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851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姜黄素及其纳米制剂治疗关节炎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王楠 赵明宇 +5 位作者 楚天云 樊巧 刘晓莹 张家豪 寇赵淅 张向东 《中国医药导刊》 2024年第2期155-159,共5页
关节炎是发生于关节及关节周围组织的慢性炎症性疾病,为一种常见病,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目前关节炎的治疗主要通过药物、物理、手术等手段缓解患者症状,改善患者的关节功能。治疗关节炎的药物主要为非甾体抗炎药,但此类药物有一定的... 关节炎是发生于关节及关节周围组织的慢性炎症性疾病,为一种常见病,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目前关节炎的治疗主要通过药物、物理、手术等手段缓解患者症状,改善患者的关节功能。治疗关节炎的药物主要为非甾体抗炎药,但此类药物有一定的不良反应,影响长期使用。姜黄素具有降血脂、抗炎、抗氧化、镇痛、抗肿瘤等作用,大量药理研究表明,姜黄素在治疗关节炎方面具有极大潜力。但姜黄素存在水溶性差、稳定性差、生物利用度低等缺点,严重限制了其治疗关节炎的疗效和临床应用。研究表明,纳米制剂可有效解决以上问题,大大提高姜黄素的疗效。本研究从姜黄素治疗关节炎的作用机制、姜黄素生物利用度、姜黄素纳米制剂治疗关节炎等方面,对姜黄素、姜黄素纳米制剂治疗关节炎的最新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姜黄素及其纳米制剂治疗关节炎,以及其他中药材的进一步开发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黄素 姜黄素制剂 纳米制剂 关节炎
下载PDF
姜黄素调控转录因子FOXP3影响HIV-1感染辅助受体CCR5的作用机制研究
2
作者 冯龙 李青雅 +5 位作者 李寒冰 王白燕 曹珊 郑文锦 耿宇轩 李青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72-779,共8页
目的:探讨姜黄素通过调控转录因子FOXP3影响HIV-1感染辅助受体CCR5的作用机制。方法: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预测并分析转录因子FOXP3与CCR5启动子的结合位点;采用AutoDock 4.2软件对姜黄素与FOXP3进行柔性对接;MTT法检测姜黄素对Jurkat细... 目的:探讨姜黄素通过调控转录因子FOXP3影响HIV-1感染辅助受体CCR5的作用机制。方法: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预测并分析转录因子FOXP3与CCR5启动子的结合位点;采用AutoDock 4.2软件对姜黄素与FOXP3进行柔性对接;MTT法检测姜黄素对Jurkat细胞活性的影响;q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不同浓度姜黄素作用于Jurkat细胞后CCR5和FOXP3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构建pcDNA3.1-FOXP3真核表达载体;结合转录因子预测结果,运用Overlap PCR法扩增突变型CCR5基因片段,构建突变型CCR5启动子报告载体pFireRluc-Mt-CCR5;利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技术验证转录因子FOXP3与CCR5的启动子结合位点。结果:JASPAR转录因子预测结果显示,CCR5启动子区与转录因子FOXP3存在结合位点;分子对接结果显示,姜黄素能够与FOXP3的酶活区域结合;MTT结果显示,姜黄素作用24 h后对Jurkat细胞活性产生抑制作用,IC50为34.48μmol/L;qRT-PCR和Western bot结果显示,不同浓度姜黄素作用于Jurkat细胞后,CCR5和FOXP3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降低,且存在剂量依赖性;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技术证实FOXP3能够与CCR5启动子结合,且转录因子FOXP3可调控CCR5启动子活性;过表达FOXP3后,姜黄素对CCR5的作用结果显示:当姜黄素浓度为60μmol/L时,作用于共转染pcDNA3.1-FOXP3和pFireRluc-Wt-CCR5的HEK293T细胞CCR5启动子荧光素酶活性相对值明显高于pFireRluc-Wt-CCR5+curcumin-60组(P<0.01)。结论:FOXP3能够调控CCR5启动子活性,其作用机制可能是姜黄素通过作用于FOXP3与CCR5启动子结合位点影响CCR5启动子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黄素 FOXP3 CCR5 HIV-1 调控
下载PDF
四氢姜黄素脂质制剂处方优化
3
作者 朱宁 凌海燕 +2 位作者 杨安东 赵军宁 李小芳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25-231,共7页
目的优化四氢姜黄素脂质制剂处方。方法考察四氢姜黄素在不同类型脂质处方中的溶解度和溶出度,以确定适宜的处方类型,采用D-最优混料设计考察不同处方在简化体外消化试验中四氢姜黄素时间-浓度曲线的曲线下面积(AUC),探索不同载药量对... 目的优化四氢姜黄素脂质制剂处方。方法考察四氢姜黄素在不同类型脂质处方中的溶解度和溶出度,以确定适宜的处方类型,采用D-最优混料设计考察不同处方在简化体外消化试验中四氢姜黄素时间-浓度曲线的曲线下面积(AUC),探索不同载药量对脂解条件下制剂体外性能的影响。结果最佳条件为蓖麻油7.6%,吐温8080%,Transcutol HP 12.4%,载药处方具有体外消化试验中最大的释放曲线AUC。最佳载药量为60%饱和载药量,即213 mg/g。结论该方法稳定可靠,预测性好,可用于四氢姜黄素脂质制剂处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氢姜黄素 脂质制剂 处方 D-最优混料设计
下载PDF
姜黄素对糖尿病并发抑郁症模型大鼠的改善作用及机制
4
作者 张洪艳 张玉平 +4 位作者 张燕娇 郑静静 卞睿 李文慧 任卫东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942-947,共6页
目的基于环磷酸腺苷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信号通路,研究姜黄素对糖尿病并发抑郁症模型大鼠的改善作用及潜在机制。方法采用高脂高糖饲料喂养+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慢性不可预测性应激致郁的方法构建糖尿病并... 目的基于环磷酸腺苷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信号通路,研究姜黄素对糖尿病并发抑郁症模型大鼠的改善作用及潜在机制。方法采用高脂高糖饲料喂养+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慢性不可预测性应激致郁的方法构建糖尿病并发抑郁症模型大鼠。将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成模型组,阳性对照组(0.18g/kg二甲双胍和1.8mg/kg氟西汀,灌胃),姜黄素低、高剂量组(30、60mg/kg,灌胃)和姜黄素高剂量+CREB抑制剂组[60mg/kg姜黄素(灌胃)+5mg/kgCREB抑制剂666-15(腹腔注射)],每组12只。另选取12只健康大鼠作为正常组。各组大鼠给予相应干预4周后,检测大鼠空腹血糖并对其抑郁症状进行评估;检测大鼠血清中皮质酮(CORT)、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6]水平和海马组织中去甲肾上腺素(NE)、5-羟色胺(5-HT)水平;观察大鼠海马组织病理学变化并检测神经元凋亡情况;检测大鼠海马组织中CREB、BDNFmRNA及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海马组织损伤严重,神经元分散;空腹血糖,强迫游泳不动时间和悬尾不动时间,血清中CORT、TNF-α、IL-1β和IL-6水平,神经元凋亡指数均显著升高或延长(P<0.05);海马组织中NE、5-HT水平,存活神经元数以及CREB、BDNF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或减少(P<0.05)。与模型组相比,阳性对照组和姜黄素各剂量组大鼠海马组织损伤有所减轻,各定量指标均显著改善(P<0.05),且姜黄素高剂量组的改善效果显著优于低剂量组(P<0.05);CREB抑制剂可显著逆转高剂量姜黄素对模型大鼠的改善作用(P<0.05)。结论姜黄素可改善糖尿病并发抑郁症模型大鼠的抑郁症状,减轻神经元损伤和炎症反应,其作用可能与激活CREB/BDNF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黄素 糖尿病 抑郁症 CREB/BDNF信号通路 炎症反应 海马组织 神经元
下载PDF
姜黄素灌胃对脂肪肝大鼠肠黏膜屏障损伤的改善作用及其机制
5
作者 侯洪涛 张建 +4 位作者 裘艳梅 李苹苹 郑吉敏 王玉珍 刘改芳 《山东医药》 CAS 2024年第9期47-51,共5页
目的观察姜黄素灌胃对脂肪肝大鼠肠黏膜屏障损伤的改善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应用高脂饲料喂养SD大鼠建立脂肪肝模型后,分为模型组、姜黄素低剂量组、姜黄素高剂量组,每组10只;普通饲料喂养的SD大鼠10只,记为对照组。各组大鼠喂养... 目的观察姜黄素灌胃对脂肪肝大鼠肠黏膜屏障损伤的改善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应用高脂饲料喂养SD大鼠建立脂肪肝模型后,分为模型组、姜黄素低剂量组、姜黄素高剂量组,每组10只;普通饲料喂养的SD大鼠10只,记为对照组。各组大鼠喂养8周后,姜黄素低剂量组给予200 mg/(kg·d)姜黄素灌胃,姜黄素高剂量组给予400 mg/(kg·d)姜黄素灌胃,对照组和模型组大鼠予以羧甲基纤维素钠灌胃,各组大鼠灌胃8周后处死。取各组大鼠肝脏、小肠组织,HE染色后光镜下观察病理学变化。取大鼠门静脉血,测定门静脉血浆LPS、二胺氧化酶(DAO)及血清ALT、AST。取小肠组织,测定丙二醛(MDA)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小肠组织中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血红素加氧酶-1(HO-1)蛋白。结果对照组大鼠肝细胞结构正常,模型组肝细胞内可见大小不等的脂肪堆积,姜黄素低剂量组、姜黄素高剂量组肝细胞脂肪变减轻;对照组绒毛无充血及水肿,模型组绒毛结构破坏,姜黄素低剂量组、姜黄素高剂量组绒毛缺失减少。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姜黄素低剂量组、姜黄素高剂量组大鼠血浆LPS、DAO及血清AST、ALT水平均升高(P均<0.05),但姜黄素低剂量组、姜黄素高剂量组低于模型组(P均<0.05),且有剂量依赖性(P均<0.05)。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姜黄素低剂量组、姜黄素高剂量组大鼠小肠组织MDA含量均升高(P均<0.05),但姜黄素低剂量组、姜黄素高剂量组低于模型组(P均<0.05),且有剂量依赖性(P均<0.05);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姜黄素低剂量组、姜黄素高剂量组大鼠小肠组织SOD活性均降低(P均<0.05),但姜黄素低剂量组、姜黄素高剂量组高于模型组(P均<0.05),且有剂量依赖性(P均<0.05)。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姜黄素低剂量组、姜黄素高剂量组大鼠小肠组织中Nrf2、HO-1蛋白相对表达量均升高(P均<0.05),且姜黄素低剂量组、姜黄素高剂量组高于模型组(P均<0.05),且有剂量依赖性(P均<0.05)。结论姜黄素灌胃可改善脂肪肝大鼠的肠黏膜屏障损伤,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激活Nrf2/HO-1通路改善肠道氧化应激状态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黄素 脂肪肝 肠黏膜屏障 氧化应激 核因子-E2相关因子2 血红素加氧酶-1
下载PDF
姜黄素联合粪菌移植对DSS诱导的小鼠溃疡性结肠炎的改善作用
6
作者 刘扬 路明 +1 位作者 洪文 黄克林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6-142,共7页
目的:探讨姜黄素联合粪菌移植对葡聚糖硫酸钠(DSS)诱导的小鼠溃疡性结肠炎(UC)的改善作用,并阐明其相关作用机制。方法:50只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姜黄素组、粪菌移植组和联合组,除对照组小鼠自由饮用纯净水外,其余各组小鼠自由... 目的:探讨姜黄素联合粪菌移植对葡聚糖硫酸钠(DSS)诱导的小鼠溃疡性结肠炎(UC)的改善作用,并阐明其相关作用机制。方法:50只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姜黄素组、粪菌移植组和联合组,除对照组小鼠自由饮用纯净水外,其余各组小鼠自由饮用含2%DSS的蒸馏水建立UC模型。姜黄素组小鼠灌胃给予60 mg·kg^(-1)姜黄素溶液0.4 mL,每日1次,连续10 d;粪菌移植组小鼠灌肠粪菌液0.2 mL,每日1次,持续10 d;联合组小鼠给予0.2 mL粪菌液灌肠后,给予60 mg·kg^(-1)姜黄素溶液0.4 mL灌胃。实验结束后,计算各组小鼠疾病活动指数(DAI)和结肠大体形态损伤指数(CDMI),HE染色观察各组小鼠结肠组织病理形态表现,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各组小鼠结肠组织中白细胞介素(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IL-4和IL-10水平,实时荧光定量PCR(RT-q PCR)法和Westernblotting法检测各组小鼠结肠组织中闭合蛋白(occludin)和闭锁小带蛋白1(ZO-1)m RNA及蛋白表达水平。结果:对照组小鼠结肠黏膜上皮结构完整且连续,腺体排列规则,无炎性细胞浸润和溃疡;模型组小鼠结肠黏膜上皮脱失,腺体排列紊乱,杯状细胞减少,黏膜和黏膜下层充血水肿,大量炎性细胞浸润,弥漫分布小溃疡;姜黄素组、粪菌移植组和联合组小鼠结肠黏膜上皮结构相对完整,炎性细胞浸润减少,黏膜和黏膜下层充血水肿减轻。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DAI和CDMI升高(P<0.05),结肠组织中IL-1β和TNF-α水平升高(P<0.05),IL-4和IL-10水平降低(P<0.05),occludin和ZO-1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姜黄素组、粪菌移植组和联合组小鼠DAI和CDMI降低(P<0.05),结肠组织中IL-1β和TNF-α水平降低(P<0.05),IL-4和IL-10水平升高(P<0.05),occludin和ZO-1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与姜黄素组和粪菌移植组比较,联合组小鼠DAI和CDMI降低(P<0.05),结肠组织中IL-1β和TNF-α水平降低(P<0.05),IL-4和IL-10水平升高(P<0.05),occludin和ZO-1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结论:姜黄素联合粪菌移植可改善UC小鼠结肠组织病理损伤,抑制炎症因子分泌,促进肠黏膜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炎症因子 姜黄素 粪菌移植 葡聚糖硫酸钠
下载PDF
姜黄素抑制NF-κB信号通路缓解氧化应激对成骨分化的损害发挥抗骨质疏松作用
7
作者 胥甜甜 田昊春 +3 位作者 杨新民 罗栋华 王长根 漆启华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6-54,共9页
目的 探讨姜黄素抑制氧化应激对成骨分化损害的机制及以剂量依赖的方式发挥抗骨质疏松的作用。方法 采用细胞氧化应激模型,加入不同浓度的姜黄素,测定骨形成指标,并检测参与的潜在信号通路。同时,用姜黄素处理小鼠去卵巢(ovariectomized... 目的 探讨姜黄素抑制氧化应激对成骨分化损害的机制及以剂量依赖的方式发挥抗骨质疏松的作用。方法 采用细胞氧化应激模型,加入不同浓度的姜黄素,测定骨形成指标,并检测参与的潜在信号通路。同时,用姜黄素处理小鼠去卵巢(ovariectomized, OVX)骨质疏松动物模型来证实其抗骨质疏松的作用。结果 体外实验发现,低浓度姜黄素(1~10μmol·L^(-1))促进成骨细胞增殖,提高骨形成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 ALP)活性,逆转氧化应激导致的成骨钙沉积下降,降低了核因子kappa-B配体的受体激动剂(RANKL)和白介素-6 (IL-6)的表达。体内实验结果显示,姜黄素(5 mg·kg^(-1))给药后部分逆转了OVX小鼠血液中丙二醛(malondialdehyde, MDA)和谷胱甘肽(glutathione, GSH)活性的比例、降低高骨代谢、增加骨密度(bone density, BMD)、改善了骨小梁的微结构,但高浓度姜黄素无氧化应激保护作用。结论 姜黄素可以减轻氧化应激的骨形成损害,NF-κB信号通路是主要参与通路,姜黄素可能是预防骨质疏松症的理想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黄素 核转录因子-ΚB 骨质疏松 骨形成 氧化应激 作用机制
下载PDF
多重包埋技术在微囊化姜黄素中的应用
8
作者 周迪 王永奇 +3 位作者 许新德 白亚龙 姚可欣 商景天 《中国食品添加剂》 CAS 2024年第3期188-194,共7页
姜黄素较差的溶解性和对氧化的高度敏感性,使其存在很大的应用局限,为此对多重包埋技术在微囊化姜黄素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通过单因素试验,分析溶剂类别、溶解温度和时间以及油相蠕动泵频率、真空乳化机转速等因素对微囊化姜黄素产品... 姜黄素较差的溶解性和对氧化的高度敏感性,使其存在很大的应用局限,为此对多重包埋技术在微囊化姜黄素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通过单因素试验,分析溶剂类别、溶解温度和时间以及油相蠕动泵频率、真空乳化机转速等因素对微囊化姜黄素产品的影响,确定了姜黄素最佳溶解工艺条件和一次包埋工艺条件;然后通过正交实验分析,针对产品感观质量和稳定性等因素,确定了合理的多重包埋技术微囊化姜黄素10%冷水溶性(Cold Water Solubility,CWS)产品配方。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是以丙酮作溶剂,溶解温度55℃、时间少于45 min,蠕动泵频率20 Hz,真空乳化机转速控制在15000 r/min;产品配方为12%姜黄素、25%聚乙二醇6000、3.5%吐温-60、35%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钠、4.5%dl-α生育酚、20%玉米淀粉。此项技术的应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姜黄素的水溶性、稳定性与生物利用度,拓宽了其应用范围和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黄素 壁材 纳米分散 微胶囊 多重包埋
下载PDF
姜黄素对葡萄膜黑色素瘤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及Wnt/β-catenin通路的抑制作用
9
作者 盛小红 王利明 +1 位作者 赵鑫 辛向阳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9-37,共9页
目的探究姜黄素对葡萄膜黑色素瘤(UM)恶性生物学行为的抑制作用及机制。方法应用含不同浓度(0、20、40和80μmol/L)姜黄素培养液培养M23细胞48 h,于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学改变;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8(CCK-8)法检测细胞存活率;分别采... 目的探究姜黄素对葡萄膜黑色素瘤(UM)恶性生物学行为的抑制作用及机制。方法应用含不同浓度(0、20、40和80μmol/L)姜黄素培养液培养M23细胞48 h,于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学改变;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8(CCK-8)法检测细胞存活率;分别采用平板克隆形成实验、流式细胞术、细胞划痕实验及Transwell实验检测M23细胞集落形成、凋亡、迁移及侵袭情况;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细胞中Wnt/β-catenin通路相关基因c-Myc、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Survivin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mRNA相对表达情况;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Wnt/β-catenin通路相关蛋白c-Myc、Cyclin D1、Survivin、MMP-9、β-连环蛋白(β-catenin)、糖原合成酶激酶3β(GSK-3β)、磷酸化GSK-3β(p-GSK-3β)及轴抑制蛋白2(Axin2)蛋白相对表达量。另取20只6周龄雌性BALB/c小鼠,左后腹皮下脂肪垫注射M23细胞悬浮液建立小鼠M23体内移植肿瘤模型,将造模成功小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平均分为模型组、姜黄素低剂量组、姜黄素中剂量组和姜黄素高剂量组,每组5只,分别腹腔内注射0、10、20和40 mg/kg姜黄素生理盐水溶液,连续注射30 d后剥离皮下瘤体并称质量。结果0μmol/L姜黄素组、20μmol/L姜黄素组、40μmol/L姜黄素组和80μmol/L姜黄素组细胞存活率分别为(100.00±0.00)%、(83.78±4.59)%、(66.09±3.92)%和(47.16±3.63)%,细胞集落形成数分别为128.67±9.18、100.33±8.73、58.67±6.55和31.67±4.92,细胞凋亡率分别为(1.33±0.29)%、(14.53±2.04)%、(27.23±3.56)%和(44.73±4.36)%,细胞迁移率分别为(89.76±4.57)%、(65.43±3.70)%、(34.83±2.19)%和(18.82±1.99)%,细胞侵袭数分别为148.33±8.18、125.33±7.41、73.67±6.34、45.67±5.31,各组M23细胞存活率、集落形成数、细胞凋亡率、细胞迁移率、细胞侵袭数总体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25.321、97.941、72.516、277.097、139.006,均P<0.001)。随姜黄素作用浓度的增大,细胞存活率、集落形成数、细胞迁移率、细胞侵袭数均明显降低,细胞凋亡率均明显增加,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随姜黄素浓度的增大,细胞中c-Myc、Cyclin D1、Survivin和MMP-9 mRNA和蛋白及β-catenin和p-GSK-3β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Axin2蛋白相对表达水平明显升高,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小鼠荷瘤质量随姜黄素作用剂量的增加而降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姜黄素可抑制UM细胞M23增生、迁移、侵袭等恶性生物学行为,抑制肿瘤生长,促进细胞凋亡,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阻断Wnt/β-catenin通路激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黄素 葡萄膜黑色素瘤 生物学行为 WNT/Β-CATENIN通路
下载PDF
姜黄素在冠心病中对血小板活性的影响
10
作者 夏勇 陈春玲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70-74,共5页
目的:研究姜黄素(Cur)在冠心病中对血小板活性的影响。方法:40只Wistar雄性大鼠被随机均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饲喂高脂饲料)、阿司匹林组(模型组基础上加用阿司匹林)与Cur组(模型组基础上加用Cur)。比较各组血小板聚集率,CD62p、PAC-1荧... 目的:研究姜黄素(Cur)在冠心病中对血小板活性的影响。方法:40只Wistar雄性大鼠被随机均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饲喂高脂饲料)、阿司匹林组(模型组基础上加用阿司匹林)与Cur组(模型组基础上加用Cur)。比较各组血小板聚集率,CD62p、PAC-1荧光强度及阳性率,血浆β血小板球蛋白(β-TG)、血小板因子4(PF4)水平,磷酸化p38MAPK(p-p38MAPK)、磷酸化JNK(p-JNK)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使用AA、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CD62p、PAC-1荧光强度及阳性率,血浆β-TG水平,p-p38MAPK、p-JNK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或<0.01)。与正常组、模型组比较,阿司匹林组、Cur组上述指标除CD62p阳性率外,Cur组CD26p阳性率均显著降低(P<0.05或<0.01)。与模型组比较,阿司匹林、Cur组CD26p阳性率均显著降低(P均=0.001)。与阿司匹林组比较,Cur组使用AA[(51.03±7.39)%比(38.43±4.04)%]、ADP[(52.32±6.43)%比(40.81±5.52)%]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CD62p、PAC-1荧光强度[CD62p:(53.87±7.42)比(43.92±5.45),PAC-1:(59.39±8.01)比(42.43±7.39)]及阳性率[CD62p:(49.67±5.93)%比(40.36±5.83)%,PAC-1:(50.37±5.83)%比(41.44±6.29)%],p-p38MAPK[(1.01±0.05)比(0.79±0.01)]、p-JNK[(1.07±0.03)比(0.74±0.02)]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或<0.01)。结论:姜黄素可降低血小板活性,抑制p38MAPK和JNK信号活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姜黄素 血小板聚集
下载PDF
姜黄素通过调控HIF-1α/miR-760/LTBP2机制轴抑制口腔黏膜下纤维化的效果研究
11
作者 张琳 谭劲 +2 位作者 刘一平 陈世娟 朱可可 《中医药导报》 2024年第1期1-4,共4页
目的:探究姜黄素通过调控缺氧诱导因子-1α/微小RNA-760/潜在转化生长因子结合蛋白2(HIF-1α/miR-760/LTBP2)机制轴抑制口腔黏膜下纤维化的效果。方法:40只SD大鼠中随机取10只作为正常组,正常饲养不作处理;另30只大鼠采用槟榔碱诱导建... 目的:探究姜黄素通过调控缺氧诱导因子-1α/微小RNA-760/潜在转化生长因子结合蛋白2(HIF-1α/miR-760/LTBP2)机制轴抑制口腔黏膜下纤维化的效果。方法:40只SD大鼠中随机取10只作为正常组,正常饲养不作处理;另30只大鼠采用槟榔碱诱导建立口腔黏膜下纤维化模型。将30只模型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姜黄素组和阳性对照组,每组10只。姜黄素组和阳性对照组大鼠分别予以相应药物,正常组和模型组大鼠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1次/d,连续给药8周。比较各组大鼠张口度、颊黏膜组织变化、纤维化标志物及HIF-1α/miR-760/LTBP2信号轴表达情况。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张口度明显减小(P<0.05),颊黏膜评分、颊黏膜组织TGF-β1、ColⅢ、IFN-γ水平、miR-760 mRNA、HIF-1αmRNA、LTBP2 mRNA及HIF-1α、LTBP2蛋白表达均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姜黄素组和阳性对照组张口度均明显增大(P<0.05),颊黏膜评分、TGF-β1、ColⅢ、IFN-γ水平、miR-760 mRNA、HIF-1αmRNA、LTBP2 mRNA及蛋白表达均明显降低(P<0.05),且姜黄素组张口度大于阳性对照组(P<0.05),颊黏膜评分、TGF-β1、ColⅢ、IFN-γ、miR-760 mRNA、LTBP2 mRNA及HIF-1α、LTBP2蛋白表达均低于阳性对照组(P<0.05)。结论:姜黄素可能降低HIF-1α、miR-760、LTBP2表达,抑制口腔黏膜下纤维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黏膜下纤维化 姜黄素 HIF-1α/miR-760/LTBP2信号轴 大鼠
下载PDF
姜黄素联合花姜酮对非小细胞肺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协同作用及机制研究
12
作者 刘嘉欣 张韵 +2 位作者 黄慧贤 李建芬 姚志新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787-792,共6页
目的研究姜黄素(CUR)联合花姜酮(ZER)对人非小细胞肺癌(NSCLC)A549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协同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CCK-8法和金氏公式筛选CUR和ZER联用后协同作用最佳的浓度组合。后续实验分为空白组、CUR组、ZER组和CUR+ZER组,采用流式细胞... 目的研究姜黄素(CUR)联合花姜酮(ZER)对人非小细胞肺癌(NSCLC)A549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协同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CCK-8法和金氏公式筛选CUR和ZER联用后协同作用最佳的浓度组合。后续实验分为空白组、CUR组、ZER组和CUR+ZER组,采用流式细胞术评价细胞凋亡情况,克隆形成实验评价细胞增殖能力,划痕实验、Transwell迁移实验评价细胞迁移能力,Transwell侵袭实验评价细胞侵袭能力,Western blot法检测磷酸化磷脂酰肌醇-3-激酶(p-PI3K)、磷酸化蛋白激酶B(p-Akt)、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蛋白的相对表达水平。结果CUR、ZER对A549细胞的半数抑制浓度约为16、12μmol/L;CUR 8μmol/L+ZER 6μmol/L组合的药物联用增效指数最大,其细胞增殖抑制率为(77.41±4.16)%,协同作用最明显。与CUR组、ZER组比较,CUR+ZER组细胞凋亡率显著升高(P<0.01),细胞克隆形成率、细胞迁移率、迁移细胞数、侵袭细胞数,以及细胞中p-PI3K、p-Akt、VEGF-A蛋白的相对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或P<0.01)。结论CUR和ZER联用后起到协同作用,能显著促进NSCLC细胞凋亡,抑制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其潜在机制可能与抑制PI3K/Akt信号通路,进而下调VEGF-A的蛋白表达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黄素 花姜酮 非小细胞肺癌 A549细胞 协同作用
下载PDF
姜黄素对重症肺炎大鼠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及信号通路调控机制
13
作者 刘文曲 《中国老年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63-466,共4页
目的观察姜黄素对重症肺炎大鼠心肌组织损伤的保护作用及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信号通路蛋白的调控作用。方法将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后4个组进行重症肺炎建模。正常组、... 目的观察姜黄素对重症肺炎大鼠心肌组织损伤的保护作用及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信号通路蛋白的调控作用。方法将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后4个组进行重症肺炎建模。正常组、肺炎模型组均常规喂养,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除常规喂养外,按成人标准姜黄素剂量(0.02 mg/kg)分别注射0.5倍剂量(0.067μg/kg)、1.0倍剂量(0.134μg/kg)和2.0倍剂量(0.268μg/kg),连续7 d。观察各组一般情况、重症肺炎建模情况、心肌细胞生物学参数、血清实验指标及PI3K/Akt信号通路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正常组比较,肺炎模型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肺功能血气分析指标[氧分压(PaO_(2))、PaO_(2)/吸氧分数(FiO_(2))]、细胞生物学参数[细胞存活数(D0)、细胞存活80%时所需时间(N)、细胞相对存活率]、氧化应激指标[总抗氧化能力(T-AOC)]、PI3K、p-Akt均显著下降(P<0.01),平均细胞凋亡数(Dq)、血清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IL)-1β、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氧化应激指标[活性氧(ROS)、丙二醛(MDA)]、Akt均显著上升(P<0.01),除肺功能血气分析指标外,其余指标与肺炎模型组比较,低、高、中剂量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中剂量组均显著优于低、高剂量组(P<0.01)。结论姜黄素可通过调控PI3K/Akt信号通路蛋白的表达来改善炎性因子、氧化应激因子对心肌细胞的损伤,改善心肌细胞生物学活性,从而起到心肌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黄素 重症肺炎 心肌损伤 磷脂酰肌醇-3激酶 蛋白激酶B
下载PDF
基于TMT蛋白组学分析姜黄素对热应激蛋鸡肝脏抗氧化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杨铭宣 刘梦杰 +1 位作者 王晋 虞德兵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6-104,共9页
[目的]本试验旨在研究日粮添加姜黄素对由热应激引起的蛋鸡肝脏抗氧化性能损伤的影响。[方法]以南京盘滁机械化养鸡场提供的180只280日龄海兰蛋鸡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3组:对照组(Con)饲喂基础饲粮,环境温度为(24±2)℃;热应激组(HS... [目的]本试验旨在研究日粮添加姜黄素对由热应激引起的蛋鸡肝脏抗氧化性能损伤的影响。[方法]以南京盘滁机械化养鸡场提供的180只280日龄海兰蛋鸡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3组:对照组(Con)饲喂基础饲粮,环境温度为(24±2)℃;热应激组(HS)是基于对照组的基础上每天维持热应激6 h以上,环境温度为(34±2)℃;姜黄素组(HS+CUR)是在热应激组的基础上,饲喂基础饲粮中添加150 mg·kg^(-1)姜黄素的试验饲粮;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15只鸡。采集蛋鸡肝脏组织样利用TMT(tandem mass tags)蛋白质组学技术分析蛋鸡肝脏蛋白质差异表达。[结果]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热应激组与对照组相比肝脏SOD1和GPX1的表达极显著降低(P<0.01),CAT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添加姜黄素可以极显著增加肝脏SOD1和GPX1表达水平(P<0.01),显著增加CAT表达水平(P<0.05)。TMT蛋白组学分析共检测到5 039个蛋白,其中4 235个具有定量信息,差异表达蛋白主要参与脂质和葡萄糖代谢、氧化应激、线粒体功能障碍和炎症反应等生物进程;主要参与的途径有PPAR信号通路、过氧化物酶体、脂质代谢、细胞色素P450、生物合成以及脂肪细胞因子信号通路等。选取15个显著表达的蛋白进行基因水平上的验证,结果表明基因水平和蛋白组学分析结果一致。[结论]补充姜黄素可以缓解蛋鸡由热应激引起的肝脏氧化应激以及与脂质代谢相关生物学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黄素 热应激 肝脏 氧化应激 脂质代谢
下载PDF
姜黄素对糖尿病小鼠皮肤创面愈合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津 崔新刚 +5 位作者 朱彦兆 苏梦 贝颖 黄玉 李美运 武艳 《医药导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67-174,共8页
目的研究姜黄素对糖尿病小鼠创面愈合的影响。方法采用噻唑蓝(MTT)检测姜黄素对成纤维细胞活性影响。氧自由基(ROS)检测试剂盒检测姜黄素对过氧化氢诱导的成纤维细胞中ROS的清除效果。qRT-PCR检测姜黄素对脂多糖诱导RAW 264.7巨噬细胞... 目的研究姜黄素对糖尿病小鼠创面愈合的影响。方法采用噻唑蓝(MTT)检测姜黄素对成纤维细胞活性影响。氧自由基(ROS)检测试剂盒检测姜黄素对过氧化氢诱导的成纤维细胞中ROS的清除效果。qRT-PCR检测姜黄素对脂多糖诱导RAW 264.7巨噬细胞炎症因子(CD86、IL-6、CD206及ARG1)mRNA表达影响。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建立糖尿病创面模型。苏木精-伊红(HE)、马松(Masson)染色评估创面愈合与组织形态学变化,免疫荧光染色法测定皮肤组织α-平滑肌肌动蛋白、CD86、CD206表达。结果姜黄素在浓度<20 mol·L^(-1)对成纤维细胞活性没有显著影响,并可清除过氧化氢诱导的成纤维细胞内的ROS;姜黄素降低脂多糖诱导的RAW 264.7巨噬细胞CD86、IL-6 mRNA表达量,同时增加CD206、ARG1 mRNA表达量。体内给药后,与对照组比较,姜黄素(15、30 mg·mL^(-1))组伤口闭合率加快(P<0.01),肉芽组织明显增加,胶原蛋白的沉积明显增多,CD206的表达明显增高(P<0.01),CD86的表达明显减少(P<0.01),且姜黄素(30 mg·mL^(-1))组伤口中平滑肌α-肌动蛋白表达量较小剂量姜黄素组明显增加(P<0.01)。结论姜黄素通过抗炎、抗氧化作用,促进糖尿病小鼠皮肤创面的肉芽组织增生和胶原沉积,进而加快糖尿病创面的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黄素 抗炎 抗氧化 巨噬细胞 糖尿病动物模型 创面愈合
下载PDF
姜黄素对LPS诱导小鼠滑膜成纤维细胞炎症和纤维化的影响
16
作者 宋亚丽 秦凯丽 +4 位作者 公慧萍 来晓炜 原子琦 田吉梅 宋秀珍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356-1359,共4页
目的 探讨姜黄素对脂多糖(LPS)诱导小鼠滑膜成纤维细胞炎症和纤维化的影响。方法 0、5、10、20、40、80、160μmol/L姜黄素作用小鼠滑膜成纤维细胞24 h, 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筛选最佳作用浓度。将细胞分为对照组、模型组(10μg/mL L... 目的 探讨姜黄素对脂多糖(LPS)诱导小鼠滑膜成纤维细胞炎症和纤维化的影响。方法 0、5、10、20、40、80、160μmol/L姜黄素作用小鼠滑膜成纤维细胞24 h, 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筛选最佳作用浓度。将细胞分为对照组、模型组(10μg/mL LPS)、姜黄素组(20μmol/L)、SB-431542组(100μmol/L)和姜黄素+SB-431542组(20μmol/L+100μmol/L)。ELISA法检测IL-1β、TNF-α、IL-6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COL1A1、TIMP1、TGF-β1、Smad2、p-Smad2、Smad3、p-Smad3蛋白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滑膜成纤维细胞IL-1β、TNF-α、IL-6水平,以及COL1A1、TIMP1、TGF-β1、p-Smad2/Smad2、p-Smad3/Smad3蛋白表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姜黄素组和SB-431542组滑膜成纤维细胞IL-1β、TNF-α、IL-6水平,以及COL1A1、TIMP1、TGF-β1、p-Smad2/Smad2、p-Smad3/Smad3蛋白表达降低(P<0.05);与SB-431542组比较,姜黄素+SB-431542组滑膜成纤维细胞IL-1β、TNF-α、IL-6水平,以及COL1A1、TIMP1、TGF-β1、p-Smad2/Smad2、p-Smad3/Smad3蛋白表达降低(P<0.05)。结论 姜黄素通过抑制TGF-β1/Smad信号通路,从而抑制LPS诱导小鼠滑膜成纤维细胞炎症和纤维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黄素 滑膜成纤维细胞 炎症 纤维化 TGF-Β1/SMAD信号通路
下载PDF
壳聚糖/姜黄素光动力复合涂膜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效果及机理
17
作者 张鹏敏 王文秀 +3 位作者 孙剑锋 陈志周 马倩云 王颉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33-243,共11页
本研究采用壳聚糖为原料,利用离子相互作用增强姜黄素光动力抑菌效果,并从形态特征、细胞膜功能、能量代谢和DNA结构等方面入手阐释该涂膜在细胞水平上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机理。结果表明,壳聚糖显著提高了抑菌效果,含姜黄素质量浓度... 本研究采用壳聚糖为原料,利用离子相互作用增强姜黄素光动力抑菌效果,并从形态特征、细胞膜功能、能量代谢和DNA结构等方面入手阐释该涂膜在细胞水平上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机理。结果表明,壳聚糖显著提高了抑菌效果,含姜黄素质量浓度15 mg/L的涂膜溶液经波长为420 nm蓝光光照5 min后,金黄色葡萄球菌菌落总数下降6.89(lg(CFU/mL)),并且姜黄素质量浓度和光照时间是影响该技术抑菌效果的主要因素。光动力灭活处理产生具有强氧化性的活性氧从而破坏细胞膜,促使细胞膜通透性增加,进而出现细胞内容物泄漏以及细胞皱缩的现象。同时也导致细胞内活性氧含量上升,破坏内源酶结构,引发细菌防御系统崩溃,DNA和蛋白质等大分子被氧化分解,从而导致金黄色葡萄球菌死亡。由此可见,壳聚糖/姜黄素光动力涂膜有应用于控制金黄色葡萄球菌食源性污染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动力灭活 姜黄素 壳聚糖 金黄色葡萄球菌 抑菌机理
下载PDF
姜黄素在肉鸡生产中的研究与应用
18
作者 尹晓健 李永能 +4 位作者 王红琴 豆腾飞 胡洪 潘洪彬 黄英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7-132,共6页
姜黄素(CUR)是一种天然化合物,具有抗癌、抗炎、抗氧化、抗菌、降脂和调节免疫等多种药理作用,可以作为一种新型的饲料添加剂在畜禽饲料中应用。在饲粮中添加适量CUR可以提高肉鸡的生产性能,增强免疫力,改善畜产品品质,减轻黄曲霉毒素B_... 姜黄素(CUR)是一种天然化合物,具有抗癌、抗炎、抗氧化、抗菌、降脂和调节免疫等多种药理作用,可以作为一种新型的饲料添加剂在畜禽饲料中应用。在饲粮中添加适量CUR可以提高肉鸡的生产性能,增强免疫力,改善畜产品品质,减轻黄曲霉毒素B_(1)(AFB_(1))导致的肉鸡肝毒性。文章就CUR的生理功能以及其对肉鸡生产性能、肉品质、免疫功能、抗氧化能力、脂质代谢和AFB_(1)干预的影响进行阐述,以期为CUR作为新型饲料添加剂在肉鸡生产中的推广及合理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黄素 肉鸡 抗氧化 黄曲霉毒素B_(1)
原文传递
姜黄素对TNBS 诱导的大鼠结肠炎IL-36α和IL-36γ表达的影响
19
作者 梁昌显 吕晓丹 +3 位作者 范俊华 李世权 詹灵凌 吕小平 《疑难病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228-233,共6页
目的研究姜黄素对三硝基苯磺酸(TNBS)诱导大鼠结肠炎IL-36α和IL-36γ表达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22年5月在广西医科大学医学实验动物中心进行。选取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姜黄素组、柳氮磺吡啶组,每组10只。模型组... 目的研究姜黄素对三硝基苯磺酸(TNBS)诱导大鼠结肠炎IL-36α和IL-36γ表达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22年5月在广西医科大学医学实验动物中心进行。选取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姜黄素组、柳氮磺吡啶组,每组10只。模型组、姜黄素组、柳氮磺吡啶组大鼠分别以TNBS乙醇溶液灌肠制备大鼠结肠炎模型,正常对照组予等体积0.9%氯化钠溶液灌肠。姜黄素组、柳氮磺吡啶组自造模第2天起分别予姜黄素及柳氮磺吡啶溶液100 mg·kg^(-1)·d^(-1)灌胃,正常对照组、模型组每日予等体积的0.9%氯化钠溶液灌胃;给药7 d后处死,采集血清及结肠黏膜,比较各组大鼠体质量、疾病活动指数(DAI)、肠黏膜损伤指数(CMDI);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IL-36α、IL-36γ水平,免疫组化方法测定肠黏膜组织IL-36α和IL-36γ蛋白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DAI、CMDI评分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血清IL-36α、IL-36γ水平均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姜黄素组和柳氮磺吡啶组DAI、CMDI评分及血清IL-36α、IL-36γ水平均降低,且姜黄素组低于柳氮磺吡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531、3.842、24.503、36.435,P均<0.001)。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结肠组织IL-36α、IL-36γ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姜黄素组和柳氮磺吡啶组结肠黏膜IL-36α、IL-36γ蛋白表达水平降低,且姜黄素组低于柳氮磺吡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461、3.524,P均<0.001)。结论姜黄素能够明显抑制实验性大鼠结肠炎血清及结肠黏膜IL-36α、IL-36γ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性肠病 姜黄素 白介素-36α 白介素-36γ 大鼠
下载PDF
共包埋姜黄素和还原型谷胱甘肽的纳米脂质体的制备、修饰与表征
20
作者 于少轩 逄格雨 +5 位作者 张子豪 李世阳 徐硕 肖海芳 朱兰兰 宋元达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32-40,共9页
以大豆卵磷脂为壁材,制备共包埋姜黄素(curcumin,CUR)和还原型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的纳米脂质体,通过静电自组装将壳聚糖和海藻酸钠修饰到纳米脂质体表面,采用激光粒度仪、透射电镜、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等设备对脂质体的包埋率... 以大豆卵磷脂为壁材,制备共包埋姜黄素(curcumin,CUR)和还原型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的纳米脂质体,通过静电自组装将壳聚糖和海藻酸钠修饰到纳米脂质体表面,采用激光粒度仪、透射电镜、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等设备对脂质体的包埋率、体外释放、微观形貌、稳定性等进行表征,测定纳米脂质体同时递送CUR和GSH的能力。结果表明,CUR的包埋率为100%,与GSH共包埋及多糖修饰均没有影响CUR的包埋率;而与CUR共包埋时,GSH的包埋率从7.90%增加到27.03%,经多糖修饰后,进一步增加到41.22%。共包埋纳米脂质体对CUR的释放没有显著影响,但使GSH的释放率由51.2%减小至23.6%;经多糖修饰后,单包埋和共包埋纳米脂质体对CUR和/或GSH的缓释作用都增强。另外,共包埋使脂质体的平均粒径从(95.02±1.93)nm增加到(132.47±18.14)nm,Zeta电位从(-22.47±1.96)mV增加到(-14.70±0.46)mV;经壳聚糖和海藻酸钠双层修饰后,共包埋脂质体的平均粒径进一步增加到(161.97±5.58)nm,而Zeta电位减小到(-40.87±1.79)mV,并且具有更高的热稳定性。本研究可为生物活性物质共包埋的新型功能食品或药品的开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黄素 还原型谷胱甘肽 共包埋 纳米脂质体 壳聚糖 海藻酸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