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475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与妊娠期糖尿病的相关性研究
1
作者 钟世林 杨璈 +2 位作者 刘育祯 程威 邓玉清 《现代妇产科进展》 2024年第1期21-25,共5页
目的:探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与妊娠期糖尿病(GDM)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3年2月至2021年2月在北京大学深圳医院产科分娩的GDM孕妇5517例(GDM组)和非GDM孕妇5517例(非GDM组),采用单因素、多因素和分层分析法分析ICP与GDM、ICP与... 目的:探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与妊娠期糖尿病(GDM)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3年2月至2021年2月在北京大学深圳医院产科分娩的GDM孕妇5517例(GDM组)和非GDM孕妇5517例(非GDM组),采用单因素、多因素和分层分析法分析ICP与GDM、ICP与血糖水平、总胆汁酸与GDM的相关性。结果:GDM组中ICP比例显著大于非GD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DM合并ICP患者的OGTT-1h血糖显著高于GDM未合并ICP患者(P<0.05),两组患者OGTT-0h或2h血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非GDM组比较,GDM组中重度ICP占ICP总体的比例显著增高(34.88%vs 9.68%,P<0.001);ICP病例中,与未合并GDM患者比较,合并GDM的患者血清总胆汁酸显著升高(中位数29.10μmol/L vs 20.65μmol/L,P<0.01)。多因素分析提示,ICP与GDM显著相关(OR=1.426,95%CI为1.011~2.011,P=0.043),这与非高龄妊娠、单胎妊娠、经产妇中的分层分析结果一致。结论:ICP与GDM存在显著相关性,并且这种相关性在重度ICP中更明显,ICP可能是GDM的风险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期糖尿病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 血糖 总胆汁酸 相关性
下载PDF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体重增长情况及与母婴不良结局的相关性研究
2
作者 沈蕊 郑睿敏 +2 位作者 王立聪 陈小劲 张彤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24年第3期50-57,共8页
目的根据我国妊娠期体重增长(GWG)标准,分析妊娠期糖尿病(GDM)孕妇妊娠期体重增长情况及其和母婴不良结局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北京市朝阳区2019年2月至2022年8月建档分娩的单胎妊娠GDM孕妇10539例为研究对象,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GDM孕妇... 目的根据我国妊娠期体重增长(GWG)标准,分析妊娠期糖尿病(GDM)孕妇妊娠期体重增长情况及其和母婴不良结局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北京市朝阳区2019年2月至2022年8月建档分娩的单胎妊娠GDM孕妇10539例为研究对象,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GDM孕妇GWG与妊娠期高血压、妊娠合并贫血、子痫前期/子痫、胎膜早破、剖宫产、低出生体重、巨大儿、小于胎龄儿(SGA)、大于胎龄儿(LGA)的相关性。结果10539例GDM孕妇中,35.53%GWG过多,20.56%GWG不足,43.90%GWG适宜;42.49%的超重人群和45.61%的肥胖人群GWG过多。在调整年龄、民族、文化程度、职业、孕次、孕前体质量指数、孕龄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GWG过多是妊娠期高血压、子痫前期/子痫、剖宫产、巨大儿和LGA的危险因素(aOR值介于1.39~2.37之间,P<0.05),是低出生体重、SGA的保护性因素(aOR值分别为0.60、0.61,P<0.01);而GWG不足是低出生体重、SGA的危险因素(aOR值分别为1.81、1.38,P<0.01),是胎膜早破、剖宫产、LGA的保护性因素(aOR值分别为0.65、0.89、0.81,P<0.05);未观察到GWG与妊娠合并贫血的相关性(P>0.05)。结论在我国妊娠期体重增长标准下,GDM孕妇中约20%增重不足,约40%的肥胖和超重人群增重过多。GDM孕妇妊娠期体重增长过多和不足均会增加母婴不良结局的风险,为GDM人群制定针对性妊娠期增重标准,指导和监测GDM孕妇妊娠期增重具有一定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期糖尿病 妊娠期体重增长 妊娠 母婴不良结局
下载PDF
妊娠期血脂异常患病率及妊娠早期血脂水平预测价值研究
3
作者 袁仙仙 李静 +4 位作者 王佳 张可欣 杨蕊华 郑薇 李光辉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70-678,共9页
背景妊娠期血脂异常升高可对母儿健康造成不良影响,不仅增加了子痫前期、妊娠期糖尿病(GDM)、高甘油三酯胰腺炎、晚期流产、早产以及巨大儿的发生风险,亦显著增加了母儿产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目的分析妊娠早、中、晚期血脂异常的分布... 背景妊娠期血脂异常升高可对母儿健康造成不良影响,不仅增加了子痫前期、妊娠期糖尿病(GDM)、高甘油三酯胰腺炎、晚期流产、早产以及巨大儿的发生风险,亦显著增加了母儿产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目的分析妊娠早、中、晚期血脂异常的分布特征及其早期血脂水平对妊娠中、晚期血脂异常的预测价值。方法本研究为单中心回顾性研究,纳入2018年1月—2019年6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产科建档产检至分娩的单胎孕妇,收集临床资料及妊娠早、中、晚期血脂数据[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妊娠期血脂参考范围作为血脂异常诊断标准:包括高总胆固醇血症、高甘油三酯血症、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症和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症。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妊娠早期血脂水平与妊娠中、晚期血脂异常的相关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评价妊娠早期血脂水平对妊娠中、晚期血脂异常的预测价值,根据灵敏度和特异度确定最佳截断值。结果研究共纳入单胎孕妇8511名,平均年龄为(31.7±3.9)岁,平均孕前BMI为(21.7±3.2)kg/m^(2),其中孕前低体质量988名(11.6%)、正常体质量5568名(65.4%)、超重1271名(14.9%)、肥胖366名(4.3%),GDM孕妇1415名(16.7%),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DP)孕妇650名(7.6%)。妊娠中、晚期TC、TG、LDL-C水平均高于妊娠早期(P<0.05),妊娠晚期HDL-C水平高于妊娠早期,但低于妊娠中期(P<0.05)。妊娠早期血脂异常患病率为23.4%(1990/8511),妊娠中、晚期血脂异常患病率低于妊娠早期(P<0.05)。孕前超重、肥胖孕妇妊娠早期血脂异常患病率高于孕前正常体质量孕妇,但妊娠晚期血脂异常患病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DM组孕妇妊娠早、中期血脂异常患病率均高于非GDM孕妇,HDP孕妇妊娠早、中、晚期血脂异常患病率高于非HDP孕妇(P<0.05)。排除可能影响血脂的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后,妊娠早期预测妊娠中期血脂异常的最佳截断值分别为TC 4.485 mmol/L(AUC=0.854)、TG 1.325 mmol/L(AUC=0.864)、HDL-C 1.275 mmol/L(AUC=0.908)、LDL-C 2.265 mmol/L(AUC=0.823);妊娠早期预测妊娠晚期血脂异常的最佳截断值分别为TC 4.485 mmol/L(AUC=0.809)、TG 1.145 mmol/L(AUC=0.833)、HDL-C 1.285 mmol/L(AUC=0.851)、LDL-C 2.195 mmol/L(AUC=0.766)。结论妊娠期血脂异常患病率并未增加,不同孕前BMI、GDM与非GDM、HDP与非HDP孕妇之间妊娠期血脂异常患病率具有显著差异,妊娠早期血脂水平有预测妊娠中晚期血脂异常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 孕妇 血脂异常 患病率 妊娠期糖尿病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截断值
下载PDF
妊娠期糖尿病子代近远期健康影响及机制研究进展
4
作者 吴晓婧 罗琼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14,共6页
传统意义上的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指的是在妊娠期间发病或首次识别的葡萄糖耐量异常,是目前最常见的妊娠期合并症之一。筛查人群、具体筛查和诊断标准不同会导致GDM的患病率差异很大。根据国际糖尿病联合会... 传统意义上的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指的是在妊娠期间发病或首次识别的葡萄糖耐量异常,是目前最常见的妊娠期合并症之一。筛查人群、具体筛查和诊断标准不同会导致GDM的患病率差异很大。根据国际糖尿病联合会(IDF)第9版糖尿病地图集,GDM在全球的发病率大约为14%,北美洲大约为7.1%,欧洲大约为7.8%,非洲发病率约为14.2%,而在东南亚高达20.8%[1]。但无论是哪种诊断标准或检测人群,GDM的患病率在国际上都呈现持续上升趋势。由于筛查和诊断测试在世界范围内并不统一,不仅可能导致诊断不足,更可能导致管理欠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期糖尿病 葡萄糖耐量异常 诊断标准 妊娠期合并症 检测人群 GESTATIONAL 诊断测试 近远期
下载PDF
综合营养管理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及妊娠结局的影响
5
作者 王瑞 柒铭铭 +5 位作者 杨微涛 黄健 肖锦艳 李一春 王永红 刘燕萍 《基础医学与临床》 CAS 2024年第4期434-439,共6页
目的 探讨综合营养管理对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糖脂代谢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纳入了2021年5月~2021年7月共121名在全国6个分中心医院产科建档的妊娠24~28周的GDM孕妇,随机分为干预组(n=74)和对照组(n=47)。干预组接受综合营... 目的 探讨综合营养管理对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糖脂代谢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纳入了2021年5月~2021年7月共121名在全国6个分中心医院产科建档的妊娠24~28周的GDM孕妇,随机分为干预组(n=74)和对照组(n=47)。干预组接受综合营养管理,包括至少6次门诊干预、个体化营养管理及妊娠期糖尿病半日规范化门诊宣教,并持续使用动态血糖监测仪和指血血糖监测仪监测血糖,每4周进行糖化白蛋白和尿常规检测,记录体质量、体成分、饮食运动实施、胎儿发育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对照组接受常规营养指导。比较两组孕37周的血糖相关指标、分娩前的体质量增加和部分脂类代谢指标、妊娠结局以及产后42 d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结果的差异。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孕妇的产前空腹血糖(P=0.006)、餐后2 h静脉血浆葡萄糖(P=0.009)、血酮(P=0.044)水平显著降低。两组间体质量增加值与体质量达标率没有显著性差异。干预组孕妇的产后2h OGTT试验结果小于对照组(P=0.0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子痫前期的发生率和产后出血量低于对照组,但两组之间没有统计学差异。对于新生儿来说,干预组的巨大儿(P=0.042)、剖宫产(P=0.048)的发生率略低于对照组,结果有统计学差异。其他不良妊娠结局在两组之间没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强化综合营养管理能够更好地控制孕妇血糖水平,改善GDM妇女的孕产妇和新生儿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期糖尿病 综合营养管理 妊娠结局
下载PDF
妊娠期宫颈癌21例临床分析
6
作者 刘静 杨丽珺 +2 位作者 李玉宏 王玉东 王建东 《中国医刊》 CAS 2024年第3期314-318,共5页
目的通过分析妊娠期宫颈癌的临床特点及预后,为妊娠期宫颈癌的筛查、管理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3年1月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及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的21例妊娠期宫颈癌患者... 目的通过分析妊娠期宫颈癌的临床特点及预后,为妊娠期宫颈癌的筛查、管理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3年1月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及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的21例妊娠期宫颈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临床表现、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治疗方法及妊娠结局。结果妊娠期宫颈癌患者共21例,有7例患者在妊娠期反复阴道出血,就诊后发现宫颈肿物,或为菜花状,或为质硬肿物,表面毛糙,经阴道镜活检病理检查提示宫颈癌,其余14例均无特异性临床表现。妊娠结局包括流产7例,早产9例,足月产5例。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提示宫颈腺癌2例,宫颈腺鳞癌4例,子宫内膜样腺癌1例,宫颈鳞癌14例。8例宫颈癌Ⅰa1期患者中,1例产后手术治疗,1例孕16周手术治疗后妊娠至足月,5例流产后手术治疗,1例剖宫产后手术治疗。1例宫颈癌Ⅰa2期患者产后手术治疗,1例宫颈癌Ⅰb1期患者孕9周手术治疗,1例宫颈癌Ⅰb2期患者孕8周手术治疗,1例宫颈癌Ⅰb3期患者孕34周剖宫产后手术治疗,1例宫颈癌Ⅱa1期患者产后手术联合放化疗治疗。3例宫颈癌Ⅱa2期患者中,1例孕期TC方案(紫杉醇+卡铂)化疗5次,剖宫产后手术治疗联合术后补充放疗;1例延迟孕周期待至剖宫产,剖宫产后手术治疗联合术后补充放疗;1例孕20周开始给予TC方案化疗两次,剖宫产后手术治疗。5例宫颈癌Ⅱb期患者中,均剖宫产后予以放化疗和/或手术治疗。随访至2023年1月,除流产3例及失访2例外,其余母婴状况均良好。结论在妊娠期应及时完善宫颈癌筛查,早期筛查、早期诊断及个体化治疗可延长妊娠期宫颈癌患者的孕周,减少母婴并发症,提升母婴存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妊娠期 诊疗 妊娠结局
下载PDF
个性化营养干预联合快速康复对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剖宫产术后恢复、并发症和糖代谢的影响
7
作者 苏丽珍 朱建英 +3 位作者 王碧云 陈锦秀 骆志慧 刘惠霞 《川北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3期419-423,共5页
目的:探讨个性化营养干预联合快速康复(FTS)对妊娠期糖尿病(GDM)孕妇剖宫产术后恢复、并发症和糖代谢的影响。方法:根据护理方式不同将120例GDM剖宫产孕妇分为A组、B组、C组,每组各40例。A组给予饮食教育和常规护理;B组给予饮食教育及FT... 目的:探讨个性化营养干预联合快速康复(FTS)对妊娠期糖尿病(GDM)孕妇剖宫产术后恢复、并发症和糖代谢的影响。方法:根据护理方式不同将120例GDM剖宫产孕妇分为A组、B组、C组,每组各40例。A组给予饮食教育和常规护理;B组给予饮食教育及FTS护理;C组给予个性化营养干预及FTS护理,各组均从入院干预至出院。比较各组术后恢复指标(泌乳始动时间、首次排气时间、首次下床时间、血性恶露持续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切口愈合情况)及糖代谢指标[入组时、术后1 d及术后3 d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hPG),产后42 d的75 g糖耐量试验(OGTT)],记录各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出院时护理满意度。结果:各组泌乳始动时间、首次排气时间、首次下床时间、血性恶露持续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比较:C组<B组<A组(P<0.05)。术后1 d及术后3d,各组FBG及2hPG比较:C组<B组<A组(P<0.05)。产后42d,各组 0GTT比较:C组<B组<A组(P<0.05)。C 组总并发症发生率低于A组(P<0.05),A组与B组、B组与 C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护理满意度高于A组和B组(97.50%vs.80.00%;97.50%vs.87.50%,P<0.05)。结论:个性化营养干预联合FTS能缩短GDM剖宫产术恢复时间,利于患者产后血糖稳定,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期糖尿病 剖宫产 个性化营养干预 快速康复 糖代谢 产后恢复
下载PDF
枸杞多糖调节Nrf2/HO-1/GPX4铁死亡途径对妊娠期糖尿病大鼠胰岛素抵抗的改善作用
8
作者 张翠翠 谢玲 孙文萍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26-630,共5页
目的 探讨枸杞多糖调节Nrf2/HO-1/GPX4铁死亡途径对妊娠期糖尿病(GDM)大鼠胰岛素抵抗的改善作用。方法 将SD成年大鼠雌雄合笼得到孕鼠,建立GDM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枸杞多糖低、中、高剂量组,ferrostatin-1组,每组8只,另设对照组,腹腔... 目的 探讨枸杞多糖调节Nrf2/HO-1/GPX4铁死亡途径对妊娠期糖尿病(GDM)大鼠胰岛素抵抗的改善作用。方法 将SD成年大鼠雌雄合笼得到孕鼠,建立GDM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枸杞多糖低、中、高剂量组,ferrostatin-1组,每组8只,另设对照组,腹腔注射等剂量柠檬酸缓冲液。末次给药24 h后,检测大鼠FBG、FINS、IRI水平。再次复制GDM模型32只,随机分为模型组、枸杞多糖组、ML385组、枸杞多糖+ML385组,另设对照组。药物分组干预后,检测大鼠FBG、FINS、IRI、TG、TC水平,妊娠第19天检测母体及胎鼠体质量以及血清IL-18、IL-6、SOD、MDA水平,子宫内膜组织ACSL4、PTGS2、Nrf2/HO-1/GPX4通路蛋白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FBG、FINS、IRI,母体及胎鼠体质量,血清TG、TC、IL-18、IL-6、MDA水平,子宫内膜组织ACSL4、PTGS2蛋白表达升高(P<0.05),血清SOD水平、子宫内膜组织Nrf2、HO-1、GPX4蛋白表达降低(P<0.05);与枸杞多糖+ML385组比较,枸杞多糖组大鼠FBG、FINS、IRI,母体及胎鼠体质量,血清TG、TC、IL-18、IL-6、MDA水平,子宫内膜组织ACSL4、PTGS2蛋白表达降低(P<0.05),血清SOD、子宫内膜组织Nrf2、HO-1、GPX4蛋白表达升高(P<0.05)。结论 枸杞多糖可通过促进Nrf2/HO-1/GPX4信号传导,抑制铁死亡途径,降低GDM大鼠血糖血脂水平,减弱其胰岛素抵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枸杞多糖 妊娠期糖尿病 胰岛素抵抗 Nrf2/HO-1/GPX4 铁死亡途径
下载PDF
微小RNA-15a表达与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胎儿心脏畸形的关系分析
9
作者 王彦 周淑 +2 位作者 于萍 余建 张瑞琪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4年第4期86-91,共6页
目的探讨微小RNA-15a(miR-15a)表达与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胎儿心脏畸形的关系。方法选取891例GDM患者作为疾病组,同时选取健康孕妇891例作为健康组,检测并比较2组母体血清miR-15a表达。根据疾病组是否发生胎儿心脏畸形将其分为畸形组... 目的探讨微小RNA-15a(miR-15a)表达与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胎儿心脏畸形的关系。方法选取891例GDM患者作为疾病组,同时选取健康孕妇891例作为健康组,检测并比较2组母体血清miR-15a表达。根据疾病组是否发生胎儿心脏畸形将其分为畸形组和非畸形组,比较2组血清miR-15a表达及一般资料。另根据确诊孕周将疾病组患者分为A组和B组,根据空腹血糖升高程度将血糖控制不良患者分为C组和D组。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GDM患者胎儿心脏畸形影响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miR-15a表达对GDM患者胎儿心脏畸形的预测价值。结果疾病组血清miR-15a表达高于健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GDM患者中胎儿心脏畸形发生率为2.87%(24/835)。畸形组血清miR-15a表达、年龄、孕前体质量指数和不良孕产史、血糖控制不良占比高于非畸形组,妊娠早期规律服用叶酸占比低于非畸形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的血清miR-15a表达、胎儿心脏畸形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组血清miR-15a表达、胎儿心脏畸形发生率高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miR-15a表达(OR=16.651,95%CI:6.252~44.344)、年龄(OR=1.078,95%CI:1.006~1.156)、血糖控制不佳(OR=3.404,95%CI:1.852~5.137)是GDM患者胎儿心脏畸形的影响因素(P<0.05)。血清miR-15a表达预测GDM患者胎儿心脏畸形的最佳临界值、灵敏度、特异度、曲线下面积分别为2.34、87.50%、73.24%、0.827(95%CI:0.799~0.852)。结论在GDM患者中,血清miR-15a表达异常升高,其是预测GDM患者胎儿心脏畸形的有效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期糖尿病 微小RNA-15a 胎儿心脏畸形 血糖控制
下载PDF
妊娠期合并症对子代围产期结局的影响
10
作者 冯海芹 刘彩茹 +2 位作者 张维一 马津津 杨丽萍 《河北医药》 CAS 2024年第2期267-269,共3页
目的探讨妊娠期合并症对子代围产期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2022年收治入院的妊娠期合并症患者140例纳入疾病组,另选取同期入院体检的妊娠期女性140例纳入参照组。比较2组孕妇子代的一般情况、围产期结局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疾病组140... 目的探讨妊娠期合并症对子代围产期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2022年收治入院的妊娠期合并症患者140例纳入疾病组,另选取同期入院体检的妊娠期女性140例纳入参照组。比较2组孕妇子代的一般情况、围产期结局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疾病组140例妊娠期合并症患者中高血压的发生率最高与参照组比较,疾病组子代出生体重及新生儿Apgar评分均明显更低,住院天数、NICU入住率及死亡率均明显更高(P<0.05);与参照组比较,疾病组子代巨大儿、低体重儿、新生儿窒息、早产儿、新生儿畸形、死胎、新生儿死亡等围产期不良结局发生率均明显更高(P<0.05);与参照组比较,疾病组新生儿黄疸、脑膜炎、肺炎、颅内出血、低血糖、败血症等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更高(P<0.05)。结论妊娠期合并症对胎儿的危害较大,可增加子代围产期不良结局及并发症发生风险,临床针对此类孕妇应密切监测孕妇各项指标变化,加强围生期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期合并症 子代 围产期结局
下载PDF
妊娠期妇女抑郁情绪影响因素及其与人格特征的相关性
11
作者 杜德奇 张晓丹 郭莹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83-89,共7页
目的探讨妊娠期妇女抑郁情绪影响因素,分析抑郁情绪与人格特征的相关性。方法应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中国版(EPQ-RSC)、妊娠压力量表(PPS)对246名妊娠期妇女进行调查,采取Pearson相关分... 目的探讨妊娠期妇女抑郁情绪影响因素,分析抑郁情绪与人格特征的相关性。方法应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中国版(EPQ-RSC)、妊娠压力量表(PPS)对246名妊娠期妇女进行调查,采取Pearson相关分析评估抑郁情绪与人格特征和妊娠压力的相关性,采取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妊娠期妇女抑郁情绪的影响因素。结果完成调查的242名妊娠期妇女中,共有36名孕妇EPDS评分≥13分(抑郁情绪组),206名孕妇EPDS评分<13分(正常组),抑郁情绪检出率为14.88%。抑郁情绪组妊娠期妇女精神质、神经质人格评分,PPS总分及各维度压力源评分均高于正常组,外倾性人格评分低于正常组(P<0.01)。妊娠期妇女抑郁情绪与精神质、神经质人格评分,PPS总分及各维度压力源评分均呈显著正相关,与外倾性人格评分呈显著负相关(P<0.01)。外倾性、精神质、神经质人格评分,PPS总分及文化程度、家庭人均月收入、妊娠意愿、睡眠情况、夫妻关系均是妊娠期妇女抑郁情绪的影响因素(P<0.05或0.01)。结论妊娠期妇女易产生抑郁情绪,且与人格特征、妊娠压力密切相关,医护人员应重视妊娠期妇女抑郁情绪相关影响因素评估,制定科学干预措施,改善抑郁情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期妇女 抑郁情绪 人格特征 妊娠压力 相关性 影响因素
下载PDF
HBV感染孕妇早期胆汁酸谱检测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诊断中的应用
12
作者 许宏辉 付旭峰 +4 位作者 印永祥 赵军 贾笑天 孙敏雅 张岩 《肝脏》 2024年第3期327-331,369,共6页
目的探讨HBV感染孕妇早期胆汁酸谱检测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2年12月无锡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86例HBV感染孕妇,根据ICP诊断标准将其分为单纯HBV组(124例)和HBV并发ICP组(62例),收... 目的探讨HBV感染孕妇早期胆汁酸谱检测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2年12月无锡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86例HBV感染孕妇,根据ICP诊断标准将其分为单纯HBV组(124例)和HBV并发ICP组(62例),收集两组孕妇一般资料及妊娠早期围保肝生化指标和胆汁酸谱检测结果,采用单因素分析、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HBV感染孕妇并发ICP的主要影响因素,ROC曲线分析预测诊断效能。结果与HBV组比,HBV并发ICP组AST[(46.60±38.98)U/L比(30.97±31.49)U/L,P=0.004]、ALT[(50.80±36.81)U/L比(40.32±29.45)U/L,P=0.037]、DBil[(6.07±2.34)μmol/L比(4.73±1.83)μmol/L,P<0.001]、TBA[(16.98±2.48)μmol/L比(6.01±2.34)μmol/L,P=0.010]明显升高,CA[(0.59±0.49)μmol/L比(0.40±0.34)μmol/L,P=0.007]、GCA[(2.41±1.04)μmol/L比(1.52±0.70)μmol/L,P<0.001]、GDCA[(0.92±0.35)μmol/L比(0.67±0.37)μmol/L,P<0.001]、GCDCA[(2.14±0.89)μmol/L比(1.67±0.56)μmol/L,P<0.001]也升高,且AST、DBil、GCA、GDCA、GCDCA为HBV并发ICP的主要危险因素(P<0.05);AST、DBil、GCA对HBV并发ICP诊断价值较高(分别AUC 0.747、0.725、0.761);GCDCA、GDCA的诊断价值一般(AUC 0.667、0.688)。结论胆汁酸谱GCA、GCDCA、GDCA亚型升高及AST、DBil升高均是HBV感染孕妇并发ICP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且GCA的预测诊断价值最高,临床应结合肝功能指标综合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胆汁酸谱检测 胆汁酸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 诊断
下载PDF
超声测量胎儿静脉导管血流动力学参数联合血清胎盘生长因子预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妊娠结局的价值
13
作者 胡媛 韩明妍 +2 位作者 杜薇 王洪 王鑫楠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4期1-7,共7页
目的探讨超声测量胎儿静脉导管血流动力学参数联合血清胎盘生长因子(PLGF)预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DP)患者妊娠结局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4月—2023年4月在承德市中心医院产检诊断为HDP的8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作为研究组。另... 目的探讨超声测量胎儿静脉导管血流动力学参数联合血清胎盘生长因子(PLGF)预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DP)患者妊娠结局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4月—2023年4月在承德市中心医院产检诊断为HDP的8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作为研究组。另取同期该院健康产检孕妇10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胎儿静脉导管血流动力学参数[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血流速度峰谷比(S/D)、静脉导管分流率]、血清PLGF水平及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根据HDP患者妊娠结局分为不良结局组(18例)、结局良好组(62例)。比较两组基线资料、胎儿静脉导管血流动力学参数、PLGF水平,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胎儿静脉导管血流动力学参数及血清PLGF水平预测HDP患者不良妊娠结局的价值,采用多因素逐步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HDP患者不良妊娠结局的危险因素。结果研究组胎儿静脉导管血流动力学参数(PI、RI、S/D、静脉导管分流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PLGF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不良结局组年龄≥35岁占比、孕前BMI、PI、RI、S/D、静脉导管分流率均高于良好结局组(P<0.05),血清PLGF水平低于良好结局组(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胎儿静脉导管血流动力学参数及血清PLGF水平均可用于预测HDP患者不良妊娠结局。孕前BMI、PI、RI、S/D、静脉导管分流率、血清PLGF水平及其联合预测HDP患者不良妊娠结局的敏感性分别为77.8%(95%CI:0.713,0.854)、83.3%(95%CI:0.682,0.951)、83.3%(95%CI:0.813,0.927)、94.4%(95%CI:0.847,0.952)、94.4%(95%CI:0.907,0.983)、72.2%(95%CI:0.682,0.841)、94.4%(95%CI:0.921,0.965),特异性分别为85.5%(95%CI:0.690,0.873)、54.8%(95%CI:0.522,0.764)、91.2%(95%CI:0.871,0.925)、75.8%(95%CI:0.723,0.862)、91.8%(95%CI:0.857,0.931)、93.6%(95%CI:0.748,0.964)、95.2%(95%CI:0.917,0.980)。多因素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1.357(95%CI:1.033,1.783)]、孕前BMI[OR=1.536(95%CI:1.118,2.110)]、PI[OR=1.797(95%CI:1.122,2.878)]、RI[OR=1.751(95%CI:1.121,2.735)]、S/D[OR=1.886(95%CI:1.075,3.309)]、静脉导管分流率[OR=1.967(95%CI:1.142,3.388)]、PLGF[OR=2.132(95%CI:1.176,3.865)]均为HDP患者不良妊娠结局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胎儿静脉导管血流动力学参数异常高表达、血清PLGF水平下降均与HDP发生、发展关系密切,以上指标可有效预测妊娠结局,且联合检测价值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超声 胎儿静脉导管血流动力学参数 胎盘生长因子 妊娠结局
下载PDF
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与妊娠期子宫破裂的研究进展
14
作者 张颖(综述) 段华(审校)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87-290,共4页
子宫肌瘤是育龄期女性常见多发疾病,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是目前临床最常用的治疗方法。子宫肌瘤剔除术后妊娠期子宫破裂(uterine rupture during pregnancy,URDP)是最严重的远期并发症,可能会造成灾难性的后果,必须引起临床医生的足够... 子宫肌瘤是育龄期女性常见多发疾病,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是目前临床最常用的治疗方法。子宫肌瘤剔除术后妊娠期子宫破裂(uterine rupture during pregnancy,URDP)是最严重的远期并发症,可能会造成灾难性的后果,必须引起临床医生的足够重视。本文对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后URDP的预后因素进行文献总结,为妇科医生手术提供临床依据,提高手术技巧,将URDP的风险降到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肌瘤剔除术 妊娠期子宫破裂 妇科医生 文献总结 育龄期女性 临床医生 远期并发症 RUPTURE
下载PDF
妊娠期糖尿病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孕妇脂代谢、凝血功能指标的变化分析
15
作者 段蓓 王敏 郑福利 《贵州医药》 2024年第1期65-67,共3页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合并甲状功能减退孕妇凝血功能、脂代谢指标变化情况。方法将103例妊娠期糖尿病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孕妇依照TSH、FT4水平分为妊娠期糖尿病并发亚临床甲减组(A组,n=57)和妊娠期糖尿病并发甲减组(B组,n=46)。同期另选...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合并甲状功能减退孕妇凝血功能、脂代谢指标变化情况。方法将103例妊娠期糖尿病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孕妇依照TSH、FT4水平分为妊娠期糖尿病并发亚临床甲减组(A组,n=57)和妊娠期糖尿病并发甲减组(B组,n=46)。同期另选取55例妊娠期糖尿病孕妇作为对照组。观察分析三组的凝血指标、脂代谢情况。结果A组、B组的APTT、FIB指标高于对照组,ATⅢ指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的TC、TG指标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期糖尿病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孕妇多伴凝血功能紊乱、脂代谢紊乱情况,易使产后出血发生率提高,应加强对产妇各指标情况的观察,并及早进行干预处理,使妊娠不良结局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功能减退 妊娠期糖尿病 孕妇 凝血功能 脂代谢
下载PDF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血清Fibulin-3、IL-10水平变化及意义
16
作者 刘伟玲 周林森 王娟 《山东医药》 CAS 2024年第10期56-59,共4页
目的 探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DP)患者血清纤蛋白-3(Fibulin-3)、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变化及意义。方法 选取HDP患者125例为HDP组,根据病情程度分为妊娠期高血压(GH)组54例、子痫前期(PE)组40例、重度子痫前期(SPE)组31例,根据妊娠... 目的 探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DP)患者血清纤蛋白-3(Fibulin-3)、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变化及意义。方法 选取HDP患者125例为HDP组,根据病情程度分为妊娠期高血压(GH)组54例、子痫前期(PE)组40例、重度子痫前期(SPE)组31例,根据妊娠结局将HDP患者分为结局不良亚组35例和结局良好亚组90例,另选取常规产检的62名健康孕妇为对照组。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Fibulin-3、IL-10水平。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HDP患者不良妊娠结局的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Fibulin-3、IL-10水平对HDP患者不良妊娠结局的预测价值。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HDP组血清Fibulin-3、IL-10水平降低(P均<0.05)。GH组、PE组、SPE组血清Fibulin-3、IL-10水平依次降低(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PE、SPE水平降低为HDP患者不良妊娠结局的独立危险因素,血清Fibulin-3、IL-10升高为独立保护因素(P均<0.05)。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Fibulin-3、IL-10水平联合预测HDP患者不良妊娠结局的曲线下面积为0.909,大于血清Fibulin-3、IL-10水平单独预测的0.813、0.809(P均<0.05)。结论 HDP患者血清Fibulin-3、IL-10水平降低,与病情加重和妊娠结局不良有关,血清Fibulin-3、IL-10联合检测对HDP患者不良妊娠结局的预测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纤蛋白-3 白细胞介素-10 病情程度 不良妊娠结局
下载PDF
妊娠期心脏疾病患者伴心力衰竭的多因素模型构建及妊娠结局分析
17
作者 张雅 刘晓红 王影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111-116,共6页
目的:构建妊娠期心脏疾病患者伴心力衰竭的多因素模型,并分析合并心力衰竭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收集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陕西省人民医院产科收治的148例妊娠期心脏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访至孕妇分娩,统计心力衰竭发生状况,将其分... 目的:构建妊娠期心脏疾病患者伴心力衰竭的多因素模型,并分析合并心力衰竭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收集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陕西省人民医院产科收治的148例妊娠期心脏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访至孕妇分娩,统计心力衰竭发生状况,将其分为伴心力衰竭组(56例)与单纯心脏疾病组(92例)。对比两组临床资料,构建妊娠期心脏疾病患者伴心力衰竭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探讨妊娠期心脏疾病患者发生心力衰竭的影响因素,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验证上述因素对患者发生心力衰竭的影响。结果:伴心力衰竭组妊娠期高血压、贫血、低蛋白血症、肺动脉高压发生率高于单纯心脏疾病组,脑钠肽(BNP)水平高于单纯心脏疾病组(P<0.05);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显示,妊娠期高血压、贫血、低蛋白血症、肺动脉高压、高BNP水平是妊娠期心脏疾病患者发生心力衰竭的危险因素(OR=72.644、4.871、43.693、30.391、1.024,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AUC=0.934,模型可靠、稳定。伴心力衰竭组剖宫产率、产后出血率高于单纯心脏疾病组,新生儿Apgar评分低于单纯心脏疾病组(P<0.05)。结论:妊娠期心脏疾病患者心力衰竭的发生可能与妊娠期高血压、贫血、低蛋白血症、肺动脉高压、高BNP水平有关,建立的logistic回归模型可预测妊娠期心脏疾病患者发生心力衰竭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期心脏疾病 心力衰竭 多因素模型构建 妊娠结局
下载PDF
孕晚期妊娠期高血压患者血清串珠素、神经纤毛蛋白-1水平与病情、围生结局的关系
18
作者 张金玲 郭利红 王小洁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4期495-499,共5页
目的 探讨孕晚期妊娠期高血压患者血清串珠素(perlecan)、神经纤毛蛋白-1(NRP-1)水平与病情、围生结局的关系。方法 将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该院收治的103例孕晚期妊娠期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将其分为单纯高血压组4... 目的 探讨孕晚期妊娠期高血压患者血清串珠素(perlecan)、神经纤毛蛋白-1(NRP-1)水平与病情、围生结局的关系。方法 将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该院收治的103例孕晚期妊娠期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将其分为单纯高血压组46例、轻度子痫组35例、重度子痫组22例。记录患者的围生结局情况,分为结局良好组72例和结局不良组31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血清perlecan、NRP-1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性(ROC)曲线分析探讨血清perlecan、NRP-1对孕晚期妊娠期高血压患者围生结局的预测价值,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孕晚期妊娠期高血压患者围生结局的影响因素。结果 轻度子痫组、重度子痫组血清perlecan、NRP-1水平低于单纯高血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子痫组血清perlecan、NRP-1水平低于轻度子痫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局良好组血清perlecan、NRP-1水平高于结局不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perlecan、NRP-1两项指标联合预测孕晚期妊娠期高血压患者围生结局的临床效能优于单项指标预测。结局不良组年龄≥35岁占比、孕前体重指数(BMI)≥24 kg/m2占比、有流产史占比、收缩压、舒张压、24 h尿蛋白高于结局良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孕前BMI≥24 kg/m2、有流产史、收缩压高、perlecan≤8.63 nmol/L、NRP-1≤4.37 ng/mL是孕晚期妊娠期高血压患者不良围生结局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血清perlecan、NRP-1水平降低与孕晚期妊娠期高血压患者的病情加重及不良围生结局有关,两项指标可作为预测患者围生结局的生物学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期高血压 孕晚期 串珠素 神经纤毛蛋白-1 围生结局
下载PDF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的麻醉
19
作者 张青林 徐铭军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24年第3期275-279,共5页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ypertesive disorders of pregacy,HDP)是妊娠与血压升高并存的一组疾病,发生率5%~10%[1-2],是孕妇和围产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3],严重影响母婴健康[4]。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麻醉管理有其特点,本文将此领域进展阐述...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ypertesive disorders of pregacy,HDP)是妊娠与血压升高并存的一组疾病,发生率5%~10%[1-2],是孕妇和围产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3],严重影响母婴健康[4]。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麻醉管理有其特点,本文将此领域进展阐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子痫 麻醉 分娩镇痛
下载PDF
母体微量元素状态与妊娠期糖尿病的关系
20
作者 葛静 贾晓宙 +1 位作者 段思琪 匡敏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4年第1期54-59,共6页
目的探讨6种微量元素(Zn、Ca、Fe、Cu、Mg和Se)的血浆水平对妊娠期糖尿病(GDM)的发生风险和血糖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0月至2021年10月在湖南省妇幼保健院接受第一次产前检查的122例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包括61名GDM孕妇(GDM组)和61... 目的探讨6种微量元素(Zn、Ca、Fe、Cu、Mg和Se)的血浆水平对妊娠期糖尿病(GDM)的发生风险和血糖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0月至2021年10月在湖南省妇幼保健院接受第一次产前检查的122例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包括61名GDM孕妇(GDM组)和61名健康孕妇(对照组)。2组均于第一次产前检查中采集血样,测定血浆内Zn、Ca、Fe、Cu、Mg和Se的浓度。通过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血浆微量元素浓度与GDM风险之间的关联,以及血糖水平与微量元素浓度之间的相关性。结果GDM组的Fe和Cu血浆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而Zn、Ca和Se的血浆浓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血浆中Fe(OR=4.56,95%CI:2.68,7.79)和Cu高水平(OR=2.48,95%CI:1.48,4.16)与高GDM风险相关;血浆中Zn(OR=0.29,95%CI:0.17,0.49)和Ca(OR=0.50,95%CI:0.30,0.83)高水平与低GDM风险相关。调整主要混杂因素后多因素分析显示,血浆Zn水平与1 h-负荷血糖(PBG)(β=-0.16;95%CI:-0.11,-0.04)和2 h-PBG(β=-0.16;95%CI:-0.10,-0.04)血糖水平呈负相关;血浆Ca水平和空腹血糖水平呈负相关(调整后β=-0.11,95%CI:-0.23,-0.04),但相关性较弱。血浆Fe水平与1 h-PBG(调整后β=0.13,95%CI:0.04,0.17)和2 h-PBG水平(调整后β=0.09,95%CI:0.01,0.12)均呈正相关。结论孕妇血浆中Zn、Ca、Fe和Cu水平与妊娠早期GDM的风险显著相关,且Fe和Cu水平升高与血糖水平升高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 微量元素 妊娠期糖尿病 血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