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06篇文章
< 1 2 6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婴儿死亡率影响因素的岭回归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李鸿斌 《临床医学进展》 2023年第6期9368-9377,共10页
目的:寻找中国婴儿死亡率的影响因素,分析人均GDP对婴儿死亡率的影响及其关系转变。方法:将1961~2018年分成6个阶段,以各阶段的婴儿死亡率为因变量、各经济社会指标为自变量,进行阶段性岭回归分析,回归系数t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自变... 目的:寻找中国婴儿死亡率的影响因素,分析人均GDP对婴儿死亡率的影响及其关系转变。方法:将1961~2018年分成6个阶段,以各阶段的婴儿死亡率为因变量、各经济社会指标为自变量,进行阶段性岭回归分析,回归系数t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自变量为婴儿死亡率的影响因素,判断人均GDP对婴儿死亡率有无影响确定二者关系的转变,比较标准化回归系数绝对值大小判断各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程度。结果:6个阶段的岭回归方程F检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从1970年起5个阶段的人均GDP、2010~2018年人均当前卫生支出的回归系数t检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其他纳入回归方程自变量的回归系数t检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从1961~1970年起6个阶段按标准化回归系数绝对值最大的自变量依次为农业用地、人口密度、中小学女生与男生的入学比例(1980~1990年)、能源使用量、高等院校入学率、中小学女生与男生的入学比例(2010~2018年)。结论:不同阶段婴儿死亡率影响因素各有差别。人均GDP与婴儿死亡率关系确实存在从无影响向有影响的转变。人均GDP并非一直是中国婴儿死亡率的影响因素,且不是首要影响因素。不能放大也不能忽略经济因素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儿死亡率 人均GDP 影响因素 岭回归
下载PDF
基于世界银行数据20个低收入国家婴儿死亡率影响因素的岭回归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李鸿斌 《临床医学进展》 2023年第8期13116-13153,共38页
目的:论证低收入国家是否存在人均GDP与婴儿死亡率关系变化的转折,判断人均GDP是否是婴儿死亡率的关键性影响因素,寻找不同阶段婴儿死亡率的影响因素。方法:以20个低收入国家婴儿死亡率及经济社会指标为研究对象,以测算的婴儿死亡率与人... 目的:论证低收入国家是否存在人均GDP与婴儿死亡率关系变化的转折,判断人均GDP是否是婴儿死亡率的关键性影响因素,寻找不同阶段婴儿死亡率的影响因素。方法:以20个低收入国家婴儿死亡率及经济社会指标为研究对象,以测算的婴儿死亡率与人均GDP相关分析最小样本量为基础,进行阶段性分组。通过相关分析判断婴儿死亡率与人均GDP从非负相关向负相关的关系转变,再以婴儿死亡率为因变量,各经济社会指标为自变量,分别进行阶段性岭回归分析,进一步判断人均GDP对婴儿死亡率从无积极影响向有积极影响的关系转变。自变量的回归系数t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自变量为婴儿死亡率的影响因素,比较标准化回归系数绝对值大小判断对婴儿死亡率的影响程度。结果:20个低收入国家婴儿死亡率、人均GDP处于全球低层次水平,婴儿死亡率总体上呈下降趋势,但平均下降量小、下降速度缓慢,人均GDP总体上呈增长趋势,但平均增长量小、增长速度缓慢。在78个阶段中,婴儿死亡率与人均GDP有45个(57.69%)阶段呈不同程度的相关关系、33个(42.31%)阶段无相关关系。尼日尔1981年前1个阶段二者无相关关系,后两个阶段呈负相关系;卢旺达1980年前2个阶段二者无相关关系,后3个阶段呈负相关系。78个阶段的岭回归模型F检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另外在5个国家的6个阶段中出现了总生育率、城镇人口增长率、谷类产量、农业用地面积、人均居民最终消费支出、CO2排放量等6个自变量的回归系数t检验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除此之处,其他自变量的回归系数t检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一个有统计学意义(P 0.05)、1个阶段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但标准回归系数为正值,后2个阶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且标准回归系数为负值。岭回归模型自变量回归系数t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经济社会因素指标共24个,累积频数为412例次。其中,人口相关因素包括人口密度、总生育率、超百万城市群的人口、人口增长、城镇人口增长率(53.16%);农业相关因素包括农业用地、耕地、农业用地面积、农业增加值、谷类产量(16.50%);环境与能源相关因素包括CO2排放量、一氧化氮排放量、甲烷排放量、通电率、耗电量、能源使用量(13.11%);经济相关因素包括人均GDP、人均居民最终消费支出、人均当前卫生支出、卫生支出占比(10.68%);教育相关因素包括小学生毕业率、中小学女生与男生的入学比例、高等院校入学率(5.10%);卫生相关因素仅感染HIV的成年女性(1.46%)。前十位影响因素依次为人口密度、总生育率、超百万城市群的人口、人均GDP、农业用地、人口增长、城镇人口增长率、耕地、一氧化氮排放量、甲烷排放量(79.37%)。人均GDP在每个阶段的婴儿死亡率第一、第二影响因素中均位居第5,第三影响因素中位居第17,第四影响因素中位居第2,第五影响因素中位居第4。结论:低收入国家婴儿死亡率下降态势不容乐观。人均GDP与婴儿死亡率关系缺乏稳定性,仅尼日尔、卢旺达出现了从无积极影响向有积极影响的关系变化。婴儿死亡率影响因素复杂,人口相关因素占主导位置,农业、环境与能源、经济、教育、卫生等相关因素处于次要位置,人均GDP并不总是婴儿死亡率的影响因素。政府高度重视儿童生存发展,政府主导落实并适时调整防控策略,是取得实效的关键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儿死亡率 人均GDP 低收入国家 影响因素 岭回归分析
下载PDF
日本人均GDP与婴儿死亡率关系转变的分析与启示
3
作者 李鸿斌 《统计学与应用》 2023年第5期1222-1237,共16页
本文检索世界银行数据库,以1961~2018年日本婴儿死亡率、人均GDP及其他可能的相关影响因素为基础,先进行数据Z-scores标准化,再以相关分析最小样本量为依据进行阶段性分组,通过相关分析寻找人均GDP与婴儿死亡率关系变化的转折,并以婴儿... 本文检索世界银行数据库,以1961~2018年日本婴儿死亡率、人均GDP及其他可能的相关影响因素为基础,先进行数据Z-scores标准化,再以相关分析最小样本量为依据进行阶段性分组,通过相关分析寻找人均GDP与婴儿死亡率关系变化的转折,并以婴儿死亡率为因变量、人均GDP和相关影响因素为自变量,构建岭回归模型进行验证。研究发现日本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出现了人均GDP与婴儿死亡率关系从有积极影响向无积极影响的转变。认识二者关系所处的位置、判断关系变化的转折点对适时调整防控策略有一定的意义,不可放大也不能忽视人均GDP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儿死亡率 人均GDP 岭回归 相关分析 日本
下载PDF
中国婴儿死亡率性别比的地域差异 被引量:21
4
作者 曹萌 雷鹏 吴擢春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62-166,共5页
目的文章利用全国第3~5次人口普查资料,描述了1981~2000年中国婴儿死亡率性别比的变化趋势和地域差异。方法利用并结合全国社会、经济和文化等资料对影响婴儿死亡率性别比地域差异的原因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研究结果显示,我国的婴儿... 目的文章利用全国第3~5次人口普查资料,描述了1981~2000年中国婴儿死亡率性别比的变化趋势和地域差异。方法利用并结合全国社会、经济和文化等资料对影响婴儿死亡率性别比地域差异的原因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研究结果显示,我国的婴儿死亡率性别比自80年代初开始出现异常(女婴死亡率高于男婴),其严重程度随时间推移不断加剧。全国婴儿死亡率性别比从1981年的1.05,下降到1989年的0.87和2000年的0.72。死亡率性别比异常的省份从1981年的4个增加到1989年的19个和2000年的26个。1981年各省份婴儿死亡率性别比最低为0.87,1989年最低为0.77,2000年最低至0.40。异常程度严重的地区包括安徽、江西、广西、广东、海南等省份。结论在现行的计划生育政策背景下,造成婴儿死亡率性别比地区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偏好男婴的传统观念在不同地区的差别,其次与不同地区计划生育政策执行力度不同有关,而与不同地区经济水平的关联度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儿死亡率 婴儿死亡率性别比 性别差异 地域差异
下载PDF
中国1998~2003年婴儿死亡率及其相关因素研究 被引量:21
5
作者 罗树生 王燕 +1 位作者 高军 徐玲 《中国妇幼保健》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3期1841-1845,共5页
目的:发现与婴儿死亡相关的因素,为降低婴儿死亡率提供依据。方法:利用第3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的资料,计算全国的婴儿死亡率,并对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1999~2003年婴儿死亡率平均为11.3‰;农村地区的婴儿死亡率差异较... 目的:发现与婴儿死亡相关的因素,为降低婴儿死亡率提供依据。方法:利用第3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的资料,计算全国的婴儿死亡率,并对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1999~2003年婴儿死亡率平均为11.3‰;农村地区的婴儿死亡率差异较大,经济最不发达的4类农村地区的婴儿死亡率最高,达到了25.1‰;对农村地区婴儿死亡影响大的因素包括:婴儿性别、母亲民族与受教育水平、家庭饮用水类型及年人均医疗卫生支出。结论:经济最不发达的4类农村地区应该成为卫生干预的重点对象,应加强健康教育、引入针对性干预项目和普及社会医疗保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儿死亡率 LOGISTIC回归 第3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
下载PDF
基于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的婴儿死亡率预测模型 被引量:8
6
作者 殷菲 潘晓平 +2 位作者 张彤 张晓辉 吴震 《现代预防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86-487,499,共3页
目的:采用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建立预测模型对婴儿死亡率进行预测。方法:采用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建立回归模型,并对全国22个省的32个县的婴儿死亡率进行预测。结果:预测值与实际值误差较小。该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结论:利用径向基... 目的:采用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建立预测模型对婴儿死亡率进行预测。方法:采用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建立回归模型,并对全国22个省的32个县的婴儿死亡率进行预测。结果:预测值与实际值误差较小。该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结论:利用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建立预测模型是一个新颖而有发展前途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 婴儿死亡率 预测模型
下载PDF
我国婴儿死亡率影响因素的灰色关联分析 被引量:7
7
作者 梁伯衡 李晓松 +1 位作者 陈建生 袁萍 《现代预防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883-1886,共4页
[目的]分析影响婴儿死亡率(infant mortality rate,IMR)水平的主要因素,为进一步降低我国IMR水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全国116个妇幼卫生监测点为调查现场,收集监测点的IMR和社会、经济、教育、交通通信、社会保障、卫生以及人口等社... [目的]分析影响婴儿死亡率(infant mortality rate,IMR)水平的主要因素,为进一步降低我国IMR水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全国116个妇幼卫生监测点为调查现场,收集监测点的IMR和社会、经济、教育、交通通信、社会保障、卫生以及人口等社会经济发展指标数据,通过灰色关联分析影响我国及不同地区IMR下降的主要因素。[结果]经济发展较好的地区影响和制约IMR的主要因素是卫生资源的配置、卫生服务的利用和流动人口管理,而经济发展较差的地区主要的制约因素是经济发展状况和居民收入。[结论]影响我国IMR的因素众多,各种因素对不同地区IMR影响的程度、方式、途径都有各自特点。为进一步控制和降低我国的IMR,应抓住各地存在的主要问题,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政策和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儿死亡率 影响因素 灰色关联分析
下载PDF
基于支持向量机的婴儿死亡率预测模型 被引量:9
8
作者 张彤 殷菲 倪宗瓒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78-80,84,共4页
目的 将通常的回归分析方法应用于婴儿死亡率预测 ,结果往往不尽人意。因此 ,本文采用支持向量机回归算法建立预测模型对婴儿死亡率进行预测。方法 采用支持向量机回归算法建立回归模型 ,并对全国 2 2个省的 3 2个县的婴儿死亡率进行... 目的 将通常的回归分析方法应用于婴儿死亡率预测 ,结果往往不尽人意。因此 ,本文采用支持向量机回归算法建立预测模型对婴儿死亡率进行预测。方法 采用支持向量机回归算法建立回归模型 ,并对全国 2 2个省的 3 2个县的婴儿死亡率进行预测。并用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建立回归模型对同一数据进行预测。结果 预测值与实际值误差较小。该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并且 ,支持向量机预测精度高于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结论 利用SVM回归算法建立预测模型是一个新颖而有发展前途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持向量机 婴儿死亡率 预测模型 回归分析 神经网络
下载PDF
卫生Ⅷ项目地区婴儿死亡率影响因素的多水平分析 被引量:5
9
作者 乔晓东 吴擢春 +7 位作者 高艳 史慧静 罗剑锋 高军 徐玲 刘运国 刘茂伟 刘岳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49-51,54,共4页
目的探索卫生Ⅷ项目地区婴儿死亡率的影响因素。方法利用重复测量的多水平模型分析卫生Ⅷ项目县8年监测资料。结果项目地区婴儿死亡率的影响因素为年份、孕产妇系统管理率、年内四苗接种率和粗出生率,而干预类型、农民人均纯收入等变量... 目的探索卫生Ⅷ项目地区婴儿死亡率的影响因素。方法利用重复测量的多水平模型分析卫生Ⅷ项目县8年监测资料。结果项目地区婴儿死亡率的影响因素为年份、孕产妇系统管理率、年内四苗接种率和粗出生率,而干预类型、农民人均纯收入等变量对于婴儿死亡率不具统计学意义。结论孕产期保健服务利用水平的提高对降低项目地区婴儿死亡率起了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水平模型 卫生Ⅷ项目 婴儿死亡率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婴儿死亡率对平均寿命的影响 被引量:3
10
作者 徐景尧 《人口与经济》 1984年第4期28-30,共3页
一、意义:平均期望寿命是评价居民健康水平的重要指标,也是评价卫生事业成就及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尺度,平均寿命受各年龄的死亡率高低所决定,因而也受到婴儿死亡率的影响,降低婴儿死亡率可提高平均命寿,如果各年龄死亡率不变,而只婴儿... 一、意义:平均期望寿命是评价居民健康水平的重要指标,也是评价卫生事业成就及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尺度,平均寿命受各年龄的死亡率高低所决定,因而也受到婴儿死亡率的影响,降低婴儿死亡率可提高平均命寿,如果各年龄死亡率不变,而只婴儿死亡率有变动时,可影响平均寿命多少?现考虑出一个简便公式,提出供大家参考。 二、公式:△e<sub>o</sub>=e<sub>o</sub><sup>b</sup>-e<sub>o</sub><sup>a</sup>=(q<sub>o</sub><sup>a</sup>-q<sub>o</sub><sup>b</sup>)×(e<sub>1</sub><sup>a</sup>+0.90) 为平均期望寿命之增加量 为原来的平均期望寿命 e<sub>o</sub><sup>b</sup> 为婴儿死亡率变化后的平均期望寿命 q<sub>o</sub><sup>a</sup> 为原来的0~1岁死亡概率,一般用婴儿死亡率m<sub>o</sub><sup>a</sup>代替。 q<sub>o</sub><sup>b</sup> 为后来的0~1岁死亡概率,一般用婴儿死亡率m<sub>o</sub><sup>b</sup>代替。 e<sub>1</sub><sup>a</sup> 为原来寿命表上1岁的平均余命。 如果1岁以上年龄别死亡率不变,则1岁的平均余命也不变,因为1岁的平均余命不受婴儿死亡率高低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儿死亡率 平均寿命 平均余命 平均期望寿命 死亡概率 漏减 简略寿命表 年龄死亡率 简便公式 降低婴儿死亡率
下载PDF
云南省预期寿命与婴儿死亡率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4
11
作者 郭子宏 赵敏 +3 位作者 罗进忠 杜克琳 王瑛 刘锦桃 《中国妇幼保健》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681-684,共4页
目的: 探讨人群的预期寿命与婴儿死亡率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 根据云南省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以及云南省卫生厅妇幼处、云南省妇幼保健院、云南省建水县妇幼保健院的有关资料进行统计学处理, 计算预期寿命及婴儿死亡率; 并分析有关指标... 目的: 探讨人群的预期寿命与婴儿死亡率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 根据云南省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以及云南省卫生厅妇幼处、云南省妇幼保健院、云南省建水县妇幼保健院的有关资料进行统计学处理, 计算预期寿命及婴儿死亡率; 并分析有关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云南省人口平均寿命为 67岁, 其中男性 65. 69岁, 女性 68. 57岁。婴儿死亡率为 62 .68‰, 其中男性 54 .94‰, 女性 71 22‰。人群预期寿命与婴儿死亡率之间存在着高度的负相关关系 (r=-0. 861), 婴儿死亡率降低 10个千分点, 平均寿命可提高近 1岁。结论: 降低婴儿死亡率是提高人群预期寿命的重要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期寿命 婴儿死亡率 相关性 分析
下载PDF
婴儿死亡率指数与儿童死因结构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宁亚男 肖承英 +4 位作者 刘振 李公明 王景波 阴立新 张成矿 《中国妇幼保健》 CAS 1996年第2期37-38,共2页
采用婴儿死亡率指数(IMI)及可预防性死亡指数(PDI)评价儿童死因与死亡率水平。PDI为负值时可作为可预防性死亡已基本控制的测量指标。我省1991年的调查结果表明:城市PDI为负3。72,揭示在各种死因中,以内源性... 采用婴儿死亡率指数(IMI)及可预防性死亡指数(PDI)评价儿童死因与死亡率水平。PDI为负值时可作为可预防性死亡已基本控制的测量指标。我省1991年的调查结果表明:城市PDI为负3。72,揭示在各种死因中,以内源性病因为主,外源性病因基本得到控制。农村PDI为正7.4,提示在婴儿死因中,可预防性死亡虽有下降,但与城区比较所占比重仍较大,外源性病因引起的死亡占36.9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儿死亡率指数 死亡原因 儿童
下载PDF
中国少数民族婴儿死亡率趋势分析 被引量:4
13
作者 陈晓芳 张菊英 张强 《现代预防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2231-2232,2239,共3页
目的:分析少数民族1990年和2000年婴儿死亡率变化趋势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基于人口普查资料计算2年婴儿死亡率和经济、文化、卫生等指标,描述10年间婴儿死亡率变化趋势,并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分析婴儿死亡率的影响因素。结果:1990年少数... 目的:分析少数民族1990年和2000年婴儿死亡率变化趋势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基于人口普查资料计算2年婴儿死亡率和经济、文化、卫生等指标,描述10年间婴儿死亡率变化趋势,并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分析婴儿死亡率的影响因素。结果:1990年少数民族婴儿死亡率为50.95‰,2000年为46.06‰,下降了4.89‰。40个少数民族中有25个少数民族婴儿死亡率有所下降,但有15个少数民族婴儿死亡率有所上升。人均GDP、总和生育率和出生率是少数民族婴儿死亡率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大力发展少数民族经济,降低出生率,将有助于降低少数民族婴儿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 婴儿死亡率 出生率 多元线性回归
下载PDF
Auto-regressive模型在全国婴儿死亡率拟合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4
作者 刘松 李晓妹 +2 位作者 刘健 刘晓冬 李向云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66-368,共3页
目的分析我国1991~2007年的婴儿死亡率的变化规律,探讨Auto-regressive模型在非平稳时间序列数据拟合中的适用性和有效性。方法对我国婴儿死亡率数据序列的平稳性和纯随机性进行预处理,然后利用SAS程序拟合Auto-regressive模型,并根据... 目的分析我国1991~2007年的婴儿死亡率的变化规律,探讨Auto-regressive模型在非平稳时间序列数据拟合中的适用性和有效性。方法对我国婴儿死亡率数据序列的平稳性和纯随机性进行预处理,然后利用SAS程序拟合Auto-regressive模型,并根据决定系数R2评价其拟合效果。结果我国婴儿死亡率为非平稳时间序列,总体呈现随时间线性递减的长期趋势,同时又包含一定的随机信息,采用Auto-regressive模型拟合效果较好。结论 Auto-regressive模型可以用来拟合我国婴儿死亡率的数据,并可以推广应用到卫生领域中其他具有非平稳时间序列特征的数据,为相关卫生管理部门制定策略措施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uto-regressive模型 婴儿死亡率 拟合
下载PDF
中国婴儿死亡率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顾江 施元莉 +1 位作者 高尔生 顾杏元 《人口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26-33,共8页
本文根据1988年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组织的全国生育节育抽样调查资料进行分析。本研究仅应用调查资料的10%样本,是用随机方法抽得。通过分析全国婴儿死亡率及其影响因素,来探讨降低中国婴儿死亡率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婴儿死亡率 影响因素分析 产次 京津沪 文化程度 月经初潮年龄 50年代 80年代 婴儿性别 女婴
下载PDF
中国婴儿死亡率灰色预测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刘涛 孙良珍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101-1101,共1页
婴儿死亡率(IMR)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文化、医疗保障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1]。因此了解婴儿死亡率的变化特征并建立预测模型,提出预防干预措施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婴儿死亡率 灰色预测分析 中国 医疗保障水平 地区经济 预测模型 干预措施
下载PDF
我国婴儿死亡率影响因素的定性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刘萍 袁萍 《中国妇幼保健》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8期3917-3922,共6页
目的:了解影响我国婴儿死亡率(infantmortality rate,IMR)水平和变化趋势的主要因素。方法:严格培训的访谈人员围绕"三率"的主要影响因素,按照针对相关部门的领导和人员的访谈提纲,在沿海、内地和边远地区按照分层抽样抽取15... 目的:了解影响我国婴儿死亡率(infantmortality rate,IMR)水平和变化趋势的主要因素。方法:严格培训的访谈人员围绕"三率"的主要影响因素,按照针对相关部门的领导和人员的访谈提纲,在沿海、内地和边远地区按照分层抽样抽取15个全国妇幼卫生监测点,进行了93次个人深入访谈(包括小组访谈)。结果:经济发展较好的地区影响和制约IMR的主要因素是卫生经费的投入、卫生服务的利用和流动人口管理,而经济发展较差的地区主要的制约因素是经济发展状况、居民收入和教育宣传。结论:IMR的影响因素纷繁复杂,各种因素的影响程度、方式、途径不尽相同。为进一步控制和降低我国的IMR,应抓住各地存在的主要问题,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政策和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儿死亡率 影响因素 定性分析
下载PDF
云南预期寿命和婴儿死亡率变化趋势及质量评价 被引量:2
18
作者 沈建华 陈谦 +2 位作者 刘锦桃 李智 张笑男 《卫生软科学》 2015年第4期247-250,共4页
[目的]了解云南省各州市预期寿命的变化趋势及其与婴儿死亡率的关系。[方法]以生命表为基础,根据2000年(五普)和2010年(大普)调查数据计算各州市的预期寿命,并分别计算男女、城市、镇和乡村的预期寿命、死亡率等。[结果]云南省预期寿命2... [目的]了解云南省各州市预期寿命的变化趋势及其与婴儿死亡率的关系。[方法]以生命表为基础,根据2000年(五普)和2010年(大普)调查数据计算各州市的预期寿命,并分别计算男女、城市、镇和乡村的预期寿命、死亡率等。[结果]云南省预期寿命2000年为67.0岁,2010年为73.6岁,10年间增长6.65岁;出生时预期寿命2000年和2010年均为城市>镇>乡村,年平均增加乡村>镇>城市。全省婴儿死亡率(IMR)2000年为62.68‰,2010年15.24‰,10年间下降了75.69%;IMR2000年和2010年均为乡村>镇>城市,年下降乡村>镇>城市。预期寿命均为女性高于男性。[结论]婴儿死亡率每降低9个千分点或10个千分点,平均寿命可提高1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儿死亡率 人均期望寿命 预期寿命
下载PDF
1991—2014年我国婴儿死亡率变化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18
19
作者 黄润龙 《人口与社会》 2016年第3期67-75,共9页
利用1991—2014年卫生部监测点定点调查资料和五普、六普中相关数据,研究婴儿死亡率随时间变化规律以及在不同时间和空间范围内婴儿死亡率随人均GDP、城市化水平发生变化的规律。然后根据这些规律,估算2010年我国各地城乡、男女婴儿死... 利用1991—2014年卫生部监测点定点调查资料和五普、六普中相关数据,研究婴儿死亡率随时间变化规律以及在不同时间和空间范围内婴儿死亡率随人均GDP、城市化水平发生变化的规律。然后根据这些规律,估算2010年我国各地城乡、男女婴儿死亡率分布情况。分析发现,我国婴儿死亡率随时间呈现等比下降的规律,而其与城市化水平、人均GDP等经济社会变量亦有关系,但不甚稳定,预测和模拟偏差较大。分析发现,六普中,我国婴儿死亡漏报率为68%,主要发生在农村及欠发达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儿死亡率 人口普查 人口统计 城乡差异 保健水平 城市化水平 人均GDP
下载PDF
GM(1,1)灰色模型在拟合我国婴儿死亡率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20
作者 李向云 刘晓冬 +1 位作者 马丽敏 景睿 《中国医院统计》 2009年第1期33-35,共3页
目的预测我国婴儿死亡率的变化趋势,为卫生部门制定相应的防制对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GM(1,1)灰色模型对我国婴儿死亡率进行拟合和预测变化趋势。结果根据我国1999—2005年的婴儿死亡率建立的灰色预测模型为:Y^(t)=-346.3109e-0.101... 目的预测我国婴儿死亡率的变化趋势,为卫生部门制定相应的防制对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GM(1,1)灰色模型对我国婴儿死亡率进行拟合和预测变化趋势。结果根据我国1999—2005年的婴儿死亡率建立的灰色预测模型为:Y^(t)=-346.3109e-0.101(t-1)+379.6109,模型的平均误差率为0.03%,该模型精度为优(C=0.2092,P=1.000),预测效果好。结论GM(1,1)灰色模型为拟合和预测我国婴儿死亡率的理想模型,预测我国婴儿死亡率呈下降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色模型 拟合 婴儿死亡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