主义法学
下载PDF
妊娠期妇女抑郁情绪影响因素及其与人格特征的相关性
9
作者 杜德奇 张晓丹 郭莹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83-89,共7页
目的探讨妊娠期妇女抑郁情绪影响因素,分析抑郁情绪与人格特征的相关性。方法应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中国版(EPQ-RSC)、妊娠压力量表(PPS)对246名妊娠期妇女进行调查,采取Pearson相关分... 目的探讨妊娠期妇女抑郁情绪影响因素,分析抑郁情绪与人格特征的相关性。方法应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中国版(EPQ-RSC)、妊娠压力量表(PPS)对246名妊娠期妇女进行调查,采取Pearson相关分析评估抑郁情绪与人格特征和妊娠压力的相关性,采取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妊娠期妇女抑郁情绪的影响因素。结果完成调查的242名妊娠期妇女中,共有36名孕妇EPDS评分≥13分(抑郁情绪组),206名孕妇EPDS评分<13分(正常组),抑郁情绪检出率为14.88%。抑郁情绪组妊娠期妇女精神质、神经质人格评分,PPS总分及各维度压力源评分均高于正常组,外倾性人格评分低于正常组(P<0.01)。妊娠期妇女抑郁情绪与精神质、神经质人格评分,PPS总分及各维度压力源评分均呈显著正相关,与外倾性人格评分呈显著负相关(P<0.01)。外倾性、精神质、神经质人格评分,PPS总分及文化程度、家庭人均月收入、妊娠意愿、睡眠情况、夫妻关系均是妊娠期妇女抑郁情绪的影响因素(P<0.05或0.01)。结论妊娠期妇女易产生抑郁情绪,且与人格特征、妊娠压力密切相关,医护人员应重视妊娠期妇女抑郁情绪相关影响因素评估,制定科学干预措施,改善抑郁情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期妇女 抑郁情绪 人格特征 妊娠压力 相关性 影响因素
下载PDF
破围与限界:对中央苏区时期妇女角色的再考察
10
作者 要仲宇 张博文 《黑河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169-172,共4页
中央苏区时期,中国共产党把妇女运动与政治革命运动紧密结合,通过开展一系列社会革命让妇女取得了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婚姻自主等方面全面的解放,从而启发妇女的政治意识,使妇女成为支持苏维埃运动的中流砥柱群体。然而,妇女在整个... 中央苏区时期,中国共产党把妇女运动与政治革命运动紧密结合,通过开展一系列社会革命让妇女取得了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婚姻自主等方面全面的解放,从而启发妇女的政治意识,使妇女成为支持苏维埃运动的中流砥柱群体。然而,妇女在整个革命中扮演的不仅只有革命支持者与被解放者这两重身份,受限于革命政权的生存压力,妇女自身的女性角色常常处于失语状态。革命中的妇女角色的“破围”与“限界”需要全新的考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央苏区时期 妇女角色 妇女解放 限界与突破
下载PDF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妇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意蕴
11
作者 王欢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21-27,共7页
妇女和妇女事业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应有之义和必然要求。实现中国妇女和妇女事业现代化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妇女发展道路。在妇女和妇女事业现代化进程中坚持走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妇女发展道路,需要深刻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妇女和妇女事业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应有之义和必然要求。实现中国妇女和妇女事业现代化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妇女发展道路。在妇女和妇女事业现代化进程中坚持走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妇女发展道路,需要深刻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妇女发展道路与现代化之间的关系,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妇女发展道路生成和拓展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之中,中国式现代化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妇女发展道路的内涵和意义,妇女事业高质量发展和妇女现代化为中国式现代化做出了独特贡献等,同时还需要了解和破解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妇女事业高质量发展必须着力解决的突出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妇女发展道路 中国式现代化 妇女现代化
下载PDF
诺丁斯关心伦理对妇女发展的价值意蕴
12
作者 温静 陈熙 《山东女子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42-49,共8页
作为关心伦理学最重要的代表人物,内尔·诺丁斯为妇女处理好个体与自我、个体与他人、个体与社会及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提供了新视角。关心伦理对妇女的成长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有助于引导妇女形成对自我价值和地位的正确认知,鼓... 作为关心伦理学最重要的代表人物,内尔·诺丁斯为妇女处理好个体与自我、个体与他人、个体与社会及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提供了新视角。关心伦理对妇女的成长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有助于引导妇女形成对自我价值和地位的正确认知,鼓励她们发挥自身优势、实现人生理想,具有以主体意识为核心的个人成长价值;推动妇女以关心者或被关心者的角色开展社会交往,具有以建构关心关系为目标的社会交往价值;引导妇女关心公共事务和生态环境,培养社会责任意识、国际合作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具有以公共利益为指向的社会发展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尔·诺丁斯 关心伦理 妇女发展
下载PDF
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以来我国妇女教育研究综述
13
作者 郭冬生 林炜静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49-57,共9页
以《中华女子学院学报》《中国妇女教育发展报告》和中国知网上的相关博士学位论文为样本,对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以来我国妇女教育研究现状进行梳理,对未来发展前景进行前瞻性思考。分析研究发现,第四次世妇会以来,我国妇女教育研究焕发... 以《中华女子学院学报》《中国妇女教育发展报告》和中国知网上的相关博士学位论文为样本,对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以来我国妇女教育研究现状进行梳理,对未来发展前景进行前瞻性思考。分析研究发现,第四次世妇会以来,我国妇女教育研究焕发生机活力,研究领域不断拓展,研究方法多种多样,研究队伍日益壮大,研究成果逐年增多。但也存在研究选题低水平重复、成果创新性不足、有组织科研乏力、对策建议操作性欠佳、重质性研究轻量化研究等不足。适应新时代我国妇女与教育发展需要,妇女教育研究要践行“两个结合”,加强有组织科研,强化跨学科研究,探究妇女教育学理,关注男女均衡发展,展现中华民族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妇女教育 性别教育 研究进展 发展趋势
下载PDF
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妇女发展道路
14
作者 马焱 《前线》 2024年第3期54-57,共4页
习近平总书记对妇女儿童和妇联工作的重要论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为妇女投身党和国家事业提供了根本遵循;中国共产党领导使中国妇女运动有了主心骨和领路人,使妇女事业发展自觉融入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进程;党的妇女工作机制... 习近平总书记对妇女儿童和妇联工作的重要论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为妇女投身党和国家事业提供了根本遵循;中国共产党领导使中国妇女运动有了主心骨和领路人,使妇女事业发展自觉融入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进程;党的妇女工作机制强化了妇联组织作为党和政府联系妇女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为妇女事业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指导思想优、领导力量优、工作机制优构成了新时代妇女共建共享中国式现代化的制度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妇女 共建共享中国式现代化 制度优势
下载PDF
毛泽东对中国妇女事业的伟大历史贡献
15
作者 尹旦萍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8-95,共8页
毛泽东把妇女事业作为党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中积极探索妇女解放问题,对中国妇女事业作出了伟大贡献:揭示了政权、族权、神权和夫权是束缚中国妇女的“四条绳索”,建立了中国妇女受压迫的解释体系;开辟了把妇女运... 毛泽东把妇女事业作为党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中积极探索妇女解放问题,对中国妇女事业作出了伟大贡献:揭示了政权、族权、神权和夫权是束缚中国妇女的“四条绳索”,建立了中国妇女受压迫的解释体系;开辟了把妇女运动纳入社会解放轨道、通过社会解放推进妇女解放的独特道路;把婚姻自由作为妇女解放的基础,让婚姻自由成为现实;建构了男女平等的价值和制度体系,历史性地推动了中国妇女事业的发展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 妇女事业 妇女解放 历史贡献
下载PDF
高君宇和中国妇女解放事业
16
作者 李雅莉 王松岩 《中共太原市委党校学报》 2024年第2期71-73,共3页
高君宇是中国共产党早期著名的政治活动家、理论家。他短暂的一生非常关注妇女解放问题。他把马克思主义妇女解放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明确提出唤醒妇女觉醒、重视妇女教育是妇女解放的重要条件;提出中国妇女解放的根本途径是社会制度... 高君宇是中国共产党早期著名的政治活动家、理论家。他短暂的一生非常关注妇女解放问题。他把马克思主义妇女解放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明确提出唤醒妇女觉醒、重视妇女教育是妇女解放的重要条件;提出中国妇女解放的根本途径是社会制度革命,妇女解放的目标是全体中国妇女的解放。高君宇从理论和实践上为妇女解放事业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君宇 妇女解放 中国共产党
下载PDF
三论“过剩妇女”的成因和出路
17
作者 坚赞才旦 《怀化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22-29,共8页
在西藏农牧区,兄弟共妻、佛教修行和“过剩妇女”是紧密勾连的传统文化特质。1959年民主改革以后,三者都被不同程度地弱化了。1978年至今45年间,落实宗教政策以来,“过剩妇女”问题又凸显了。文章梳理了以往的研究质点,重新启航寻找新... 在西藏农牧区,兄弟共妻、佛教修行和“过剩妇女”是紧密勾连的传统文化特质。1959年民主改革以后,三者都被不同程度地弱化了。1978年至今45年间,落实宗教政策以来,“过剩妇女”问题又凸显了。文章梳理了以往的研究质点,重新启航寻找新材料。事实证明“过剩妇女”的成因没有改变,大家庭依然是消化淤积人口的主渠道,经济政治的持续发展增大了社会受益面,走上共同富裕的“过剩妇女”增多,精神面貌为之一新,大家庭往日承受的压力也减轻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剩妇女 兄弟共妻 人口淤积 社会修复机制
下载PDF
农村女性参与民间妇女组织的影响因素分析——以辽宁省6个县887名农村女性为例
18
作者 黄粹 顾容光 《重庆行政》 2024年第1期49-54,共6页
2018年党中央明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巾帼行动”,激发乡村女性的主体性和能动性。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应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1]民间妇女组织作为服务广大女性的社... 2018年党中央明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巾帼行动”,激发乡村女性的主体性和能动性。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应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1]民间妇女组织作为服务广大女性的社会组织,是畅通和规范农村女性诉求表达的重要主体性力量,对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和推进乡村振兴具有积极的意义。综合学界研究和社会现实,本文的民间妇女组织指自下而上兴起的、以女性为主体并服务于乡村女性的各类社会组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参与 乡村振兴 社会治理体系 民间妇女组织 乡村女性 农村女性 主体性 自下而上
下载PDF
突起异军:延安时期妇女运动研究--以陕甘宁边区为例
19
作者 朱栎叶 《西部学刊》 2024年第9期9-12,共4页
延安时期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妇女事业是我国妇女解放的重要里程碑。在封建社会束缚根深蒂固和性别不平等的背景下,党中央高度重视妇女问题、开展妇女运动,既是自身的政治责任,也有着支援抗战和实现社会平等的深刻必要性。中国共产党在... 延安时期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妇女事业是我国妇女解放的重要里程碑。在封建社会束缚根深蒂固和性别不平等的背景下,党中央高度重视妇女问题、开展妇女运动,既是自身的政治责任,也有着支援抗战和实现社会平等的深刻必要性。中国共产党在陕甘宁边区推行了一系列妇女解放的政策和措施,普遍实施了包括妇女在内的选举制度,鼓励妇女参政议政,动员妇女参与大生产运动,改革旧习俗,普及妇女教育,进行了积极有效的探索和实践。延安时期的成功经验指明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坚持党的领导是中国妇女事业行稳致远的根本保障,为新时代讲好中国妇女事业发展和妇女人权保障的故事提供了珍贵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妇女运动 妇女工作 延安时期 中国共产党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