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3篇文章
< 1 2 2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子宫内膜浆液性乳头状癌的超声特征 被引量:2
1
作者 秦佳乐 丁志明 鲁红 《浙江医学》 CAS 2008年第9期1007-1009,F0003,共4页
子宫内膜浆液性乳头状癌(uterine papillary serous carcinoma,UPSC)是子宫内膜癌的一种少见类型,属于BokhmanⅡ型(即非激素依赖型)子宫内膜癌,其恶性程度高、预后差,危险因素、预后因素尚不确定,治疗方法不甚理想。由于UPSC... 子宫内膜浆液性乳头状癌(uterine papillary serous carcinoma,UPSC)是子宫内膜癌的一种少见类型,属于BokhmanⅡ型(即非激素依赖型)子宫内膜癌,其恶性程度高、预后差,危险因素、预后因素尚不确定,治疗方法不甚理想。由于UPSC发病率低,临床医师对这类少见肿瘤的认识仍然有限。近年来国内外关于UPSC的文献报道逐渐增多,但主要针对流行病学、病理诊断、临床特征、预后和生存率,而对超声表现报道较少。现对本院收治的18例UPSC患者的声像图特征作一分析,以期提高临床诊断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浆液性乳头状癌 临床分析 超声诊断
下载PDF
子宫内膜浆液性乳头状癌31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卢琪芸 王运根 +1 位作者 阮雅文 单江静 《浙江创伤外科》 2010年第3期345-347,共3页
子宫内膜浆液性乳头状癌(UPSC)是子宫内膜癌(Endometrial Cancer,EC)的一种特殊类型,约占子宫内膜癌的1%~10%[1]。UPSC是BokhmanⅡ型(即非雌激素依赖型)子宫内膜癌的典型代表,其恶性程度高、分化程度低、手术病理分期高、早期易... 子宫内膜浆液性乳头状癌(UPSC)是子宫内膜癌(Endometrial Cancer,EC)的一种特殊类型,约占子宫内膜癌的1%~10%[1]。UPSC是BokhmanⅡ型(即非雌激素依赖型)子宫内膜癌的典型代表,其恶性程度高、分化程度低、手术病理分期高、早期易转移、预后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浆液性乳头状癌 临床分析 非雌激素依赖型 子宫内膜 手术病理分期 UPSC 程度 分化程度
下载PDF
子宫内膜浆液性乳头状癌的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1
3
作者 李岩 耿晓星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869-870,共2页
子宫内膜癌是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之一,分为I、Ⅱ两种类型.I型为雌激素依赖型,即常见的子宫内膜样腺癌;Ⅱ型为非雌激素依赖型。包括子宫内膜浆液性乳头状癌和子宫内膜透明细胞腺癌。子宫内膜浆液性乳头状癌(uterinepapillaryserousc... 子宫内膜癌是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之一,分为I、Ⅱ两种类型.I型为雌激素依赖型,即常见的子宫内膜样腺癌;Ⅱ型为非雌激素依赖型。包括子宫内膜浆液性乳头状癌和子宫内膜透明细胞腺癌。子宫内膜浆液性乳头状癌(uterinepapillaryserouscarcinoma,UPSC)发病率不到子宫内膜癌的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浆液性乳头状癌 非雌激素依赖型 子宫内膜样腺 子宫内膜 妇科恶肿瘤 透明细胞腺 发病率
下载PDF
15例子宫内膜浆液性乳头状癌临床资料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王丽霞 唐丽云 《大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8年第3期260-262,共3页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浆液性乳头状癌(uterine papillary serous carcinoma,UPSC)的临床病理特征以及合理的治疗方法。[方法]对1995年1月-2007年12月收治的15例UPSC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对其发病趋势、危险因素、临床表现、病理特征、诊...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浆液性乳头状癌(uterine papillary serous carcinoma,UPSC)的临床病理特征以及合理的治疗方法。[方法]对1995年1月-2007年12月收治的15例UPSC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对其发病趋势、危险因素、临床表现、病理特征、诊断方法和治疗方案进行分析。[结果]平均发病年龄63.8岁,80%患者雌孕激素受体阴性,53.3%患者术后手术病理分期高于术前临床分期,P53在60%患者中有表达,中晚期患者血清CA-125水平均有升高。所有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多数术后辅助化疗、放疗,生存率仍较低。[结论]UPSC不同于子宫内膜样腺癌,具有其特殊性,恶性程度较高,预后差。合理的个体化综合治疗可提高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浆液性乳头状癌 临床病理 治疗
下载PDF
34例子宫内膜浆液性乳头状癌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李燕云 徐丛剑 刘惜时 《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 2006年第3期170-173,204,共5页
目的 探讨子宫内膜浆液性乳头状癌(uterine papillary serous carcinoma,UPSC)的临床病理特征,以及合理的治疗方法。方法 对2000年1月~2004年12月我院收治的34例UPSC进行回顾性研究,对其发病趋势、危险因素、临床表现、病理特征... 目的 探讨子宫内膜浆液性乳头状癌(uterine papillary serous carcinoma,UPSC)的临床病理特征,以及合理的治疗方法。方法 对2000年1月~2004年12月我院收治的34例UPSC进行回顾性研究,对其发病趋势、危险因素、临床表现、病理特征、目前诊断方法和治疗方案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Ⅲ、Ⅳ期患者占44.1%,深肌层及以上浸润者占70.6%。64.7%患者术后病理分期高于术前临床分期。91.2%患者雌孕激素受体阴性。全部患者手术治疗,绝大部分术后辅以化疗、放疗,生存率较以往文献提高,但仍较其他类型子宫内膜癌差。结论 UPSC不同于其他类型子宫内膜癌,其特殊的生物学行为和病理特征决定UPSC具有高度恶性表现。随着对其逐步认识,目前诊断和治疗均较以往有较大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浆液性乳头状癌 非激素依赖 临床病理 治疗
下载PDF
子宫内膜浆液性乳头状癌的研究进展
6
作者 李燕云 徐丛剑 《国外医学(妇产科学分册)》 2006年第3期207-211,共5页
子宫内膜浆液性乳头状癌(UPSC)是子宫内膜癌的一种特殊类型,有着独特的生物学行为和病理特征。其发病率较低,但恶性度高,预后差。目前,该病的危险因素、预后因素尚不确定,术前诊断率低,发病机制亦无定论,治疗仍处于探索阶段。对国外近5... 子宫内膜浆液性乳头状癌(UPSC)是子宫内膜癌的一种特殊类型,有着独特的生物学行为和病理特征。其发病率较低,但恶性度高,预后差。目前,该病的危险因素、预后因素尚不确定,术前诊断率低,发病机制亦无定论,治疗仍处于探索阶段。对国外近5年在UPSC的病因、诊断、治疗等方面新的理念、方法作文献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浆液性乳头状癌 非雌激素依赖 肿瘤细胞减灭术
下载PDF
子宫内膜浆液性乳头状癌的诊断及治疗研究进展 被引量:3
7
作者 李蕾 李群 《实用癌症杂志》 2012年第1期103-106,共4页
子宫内膜浆液性乳头状癌(uterine papillary serous carcino-ma,UPSC)是Ⅱ型子宫内膜癌中恶性度较高的1种亚型,其细胞分化差,易发生深肌层浸润、脉管侵犯和远处转移,发病率虽占子宫内膜癌的1%~10%,但在子宫内膜癌治疗失败病例中UP-S... 子宫内膜浆液性乳头状癌(uterine papillary serous carcino-ma,UPSC)是Ⅱ型子宫内膜癌中恶性度较高的1种亚型,其细胞分化差,易发生深肌层浸润、脉管侵犯和远处转移,发病率虽占子宫内膜癌的1%~10%,但在子宫内膜癌治疗失败病例中UP-SC占了近一半,其死亡人数占子宫内膜癌患者死亡人数的39%[1,2],整体存活率(overall survival,OS)仅为18%~2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浆液性乳头状癌 分子生物学 诊断 治疗 分子靶向治疗 肿瘤细胞减灭术
下载PDF
子宫内膜浆液性乳头状癌的MRI表现
8
作者 钟穗兴 丁莹莹 +6 位作者 艾丛慧 金雁 谭静 王洪波 张荟美 李苗苗 张娅 《放射学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84-89,共6页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浆液性乳头状癌(UPSC)的MRI表现。方法:回顾性对比分析我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9例UPSC及38例子宫内膜样腺癌(EAC)患者的MRI表现。结果:UPSC患者的平均发病年龄(59.0岁)大于EAC患者(51.8岁);在T_(2)WI上,UPSC信号较EAC...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浆液性乳头状癌(UPSC)的MRI表现。方法:回顾性对比分析我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9例UPSC及38例子宫内膜样腺癌(EAC)患者的MRI表现。结果:UPSC患者的平均发病年龄(59.0岁)大于EAC患者(51.8岁);在T_(2)WI上,UPSC信号较EAC更不均匀(发生率分别为84.21%和44.74%),囊变坏死(分别为42.11%和5.26%)、出血(分别为21.05%和0)的发生率更高,且病灶中可见小梁样低信号影(发生率分别为31.58%和0);UPSC的ADC值较EAC低,两者分别为(0.68±0.15)、(0.84±0.15)×10^(-3)mm^(2)/s;UPSC的≥1/2肌层浸润深度比例较EAC高(分别为57.89%和42.11%);UPSC以进行性强化为主(84.21%),而EAC以早期强化为主(78.95%);以上结果两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0.05)。UPSC与EAC病灶的最大径均值分别为(5.1±3.8)、(3.2±1.9)cm,两者的病灶形态均以肿块型为主,强化程度均以中度-明显强化为主,以上结果两者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相对于EAC,UPSC具有肌层浸润程度深,病灶内易囊变坏死及出血,并可见特异性小梁状短T_(2)信号结构,DWI上扩散受限更明显,增强呈进行性强化等MRI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肿瘤 子宫内膜浆液性乳头状癌 子宫内膜样腺 磁共振成像 扩散加权成像
下载PDF
子宫内膜浆液性乳头状癌与内膜样腺癌MRI检查结果分析 被引量:4
9
作者 葛传彪 刘竞艳 +1 位作者 张越 万业达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7期63-65,共3页
目的比较子宫浆液性乳头状癌(UPSC)与子宫内膜样腺癌(EAC)的MRI检查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2例UPSC的MRI资料。随机选择同期收治、资料完整且经手术病理证实的43例EAC的MRI资料作为对照。分析二者的MRI征象。结果 UPSC、... 目的比较子宫浆液性乳头状癌(UPSC)与子宫内膜样腺癌(EAC)的MRI检查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2例UPSC的MRI资料。随机选择同期收治、资料完整且经手术病理证实的43例EAC的MRI资料作为对照。分析二者的MRI征象。结果 UPSC、EAC中肿块型病灶分别为15(68.18%)、8(18.60%)例,二者比较,P<0.05。UPSC和EAC在T2WI上病灶信号强度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在T1WI上4例UPSC病灶内可见斑点状高信号。22例UPSC中有14例(63.64%)宫腔内病灶最大径与最大肌层浸润深度的比值≤1,12例纯型UPSC中10例(83.33%)其比值≤1,43例EAC中5例(11.63%)其比值≤1,三者比较,P均<0.05。20例UPSC病灶周围存在正常子宫内膜(90.91%),12例纯型UPSC病灶周围均可见正常厚度子宫内膜,10例(23.26%)EAC病灶周围存在正常子宫内膜,UPSC与EAC病灶周围存在正常子宫内膜率比较,P<0.05。T1WI增强扫描中18例(81.82%)UPSC为明显强化—上升型方式,明显高于EAC(25.58%),P<0.05。5例纯型UPSC伴发卵巢肿块,共8个卵巢肿块的体积(≥50 mm)均大于其子宫病灶,8个卵巢肿块中6个为巨大囊实性肿块。纯型UPSC中卵巢肿块的出现率(41.67%)明显高于EAC(6.98%),P<0.05。结论 UPSC与EAC的MRI表现不同,UPSC以肿块型病灶多见,病灶大小与肌层浸润深度不成比例,非病灶区多可见菲薄内膜,血供较EAC丰富,增强扫描较EAC强化明显,卵巢出现体积大于子宫病灶的巨大肿块,囊实性多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肿瘤 乳头 核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腹膜内^(32)P放射治疗和阴道近距离放射治疗作为子宫内膜浆液性乳头状癌和透明细胞癌的辅助治疗:一项Ⅱ期印第安肿瘤学会(HOG97-01)研究
10
作者 Fakiris A.J. Moore D.H. +1 位作者 Reddy S.R. 耶隶晓静 《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妇产科学分册)》 2005年第7期43-44,共2页
Objective. A phase II study was conducted to evaluate the role of adjuvant intraperitoneal radioactive phosphorus (32P) and vaginal brachy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uterine papillary serous carcinoma (UPSC) and clear ... Objective. A phase II study was conducted to evaluate the role of adjuvant intraperitoneal radioactive phosphorus (32P) and vaginal brachy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uterine papillary serous carcinoma (UPSC) and clear cell carcinoma (CCC), after complete surgical staging. Methods. Patients were required to have undergone complete surgical staging including maximal surgical resection. Residual ≤ 3 mm intraperitoneal disease, and pelvic and para- aortic lymph node dissection with negative nodes, were required. A dose of 15 mCi of intraperitoneal 32P was administered within 8 weeks of surgery. Vaginal brachytherapy was delivered using either high dose rate, total dose of 2100 cGy in 3 fractions (700 cGy per fraction prescribed to 0.5 cm depth from the vaginal surface) or low dose rate to 6500 cGy (prescribed to the vaginal surface) in 1- 2 fractions. Results. For the 21 evaluable patients, distribution by FIGO stage was as follows: Stages I- IIB (17), Stages III- IV (4). The median follow- up was 39.6 months (range: 5- 63 months). No patients experienced grade 2- 4 complications from their adjuvant therapy. Five patients suffered a recurrence: intraperitoneal [n = 2], distal vaginal [n = 2], and one at the surgical scar. Following the 2 distal vagina recurrences early in the trial, the entire length of the vagina was treated with intracavitary brachytherapy. No additional vaginal recurrences were observed. The two- year overall survival, cause- specific survival, and disease- free survival for the entire series were 89.2% , 89.2% , and 79.7% , respectively. Conclusions. Adjuvant therapy for UPSC and CCC with intraperitoneal 32P and vaginal brachytherapy after comprehensive surgical staging is feasible, well tolerated, and warrants further study on a larger scal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距离放射治疗 透明细胞 浆液乳头 HOG97-01 腹膜内 子宫内膜 手术分期 肿瘤学 近距离放疗 剂量率
下载PDF
子宫内膜浆液性癌的靶向治疗研究进展
11
作者 韩瑛 刘崇东 《兰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4年第2期1-5,共5页
子宫内膜癌是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且因遗传、环境和生活习惯等因素,中国子宫内膜癌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1]。子宫内膜浆液性癌(uterine serous carcinoma,USC)是一类高危组织类型的子宫内膜癌,恶性程度高,预后差。USC的标准治疗是手术联... 子宫内膜癌是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且因遗传、环境和生活习惯等因素,中国子宫内膜癌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1]。子宫内膜浆液性癌(uterine serous carcinoma,USC)是一类高危组织类型的子宫内膜癌,恶性程度高,预后差。USC的标准治疗是手术联合辅助放化疗,但综合治疗的初始有效率仅为20%~60%,对于晚期或复发性USC,治疗有效率仅为10%~50%[2]。近年来,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在肿瘤治疗领域研究不断深入,目前也被用于USC治疗,以期能够改善USC患者的预后[3]。研究[4-6]发现,在USC中存在的多种基因突变可能对USC的诊疗和预后评估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并且可能成为潜在的治疗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浆液 妇科恶肿瘤 子宫内膜 程度 肿瘤治疗 免疫治疗 靶向治疗 基因突变
下载PDF
子宫表面巨大浆液性乳头状囊腺瘤1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12
作者 陈浩然 顾振鹏 +3 位作者 崔金秀 徐彦 李丽雯 唐莹莹 《妇儿健康导刊》 2024年第22期30-33,共4页
子宫浆膜下浆液性乳头状囊腺瘤较罕见,虽多为良性,但有进展为浆液性囊腺癌的风险。本病根据病变位置和辅助检查结果进行诊断,但易与卵巢肿瘤及子宫肌瘤囊性变混淆。本文报道1例子宫表面巨大浆液性乳头状囊腺瘤的诊治过程,以期提升医师... 子宫浆膜下浆液性乳头状囊腺瘤较罕见,虽多为良性,但有进展为浆液性囊腺癌的风险。本病根据病变位置和辅助检查结果进行诊断,但易与卵巢肿瘤及子宫肌瘤囊性变混淆。本文报道1例子宫表面巨大浆液性乳头状囊腺瘤的诊治过程,以期提升医师的临床诊疗思维,降低罕见病的漏诊、误诊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浆液乳头囊腺瘤 子宫浆膜下肌瘤囊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腹膜原发低级别浆液性乳头状癌1例
13
作者 龚星怡 柴永锋 朱玉虎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4年第6期183-185,共3页
目的:探讨腹膜原发低级别浆液性乳头状癌的影像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甘肃省妇幼保健院1例腹膜原发低级别浆液性乳头状癌的CT平扫及MRI表现。结果:肿物钙化明显、大网膜、肠系膜等多处受累,卵巢大小正常且未发现原发灶。结论:腹膜原发... 目的:探讨腹膜原发低级别浆液性乳头状癌的影像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甘肃省妇幼保健院1例腹膜原发低级别浆液性乳头状癌的CT平扫及MRI表现。结果:肿物钙化明显、大网膜、肠系膜等多处受累,卵巢大小正常且未发现原发灶。结论:腹膜原发低级别浆液性乳头状癌是一种起源于腹膜的上皮性肿瘤,发病率极低,年轻女性尤其罕见,影像及临床医生对该病认识程度不够,很难在手术前诊断,预后较差,因此早诊断、早治疗非常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级别浆液乳头 腹膜肿瘤 病例报道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卵巢子宫内膜样癌与高级别浆液性癌的MRI鉴别诊断
14
作者 苏云景 梁有禄 +4 位作者 韦杰 马城 凌佩佩 林晓强 周慧术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4年第5期26-30,共5页
目的:比较卵巢子宫内膜样癌(OEC)与高级别浆液性癌(HGSC)的MRI特征,为两者的术前鉴别诊断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选取2017年1月—2023年11月来宾市人民医院收治的24例OEC和49例HGSC患者,术前已行MRI影像检查并经临床手术病理证实,比较其... 目的:比较卵巢子宫内膜样癌(OEC)与高级别浆液性癌(HGSC)的MRI特征,为两者的术前鉴别诊断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选取2017年1月—2023年11月来宾市人民医院收治的24例OEC和49例HGSC患者,术前已行MRI影像检查并经临床手术病理证实,比较其临床特征及MRI特征并总结分析。结果:2种癌症的肿瘤标志物水平、有无贫血、肿瘤最大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2种癌症的患者发病年龄、FIGO分期、单双侧发病、边界、实性部分最大径、肿瘤囊实性分布特点、囊性T_(1)WI信号、实性部分强化特点、实性成分DWI高b值信号特点、大量腹水发生率、淋巴结转移及腹膜种植转移、合并子宫内膜病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OEC典型表现为大单囊伴“梳妆”乳头样偏心附壁肿块为主、囊内伴或不伴纤维分隔;HGSC表现以实性占比为主的多房囊实性肿块伴多发纤维分隔并可能双侧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子宫内膜 卵巢高级别浆液囊腺 MRI动态增强 弥散加权成像
下载PDF
LncRNA-OVAAL的表达与子宫内膜浆液性乳头状癌患者术后复发和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4
15
作者 黄伟 苗昊 彭林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20年第2期216-219,共4页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卵巢腺癌扩增RNA(LncRNA-OVAAL)与子宫内膜浆液性乳头状癌(UPSC)患者肿瘤复发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2年12月至2013年12月于湖北省肿瘤医院收治的UPSC患者32例为观察组,其他良性疾病切除子宫患者30例为对照组,Real...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卵巢腺癌扩增RNA(LncRNA-OVAAL)与子宫内膜浆液性乳头状癌(UPSC)患者肿瘤复发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2年12月至2013年12月于湖北省肿瘤医院收治的UPSC患者32例为观察组,其他良性疾病切除子宫患者30例为对照组,Real-time PCR检测入组患者血清中LncRNA-OVAAL表达情况,ROC曲线分析LncRNA-OVAAL在UPSC患者血清中的截断值;分析LncRNA-OVAAL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计算UPSC患者累计生存率并进行生存分析,Cox风险回归模型进行UPSC患者预后和总生存率的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 LncRNAOVAAL在UPSC患者血清表达升高,与患者年龄、血管侵犯情况、绝经情况、复发情况及术前血清人附睾分泌蛋白4(HE4)、糖类抗原125(CA125)有关(P <0. 05);并且LncRNA-OVAAL高表达是UPSC患者术后复发和总体生存率的危险因素(P <0. 05)。结论 LncRNA-OVAAL高表达对预测UPSC患者术后复发及预后具有一定的评估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NA 长链非编码 子宫内膜浆液性乳头状癌 肿瘤复发 预后
原文传递
卵巢子宫内膜样癌与高级别浆液性癌临床及MRI特征的对照分析 被引量:5
16
作者 张敏 陈慧 +6 位作者 杨玉婵 谭文莉 吴晓燕 国荣芳 沈嫱 游览 成建明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 2023年第1期39-43,61,共6页
目的:探讨卵巢子宫内膜样癌(OEC)与高级别浆液性癌(HGSC)的临床及MRI特征表现,评价MRI对OEC与HGSC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2例OEC患者(OEC组)及22例HGSC患者(HGSC组)的临床资料及MRI特征表现。临床资料包括患... 目的:探讨卵巢子宫内膜样癌(OEC)与高级别浆液性癌(HGSC)的临床及MRI特征表现,评价MRI对OEC与HGSC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2例OEC患者(OEC组)及22例HGSC患者(HGSC组)的临床资料及MRI特征表现。临床资料包括患者年龄、体征、绝经状态、实验室检查、有无合并子宫内膜异位症等。MRI特征表现包括肿瘤形态、偏侧性、壁结节形态、囊性灶多寡特点、囊性成分信号特征、实性成分强化方式、肿瘤有无包膜、双发癌灶(合并子宫内膜癌)、腹膜种植、淋巴结转移及腹水情况等。结果:OEC与HGSC在肿瘤偏侧性、囊性灶多寡特点、部分囊性成分T1WI高信号、壁结节形态、双发癌及腹膜种植转移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相较于HGSC,OEC形态较规则,大多单侧发病,单囊为主,部分囊性成分T1WI高信号,壁结节较光滑,双发癌相对多见,腹膜种植转移相对少。结论:OEC与HGSC的病灶偏侧性、囊性灶多寡特点、部分囊性成分T1WI高信号、壁结节形态及双发癌等MRI特征表现存在差异,有助于两者的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肿瘤 子宫内膜 高级别浆液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子宫内膜浆液性乳头状癌33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9
17
作者 任玉兰 王华英 +1 位作者 沈磊 杨文涛 《中华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817-821,共5页
目的分析子宫内膜浆液性乳头状癌的临床病理特点,探讨其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996年1月—2005年12月在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手术治疗的33例子宫内膜浆液性乳头状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33例患者中,手术病理分期Ⅰ期11例,Ⅱ期2... 目的分析子宫内膜浆液性乳头状癌的临床病理特点,探讨其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996年1月—2005年12月在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手术治疗的33例子宫内膜浆液性乳头状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33例患者中,手术病理分期Ⅰ期11例,Ⅱ期2例,Ⅲ期7例,Ⅳ期13例。早期患者(Ⅰ期和Ⅱ期)13例,占39%;晚期患者(Ⅲ期和Ⅳ期)20例,占61%。Ⅰ、Ⅲ、Ⅳ期患者的3年总生存率分别为77·4%、53·3%、12·1%,3者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8)。对手术病理分期、淋巴结受累、肌层浸润深度、病理分级、脉管浸润和p53基因表达情况与预后的关系进行统计学分析,单因素分析发现,仅手术病理分期(P=0·008)和肌层浸润深度(P=0·025)与预后有关;多因素分析发现,仅手术病理分期和病理分级与预后有关(P均<0·05)。晚期患者中,行术后辅助化疗者的生存时间平均为30个月,明显长于未化疗者的6个月(P=0·014)。结论子宫内膜浆液性乳头状癌确诊时多为晚期,预后差。治疗强调全面的手术分期,术后辅助化疗可改善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肿瘤 乳头 肿瘤分期 预后
原文传递
子宫内膜腺体异型增生与子宫内膜浆液性乳头状腺癌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杨帆 杨开选 +2 位作者 孙亮 黄芹 宋波 《华西医学》 CAS 2007年第3期511-512,共2页
目的:研究子宫内膜浆液性乳头状腺癌组织和癌旁组织内子宫内膜腺体异型增生腺体在免疫表型和形态学上的特征和相关性。方法:镜下观察子宫内膜浆液性乳头状腺癌和子宫内膜样腺癌癌旁组织中具有子宫内膜腺体异型增生特征的腺体,观察其形... 目的:研究子宫内膜浆液性乳头状腺癌组织和癌旁组织内子宫内膜腺体异型增生腺体在免疫表型和形态学上的特征和相关性。方法:镜下观察子宫内膜浆液性乳头状腺癌和子宫内膜样腺癌癌旁组织中具有子宫内膜腺体异型增生特征的腺体,观察其形态特征,记录其数目,统计学分析,比较其与两种类型子宫内膜癌相关性的差异;S-P法对具有子宫内膜腺体异型增生的子宫内膜浆液性乳头状腺癌和癌旁组织进行P53和Ki67免疫组织化学染色,P53染色进行半定量分析,计算Ki67指数,比较不同组织区间的差异。结果:子宫内膜腺体异型增生与子宫内膜浆液性乳头状腺癌相关,子宫内膜腺体异型增生P53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强度和Ki67指数介于子宫内膜浆液性乳头状腺癌和正常子宫内膜腺上皮之间。结论:子宫内膜腺体异型增生与子宫内膜浆液性乳头状腺癌高度相关,可能是其前驱病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浆液乳头 子宫内膜腺体异型增生 内膜上皮内
下载PDF
子宫内膜乳头状浆液性腺癌与透明细胞癌临床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王春延 高燕 胡元晶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3期1912-1915,共4页
目的:分析子宫内膜乳头状浆液性腺癌(UPSC)与透明细胞癌(UCCC)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天津市中心妇产科医院2004年4月至2012年7月收治的41例UPSC与19例UCCC临床资料。结果:UPSC完全手术分期24例,早期(仅Ⅰ期)9例,晚期(Ⅲ、Ⅳ... 目的:分析子宫内膜乳头状浆液性腺癌(UPSC)与透明细胞癌(UCCC)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天津市中心妇产科医院2004年4月至2012年7月收治的41例UPSC与19例UCCC临床资料。结果:UPSC完全手术分期24例,早期(仅Ⅰ期)9例,晚期(Ⅲ、Ⅳ期)15例。UCCC完全手术分期10例,早期(仅Ⅰ期)6例,晚期(Ⅲ、Ⅳ期)4例。单因素分析显示:脉管浸润、腹水/腹腔冲洗液细胞学阳性及淋巴结转移者总生存期(OS)较短;脉管浸润、肌层浸润、腹水/腹腔冲洗液细胞学阳性者无病生存期(DFS)较短。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淋巴结转移、腹水/腹腔冲洗液细胞学阳性者的患者OS较短;脉管浸润、腹水/腹腔冲洗液细胞学阳性者的患者DFS较短。结论:UPSC确诊时多为晚期,预后差。治疗强调全面手术分期,脉管浸润、肌层浸润、腹水/腹腔冲洗液及淋巴结转移与预后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乳头浆液 透明细胞 治疗 预后分析
下载PDF
子宫内膜乳头状浆液性癌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20
作者 李巍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298-300,共3页
关键词 子宫内膜乳头浆液 研究进展 UPSC 发生率 病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