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4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推拿矫正儿童行走姿势异常424例临床观察
1
作者 王强 《中医临床研究》 2018年第36期84-85,共2页
目的:探讨儿童行走姿势异常的原因及推拿矫正机理。方法:病例来源于2009年6月-2015年12月推拿门诊收治的424例患儿,通过推拿矫正并观察3~6个月。结果:矫正前后家长满意率达73.58%。结论:推拿矫正儿童行走姿势异常有效,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 推拿矫正 儿童行走姿势异常 有效
下载PDF
宝宝姿势异常请多个心眼
2
作者 杨燕贻 《家庭健康(医学科普)》 2007年第4期15-15,共1页
日常生活中,有的宝宝出现一些异常姿势,家长往往会以个体发育状况不同来解释。不可否认,发育的个体差异的确存在,但是很多异常的姿势或动作其实意味着疾病的存在。
关键词 姿势异常 发育状况 个体差异 异常姿势 意味着
下载PDF
姿势异常引起的问题,你了解多少
3
作者 范晓华 《家庭健康(医学科普)》 2019年第7期44-44,共1页
人体的姿势主要由运动系统来维持,姿势的改变也是由运动系统的肌筋膜拉力引起的。理论上人体左右两侧应该是对称的,但由于先天发育和后天生活工作环境的原因,人的两侧都是不对称的。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1.先天发育引起。
关键词 姿势异常 运动系统 不对称 肌筋膜 两侧 发育 先天
下载PDF
帕金森病姿势异常诊疗进展 被引量:4
4
作者 姚梦莎 谭玉燕 刘军 《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60-63,共4页
帕金森病伴姿势异常以躯干前屈(camptocormia)、躯干偏斜(pisa syndrome)为最常见,可明显增加患者跌倒风险,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同时目前尚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现对帕金森病姿势异常的诊疗进展进行综述,旨在帮助临床医生加深对该病... 帕金森病伴姿势异常以躯干前屈(camptocormia)、躯干偏斜(pisa syndrome)为最常见,可明显增加患者跌倒风险,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同时目前尚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现对帕金森病姿势异常的诊疗进展进行综述,旨在帮助临床医生加深对该病的认识,提高诊疗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姿势异常 躯干前屈 躯干偏斜
下载PDF
脊柱矫形器防治骨质疏松症患者姿势异常及稳定性疗效的系统评价
5
作者 曾异花 袁涛 +6 位作者 陈丁 张志强 梁翠 罗敏 石秀娥 王忠太 杨克虎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77-81,共5页
目的:系统评价脊柱矫形器防治骨质疏松症患者姿势异常及稳定性的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The Cochrane Library、CBM、CNKI、VIP和万方数据库中脊柱矫形器治疗骨质疏松症患者姿势异常及稳定性的随机对照... 目的:系统评价脊柱矫形器防治骨质疏松症患者姿势异常及稳定性的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The Cochrane Library、CBM、CNKI、VIP和万方数据库中脊柱矫形器治疗骨质疏松症患者姿势异常及稳定性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按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采用定性及定量分析的方法进行系统评价。结果:共纳入5篇RCT,研究涉及409例患者,定量分析4篇,1篇做描述性分析。Meta分析结果显示,脊柱矫形器可矫正骨质疏松症患者脊柱后凸角[MD=-6.3,95%CI(-8.04,-4.56),P<0.00001];增强骨质疏松症患者背伸肌肌力[SMD=1.13,95%CI(0.32,1.95),P=0.006];改善骨质疏松症患者身体摇摆幅度[MD=-17.66,95%CI(-29.47,-5.86),P=0.003],其差异均具有显著性意义。结论:脊柱矫形器在防治骨质疏松症患者姿势异常及稳定性方面有效。但受纳入研究数量和质量的限制,上述结论仍需大样本、多中心、高质量的研究论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矫形器 骨质疏松 姿势异常 稳定性 系统评价
下载PDF
脑卒中患者颈部姿势异常与平衡功能障碍的相关性 被引量:5
6
作者 邓红琼 陈文芳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383-385,共3页
目的探索脑卒中患者颈部姿势/活动异常与平衡功能障碍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易导致颈部姿势/活动异常的患者8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5例和对照组43例进行对比观察研究,治疗组和对照组同时采取神经内科常规治疗、护理及基本的康复护理措施... 目的探索脑卒中患者颈部姿势/活动异常与平衡功能障碍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易导致颈部姿势/活动异常的患者8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5例和对照组43例进行对比观察研究,治疗组和对照组同时采取神经内科常规治疗、护理及基本的康复护理措施。治疗组同时给予一系列的颈部康复干预措施。平衡功能障碍程度采用Fugl-Meyer平衡功能量表进行测试。分别于入院第1,7,14,28天进行颈部活动评分和平衡功能比较。结果两组同期对照第1天时无差异,第7、14、28天时有显著差异。结论脑卒中后应异常姿势与平衡功能障碍之间存在明显相关性,且自然恢复差,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脑卒中后应及时予以康复干预措施预防和纠正颈部异常姿势,改善和恢复患者平衡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颈部 异常姿势 康复 平衡功能
下载PDF
功能性锻炼对青少年身体姿势异常的预防作用 被引量:9
7
作者 胡永欣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17年第6期103-107,共5页
调查表明,当前青少年异常身体姿势问题严重,例如探颈、驼背及脊柱侧弯等。主要是因为青少年姿势习惯不好,缺乏体育锻炼,肌肉力量失衡。将功能性锻炼引入中小学体育课,纳入体育考核,对青少年开展姿势检查和身体姿势健康知识的普及,可以... 调查表明,当前青少年异常身体姿势问题严重,例如探颈、驼背及脊柱侧弯等。主要是因为青少年姿势习惯不好,缺乏体育锻炼,肌肉力量失衡。将功能性锻炼引入中小学体育课,纳入体育考核,对青少年开展姿势检查和身体姿势健康知识的普及,可以有效预防和纠正青少年身体姿势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锻炼 青少年 身体姿势异常
下载PDF
帕金森病患者脊柱姿势异常的评估及治疗
8
作者 甘楚 陈曦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78-283,共6页
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PD)是一种以运动迟缓、肌强直、静止性震颤和姿势不稳为主要表现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具有起病隐匿、进行性加重等特点。随着PD的不断进展,一些患者会出现姿势异常,一项系统性回顾研究表明,约有1/3的PD患者会... 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PD)是一种以运动迟缓、肌强直、静止性震颤和姿势不稳为主要表现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具有起病隐匿、进行性加重等特点。随着PD的不断进展,一些患者会出现姿势异常,一项系统性回顾研究表明,约有1/3的PD患者会出现脊柱姿势异常,异常的脊柱姿势会增加PD患者跌倒的风险,降低患者的生存质量并增加医疗负担^([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姿势异常 进行性加重 运动迟缓 医疗负担 肌强直 静止性震颤 神经退行性疾病 帕金森病
下载PDF
姿势异常对青少年关节功能和动作表现的影响 被引量:3
9
作者 苏愉钦 袁森 《体育师友》 2020年第6期66-67,共2页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青少年学业压力加重,我国青少年姿势异常越来越严重。错误姿势会导致身体力学改变引起青少年身体各关节和系统功能紊乱或功能障碍,影响人体关节的稳定性和灵活性,造成动作模式异常,另外也会影响青少年运...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青少年学业压力加重,我国青少年姿势异常越来越严重。错误姿势会导致身体力学改变引起青少年身体各关节和系统功能紊乱或功能障碍,影响人体关节的稳定性和灵活性,造成动作模式异常,另外也会影响青少年运动表现。本研究主要梳理异常姿势对青少年关节功能和动作表现的影响,以期引起学校、家庭以及社会对青少年异常身体姿势的重视,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 不良体态 姿势异常 身体健康 心理健康
下载PDF
耕牛三种姿势异常难产的助产方法
10
作者 刘松珠 《福建畜牧兽医》 2002年第6期13-13,共1页
关键词 耕牛 姿势异常 难产 助产方法
下载PDF
筋膜理论在脑卒中患者姿势异常治疗中的应用进展
11
作者 孙豪 郭从敬 《当代医药论丛》 2022年第1期8-10,共3页
筋膜理论是近年来在肌骨康复领域新兴起的一种治疗理念。该理念打破了传统的解剖学理念,形象地阐述了人体肌群之间的微妙联系。本文阐述了筋膜理论的特点,并探讨该理论在脑卒中患者姿势异常治疗中的应用进展。
关键词 筋膜理论 脑卒中 姿势异常 肌张力 肩痛
下载PDF
走路姿势异常? 小心“帕金森”
12
作者 陈伟 《健康人生》 2017年第9期40-41,共2页
异常步态如何形成?上了年纪的人一般走路前脚趾向外撇5°,可能与髋关节内部旋转灵活度有关,或潜意识为保持平衡的做法。步伐速度一般在70岁之前没有太大变化,70岁之后开始,每10年步速减小15%,因为老年人通常步子迈得也小。一个原因... 异常步态如何形成?上了年纪的人一般走路前脚趾向外撇5°,可能与髋关节内部旋转灵活度有关,或潜意识为保持平衡的做法。步伐速度一般在70岁之前没有太大变化,70岁之后开始,每10年步速减小15%,因为老年人通常步子迈得也小。一个原因是小腿后肌变得虚弱,不能提供足够的跖屈动力,另一方面,老年人因为平衡感和控制能力的下降,自动降低了跖屈动力来保证行走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 髋关节 慌张步态 帕金森病 姿势异常
下载PDF
帕金森病患者血清miR-1976、GDF-15水平变化及与姿势步态异常型的关系
13
作者 欧诒丹 钟纯正 +1 位作者 高元杰 郭春宣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23年第5期406-410,共5页
目的 探讨帕金森病(PD)患者血清miR-1976、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水平变化及与姿势步态异常型的关系。方法 选择2020年3月-2022年10月我院76例PD患者设为研究组,另取本院同期53例健康体检者纳入对照组。检测两组血清miR-1976、GDF-15... 目的 探讨帕金森病(PD)患者血清miR-1976、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水平变化及与姿势步态异常型的关系。方法 选择2020年3月-2022年10月我院76例PD患者设为研究组,另取本院同期53例健康体检者纳入对照组。检测两组血清miR-1976、GDF-15表达情况,并比较不同运动亚型PD患者血清miR-1976、GDF-15表达情况,受试者工作特征(ROC)分析miR-1976联合GDF-15预测姿势步态异常型PD的价值。结果 研究组血清miR-1976、GDF-15水平较对照组高(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PD患者病情程度与血清miR-1976、GDF-15水平呈正相关(P<0.05);Logistic回归分析,血清miR-1976、GDF-15高表达与姿势步态异常型PD有关(P<0.05);ROC曲线显示,miR-1976、GDF-15联合预测的AUC值最大为0.907,对应敏感度为92.50%,特异度为77.78%。结论 PD患者血清miR-1976、GDF-15水平升高,根据其表达情况能正向反映PD病情程度;另姿势步态异常型患者血清miR-1976、GDF-15水平较震颤型高,联合检测能有效预测姿势步态异常型PD,提升诊断准确度,利于临床早期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姿势步态异常 miR-1976 震颤型 生长分化因子15
下载PDF
帕金森病伴姿势异常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4
作者 朱立波 莫晔嘉 余刚 《中华神经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547-550,共4页
帕金森病患者常常合并姿势异常,除了最常见的弯腰姿势异常外,还包括躯干前屈症、头下垂综合征、比萨综合征、脊柱侧凸及纹状体畸形。这些姿势异常常在帕金森病的晚期出现,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但它们通常具有可逆性,因此需要... 帕金森病患者常常合并姿势异常,除了最常见的弯腰姿势异常外,还包括躯干前屈症、头下垂综合征、比萨综合征、脊柱侧凸及纹状体畸形。这些姿势异常常在帕金森病的晚期出现,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但它们通常具有可逆性,因此需要及早地识别和干预。我们将对帕金森病姿势异常的定义、临床表现、发病机制及治疗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姿势异常 发病机制 治疗与管理
原文传递
帕金森病患者血浆乙酰胆碱水平的变化及其与姿势步态异常型的关系 被引量:6
15
作者 顾萍 袁永胜 +3 位作者 佟晴 徐勤荣 葛颂 张克忠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466-468,共3页
目的探讨帕金森病(PD)患者血浆乙酰胆碱(ACh)水平的变化及其与姿势步态异常型PD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56例原发性PD患者(PD组)及21名正常对照者(正常对照组)的血浆ACh水平。比较两组间及不同类型PD患者的血浆ACh水平。采... 目的探讨帕金森病(PD)患者血浆乙酰胆碱(ACh)水平的变化及其与姿势步态异常型PD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56例原发性PD患者(PD组)及21名正常对照者(正常对照组)的血浆ACh水平。比较两组间及不同类型PD患者的血浆ACh水平。采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姿势步态异常型PD的影响因素。结果 PD组的血浆ACh水平[(248.7±99.1)ng/L]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333.5±138.7)ng/L](P<0.05)。姿势步态异常型患者的血浆ACh水平[(333.8±155.0)ng/L]显著高于震颤型[(229.2±53.5)ng/L]、强直少动型[(226.1±89.2)ng/L]及混合型[(221.0±99.1)ng/L]PD患者(均P<0.05),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血浆ACh水平为姿势步态异常型的独立危险因素(OR=1.011,95%CI:1.000~1.021,P<0.05)。结论 PD患者血浆ACh水平下降。姿势步态异常型PD血浆ACh水平较其他亚型高,且血浆ACh水平为姿势步态异常型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乙酰胆碱 姿势步态异常
下载PDF
震颤型与姿势步态异常型帕金森病患者血浆抗氧化酶水平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4
16
作者 周红 张克忠 +2 位作者 袁永胜 佟晴 戚志强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21-23,共3页
目的探讨震颤型与姿势步态异常型帕金森病(PD)患者血浆抗氧化酶水平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选择31例PD患者作为PD组,其中震颤型16例、姿势步态异常型15例;另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18例作为对照组。应用ELISA法检测两组血浆过氧化氢酶(CAT)、超... 目的探讨震颤型与姿势步态异常型帕金森病(PD)患者血浆抗氧化酶水平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选择31例PD患者作为PD组,其中震颤型16例、姿势步态异常型15例;另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18例作为对照组。应用ELISA法检测两组血浆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水平。分析抗氧化物酶水平与姿势步态异常评分的相关性。结果 PD组血浆CAT、SOD均低于对照组(P<0.01),其中姿势步态异常型者低于震颤型者(P<0.01);CAT、SOD水平与姿势步态异常评分呈负相关(r分别为-0.623、-0.438,P均<0.01)。两组GSH-PX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PD患者存在抗氧化酶系统损伤,以姿势步态异常型者损伤严重;血浆CAT及SOD水平降低与姿势步态异常型PD的发病及病情严重程度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震颤型 姿势步态异常 过氧化氢酶 抗氧化酶系统
下载PDF
体穴针刺治疗小儿脑性瘫痪异常姿势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3
17
作者 刘志华 胡春维 秋艳萍 《环球中医药》 CAS 2015年第S1期57-58,共2页
目的探讨小儿脑性瘫痪异常姿势采取体穴针刺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3月至2014年2月收治的86例小儿脑性瘫痪异常姿势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43例,实施常规中医康复治疗,包括中药蒸汽医疗、推拿疗法及生物肌电治... 目的探讨小儿脑性瘫痪异常姿势采取体穴针刺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3月至2014年2月收治的86例小儿脑性瘫痪异常姿势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43例,实施常规中医康复治疗,包括中药蒸汽医疗、推拿疗法及生物肌电治疗仪、引导式训练、生物肌电治疗仪等治疗方察。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体穴针刺疗法.对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35%,对照组为79.07%,观察组显著较对照组高(P<0.05);治疗前.两组患儿的痉挛程度分值及DQ分值无明显差异(P>0.05).经治疗后,两组患儿均有改善,但是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儿性脑瘫异常姿势行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体穴针刺方案。可以有效提高疗效.促进患儿痉挛程度分值降低.改善DQ发育,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穴针刺 小儿脑性瘫痪 异常姿势
下载PDF
自制简易直立矫正板矫正脑性瘫痪儿童异常姿势
18
作者 陈欣 张艳娟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3年第27期3787-3787,共1页
在脑性瘫痪儿童的康复过程中,矫形器对于减轻肢体,躯干功能障碍和保持合适肢位与姿势起了相当重要的作用,为了更方便于家庭中使用,解放军二五二医院自制一种直立矫正板,通过临床实践应用,对脑性瘫痪儿童康复训练中,防止异常姿势和痉挛... 在脑性瘫痪儿童的康复过程中,矫形器对于减轻肢体,躯干功能障碍和保持合适肢位与姿势起了相当重要的作用,为了更方便于家庭中使用,解放军二五二医院自制一种直立矫正板,通过临床实践应用,对脑性瘫痪儿童康复训练中,防止异常姿势和痉挛进一步加重,控制不随意运动取得满意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脑性瘫痪 儿童 姿势异常 矫形器 康复训练 简易直立矫正板
下载PDF
脑卒中后姿势异常康复治疗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9
作者 刘婧 王昌 +3 位作者 贺鸣 马玉娟 史智君 蔡西国 《医药论坛杂志》 2022年第19期106-110,共5页
脑卒中给全世界带来了显著的健康负担,是全球第二大死亡原因,同时也是导致我国成人死亡、残疾的首位病因。大多数脑卒中患者会出现多种因素的损伤,其中姿势异常、运动功能障碍是导致卒中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下降、社会参与受限的重要... 脑卒中给全世界带来了显著的健康负担,是全球第二大死亡原因,同时也是导致我国成人死亡、残疾的首位病因。大多数脑卒中患者会出现多种因素的损伤,其中姿势异常、运动功能障碍是导致卒中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下降、社会参与受限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为脑卒中后姿势异常的患者提供更有效、更精准的康复训练方法,对改善其预后及提高社会参与能力极其重要。本文主要通过阐述脑卒中患者姿势异常的主要康复训练方法的现状,旨在对如何为患者姿势异常康复训练提供更有效、更精准的康复训练,就脑卒中后姿势异常的康复治疗等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姿势异常 康复
原文传递
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合并吞咽障碍及颈部异常姿势患者的影响 被引量:2
20
作者 严翠香 刘琪雄 +1 位作者 吴美芝 麦海涛 《广东医学院学报》 2012年第5期569-571,共3页
目的观察纠正颈部异常姿势对脑卒中合并吞咽障碍及颈部异常姿势患者吞咽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将63例脑卒中合并吞咽障碍及颈部异常姿势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1例)和实验组(32例),对照组按常规对患者进行吞咽功能训练,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 目的观察纠正颈部异常姿势对脑卒中合并吞咽障碍及颈部异常姿势患者吞咽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将63例脑卒中合并吞咽障碍及颈部异常姿势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1例)和实验组(32例),对照组按常规对患者进行吞咽功能训练,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纠正颈部异常姿势干预。采用吞咽功能测试表、颈部异常姿势评估表评估并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干预3个月后的吞咽功能、颈部异常姿势的情况。结果与干预前比较,干预3个月后对照组的吞咽功能和颈部异常姿势均无明显变化(P>0.05),实验组则明显改善;且实验组干预后吞咽功能及颈部异常姿势的改善情况也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纠正颈部异常姿势可提高脑卒中合并吞咽障碍及颈部异常姿势患者吞咽功能康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吞咽功能 颈部异常姿势 护理干预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