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0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子不语与晚清通俗画报话语转向--以《北京画报》为考察中心
1
作者 周慧梅 《终身教育研究》 2024年第3期45-52,共8页
从历史长时段看,知识阶层对普罗大众的“怪力乱神”之事多持宽容态度,文人墨客对于这种民风流俗时有推波助澜,晚清《点石斋画报》“因果报应”内容影响甚广,呈现出一种知识精英与普罗大众的集体狂欢场面,这种互动到了清末新政时期悄然... 从历史长时段看,知识阶层对普罗大众的“怪力乱神”之事多持宽容态度,文人墨客对于这种民风流俗时有推波助澜,晚清《点石斋画报》“因果报应”内容影响甚广,呈现出一种知识精英与普罗大众的集体狂欢场面,这种互动到了清末新政时期悄然变化。普通民众因迷信而愚昧,成为知识精英和政府官员的一个“常识性结论”。这一时期兴起的通俗画报刊登的“子不语”系列题材,借用舶来的“科学知识”为基准臧否迷信,为普通民众铺设一个新的开通世界,并借此来引导和重塑民众的日常生活。传统的“怪力乱神”图像言说和话语策略的转向,是晚清社会持改革态度的政府官员和知识精英集体心态的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迷信运动 通俗画报 子不语 《北京画报》 晚清
下载PDF
通过女鬼形象比较看作者的价值取向——以《聊斋志异》和《子不语》为例
2
作者 叶金玉 《文教资料》 2024年第6期15-18,共4页
《子不语》是继《聊斋志异》之后又一部写怪异事件的小说,其中的女鬼形象与《聊斋志异》中的女鬼形象有许多不同之处。蒲松龄《聊斋志异》中描写的女鬼美丽动人,贤良淑德,体现了一种审美的倾向,作者注重伦理道德,追求尽善尽美,故事中的... 《子不语》是继《聊斋志异》之后又一部写怪异事件的小说,其中的女鬼形象与《聊斋志异》中的女鬼形象有许多不同之处。蒲松龄《聊斋志异》中描写的女鬼美丽动人,贤良淑德,体现了一种审美的倾向,作者注重伦理道德,追求尽善尽美,故事中的说教意味较浓厚;《子不语》中的女鬼则凶恶瘆人,体现了一种审丑的倾向。她们无端害人,形象恐怖,行为怪异,作者通过女鬼的丑陋展示女子的不幸遭遇和暴露人世间的假丑恶。此外《子不语》和《聊斋志异》的女鬼都将诞下子嗣作为重要任务,重视香火的延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聊斋志异》 子不语 女鬼形象 价值取向
下载PDF
袁枚《子不语》的思想价值 被引量:6
3
作者 王英志 《明清小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75-188,共14页
文章对袁枚的志怪小说《子不语》的思想价值,以及由此反映出来的袁枚的思想情趣进行了颇为深入的探讨。指出该书体现了“人不怕鬼,人可胜鬼”;“不喜佛道,不信风水”;“嘲讽理学,鼓吹情欲”;“抨击吏治,褒扬循吏”:“贬斥八股,批判科举... 文章对袁枚的志怪小说《子不语》的思想价值,以及由此反映出来的袁枚的思想情趣进行了颇为深入的探讨。指出该书体现了“人不怕鬼,人可胜鬼”;“不喜佛道,不信风水”;“嘲讽理学,鼓吹情欲”;“抨击吏治,褒扬循吏”:“贬斥八股,批判科举”的思想倾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袁枚 子不语 思想价值 志怪小说 文学研究 中国
下载PDF
《袁枚评传》对《子不语》“考辨”错误举隅 被引量:1
4
作者 王正兵 徐彬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226-228,共3页
王英志著《袁枚评传》"著作考辨"中对《子不语》正集编成时间"考辨"为乾隆三十年,但《子不语》中部分作品明显发生于此年之后;从钱竹初《竹初诗钞》中的部分材料得知:乾隆四十四年《子不语》"尚未成书"。
关键词 《袁枚评传》 子不语 考辨 错误
下载PDF
从《子不语》看袁枚的重情思想 被引量:4
5
作者 王正兵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83-185,共3页
清代前期,袁枚独倡"性灵说",其核心便是重情;袁枚的重情思想在《子不语》中表现为三个方面:男女之情、同性之好、亲情友情及其他;《子不语》中的重情思想既是袁枚"性灵说"在小说领域中的一种表现,更是袁枚欲挽救人... 清代前期,袁枚独倡"性灵说",其核心便是重情;袁枚的重情思想在《子不语》中表现为三个方面:男女之情、同性之好、亲情友情及其他;《子不语》中的重情思想既是袁枚"性灵说"在小说领域中的一种表现,更是袁枚欲挽救人心、淳化世风的一种努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袁枚 子不语 重情思想
下载PDF
《阅微草堂笔记》与《子不语》反理学倾向之异同 被引量:3
6
作者 张泓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4期66-69,共4页
《阅微草堂笔记》和《子不语》,都对理学作了深刻的揭露和批判,但两者的批判同中有异。《阅微草堂笔记》对理学的指责除了批判讲学家崖岸过峻以外,重点放在指责讲学家标榜门户和提倡无鬼;而《子不语》对理学的指责除了批判讲学家崖岸过... 《阅微草堂笔记》和《子不语》,都对理学作了深刻的揭露和批判,但两者的批判同中有异。《阅微草堂笔记》对理学的指责除了批判讲学家崖岸过峻以外,重点放在指责讲学家标榜门户和提倡无鬼;而《子不语》对理学的指责除了批判讲学家崖岸过峻以外,重点放在对合理人性的肯定甚至张扬。本文将就这种情况的原因加以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阅微草堂笔记》 子不语 理学 批判
下载PDF
从“小说之禁”看袁枚《子不语》的版本流变 被引量:2
7
作者 王正兵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CSSCI 2011年第4期122-125,共4页
《子不语》成书于乾隆后期,屡经刊刻,版本演变较为复杂,与"小说之禁"密切相关:乾嘉年间,禁例稍宽,《子不语》刊刻未受影响;道光、同治年间,禁例极严,《子不语》由"抽禁"到彻底禁绝;光绪年间,禁例虚设,《子不语》被... 《子不语》成书于乾隆后期,屡经刊刻,版本演变较为复杂,与"小说之禁"密切相关:乾嘉年间,禁例稍宽,《子不语》刊刻未受影响;道光、同治年间,禁例极严,《子不语》由"抽禁"到彻底禁绝;光绪年间,禁例虚设,《子不语》被广为印行;民国以后,禁例无存,《子不语》版本异常丰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说之禁 子不语 版本流变
下载PDF
《子不语》的作者命名与时代选择 被引量:1
8
作者 李小龙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31-39,共9页
袁枚的《子不语》从袁氏自刻本到清末刊本均标名为《新齐谐》,但从民国至今却均以《子不语》为名。据袁枚序云因元人有同名之书而改,但文献资料至今无确切依据。据袁枚之诗推测,他或曾欲以《续夷坚志》名其书,晚年仓促刊行时因元好问有... 袁枚的《子不语》从袁氏自刻本到清末刊本均标名为《新齐谐》,但从民国至今却均以《子不语》为名。据袁枚序云因元人有同名之书而改,但文献资料至今无确切依据。据袁枚之诗推测,他或曾欲以《续夷坚志》名其书,晚年仓促刊行时因元好问有《续夷坚志》一书而再改为《新齐谐》。上举三种书名均袭用了古代神怪的典故,当与《聊斋志异》高珩序有关。事实上,"子不语"一名并未被袁枚完全摒弃,它在袁氏自刻本的版心中仍被保留着。而后世的接受重新为此书选择了"子不语"之名,是因为这个命名既新颖别致、辨识度高,也符合袁枚为文的风格;既以"语"为体制性后缀与此书文体相适应,也更能概括此书的主要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袁枚 子不语 新齐谐 续夷坚志 聊斋志异
下载PDF
袁枚性灵说的形象化再现——《子不语》 被引量:2
9
作者 王殿明 《兰州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2期64-67,共4页
《子不语》是袁枚编纂的一部文言志怪小说集,是袁枚所推举的"性灵说"的散文化、形象化的再现。无论小说的命名、题材的选取,还是艺术特色都是袁枚个性与性情的体现。
关键词 袁枚 性灵说 散文化 子不语
下载PDF
浅析《聊斋志异》、《阅微草堂笔记》、《子不语》中的狐精形象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剑波 晏萌芳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 2005年第1期1-4,共4页
狐精形象在《聊斋志异》、《阅微草堂笔记》、《子不语》中皆占一席之地,但三部书中的狐精给人的感受是截然不同的。我国志怪小说传统,狐精形象的文化内涵以及清代大兴文字狱的时代政治背景使三位作家不约而同地具有了狐情结。作家们的... 狐精形象在《聊斋志异》、《阅微草堂笔记》、《子不语》中皆占一席之地,但三部书中的狐精给人的感受是截然不同的。我国志怪小说传统,狐精形象的文化内涵以及清代大兴文字狱的时代政治背景使三位作家不约而同地具有了狐情结。作家们的人生经历大不相同,对生活的感受和体验存在着极大差别;人生观念的相互有别,写作目的的不同,直接导致了狐精形象塑造的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狐精形象 《聊斋志异》 《阅微草堂笔记》 子不语
下载PDF
审丑:《子不语》的美学视点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志孝 《甘肃高师学报》 1999年第1期31-34,共4页
袁枚在其志怪小说《子不语》的创作中,多以“丑”为表现对象。诸如人性之腐恶,道德之沦丧,社会之黑暗,世态之炎凉,以及佛道之愚妄,鬼神之不良,妖魅之为恶,占据了作家的主要审美视城。“以丑为美”,是《子不语》的审美取向。
关键词 袁枚 子不语 审丑 美学视点
下载PDF
《子不语》研究综述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泓 《忻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0年第3期29-32,共4页
《子不语》一度被称为和《聊斋志异》、《阅微草堂笔记》齐名的"清代三大文言小说",但它受研究者重视程度远比不上另两部作品。在对袁枚的研究中,由于其在诗文及诗歌理论上取得的巨大成就,人们又自然忽视了《子不语》。现在... 《子不语》一度被称为和《聊斋志异》、《阅微草堂笔记》齐名的"清代三大文言小说",但它受研究者重视程度远比不上另两部作品。在对袁枚的研究中,由于其在诗文及诗歌理论上取得的巨大成就,人们又自然忽视了《子不语》。现在对《子不语》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还过于薄弱。这一课题有其独特的学术意义和学术价值,有待于广大研究者继续努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不语 研究综述 袁枚
下载PDF
“子不语”的解释世界——在经学与理学之间
13
作者 张清江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26-32,共7页
"子不语怪力乱神"的记述虽然很简单,却蕴含着孔子教导形态的不同可能性,在汉、宋两个时代引起了解释者诠释兴趣和焦点的巨大差异。汉唐学者着眼于政教秩序,将"子不语"作为对君主德性的教诲,将"怪力乱神"... "子不语怪力乱神"的记述虽然很简单,却蕴含着孔子教导形态的不同可能性,在汉、宋两个时代引起了解释者诠释兴趣和焦点的巨大差异。汉唐学者着眼于政教秩序,将"子不语"作为对君主德性的教诲,将"怪力乱神"等同于"左道妖异",试图在政治上加以严格禁止。到了理学家那里,"怪力乱神"的基本含义没有改变,但它们影响的不再只是政治领域,还有跟个人密切相关的道德和社会领域,"子不语"成为对君子如何修身成德的现实教导,在这一视域下,理学家特别将"鬼神"与其他三者相区别,凸显"鬼神之理"的特殊意义,反映出理学思想对于儒家传统所做的转换和扩展,其背后包含着经典诠释与时代处境之间的深刻互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不语 怪力乱神 经学 理学
下载PDF
含笑看泰华 请各立一峰——《子不语》与《聊斋志异》、《阅微草堂笔记》关系辨析
14
作者 王正兵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96-198,共3页
《子不语》与《聊斋志异》、《阅微草堂笔记》成书时间先后有别,袁枚、纪昀对《聊斋志异》之态度也有明显不同,但学术界对三者之间的关系竟然存在严重分歧。事实上,《子不语》并非"聊斋体",更非"阅微体",而是别具特... 《子不语》与《聊斋志异》、《阅微草堂笔记》成书时间先后有别,袁枚、纪昀对《聊斋志异》之态度也有明显不同,但学术界对三者之间的关系竟然存在严重分歧。事实上,《子不语》并非"聊斋体",更非"阅微体",而是别具特色;袁枚抱着"含笑看泰、华,请各立一峰"之目的进行创作,打破了《聊斋志异》"一统天下"之局面;在清代文言小说史上,《子不语》与《聊斋志异》、《阅微草堂笔记》并驾其驱而"各极其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不语 《聊斋志异》 《阅微草堂笔记》 关系
下载PDF
王肃注“子不语怪力乱神”辨析
15
作者 禹菲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56-59,共4页
历史上《论语》注本甚多,究竟孰优孰劣,已难以缕述。王肃注"子不语怪力乱神",见于《论语》的最早注本——何晏《论语集解》。王肃认为,"怪力乱神"系四件事情。"怪"是"怪异","乱"是&q... 历史上《论语》注本甚多,究竟孰优孰劣,已难以缕述。王肃注"子不语怪力乱神",见于《论语》的最早注本——何晏《论语集解》。王肃认为,"怪力乱神"系四件事情。"怪"是"怪异","乱"是"臣弑君,子弑父","神"是"鬼神之事",这是大体正确的。然而,他将"力"解释为"若奡荡舟、乌获举千斤之属"则有待商榷,从当时的思想背景来看,应该将"力"理解为"武力和暴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肃 子不语 怪力乱神 《论语》
下载PDF
袁枚《子不语》中梦境的解读
16
作者 梁桂芳 潘鑫 《皖西学院学报》 2015年第6期119-121,127,共4页
袁枚《子不语》中的涉梦小说多达181则,描绘了形形色色的梦境。根据题材和主题的不同,可将这些梦境分为5种类型,即世间情爱之梦、科场官场之梦、因果报应之梦、预言成真之梦、奇闻异事之梦。这些"梦"不仅增强了小说的离奇色彩... 袁枚《子不语》中的涉梦小说多达181则,描绘了形形色色的梦境。根据题材和主题的不同,可将这些梦境分为5种类型,即世间情爱之梦、科场官场之梦、因果报应之梦、预言成真之梦、奇闻异事之梦。这些"梦"不仅增强了小说的离奇色彩,还具有深刻的思想价值。借助梦,袁枚不仅歌颂了人性的真善美,劝诫世人要惩恶扬善,还对黑暗腐败的社会现实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和批判,同时也反映了古人浓厚的宗教迷信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不语 梦境 袁枚
下载PDF
“子不语”与儒家教化——从伊藤仁斋、荻生徂徕反观朱熹
17
作者 张清江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1期140-145,共6页
对儒家传统来说,鬼神和祭祀始终与教化关联在一起,但对不同儒者来说,教化的方式和类型有着很大差异。通过呈现荻生徂徕、伊藤仁斋和朱熹对于《论语》"子不语怪力乱神"一章的疏解可以发现,三者围绕"子不语"所引发的... 对儒家传统来说,鬼神和祭祀始终与教化关联在一起,但对不同儒者来说,教化的方式和类型有着很大差异。通过呈现荻生徂徕、伊藤仁斋和朱熹对于《论语》"子不语怪力乱神"一章的疏解可以发现,三者围绕"子不语"所引发的鬼神与祭祀问题,如何从不同的角度予以相应阐发,进而确立起不同类型的对儒家教化的理解。经由两位日本儒者从道德和政治角度对朱熹的批评,尤其有助于澄清和理解朱熹立论的基础。借由这种差异的呈现和分析,可以清楚看到儒家思想在教化层面所拥有的丰富面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不语 教化 伊藤仁斋 荻生徂徕 朱熹
下载PDF
媒体何妨“子不语”?
18
作者 高金国 《青年记者》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4期127-127,共1页
蜂拥而来的自媒体,打乱了传统媒体的套路。自媒体在报道选题上有点“不讲武德”,什么内容都敢做,甚至打起了违法违规的擦边球。固然如此,我还是坚持认为:在报道选题上,主流媒体要坚持自己的原则,该报的好好报,不该报的,不要去“煽风点... 蜂拥而来的自媒体,打乱了传统媒体的套路。自媒体在报道选题上有点“不讲武德”,什么内容都敢做,甚至打起了违法违规的擦边球。固然如此,我还是坚持认为:在报道选题上,主流媒体要坚持自己的原则,该报的好好报,不该报的,不要去“煽风点火”。燕山大学教授李子丰近期成了焦点人物,原因是他宣称自己“推翻了爱因斯坦相对论”,且该研究项目申报了2021年度河北省科学技术奖。很多人乍一听,觉得荒唐,天然地倾向于支持爱因斯坦,此事引发波澜,也在情理之中。问题在于,无论是把爱因斯坦的论文拿过来,还是把李子丰的论文拿过来,能看懂的人都不会太多。相对论这样的问题,实在太专业了。普通读者很难凭借自己的物理常识去否定李子丰,也很难从专业的角度去支持爱因斯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报道选题 燕山大学 省科学技术奖 子不语 项目申报 主流媒体 焦点人物 传统媒体
下载PDF
从袁枚《子不语》看明清小说中的“佛道合一”现象
19
作者 李莉 《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 2019年第16期190-192,共3页
袁枚的《子不语》收集了各种怪力乱神的故事,其中多有涉及僧道之作。这些故事中出现了僧道混居、僧道身份轻松互换、僧道教义趋同等特征,从中折射出从汉代以来已见端倪的佛道合一现象,在佛道自身世俗化、统治者提倡和老百姓诉求等原因之... 袁枚的《子不语》收集了各种怪力乱神的故事,其中多有涉及僧道之作。这些故事中出现了僧道混居、僧道身份轻松互换、僧道教义趋同等特征,从中折射出从汉代以来已见端倪的佛道合一现象,在佛道自身世俗化、统治者提倡和老百姓诉求等原因之下,佛道的界限越来越模糊化,这一现象在明清其他小说中也多有反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不语 佛道合一 世俗化 界限 模糊
下载PDF
《子不语》中的狐仙形象及其文化意蕴
20
作者 张泓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2年第2期97-99,共3页
袁枚的《子不语》中有众多的篇章都和狐仙有关。小说既描写了各种不同的狐仙形象,也概括了狐仙的特点。《子不语》中的狐仙形象是社会传统狐仙文化在小说作品中的体现,也是袁枚对社会人生思考的结果。
关键词 子不语 狐仙 文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