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621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临床特征联合血清CA19-9、HE4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关卵巢癌症的诊断价值
1
作者 陈丽 赵威 +2 位作者 李珊珊 梁爽 丁瑞敏 《海南医学》 CAS 2024年第1期76-79,共4页
目的 探讨临床特征联合血清糖类抗原(CA) 19-9、人附睾蛋白4 (HE4)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关卵巢癌症(EAOC)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接受手术且经术后病理确诊为EAOC的43例患者作为观察组,... 目的 探讨临床特征联合血清糖类抗原(CA) 19-9、人附睾蛋白4 (HE4)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关卵巢癌症(EAOC)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接受手术且经术后病理确诊为EAOC的43例患者作为观察组,按照1∶2的比例抽取同期在我院手术且经术后证实为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OEM)的86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及血清CA125、CA19-9和HE4水平,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EAOC的独立风险因素,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临床特征、CA19-9和HE4诊断EAOC的价值。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CA19-9和HE4水平分别为[20.99 (17.06,32.40)] U/mL和[64.47 (55.93,72.01)] U/m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98(2.18,10.86)] U/mL和[43.39(34.61,52.40)] U/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CA125水平为[59.85 (39.51,92.26)] pmol/L,明略高于对照组的[56.58 (39.80,80.68)] pmol/L,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CA19-9、HE4、年龄、肿瘤最长径是影响EAOC的风险因素(P<0.05)。经ROC分析结果显示,年龄、肿瘤最长径、CA19-9、HE4联合检测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58,明显高于单独检测(年龄:0.857;肿瘤最长径:0.767;CA19-9:0.767;HE4:0.808)(P<0.05)。结论 CA19-9、HE4、年龄、肿瘤最长径可用于预测EAOC,联合检测可提高诊断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症 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关卵巢癌症 糖类抗原19-9 人附睾蛋白4 诊断价值
下载PDF
子宫内膜癌同时合并直肠、输卵管子宫内膜异位症恶变1例报道及文献复习
2
作者 陈畅乾 卢娟 +2 位作者 张文 蒋玲 康旻 《生殖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243-246,共4页
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生性腺外恶变的病例比较罕见,同时合并多部位发生恶变的病例尚未有相关报道。本病例为子宫内膜癌同时合并直肠、输卵管子宫内膜异位症恶变。该患者肿瘤组织基因检测存在PIK3CA、KRAS、PTEN、ARID1A的基因位点突变,这些... 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生性腺外恶变的病例比较罕见,同时合并多部位发生恶变的病例尚未有相关报道。本病例为子宫内膜癌同时合并直肠、输卵管子宫内膜异位症恶变。该患者肿瘤组织基因检测存在PIK3CA、KRAS、PTEN、ARID1A的基因位点突变,这些基因可能参与了子宫内膜癌和子宫内膜异位症恶变的病理过程。本文就子宫内膜异位症恶变与子宫内膜癌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以提醒临床医生接诊此类患者时能够提高警惕,为患者争取更多治疗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 输卵管子宫内膜异位症恶变 直肠子宫内膜异位症恶变
下载PDF
地诺孕素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快速卫生技术评估
3
作者 郭华 刘兰兰 +2 位作者 黄春芝 孙楠 任艳丽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12-519,共8页
目的:快速评价地诺孕素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有效性、安全性和经济性,旨在为临床药物选择和决策提供循证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SinoMed、万方数据、国内外卫生技术评估(HTA)机构官方网站... 目的:快速评价地诺孕素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有效性、安全性和经济性,旨在为临床药物选择和决策提供循证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SinoMed、万方数据、国内外卫生技术评估(HTA)机构官方网站及相关数据库,收集地诺孕素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HTA报告、系统评价/Meta分析和药物经济学研究,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起至2023年9月。资料提取和质量评价后,对纳入研究的结果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共纳入9篇系统评价(Meta分析)、2篇药物经济学研究。Meta分析文献质量偏低,经济学研究质量较好。有效性方面,与无治疗相比,地诺孕素可以显著降低术后复发率、盆腔疼痛(VAS)评分,提高妊娠率及有效率;地诺孕素与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复方口服避孕药(COC)在复发率方面疗效相当;在复发率、妊娠率方面,地诺孕素优于达那唑,孕三烯酮以及米非司酮。安全性方面,与安慰剂对比,地诺孕素阴道出血、头痛的发生率显著增高,骨质丢失情况无差异;地诺孕素阴道出血发生率显著高于GnRHa,但潮热、骨质丢失的发生率低于GnRHa。经济性方面,与GnRHa比较,地诺孕素更具有成本-效益优势;而与COC比较,地诺孕素不具有经济性。结论:地诺孕素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具有良好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经济性优于GnRHa,但劣于CO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诺孕素 子宫内膜异位症 有效性 安全性 经济性 快速卫生技术评估
下载PDF
温经汤对大鼠子宫内膜异位症SPARC介导的上皮-间质转化的影响
4
作者 庄梦斐 李盼盼 +8 位作者 丁楠 施佑瑾 朱琳 曹阳 谭丽 黄圣惠 杭斐 张婷婷 孙兆贵 《上海中医药杂志》 CSCD 2024年第4期9-18,共10页
目的探讨温经汤对子宫内膜异位症(EMT)大鼠模型富含半胱氨酸的酸性分泌蛋白(SPARC)介导的上皮-间质转化的影响。方法采用手术自体移植子宫内膜块法建立EMT大鼠模型,将建模成功的40只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给予质量分数为0.9%的氯化钠溶液1... 目的探讨温经汤对子宫内膜异位症(EMT)大鼠模型富含半胱氨酸的酸性分泌蛋白(SPARC)介导的上皮-间质转化的影响。方法采用手术自体移植子宫内膜块法建立EMT大鼠模型,将建模成功的40只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给予质量分数为0.9%的氯化钠溶液10 mL/kg)、孕三烯酮组(给予孕三烯酮溶液0.5 mg/kg)以及温经汤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给予温经汤免煎颗粒剂8.19 g/kg、16.38 g/kg、32.76 g/kg),每组各8只,另取7只未手术大鼠作为正常对照组(给予质量分数为0.9%的氯化钠溶液10 mL/kg)。所有大鼠均连续灌胃给药3周后进行取材。腹主动脉取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血清中SPARC水平。电子游标卡尺测量异位病灶体积,计算生长抑制率。取下异位病灶组织(正常对照组取下双侧子宫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内膜组织中SPARC、锌指转录因子(Snail)、E-钙黏蛋白(E-cadherin)和波形蛋白(Vimentin)的表达,采用Western blot法和RT-qPCR法测定内膜组织中上述因子的蛋白和mRNA相对表达量。结果各治疗组异位病灶的生长抑制率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血清中SPARC水平显著升高(P<0.05),各治疗组血清中SPARC水平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模型组异位内膜中SPARC、Snail、Vimentin呈高表达,E-cadherin呈低表达,经温经汤治疗后,异位内膜中SPARC、Snail、Vimentin的阳性表达减少,E-cadherin的阳性表达增加。温经汤中、高剂量组和孕三烯酮组异位内膜中SPARC、Snail、Vimentin的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E-cadherin的蛋白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模型组(P<0.05)。温经汤高剂量组和孕三烯酮组异位内膜中Snail、Vimentin mRNA相对表达量均较模型组显著降低(P<0.05),E-cadherin mRNA相对表达量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结论温经汤可以降低EMT大鼠模型血清中SPARC水平,下调异位内膜中SPARC、Snail、Vimentin蛋白和mRNA表达,升高异位内膜中E-cadherin蛋白和mRNA表达,通过调控SPARC介导的上皮-间质转化,从而抑制异位内膜病灶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症 温经汤 上皮-间质转化 大鼠模型 经典名方 中药研究
原文传递
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关性透明细胞癌的诊治进展
5
作者 张玮玥 杨静 +1 位作者 季佳楠 罗成燕 《国际妇产科学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60-65,共6页
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关性透明细胞癌(abdominal wall endometriosis-associated clear cell carcinoma,AWECC)发病率低,侵袭性强,预后差,相关文献报道较少。AWECC多由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abdominal wall endometriosis,AWE)恶变形成。... 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关性透明细胞癌(abdominal wall endometriosis-associated clear cell carcinoma,AWECC)发病率低,侵袭性强,预后差,相关文献报道较少。AWECC多由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abdominal wall endometriosis,AWE)恶变形成。随着剖宫产等进入宫腔的盆腔手术数量增加,AWE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但其恶变机制尚不明确。AWECC缺乏特异性的临床特征,临床上易被误诊为AWE,确诊依赖于病理检查。AWECC的治疗多来源于临床医生的个人经验,差异性大,缺乏相应的指南推荐。临床上多采用以扩大腹壁肿瘤切除术为主的手术治疗,化疗和放疗能否使AWECC患者获益尚需进一步探讨。目前关于AWECC的研究多为个案报道,综合国内外文献,探讨AWECC的发病、诊断、治疗及预后,以期引起临床医生对疾病诊断的重视,为临床诊治和随访提供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 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关性透明细胞癌 诊断 治疗 预后
下载PDF
超声引导微波消融治疗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
6
作者 刘玉江 徐瑞芳 钱林学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79-283,共5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MWA)治疗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AWE)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资料与方法回顾性收集2014年8月—2023年6月在北京友谊医院接受MWA治疗AWE的患者17例(共19个病灶)。治疗前后使用常规超声、彩色多普勒超声和静脉超声造...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MWA)治疗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AWE)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资料与方法回顾性收集2014年8月—2023年6月在北京友谊医院接受MWA治疗AWE的患者17例(共19个病灶)。治疗前后使用常规超声、彩色多普勒超声和静脉超声造影观察病灶变化情况。记录治疗后3、6、12个月AWE病灶体积、体积缩小率、疼痛缓解及并发症情况,评估治疗效果。结果超声造影显示所有病灶均一次完全消融成功。病灶平均初始体积为(7.46±5.82)ml,术后3、6、12个月随访时体积分别缩小至(4.32±2.76)ml、(2.47±1.68)ml、(1.72±1.16)ml(t=0.423,P=0.005;t=0.198,P=0.001;t=0.556,P=0.002),平均体积缩小率分别为(46.18±24.36)%、(61.43±18.72)%、(74.25±13.26)%。所有患者治疗12个月后腹壁周期性切口疼痛明显减轻或消失。1例患者术后出现局部皮肤灼伤,其余患者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MWA治疗AWE安全有效,值得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症 微波 消融技术 超声检查
下载PDF
补肾化瘀方加减对肾虚血瘀型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复发的预防作用与机制研究
7
作者 康文艳 渠媛 +1 位作者 王静 管贺 《天津中医药》 CAS 2024年第3期294-298,共5页
[目的]探讨补肾化瘀方加减对肾虚血瘀型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复发的预防作用与机制。[方法]选择于2019年1月—2021年1月在衡水市第四人民医院治疗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32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组,常规西医组160例,给予患者常规西医治疗... [目的]探讨补肾化瘀方加减对肾虚血瘀型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复发的预防作用与机制。[方法]选择于2019年1月—2021年1月在衡水市第四人民医院治疗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32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组,常规西医组160例,给予患者常规西医治疗,补肾化瘀方组160例,在常规西医治疗同时给予患者补肾化瘀方加减治疗,治疗前后检测两组患者血清性激素[促黄体生成素(LH)、孕激素(P)、雌激素(E2)],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抗子宫内膜抗体(EMAb)水平,通过语言描述评分法(VRS)评价患者痛经及非经期盆腔痛情况,给予患者中医证候评分,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记录两组患者2年复发率及治疗期间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补肾化瘀方组患者痛经及非经期盆腔痛评分低于常规西医组(P<0.05),补肾化瘀方组TNF-α、VEGF、EMAb水平较常规西医组低(P<0.05),补肾化瘀方组患者LH、P、E2含量较常规西医组明显低(P<0.05),补肾化瘀方组患者中医证候评分较常规西医组明显降低(P<0.05),补肾化瘀方组患者总有效率(97.50%)较常规西医组(88.13%)高(P<0.05),常规西医组2年复发率为12.90%,补肾化瘀方组2年复发率为3.21%,两组2年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补肾化瘀方组开始复发时间长于常规西医组(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补肾化瘀方加减治疗肾虚血瘀型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疗效显著,可有效缓解患者痛经及非经期盆腔痛,降低复发率,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抑制机体炎症,降低VEGF、EMAb水平,改善性激素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肾化瘀方加减 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 炎症 子宫内膜抗体 复发率
下载PDF
暖宫灸联合补肾逐瘀汤对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患者卵巢储备功能和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影响
8
作者 王爽 艾小燕 +2 位作者 熊翔鹏 陈院婷 梅彤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4年第8期84-87,共4页
目的探析暖宫灸联合补肾逐瘀汤对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术后患者卵巢储备功能和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8月至2022年8月江西省妇幼保健院住院部收治的腹腔镜手术治疗的60例EM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 目的探析暖宫灸联合补肾逐瘀汤对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术后患者卵巢储备功能和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8月至2022年8月江西省妇幼保健院住院部收治的腹腔镜手术治疗的60例EM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亮丙瑞林治疗+补肾逐瘀汤,观察组于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暖宫灸,持续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卵巢储备功能[血清抗米勒管激素(AMH)及抑制素B(INHB)、窦卵泡计数(AFC)]、子宫受容性相关指标(子宫内膜厚度、子宫内膜容积)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者AMH、INHB及AFC水平高于本组治疗前,且观察组各指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者子宫内膜容积、厚度均高于本组治疗前,且观察组各指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暖宫灸联合补肾逐瘀汤治疗卵巢EMS术后患者效果显著,可改善卵巢储备功能,提高子宫容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暖宫灸 补肾逐瘀汤 子宫内膜异位症 子宫内膜厚度 子宫内膜容积
下载PDF
中-重度子宫内膜异位症特征基因筛选
9
作者 姜艳 赵轩宇 隋峰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22-332,共11页
目的筛选中-重度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相关特征基因。方法从GEO数据库下载EM相关基因表达数据,筛选中-重度EM与正常子宫内膜之间差异表达基因(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s,DEGs)。应用最小绝对值收缩与选择算子(least a... 目的筛选中-重度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相关特征基因。方法从GEO数据库下载EM相关基因表达数据,筛选中-重度EM与正常子宫内膜之间差异表达基因(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s,DEGs)。应用最小绝对值收缩与选择算子(least absolute shrinkage and selection operator,LASSO)及支持向量机递归特征消除(support vector machine recursive feature elimination,SVM-RFE)两种机器学习方法筛选中-重度EM相关基因,并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评估特征基因的诊断价值。应用CIBERSORT对中-重度EM相关免疫细胞浸润特征以及特征基因与免疫细胞浸润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在中-重度EM与正常子宫内膜之间共筛出6个显著上调基因和67个显著下调基因。通过两种机器学习方法及验证组基因表达差异分析,筛选出8个候选特征基因(GSTT2、FOS、ADAT1、FKBP10、OLFM4、BPIFB1、VTCN1和MS4A8),其中仅ADAT 1诊断价值较高,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在实验组及验证组中分别为0.796(95%CI:0.713~0.872),0.93(95%CI:0.800~1.000)。免疫细胞浸润分析结果显示,与正常子宫内膜相比,中-重度EM中浆细胞及滤泡辅助性T细胞浸润程度显著升高。ADAT1与活化树突细胞、γδT细胞、CD4记忆活化的T细胞、嗜酸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和幼稚的B细胞呈正相关,与浆细胞、CD8+T细胞、静息肥大细胞、调节性T细胞和单核细胞呈负相关。结论ADAT1可能作为EM加重的特征基因,浆细胞及滤泡辅助性T细胞在EM进展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症 生物信息学分析 机器学习 免疫浸润 ADAT1
下载PDF
桂枝茯苓丸联合亮丙瑞林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卵巢功能及血清VEGF和MCP-1的影响
10
作者 栾莹 张伟娜 冯珊珊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4年第9期39-42,共4页
目的:观察桂枝茯苓丸联合亮丙瑞林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卵巢功能及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的影响。方法:选取佳木斯市中心医院2021年1月—2023年4月收治的87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 目的:观察桂枝茯苓丸联合亮丙瑞林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卵巢功能及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的影响。方法:选取佳木斯市中心医院2021年1月—2023年4月收治的87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n=43)采用亮丙瑞林治疗,研究组(n=44)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用桂枝茯苓丸。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卵巢功能、免疫代谢、细胞因子及子宫动脉血流参数。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子宫动脉阻力指数(RI)、搏动指数(PI)及VEGF、MCP-1、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桂枝茯苓丸联合亮丙瑞林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效果较好,能够改善患者卵巢功能、免疫代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桂枝茯苓丸 亮丙瑞林 子宫内膜异位症 卵巢功能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
下载PDF
两种地诺孕素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对比
11
作者 刘倩 张家宁 +3 位作者 张双 刘青蓝 张保寅 孙楠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27-534,共8页
目的:评价地诺孕素仿制药和原研药在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中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为地诺孕素临床用药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我院2022年8月至2023年8月地诺孕素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患者资料,分为两组,分别给予地诺孕素仿制药或原研药地诺孕素... 目的:评价地诺孕素仿制药和原研药在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中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为地诺孕素临床用药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我院2022年8月至2023年8月地诺孕素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患者资料,分为两组,分别给予地诺孕素仿制药或原研药地诺孕素2 mg/d,口服,连续治疗6个月。分别在3个月和6个月对两组患者进行随访调查,比较仿制药和原研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关疼痛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仿制药组和原研药组患者的盆腔相关疼痛均明显降低(P<0.05),仿制药组下降了(34.0±3.0)mm,原研药组下降了(34.5±3.9)mm。最常见的异常出血情况,仿制药组、原研药组患者的发生率分别为93%和90%,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地诺孕素国产仿制药和原研药在临床疗效相似,安全性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诺孕素 仿制药 原研药 子宫内膜异位症
下载PDF
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卵泡液外泌体miRNA谱差异及生信分析
12
作者 苏宁 李海霞 +6 位作者 王维 罗小欢 蔡美虹 彭娅娅 江素仕 王皓莉 夏薇 《广州医药》 2024年第3期324-330,共7页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EMT)患者卵泡液来源的外泌体差异微小RNA(miRNA)对卵母细胞质量的影响。方法收集2021年12月—2022年3月在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生殖医学中心进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卵细胞浆内单精子注射助孕的20例不孕症患者的卵...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EMT)患者卵泡液来源的外泌体差异微小RNA(miRNA)对卵母细胞质量的影响。方法收集2021年12月—2022年3月在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生殖医学中心进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卵细胞浆内单精子注射助孕的20例不孕症患者的卵泡液,分为EMT组(EMT不孕症患者10例)和对照组(单纯男性因素不孕症患者10例)。采用高通量测序对卵泡液外泌体微小RNA(miRNA)谱进行分析,选出具有组间差异的miRNAs。结果与单纯男性因素不孕患者相比,EMT组有18个外泌体miRNA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上调9个、下调9个。靶基因预测并采用GO和KEGG富集分析发现,这些靶基因主要参与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核苷酸结合寡聚结构域NOD样受体、Ras等信号通路。结论EMT患者卵泡液来源的外泌体miRNA存在差异,差异的外泌体miRNAs可能通过多个信号通路影响EMT患者卵母细胞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症 卵泡液 外泌体 微RNA 卵母细胞
下载PDF
miR-17-5p、IL-6及MCP-1联合检测对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术后复发的预测价值
13
作者 刘冬霞 宋易坤 +4 位作者 于航 薛闪辉 陈飞 奈嫚嫚 李蕾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4年第3期582-585,590,共5页
目的 分析研究血清微小RNA-17-5p(miR-17-5p)、白细胞介素-6(IL-6)及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联合检测对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OEM)患者术后复发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OEM患者作为研究对... 目的 分析研究血清微小RNA-17-5p(miR-17-5p)、白细胞介素-6(IL-6)及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联合检测对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OEM)患者术后复发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OEM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命名为OEM组(n=100),另选同期在本院进行体检的健康女性为对照组(n=60)。比较两组血清miR-17-5p、IL-6及MCP-1水平;OEM组患者在入院后均进行手术与药物对症治疗,在治疗结束后对患者随访12个月。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OEM患者术后复发的影响因素,并绘制ROC曲线分析血清miR-17-5p、IL-6、MCP-1水平对OEM患者术后复发的预测价值。结果 OEM组的血清miR-17-5p水平低于对照组,IL-6、MCP-1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015、59.651、38.199,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囊肿直径>5 cm(OR=1.828)、ASRM分期为Ⅲ~Ⅳ期(OR=1.815)、血清miR-17-5p水平降低(OR=2.042)、IL-6水平升高(OR=2.136)及MCP-1水平升高(OR=1.966)均是OEM患者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miR-17-5p、IL-6、MCP-1水平及联合检测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16、0.781、0.745、0.933,联合检测优于单一检测(P<0.05)。结论 miR-17-5p、IL-6及MCP-1联合检测对OEM患者术后复发具有一定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 微小RNA-17-5p 白细胞介素-6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 术后复发
下载PDF
围绝经期卵巢型子宫内膜异位症恶变风险预测模型的建立及评估
14
作者 王媛媛 李颖颖 +4 位作者 常丰华 高雅 李艳芹 李梦梦 封全灵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24年第2期44-51,共8页
目的构建围绝经期卵巢型子宫内膜异位症(OE)恶变风险的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21年12月就诊于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河南省人民医院、河南省肿瘤医院,处于围绝经期并经病理确诊的236例OE患者及41例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关... 目的构建围绝经期卵巢型子宫内膜异位症(OE)恶变风险的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21年12月就诊于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河南省人民医院、河南省肿瘤医院,处于围绝经期并经病理确诊的236例OE患者及41例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关性卵巢癌(EAOC)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围绝经期OE患者发生恶变的危险因素,运用R软件绘制列线图模型并进行模型的评估。结果建模集OE组与建模集EAOC组的绝经状态、既往巧囊剥除史、合并自身癌症、直系亲属癌症、痛经时间5年及以上、进行性痛经、月经紊乱、术前疾病管理3年以上、不孕、包块压痛触痛、OE分型、重型内异症、超声下病变侧别、超声下包块呈现血流信号、磁共振成像下乳头状结构、磁共振成像下结合带完整的分布,以及初次性生活年龄、孕次、初次妊娠年龄、初次分娩年龄,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17.527、16.255、1.634、7.609、20.822、15.313、5.140、4.751、13.303、5.264、8.448、8.920、5.248、8.385、7.029、4.223,t值分别为2.228、2.052、3.863、3.046,P<0.1)。验证集OE组与验证集EAOC组的绝经状态、既往巧囊剥除史、月经量多、伴发痛经、痛经时间5年及以上、进行性痛经、术前疾病管理3年以上、不孕、包块固定不动、OE分型、重型内异症、超声下包块呈现血流信号、磁共振成像下囊壁增厚、磁共振成像下乳头状结构的分布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3.558、20.707、5.004、5.920、10.616、2.325、6.727、4.964、4.234、5.384、1.251、2.325、7.892、6.950,P<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绝经状态(OR=5.007,95%CI:1.363~18.394)、进行性痛经(OR=3.583,95%CI:0.909~14.122)、不孕(OR=22.489,95%CI:3.552~42.382)、重型内异症(OR=3.800,95%CI:0.894~16.147)、超声下包块呈现血流信号(OR=3.431,95%CI:1.044~11.280)均是围绝经期OE恶变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1)。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建模集曲线下面积(AUC)为0.848(95%CI:0.769~0.928),验证集AUC为0.880(95%CI:0.725~0.941)。建模集和验证集的校正曲线与理想曲线均拟合良好,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结果分别为χ2=3.691,P=0.884;χ2=4.166,P=0.842。结论绝经状态、进行性痛经、不孕、重型内异症、超声下包块呈现血流信号均是围绝经期OE恶变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基于上述指标建立的列线图模型具有良好的区分度,预测值与实际值之间具有较好的准确性和一致性,对高危人群有较高地筛选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型子宫内膜异位症 恶变 围绝经期 列线图
下载PDF
基于血瘀理论探析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病理机制与物质基础研究
15
作者 周志刚 王颖 +3 位作者 辛卉 周平生 徐华 喻松仁 《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第2期1-4,共4页
子宫内膜异位症具有形态多样性、病变广泛性和恶性生物学行为等致病特点,给临床治疗带来诸多困难。通过对古今文献资料的复习与梳理,基于血瘀相关理论从病名源流、发病机制、证候要素和生物学基础等方面深入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病理机... 子宫内膜异位症具有形态多样性、病变广泛性和恶性生物学行为等致病特点,给临床治疗带来诸多困难。通过对古今文献资料的复习与梳理,基于血瘀相关理论从病名源流、发病机制、证候要素和生物学基础等方面深入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病理机制,发现“血瘕”“癥瘕”与子宫内膜异位症高度契合,认为“瘀血阻滞冲任、胞宫”是子宫内膜异位症关键病机,气滞、寒凝、痰湿、气虚和肾虚等是瘀血阻滞的诱因或后续病机,血瘀证为该病的基础证候,其中细胞增殖或血管形成因子、肿瘤标志物、血管收缩因子和某些差异蛋白等与该病血瘀证具有特异相关性,这些可能为探寻子宫内膜异位症血瘀证的物质基础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症 血瘀理论 证候 物质基础 机制
下载PDF
腹腔镜下病灶切除术联合GnRH-a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生殖激素水平及Th1/Th2细胞平衡的影响
16
作者 叶永生 徐燕 +3 位作者 王远航 徐小晶 孙君华 倪鸣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4年第2期291-294,299,共5页
目的 探究腹腔镜下病灶切除术联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生殖激素水平及辅助性T细胞1(Th1)与辅助性T细胞2(Th2)的比值(Th1/Th2)细胞平衡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8月至2022年8月南阳市中心医院妇科的子... 目的 探究腹腔镜下病灶切除术联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生殖激素水平及辅助性T细胞1(Th1)与辅助性T细胞2(Th2)的比值(Th1/Th2)细胞平衡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8月至2022年8月南阳市中心医院妇科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148例,根据治疗方案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4例。两组均采用腔镜下病灶切除术,观察组联合GnRH-a治疗,对照组采用米非司酮片治疗,治疗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生殖激素水平、Th1/Th2细胞平衡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的临床疗效为93.24%高于对照组临床疗效78.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715,P<0.05)。两组患者用药后血清卵泡刺激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水平较术前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941,7.858,13.353,P<0.05)。两组患者用药后的血清γ干扰素(IFN-γ)、IFN-γ/白细胞介素-4(IL-4)及白细胞介素-2(IL-2)、IL-2/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较术前均升高,且观察组IFN-γ、IFN-γ/IL-4及IL-2、IL-2/IL-10水平均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283,14.283,11.745,45.061,P<0.05);IL-4、IL-10水平较术前均降低,且观察组IL-4、IL-10水平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495,15.085,P<0.05)。结论 腹腔镜下病灶切除术联合GnRH-a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可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生殖激素水平和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下病灶切除术 子宫内膜异位症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
下载PDF
GnRHa联合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效果
17
作者 张璐 刘爱珍 《中国民康医学》 2024年第7期75-77,共3页
目的:观察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联合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EMT)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5月该院妇产科收治的106例EMT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53)和观察组(n=53)。对照... 目的:观察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联合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EMT)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5月该院妇产科收治的106例EMT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53)和观察组(n=53)。对照组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GnRHa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卵巢功能指标[雌二醇(E2)、促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水平、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术后随访12个月的痛经率和妊娠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57%(48/53),高于对照组的75.47%(40/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E2、LH和FSH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2个月,观察组痛经率低于对照组,妊娠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GnRHa联合腹腔镜手术治疗EMT患者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和妊娠率,降低卵巢功能指标水平和痛经率,效果优于单纯腹腔镜手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 腹腔镜手术 子宫内膜异位症 卵巢功能 不良反应 妊娠 痛经
下载PDF
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剖宫产术后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价值分析
18
作者 李夏 张倩 《临床医学工程》 2024年第3期269-270,共2页
目的 分析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剖宫产术后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AWE)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5月至2022年5月我院收治的90例疑似剖宫产术后AWE患者,均接受常规超声及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以病理诊断结果作为“金标准”,比较以... 目的 分析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剖宫产术后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AWE)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5月至2022年5月我院收治的90例疑似剖宫产术后AWE患者,均接受常规超声及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以病理诊断结果作为“金标准”,比较以上两种方式诊断AWE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率。结果 病理诊断结果显示,90例疑似剖宫产术后AWE患者中72例确诊为阳性,18例为阴性,常规超声及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出阳性例数分别为60例、 70例,阴性例数分别为10例、 16例;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剖宫产术后AWE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率分别为97.22%、 88.89%、 95.56%,均显著高于常规超声(P <0.05)。结论 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剖宫产术后AWE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 剖宫产术 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 临床价值
下载PDF
黄蛭内异方合四逆汤加减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体会
19
作者 邓颖 宋山三 《中国民间疗法》 2024年第7期92-94,共3页
子宫内膜异位症(EMT)为妇科临床常见疾病,临床表现为慢性盆腔疼痛、痛经和性交痛等症状,给患者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危害。当前西医药物、手术和生物疗法均无法有效满足患者治疗需求,而中医药治疗EMT相关疼痛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良好的临... 子宫内膜异位症(EMT)为妇科临床常见疾病,临床表现为慢性盆腔疼痛、痛经和性交痛等症状,给患者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危害。当前西医药物、手术和生物疗法均无法有效满足患者治疗需求,而中医药治疗EMT相关疼痛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良好的临床效果。该文分享应用临床验方黄蛭内异方合经典名方四逆汤随证加减治疗EMT相关疼痛的临床体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症 黄蛭内异方 四逆散
下载PDF
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疾病认知调查及中医慢病管理的效果评价
20
作者 杨新春 孙伟伟 +6 位作者 刘永 鲍美如 熊婷 刘哲 杨艳环 余燚薇 赵瑞华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4期157-163,共7页
目的了解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水平、治疗意愿,评价中医慢病管理对EMs患者的效果。方法通过横断面调查对2020年10月-2021年12月就诊于全国1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省/市/县/区级医院的1895例EMs患者的疾病认知水平及治... 目的了解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水平、治疗意愿,评价中医慢病管理对EMs患者的效果。方法通过横断面调查对2020年10月-2021年12月就诊于全国1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省/市/县/区级医院的1895例EMs患者的疾病认知水平及治疗意愿进行分析;通过自身前后对照评价中医慢病管理对北京市6家三级甲等医院的801例EMs患者认知效果。结果EMs患者对于疾病的认知水平整体上随学历的增加而提高。患者普遍认为EMs属于慢性疾病,需要定期复查、长期管理。高中及以下、专科、本科及以上学历患者知晓EMs有恶变可能的比例较少,分别为32.3%、41.6%和47.7%。高中及以下学历患者对于EMs保守手术治疗后可能复发的知晓率为46.9%,低于专科(66.8%)和本科及以上学历(72.7%)患者。在饮食禁忌中,高中及以下、专科、本科及以上学历患者知晓忌食雪蛤油的比例较少,分别为20.7%、30.3%和32.9%。在生活调摄方面,患者认知度普遍较高。EMs患者主要通过与妇科医生的面对面交流认知疾病。高中及以下学历患者通过微信公众号、APP等新媒体了解EMs的比例为34.4%,低于专科(48.6%)和本科及以上学历(55.4%)患者。EMs患者普遍倾向于在综合性大医院治疗,中医药治疗接受度高,以中药汤剂为主,中医适宜技术接受度偏低。经中医慢病管理1年后,EMs患者的疾病认知度整体上较管理前显著提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教育背景的EMs患者对疾病的认知不一致,各有侧重,应针对其知识盲点进行宣教、科普。中医慢病管理可提高EMs患者的疾病认知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症 认知 横断面研究 中医慢病管理 效果评价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