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藏西北绒山羊子宫内膜容受性相关基因和可变剪接事件的综合分析
1
作者 德吉 索朗达 +6 位作者 魏宇辰 王斌 阿旺措吉 仁青措姆 崔久增 张磊 巴贵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429-1436,共8页
背景:藏西北绒山羊子宫内膜容受性是胚胎植入的关键因素,目前对于藏西北绒山羊子宫内膜容受性相关基因表达及可变剪接的认识还未明确。目的:分析并挖掘藏西北绒山羊子宫内膜容受性相关的基因和可变剪接事件。方法:在妊娠第5天和第15天(... 背景:藏西北绒山羊子宫内膜容受性是胚胎植入的关键因素,目前对于藏西北绒山羊子宫内膜容受性相关基因表达及可变剪接的认识还未明确。目的:分析并挖掘藏西北绒山羊子宫内膜容受性相关的基因和可变剪接事件。方法:在妊娠第5天和第15天(分别代表容受前子宫内膜组和容受性子宫内膜组),分别随机选取3只藏西北绒山羊,采集子宫内膜组织,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组织形态,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子宫内膜容受性标志蛋白白血病抑制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水平;提取子宫内膜组织总RNA,质量检测合格后进行转录组测序,寻找差异表达的mRNA、长链非编码RNA、环状RNA和miRNA,进行功能预测,并分析与子宫内膜容受性相关的可变剪接mRNA和长链非编码RNA。结果与结论:(1)与容受前子宫内膜组比较,容受性子宫内膜组子宫内膜组织中白血病抑制因子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蛋白的表达水平明显升高;(2)测序结果显示,差异表达基因多为mRNA和长链非编码RNA,包括250个上调的mRNA、193个上调的长链非编码RNA、135个下调的mRNA和123个下调的长链非编码RNA,显著富集于Wnt、Hedgehog和Hippo信号通路;(3)可变剪接事件分析显示有8个差异表达的可变剪接转录本,均为mRNA分子,其中2个下调、6个上调,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信号、细胞运动和胚胎发育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西北绒山羊 子宫内膜容受 转录组 差异表达基因 可变剪接 白血病抑制因子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下载PDF
人工周期下宫颈脱落细胞基因表达特征与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关联
2
作者 杨童焜 彭红梅 +4 位作者 杨怡卓 高原 穆莎 董明理 刘佳林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571-580,共10页
目的探讨人工周期条件下宫颈脱落细胞基因表达特征与子宫内膜容受性的潜在关联,以筛选与子宫内膜容受期相关的特异性生物标志物。方法2024年2-10月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生殖中心就诊的准备进行冻融胚胎移植(frozen embryo transfe... 目的探讨人工周期条件下宫颈脱落细胞基因表达特征与子宫内膜容受性的潜在关联,以筛选与子宫内膜容受期相关的特异性生物标志物。方法2024年2-10月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生殖中心就诊的准备进行冻融胚胎移植(frozen embryo transfer,FET)的患者中,选取19名患者,根据人工周期冻融胚胎移植方案,在其孕酮使用后第4天(P+4),收集子宫内膜组织验证其子宫内膜容受状态,并在其孕酮使用后第4天(P+4)和第6天(P+6)收集宫颈脱落细胞,利用转录组测序(RNA sequencing,RNA-Seq)检测基因表达情况。将错误发现率阈值(false discovery rate,FDR)小于0.05,Log_(2)差异倍数(fold change,FC)的绝对值大于1作为筛选标准获取差异表达基因(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s,DEGs)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使用R软件(4.4.1版本)对DEGs进行基因本体(gene ontology,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分析,以及蛋白质-蛋白质互作网络(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PPI)的构建,再利用Cytoscape软件找寻候选基因。利用定量反转录PCR(quantitative reverse transcription PCR,RT-qPCR)在体内外水平对目标候选基因进行验证。结果子宫内膜容受性测试显示,19例子宫内膜样本在P+6时均达到容受期状态。RNA测序检测分析后,共筛选出3458个DEGs;生信分析结果显示,上调表达的基因与免疫应答、细胞分化通路相关,下调表达的基因与脂质代谢、细胞增殖等相关。利用PPI网络中最大团中心性(maximal clique centrality,MCC)算法选取前20的基因,其中IFIT2、OASL、MX1、RSAD2、IFIT1、IFIT36个基因排并列第一,且这6个基因均属于干扰素刺激基因(interferon-stimulated genes,ISGs)。经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验证,相较于P+6阶段的宫颈脱落细胞,P+4阶段的上述6个基因呈现出更高的表达水平(P<0.05)。结论容受期宫颈脱落细胞的免疫和细胞骨架重塑相关基因表达发生变化,ISGs表达的降低可能作为子宫内膜容受性的潜在生物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颈脱落细胞 子宫内膜容受 转录组 生物标记物
原文传递
蛋白质组学在评价人子宫内膜容受性中的应用进展
3
作者 马丽娜 漆海宁 +5 位作者 秦莹 刘洋 罗凤娟 罗蓉 吴效科 邢建红 《现代妇产科进展》 2024年第6期473-476,共4页
良好的子宫内膜容受性是胚胎着床的必要条件,容受期子宫内膜组织的特异性蛋白表达与容受性密切相关。通过蛋白组测序技术可获得月经不同时期子宫内膜组织的蛋白表达图谱,结合生物信息学分析,可更好地了解容受期子宫内膜特异蛋白表达,并... 良好的子宫内膜容受性是胚胎着床的必要条件,容受期子宫内膜组织的特异性蛋白表达与容受性密切相关。通过蛋白组测序技术可获得月经不同时期子宫内膜组织的蛋白表达图谱,结合生物信息学分析,可更好地了解容受期子宫内膜特异蛋白表达,并为其调控机制研究提供技术支持。蛋白质组学技术的发展为生理病理条件下的子宫内膜功能特征研究提供了便捷有效的分析方法。同时,对于准确判断不孕症患者及反复植入失败患者的子宫内膜容受性,进一步指导患者的个体化胚胎移植,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对蛋白质组学测序技术在人子宫内膜容受性相关研究中的应用进行系统综述,旨在深入了解子宫内膜容受性,以期提高辅助生殖技术周期中妊娠率和减少生育治疗费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容受 蛋白组学技术 种植窗 胚胎移植
下载PDF
子宫内膜容受性评估相关研究进展
4
作者 陈云云 贾洪燕 +2 位作者 张亚军 蒋欣 唐淮云 《牡丹江医学院学报》 2024年第5期158-161,共4页
子宫内膜容受性(endometrial receptivity,ER)是指子宫内膜允许胚胎的定位、黏附、侵入,最终使其着床的能力。ER的高低对胚胎成功植入至关重要,临床上如何评估ER并进行针对性改善是近年生殖医学工作者和研究者广泛关注的问题。本文总结... 子宫内膜容受性(endometrial receptivity,ER)是指子宫内膜允许胚胎的定位、黏附、侵入,最终使其着床的能力。ER的高低对胚胎成功植入至关重要,临床上如何评估ER并进行针对性改善是近年生殖医学工作者和研究者广泛关注的问题。本文总结概括了目前国内外ER的评估手段,包括超声检查、内分泌水平、宫腔镜检查和子宫内膜活检等方法,以期为提高ER和胚胎种植率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容受 超声 子宫内膜容受阵列 胞饮突 宫腔
下载PDF
不同子宫内膜种植窗检测方法对反复种植失败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王彦飞 谢广妹 +5 位作者 桑元坤 王丽 朱若昕 王嘉羚 张丽媛 冯帆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81-385,共5页
目的:采用子宫内膜容受性阵列(ERA)测序或子宫内膜组织学检测方法评估反复种植失败(RIF)患者子宫内膜种植窗,探讨两种技术对于改善此类患者临床结局的有效性及成本效益分析。方法:回顾性队列研究2018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甘肃省妇幼保健... 目的:采用子宫内膜容受性阵列(ERA)测序或子宫内膜组织学检测方法评估反复种植失败(RIF)患者子宫内膜种植窗,探讨两种技术对于改善此类患者临床结局的有效性及成本效益分析。方法:回顾性队列研究2018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甘肃省妇幼保健院生殖医学中心诊断为RIF的12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接受子宫内膜容受性检测和使用检测技术不同,分为对照组(n=36)、基因组(n=35)和组织学组(n=54),比较3组临床资料和妊娠结局。结果:①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基因组和组织学组患者的胚胎植入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基因组与组织学组患者的胚胎植入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8);②3组患者的临床妊娠率及活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Log-rank检验显示:基因组和组织学组患者50%达活产时间显著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基因组与组织学组50%患者达活产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④对照组患者平均移植胚胎数显著高于基因组和组织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基因组患者花费成本显著高于组织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①对于RIF的患者可行子宫内膜种植窗检测,可有效缩短达活产时间,减少移植胚胎数目;②ERA测序和子宫内膜组织学检测作为评估子宫内膜种植窗的方法均具有局限性,尚不能明确哪种检测方法在准确性和实用性方面更具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容受性阵列测序 子宫内膜组织学检 反复种植失败 妊娠结局
下载PDF
疏肝补肾方序贯疗法对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患者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影响 被引量:10
6
作者 赵琳琳 胡春杨 《环球中医药》 CAS 2020年第12期2160-2162,共3页
目的探讨疏肝补肾方序贯疗法对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患者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影响。方法将86例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患者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对照组运用米非司酮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疏肝补肾方序贯疗法治疗。(1)对比两组治疗后的总... 目的探讨疏肝补肾方序贯疗法对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患者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影响。方法将86例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患者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对照组运用米非司酮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疏肝补肾方序贯疗法治疗。(1)对比两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2)检测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子宫内膜厚度与病灶面积;(3)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子宫内膜类型;(4)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子宫内膜的血流动力学水平。结果(1)治疗后,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3.02%)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1.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两组子宫内膜厚度显著升高,病灶面积显著降低(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子宫内膜厚度高于对照组,病灶面积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子宫内膜类型明显改善,治疗组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治疗后,两组患者的阻力指数、搏动指数明显降低,平均血流速度明显升高(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阻力指数、搏动指数低于对照组,平均血流速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疏肝补肾方序贯疗法可提高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患者的疗效,缩小病灶面积,提高子宫内膜容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疏肝补肾方 贯疗法 子宫内膜异位症 不孕 子宫内膜容受 血流动力学
下载PDF
哈氏促排方对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子宫内膜容受性和妊娠结局的影响 被引量:6
7
作者 毕富玺 吴林玲 +1 位作者 张晗 闫颖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2年第4期83-87,共5页
目的分析哈氏促排方对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子宫内膜容受性和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将医院2018年5月至2020年5月诊治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56例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表法分成对照组和中药组,每组2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 目的分析哈氏促排方对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子宫内膜容受性和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将医院2018年5月至2020年5月诊治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56例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表法分成对照组和中药组,每组2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哈氏促排方(滋肾育泡汤、活血理气促排卵汤、温肾黄体汤)序贯治疗,两组均治疗3个疗程并随访1年。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治疗有效率、中医证候评分、子宫内膜容受性指标、妊娠结局相关指标和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纳入研究的患者中,对照组有3例病例脱落,剩余25例;中药组有2例病例脱落,剩余26例。中药组治疗有效率、妊娠率和生产率高于对照组(P<0.05);中药组早期流产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排卵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中医症状评分、T、LH和E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中药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FSH高于治疗前(P<0.05),且中药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子宫内膜厚度、子宫内膜容积、PI和RI高于治疗前(P<0.05),且中药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拟促排卵方不仅提高了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的子宫内膜容受性和妊娠率,提高了生产率,减少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临床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氏促排方 中药贯治疗 多囊卵巢综合征 子宫内膜容受 妊娠结局
原文传递
子宫内膜容受性评估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8
作者 谢娱新 王靖莹 +3 位作者 杨超 姜婷 陈晓旭 路英丽(审校) 《国际生殖健康/计划生育杂志》 CAS 2021年第3期231-236,共6页
胚胎着床是复杂且精密化的过程,主要由胚胎、子宫内膜及两者的交互对话共同调控。随着胚胎实验室技术的发展,胚胎质量的提高及胚胎选择体系的完善已经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但子宫内膜容受性的评价体系及标准还未阐明。近年来,随着个体化... 胚胎着床是复杂且精密化的过程,主要由胚胎、子宫内膜及两者的交互对话共同调控。随着胚胎实验室技术的发展,胚胎质量的提高及胚胎选择体系的完善已经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但子宫内膜容受性的评价体系及标准还未阐明。近年来,随着个体化胚胎移植(personalized embryo transfer,pET)概念的提出,子宫内膜容受性的精准评估成为焦点。国内外对于如何评估子宫内膜容受性的研究从未间断,从最初的超声及胞饮突检查到现在的各种分子标志物不断被提出,再到子宫内膜容受性阵列、子宫内膜容受性图谱及蛋白质组学、脂质组学等新技术的应用研究。综述评估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各种指标及其临床实践应用与研究,以期为临床工作提供帮助,指导pET,提高临床妊娠率和活产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胚胎植入 蛋白质组学 子宫内膜容受 子宫内膜容受阵列 个体化胚胎移植
下载PDF
子宫内膜容受性的评估方法 被引量:13
9
作者 张晶晶 孙虹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3年第3期732-736,共5页
子宫内膜容受性(ER)是影响辅助生殖技术成功率的主要原因之一。据统计,胚胎因素占植入失败的1/3,ER占2/3,非容受期的子宫内膜会导致受精卵着床失败,从而引起不孕症的发生和降低人工辅助生殖技术的成功率。近年来,随着辅助生殖技术的不... 子宫内膜容受性(ER)是影响辅助生殖技术成功率的主要原因之一。据统计,胚胎因素占植入失败的1/3,ER占2/3,非容受期的子宫内膜会导致受精卵着床失败,从而引起不孕症的发生和降低人工辅助生殖技术的成功率。近年来,随着辅助生殖技术的不断发展,胚胎检测手段的提高已取得了重大的突破,而ER的评估尚未有统一的标准。本文就子宫内膜形态学、超声学、ER阵列(ERA)等对于ER的评估价值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容受 超声 子宫内膜容受阵列 反复种植失败
下载PDF
滋阴补阳序贯治疗联合促排卵对PCOS不孕症患者子宫内膜HOXA10的调控 被引量:26
10
作者 童星丽 谈勇 +1 位作者 殷燕云 周阁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2491-2496,共6页
目的研究滋阴补阳序贯治疗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不孕症患者的子宫内膜容受性影响的临床疗效及对其子宫内膜组织同源框基因(HOXA10)的调控。方法选取前来江苏省中医院生殖医学科就诊的PCOS不孕症患者共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 目的研究滋阴补阳序贯治疗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不孕症患者的子宫内膜容受性影响的临床疗效及对其子宫内膜组织同源框基因(HOXA10)的调控。方法选取前来江苏省中医院生殖医学科就诊的PCOS不孕症患者共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克罗米芬(clomiphene,CC)+人绝经期促性腺激素(human menopausal gonadotropin,HMG)+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in,HCG)治疗,治疗组给予CC+HMG+HCG+滋阴补阳序贯治疗。疗程均为3个周期,观察2组患者以下指标:测量子宫内膜增生中晚期及分泌中期子宫内膜厚度(Em);检测黄体中期子宫内膜螺旋动脉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检测黄体中期患者血清中雌二醇(E2)、孕酮(P)的水平;检测黄体中期2组患者子宫内膜组织中的HOXA10 mRNA表达情况;比较2组的临床妊娠率、流产率。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卵泡中晚期及黄体中期Em均增加,卵泡中晚期Em 2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黄体中期Em 2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E2及P数值均升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PI和RI均降低,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HOXA10 mRNA表达升高,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妊娠率升高,有统计学差异(P<0.05),流产率降低,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滋阴补阳序贯治疗可提高PCOS患者的妊娠率,降低其流产率,其机制可能与增加PCOS患者的HOXA10 mRNA的表达,降低PCOS患者的子宫螺旋动脉PI、RI,健全黄体功能治疗有关,从而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囊卵巢综合征 滋阴补阳 子宫内膜容受 HOXA10
下载PDF
10个雌激素相关基因的多态性与子宫内膜异位症:关于多个基因间相互作用的研究
11
作者 Huber A. Keck C.C. +2 位作者 Hefler L.A. C.B. Tempfer 朱国栋 《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妇产科学分册)》 2006年第4期59-60,共2页
Objective: Genetic as well as hormonal factors are known to influence the development and clinical course of endometriosis. We aimed to investigate the association among 10 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 (SNPs) invol... Objective: Genetic as well as hormonal factors are known to influence the development and clinical course of endometriosis. We aimed to investigate the association among 10 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 (SNPs) involved in the estrogen metabolism and endometriosis and to develop a multiple genetic model. METHODS: In a case-control study, we investigated the genotype frequencies of 10 estrogen metabolizing SNPs in 32 patients with endometriosis and 790 healthy controls using sequencing-on-chip-technology with solid-phas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on oligonucleotide microarrays: catechol-O-methy-ltransferase, Val158Met G->A, 17-β-hydroxysteroid dehydrogenase type 1 (HSD17), vIV A->C, cytochrome P450 (CYP), 17 A2 allele T->C, CYP1A1 Mspl RFLP T->C, CYP1A1 Ile462ValA->G, CYP19 Arg264-Cys C->T, CYP19 C1558T C->T, CYP 1B1 Leu432Val, CYP1B1 Asn453Ser, and estrogen receptor alpha. IVS1-401>C. Associations and 2-way interaction models between SNPs were calculated by stepwise logistic regression models. RESULTS: In a univariate model, HSD17 vIV A->C was associated with a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risk of endometriosis (P = .004; odds ratio 3.9, 95%confidence interval 1.6-9.8). When all 2-way interactions of investigated SNPs were ascertained, no significant interactions among SNPs were observed. In a multivariate model, HSD17 vIV A->C was also significantly associated with endometriosis (P = .002). CONCLUSION: We present data on multiple SNPs in patients with endometriosis indicating an association between HSD17 gene variation and the disease. Although not able to demonstrate interaction models of SNPs, we provide evidence of HSD17 vIV A->C as a low penetrance genetic marker of endometrios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症 雌激素受体Α 芯片 多态 外显率 细胞色素 氧位 激素代谢 寡核苷酸微阵列
下载PDF
HNPCC可疑患者子宫内膜增生的分子生物学研究可预测其子宫内膜癌进展
12
作者 成争先 《国外医学(妇产科学分册)》 2005年第3期201-201,共1页
关键词 HNPCC 子宫内膜 分子生物学研究 子宫内膜增生 可疑患者 遗传非息肉结直肠癌 Int 微卫星不稳定 子宫内膜样癌 蛋白表达缺失 错配修复基因 不典型增生 50岁以下 免疫组化法 家族成员 方法 MSI 复杂 CAH
下载PDF
卵巢浆黏液性肿瘤7例临床病理分析及分子特征
13
作者 刘晔 任雷 +5 位作者 王雯雯 顾慧 李丽 鲍书友 秦妍婷 李葵芳 《诊断病理学杂志》 2024年第2期123-127,共5页
目的探讨卵巢浆黏液性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免疫表型、鉴别诊断及分子特征。方法收集7例卵巢浆黏液性肿瘤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病理形态观察、免疫组织化学及分子检测,并复习文献。结果7例患者年龄25~56岁,中位年龄42岁,肿瘤最大径2.8~13... 目的探讨卵巢浆黏液性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免疫表型、鉴别诊断及分子特征。方法收集7例卵巢浆黏液性肿瘤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病理形态观察、免疫组织化学及分子检测,并复习文献。结果7例患者年龄25~56岁,中位年龄42岁,肿瘤最大径2.8~13.0 cm,1例双侧,6例单侧。7例均由颈管内膜型黏液上皮及苗勒管上皮组成,形成乳头状、筛状及微乳头状结构,伴大量中性粒细胞浸润,毁损性浸润及细胞异型显著提示恶变。免疫组化:7例表达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细胞角蛋白7;5例表达PAX-8;3例表达PAX-2;7例PTEN缺失;Ki-67增殖指数为5%~40%;2例BRAF、PIK3CA、PIK3R1、PTEN基因突变,ARID1A、Tp53、BRCA1、BRCA2未见异常。7例均微卫星稳定。结论卵巢浆黏液性肿瘤有独特的病理形态学特征。免疫表型及分子特征提示其与子宫内膜样肿瘤重叠,预后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浆黏液肿瘤 子宫内膜样癌 免疫组织化学 临床病理 二代
原文传递
并发不孕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阴道菌群的微生物组学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陈思凯 谷智越 +3 位作者 郑萍 戴毅 冷金花 郎景和 《国际妇产科学杂志》 CAS 2020年第2期227-231,F0003,共6页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患者人群中是否合并不孕患者的微生物组学差异,并找出相关的差异细菌和微生物学标识。方法:选取2018年4月2019年9月于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手术诊断为EMs的患者66例,按是否合并不孕分为不孕组(...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患者人群中是否合并不孕患者的微生物组学差异,并找出相关的差异细菌和微生物学标识。方法:选取2018年4月2019年9月于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手术诊断为EMs的患者66例,按是否合并不孕分为不孕组(n=17)和对照组(n=49),通过对于阴道后穹窿分泌物细菌16S核糖体RNA(16S-rRNA)测序结合生物信息学分析,使用细菌群落多样性算法(alpha多样性、beta多样性)、主坐标分析(PCoA)距离矩阵算法(Bray-Curtis和Unifrac矩阵)、生物学标识算法(LeFSe)找出含量有差异的细菌物种。结果:2组患者的细菌群落在alpha多样性中未见显著差异,在beta多样性中可观察到不孕组的乳酸杆菌含量略有减少。有3种细菌属表现出了显著的统计学差异,分别是普氏菌属(Prevotella)、巨型球菌属(Megasphere)和小类杆菌属(Dialister),其在不孕组患者中明显升高。PCoA矩阵分析未表现出显著的差异。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和γ-变形菌纲(Gammaproteobacteria)可能是潜在的生物学标识物。结论:在EMs患者中,是否合并不孕与下生殖道细菌群落差异有关,细菌丰度的变化可能用来评估宿主的免疫水平与EMs不孕患者症状差异,为今后EMs不孕的机制研究和微生物诊断学发展奠定了理论学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症 微生物组学 不育 女(雌) 16S-rRNA 生物信息学分析
下载PDF
针灸序贯疗法联合尤氏调膜防粘方对宫腔粘连术后子宫内膜容受性影响的观察 被引量:2
15
作者 邱玲 朱墨豪 +3 位作者 鄢天涯 韩文华 黄语函 刘未艾 《湖北中医杂志》 2023年第9期3-7,共5页
目的观察针灸序贯疗法联合尤氏调膜防粘方对宫腔镜下分离术后的轻中度宫腔粘连患者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的40例轻中度宫腔粘连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9例,脱落1例)与对照组(20例)。观察组给予针灸序贯疗法联合调膜防粘方... 目的观察针灸序贯疗法联合尤氏调膜防粘方对宫腔镜下分离术后的轻中度宫腔粘连患者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的40例轻中度宫腔粘连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9例,脱落1例)与对照组(20例)。观察组给予针灸序贯疗法联合调膜防粘方进行周期治疗,持续3个月,对照组予补佳乐治疗3个月,对比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子宫内膜厚度、内膜下血流分级、子宫动脉灌注指数(PI)、血管阻力指数(RI)、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流分级分布较前改善(P<0.05),对照组血流分级分布情况较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子宫内膜厚度均增厚(P<0.05),且观察组的增厚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动脉血流参数水平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TNF-α、VEGF水平较治疗前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灸在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的血流分级分布、子宫内膜厚度、动脉血流参数水平、TNF-α、VEGF水平方面优于补佳乐,为宫腔粘连临床治疗提供新的参考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腔粘连 针灸贯疗法 尤氏调膜防粘方 子宫内膜容受
原文传递
子宫内膜容受性阵列对子宫内膜种植窗精准判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6
作者 魏世远 许姣姣 +1 位作者 高天旸 欧阳振波 《中华生殖与避孕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814-818,共5页
当前辅助生殖技术已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但是胚胎反复植入失败仍是有待解决的难题,提高植入率的关键在于子宫内膜与胚胎发育的同步以及对胚胎具有最大容受性。由于种植窗时间存在个体性差异,故精准地判断胚胎植入的最佳时机是目前辅助生... 当前辅助生殖技术已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但是胚胎反复植入失败仍是有待解决的难题,提高植入率的关键在于子宫内膜与胚胎发育的同步以及对胚胎具有最大容受性。由于种植窗时间存在个体性差异,故精准地判断胚胎植入的最佳时机是目前辅助生殖领域的难点及热点。以往的研究多通过经阴道超声、血清雌孕激素水平、子宫内膜活检等方法来判断子宫内膜种植窗的时间,但均存在一定的误差。近年来,现代分子基因诊断及微阵列技术取得了重大进展,有学者也将其应用于子宫内膜容受性及种植窗的判断,并发现其具有较好的临床指导价值。现就子宫内膜容受性阵列(ERA)的基本情况、临床应用、应用前景等方面作一综述,为不孕症患者的个体化胚胎移植(pET)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容受阵列 种植窗 子宫内膜容受 个体化胚胎移植
原文传递
KRAS基因突变在子宫内膜异位性疾病中的作用
17
作者 薛梅 周燕 +1 位作者 李迪 孙琳 《生命的化学》 CAS 2024年第8期1347-1352,共6页
子宫内膜异位性疾病(endometriosis disease,EMD)包括子宫内膜异位症和子宫腺肌病,两者都属于雌激素依赖的慢性炎症性疾病,以严重的慢性盆腔痛、痛经、性交困难以及不孕症为主要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多种... 子宫内膜异位性疾病(endometriosis disease,EMD)包括子宫内膜异位症和子宫腺肌病,两者都属于雌激素依赖的慢性炎症性疾病,以严重的慢性盆腔痛、痛经、性交困难以及不孕症为主要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多种良、恶性疾病(包括子宫内膜异位性疾病)中均存在KRAS基因突变,但KRAS基因与子宫内膜异位性疾病的相关性尚无定论。本综述首先介绍KRAS基因及其介导的信号转导通路,其次阐述子宫内膜异位性疾病中的KRAS基因相关研究,以期为子宫内膜异位症及子宫腺肌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疾病 KRAS基因 第二代技术
原文传递
评估子宫内膜容受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8
作者 段霞 王治鸿 《中国计划生育和妇产科》 2022年第11期30-34,共5页
1950年,张明觉先生研究家兔胚胎移植时发现了胚龄与子宫内膜同步化的重要性,并首次提及子宫内膜容受性(endometrial receptivity,ER),指在特定时间子宫内膜允许胚胎接触、定位、黏附、植入的能力,而这一特定时间段被称为“种植窗(window... 1950年,张明觉先生研究家兔胚胎移植时发现了胚龄与子宫内膜同步化的重要性,并首次提及子宫内膜容受性(endometrial receptivity,ER),指在特定时间子宫内膜允许胚胎接触、定位、黏附、植入的能力,而这一特定时间段被称为“种植窗(window of implantation,WOI)”,WOI一般在正常月经周期第20~24天或LH峰7~10天[1]。近年来,ER越来越成为生殖医学专业的研究重点,但其评估和治疗方法研究进展甚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容受 超声 子宫内膜容受阵列 微生物 免疫
原文传递
中药序贯疗法成功助孕反复IVF-ET失败6次病案1例 被引量:1
19
作者 郑婧 王必勤 +1 位作者 丁霞 黎雅倩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520-521,共2页
本文报道了1例患者2年间接受6次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nvitro fertilization and embryo transfer,IVF-ET)均失败,后接受中药周期序贯疗法调理后自然怀孕的病案。经调而后能孕,根据月经周期气血阴阳的变化调理月经以助孕,卵泡期滋阴为主用... 本文报道了1例患者2年间接受6次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nvitro fertilization and embryo transfer,IVF-ET)均失败,后接受中药周期序贯疗法调理后自然怀孕的病案。经调而后能孕,根据月经周期气血阴阳的变化调理月经以助孕,卵泡期滋阴为主用育胞汤,排卵期滋阴稍加温阳活血用促排卵汤,黄体期温阳为主用两固汤,月经期活血祛瘀为主用养血调经汤,对患者进行针对性治疗,7个月共就诊7次,开出3个周期药物进行序贯治疗。该案例的成功提示中药周期序贯疗法能促进卵巢功能,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提升自然妊娠率,同时辅助调畅情志,对反复不明原因IVF-ET失败患者可起到良性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贯疗法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反复种植失败 卵巢储备功能 子宫内膜容受
下载PDF
张勤华运用温肾活血方结合针灸序贯疗法治疗反复移植失败病案1则
20
作者 马娟娟 张勤华 +1 位作者 翁晓晨 戴旻辰 《中医药导报》 2019年第5期138-139,141,共3页
报道1例反复移植失败(RIF)患者,张勤华教授根据月经周期不同生理阶段及病理特点,予温肾活血方,选用与月经周期相适应的针刺疗法,配合使用电针、温针灸治疗,患者在服用中药并接受40次针灸序贯疗法治疗3个月后,顺利进行冷冻胚胎移植,获得... 报道1例反复移植失败(RIF)患者,张勤华教授根据月经周期不同生理阶段及病理特点,予温肾活血方,选用与月经周期相适应的针刺疗法,配合使用电针、温针灸治疗,患者在服用中药并接受40次针灸序贯疗法治疗3个月后,顺利进行冷冻胚胎移植,获得临床妊娠。该案例的成功提示针药结合能对IVF-ET全程起到良性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针灸贯疗法 反复移植失败 子宫内膜容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