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4篇文章
< 1 2 2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妥泰快速增量治疗婴幼儿期频繁发作癫癎 被引量:8
1
作者 冯永嘉 蔡方成 钟佑泉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48-50,共3页
目的 观察妥泰快速增量法用于婴幼儿期频繁发作的癫癎治疗。方法 对43例年龄2个月17d~2岁的多种发作类型的婴幼儿期癫癎患儿,从1~2mg/(kg·d)起始,以每2~3d或3~7d快速增量,分别在1、2或3周达目标剂量或最大疗效,观察分析其疗效... 目的 观察妥泰快速增量法用于婴幼儿期频繁发作的癫癎治疗。方法 对43例年龄2个月17d~2岁的多种发作类型的婴幼儿期癫癎患儿,从1~2mg/(kg·d)起始,以每2~3d或3~7d快速增量,分别在1、2或3周达目标剂量或最大疗效,观察分析其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均完成1~3周增量期。最大剂量2.2~10mg/(kg·d)[平均4.9±1.0mg/(kg·d)]。除3例治疗后4~8周中断外,观察时间均为3~9个月。1周后达最大剂量者19例(44.2%),2周或3周者分别17例(39.5%)或7例(16.3%)。26例为妥泰单药治疗。发作减少50%以上的总有效率为83.3%,其中51.2%发作完全控制。22/43例(51.2%)发生35人次不良反应,以食欲减退(9/22例)、嗜睡(7/12例)和体重减轻(6/22例)最常见,次为出汗减少和奖吵不安(各4/22例),汗少伴发热或轻泻(各2/22例),皮疹和睡眠减少(各1/22例)等。除1例因无汗伴发热和1例与卡马西平联用发生皮疹自行停药外,均继续用药,并在2~7周消失。结论 无论单药或联合用药,对频繁发作的婴儿期癫癎,采用快速增量法既不影响疗效,且安全可行。食欲减退和嗜睡是最常见的早期副作用。应根据病情需要和个体耐受力决定不同剂量和增量速度。考虑婴幼儿生理特性,应对快速加量者作更多临床和实验室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妥泰 快速增量 治疗 婴幼儿期 癫痫
下载PDF
婴幼儿期反复呼吸道感染与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关系 被引量:13
2
作者 杨晓娟 谷丽 孙静 《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06年第2期55-56,59,共3页
目的探讨婴幼儿期反复呼吸道感染与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关系。方法选自2004年6月至2005年5月,本院儿科门诊及住院患者中,年龄≤3岁,符合反复呼吸道感染诊断标准的患者共53例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同期年龄分布与观察组无差别的非反复呼... 目的探讨婴幼儿期反复呼吸道感染与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关系。方法选自2004年6月至2005年5月,本院儿科门诊及住院患者中,年龄≤3岁,符合反复呼吸道感染诊断标准的患者共53例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同期年龄分布与观察组无差别的非反复呼吸道感染患者共86例,作为对照组,作临床评估及BALP检查,必要时作腕骨X线摄片检查。依据病史,临床表现,结合BALP,判定有无佝偻病及是否为维生素D缺乏亚临床状态。结果观察组中佝偻病患病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维生素D缺乏亚临床状态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2χ=15.031 5,P<0.01)。结论婴幼儿期反复呼吸道感染,与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及维生素D缺乏亚临床状态有关,对于婴幼儿期反复呼吸道感染的患者,在诊治过程中应注意佝偻病的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复呼吸道感染 婴幼儿期 佝偻病
下载PDF
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的早期干预与婴幼儿期生长发育随访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陈惠珍 张培钦 张琰 《中国妇幼保健》 CAS 2004年第9期103-106,共4页
目的 :探讨影响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 ( Premature Very L ow- birth- Weight- infant,PVL BWI)存活率的相关因素 ,为降低其死亡率和病残率提供依据 ,并对婴幼儿时期生长发育进行系统保健、随访研究。方法 :对医院近 5年收治的 116例PVL B... 目的 :探讨影响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 ( Premature Very L ow- birth- Weight- infant,PVL BWI)存活率的相关因素 ,为降低其死亡率和病残率提供依据 ,并对婴幼儿时期生长发育进行系统保健、随访研究。方法 :对医院近 5年收治的 116例PVL BWI,按体重分三组 ,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 1993年 1月~ 1998年 1月 )。对生存和死亡进行分析比较 ,并对存活资料齐全的 4 2例婴幼儿 (出生后~ 4岁 )进行随访保健监测 ,采用首都儿科研究所制定的 0~ 4岁小儿精神发育检查监测发育商( DQ) ;同时测定婴幼儿生长发育值。结果 :PVL BWI全组治愈出院 86例 ,治愈率 74 .1% ( 86 / 116 ) ;随体重增加而上升 ( P<0 .0 5 ) ;治愈者平均住院天数 ( 2 7± 13)天 ,随体重增加而缩短住院天数 ( P<0 .0 5 ) ;全组患儿病死 15例 ,病死率 12 .9% ( 15 /116 ) ;病死率随体重增加而降低 ( P<0 .0 1)。导致 PVL BWI主要原因有多胎妊娠 ( 2 6 .7% )、羊膜早破 ( 2 1,4 % )、妊娠并发症( 12 .6 % )、习惯性早产 ( 3.1% )、妊娠期患内科慢性疾病 ( 1.2 8% )和原因不明 ( 34.92 % )。所有住院患儿均有一种以上并发症 ,≤ 10 0 0 g的超低出生体重儿的发生率高达 83.3% :早产儿生活力不足主要有呼吸暂停 74例 ( 6 3.8%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 干预 婴幼儿期 生长发育 随访 调查 保健
下载PDF
骨痂延长术治疗婴幼儿期化脓性髋关节炎后遗短肢畸形 被引量:2
4
作者 张湘生 彭伟秋 +3 位作者 黎志宏 曾文 张冬 孙材江 《中国现代手术学杂志》 2003年第3期197-199,共3页
目的 评价骨痂延长术治疗婴幼儿期化脓性髋关节炎后严重短肢畸形的疗效。 方法采用长骨髓内延长器对 2 4例婴幼儿期化脓性髋关节炎后遗肢体短缩畸形行股骨骨痂延长术 ,术前患肢平均短缩 8.4( 6~ 12 .5 )cm。 结果 随访 3~ 5年 ,2 ... 目的 评价骨痂延长术治疗婴幼儿期化脓性髋关节炎后严重短肢畸形的疗效。 方法采用长骨髓内延长器对 2 4例婴幼儿期化脓性髋关节炎后遗肢体短缩畸形行股骨骨痂延长术 ,术前患肢平均短缩 8.4( 6~ 12 .5 )cm。 结果 随访 3~ 5年 ,2 4例患者短肢畸形全部纠正 ,股骨延长 6.2~ 12 .5cm ,平均 0 .6mm/d。 2 0例跛行消失 ,4例跛行明显减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痂延长术 治疗 婴幼儿期 化脓性髋关节炎 短肢畸形 后遗症 临床资料
下载PDF
婴幼儿期饮食和环境干预对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发病率影响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4
5
作者 吴晶晶 王有鹏 《中医临床研究》 2011年第9期75-76,共2页
目的:观察婴幼儿期饮食和环境干预对小儿咳嗽变异性性哮喘的发病率的影响。方法:将100例高危哮喘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其中男患儿42人,女患儿58人,P<0.05),干预组50例:进行环境控制的有关教育以及饮食要求。非干预组50例:不进行环境控... 目的:观察婴幼儿期饮食和环境干预对小儿咳嗽变异性性哮喘的发病率的影响。方法:将100例高危哮喘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其中男患儿42人,女患儿58人,P<0.05),干预组50例:进行环境控制的有关教育以及饮食要求。非干预组50例:不进行环境控制以及母乳和辅食的限制。干预前后观察两组患儿观察24个月内两组患儿CAV的发病率。结果:干预组患儿发生咳嗽变异性哮喘的比例小于非干预组(P<0.05)。结论:婴幼儿期非药物干预能减少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咳嗽变异性哮喘 饮食 环境 婴幼儿期
下载PDF
正性情绪刺激干预对婴幼儿期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辛洪霞 龚飞燕 邓希 《当代医学》 2015年第34期83-84,共2页
目的探讨正性情绪刺激干预对婴幼儿期患儿治疗依从性。方法选择240例婴幼儿期患儿为观察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n=120),对照组观察对象接受常规临床护理,实验组观察对象接受正性情绪刺激干预,对比分析2组观察对象临床护理效... 目的探讨正性情绪刺激干预对婴幼儿期患儿治疗依从性。方法选择240例婴幼儿期患儿为观察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n=120),对照组观察对象接受常规临床护理,实验组观察对象接受正性情绪刺激干预,对比分析2组观察对象临床护理效果和治疗依从性。结果实验组观察对象临床护理后不良心理状态发生率以及治疗依从性指标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2组婴幼儿期患儿临床护理效果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婴幼儿期患儿在常规临床治疗措施基础上,接受正性情绪刺激干预,有助于患儿治疗依从性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性情绪刺激干预 婴幼儿期 治疗依从性
下载PDF
婴幼儿期预防龋病60例效果观察 被引量:2
7
作者 毛兰萍 祝磊 石爱梅 《中国乡村医药》 2008年第7期74-74,共1页
儿童龋病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儿童口腔疾病,而龋病的特点是早期自觉症状不明显^[1],再加上传统观念对牙病不够重视,父母发现孩子牙齿疼痛,往往已到了龋病的中晚期,延误了早期诊治,错过了防龋的最佳时期婴幼儿期。我们对到预防保健科... 儿童龋病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儿童口腔疾病,而龋病的特点是早期自觉症状不明显^[1],再加上传统观念对牙病不够重视,父母发现孩子牙齿疼痛,往往已到了龋病的中晚期,延误了早期诊治,错过了防龋的最佳时期婴幼儿期。我们对到预防保健科看病的部分儿童及家长进行口腔卫生宣传,将防龋提前到婴幼儿期,取得了良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防保健科 儿童龋病 婴幼儿期 儿童口腔疾病 口腔卫生宣传 诊治 自觉症状 传统观念
下载PDF
视频脑电监测在婴幼儿期发作性疾病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1
8
作者 赵敏 黄启坤 《河北医药》 CAS 2008年第11期1728-1728,共1页
关键词 视频脑电监测 发作性疾病 鉴别诊断 婴幼儿期 癫痫样发作 视频脑电图 临床医生 癫痫发作
下载PDF
婴幼儿期先天性心脏病215例的外科治疗
9
作者 刘军 阎兴治 +2 位作者 潘渝 施贤清 李克锋 《贵州医药》 CAS 2008年第9期783-784,共2页
关键词 先天性心脏病 婴幼儿期 外科治疗 婴幼儿手术 畸形矫治术 围术处理 诊治技术 手术时机
下载PDF
婴幼儿期心脏病的外科治疗
10
作者 庄建 《广东医学》 CAS CSCD 2002年第6期553-554,共2页
关键词 婴幼儿期 心脏病 外科治疗
下载PDF
婴幼儿期SturgeWeber综合征脑部CT特点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魏秀丽 杨红 张义堂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8年第11期21-23,共3页
目的分析婴幼儿期SturgeWeber综合征脑部CT特点。方法将2012年1月-2017年12月在我院确诊并有完整CT影像学资料的63例Sturge-Weber综合征婴幼儿列为回顾性分析对象,通过脑部CT影像资料对婴幼儿SturgeWeber综合征受累部位、病变脑叶密度... 目的分析婴幼儿期SturgeWeber综合征脑部CT特点。方法将2012年1月-2017年12月在我院确诊并有完整CT影像学资料的63例Sturge-Weber综合征婴幼儿列为回顾性分析对象,通过脑部CT影像资料对婴幼儿SturgeWeber综合征受累部位、病变脑叶密度、病变脑叶信号密度、脑灰白质分界、脉络丛、脑萎缩形态及硬膜下是否有出血或积液现象进行分析。结果63例患儿颅内均有典型钙化表现,主要沿脑回、脑沟走行,34例呈曲线样、19例呈条带状,10例呈迂曲条管状,其中颞顶叶9例、顶叶10例、枕顶叶33例、额顶11例,27例钙化灶区与颜面血管瘤同侧,主要累及皮层;均可见局部脑沟、脑池及蛛网膜下腔不同程度增宽;软脑膜血管瘤同侧有不同程度的脑萎缩表现,表现为脑室扩大、脑沟增宽、病变同侧大脑半球范围大于钙化区,55例为局限性脑萎缩,其余为广泛性脑萎缩;行增强CT扫描时可见沿皮层表面走行的线样、脑回样强化,且脑回状强化范围明显超出钙化灶范围,经CTA可见畸形静脉影;31例CT增强扫描影像可见侧脑室脉络丛明显增粗,且范围扩大,强化明显;CT骨窗显示41例患儿与患侧钙化脑组织毗邻的颅骨板障明显增厚;32例可见血管畸形同侧硬膜下积液,均无出血表现。结论婴幼儿期SturgeWeber综合征脑部CT以颅内局部钙化、软脑膜血管瘤、局部脑萎缩为典型表现,提示SturgeWeber综合征可能性,或可结合临床表现、MRI等影像手段予以进一步确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幼儿期 SturgeWeber综合征 脑部CT
下载PDF
婴幼儿期营养和生长状况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李英 《实用医技杂志》 2012年第5期498-499,共2页
婴幼儿期营养和生长状况对远期健康和成年期疾病风险的影响,已经成为一个日益受到关注的话题。因此,从生命全程健康观的角度来审视婴幼儿期营养和生长状况,可给人们带来更为清晰和理智的认识。体质量和身高是反映小儿体格发育的重要指标... 婴幼儿期营养和生长状况对远期健康和成年期疾病风险的影响,已经成为一个日益受到关注的话题。因此,从生命全程健康观的角度来审视婴幼儿期营养和生长状况,可给人们带来更为清晰和理智的认识。体质量和身高是反映小儿体格发育的重要指标,近年来国内外学者越来越重视用儿童的生长发育来评价其营养状况[1]。本文拟从早期营养和生长状况的健康效应2个方面,综合部分相关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长状况 婴幼儿期 养和 疾病风险 体格发育 营养状况 生长发育 健康效应
下载PDF
婴幼儿期肠道菌群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3
作者 李巾宇 李正红 《北京医学》 CAS 2019年第11期1040-1042,共3页
人体肠道菌群参与肠道微生态系统的构建,与人体稳态维持息息相关,肠道菌群的演变及功能处于动态变化之中,对人体多系统生理功能的建立和成熟具有重要影响。婴幼儿期是肠道菌群建立的关键时期,此期菌群存在显著的敏感性及个体差异性等特... 人体肠道菌群参与肠道微生态系统的构建,与人体稳态维持息息相关,肠道菌群的演变及功能处于动态变化之中,对人体多系统生理功能的建立和成熟具有重要影响。婴幼儿期是肠道菌群建立的关键时期,此期菌群存在显著的敏感性及个体差异性等特点,受多重因素影响。本文就婴幼儿期肠道菌群的特点及其主要影响因素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菌群 婴幼儿期 菌群变迁
原文传递
浅谈婴幼儿期的优育知识
14
作者 徐振国 《人口学刊》 CSSCI 1997年第4期64-65,共2页
关键词 婴幼儿期 营养素 母乳喂养 婴儿生长发育 体格发育 意外伤害 预防接种 保健 营养成分 学龄前
下载PDF
新生儿、婴幼儿期主动脉弓中断一期矫治效果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严勤 徐志伟 +4 位作者 刘锦纷 朱德明 史珍英 苏肇伉 丁文祥 《临床外科杂志》 2009年第12期-,共3页
目的 探讨新生儿、婴幼儿期主动脉弓中断一期矫治手术早、中期效果以及有关死亡风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1988年7月至2008年6月期间连续72例主动脉弓中断伴有合并畸形的一期矫治手术效果,其中63例手术中采用改良端侧直接吻合技术重建主... 目的 探讨新生儿、婴幼儿期主动脉弓中断一期矫治手术早、中期效果以及有关死亡风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1988年7月至2008年6月期间连续72例主动脉弓中断伴有合并畸形的一期矫治手术效果,其中63例手术中采用改良端侧直接吻合技术重建主动脉弓,9例在吻合的前壁用补片扩大成形;采用Logistic多元线形回归分析和评估早、中期结果以及有关影响手术后效果的危险因素.结果 住院总生存率83.4%,手术后0.5、2、5、10年生存率分别为98%、96%、96%、95%.与术后死亡有关危险因素是大年龄(P=0.018)、合并复杂畸形(P=0.001)、术前状况(P=0.01)和肺动脉高压危象(P=0.014).结论 一期矫治主动脉弓中断以及合并畸形的早、中期预后好,重建主动脉弓采用直接端侧吻合技术以及适宜补片扩大效果佳,术前年龄和状况影响术后早期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婴幼儿期 主动脉弓中断 矫治手术 效果分析 吻合技术 危险因素 合并畸形 多元线形回归分析 肺动脉高压危象 手术后 总生存率 结果 回顾性分析 技术重建 术后死亡 术前状况 术后早 术后效果 手术效果
原文传递
婴幼儿期锌缺乏的探讨
16
作者 王长凤 《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 CAS 1999年第3期80-80,共1页
关键词 锌缺乏症 婴幼儿期 病因 诊断
下载PDF
婴幼儿期的预防保健与指导 被引量:1
17
作者 冯慧 冯霞 《医学信息(医学与计算机应用)》 2014年第4期352-352,共1页
目前建立社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开展婴幼儿保健,落实工作责任制度,建立儿童转诊急救网络体系,旨在为婴幼儿成长过程中提供相应的服务,为家长育儿过程中进行健康指导,咨询服务,提供一个婴幼儿期的预防保健与指导平台。
关键词 婴幼儿期 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工作责任制度 婴幼儿保健 咨询服务 指导平台 预防保健 网络体系 健康指导 成长过程 社区 家长 急救 基层 儿童
下载PDF
X线钡餐造影对婴幼儿期肥厚性幽门狭窄诊断价值的探讨
18
作者 肖劲光 杨靖逸 《四川生殖卫生学院学报》 2009年第2期31-32,共2页
目的:探讨X线钡餐造影诊断婴幼儿期肥厚性幽门狭窄(IHPS)的临床意义。方法:时40例患儿通过X线钡餐造影影像学诊断结果与手术结果对比,探讨X线钡餐造影对婴幼儿期肥厚性幽门狭窄诊断价值度。结果:40例患儿中X线钡餐造影诊断结果:3... 目的:探讨X线钡餐造影诊断婴幼儿期肥厚性幽门狭窄(IHPS)的临床意义。方法:时40例患儿通过X线钡餐造影影像学诊断结果与手术结果对比,探讨X线钡餐造影对婴幼儿期肥厚性幽门狭窄诊断价值度。结果:40例患儿中X线钡餐造影诊断结果:34例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2例胃食管返流,1例胃扭转,均与手术相符,诊断符合率100%。1例幽门痉挛,经临床保守治疗痊愈得到证实。2例幽门前瓣膜误诊为先天性肥厚性出门狭窄(2/40),误诊率5.0%,手术后得到证实。结论:X线钡餐造影是诊断IHPS的一种有价值的诊断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线钡餐造影 婴幼儿期 肥厚性幽门狭窄
下载PDF
婴幼儿期的肝内胆汁瘀积
19
作者 孙庆懿 《肝脏》 1998年第1期39-41,共3页
新生儿和婴幼儿的肝内胆汁瘀积(简称:肝内瘀胆)是由多种不同病因所引起的综合征,其特点为由于胆流障碍,导致胆汁内各种成分如结合胆红索、胆汁酸、碱性磷酸酶等反流至血液,临床出现持续的黄疸。
关键词 肝内胆汁瘀积 婴幼儿期 胆汁酸 黄疸 反流 临床 综合征 碱性磷酸酶 新生儿 血液
下载PDF
涌泉贴敷联合膀胱经捏脊法对婴幼儿期风热感冒的应用研究
20
作者 王蒙冬 韦艳萍 詹海珠 《中外医疗》 2022年第35期10-13,共4页
目的 探讨涌泉贴敷联合膀胱经捏脊法在婴幼儿期风热感冒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随机选取宁德市中医院2020年1月—2021年1月收治的婴幼儿期风热感冒患儿8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研究组40例。对照组接受膀胱... 目的 探讨涌泉贴敷联合膀胱经捏脊法在婴幼儿期风热感冒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随机选取宁德市中医院2020年1月—2021年1月收治的婴幼儿期风热感冒患儿8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研究组40例。对照组接受膀胱经捏脊法治疗,研究组接受涌泉贴敷联合膀胱经捏脊法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疗效、临床症状缓解时间、治疗后各个时间段的有效例数以及中医临床症状积分。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7.50%)较对照组(80.00%)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07,P<0.05)。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对比,研究组发热(33.91±4.33)h、腹痛腹胀(35.19±5.64)h、咳嗽(37.14±3.31)h、纳呆(37.77±3.31)h、咽部红肿(48.73±4.76)h、出汗(40.86±5.24)h缓解时间优于对照组(40.63±4.64)、(38.95±3.56)、(45.19±3.56)、(45.13±4.67)、(56.19±4.23)、(51.74±4.23)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696、3.565、10.473、8.132、7.409、10.218,P<0.05)。对比两组治疗后各个时间段的有效例数,研究组治疗1、2、4、6 h有效例数为10例、18例、28例、39例均高于对照组3例、8例、15例、22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00、5.698、8.497、19.984,P<0.05)。研究组治疗后的中医证候积分(3.17±0.65)分低于对照组(4.94±0.8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232,P<0.05)。结论 婴幼儿期风热感冒采用涌泉贴敷联合膀胱经捏脊法,能有效提升临床治疗效果,改善临床症状,且操作简单、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涌泉贴敷 膀胱经捏脊法 婴幼儿期 风热感冒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